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地理第二章單元檢測試題答案
1. 初一地理上冊第二章測試題A卷題目和答案(人教版)
1上的等高線圖,輪廓密集型........................................ ........ ()
陡峭的地形平坦的B,?,D峰,窪地
如圖2所示,在相同的情況下,作為在地圖的大小,尺寸越大,上所示的............................ ........ ()
甲,更大的范圍上的內容更詳細的,在較小的范圍內,更多內容在一個簡短的
C時,更小的范圍,D上的更詳細的內容,在更大的范圍內,更多內容在一個簡短的
3大洲亞洲和南極洲,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 ... ()
A,非B C D,大洋洲,歐洲南美
4,被稱為「地球」的骨架的地形類型..................................... .................... ()
A,山B盆地,平原e高原
5,以下各組國家和中國的雲南省相鄰組.................................. ........... ()
A,蒙古,俄羅斯,越南,寮國
C,尼泊爾,錫金,e,阿富汗,巴基斯坦
6,在他的家鄉氣候:寒冷的冬天和夏天更熱,一年四季,降水較少。他的家在... ()
南部地區B,C區北部,西北e,青藏地區
7,在炎熱的赤道附近,全年覆蓋著冰雪峰,它是............................ .. ()
A,在安第斯山脈,乞力馬扎羅山,阿爾卑斯山的其在喜馬拉雅山
8,主要分布在發達國家......................................... .................................. ()
A,歐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
C,大洋洲,亞洲,南美洲,D,亞洲,非洲,歐洲
說明我們的人口中,正確的........................................... .................... ()
A,中國的人口密度是相當平均的人口密度在世界
B,在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
C,中國最大的省級行政區域,人口密度最低
D,中國的人口密度為134人/平方公里,東密西西比稀疏,分布不均勻,
10,各種氣候類型,影響最大的是...................................... ............. ()
一個高山氣候B溫帶大陸性氣候,地中海氣候e季風氣候
11日,長江上游,從源頭上.................................... .................................... ()
A,宜賓,宜昌D,C,河口湖口
12,以下屬於全球性或區域性組織,環保團體................................. ()
A,B,歐盟,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綠色和平組織C,D,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13日,美國中部平原的農業商品農業,體現在.................................... ......... ()
①,②高收益,其餘多③自給自足④輸出便利⑤貯存條件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14日,法國盧卡索經濟發展是發展當地..................................... ........... ()
A養殖業B,礦產資源,旅遊e,畜牧業
15,一個古老的人生活在新疆綠洲灌溉設施的使用........................... ()
一個都江堰B,坎兒井C的自流e,間歇噴井
16日,歐洲的國際化大都市。.......................................... .................. ()
上海B,C,東京,紐約,D,A,倫敦
17,目前中國的水資源在許多地方的緊張,最好的方法來解決水資源的地域分布不平衡...... ()
A,節約用水乙跨流域調用C催谷油箱D,以防止水質污染
18日,中國著名的古的教育家孔栽乘在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在........................ ()
一個公元前六世紀,在公元前五世紀,公元六世紀e,第五世紀
19日,在中國成熟的作品迄今發現的最早的........................................ ........... ()
A,隸書B小篆C,甲骨文王進文
20,早期人類文明的中心,第一個進入文明時代.................................. .. ()
較低的尼羅河乙美索不達米亞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C,將印度河流域D,黃河 - 長江流域
二,填空(請填寫適當的答案上帶下劃線的1%的空間,共12分)
21日,巴黎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是世界著名的建築傑作。
22日,是中國最大的島嶼,是中國的第二大島。
23日,在雲南省元陽縣境內的,你可以看到層層疊疊的梯田,這是符合當地實際情況,合理利用,反映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24日,中國四大直轄市北京,上海。
俄羅斯爆發25,1917,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在它的影響下,中國,成立於1921年,面對中國革命從這個嶄新的面貌。
,圖像映射問題(每空分,共30分)
26,閱讀下面的「中國及周邊地區示意圖
完成相關的主題。 (15分)
(1)鄰居:A__________,B___________,
(2)在全國各地:
???C__________,D__________。
(3),島嶼:E__________,F__________。
(4)水域:G__________,H__________。
(5),海峽兩岸I__________「,J__________。
(6)海洋:K__________,L__________。
(7),中國有廣闊的陸地和海上兩種土地面積
約______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一位___
該位______洲面積大致相等。
?
27,閱讀「世界地圖」,並完成相關的主題。 (15分)
(1),七大洲:
A__________,B__________,
C__________,D__________,
E__________,F __________,
G__________。
(2),大陸的分界線:
H__________,I__________,
J__________。
(3),3萬噸貨船從中國
廣州港開往紐約港。測試圖。
繪制適當的海上航線,通過的水域,海峽或運河拳擊。
?
連接問題(7)
1。繼歷史事件和它們的相應的含義是由一條線和連接的事件的序列連接。
?虎門硝煙A.革命,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斗爭的高潮的前奏。
??五四運動B.復興的中國國家將成為現實
???武昌起義C.中國進入歷史發展的快車道
???D.中國國家渡江戰役的歷史,標志著一個偉大的轉折點
???E成立人民共和國中國E.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F F.現代人的入侵斗爭的新時代改革開放開始
??21國集團世紀的機遇和挑戰G. ---解放南京,推翻反動統治
材料分析題(閱讀下列材料,並回答問題,本題共6分)
28日,中國地域遼闊,地區之間差別很大。秦嶺 - 淮河地域的界限,北方和南方的中國東部季風區的界限,南方和北方人民的顯著不同的生活習慣。如:
住宅房子註:北方人生活在寒冷,室內採暖設備一般;
南方人住的房子很注重通風,防雨,坡屋頂,有利於排泄雨水。
飲食習慣:北方人的主食麵食;
南方人主食大米。
交通:北佔主導地位的道路交通,基本沒有水路;
南不僅陸路交通方面,多條河流通航。
這些差異形成的北方,南方,與當地自然環境的印記。
嘗試分析這些差異的自然環境的作用。
?
