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八年級地理中考研討會發言

八年級地理中考研討會發言

發布時間: 2021-02-21 14:06:41

Ⅰ 八年級上學期的地理其中考主要記住什麼內容

人教版八上地理全冊知識點總結
1、我國位於亞歐大陸東部,東臨太平洋,路上鄰國14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
2、渤海附近有我國最大的鹽場——長蘆鹽場,東海有我國最大的漁場——舟山漁場。
3、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4、我國總人口為12.95億(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佔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
5、我國平均人口密度為135人/km2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39人/km2)的3倍多。
6、我國以黑河—騰沖為界,東部人口分布密集,西部人口分布稀疏。
7、我國有55個少數民族,其中壯族人數最多。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雲南省的少數民族數最多。各民族分布具有「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
8、我國地勢西高東低中國地勢三級階梯:第一級階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第二級階梯(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第三級階梯,自西向東:一、二、三。
9、我國由北向南劃分為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劃分溫度帶的主要指標是活動積溫。
10、年降水量的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11、一個地方的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對比關系,反映了該地氣候的濕潤程度。
12、冬季風寒冷乾燥,是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風溫暖潮濕,形成了我國的雨季。
13、黃河發源於巴顏喀拉山。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是我國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
14、長江發源於唐古拉山脈。它是我國最長、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有「水能寶庫」和「黃金水道」之稱。長江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遊河段。
15、長江三峽(自西向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16、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更新、再生,或者能夠循環使用的自然資源屬可再生資源。(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17、總是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資源屬非可再生資源。(石油、礦產資源等)
18、土地資源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設用地等。耕地、林地、草地為農業用地。建設用地為非農業用地。各類土地所佔比例不盡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難利用土地多,後備土地資源不足,人與耕地的矛盾突出。
19、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氣候濕潤的東部季風區。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部內陸地區。
20、中國是一個貧水國家,我國的水資源總量位於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排名在第一百一十位之後。
21、受季風氣候的影響,我國水資源的季節分配和地區分配很不均勻。從時間分配看,夏季我國降水集中,冬春季則降水少;從空間分配看,我國水資源南豐北缺。興建水庫可以有效調控徑流和水量的季節變化。跨流域調水是解決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勻的有效辦法。
22、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是解決我國缺水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
23、交通運輸對地區的經濟發展起著及其重要的作用,交通運輸又比喻為經濟發展的「先行官」。
24、鐵路線、公路線、航線以及航空線是我國經濟發展的「生命線」。東部地區交通運輸網路密度大,西部地區交通運輸網路密度較小。鐵路運輸是我國最重要的交通運輸方式。
25、火車時刻表中的「↓(↑)」表示「過站不停」和列車的行駛方向(上行,下行)。
26、利用動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長發育規律,通過人工培育來獲得產品的各部門,統稱農業。農業是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產業。農作物包括糧食作物(水稻、小麥——南宜水稻北宜麥)、油料作物(長江油菜帶、黃淮花生區兩大生產區)、糖料作物(南種甘蔗北甜菜)、棉花(新疆南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三大棉區)。
27、工業生產主要是從自然界取得自然資源,以及對原材料(礦產品、農產品)進行加工、再加工的過程。
28、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國家經濟自主、政治獨立、國防現代化的根本保證。
29、高新技術產業是以電子和信息類產業為「龍頭」的產業,產品的科技含量很高。高新技術產業的特點:從業人員中科技人員所佔的比重大;銷售收入中,用於研究與開發的費用比例大;產品更新換代快。
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多依附於大城市,呈現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點。

本學期地理學科的重點、難點主要位於第二、四章,復習重點應落於後半部分。本冊重點圖:P4圖1.4;P7圖1.7;P10表格;P22圖2.2;P32圖2.14;P33圖2.15;P36圖2.17;P48圖2.32;P53圖2.36;P68圖3.9;P79圖3.21;P89圖4.4;P91圖4.6;P98圖4.11;P100圖4.13;P101圖4.14;P102圖4.16;P107圖4.22;P110圖4.25及其意義;P111圖4.26;P112圖4.27;P114圖4.30及其意義。

