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七年級地理亞洲的習題

七年級地理亞洲的習題

發布時間: 2021-02-22 03:57:13

『壹』 初一下亞洲地理填空題20題

1.亞洲河流眾多,它們發源於中部山地、高原,成----(空)狀流向周邊的海洋,-------是亞洲最長的河流,位居世界第-----位,亞洲河流分布特點是由其----------的地勢決定的。
2.亞洲四周分布的平原,除西西伯利亞平原之外,還有-------------,-------------,-----------,和------------。
3.亞洲的緯度位置大致在-----------之間,地跨--------,------和----------,是世界上跨------最廣的大洲,也是-----距離最大的大洲。
4.亞洲與-------洲同出一塊大陸,其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河------海,-----------山脈,黑海與土耳其海峽。其西南部同---------為鄰,分界線是------運河。
5.亞洲--------部與-------洲為鄰,分界線是白令海峽。
6.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是--------高原,被稱為------。世界最大的湖泊是---------,世界陸地表面最低點是--------,世界最大的半島是-------半島,,亞洲最大的平原是------平原。
7.人們按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六個分區,他們是-------、------、-------、--------、------、--------。其中中國位於--------。
8.我們這里冬季風由-------吹向------,特徵:-----------,夏季風由----------吹向-------,特徵:------------------,這種氣候是------氣候,世界上其中氣候最顯著的地區是-----------------------。
9.------------與------------氣候亞洲沒有分布。亞歐大陸東部形成典型的季風氣候,其主要原因是------------。
10.-------河注入北冰洋,
11.亞洲個國家發展不同,大部分是--------國家,只有日本是-------國家。
12..非洲氣候以-------類型為主,分布特點是----------,季風氣候帶來的好處是----------,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不足是,容易產生--------。
13.列舉亞洲擁有的世界之最--------------、----------------、---------、--------------和-------------。
14.亞洲地形以---------為主。
亞洲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6個,其中----------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為經濟總量僅次於美國的發達國家。
15.亞洲大部分位於--------半球和北半球、但它又同時地跨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亞洲東臨------洋、北臨------洋、南臨---------洋、西與--------洲相連,分界線是烏拉爾河、-------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西南隔------運河與非洲為鄰,東隔白令海峽與--------洲相望,東南隔海與----------洲相望,亞洲是-----------距離最長的大洲。
16. 以--------和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地而起伏很-------,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最低的低地 -----------,是世界上地面起伏最大的大洲;地勢--------高,四周低。
17.--------、葉尼塞河、---------- 自南向北 位於亞洲北部,緯度較高,冬季河流冰期較長。
18. 受緯度位置、---------、----------的影響,亞洲的氣候復雜多樣。除----------與------------以外,世界上的各種氣候在亞洲都有分布。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亞洲人口占----------% 。
19. 世界各大洲或地區按人口數的多少排序為:------------洲、-----------洲、歐洲、拉丁美洲、北美和-----------洲。世界上人口超過l 億的國家共有10 個,其中有--------個位於亞洲:東亞的------、日本,東南亞的--------------,南亞的-------------、巴基斯坦和-------------。
20.:亞洲大小民族共有-------個左右,約佔世界民族總數的---------------(不同地區的民族,在------------、服飾、-------------、----------、禮儀等方面表現出不同的文化藝術風格和不同的民風民俗。

『貳』 這些題目怎麼做,總共30題,七年級下冊地理題 2.世界上各種氣候類型中,在亞洲沒有分布的是A.溫帶季風氣

2-5 BDCC 6-10BCCBB 11-15BCDDA 16-17CA

『叄』 初一地理題(速進啊~~~~~)關於亞洲氣候類型的

第一個熱帶沙漠氣候;第二個極地氣候;第三個是熱帶季風氣候;第回四個是熱帶雨林氣候答。
東亞熱帶、亞熱帶、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原山地氣候;東南亞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風氣候;南亞熱帶季風氣候;西亞熱帶沙漠氣候;中亞溫帶大陸性氣候;北亞亞寒帶氣候

