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理七年級下冊
❶ 河南新鄉七年級地理書是哪個出版社出版的
大象出版社。。
❷ 河南人教版初一地理下冊復習題(地圖題有最好)
初 一 地 理
一、選擇題(40分)
以下各題只有一個答案是正確的,請把代表正確答案的字母填在題號前的括弧中(選對得2分,多選不得分)。
( ) ⒈ 把地球劃分為東、西兩個半球的經線是
A.O°經線和180°經線 B.60°W和120°E
C.20°W和160°E D.20°E和160°W
( ) ⒉ 下列各組大洲中,赤道穿過其大陸部分的一組是
A.歐洲、北美洲 B.南美洲、南極洲
C.亞洲、大洋洲 D.非洲、南美洲
( ) ⒊ 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下列哪個國家不通用英語:
A.巴西 B.美國 C.加拿大 D.澳大利亞
B( ) ⒋ 在東南亞各國中,華人和華僑所佔比重最高的是
A.菲律賓 B.新加坡 C.馬來西亞 D.泰國
( ) ⒌ 印度以計算機軟體為主的新興工業區是
A.新德里 B.班加羅爾 C.孟買 D.加爾各答
( ) ⒍ 因盛產棉花,有「白金之國」之稱的是
A.烏茲別克 B.土庫曼 C.哈薩克 D.埃及
( ) ⒎ 西亞的石油主要輸往的國家和地區是
A.西歐、北美、澳大利亞 B.西歐、俄羅斯、巴西
C.西歐、美國、日本 D.西歐、日本、東南亞
( ) ⒏ 地中海沿岸地區的氣候特點是
A.全年高溫多雨 B.冬冷夏熱,夏季多雨
C.終年炎熱乾燥 D.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
( ) ⒐ 被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都稱為「聖城」的是
A.耶路撒冷 B.麥加 C.德黑蘭 D.瓦拉納西
( )⒑ 下列有關乞力馬扎羅山說法正確的是
A.非洲最高峰 B.世界最高峰 C.一座活火山 D.位於赤道以北
C( ) ⒒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的礦產的是
A.石油、磷 B.銅、鋁 C.黃金、金剛石 D.鐵、煤
( ) ⒓ 歐洲西部地區自西向東的氣候表現為
A.大陸性逐漸減弱 B.氣溫年較差逐漸縮小
C.海洋性逐漸減弱 D.降水量逐漸增多
( ) ⒔ 世界上工業化最早的國家是
A.美國 B.法國 C.英國 D.德國
( ) ⒕ 德國城市發展的特點是
A.城市人口比重很小 B.人口超過百萬的大城市多
C.中小城市特別發達 D.城市集中分布在北部沿海
( ) ⒖ 俄羅斯以重工業和軍事工業為主的工業區是
A.莫斯科工業區 B.新西伯利亞工業區
C.聖彼得堡工業區 D.烏拉爾工業區
B( ) ⒗ 北美分布面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A.溫帶海洋性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
C.熱帶沙漠氣候 D.亞熱帶濕潤氣候
( ) ⒘ 美國華人最多的城市是
A.華盛頓和紐約 B.紐約和西雅圖
C.華盛頓和芝加哥 D.洛杉磯和舊金山
( ) ⒙ 拉丁美洲的氣候最顯著的特點是
A.濕熱為主 B.炎熱乾燥 C.寒冷乾燥 D.溫和多雨
( ) ⒚ 全世界希望巴西著重保護自然環境是
A.野生動物 B.熱帶雨林 C.熱帶草原 D.亞馬孫河水源
( ) ⒛ 世界上唯一獨自佔有一塊大陸的國家是
A.俄羅斯 B.印度 C.澳大利亞 D.巴西
二、連線題(12分)
(每連對一處得1分)
⒈ 請把下列海峽和運河所溝通的兩端海洋用線連接起來。
A.大西洋 ① 馬六甲海峽 a.大西洋
B.太平洋 ② 直布羅陀海峽 b.印度洋
C.地中海 ③ 蘇伊士運河 c.太平洋
D.紅海 ④ 巴拿馬運河 d.地中海
⒉ 請把下列相關的地理事物用線連接起來。
A.「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① 沙烏地阿拉伯
B.「石油王國」 ② 澳大利亞
C.「玉米之鄉」 ③ 墨西哥
D.「楓葉之邦」 ④ 加拿大
三、填表題(18分)
(每填對一格得1分。)
⒈ 請將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有關內容的代號填入下表中。
① 地軸 ② 太陽 ③ 自西向東 ④ 一天 ⑤ 一年 ⑥ 晝夜交替 ⑦ 四季變化
繞轉中心 方 向 周 期 結 果
公轉
自轉
⒉ 請將下表中的地理事物主要屬於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畫√,主要屬於北非的畫○。