Ⅱ 八年級下生物地理沖刺演講稿

大家好!
今天是5月8日,離生物、地理中考只有39天的時間,中考的腳步離我們越來越緊,我們也越來越感到復習的緊張。
我想問問在座的各位,你們是勤奮好學的學生嗎?不是的請舉雙手!
我一直相信一個道理:勤奮創造奇跡,成功來自努力。只有我們師生一道勤奮學習,努力做實復習中的每一個環節,成功就屬於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八年級同學。面對即將到來的中考,我們每一位八年級學生,你們有沒有信心做到努力復習,扎實過關,取得我們最理想的成績,沒有的請舉右手!
今天,在這里,我要用一句話鼓舞你們,那就是「心動不如行動」。同學們,信心百倍面對中考是我們贏得中考勝利的前提,而扎實復習的行動才是我們贏得中考勝利的關鍵,成功始於行動。我們現在需要:上好每一堂課,抓緊每一秒,做會每一題,扎實每一步。無論你現在生、地的基礎如何,只要努力,一切奇跡的出現皆有可能。做到不走進中考考場,就不會丟下手中的生、地課本;不到中考結束,就絕不輕言放棄。
老師還有句話要告訴你們,那就是:信心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你們說對不對?相信你們在你們老師的指導下,一定能獲得最滿意的成績的!是不是?認為不是的請舉雙腳!
同學們,我非常相信你們,相信你們一定能牢記父母的叮囑,記住老師的教誨;相信你們能勤奮努力,相信你們能用辛勤的汗水換回中考勝利的豐碩果實。
同學們,在這里,作為地理老師,我想告訴你們的是:
1、合理安排時間,最大限度地利用時間。誰能充分地利用時間,誰就能成功!誰就能創造奇跡!要知道,成功不在於老天的恩賜,而在於你怎樣合理地利用時間,巧妙的安排時間,在單位時間里提高效率。在這離中考30多天里,我們要明確學習任務,形成先謀後行的習慣,把自己的復習計劃制定好,並在每一天的復習迎考中落實計劃,把每一分每一秒都充分地利用;課堂上力求當堂內容當堂掌握,課下的邊角時間來落實知識的過關,力爭當天知識,當天過關,努力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有效時間。頭腦中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誰贏得時間,誰就能佔領有利的位置,誰就能取勝。
2、嚴格要求自己,培養良好的自律意識。生、地作為中考的第一站,更需要我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加強自律意識的培養:如提前做好上課准備,提前做好復習前地預習工作,上課聚精會神地聽講,做好筆記,認真做好每一個練習題,善於反思,善於尋找解題方法,克服浮躁、焦慮的心理,抓緊有效的學習時間,做好每一個細節,努力提高學習效率。
3、抓住最佳記憶時間。心理學研究證明,早晨起床後半小時及晚上睡覺前半小時由於不受前攝抑制、後攝抑制的影響,記憶效果最好。建議同學們在早晨起床後半小時及晚上睡覺前半小時復習生物、地理的重點知識。這樣能在良好記憶能力的幫助下,將地理生物的重點知識牢牢記住,通過課堂的高效訓練,達到靈活運用、融會貫通。拿在中考中,就一定能取得你滿意的成績。
4、充分利用好我們手頭的材料和資料。我們全體地生老師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會精心為你們准備高質量的復習專題訓練,只要各位同學在你們的老師的指導下認真練習,你們的成績就一定會有巨大的進步。要相信你自己,更要相信你的師長們。同學們,你們是最幸運的,在你們身邊,有我的前輩、20多年兢兢業業奮斗在地理教學一線、知識淵博、經驗豐富、送過無數屆畢業班的馮兆英馮老師、有高大帥氣陽光上檔次、幽默風趣能力強、講學水平一流棒的郭曉郭老師,有在高中地理教學數年,教過高中又來支援初中、地理知識淵博、教學業務強的吳成嶺吳老師,有了他們親自給你們的知道幫助,你們的地理中考成績一定是最滿意的。
同學們,自信的力量是無窮的,相信在地生中考能超過80分的請起立! 很好,那麼,相信自己在地生中考能超過90分的請坐下!SO good!你們是最棒的!
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起就開始加大我們的馬力,加大我們的油門,讓你們這一個個的蘭山學生的優秀學生們,六中老師為之驕傲的優秀學子們,為了打響你們中考的第一炮:生地中考而奮勇向前吧。讓我們一起用堅定的信心和不懈的努力去迎接六月的挑戰!去創造中考生、地的成功,去創造屬於你們的成功吧。
最後,借用電視連續劇《亮劍》里的一句話,我們彼此激勵:考場如戰場,狹路相逢勇者勝!逢敵必亮劍,不是你贏就是我強!劍鋒所指,所向披靡!
祝願同學們永遠保持前進的姿態,讓你們的優秀成為六中的驕傲!讓你們的進步和成績給你的爸爸媽媽們、老師們帶來更多的喜悅和鼓舞!讓六月見證我們的激情與汗水,讓六月鑄就我們人生的新起點!
深深地祝福同學們,你們是最棒的!