?
五探索活動的標題(5)
29,無論是生活在平原或山區,城市和農村地區,人們正在創造自己的特色,生活在該地區。請描述他們的家庭和生活在該地區的基礎上以下兩個提示。
提示自然環境,地理位置,氣候,地形,屬性等。
提示2人環境描述:古跡,文化遺址,海關,家鄉名人。
?
?
?
?
?
?
?
?
七年級的書最終測試卷(參考答案)
首先,選擇題(請選擇一個你認為是最好的選擇,每小題2分,共40分)
問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回答
乙
乙
乙
一
乙
?
乙
一
e
e
問題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回答
乙
?
e
?
乙
e
乙
一
?
一
二,填空(請填寫適當的答案上帶下劃線的1%的空間,共12分)
21日,艾菲爾鐵塔,盧浮宮,凱旋門,22,台灣島,海南島,23日,哈尼族,水
24月25日,十月革命天津,重慶,社會主義,---
,圖像映射問題(每空分,共30分)
26,閱讀下面的「中國及周邊地區的原理圖,並完成相關的主題。(每空1分,共15分)
(1)鄰居:A,日本全國各地的印度(2):俄羅斯B,C,南韓??國D,
(3)島嶼:台灣F島,海南島(4),水:G,環渤海?,中國南海
(5),海峽:台灣海峽J,馬六甲海峽(6),海洋:K印度洋太平洋L,I,
(7),960,III,歐洲
27,閱讀「世界地圖」,並完成相關的主題。 (15分)
(1)甲,乙歐洲CD非洲亞洲,大洋洲,E,F,北美,南美,G,南極洲
(2),大洲之間的分界線:H,白令海峽我巴拿馬運河J,蘇伊士運河
(3)注意:由於巴拿馬運河噸位45,000噸至65,000噸,因此,可以通過巴拿馬運河到美國紐約港。具體線路:廣州至香港 - 中國南海 - 太平洋 - 巴拿馬運河 - 加勒比 - 太平洋 - 美國紐約港。
材料分析題(閱讀下列材料,並回答問題,本題共12分)
28回答:秦淮線南北自然環境的差異,主要的原因引起的。
主要區別是:
秦淮線
空氣溫度,
在1月的平均氣溫
年降水量
作物
北
溫帶
在0℃以下
小於800毫米
旱作(1作物一年或兩年,三年作物)
南
亞熱帶和熱帶
高於0℃
大於800毫米
水稻(一年兩熟甚至三農作物)
五項活動探索(本題共8分)
29,根據學生的答案的合理的自由裁量權行使評分。
2. 求:中國地圖版地理必修一第1、2、3章的單元測試題
已發,請驗收
3. 高一地理必修二湘教版優化訓練單元測評二,第二章,答案
沒有這本書,這里極少有人正好有這本書的.建議你自己做完跟同學對一下答案,然後還有問題再發到這里大家幫助你.你說呢?
4. 高一地理 必修一 第二章 內容解析
復制了一點先看看,我還有很多給我QQ號,發給你 大氣的組成、垂直分布和熱力狀況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目標:1.了解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理解大氣各層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2.了解大氣的受熱過程,區分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對地面保溫作用的形成機制。 3.明確大氣的氣溫日變化、年變化及水平分布規律的形成原因與特點。本講重點:1.大氣的垂直分層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2.大氣的受熱過程3.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氣溫分布的一般規律本講難點:1.大氣垂直分層對人類活動的影響2.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對地面保溫作用的形成機制3.大氣的氣溫日變化、年變化及水平分布規律的形成原因與特點考點點撥:第一課時一、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1.地球外部的四大圈層: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氣圈的作用:提供生命活動所需要的大氣,而且還是生物生存的保護層等,對人類有重大作用。2.大氣的主要成分及各種成分的環境意義低層大氣組成體積(%)作用干 潔空 氣N278地球生物體內蛋白質的重要組成部分O221人類和一切生物維持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物質CO20.033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並對地面起保溫作用03很少能吸收太陽紫外線,對地球上的生物起著保護作用水汽 很少產生雲、雨、霧、雪等天氣現象;影響地面和大氣的溫度固體雜質 很少作為凝結核,是成雲致雨的必要條件總的說來,自然界干潔空氣中各部分的含量處於動態平衡中,但是不合理的人類活動,能夠改變大氣各種成分的含量(特別是微量氣體,如 、臭氧的含量的變化)。當前,特別引起人類關注的是全球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和臭氧含量減少的現象,已經對人類的生存環境產生了重大的負面影響。[經典例題1] 地球大氣中,下列變化是上升趨勢的有 ( ) A.水氣和固體雜質的含量隨高度增加的變化 B.對流層的高度由高緯向低緯的變化 C.對流層的氣溫隨高度增加的變化 D.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解析】水汽和固體雜質,它們幾乎全部集中在大氣最低層——對流層中,它們隨高度增加越來越少;由於人類活動如燃燒煤、石油等礦物燃料排出大量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不斷增加,故D選項符合題干要求。