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一節內容
① 求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一章復習提綱!!!
您好!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以下就是我找到的資料:
第一章、地球和地圖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球體。但經過科學家的精密測量,發現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②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了人類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是赤道,赤道長度為4萬千米,赤道半徑6376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
2.緯線和經線
地球儀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經線概念:在地球儀表面連接南、北兩極並同緯線垂直相交的弧線叫做經線,也叫子午線。所有的經線都是半圓狀;長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緯線概念:地球儀表面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叫做緯線。所有的緯線都是圓,可稱為緯線圈;緯線圈的長度有長有短,赤道最長,往兩極逐漸縮短,最後成一點。緯線都指示東西方向。
①經線:連接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經線是等長的。
②緯線: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緯線是不等長的,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
地軸——地球的自轉軸 地球的自轉軸叫地軸。它是一個假想的軸。
北極——地軸北端與地球表面的交點
南極——地軸南端與地球表面的交點
3.緯度和經度
①緯度的變化規律:由赤道(0°緯線)向南、北兩極遞增。最大的緯度是90度,在南極、北極。
②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用「S」表示。
③以赤道為界,將地球平均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經度的變化規律:由本初子午線(0°經線)向西、向東遞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線(0°經線)以東的經度叫東經,用「E」表示;本初子午線(0°經線)以西的經度叫西經,用「W」表示。
⑥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160°E組成的經線圈。
20°W以西到160°E屬於西半球(大於20°W或大於160°E)
20°W以東到160°E屬於東半球(小於20°W或小於160°E)
歌謠兩首
0°經線在中間,東經西經在兩邊。 赤道緯度在中間,南緯北緯在兩邊,
東經向右漸增大,西經向左漸增大。 向北增大是北緯,向南增大是南緯,
最大度數180度,與0度經線共成圈。 緯度越大線越短,到了兩極成了圈。
重要的經線:①0°經線:又稱本初子午線
②180°經線:東經180°經線和西經180°經線重合為180°經線
③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東、西半球分界線
重要的緯線:①0°緯線:即赤道,是南、北半球分界線
②北緯23.5°:北回歸線
③南緯23.5°:南回歸線
④北緯66.5°:北極圈
⑤南緯66.5°:南極圈
⑥北緯90°:北極
⑦南緯90°:南極
低、中、高緯度地區的劃分:
低緯度地區:0°~30°S、0°~30°N
中緯度地區:30°S~60°S、 30°N~60°N
高緯度地區:60°S~90°S、60°N~90°N
我們可以利用經緯網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准確位置。
4.地球的運動
地球繞表面不停地旋轉,叫做地球自轉。
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24小時。
從北極上空看,地球自轉為逆時針方向;從南極上空看,地球自轉為順時針方向。
日月星辰東升西落,越東的地方看日出的時間越早。
地球自轉產生了晝夜交替。地球自轉使經度不同的世界各地出現時間的差異。
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圍繞太陽不停的運動,叫做地球的公轉。地球在公轉過程中,地軸總是傾斜的;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大約是1年。
①
地球運動 繞什麼轉 方向 周期 產生的自然現象
自轉 地軸 自西向東 約24小時 晝夜交替
公轉 太陽 自西向東 一年 形成四季
公轉的軌道平面與地軸總是保持著66.5°的夾角。由於地球的公轉,產生了季節的變化。
②北半球與南半球的季節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公轉的同時不僅使同一地點在一年中產生季節變化,還是不同緯度的地方在同一時間獲得太陽的熱量產生差異。人們根據地球表面獲得太陽熱量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劃分為:北寒帶(66.5°N--90°N)、北溫帶(23.5°N--66.5°N)、熱帶(23.5°N--23.5°S)、南溫帶(23.5°S--66.5°S)、南寒帶(66.5°S--90°S) 五個溫度帶。