Ⅲ 今年上初二馬上就要地理生物中考了同學都在努力復習准備考雙A可我連復習慾望都沒有感覺無所謂該怎麼辦

我也是學生啊。寫抄作業到十一點是襲司空見慣的事,調整好自己,放鬆。你可以十點左右睡覺,早晨早一點起來,五點半左右,就可以把沒寫完的作業補上,背一點。魯迅先生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擠擠總會有的。抓住每一分鍾,加油!

Ⅳ 我初三,最近參加了中考地理教研的考試,感覺自己回答的不是很好,

地理考試的主要來內容一般有:
1.熱點問自題(例如:中東,歐洲西部的一些問題,)
2.有地理意義的問題(例如:地形 氣候 溫度帶)
3.經濟發展的問題 (這種題型也很重要,尤其是中國的一些鐵路線,工農業發展:因地制宜)
4.還有一些重點國家(例如:美國,日本,澳大利亞)
5.一些世界之最(河流,高原,平原)
還是要多作題,多見題型好,我認為死記硬背不是個好方法,到考試都亂了。自己也要多多總結

Ⅳ 年地理中考備考會:怎樣做好中考地理復習講

告訴你兩個好辦法:第一:死記硬背,你的老師肯定有發提綱給你,你就趕緊背,版特別是背你不會權的知識塊,在早晨睡起來背一遍,晚上睡前看一遍或背一遍,就好像你天天見到你同桌後就不容易遺忘她似的。第二:題海戰術,做任何有關生物和地理的題目,但是有一點很重要,不能邊做邊看答案,做完後對下答案,錯的題目你可以剪下來粘在一本本子上,不懂的去請教老師和同學,不恥下問你懂吧。然後不時的看一看你錯的題目,如果你們有買專門應對會考生、地的練習冊,一定要做到裡面的題目全都理解,能保證裡面的題目能做全對,這樣90分以上絕對沒問題。(哥現在高二,初中我生物地理是在考前半年才認真讀的,以前都幾乎在及格線徘徊,只後的模擬考我都是靠90多分的,會考我的生物地理是雙A)你自己選擇一種方法或兩種結合起來復習。

Ⅵ 怎麼寫中考研討會的發言稿啊

精心研讀中考試題,大力提高復習效率

江西省臨川一中 汪小洋

(一)參加中考命題的感受

去年5月18日至6月24日,我有幸參加了江西省2011年語文中考試題的命制工作。作為中考試卷的親身參與者,我有諸多感慨,在這里與各位同仁一起分享:首先是欣喜。當我接到省教研室譚少虞主任親自打來的電話,告知我被抽調到參加全省語文中考命題工作時,我當時真的是太興奮了,作為一名教師,能夠在教學生涯中參加全省中考命題,這是夢寐以求的事情。如今這一願望終於實現了,能不欣喜嗎?其次,是不安。在欣喜之餘,我冷靜地想一想,全省中考命題可不是學校的一般性命題,責任重大,我能勝任嗎?我能和其他三位教師一起合作,命制一份高質量的中考試卷,得到全省初中語文教師的認可嗎?第三,是辛苦。也許有人會說,中考命題還不輕松嗎?有吃有住有玩。的確,我們命題時間前後共待了38天(本來是33天,由於漲水,樂平市考B卷,我們又多關閉了5天),有一個月是輕松的,閑得無聊的。但前一個星期是相當辛苦的,短短的7天時間內,要命制出江西省中考A、B卷、南昌市中考A、B卷共四套試卷,而命題所用的資料有限,既不能上網,又不能帶試卷進去,僅靠所帶去的教材、教參書及幾十本課外書,難度可想而知,因此我們絞盡腦汁、加班加點,中午不休息,有時工作到深夜兩點,終於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第四,是收獲。參與中考命題,是自己人生中的一次歷練,對自己的教學能力及命題水平有極大的提高。從中考命題中,我明白了以後平時考試出題應該全部原創,不能總是從網上下載一些試題,稍作改動或拼題;從中考命題中,我了解了中考常考的知識點,在以後教學中,應該圍繞這些知識點重點講解,著重復習,不能面面俱到,眉毛鬍子一把抓,進而提高教學效果和復習效率。
總之,這次參加全省中考命題對我幫助極大,我將珍視著、銘記著這人生中的第一次,同時衷心的希望在座的各位以後有機會也能經歷這一次。