熱帶沙漠廣大 熱帶草原廣大 單峰駱駝 長頸鹿 金屬礦產資源豐富 石油資源豐富 石油資源豐富 阿拉伯人的世界 尼羅河三角洲 東非大裂谷
四、讀圖填充題(30分)
(每填對一個名稱得1分。)
⒈ 讀「東亞北部地區」圖,在下列數字後填出圖中相應數字所代表的地理名稱。
⑴ 首都名稱:① ______ ②______ ③ ______ ④ ______ ⑤___________。
⑵ 海洋名稱:⑥ ____________ ⑦ ____________ 。
⑶ 漁場名稱: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⑷ 島嶼名稱:⑨ ____________ ⑩ ____________ 。
⒉ 讀下列各國圖填表:
國 名 首 都 河流名稱 所屬大洲名稱
①
②
③
④
⑤
初一地理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⒈ C ⒉ D ⒊ A ⒋ B ⒌ B ⒍ A ⒎ C ⒏ D ⒐ A ⒑ A
⒒ C ⒓ C ⒔ C ⒕ C ⒖ B ⒗ B ⒘ D ⒙ A ⒚ B ⒛ C
二、連線題
三、填表題
⒈
② ③ ⑤ ⑦
① ③ ④ ⑥
⒉
○ √ ○ √ √ ○ √ ○ ○ √
四、讀圖填充題
⒈ ① 東京 ② 漢城 ③ 平壤 ④ 北京 ⑤ 烏蘭巴托
⑥ 日本海 ⑦ 太平洋 ⑧ 北海道漁場 ⑨ 九州島 ⑩ 本州島
國 名 首 都 河流名稱 所屬大洲名稱
① 巴西 巴西利亞 亞馬孫河 南美洲
② 美國 華盛頓 密西西比河 北美洲
③ 法國 巴黎 塞納河 歐洲
④ 英國 倫敦 泰晤士河 歐洲
⑤ 俄羅斯 莫斯科 伏爾加河 歐洲
⒉
[email protected]
❸ 河南各地區初一地理書是哪個版本的
湘教版。大部分地區都差不多的
❹ 七年級下地理歷史復習資料
七年級下冊地理復習筆記
第一章
一亞洲及歐洲
1、亞洲:亞細亞 歐洲:歐羅巴
2、亞洲和歐洲的大陸部分連為一體,合稱亞歐大陸。
3、亞洲北部深入北極圈,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西與歐洲相連,西南與非洲為鄰,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4、亞洲絕大部分位於北溫帶、東半球和北半球。
5、亞洲地形的三大特徵:
A.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是除南極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
B.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
C.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6、大陸東側和東南側有世界上規模最大、最典型的呈弧形排列的群島。由於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因而此地區地殼不穩,多火山、地震。
7、亞洲氣候特徵:
A.復雜多樣,各地氣溫差別顯著。
B.氣候的大陸性特徵顯著,干濕差異懸殊。
C.季風氣候顯著,尤其是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最強盛、最典型,影響范圍也最廣。
8、冬季風:源於西伯利亞和蒙古一帶,氣溫降低,降水不多。
夏季風:來自太平洋和印度洋,豐沛的水汽和大量的降水。
9、長江的長度和流量居亞洲首位、世界第三。
湄公河在我國境內稱瀾滄江,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一條國際河流。
10、亞洲河網分布的兩大特點:
A.大河多發源於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
B.內流區面積廣大。亞洲中部的錫爾河和阿姆河注入鹹海,是世界上兩條著名的內流河。
11、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佔全球的60%。
12、冰川作用造成的地形:
A.挪威沿海幽深曲折的峽灣
B.芬蘭成千上萬的湖泊
C.東歐平原上波狀起伏的低丘
D.阿爾卑斯山脈挺拔的峰巒
13、歐洲形成顯著的海洋性氣候的原因:
A.三面臨海,形似亞歐大陸向西凸出的「大半島」。
B.大陸輪廓破碎,海岸線漫長曲折,絕大部分地方距海不遠。
C.大部分位於北緯40°~60°之間,終年盛行來自大西洋的溫暖濕潤的西風。
D.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經過,使西北部沿海地區顯著升溫。