熱帶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一年之中有陽光直射現象,地面獲得的太陽光熱最多,氣候終年炎熱。
回歸線是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線。
寒帶在北極圈以北和南極圈以南的地區,有極夜和極晝的現象。極圈是寒帶和溫帶的分界線。
溫帶在北回歸線和北極圈之間、南回歸線和南極圈之間的地區,一年中沒有極夜和極晝的現象,地面得到陽光熱量比熱帶少,比寒帶多,氣候上的四季變化比較明顯。
④自西向東撥動地球儀,從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逆時針方向轉;從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順時針方向轉。
參考表格:
節氣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時間 3月21日前後 6月22日前後 9月23日前後 12月22日前後
太陽直射 赤道 北回歸線 赤道 南回歸線
晝夜長短 晝夜平分 晝長夜短 晝夜平分 晝短夜長
月份 3月、4月、5月 6月、7月、8月 9月、10月、11月 12月、1月、2月
季節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5.地 圖
①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
在地圖上確定方向: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採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確定方向。
②比例尺類型:線段比例尺、數字比例尺 文字式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斷: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比例尺的公式: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⑤比例尺就是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
一般來說,所畫范圍大,內容簡單,選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畫范圍小,內容詳細,選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個分數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大比例尺,表示範圍小,表示內容詳
小比例尺,表示範圍大,表示內容略
⑥大比例尺(1:20萬) 中比例尺(1:20萬-1:100萬之間) 小比例尺(1:100萬)
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稱為海拔,也叫絕對高度。將海拔高度相等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用等高線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每條等高線都有相應的海拔數值。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
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叫做相對高度。
啊……找了很久啊……以上就是我的參考答案,希望能對您有一定幫助,謝謝!望採納~
②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第一章第一節試卷加標准答案
地理試卷
命題教師:王秀芳
考生注意:試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兩部分。請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答在試卷上一律無效。滿分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鍾。
第Ⅰ卷 選擇題
一、選擇題(共15題,每題2分,共30分)
1、經過測算,地球的平均半徑為( )
A、6357千米 B、6371千米 C、6378千米 D、6336千米
2、地球上最長的一條緯線是( )
A北極圈B、北回歸線C、本初子午線、D、赤道
3、地球上的經線,正確敘述是( )
A、半徑不等的半圓 B、長度不等 C、半徑相等的圓 D、連接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4、下列地點中,位於「北半球」「中緯度」「西半球」的是( )
A、30°W, 40°N B、15°W, 40°N C、30°W ,29 °N D、170°W, 40°S
5、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是( )
A、季節變化 B 、晝夜交替 C 、太陽東升西落 D 、晝夜現象
6、建水一年中,白天最長的一天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7、熱帶與北溫帶的分界線是( )
A 、赤道 B 、南回歸線 C 、南極圈 D 、北回歸線
8、地球上0°經線是( )
A、北極圈B、北回歸線C、本初子午線、D、赤道
9、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
A、圖上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10千米 B 、1:100000000
C、一千萬分之一 D、1:1000
10、在五帶中,既無太陽直射又無極晝極夜的是( )
A、熱帶 B 、北溫帶 C、北寒帶 D 、南寒帶