(二)中考試卷的模式

近三年來,我省語文中考考試形式、試卷結構及分值安排、試題難度等基本保持一致,只是2011年在形式上有所改變,把以前的第一部分「積累與運用」改為「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並把其中的「名句默寫」和以前的「古詩文閱讀」歸類為「古詩文積累和閱讀」,這樣安排更合理。試卷的結構也基本固定如下:全卷總分為120分,考試時間為150分鍾。共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分值為18分;第二部分是古詩文積累和閱讀,分值為22分;第三部分是現代文閱讀,分值為30分;第四部分是寫作,分值為50分。

(三)試題分析及復習建議

第一部分 語文知識和語言表達
(共7小題,18分)
1.字音字形

一、試題回放
2009年
2、下列字形和加點字音完全正確的是( )(2分)
A.狡黠 追溯( shuò) 一泄千里 忍俊不禁( jīn )
B.狼籍 針砭( biān 眼花繚亂 銳不可當( dǎng)
C.休憩 挑釁( xìn) 毛骨悚然 氣沖鬥牛( dǒu )
D.乾涸 哽咽( yè) 名符其實 孜孜不倦 ( )
2010年
2.下列字形和加點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墮落(ò) 澄清(dēnɡ) 醞釀(niànɡ) 苦心孤詣
B.腆著(tiǎn) 恣睢(zì) 蓬蒿(ɡāo) 荒草萋萋
C.羼水(chàn) 荇藻(xìnɡ) 粗拙(zhuō) 心曠神怡
D.誆騙(kuānɡ) 綻出(zhàn) 勻稱(chèn) 猝不急防
2011年
1.下列字形和加點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哽咽(yàn) 遷徙 怒不可遏(è) 不知所措
B.鄙夷(bǐ) 狼籍 惟妙惟肖(xiāo) 根深蒂固
C.污穢(huì) 忐忑 鍥而不舍(qiè) 眼花繚亂
D.嫉妒(jì) 震撼 義憤填膺(yīnɡ) 鋒芒畢露
二、試題分析
「字音字形」試題分值為2分,考查考生對字的音形掌握程度。題型是選擇題,都是選擇正確的一項。以常用詞語為材料,將字音和字形合為一體考查。所有字音、字形均出自課文後面的「讀一讀、寫一寫」中的生字詞和文下的注釋。,字音是多音字或比較容易讀錯的字,字形為比較容易寫錯的常用字。不尋求偏、怪、難。具體來說:2009年和2011年試題形式相同,每個選項都是兩個二字詞語和兩個四字詞語,各有一個注音,2010年有所不同,每個選項為三個二字詞語(三個注音)和一個四字詞語;2009和2010都是試題每項只有一處錯誤(字音或字形),而2011則為試題每項字音和字形各有一處錯誤,難度降低,預計今年的試題仍會和2011年的題型相同。
三、復習建議
1、平常上課時要求學生預習課文,認真抄寫生字的讀音、字形,課後加以鞏固。
2、每周的學生練字內容以這些生字為主,每學完一個單元對各課的生字詞進行聽寫。
3、復習時,學會歸納,將教材中六冊課本中的所有生字詞輯錄整理。
4、強化做題訓練,尤其是多做中考題。
附錄一:人教版七——九年級現代文重點字音輯錄
附錄二:人教版七——九年級現代文重點詞語(掌握字形)輯錄