對流層低緯度地面受熱多,對流旺盛,故對流層的高度高,而高緯度地面的熱量少,對流運動弱,故對流層的高度低。【答案】D 2.大氣的垂直分層各部分大氣層的基本特點:大氣層雖然有數千千米(一般認為有2000~3000千米),但其質量的3/4以上卻分布在離地面十幾千米的低層。依據各大氣層溫度(如圖5-1)、密度和運動狀況,我們可以將大氣層分成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1)大氣層的基本特點見下表:垂直分層高度分布主要特點原 因對流層低緯17~18km①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每上升100米降低0.6℃②對流動動顯著③天氣現象復雜多變熱量絕大部分來自地面,上冷下熱,差異大,對流強水汽雜質多、對流運動顯著中緯10~12 km高緯8~9km平流層對流層頂到50~55km①起初氣溫變化小,30千米以上氣溫迅速上升②大氣以水平運動為主③大氣平穩,天氣晴朗,有利高空飛行臭氧吸收紫外線上熱下冷水汽雜質少、水平運動高層大氣對流層頂到2000~3000千米存在若干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波,對無線電通信有重要作用太陽紫外線和宇宙射線作用 大氣溫度隨高度變化曲線: (2)對流層高度的時空分布特點: 對流層的高度取決於地面溫度的高低,近地面溫度高,對流層高度大;反之,就小。因為溫度高,對流旺盛,波及高度大,對流層頂高。 (1)緯度分布 對流層高度隨緯度升高而降低。 (2)季節分布 同一地區,夏季對流層高於冬季。[經典例題2] 圖5-2表示大氣垂直分層,讀圖回答①一③題。①圖中正確表示大氣層氣溫垂直變化的曲線是 ( )A.① B.② C.③ D.④②對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義的電離層位於 ( )A.Ⅰ層頂部 B.Ⅱ層底部 C.Ⅱ層中部 D.Ⅲ層③2003年10月,我國發射的「神舟」五號飛船運行軌道所在大氣層 ( )A.氣溫在—50℃~20℃之間 B.氣溫隨高度增加平穩下降C.低氣溫約為—80℃ D.最高氣溫約為40℃【解析】該組題考查了對大氣溫度垂直變化規律與大氣分層的認識,並緊密結合熱點,考查了各大氣層的大氣環境特點及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同時還考查了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由下往上,對流層、平流層、高層大氣氣溫垂直變化表現出不同的變化規律。對流層的熱量主要來自地面,因此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平流層大氣中的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線而導致其升溫;高層大氣變化稍微復雜一點,隨高度上升,溫度先是下降,然後再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在圖中曲線相似的情況下,要從其溫度值加以判別。電離層位於80~500千米的高空,主要原因是高層大氣在太陽紫外線和宇宙射線的作用下,處於高度電離狀態,它能夠反射無線電波。2003年10月,我國發射的「神舟」五號飛船運行軌道是在高層大氣中,正確解答第(1)題是回答本題的關鍵。【答案】①B ②D ③C(4)逆溫現象的成因及其危害一般情況下,對流層溫度上冷下熱。但在一定條件下,對流層的某一個高度范圍內會出現氣溫隨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現象(即下冷上熱現象),這種氣溫逆轉的現象我們稱之為「逆溫」。①造成「逆溫」現象的原因有很多種: 一是地面輻射冷卻(輻射逆溫)。圖5-3表明了這種輻射逆溫的生消過程。 圖a為正常氣溫垂直分布情形;在晴朗無雲的夜間,地面輻射冷卻很快,貼近地面的氣層也隨之降溫。離地面愈近,降溫愈快,離地面愈遠,降溫愈慢,因而形成了白地面開始的逆溫(圖b);隨著地面輻射冷卻的加劇,逆溫逐漸向上擴展,黎明時達最強(圖c);日出後,太陽輻射逐漸增強,地面很快增溫,逆溫便逐漸自下而上地消失(圖d、e)。輻射逆溫厚度從數十米到數百米,在大陸上常年都可出現,以冬季最強。冬季夜長,逆溫層較厚,消失較慢。 二是冷空氣下沉(地形逆溫)。在山谷與盆地區域,由於冷卻的空氣會沿斜坡流人低谷和盆地,因而常使山谷和盆地的輻射逆溫得到加強,往往持續數天而不會消失。三是空氣平流(平流逆溫)。當暖空氣水平移動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會發生接觸冷卻的作用。 ②危害:由於逆溫層的存在,造成對流層大氣局部上熱下冷,大氣層結穩定,阻礙了空氣垂直運動的發展,使大量煙塵、水汽凝結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易產生大霧天氣,使能見度變壞,尤其是城市及工業區上空,由於凝結核多,易產生濃霧天氣,有的甚至造成嚴重大氣污染事件,如光化學煙霧等。[經典例題3] 圖5-4中圖甲表示近地面空氣若上升到3000m高度時,理論溫度為T。3000米高空的實際溫度為Ts,當Ts≥T時近地面空氣上升將受阻,即出現了逆溫現象,讀某城市春季氣溫日變化圖(圖5-4中圖乙),回答: (1)若穩定在8℃,該城市氣溫至少要上升到 ℃以上時,逆溫現象才會結束,這時的時間約為 時。 (2)一般逆溫結束後2小時,近地面對流才能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所以,在圖示的情況下,僅考慮空氣潔凈的因素,上午體育鍛煉的時間宜選在 時以後。【解析】對流層的特點之一是大氣對流運動顯著,產生對流的主要原因是對流層底層大氣溫度高,高層大氣溫度低。一般說來,對流層氣溫直減率(0.6℃/100米)愈大,即低層氣溫與高層氣溫差值愈大,大氣對流運動愈顯著;反之,對流運動愈弱。