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知識初一上冊書圖
① 七年級上冊地理書第十一頁圖片
② 地理書初一上冊p13頁圖1.18的直射位置和晝夜長短分別是什麼(建中學校)
(1)直射點所在的半球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另一半球相專反。
(2)太陽直屬射點向哪個半球移動,哪個半球就晝漸長,夜漸斷。另一半球相反。
例如,春分至秋分期間,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所以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晝短夜長。60°N的晝長大於40°N。
夏至至秋分,太陽直射點向南半球移動,所以南半球就晝漸長,夜漸短,而北半球晝漸短,夜漸長。
③ 初一上冊地理各章知識點氣泡圖.框架結構.樹狀型都可以
地理很難整的......
④ 地理七年級上冊知識要點整理和圖案
舒瓊整理
第一章 地球與地圖
一、地球的形狀、大小
1.提出證據說明地球是個球體:
(1)站在海邊,遙望遠處駛來的船隻,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見船身,而且送離岸的船總是船身先消失,桅桿後消失。
(2)站得高,看得遠(登高望遠)。
(3)發生月偏食時,地球擋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給地球照鏡子,使我們看見了地球的球體形狀。
(4)麥哲倫環球航行; (5)衛星照片
2.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描述地球的大小。 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平均半徑6371千米;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3.運用地球儀,說出經線與緯線,經度與緯度的劃分。 緯線(緯度) 經線(經度)
形狀 圓(除極點外)
半圓(兩條相對應經線組成一個圓)
長度
1.赤道最長,極點最短為0,度數越大,緯線越短;2.同緯度的緯線等長
等長 (約為2萬千米)
指示方向 東西方向
南北方向
起始線
赤道(0°緯線)(距南、北兩極相等的緯線圈) 本初子午線(0°經線)(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度數范圍 0°~90°(南北緯)
0°~180°(東西經) 度數分布規律
北緯(N):向北越來越大
南緯(S):向南越來越大
判定:緯度向北變大的是北緯N,向南變大的是南緯S 東經(E):向東越來越大
西經(W):向西越來越大
判定:經度往東變大的是東經E,向
西變大的是西經W
特殊線(點) 赤道(0°)、南北回歸線(23.5°)、南北
極圈(66.5°)、30°、60°、兩極(90°) 本初子午線0°、西經20°經線、東
經160°經線、180°經線
劃分界線 赤道以北為北半球N、赤道以南為南半球S 0°——30°N(S)為低緯度 30°——60°N(S)為中緯度
60°——90°N(S)為高緯度 回歸線和極圈是五帶的分界線
20°W以東到160°E為東半球, 20°W以西到160°E為西半球(大大為
西,小小為東——經度大於160的都在西半球,小於20的都在東半球,其餘東經E在東半球,西經W在西半球)
4.經緯網:准確描述一個地點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40°N,116°E
網路文庫http://wenku..com/link?url=GSl5_S6F---NSzzGxdqD__
⑤ 初中所有地理書上有的圖片
重要圖片很來多,有:地球公轉示意圖源、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線形態示意圖、六大板塊與主要火山地震帶的分布圖 ! 、世界氣候分布圖!、中國政區圖!、中國地形圖!、中國溫度帶的劃分圖、我國干濕地區劃分圖、黃河流域水系圖!、長江流域水系圖!片、中國鐵路干線的分布圖 ! 、我國四大工業區圖、亞洲地形圖!、亞洲的氣候類型圖!、日本'東南亞'印度'俄羅斯'中東'西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澳大利亞'美國'巴西地形圖!、南北極圖、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圖、港澳地形圖、台灣地形圖、新疆地形圖、珠江三角洲圖、西雙版納圖、黃土高原位置圖。
⑥ 初一上冊地理書天氣圖在哪 我忘了帶課本了!
Shiva epilepsy
⑦ 求七年級上冊地理書最後的地形圖那張紙(兩面)要清楚,要讓人看清,拜託了。有重謝!
只有這個政治地圖有高清的,地形圖找不到和書里一樣的,你可以自己網路一下世界地形圖,看看哪個適合你
⑧ 七年級上冊地理知識網路圖
七年級地理寒假作業參考答案
班級 姓名 座號 分數
一、填空題
1、 地球 地球繞地軸自西向東運轉 叫自轉,地球自轉,的同時繞太陽旋轉叫公轉。
2、地圖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3、在地圖上確定方向: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採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確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圖時,應手持地圖,面朝北 ,背朝 南 ;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經線指示 南北 方向,緯線指示 東西 方向。
4、比例尺就是圖上距離與 實際距離 之比,一般來說,所畫范圍大,內容簡單,選用比例尺 小 ,反之,所畫范圍小,內容詳細,選用比例尺 大 。比例尺是個 分數 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 小 。
5、地球是一個 兩極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 球體。
6、麥哲倫環球航行依次經過的大洋依次是: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7、 赤道 是0°緯線,赤道周長約為 約為4萬千米,是最長的緯線。緯度自赤道平面向北向南各有90 °,分別用N和S 表示。0°經線又叫 本初子午線 線,向東向西各有180°,分別用字母 E 和 W 表示。
8、地球的平均半徑為 6371千 米;地球的表面積為 5.1億平方千米。
9、以赤道為界把地球分為 南半球和北半球;以 20° W和 160°E為界把地球分為東、西半球。
10、緯度范圍: 0°—30°為低緯度; 30°—60° 為中緯度; 60°—90°為高緯度。
11、地球表面,陸地面積佔29 %,海洋面積佔71 %,所以有形象地稱地球為「 三 分陸地,七 分海洋」。
12、比較經線和緯線的特點:
經線形狀是半圓(弧形)形,每條長度相等,經線指示南北方向。
緯線形狀(極點除外)是 都是圓(極點除外)形:每條長度有長有短,緯線指示 東西方向。
13、七大洲的名稱按面積依次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14、四大洋分別是: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大西 洋呈「S」形; 北冰 洋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洋。
15、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和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
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6、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總稱為地形。通常分為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
17、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對高度,地形圖上用海拔來表示地面的 高低起伏 。綠色表示 平原 、藍色表示 海洋 、褐色表示 高山高原 、白色表示 冰川 。
18、 非洲的剛果 盆地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盆地;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亞馬孫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 青藏高原 ;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是 安第斯山脈 。
19、根據地形特點,填寫地形:
海拔較低,地面平坦的是: 平原
海拔較高,地面坦盪,邊緣陡峻的是: 高原
海拔較高,峰巒起伏,坡度陡峻的是:山地
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緩的是: 丘陵
周圍高,中間低的是: 盆地
20、亞洲和歐洲連成一塊合稱 亞歐大陸 大陸,中國位於亞洲。 南極洲 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洲; 亞洲 是面積最大的大洲。
21、地球表面形態處於永不停息的運動與變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態的地形是地球內部力量和外部力量 共同作用的結果。
22、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 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
23、一般來說,板塊 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 交界處有張裂拉伸、有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最容易發生 火山和地震。
24、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 環太平洋沿岸山脈帶和橫貫亞歐大陸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脈帶上。
25、在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密集的地方是陡 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是 緩坡 。等高線由低處向高處凸出的部位是 山谷 ,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的部位是山脊。
26、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發達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 慢 ;經濟發展水平低國家(發展中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 快 。
⑨ 初一地理知識大全
上冊:地球和地圖
地球的運動
地圖
大洲和大洋
海陸的變遷
多變的天氣
氣溫回和氣溫的分布
降水和降水的答分布
世界氣候
人口和人種
世界的語言和宗教
人類的居住地
下冊:我們生活的亞洲
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
東半球其他的國家和地區
西半球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