2. 詞語使用

一、試題回放
2009年
3、下列詞語運用正確的是( )(2分)
A、本來藏在葉底下的那盞路燈格外明亮,馬路豁然開曠,像拓寬了幾尺。
B、我感到一種不可名狀的恐懼,一種同親人隔絕,同大地分離的孤獨感油然而生。
C、他仍是教練眼中一個遵規守紀的隊員,是山東大學老師眼中一個不恥下問的學生。
D、近日,北京大力鼓勵和引導大學生到基層就業,到廣大的中西部就業,兩地學生已蠢蠢欲動。
2010年
3.下列句中加點詞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過不一會兒,暴風雨就歇斯底里地開始了,頓時,天昏地暗,彷彿世界已到了末日。
B.她總是對人們微笑著,總是心急如焚地想對人民有所貢獻。
C.2009年11月15日,在新加坡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第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圓滿收場。
D.站在景山的高處望故宮,重重殿宇,層層樓閣,道道宮牆,錯綜復雜,而井然有序。
2011年
2.下列句中加點詞語使用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面對突如其來的熊熊烈火,為了六條幼小的生命,王茂華老師毅然跳入火海。
B.探索應該有想像力、有計劃,不能消極地袖手旁觀。
C.從前對巴特農神廟怎麼干,現在對圓明園也怎麼干,只是更徹底,更漂亮,以至於盪然無存。
D.2011年4月24日,是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紀念日,海內外五萬多名清華學子重回母校,追憶青春歲月,共享天倫之樂。
二、試題分析
「詞語使用」試題分值為2分,考查的是詞語的實際運用能力,教科書中的重要詞語是考查的重點。試題材料可以是選自教材或改編自教材,也可以是自編或選自(改編)課外閱讀材料中的語句。這三年試題都是兩句選自教材:2009中的A項出自《那樹》,B項出自《再塑生命》;2010中的A項出自《孤獨之旅》,D項出自《故宮博物院》;2011中的B項出自《應有格物致知精神》,C項出自《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其餘兩句出自課外,以報紙中的材料為主。題型是選擇題,2009和2010都是選擇正確的一項,而2011則是選擇錯誤的一項。除2010年的C項中「收場」為二字詞語,其餘均為四字詞語,且絕大多數為成語。預計今年會全部考查四字成語。
三、復習建議
1、平常上課要求學生預習課文,將「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去查詞典,將意思抄寫下來。
2、每節早讀課,要求學生熟讀課文及文下的注釋。每節語文課之前,讓學生每人輪流在黑板上抄寫一個成語,並解釋它的意思。
3、復習時,學會歸納,將教材中六冊課本中的重要詞語(以四字成語為主)輯錄整理。
4、強化做題訓練,尤其是多做中考題。
附:人教版七——九年級現代文重要成語輯錄

3. 病句辨析
一、試題回放
2009年
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 )(2分)
A、我冒了嚴寒,回到相隔二千餘里左右,別了二十餘年的故鄉去。
B、當山林中的老楓樹伸開它依然綠著的手掌時,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觀音。
C、如何管理認識把握網路輿論場,已成為全世界各國既關注又十分頭疼的問題。
D、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即便是他們,也並非輕而易舉就能獲得如此非凡的靈感。
2010年
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到那個時候,我們看到的和聽到的將是新技術伴隨下的閱讀時代的復興。
B.科學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
C.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城市景觀花卉裝飾已逐漸成為評價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綜合素質。
D.成語之所以受到人們長期的喜愛,與其特有的文化內涵是分不開的。
2011年
3.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說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若加於全體,那簡直是誣蔑。
B.昨日,記者從省國土部門獲悉,我省已全面啟動今年災害防治。
C.游覽者必然也不會不忽略另外一點,就是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
D.能否徹底治理酒後駕車的亂象,關鍵在於有關部門嚴格執法。