若氣溫直減率為負值,即氣溫隨高度增加逐漸升高時即為逆溫現象,逆溫發生時,對流層下層溫度低,上層溫度高,空氣上輕下重,不能產生空氣的對流運動,逆溫現象是空氣對流運動的巨大障礙。當其發生時,低層被污染的大氣不能與上層大氣產生對流,近地面空氣就得不到「凈化」,此時不宜進行體育鍛煉。 日出以後,隨著近地面氣溫的逐漸升高,空氣的上升運動隨之加強,逆溫現象也會逐漸消失,對流運動得以繼續。【答案】(1)10 8 (2)10 第二課時二、大氣的受熱過程 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吸收 太陽輻射在穿過大氣層時,高層大氣中的氧原子、平流層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陽輻射中波長較短的紫外線。對流層大氣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主要吸收太陽輻射中波長較長的紅外線。因此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吸收作用是有選擇性的。又由於太陽輻射中能量最強部分集中在波長較短的可見光部分,因此大氣直接吸收的太陽輻射是很少的。2.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 地球大氣對太陽短波輻射幾乎是透明體,大部分太陽輻射能夠透過大氣射到地面上,使地面增溫;大氣對地面長波輻射卻是隔熱層,把地面輻射放出的熱量絕大部分截留在大氣中,並通過大氣逆輻射又將熱量還給地面。人們把大氣的這種作用,稱為大氣的保溫作用。據計算,如果沒有大氣,地球表面平均溫度為—18℃,實際為15℃。大氣的保溫作用,使地面溫度提高了33℃多。3.太陽輻射透過地球大氣到達地球表面,在地面和大氣之間進行一系列能量轉換。 如上圖,其過程包括:①到達地球的太陽輻射,一部分能量被大氣吸收、反射和散射而削弱,只有一半左右的太陽輻射能量到達地面。②地面吸收太陽輻射而增溫,同時向外放出地面輻射。③大氣吸收了地面輻射的絕大部分,同時向外釋放出大氣輻射,大氣輻射除極小部分射向宇宙空間,絕大部分又以大氣逆輻射的形式射向地面而對地面具有保溫作用。[經典例題4] 天氣晴朗且大氣污染較輕時 ( )A.氣溫日變化幅度較大 B.夜晚氣溫較陰天稍高C.白天大氣反射作用加強 D.白天天空呈現蔚藍色【解析】本題可用因果推理的方法加以解答,由於天氣晴朗且大氣污染較輕,因此白天大氣的反射作用減弱,白天氣溫較高;晚上由於空中雲量較少,大氣逆輻射減弱,保溫作用弱,氣溫較低,因此氣溫的日變化較大。由於白天天氣晴朗,藍紫色光容易被散射,從而呈現蔚藍色。【答案】AD[經典例題5] 下面是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示意圖,據此回答:4圖5-8(1)圖中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輻射、大氣逆輻射的數碼代號按順序依次是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②③④①(2)青藏高原比長江中下游平原氣溫日較差較大的原因是①離太陽近 ②青藏高原比長江中下游平原太陽高度角小③雲層厚且夜晚長 ④地勢高、空氣稀薄⑤白天太陽輻射強 ⑥夜晚大氣逆輻射弱【解析】本題第(1)題關鍵抓住熱力作用的發生順序應為太陽輻射 地面吸收 地面輻射 大氣吸收 大氣輻射 大氣逆輻射。第(2)題青藏高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緯度大體相同,但地勢不同,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層上,水汽、雜質較少,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弱,故日較差大;而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水域面積大,大氣質上,水汽、雜質集中在對流層底部,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夜晚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強,故日較差較小,通過審題應該是青藏高原具有的只有④⑤⑥符合,故選B。【答案】(1)C (2)B二、大氣熱力作用原理應用:運用大氣熱力作用原理,可以分析解決許多實際問題:1.陰天的白天氣溫比較低的原因?這主要是由於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引起的,厚厚的雲層阻擋了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所以氣溫低。2.晴朗的天空為什麼是蔚藍色的?這是由於大氣的散射作用引起的,藍色光最容易被小的空氣分子散射。3.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後的黃昏天空為什麼是明亮的?這是由於散射作用造成的,散射作用將太陽輻射的一部分能量射向四面八方,所以在黎明和黃昏雖然看不見太陽,但天空仍很明亮。4.霜凍為什麼出現在晴朗的早晨(晴朗的夜晚氣溫低)?這是由於晴朗的夜晚大氣的保溫作弱,地面熱量迅速散失,氣溫隨之降低。5.沙漠地區(晴天)為什麼氣溫日較差大?沙漠地區晴天多,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氣溫高;夜晚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弱,氣溫低。6.青藏高原為什麼是我國太陽輻射最強的地區?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陽輻射強。