『肆』 七年級上地理測試題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正確答案前的字母代號填在題後的括弧內。(%)
1. 關於經緯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 每條經線都自成一個圓圈
B. 緯線長度都相等
C. 地球儀上經線有360條
D. 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2. 地球赤道周長約為 ( )
A、4萬千米 B、8萬千米 D、4萬米 D、8萬米
3. 與120°E經線構成經線圈的是 ( )
A.60°W B、60°E C、120°W D、120°E
4. 本初子午線的經度是 ( )
A.180° B、0° C、160°E D、20°W
5. 赤道是 ( )
A. 劃分經度的起點 B、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自 轉 公 轉
運動方向
轉動一周所需時間
旋轉中心
產生的地理現象
C、 北半球的分界線 D、90°緯線
6. 兩人從南極同時出發,分別沿40°E和20°W向北行進,產生的情況是
( )
A. 他們不會相遇
B. 他們可在南極相會
C. 他們之間距離始終保持一致
D. 在赤道上他們之間相距最遠
7. 在地球儀上,0°緯線和0°經線相比 ( )
A. 兩者等長 B、0°緯線稍長
C、0°經線稍長 D、0°經線約為0°緯線的一半長
8. 東半球的經度范圍是 ( )
A. 0°和180°之間 B、20°W以西到160°E
C、0°E和160°W之間 D、20°W以東到160°E
9. 關於地球半球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 20°N未必位於北半球
B. 150°E經線未必位於東半球
C. 任何一個緯線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為兩個相等的半球
D. 任何一個經線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為兩個相等的半球
10. 關於經度、緯度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 經度越大離本初子午線越遠
B. 緯度越高,離赤道越近
C. 最大的經度是360°
D. 180°經線以東經度越來越大的為東經
11. 地球自轉和公轉運動的特徵,相同的是 ( )
A.周期 B、方向
C、繞轉中心 D、產生的地理現象
12. 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 ( )
A、12小時 B、24小時 C、1小時 D、1年
13. 下列節日中,北京白晝最長的是 ( )
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
14. 我們每天看到日月星辰東升西落現象是因為 ( )
A、太陽和星星都繞地球轉 B、地球繞太陽自西向東運動
C、地球自西向東自轉 D、地球公轉時,地軸是傾斜的
15. 南北回歸線是 ( )
A、寒帶與溫帶的分界線 B、熱帶與溫帶的分界線
C、南半球與北半球的分界線 D、有無極晝極夜的分界線
二、非選擇題 ( 70 %)
1、 根據表中內容,填寫下表空格:(16%)
2、 根據四季變化的成因,在下面的關系式中填入適當的文字。(6%)

3、 讀下圖,回答問題:(13%)
(1)A、B兩點的經緯度是
A( )
B( )
(2)在圖中填注C、D兩點
C(20°E 、16°N)
D (24°E 、20°N)
(3)圖中范圍按東西半球劃分,屬於
半球;按南北半球劃分,屬於 半球。
(4)根據經緯線指示的方向,可以判斷B點位於A點的 。
4、 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18%)

(1) 在圖中公轉軌道上用箭頭表示地球公轉的方向。
(2) 在地球所處的四個不同位置旁的方框里,分別填注北半球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節氣。
(3) 在A位置,是 月 日前後;在B位置,太陽直射在 上;在C位置,北京晝夜長短情況是 ;在D位置,北京是 季(節)。
5、 讀「地球上五帶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17%)
(1) 根據圖中數碼號填寫地球上的五帶名稱:
A
B
C
D
E
(2) 在圖中適當的位置注出各帶的分界線名稱,並寫出緯度。
(3) 在A帶內,一年中就太陽光照情況能夠出現的自然現象是 。
(4) 一年之內,在C帶地面上都能夠受到的 (太陽光照情況)。

『伍』 初一地理(亞洲)

4、寒極
5、雨極
6、熱帶季風;亞熱帶季風;溫帶季風
7、高山高原氣候;海拔高

今年初二這些剛學完……

『陸』 幾道初一地理題,關於亞洲和東南亞的。急需!!!!

1. 季風區 乾燥 西北來 多雨自 東南風
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2. 東南地區吧
3. 復雜
曲折
地震
火山
JJ希望你以後自己多多思考,不會的可以問老師,上來問問題總是沒有自己思考來的深刻,沒有老師講的詳細的說~祝你中考順利!!!!

『柒』 初一地理題..亞洲的主要氣候是什麼

Asian climate)在太陽輻射、大氣環流和下墊面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形成了亞洲復雜的氣候。

基本特徵 亞洲氣候具有大陸性氣候強烈、季風氣候典型,氣候帶俱全和氣候類型復雜等突出特徵。

大陸性氣候強烈 亞洲是世界大陸性氣候最強烈的大洲。主要表現在冬季寒冷、夏季暖熱,春溫高於秋溫,氣溫年較差大。冬季1月平均氣溫有2/3地區在0℃以下,大陸東北部的維爾霍揚斯克—奧依米亞康為北半球的寒極,1月均溫在-45~-50℃,絕對最低氣溫-71℃。夏季7月均溫多在20℃以上,西南亞干荒漠區均溫在35℃以上,絕對最高氣溫達55℃。年較差很大,寒極地區達60℃以上,絕對年較差高達101℃。此外,廣大地域降水量年內季節分配不均也是大陸性強烈的反映。

季風氣候典型 亞洲季風氣候以范圍廣、類型多、強度大而著稱。季風氣候的范圍,北起俄羅斯遠東南部,經日本群島、朝鮮半島及中國東部地區,直至東南亞和南亞。季風氣候類型包括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每一類型又可分出大陸性和海洋性兩種季風氣候。在亞洲季風區,盛行風向隨季節而有顯著的變化,1月與7月盛行風向的變化超過120°,盛行風向的平均頻率超過40%。我國高校和中學地理教科書中,僅在亞洲列出了季風氣候這一類型。

氣候帶俱全、氣候型復雜 亞洲大陸擁有赤道帶至(北)極地帶的世界上所有氣候帶。同時,亞洲擁有除溫帶海洋性氣候類型外的世界所有主要氣候類型。亞洲高山氣候的垂直帶和氣候類型也是最齊全的,在世界各洲中,只有北美洲可與亞洲相比,其他洲均遜色得多。