二、試題分析
「病句辨析」試題分值為2分,考查學生對病句的識別能力。因為是中考,所以用於考查的語句文字不會太長、結構相對簡單。以判斷正誤的選擇題型出現,這三年試題都是選擇沒有語病的一項。試題材料可選自或改編於教材,也可自編或選編自課外閱讀材料。2009中的A項改編自《故鄉》,D項出自《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2011中的A項出自《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C項改編自《蘇州園林》;而2010中的四個選項都出自課外。
病句類型涉及到: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不合邏輯、重復贅餘五種。2009中的A項病因是「重復贅余」,B項病因是「成分殘缺(缺主語)」,C項病因是「語序不當」;2010中的A項病因是「搭配不當(動賓搭配不當)」,C項病因是「成分殘缺(缺賓語)」,D項病因是「語序不當」;2011中的B項病因是「成分殘缺(缺賓語)」,C項病因是「不合邏輯(否定不當)」,D項病因是「不合邏輯(前後不一致)」。
預計今年仍會考查這幾種類型的病句,且兩句選自或改編於教材,兩句自編或選編自課外閱讀材料(以報紙中的時訊為主)。
三、復習建議
1、平時教學中要求學生寫作文、練筆時,能夠流暢、通順的組織文字,較少出現病句,並養成修改作文的習慣。
2、教師在復習時,要將常考的五種病句類型進行詳細講解,並教給學生辨析病句的方法:第一步,憑語感,辨病句。即先通讀,往往覺得「別扭」「拗口」的句子,就先視為病句;第二步,體會語意。看句子意思的表達是否合理,語序是否正確,句式是否雜糅,句子是否有歧義,前後是否矛盾;第三步,通過主幹來分析。先找句子的主謂賓,看是否殘缺,是否搭配得當,如果沒問題,檢查修飾是否恰當。
3、強化做題訓練,尤其是多做中考題。

4. 組句成段

一、試題回放
2009年
5、將下列句子組成語段,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 )(2分)
①可以說,想像力應用多少是評價一個人智力高低的標准之一。
②人的大腦具有四個功能部位:感受區、貯存區、判斷區和想像區。
③想像力是人類獨有的才能,是人類智慧的生命線。
④人類運用想像區功能的機會少,一般人僅僅運用了自己想像力的15%
⑤優秀的想像力對於一個傑出的人才來說是必需的。
A.②④③①⑤ B.⑤③②④① C.③⑤②④① D.④⑤①②③
2010年
5.下列句子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2分)
①種種跡象都在警告人類,碳排放量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不僅無法維持,更將繼續惡化。
②遏止這一趨勢繼續發展的有效途徑,就是從我們每個人做起,節能減排,適應低碳生活。
③這絕非危言聳聽。
④人類不良的生活習慣和現代化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臭氧層受到嚴重破壞、全球氣候變暖及溫室效應等。
⑤科學研究表明,氣候變暖將導致地球兩極冰蓋融化,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也將快於預期。
A.④①③⑤② B.①④①⑤③② C.①③④⑤② D.①②④⑤③
2011年
4.下列句子順序正確的一項是( )(2分)
①那該是大自然在多長的時間里的傑作!
②我們居住的這個星球在最古老時代原是一個寂寞的大石球,沒有一層土壤。
③想一想肥沃土地的來歷,你會不由得湧起一種遙接萬代的感情。
④經過了多少億萬年,太陽風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屍骸,才給地球造成了一層層的土壤,每經歷千年萬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層。
⑤想一想我們那土壤厚達五十米的華北黃土高原吧!
A.⑤②③④① B.③⑤①②④ C.③②④⑤① D.⑤①③②④
二、試題分析
「組句成段」試題分值為2分,即將打亂了的幾個句子根據一定的邏輯順序,重新組成一個語意順暢的語段,考查學生思維的條理性、語言的邏輯性。題型為選擇題。從近三年中考試題看,試題材料選擇課外書籍或報刊資料,基本上是說明性文字或議論性文字,側重與人類相關的環境、科技信息,扣緊時代脈搏,努力與最新的政治經濟形勢相適應,且都是5個句子。預計今年也是如此,不會有大的變化。
三、復習建議
1、教師在復習時,教給學生做這道題的方法:首先,把幾個句子的內容通讀一遍,弄清各句話的大意,判斷整個語段內容屬於哪種類型文字(說明性或議論性);其次,明確整個語段的中心思想,即整個語段主要講什麼;再次,可以通過語段類型和標志性詞語來梳理整個語段的邏輯順序,從而完成組句成段。其中,說明性文字可按說明對象的特徵、說明順序(時間、空間、邏輯順序)來確定句間關系;議論性文字可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順序或者按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來確定關系。
2、強化做題訓練,尤其是多做中考題。