三、全球的熱量平衡①多年平均來看,地球(地面和大氣)熱量收支平衡。②全球熱量平衡與人類生存發展的關系:第一、全球每年平均氣溫比較穩定,有利於人類的生存與活動。第二、人類通過改變大氣的組成或改變地面的熱力狀況,可以影響大氣的熱力作用過程,從而改變局部地區甚至是全球的氣候。例如:人類向大氣中大量排放 等溫室氣體,使得大氣熱量的收支失去平衡,導致熱量平衡失調,全球變暖;人類改變地面狀況(植被覆蓋狀況、水域面積等)可以影響地面獲得熱量的多少和改變地面輻射,而使局部小氣候發生改變。[經典例題6]關於地球的熱量收支狀況,表述正確的是 ( )A.地球不斷吸收太陽輻射,結果終將變得越來越熱B.高緯地區接收的太陽輻射少於其支出的長波輻射,高緯地區將變得越來越冷C.高緯地區熱量的收入少於支出,但因溫室效應的作用,高緯度地區並不會越來越冷D.由於大氣環流和洋流的作用,低、高緯度地區間不斷進行熱量交換,地球熱量收支總體處於平衡狀態【答案】D[經典例題7] 讀某地近地面多年平均熱量收入狀況圖分析回答:(1)陰影①反映近地面空氣熱量 ,所以此段時間氣溫呈 趨勢。(2)曲線A表明了 年內的變化,這種變化與 的年變化基本一致。(3)曲線B表明了 年內的變化,這種變化與 的年變化基本一致。(4)該地位於 半球。最高氣溫可能出現在 。【解析】豎坐標表示熱量變化。橫坐標表示月份,A曲線6月份達最高值,這可能是地面輻射帶來的大氣熱量收入。而B曲線最高值的出現時間相對後推,應該是代表大氣熱量支出的大氣逆輻射,而圖中D可能因為收入大於支出而熱量盈餘,氣溫才有可能上升。【答案】(1)盈餘,上升;(2)熱量收入,太陽輻射;(3)熱量支出,地面輻射;(4)北,7月低或8月初。下圖為「地球大氣的垂直分層圖(部分)」,判斷1~3題。1.①②③④四條曲線中,正確表示圖示大氣層氣溫垂直分布情況的是 ( )第1—3題圖A.① B.② C.③ D.④2.影響該大氣層氣溫垂直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面輻射 B.CO2氣體C.臭氧氣體 D.人類活動3.有關大氣層的正確敘述有 ( )A.有電離層,對無線電通訊有重要作用B.天氣晴朗,對流旺盛,有利於高空飛行C.上部冷下部熱,空氣以平流運動為主 D.頂部與底部的氣溫相差約50℃左右 讀如城秋季某夜前後垂直溫度梯度(0C/100米)時空變化圖,完成4~5題。第4~5題圖4.該日發生大氣逆溫現象的時段是 ( )A.當日17點前和第二天8點後B.17時~23時C.16時30分~7時D.23時~5時5.當該地大氣發生逆溫現象時 ( )A.空氣對流更加顯著 B.抑制污染物向上擴散第6題圖C.有利於大氣成雲致雨 D.減少了大氣中臭氧的含量6.圖中,晝夜溫差最小的是 ( ) 第7題圖 7.讀下圖,指出對流層大氣的熱量,絕大部分來自四種輻射中的 ( ) 「春天孩兒面,一日三朝變」。請參閱今年3月1日至17日上海地區氣溫曲線圖,回答8-12題。 第8~12題圖8.圖中最低氣溫出現的日期是17天中的 ( ) A.7日 B.10日 C.12日 D.17日 9.下列4天中,氣溫日較差最大的一天是 ( ) A.3日 B.6日 C.11日 D.16日10.從3月17日起,再過10天,下列城市中白天最長的是 ( ) A.上海 B.北京 C.廣州 D.哈爾濱 11.下列4天中,北京某地(40°N)測出正午太陽高度角最接近50°的一天是( ) A.3月4日 B.3月8日 C.3月13日 D.3月17日12.造成初春氣溫驟變的原因,除冷暖氣流的影響外,雲對氣溫高低也有一定的影響。以下關於雲對氣溫影響的正確敘述是 ( ) ①白天多雲,雲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作用,造成地面氣溫不太高 ②白天多雲,雲對太陽輻射的吸收作用,造成地面氣溫升得更高 ③夜晚多雲,雲對地面起保溫作用,使地面氣溫比無雲時高 ④夜晚多雲,雲將地面熱量傳到太空中,使地面氣溫比無雲時更低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3.讀「氣溫垂直變化圖」,完成下列要求:(1)圖中a、b、c、d四條 曲線中,正確反映地球大氣溫度隨高度變化的是 判斷依據是 。根據A層大氣氣溫隨高度的變化特點,可知該層大氣的直接熱源是 。(2)風、雲、雨、雪等天氣現象集中於 層(填字母),原因是 。(3)人類目前利用平流層最主要的方式是 ,原因是 。 (4)B層和D層大氣溫度隨高度增加而升高,分析其增溫原因的異同。相同點: 不同點: 。14.讀圖分析回答:()大氣增溫主要來自 輻射。 (2)一年中,地球上太陽輻射強度在4以上的緯度大約是 之間,原因是 。(3)請在圖上用密豎線畫出地面熱量盈餘部分,用粗橫線畫出地面熱量虧損部分。(4)就全球而言,氣溫不會出現熱量盈餘地區越來越熱、熱量虧損地區越來越冷的現象,主要是因為 和 能起 的作用。 參考答案1.A 2.C 3.D 4.A 5.B 6.D 7.B 8.A 9.D 10.D 11.D 12.C13.(1)b 近地面平均溫度約為20℃,對流層頂氣溫約為一50℃至一60℃ 地面(地面的長波輻射) (2)A 該層集中了大氣層中幾乎全部的水汽和固體雜質 (3)高空飛行 該層大氣中水汽、雜質含量極少,雲、雨現象近乎絕跡,大氣平穩,天氣晴朗,能見度極高 (4)都是因吸收紫外線而增溫 前者是臭氧吸收紫外線,後者是氧原子吸收紫外線14.(1)地面(2)30°S~30°N 太陽高度大 (3)略 (4)大氣運動 洋流 調節
5.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氣象學容易考什麼題,答案也發過來。
三圈環流加氣壓帶抄風帶的季節移動再加季風環流,這樣就聯系著全球的氣候類型了。全球的氣候類型是難點也是重點,各地氣候的成因、分布位置、表現和對應的植被,及相應的農業、地貌,文化都是可以聯系在一起的。後面幾節的重點就是冷暖鋒和封面氣旋,氣旋反氣旋,也是容易考到的。當然不會直接考這些書本上的知識點,而是綜合應用這些知識點去解決其它的問題。
6. 求地理必修一第一單元、第二單元試題!!!