11、下列地圖屬於社會經濟地圖的是( )
A、水文圖 B、地形圖 C、人口圖 D、氣候圖
12、周圍高,中間低的地表形態是( )
A、平原 B、丘陵 C、山谷 D 、盆地
13、跨經度最多的大洲是( )
A、亞洲 B、北美洲 C 、大洋洲 D 、南極洲
14、四大洋中,面積最小的是( )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15、星期天,我們要去昆明動物園看動物,不知如何乘車,應選擇( )
A、雲南政區圖 B 、昆明市交通圖 C、雲南地形圖 D 、昆明市
第Ⅱ卷非選擇題
一、選擇題(共15題,每題2分,共3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題(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
1、地球表面積是 億平方千米。
2、在同一幅等高線地形圖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線 ;坡緩的地方,等高線 。
3地圖的基本要素是 、 和 。
4、地球繞太陽不停的旋轉,這叫做地球的 ,地球公轉方向為 ,公轉一周的時間為 。
5、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叫 ,某個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叫 。
6、經線的形狀是 ,指示 方向;緯線的形狀是 指示,
方向。
7、夏至日的日期為 左右,太陽直射在 ,北半球晝夜長短狀況為 。
三、連線題(6分)
將地球上的五帶、氣候特徵和地理現象用直線連接起來。
熱帶 四季變化顯著 有太陽直射現象
南、北溫帶 終年炎熱 有極晝、極夜現象
南、北寒帶 終年寒冷 既無極晝、極夜也無太陽直射現象
四、讀圖題(30分)
1、讀「世界大洲和大陸分布圖」,完成下列要求
七大洲為: A是 B是 C是 D是
E是 F是 G是
四大洋為:① ② ③
2、用箭頭分別在下列各圖中標出地球的自轉方向,並填圖。
地球運動
繞什麼轉 運動方向
運動周期
地理現象
面對赤道 面對北極 面對南極
自轉
3讀經緯網圖回答。
(1) 寫出下列地點的經緯度。
A( 、 )
B( 、 )
C( 、 )
(2) A地位於東西半球的
半球,南北半球的 半球。
C地位於東西半球的 半球,
南北半球的 半球。
(3)A地位於B地的 方向。
五、簡答題(16分)
1、 經緯網有什麼用途?(4分)
答:
。
2、主要位於東半球的大洲有?(4分)
答:
。
3、寫出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5分)
答:
。
4、生活中哪些自然現象能夠說明地球是球形的?(3分)
答:
。
建水一中2006屆初一年級期中考試答案
一、選擇題(共15題,每題2分,共3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D D A A B D C
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C D D C B
二、填空題(共15空,每空1分,共18分)
1、 5.1 。
2、 密集 ; 稀疏 。
3、 比例尺 、 方向 和 圖例 。
4、 公轉 , 自西向東 , 一年 。
5、 海拔 , 相對高度 。
6、 半圓 , 南北 ; 圓圈 ,
東西 。
7、6月22日,北回歸線(23.5°N), 晝長夜短 。
三、連線題(6分)
將地球上的五帶、氣候特徵和地理現象用直線連接起來。
熱帶 四季變化顯著 有太陽直射現象
南、北溫帶 終年炎熱 有極晝、極夜現象
南、北寒帶 終年寒冷 既無極晝、極夜也無太陽直射現象
四、讀圖題(30分)
1
七大洲為: A是 亞洲 B是 南美洲 C是 大洋洲
D是 歐洲 E是 非洲 F是 南極洲
G是 北美洲
四大洋為:① 太平洋 ② 大西洋 ③ 印度洋
2
地球運動
繞什麼轉 運動方向
運動周期
地理現象
面對赤道 面對北極 面對南極
自轉
地軸
逆時針
逆時針
順時針 一天
24小時 晝夜交替
地方時
3讀經緯網圖回答。
(3) 寫出下列地點的經緯度。
A( 150°E 、 10°S )
B( 180° 、 0° )
C( 150°W 、 30°S )
(2) 東半球 , 南半球 。 西半球 , 南半球 。
(3) 西南 。
五、簡答題(16分)
1、
答: 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上某一地點的位置。因此,在軍事、航海、航空、通訊、氣象觀測等方面有廣泛的用途。
2
答: 主要位於東半球的大洲有: 亞洲、 歐洲、 非洲和大洋洲 。
3、
答: 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蘇伊士運河 。
4、
答: (1)在海邊看到有帆船從遠方駛來,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到船身。
(2)月食時地球的影子。
(3) 登高望遠
③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一單元復習資料
你上這個網吧:://www.1kejian.com/e/6/53/2006/2006121518110.html
我自己就是上這個
http://www.czxkb.com/dili/showsoft.asp?softid=140706 這個網站我沒試過,有什麼問題不關我事!
http://res.fsjy.net/sites/dili/ 這個網就不是復習資料的,但老師說他自己就是上這個網的。
http://www.xwjinxiu.cn/zxdl/xktk/ShowHot.asp?page=2 這個網站,我個人認為不是很好
http://dl.5156e.com/我覺得不怎麼樣,因為下載什麼都要用戶
我就知道這么多了,這些都是老師讓我們上的。我想我的答案你應該不會很滿意,那我也沒辦法,我就知道那麼多了。不要怪我多嘴,你們老師難道沒有發給你們復習資料嗎?