5.句子的選用、仿用、句式變換

Ⅶ 地理中考套話

區位因素:
農業區位因素就從氣候、地形、土壤、市場、交通運輸、政策、科專技等方屬面分析該地發展農業有哪幾方面優勢.
工業的區位因素就多了:原料、動力、勞動力、市場、交通、土地、水源、政策、資金技術等.
答題時抓住要點,是問有利還是不利,怎麼符合題意就怎麼寫
自然因素:
1)氣候條件:光、溫度、濕度、雨量和空氣等因子.
(2)土壤條件:土壤組成和物理、化學特徵等.
(3)生物條件:動物、植物和微生物條件.
(4)地理條件:地理位置、地形和地質條件.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吧
好好學吧,我就總結這些,有問題以後再續

Ⅷ 初二生物地理中考 百日誓師大會上 的發言稿。主要講在剩下時間的復習方法,遇到的問題及對策

僅供參考,希望有所幫助

3
重視。親手畫一畫,不要注記,在畫圖及復習時,知道圖的內容,把應該掌握的重點圖,例如中國地理的中國地形、政區,各大自然區圖等用空白方式邊復習、邊畫。這對應該掌握的知識,熟練運用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
(3)形成分析區域地理特點的知識結構。
(4)注重區域之間差異的比較,突出可持續發展觀點在區域發展中的應用。
3、掌握原理,講求解題思路
地理是一門‚講理‛的學科,明確原理、掌握規律,解好地理題就入了門。因此要認真理解地理重要的原理、規律。答題時不能就事論事,關健是掌握解題思路。如:分析區位因素都要從自然、社會經濟方面著手,闡述河流的水文特徵,要包括水量多少、水位變化、含沙量、結冰期等。
4、查漏補缺
根據‚木桶原理‛,一個人的知識最終掌握多少、掌握得是否系統完善、應用時效益如何,取決於知識結構中最薄弱的部分。如何加強薄弱環節,使自已的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基本思路更完善呢?這就需要查漏補缺,它可以加強各知識點間的聯系,在提取信息時會更迅速准確。在復習中,找出平常做過的練習題和試卷,把過去學習過程中出錯的習題再次分析,看看當初自已存在的知識上的缺漏及錯誤,是否已經完全查補,自已對知識點是否有了更深的

4
認識和掌握,把發現的新的知識聯系也溶進其知識系統,最終做到渾然一體,提高思維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
二、 把握知識——‚善思‛
思考是復習的靈魂,怎樣才能‚善思‛呢?
1、保持問題意識。要讓自已經常保持著問題意識,使大腦處於思維狀態,對所學的知識要善於問‚為什麼‛和‚怎麼樣‛。然後把為什麼和怎麼樣有機的聯系在一起。例如湘教版地理初二下學期第二章第四節遼寧省,在學習和復習過程中要弄清楚為什麼遼中南地區能夠成為中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又是怎樣形成的?
2、理清知識結構。整理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知識之間的因果框架圖,也可以利用畫‚腦圖‛的方式(以某知識為起點、在頭腦中聯想與其關聯的各個知識點及其樹枝狀結構)。
在復習中要經常性地自畫簡圖,促進腦圖系統的完善。通過簡圖,形成一個系統的知識點——圖形鏈,經過這樣加工後的知識系統,往往能起到一個提綱作用,使許多相關知識點能利用這一框架,找到知識之間的結合點,從而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識系統。如在復習湘教版初二上學期中國的河流之長江流域時,首先讓學生明確長江的輪廓為一個由大寫字母‚V‛ ‚W‛ 與數字‚一‛的組合形象後,就可以將這個形象畫成簡圖,作為掌握該地區知識的一個框架式的基礎,把長江流域的地形區、礦產分布、支流及湖泊分布、水電站、自然保護區、商品糧其地、棉花基地、百萬人口的特大城市等所有的知識點組合在一起,並進一步明確各知識點在該框架上的位置。