E.山脈多為東西走向,平原廣闊,連成一片,有利於大西洋上的暖濕空氣長驅直入。
14、地中海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在世界上分布范圍最廣、最典型的區域是歐洲。
15、多瑙河是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它和萊茵河是歐洲著名的國際河流,伏加爾河是歐洲最長的河流。
16、每隔經度15°劃一個時區,東、西各劃出12個時區,東十二區和西十二區合為一個時區,這樣全球共分為24個時區,每隔一個時區,時間相差1小時,東邊的時間早於西邊的時間,自西向東越過國際日期變更線,日期要減去1天。
17、貝加爾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裏海→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死海→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鹽度很高的湖泊
巴爾喀什湖→一半鹹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七年級下冊歷史復習筆記
第一課
1、秦隋朝的共同點:
A.秦、隋朝結束了長期分裂割據的政治局面,建立了大一統的國家。
B.秦、隋朝的各項制度,對後來的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C.秦、隋朝不惜民力,連年大興土木,勞師遠征。
D.秦、隋朝歷二世而亡。
2、581年,北周外戚楊堅建立隋朝,定都長安,楊堅就是隋文帝。589年,南北重新統一。
3、隋朝繁盛的原因:
A.國家統一,社會安定。
B.隋文帝是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他即位後,大力提倡節儉。在位期間,他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強中央集權,發展生產。被稱為「開皇之治」。
4、隋朝繁盛的表現:
隋文帝後期,隋朝出現了鼎盛的局面。國家疆域遼闊,國力強盛,經濟繁榮,社會安定,人口大幅度增長。
5、說明國家的統一、安定,是社會發展、經濟繁榮的前提和保障。
6、隋煬帝耗費民力的表現(隋朝滅亡的原因):
掘長塹,營東都,開運河,修長城,築宮室,沒有節制地巡遊,接二連三地發動戰爭。
7、618年,隋煬帝的侍衛將士在江都,發動兵變,將他處死。不久,隋朝滅亡。
8、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目的:
為加強對南方地區的政治、經濟控制,便於江南財務向洛陽和長安運輸。
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作用:
大運河的開鑿,適應了統一後南北經濟交流的需要,對加強南北政治、經濟和文化聯系,維護國家統一,推動經濟發展,起了積極作用。但隋煬帝時,包括開鑿大運河在內的一系列工程,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苦難。
9、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通涿郡,南達餘杭。從南向北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4段,連接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5大水系。
10、趙州橋位於今河北趙縣。它由隋朝傑出的工匠李春設計並主持建造的,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
比歐洲早700多年。
11、趙州橋的科學性:
A.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
B.趙州橋長50多米,寬近10米,凈跨度約37米,拱高7米。
C.橋的大拱兩端各有兩個小孔,既可以加大過水面積,減少夏秋季節洪水對橋身的沖擊,又可以減輕橋身的重量和對橋基的壓力。
12、趙州橋的藝術性:
A.輕巧玲瓏,更加美觀。
B.石欄板上雕刻的蛟龍,變化多端,「若飛若動」,刀法蒼勁,線條流暢,造型古樸。
13、隋朝定都長安。隋煬帝時,他常住洛陽,洛陽成了政治、軍事和漕運中心,被稱為東都。
第二課
1、618年,李淵在長安稱帝,他就是唐高祖。
2、李世民於626年登上皇位,次年改年號為「貞觀」,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在歷史上有「明君」之稱。
