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合作與發展ppt課件
『壹』 初一地理課件下載
www.86280933.cnpp學習通有來源,資源很豐富,視頻音頻課件教案都有~~
『貳』 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五章,《發展與合作》怎麼講跪求!!!!!
第五章發展與合作
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發展水平的差異 通常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劃分國家。中國屬於發展中國家。可以從人口、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上進行比較。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主要是發達國家歷史上對發展中國家的掠奪以及目前發達國家擁有核心技術的優勢。這也是世界貧富差距產生的根源。
面積大國 俄羅斯 加拿大 中國 美國 巴西 澳大利亞
面積(萬平方千米) 1707 997 960 937 854 769
界國家(190多個):①面積大小不同;②人口多少不同;③政治制度不同;④經濟水平不同。
但各個國家之間地位平等、和平共處、共謀發展
人口大國 中國 印度 美國 印度尼西亞 巴西 巴基斯坦 俄羅斯 孟加拉國 日本 奈及利亞
人口(億) 12.95 10.14 2.78 2.12 1.70 1.56 1.49 1.29 1.27 1.15
領土是一個立體化的三維空間:包括陸地和水域及其底土和上空,可分為領陸、領水(包括內水和領海)和領空三部分。
國界:地圖上一國與領國或公海之間的界線,劃分依據為:有的以自然的山脈、湖泊和河流為
界,有的國家以經緯線為界,還有一些國家根據歷史、語言、宗教等劃定國界。P 87活動1、2
中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和平共處,平等互利。
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在國際合作中的作用
聯合國的基本宗旨:促進國家發展,維護世界和平均
聯合國的五個常任理事國:中國、法國、俄羅斯、英語、美國。
按這些,把知識點梳理一遍就可以。
『叄』 求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發展與合作教案,越詳細越好,謝謝
以葉隱形,出自《歐冠子·天則》,與一葉障目出自同一典故,相傳一個楚國的窮書獃子看了《淮南子》,得知螳螂以葉隱形捕捉知了,便以身效法,在得到妻子一句「看不見」的敷衍之後便以為成功,導致了到街上當面偷東西被抓的下場,縣官得知事情本末後大笑不止,把楚人釋放了。故事流傳至今,大多用於比喻一些人只看到片面而看不到全部,也用於形容人目光短淺。
楚人隱形 原文: 楚人貧居,讀《淮南方》,得「螳螂伺蟬自鄣葉,可以隱形」,遂於樹下仰取葉:螳螂執葉伺蟬,以摘之,葉落樹下。樹下先有落葉,不能復分辨,掃取數斗歸,一一以葉自鄣,問其妻曰:「汝見我不?」妻始恆言答曰:「見。」經日乃厭倦不堪,紿雲:「不見。」默然大喜,齎葉入市,對面取人物,吏遂縛詣縣。縣官受辭,自說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翻譯: 楚國有個人非常貧苦,讀了《淮南方》,知道螳螂捕捉知了時用一片樹葉把自己遮蔽起來,就可以隱形,使知了看不到自己。於是,他便站在樹下仰面朝上,摘取樹葉。當他看見螳螂攀著樹葉偵候知了的時候,他便把這片樹葉摘了下來,結果樹葉掉落在地上,而樹下原先有許多樹葉,再也分不清哪一片樹葉是他想用來隱形的。於是他掃了好幾斗樹葉回去,一片一片地拿來遮蔽自己,還不時地問妻子:「你看得見我嗎?」 妻子開頭總是說:「看得見。」被他打擾了一整天,已經厭煩極了,丈夫仍然糾纏不休,妻子就乾脆哄騙他說:「看不見了。」這個人暗中笑了起來,顯得異常高興他還著這片樹葉跑到街上去,當著別人的面偷東西,給官吏抓著送到縣衙門去了。縣官審問他,他便把此事的始末原原本本地說了一遍。縣官聽了大笑不止,沒治罪就把他放了。 楚人貧居,讀《淮南方》①:「得螳螂伺蟬自障葉②,可以隱形。」遂於樹下仰取葉——螳螂執葉伺蟬以摘之。葉落樹下,樹下先有落葉,不能復分別,掃取數斗歸。一一以葉自障,問其妻曰:「汝見我不?」妻始時恆答言「見③。」經日乃厭倦不堪,紿雲④:「不見。」嘿然大喜,齎葉入市⑤,對面取人物,吏遂縛詣縣⑥。 ――節選自邯鄲淳⑨《笑林》⑩ 注釋 ①《淮南方》:書名,即《淮南子》,漢淮南王劉安及其門人編撰。②伺(sì):觀察,守侯。障:遮蔽。③恆:常,總是。④紿(dài):欺騙。⑤齎(jī):攜帶。⑥詣(yì):到……去。⑦受辭:聽取供辭。⑧不治:不予治罪。⑨邯鄲淳(132--?):曹魏時書法家、文學家。邯鄲人。博學多才,精通訓詁,善寫"蟲篆"與八分隸書。曾得曹操器重。魏黃初(222)中,官為博士、給事中。因其著《投壺賦》工巧精密,得魏文帝賞賜。著《笑林》3卷,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一定地位。⑩ 中國古代第一部笑話集,三國時魏人邯鄲淳編撰。其中一些笑話散存於《藝文類聚》、《太平廣記》、《太平御覽》等類書中。《笑林》所收民間笑話,反映了一些人情世態,諷刺了悖謬的言行,生動有趣,但也有一些低級趣味 。 通假字 不 不通否,用在問句末尾,表示詢問;如「汝見我不?」 