一、 高中地理必修1 (第1章、第2章)
下圖表示12月22日、b、c、d四城市晝夜長短情況示意圖,陰影部分為黑夜,據圖回答1—2題。
1.四城市中地球自轉線速度最大的是:
A.a B.b C.c D.d
2.由南向北排出a、b、c、d四城市的順序:
A.acbd B.acdb C.cadb D.dcab
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3—6題。
3.如圖所示,甲、乙、丙、丁為地球繞日公轉軌道的四等分點,地球從甲處開始繞日公轉一周,途中用時最少的是經過:
A. 甲—乙段 B. 乙—丙段
C. 丙—丁段 D. 丁—甲段
4.當地球位於圖示位置時,太陽直射點所處位置及移動方向是:
A.北半球,向北移動 B.北半球,向南移動
C.南半球,向北移動 D.南半球,向南移動
5.當地球公轉經過乙處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我國北方出現「秋高氣爽」的天氣
B.正是到南極考察的最佳季節
C.正是我國華北平原冬小麥播種季節
D.北極點附近極晝的范圍呈擴大的趨勢
6.當地球位於圖示位置時,地球上兩地A(36゜N,128゜E)和B(36゜S,128゜E)相比:
A.自轉角速度不同,線速度相同 B.地方時和日出時間都相同
C.日期相同,季節不同 D.兩地正午太陽高度相同
朝鮮於4月5日北京時間10時20分,發射了衛星,閱讀朝鮮發射的「光明星2號」試驗通信衛星運行示意圖,回答7~8題。
7.當朝鮮發射衛星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美國華盛頓(西五區)居民晚飯後在電視前
關注朝鮮衛星發射狀況
B.北京的正午太陽高度大於上海
C.廣州當天白晝長於衛星發射點
D.地球繞日公轉速度達到最快
8.衛星發射點所屬的氣候類型是:
A.熱帶雨林氣候 B.溫帶海洋性氣候
C.海洋性和大陸性的過渡地帶的季風氣候 D.溫帶大陸性氣候
2008年3月29 日,紐西蘭和斐濟當地時間晚上8時率先開始「熄燈,讓地球睡一小時」活動。隨後世界上38個國家和地區的數百個城市按照時區依次熄滅燈光,參與這一由世界自然保護基金會發起的活動。據此回答9~10題。
9.紐西蘭開始此活動時,北京時間是:
A.4時 B.18時 C.16時 D.24時
10.全球開展「熄燈一小時」活動針對的主要問題是:
A.全球氣候變暖 B.光污染 C.能源緊張 D.土地沙漠化
11.讀某日太陽光照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A地當天的白晝為10小時
B.B地的白晝長度大於C地
C.D地的太陽高度為90度
D.此時,洛杉磯的氣候特點是溫和多雨
12.讀某區域部分地理信息圖,甲區域氣候
的特徵是:
A.全年高溫,一年分為干濕兩季
B.全年高溫多雨
C.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少雨
D.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讀右圖,回答13~15題。
13.如果圖中的虛線為晨線,則此時的北京時間是:
A.6時 B.15時20分
C.3時20分 D.12時
14.若從A點沿經線向B方向發射一顆射程為4000千米的
導彈,則關於導彈落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導彈將落在北半球、西半球
B.導彈落點所在地一年之中有兩次太陽直射
C.導彈落在低緯度地區
D.導彈落在B點的東南方向、A點的東北方向
15.若圖中AB、BC的圖上距離相等,則:
A.AB、BC的實地距離相等
B.從A點出發依次向正北、正東、正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後剛好能回到A點
C.AB的實地距離大約是BC的兩倍
D.BC的實地距離大約是6660千米
某同學在北半球某地利用日影測量當地的經緯度,當豎直的竹竿影子朝正北時,北京時間正好是12點40分,日影與竹竿正好等長。右下圖是這一天的光照圖,據此回答16~18題。
16.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為:
A.( , ) B.( , )
C.( , ) D.( , )
17.該同學所在的地理坐標為:
A.( , ) B.( , )
C.( , ) D.( , )
18.此時 的晝夜狀況是:
A.晝長夜短 B.晝短夜長
C.晝夜平分 D.無法確定
下圖中橫坐標為某日正午太陽高度,讀圖完成19~20題。
19.自轉線速度相比:
A.d>b>a>c B.c>d>b>a
C.b>d>c>a D.a>d>b>c
20.圖中a、b、c、d四個地點晝長時間相比:
A.b>c>d>a B.a>d>c>b
C.d>c>a>b D.a>b>c>d
21.下列圖示的四種情況,晝夜溫差最小的是:
讀下面「大氣環流示意圖」,回答22—24題。
22.若③④間的風向為西南風,則圖示的環流為:
A.北半球低緯環流
B.南半球中緯環流
C.北半球中緯環流
D.南半球高緯環流
23.若③地為南半球極地高壓中心,則③④間的風向為:
A.東南風 B.東北風 C.西南風 D.西北風
24.①②③④處的氣壓比較: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③>②>①>④ D.③>④>①>②
下圖為等壓線分布圖。讀圖回答25—27題。
25. ①②③④箭頭表示地轉偏向力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6. 從氣流運動看,該圖表示的是:
A.北半球氣旋 B.南半球氣旋
C.北半球反氣旋 D.南半球反氣旋
27.若該天氣系統位於上海以東的洋面上,則上海吹:
A.東南風 B.西南風
C.偏東風 D.偏北風
讀下面四種氣候類型的氣溫與降水月份分配圖,回答28~30題。
28.按順序依次寫出氣候類型的名稱:
A.熱帶草原氣候、熱帶雨林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B.地中海氣候、熱帶雨林氣候、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C.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雨林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
D.溫帶海洋性氣候、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
29.上圖中四種氣候,形成原因相同的氣候類型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0.上圖中四種氣候,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二、綜合題(共40分)