形成因素 亞洲主要氣候特徵的形成,是由其地理位置、面積輪廓、大氣環流、洋流及地形結構諸因素相互作用、綜合影響的結果。

位置、面積和大陸形狀 特定的空間位置和龐大地域是亞洲氣候特徵形成的前提條件。地域所跨經、緯度之廣,不僅是氣候帶全、氣候類型復雜的基本條件,而且也導致了氣候強烈的大陸性特點和季風氣候的形成。巨大面積、完整輪廓,一方面使亞洲具有廣大內陸,使大陸性、乾燥氣候范圍擴大,加劇了大陸性程度;另一方面,造成了陸面與廣闊洋面的巨大熱力差異,進而導致季風氣候的形成。亞洲中緯地區西接歐洲,遠離大西洋,因此缺乏溫帶海洋性氣候。

大氣環流 氣候特徵形成的根本原因在於大氣本身的狀況,因為其他因子的影響都是通過大氣環流活動而起作用的。亞洲的大氣環流位置處在從極地到赤道的所有氣壓帶和相應的大氣活動中心及完整的北半球行星風系中。對亞洲氣候起主要作用的有4個大氣活動中心:即冬季大陸上的西伯利亞高壓;夏季大陸上的印度低壓;全年存在於北太平洋的阿留申低壓(北太平洋副極地低壓)和夏威夷高壓(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冬季,西伯利亞高壓和阿留申低壓都非常發育,西伯利亞高壓幾乎控制了全部亞洲大陸,成為大陸反氣旋的中心和秉性乾冷的極地大陸氣團的源地,在其控制下形成的冬季風勢力強盛,由陸地吹向海洋,加之冰洋氣團南侵,致使寒潮頻繁南下,多寒冷乾燥晴朗天氣。阿留申低壓則成為西來氣流的總匯,因其與西伯利亞高壓間巨大的氣壓梯度,使東亞的冬季風勢力特別強盛。夏季,大陸高壓崩潰,印度低壓形成,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濕氣團由海洋吹向大陸,熱帶輻合帶和極鋒給陸地帶來豐沛雨水,天氣暖熱濕潤,多陰雨天氣。冬、夏秉性迥異氣團的不同影響,導致氣溫巨大的年較差和季風氣候的形成。使亞洲大陸氣候具有強烈的大陸性、典型的季風性特點。

地形結構 亞洲中高周低的地形結構一方面加劇了氣候類型的復雜程度,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大陸性氣候和典型季風氣候的形成。亞洲中部的高大山原和縱橫分布的龐大山帶,使氣候類型更趨復雜化,山地高原本身形成了獨特的氣候類型和復雜的垂直氣候帶。同時,中部青藏、帕米爾高原,由於其巨大高度,使其冬為冷源,夏為熱源,加強了冬、夏季風的勢力,季風更加活躍強盛。高原對南亞夏季的西南季風也有很大作用,因為由於高原對西風急流的分支作用,位於青藏高原南側的南支急流,控制著南亞西南季風的進退,只有當南支急流北跳後,西南季風才能迅速地推進到整個印度半島。所以南亞西南季風有突發性的特點。中部被邊緣山地圍繞的盆地、高原,都具有典型大陸性氣候特點,因此,擴大了大陸性氣候的范圍,加劇了大陸性氣候的強度。

洋流 對亞洲氣候影響較大的洋流有二支,一支是黑潮暖流,另一支是季風漂流。勢力強大的黑潮暖流一方面使其流經的西太平洋沿岸地區的氣溫升高,另一方面,使途經其上的太平洋氣團增溫增濕,加強了東亞夏季風的勢力,使其影響范圍更廣、程度更深,從而突出了東亞季風氣候的特色。印度洋的季風漂流對南亞和中南半島的西南季風也有很大影響。夏季,印度洋北岸的季風洋流對南亞等地氣候的影響和作用與黑潮暖流所起作用基本相同。

氣候類型區 亞洲的氣候類型十分復雜,中學地理課本共劃分出9個氣候類型區,即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式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亞寒帶針葉林氣候、極地氣候和高山氣候。和地形組合區的劃分一樣,氣候類型區可以包含有不同的氣候類型,每一氣候類型也可以進一步劃分出若干亞型。

亞洲各氣候類型區的氣候特點與其他各洲的同類型區具有共性特徵(見熱帶雨林氣候等),同時,在分布區范圍、氣候要素具體特點等方面又有特殊性。如亞洲的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亞群島等地,與南美洲和非洲同類型區的氣候相比,具有海洋性和季風性特色,年均溫25~27℃,年較差更小,普遍在1.5℃以下,最大不超過3℃;降水的地區分布差異較大,甚至出現年降水量只有幾百毫米的半乾旱區,這在南美洲和非洲的同類型區是沒有的。亞洲的亞熱帶、溫帶和寒帶氣候類型區,與北美洲和歐洲的同類型區相比,都表現出強烈的大陸性。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