嘿 嘿通默,暗中;如「嘿然大喜」。 古今異義 可以 今常用義:表示可能或能夠。文中古義:可以用它來……;如「可以隱形」。 不見 今常用義:不見面;不在了。文中古義:看不見;如「紿雲:『不見。』」 對面 今常用義:對過;正前方。文中古義:面對面;如「對面取人物」。 人物 今常用義:在某方面有代表性或具有突出特點的人。文中古義:別人的物品;如「對面取人物」。 不治 今常用義:無法醫治。文中古義:不予治罪;如「放而不治」。 一詞多義 居 (1)動詞,處於;如「楚人貧居」。「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岳陽樓記》) (2)動詞,停,止;如「居十日,扁鵲復見」。(《扁鵲見蔡桓公》) 復 (1)副詞,又,再;如「不能復分別」。「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黃鶴樓》) (2)動詞,回答;如「不敢出一言以復」。(《送東陽馬生序》) (3)動詞,重復;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經 (1)動詞,經歷;如「經日乃厭倦不堪」。 (2)名詞,經書;如「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過零丁洋》) 言 (1)動詞,說,講;如「妻始時恆答言『見』」。「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陌上桑》) (2)名詞,話語;如「與之論辨,言和而色夷」。(《送東陽馬生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飲酒》) 受 (1)動詞,接受;如「縣官受辭」。「受命以來,夙夜憂嘆」。(《出師表》) (2)動詞,遭受;如「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辭 (1)名詞,言辭;如「縣官受辭」。 (2)動詞,辭別,告別;如「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木蘭詩》) 說 (1)shuō,動詞,敘述;如「自說本末」。 (2)shuō,名詞,一種文體,可議論,可記事;如「故為之說,以侍夫觀人風者得焉」。(《捕蛇者說》) (3)yuè,形容詞,同「悅」,高興;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六則》) 〔文言句式〕 省略句 1.省略主語 (1)「遂於樹下仰取葉」之前省略主語「楚人」,即「(楚人)遂於樹下仰取葉」;該分句可譯為「(楚人)就站在樹下仰頭找葉子」。 (2)「嘿然大喜」之前省略主語「楚人」,即「(楚人)嘿然大喜「;該分句可譯為「(楚人)暗中非常高興」。 2.省略賓語 (1)「吏遂縛詣縣」之中,謂語動詞「縛」之後省略賓語「之」,代楚人,即「吏遂縛(之)詣縣」;該分句可譯為「當差的便將他綁了去見縣官」。 (2)「放而不治」之中,謂語動詞「放」和「不治」之後省略賓語「之」,代楚人,即「放(之)而不治(之)」;該分句可譯為「縣官釋放了他而沒有治他的罪」。 3.省略介詞 (1)「葉落樹下」之中,謂語動詞「落」之後省略介詞「於」,意思是「在」,即「葉落(於)樹下」;該分句可譯為「那樹葉落到樹下」。 (2)「齎葉入市」 之中,謂語動詞「入」之後省略介詞「於」,意思是「到」,即「齎葉入(於)市」;該分句可譯為「(楚人)帶著葉子來到市場上」。 欣賞評點 當一個人過於執著於某個目標的追求,受到刺激、誘惑就容易產生心理障礙,做出一些出人意料或滑稽可笑的事。寓言中的這位楚人讀《淮南方》時捕捉到這樣一條信息:得到螳螂伏擊蟬時隱藏自己的葉子可以隱形。隱形就可以為所欲為。於是他找來螳螂伏擊蟬時隱藏自己的葉子,大白天做起了隱形的夢,反復演練終於「大功告成」,之後他攜帶「隱形」樹葉,走上大街干起「白日搶」的勾當,幸虧縣官在了解了他作案前後情節後,曉得他得了偏執性幻想症,屬精神有問題而非暴徒,這才免於刑事處罰。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人利慾熏心,一心想不勞而獲,巧取他人錢財,就會像這個楚人一樣干出自欺欺人的蠢事。
『肆』 七年級地理上冊ppt課件
經線圈——兩條相對的經線(即經度差為180°的兩條E己40°W,則戊在東己在西;兩地一地在東經度一⑶同緯度相比,海拔越高氣溫越低-06攝氏度/100米七年級地理上冊ppt課件
『伍』 七年級上冊地理的ppt
1、地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麥哲倫環球航行依次經過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2、赤道就是0°緯線,赤道周長約為4萬千米,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緯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別用N和S表示。0°經線又叫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有180°,分別用E和W表示。 3、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 4、以赤道為界把地球分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為界把地球分為東、西半球。 