31.右圖甲是地球公轉示意圖,①②③④分別表示二分二至4個節氣地球在公轉軌道上所處的位置,圖乙是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要求。(每空1分,8分)
(1)當地球運行到⑤位置時,瀏陽的晝夜長短狀況是 ,
晝夜長短的變化趨勢是 。
(2)當地球位於⑥位置時,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正處於圖乙中的 階段(從a、b、c、d中選擇填空)。
(3)當地球運行到③位置這一天,北極圈的晝長比赤道 (多或少幾)小時。從③到④期間,我國東部盛行 季風,亞歐大陸上 (填氣壓中心名稱)強盛。
(4)當地球運行至①位置時,地球上 及其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最大, (半球)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最小。
32.讀右圖「地球光照圖」,回答下列問題。(8分)
(1)此時為 月 日前後,我國華北地區正盛行
風。
(2)此時A點太陽高度是 ,此日A點的晝長為
小時,此日A、B、D三地:按正午太陽高度
從大到小的順序是 ;按晝長由長至短的順序
是 。
(3)A、B、C三地的時間由早到晚的順序是 。
(4)AB線正處於 (晨、昏)線上。
33.讀右圖,回答問題。(12分)
(1)圖中用斜線表示的兩片區域均屬
於 氣候,該氣候的特點是
。(4分)
(2)該氣候主要分布在 (2分)
A.低緯大陸西岸 B.中緯大陸西岸
C.低緯大陸東岸 D.中緯大陸東岸
(3)該氣候在北美洲、歐洲的分布范圍有明顯的不同,表現在:(6分)
① ;主要原因是 。
② ;主要原因是 。
34.讀「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區海平面等
壓線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4分)
(1)圖中氣壓中心的名稱:
A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2分)
(2)A氣壓形成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被切斷的氣壓帶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3分)
(3)受氣壓中心的影響,圖中C盛行____________________風,D點盛行____________________風,此季節我國的天氣以____________________為主要特徵。(3分)
(4)D地7月盛行____________________風,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見,季風氣候的形成原因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分)
35.(6分)讀「北半球氣旋、反氣旋示意圖」(圖中數字的單位為百帕),填寫下表。
A圖 B圖
氣流狀況
氣壓狀況
氣流 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
天氣狀況
舉 例 夏秋季節,出現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_______風 冬季,影響我國北方地區的_______________(填氣壓中心名稱)
wenku..com/view/e9ad827a1711cc7931b716bb.html
7.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基礎測試答案
為什麼不自己做呢?
8. 誰有高一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第二單元測試題
不知道一單元和二單元的在一起的怎麼樣v?
高一地理試題
姓名______________ 學號_______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用時90分鍾。將第I卷上每小題所選答案前的字母標號用2B鉛筆填塗在答題卡上。
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1.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與地球毗鄰的行星是 ( )
A.水星、金星 B.木星、火星 C.水星、木星 D.金星、火星
2.下列與地球上有生物存在無關的條件是 ( )
A.日地距離適中 B.地球的體積質量適中
C.地球自轉方向適宜 D.地球上晝夜交替周期不長
北京時間2008年9月25日晚9時10分,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2008年9月27日16時43分,中國「神七」載人飛船航天員翟志剛順利出艙,實施中國首次空間出艙活動,邁出了中國人太空行走的第一步。2008年9月28日17時37分,在距地球表面約343千米的近圓軌道上繞地飛行45圈後「神舟七號」載人飛船順利返回地面,中國第三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取得了圓滿成功。據此回答5-7題。
3.升空後的「神舟七號」不屬於下列哪個天體系統 ( )
A.總星系 B.河外星系 C.銀河系 D.太陽系
4.遠在美國紐約的華僑曉華看到航天員翟志剛順利出艙感到非常高興。航天員順利出艙時紐約(西五區)當地的區時是 ( )
A.28日5時43分 B.27日3時43分
C.27日19時43分 D.27日13時43分
5.在飛船飛行的這幾天,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位置和移動方向是 ( )
A.在北半球,向北移動 B.在北半球,向南移動
C.在南半球,向北移動 D.在南半球,向南移動
6.在飛船返回地面的這一天,溫州的晝夜長短情況及其變化趨勢是 ( )
A.晝長夜短,白晝在變長 B.晝長夜短,白晝在變短
C.晝短夜長,白晝在變短 D.晝短夜長,白晝在變長
7.在飛船返回地面的過程中,依次穿越哪幾層大氣層 ( )
A.平流層、對流層 B.對流層、平流層
C.高層大氣、平流層、對流層 D. 對流層、平流層、高層大氣
8.「神舟七號」飛船在飛行過程中可能受到來自太陽的太陽風、耀斑等太陽活動的影響,太陽風、耀斑分別出現於太陽大氣的哪一層 ( )
A.日冕層、色球層 B.日冕層、光球層
C.色球層、光球層 D.光球層、色球層
9.太陽活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其活動的周期大約是 ( )
A.9年 B.10年 C.11年 D.12年
10.夏至時,下列日照圖中,錯誤的是 ( )
A B C D
11.如果地球的黃道面與赤道面夾角變成0°,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北京與紐約的晝夜長短一樣
B.廣東地區的四季更加分明