3、唐太宗的賢明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①節用戒奢:
他力戒奢侈,盡量節儉,剋制自己的慾望,減輕百姓的負擔。他沿襲了隋朝的中央官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為了減輕百姓負擔,唐太宗下令精簡機構,裁撤了許多冗員。
②招賢用能:
唐太宗知人善任,不論資歷,不計親疏,只要是治國安邦之才,就委以重任。唐太宗還沿襲隋朝的科舉制度,科舉制度的確立,改變了過去官員選拔主要由世家大族把持的局面。科舉取士不重門第,完全取決於考試,改善了選官用人制度,使得有才學人得以進入各級政府任職,擴大了統治基礎。在科舉制度的激勵下,士人讀書的風氣更加興盛,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
③虛心納諫:
唐太宗經常鼓勵大臣們指出自己的過錯,不要有什麼隱瞞。對大臣們所提的意見,他也總是虛心採納和改正。
4、「貞觀之治」的表現:
A.政治清明,經濟富裕。
B.社會治安很好。
C.死刑犯很少。
第三課
1、690年,武則天自立為皇帝,改國號為「周」,成為中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帝,自稱「武周則天皇帝」。
2、武則天的政治才能主要表現於:
A.親自面視考生,開創了皇帝主持科舉考試的殿試制度。
B.創設武舉,選拔武藝好的人。
C.通過鼓勵自我舉薦、地方官舉薦、試官等途徑,選拔了一批有才能的人。
D.以女主的身份號令天下,使用酷吏打擊反對她的人,但政治穩定之後,她逐漸放棄了酷吏政治。
3、對於武則天的評價:
武則天注重減輕農民負擔,採取各種措施促進社會生產。繼續推行唐朝的基本國策,維護國家統一。在她掌權的近半個世紀中,人口明顯增長,邊疆進一步開拓。貞觀時期所取得的統一和強盛這兩大成就,得到了切實的鞏固,史稱有「貞觀遺風」,為唐朝全盛時期的到來奠定了基礎。武則天不愧為我國歷史上有作為的皇帝。
4、唐玄宗改元開元,29年後又改元天寶
5、「開元之治」的表現:
開元年間及天寶前期,唐朝達到了鼎盛階段。人口約千萬戶,錢糧富足,物價低廉,社會治安良好,文化事業發達,中外交往頻繁,國力強盛,史稱「開元之治」。
6、「開元之治」鼎盛的原因:
唐玄宗的政治才能,主要體現在用人和納諫上。他先後用的宰相姚崇、宋璟、張九齡等人,各有所長,直言納諍,補救缺政。在這些人的輔佐下,唐玄宗裁減了武則天以來的冗濫官員,整頓吏治,精選地方守令,用諫官集思廣益,審時度勢進行改革,因而天下大治。他曾8次主持殿試,錄取了一大批有真才實學的人,保證了大唐盛世的人才需求。
7、唐朝衰落的原因:
唐玄宗後期,為富庶繁榮所陶醉,驕奢之心日益增長,早期的勤政納諫作風逐漸退化。他任用「口蜜腹劍」的李林甫為相,寵愛貴妃楊玉環,又用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為相,導致地方軍閥安祿山和史思明長達八年(755年—763年)的武裝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唐朝從此走向衰落。
8、藩鎮的最高官員叫節度使
第四課
1、唐朝滅了西突厥後,在那裡設置了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
2、唐太宗對少數民族使用的政策以及所取得的成效:
政策: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對少數民族一視同仁,實行仁政,注重文治。
成效:唐太宗贏得了少數民族的擁戴,北方各民族的尊重,他們稱他為「天可汗」,促進了各民族的經濟進步和文化發展,密切了唐朝和各民族的交流,增強了漢族和各民族的友好。
3、吐蕃人稱自己的君王為「贊普」。
4、松贊干布求婚的原因:松贊干布十分仰慕中原文化。
文成公主入藏的作用:文成公主入藏,促進了吐蕃的經濟進步和文化發展,密切了唐朝和吐蕃的交流,增強了漢藏兩族人民的友好。
5、文成公主—松贊干布
金城公主—尺帶珠丹(提出「和同為一家」)
6、回紇是長期游牧於漠北地區的古老的民族,後更名為「回鶻」,是維吾爾族的祖先。
7、隋唐之際,在今雲南省境內分布著6個部落,稱六詔。唐朝初年,最南部的蒙舍詔強大起來,稱南詔。封其首領為雲南王。
8、794年,唐和南詔在點蒼山會盟。南詔的所有部落歸附唐朝,接受唐朝的封號,與唐朝和好。
9、突厥:西北 南詔:西南
吐蕃:西南 靺鞨:東北
回鶻:西北 渤海:東北
第五課
1、玄奘是唐朝著名的僧人,通稱三藏法師,俗稱唐僧。
2、去天竺求法的原因:因為各家的說法不一致,難有定論,所以決定前往佛教的發源地天竺求法。