5
如: 重慶位於 ‚V‛ 的中間位置,武漢位於字母 ‚W‛中間的尖上,南京位於字母‚W‛與‚一‛的相接處等等。只要多觀察、多思考、多分析、多動手、就可以迅速牢固地掌握知識、促進知識遷移能力、自學能力的提高。
三、 解決疑難——‚善問‛
1、問自已,學會獨立思考。自已才是學習的主人,碰到疑難問題,首先要問自已,想一想解決當前問題需要哪些背景知識,知識之間的邏輯結構如何,過去碰到過類似問題沒有,生活中是否有值得借鑒的經驗等。
2、問同學,學會合作學習。當問題自已實在無法解決時,如果時間和精力都允許,先要選擇與同學討論,因為彼此的知識和經驗是相似的。
3、問老師,學會利用資源。充分利用老師這個『學習資源』,有利於把握知識本質,讓自已在復習中少走彎路。 疑難問題解決以後,要把這些問題記下來,日後還要經常復習,以便長時間保持這些學習效果。‚錯題集‛ 就是一種很好的形式。
四、 提升能力——‚善用‛
1、善於使用不同方式表達地理信息。 文字和圖表是地理信息最主要的兩種表達方式。 讀文字信息時,要善於抓住‚關鍵詞語‛,通過關鍵詞語理解題目條件和要求。歷屆會考都非常重視對圖形知識的考查。復習階段要加強地圖的學習,重視地圖、 圖表、圖文之間的有機聯系和相互轉化,努力提高讀圖、 識圖、 填圖、用圖和

6
析圖的能力。平時復習時,要善於觀察各種圖表上有哪些基本要素,掌握閱讀各類圖表的基本方法。 讀圖要注意以下要領:(1)先讀圖名,確定知識范圍(2) 細辯圖例和注記、 發現圖像信息 (3)看圖像特徵,尋找標志數據(注意輔圖),如可通過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形象特徵來認識其分布(4)相互聯系,全面綜合分析、 判斷(5) 讀圖時要注意突破思維定勢。
2、 理論聯系實際, 關注我們身邊的事情。 利用學過的知識解釋身邊的現象, 能‚盤活‛理論知識。 在復習過程中,要根據教材內容,聯系社會實際,關注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或當今社會普遍關心的地理事實材料, 將這些問題落實到一定的區域,回歸到課本,合理地尋找熱點問題與教材知識的鏈接點,用地理學科知識進行分析、闡述和評價、提高信息處理能力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如熱點、焦點問題有:人口、資源與可持續發展問題、西部大開發與重點工程、中國經濟區域問題、台灣與祖國統一問題、災害與災難問題等。
3、善於分析各種地理信息與題目要求之間的聯系,找到回答問題的策略。 會考復習應是應試技巧的訓練, 它可檢驗對知識的把握程度及開闊思路,這是復習鞏固地理知識、提高地理知識遷移和應用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培養地理思維的必要手段。在復習過程中一定要精選練習試題。對這些試題的處理要做到‚一題三用‛,首先做完試題後進行訂正評析;其次,聽老師進行試題命題思想的剖析和點評;再次,會考前抽點時間重新拿出試題進行回顧、 體會,發現題目背後所蘊涵的學科思想,思考同類試題的處理方法。通過

7
典型試題的練習,掌握同類試題的解題思路方法。 如通過對京九鐵路的區位作用,考慮青藏鐵路全線開通的重要意義。
總之,在地理的復習中, 若能按照完善的步驟,結合自身特點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就能使復習過程更加系統、完善,使自已的各種能力和地理素質得以提高,從而取得更好的成績。

Ⅸ 求初二生物地理小中考的學習技巧和復習方法。用發言稿形式

同學們好,老師好!
我個人認為生物地理的學習還是很簡單的。但還是有幾點要注內意:
1.學生認為容是小科便不重視它知識點的背誦,是不切實際的去學好,要加強知識點的背誦。
2.應該多加習題練習,見多識廣,發散思維。
3.每天都做些復習,知識鞏固,記得更牢。
基本就是這些要注意的,一定要打好基礎。做到這些生物地理小中考應該可以更好發揮。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