C.北半球中緯度7月份氣溫將變高
D.大氣環境將改變,兩極極晝、極夜的天數變長
根據美國地質測量局的檢測,太平洋島國索羅門群島當地時間2007年4月2日7時19分(北京時間4月2日4時39分),發生里氏8級強烈地震,所引發的山體滑坡和海嘯,造成至少3人喪生,多人失蹤。讀下圖,完成以下9-10題。
12.此時地球大致位於圖中的 ( )
A.1位置 B.2位置
C.3位置 D.4位置
13.從該時刻開始到地球公轉至丙點的過程中,地球公轉速度變化可描述為 ( )
A.先變慢後變快 B.先變快後變慢
C.一直變快 D.一直變慢
14.北京時間2008年8月8日20時將在首都北京舉行第26屆奧運會,這時上屆奧運會舉辦地雅典(東二區)是 ( )
A.8月8日2時 B.8月8日8時 C.8月8日12時 D.8月8日14時
15.春分日,當0°經線為0點時,某地北邊是熱帶,南邊是溫帶,西邊是黑夜,東邊是白晝,該地的地理坐標是 ( )
A.23°26ˊN,0° B.23°26ˊS,0°
C.23°26ˊN,90°W D.23°26ˊS,90°E
16.根據右圖所示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此日,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最大值
B.此日,西寧晝長達一年中最小值
C.此日以後,太陽直射點將向南移動
D.此日正午時分,北京天安門五星紅旗旗桿的影子,一年中最短
17.右圖中從A→B,C→D是物體水平運動的原始方向,受地球自轉偏向力的影響,則( )
A.都向東偏
B.A→B向西偏,C→D向東偏
C.都向西偏
D.A→B向東偏,C→D向西偏
18.岩石圈是指: ( )
A.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層岩石外殼
B.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由岩石組成的固體外殼
C.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勻的一層岩石
D.地殼和上地幔頂部,由岩石組成的圈層
19.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圖中表示海底儲有石油的是 ( )
20.若該模式圖表示「熱力環流示意圖」,
則圖中甲、乙、丙、丁四點的氣壓值相比(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丙>甲>丁 D.丙>丁>乙>甲
21.若該模式圖表示「海濱地區海陸風示意圖」,圖中甲地為陸地,乙地為海洋,則圖中所示情況是 ( )
A.夜裡的海風 B.夜裡的陸風
C.白天的海風 D.白天的陸風
22.若該模式圖表示「中緯大氣環流示意圖」,甲緯度大於乙,則甲處代表的氣壓帶為( )
A.赤道低壓帶 B.副熱帶高壓帶
C.副極地低壓帶 D.極地高壓
23.圖1中表示南半球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4.讀鋒面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降水易發生在鋒後
B.鋒面過境後氣溫降低
C.鋒面過境後氣壓升高
D.鋒面過境後天氣轉晴
25.下列現象,體現大氣對地面保溫作用的是 ( )
A.多雲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溫暖些
B.白天多雲,氣溫比晴天低
C.城市比郊區的氣溫低
D.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節,霜凍多出現在多雲的夜晚
26.下列實現著下圖中①的功能的是: ( )
A.長江 B.副熱帶高氣壓帶 C.我國的夏季風 D.我國的冬季風
27.在水循環的各個環節中,南水北調工程體現人類活動對下列的哪個環節施加影響( )
A.蒸發和蒸騰 B.水汽輸送 C.降水 D.徑流
28.有關洋流對地理環境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澳大利亞東岸氣候類型的形成,受寒流的顯著影響
B.寒暖流交匯處,往往會很快產生暴雨
C.秘魯附近寒暖流交匯處,成為世界著名漁場之一
D.北大西洋暖流對西歐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形成有顯著影響
29.是地球歷史的記錄,內含有化石被稱為是記錄地球歷史的「書頁」和「文字」的岩石是:
A.岩漿岩 B.火山岩 C.沉積岩 D.變質岩
30.讀「地殼物質循環簡略圖示」,圖中各數字代表的地質作用,屬於沉積和變質作用的編號分別是( )
A.⑤⑦和⑥⑧
B.⑥⑦和⑤⑧
C.③④和①②
D.⑤⑧和⑥⑦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0分)
姓名______________ 學號_______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
三、綜合題(共5小題,40分)
31、讀圖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在圖中繪出晨(昏)線,並註明是晨線還是昏線,
在夜半球一面打上斜線。
(2)圖中C、D兩點所在的平面叫 面,目前
α角的度數是______。
(3)圖中所示的日期是 月 日前後,這一天
太陽直射的緯度是 。
(4)圖中A點的晝長是 小時,B點的季節是 季。
(5)圖中A點的正午太陽高度是 。
32.讀季風分布圖,回答問題:(共10分)
甲圖 乙圖
(1)兩圖中為1月份的是 圖,判定理由是 。
(2)東亞季風:該地冬季受 (填出大氣活動中心具體名稱)控制,盛行 季風;夏季受 (填出大氣活動中心具體名稱)控制,盛行 季風。
(3)南亞季風:冬季盛行東北季風;夏季盛行 季風,其成因既與
有關,也與 有關。
(4)世界上季風氣候分布最典型地區是
33.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6分)
(1)從性質上看,甲圖中B是_________氣團。
(2)甲圖為_______鋒天氣圖。該鋒面過境時常出現的天氣是 ,過境後天氣狀況是 。
(3)乙圖中天氣系統位於_____________半球,在其控制下多為__________天氣。
34.讀某地地質構造圖,回答:(6分)
⑴圖中C、D兩地的地質構造類型分別屬於:C ,D 。
⑵華山西峰和圖中字母 所代表的地質構造相同,渭河谷地與圖中字母 所代表的地質構造相同。
⑶D處的地形是 ,成因是 。
35.讀「世界大洋環流模式圖」,完成下列問題。(8分)
(1)在圖中畫出CD這支洋流的流向。
(2)圖中中低緯度順時針方向運動的洋流,
在 半球形成以 為中心的反氣旋型大洋環流。
(3)若此圖為太平洋洋流圖,則圖中洋流
名稱是:② ,⑥ ,
⑧ 。圖中字母A、B、C、D四處海域,能夠形成漁場的是 處,
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