3、629年,玄奘從長安出發,經今甘肅武威出敦煌,沿西域北道過今新疆地區及中亞地區南下,並在那爛陀寺學習5年,645年,玄奘結束了歷時17年、行程5萬里的西行。
4、他把自己的親身見聞,寫成了《大唐西域記》一書。這部書成為今天人們研究7世紀中亞、印度歷史、地理的重要資料。
5、唐玄宗時,高僧鑒真應邀6次東渡日本。
6、754年,鑒真到達日本,受到日本朝野人士盛大的歡迎。鑒真還向日本介紹中國的醫葯、建築、雕塑、文學、書法、繪畫等知識。鑒真因其卓越的貢獻,被日本人民譽為「天平之甍」。鑒真對日本最突出的貢獻是醫葯學知識的傳授,被日本人奉為醫葯始祖。
7、日本政府派遣使節團到中國交流,這就是遣唐使。
8、遣唐使大量輸入中國各類典籍,把中國的典章制度、天文歷法、書法繪畫、建築藝術以及生活習俗等帶回本國,這些都對日本的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第六課
1、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被人們稱為「詩仙」)的詩的特點:
氣勢磅礴,豪邁奔放,感情熱烈,想像豐富,語言清新明快,意境生動感人,一生寫下了不少謳歌祖國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
2、杜甫的詩的特點: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時代,他的詩深刻反映了那個動盪的歷史時代,真摯地表現了他關心國家盛衰和民生疾苦的心情,人們稱之為「詩史」。杜甫感情真摯,筆觸細膩,風格雄渾,語言簡練。被後人尊為「詩聖」。
3、李白和杜甫合稱「李杜」。
4、顏真卿的楷書氣勢雄渾,豐腴敦厚,筆勢遒勁,字形方正,人稱「顏體」,為正宗書法。
5、柳公權的字端莊嚴謹,又開闊疏朗,筆畫鋒棱明顯,如斬釘截鐵,書風遒勁雄健。
6、閻立本以人物畫而著稱。他的畫筆力剛健,線條像盤曲的鐵絲。簡練的筆法,傳達出人物的性格,使觀者如見其人。
7、吳道子的畫風格豪放,立體感強,不但追求形似,而且求其神似。他畫人物衣裙舉,線條遒勁,猶如迎風飄曳之狀,被譽為「吳帶當風」。吳道子的繪畫對後世影響極大,他被人們尊為畫聖,民間畫工尊他為祖師。
8、唐朝的音樂和舞蹈,樂舞結合、風格多樣、既優美和諧又鏗鏘熱烈。
9、唐朝的樂舞分為軟舞和健舞兩種,軟舞優美柔軟,健舞剛勁雄健。唐朝的樂舞最著名的是《霓裳羽衣舞》。
10、戲曲界又稱「梨園界」和「梨園行」。
11、敦煌城東南鳴沙山麓的莫高窟,是中國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群之一。莫高窟又名千佛洞,始建於前秦。
第八課
1、 安史之亂
唐朝滅亡的原因 藩鎮割據
唐末農民起義
2、公元9世紀,爆發了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
3、907年,朱溫廢掉唐朝的皇帝,自立為帝,國號梁,中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4、五代:中原地區先後建立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十國:南方分別建立的吳、南唐、前蜀、後蜀、吳越、閩、南平、楚、南漢9個割據政權和北方的北漢。
5、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奪取後周政權,建立宋朝,定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史稱北宋,趙匡胤就是宋太祖。
6、916年,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各部後稱帝,建立契丹政權,後來改國號為遼。
7、1004年,遼對北宋發動大規模進攻,並很快逼近黃河岸邊的澶州城,直接威脅北宋都城的安全。
8、宋每年給遼絹20萬匹,銀10萬兩。歷史上稱這次盟約為「澶淵之盟」。
9、「澶淵之盟」的積極作用:
澶淵之盟後,遼宋開始了和平相處的局面,長達100多年沒有戰爭。北宋和遼都在邊境地區設置了互相交易的市場,貿易和文化往來十分頻繁,豐富了漢族和契丹族人民的經濟生活和文化生活。
10、1038年,生活在我國西北地區的黨項族(羌族分支)的首領元昊仿漢制自稱皇帝,建立大夏國,歷史上稱為「西夏」。
11、1044年,宋夏訂立和約:
內容:元昊取消帝號,由宋冊立為夏國王,北宋每年送給西夏許多白銀、絹和茶葉。
作用:從此,北宋和西夏維持了幾十年的和平關系,兩國的貿易往來十分頻繁,促進了西北邊境地區的發展。
12、北宋政府和遼、西夏的和議有什麼積極意義?