④ 如何復習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一章第一節,第二節
復習方法:
1、以課本為本,以考綱為綱,把課本吃透。考題肯定是根據指定版的教材出權,不是根據某家出版社的教輔材料出。平常的考試題目,幾乎百分之百都可以在課本中找到原型——當然經過多層的綜合和深化。
2、三遍讀書法。第一遍應該以整體瀏覽為主,爭取明白全書概要,不要求理解每個具體知識點;第二遍才細致的理清重點難點;第三遍就是重新梳理,記憶背誦知識點。這樣三遍下來,這本書才算基本上看過了。
3、書看得差不多了,知識體系也整理好了,接下來開始做題。做題必須把握一個原則:先求精,再求多;先求慢,再求快;先求質量,再求數量。
4、背題。所謂背題,是一個比較形象的說法,並不是說一定就要把整個題目背下來。而是做了以後,把做過的練習冊.試卷等等都保存起來,以後每隔一段時間拿出來看一看。
5、復習中需要閱讀大量的學習資料,想讓閱讀更有效率的同學,可以通過《精英特全腦快速閱讀軟體》來提高記憶力和學習效率。堅持就會有收獲,祝你成功!
⑤ 地理星球版七年級下第一章第一節是什麼內容
地理星球版七年級下第六章(序號承接上冊,實際為本書第一章)第一節全文講解世專界第一大洲——屬亞洲。
介紹了亞洲的地理位置(半球,海陸和緯度位置)。亞洲的范圍,亞洲的分區和國家。亞洲的人口和經濟。
第二部分又介紹亞洲復雜多樣的自然環境和一些亞洲之最。緊接著,是亞洲的氣候,河流和地形。
知識點較多,以上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⑥ 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一單元至第二單元的主要內容
第一章:地球地球儀
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不規則的球體.
大小:半徑:6371千米;極地半徑6357公里;赤道周長:4000000米.
3,地球:地球是地球的典範.在全球尋找地球的軸,兩極和赤道
4,經編:經功能:只要所有的經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的經線是一個半圓.
經度:0°-180°,0°經線的經度的本初子午線,東,所代表的字母E,0°子午線西經,
字母W;
5,緯緯:特點:緯線長度會有所不同,逐漸縮短南北兩極赤道最長的相似之處表示東西方向;
緯是一個完整的圓.緯度:0°-90°,0°平行赤道,赤道,緯度,字母「N」表示;南赤道南緯,用字母S.
6,低中高緯度地區分為:北半球和南半球,0°-30°為低緯度,30°-60°,北緯60°-90°的高緯度地區.
7,東西半球的劃分:20°W和160°E部門線圈,東20°W,160°E的東半球到西部,西部20°W,160 °E以東西半球;
8,在地球上使用的經紗,緯紗的網路,以確定地球上任何地方的位置.
9,地球自轉的方向:自西向東;周期:1天(24小時);旋轉地球的軸.
地理意義:的晝夜營業額和時間上的差異.
10,革命的地球:革命的中心:太陽的方向:從西到東,周期:1年;軌道:橢圓形.
地理意義:四季的變化,白天和黑夜的長度的變化.
11,五區:
第二章:地圖
1,規模表示:基於文本的部分,數字
規模的大小比較:分母越大,較小的規模分母較小的規模更大.
3,規模更大的,更小的范圍內所表示的更詳細的內容;規模較小,所述更大的范圍內,簡單的內容.
4,比例尺=距離÷場距離
5圖表表示在地圖上的方向:
一般地圖,地圖為導向的大方向:一個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信標地圖,點校準點的方向箭頭的法律:一般點北的主題.
地圖刻度的刻度定位方法: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6,圖註:圖上的符號代表不同的地理事物. (常用記住的傳說)
7註:使用的地圖說明文的名字的山,河流,國家,城市,山高,水的深度數字.
8,海拔(絕對高度):一個給定的地球的表面以上的海平面位置的垂直距離.的
相對高度:地球的表面在一個位置,另一個位置的上述垂直距離.
輪廓:海拔高度相同的點在地圖上的連接.
9,等高線圖,等高線密集的陡,稀疏的等高線,坡度較緩.
10,是由等高線地形
峰:中間的輪廓,四周低的特點.
脊輪廓,以較低的預測.
谷:上衣突出輪廓.
鞍兩側的輪廓線.
峭壁:多輪廓的重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