答:1、結束了雙方的戰爭局面,極大地減少了人員的犧牲和百姓生命財產的損失。
2、取戰爭而代之的是宋和遼、西夏活躍的貿易往來。
13、耶律阿保機和元昊加強統治的措施有什麼相同之處?
答:大量吸收漢族文化,耶律阿保機建國後,以漢字行書、楷書兩體的偏旁拼合成契丹文字,並在都城建立孔子廟,每年春秋祭拜兩次。元昊重視學習中原文化,他仿照漢制建立了一套官制和軍事制度,他推行科舉制度,並任用一些漢族人擔任重要的官職。
第九課
1、女真族是我國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
2、1115年,完顏阿骨打稱帝,建立金政權,定都上京。
3、金滅遼後,為了掠奪土地和財富,有發動了對北宋的戰爭。宋徽宗驚慌萬分,派使臣向金求和,同時傳位給兒子宋欽宗。
4、1126年,金軍再次進攻北宋,攻破都城汴京,並在城內大肆掠奪。1127年,金軍俘虜了宋徽宗和宋欽宗以及宗室後妃3000多人北返,並掠走大批典籍和珍寶器物,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難」。
5、1127年,宋欽宗的弟弟趙構在南京稱帝。後來定都臨安,史稱南宋,趙構就是宋高宗。
6、劉光世、韓世忠、張俊、岳飛4人領兵英勇抗金,南宋王朝得以生存。後世稱這一時期為「中興」,而稱抗金的4位將領為「中興四將」。
7、與北宋並立的政權有:遼、西夏
與南宋並立的政權有:金
8、1141年,宋金訂立和議:
內容:南宋對金稱臣,割讓部分土地,每年向金貢銀25萬兩、絹25萬匹。
作用:從此,宋金南北對峙的局面形成,宋金在力量大體相當的情況下,維持了一個較長時期相對穩定的局面。
9、岳飛為什麼深受人民愛戴?
答:1、岳飛自己抗金屢獲戰功,代表了人民的意願。
2、岳家軍作戰英勇,紀律嚴明,「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
3、由於岳飛是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殺害,人民備感同情。
❺ 河南省信陽市七年級地理下期單元試卷答案
1—10CDDBBCADBA11—20CBDCAADABC21—25DCBCA26.()外地人口大量遷入(人口遷移或人口機械增長)。(1分)有利:提供廉價勞動力,引進人才和技術;(2分)不利:住房就業壓力大;社會治安混亂等。(2分)(2)人口老齡化嚴重(1分)問題:勞動力不足;社會負擔加重;(2分)措施:吸引外地勞動力;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等(2分)27.(1)山河相間,縱列分布;河流下游及沿海;北高南低。(3分)(2)熱帶季風氣候冬(2分)(3)水稻(稻米)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優良品種,生產優質稻米;提高單產和商品率;適度規模經營,提高機械化水平;搞好農田水利建設,提高抵禦水旱災害的能力。(5分)28.(1)C;高於;原因是甲處位於城市主導風向的上風向;河流上游;地勢高、環境好,遠離加工工業區。(5分)(2)水(1分)當地氣候乾旱、多風沙,蒸發旺盛,覆蓋礫石能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減少風對土壤侵蝕;增加當地晝夜溫差,有利於有機物質積累(3分)(3)耗水多(1分)29.(1)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炎熱乾燥,冬季受西風帶控制溫和多雨(或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受副熱帶高壓和西風帶交替控制)(5分)(2)兩地緯度位置都較低(兩地都地處亞熱帶地區),太陽輻射較強(1分);兩地都位於河流三角洲,排灌方便,土質好(兩地都位於河流沖積平原,土質好)(1分);兩地河網密度都較大,排灌方便(1分)。(3)石油資源豐富,接近原料地;臨海,海運便利;靠近美國(北美)的消費市場;石油加工業附加值高,利於提高經濟收入(4分)30.(1)擴大北(或高緯度)(2分)(2)增加碳儲量,凈化空氣,防風固沙,調節氣候,增加降水,涵養水源,保持水土,保護生物多樣性。(任答6點給6分)滿意請採納
❻ 河南省的7年級地理什麼版本啊是新人教版嗎
高中的話是湘教版,一般而言,初中的地理在整個課程中的地位很低,對於中考的價值也不大。但是如果想在高中學習文科的話,建議是在初中的時候就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