5、緯度范圍: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 60°??90°為高緯度。 6、比較經線和緯線的特點: 名稱 形 狀 長 度 指示方向 經線 半圓(弧形) 相等 南北方向 緯線 都是圓(極點除外) 有長有短 東西方向 7、地球的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一周的周期是一天,自轉產生晝夜交替現象。 8、地球的公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一周的周期是一年,公轉產生四季更替現象;地球公轉時地軸總與公轉軌道平面保持66.5度的夾角不變。 9、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夏至日(6月22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冬至日(12月22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春分日(3月21日前後)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 10、熱帶(23.5°N~23.5°S)有陽光直射現象,氣候終年炎熱;寒帶(緯度66.5°~90°)有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終年寒冷;溫帶(緯度23.5°~66.5°)既沒有陽光直射也沒有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的四季變化明顯。 11、地圖的種類包括:自然地圖和社會經濟地圖。 12、地圖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13、在地圖上確定方向: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採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確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圖時,應手持地圖,面朝北,背朝南; 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14、例尺就是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一般來說,所畫范圍大,內容簡單,選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畫范圍小,內容詳細,選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個分數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15、地球表面,陸地面積佔29%,海洋面積佔71%,所以有形象地稱地球為「三分的陸地,七分的海洋 16、在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緩。等高線由低處向高處凸出的部位是山谷,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的部位是山脊。 17、七大洲的名稱按面積依次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注意看P29圖2。6和P30圖2。7)(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亞洲和歐洲連成一塊合稱亞歐大陸,中國位於亞洲。南極洲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洲;亞洲是面積最大的大洲。 18、四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洋。 19、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和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20、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對高度,地形圖上用海拔來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褐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21、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 22、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處有張裂拉伸、有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最容易發生火山和地震。 23、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環太平洋沿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脈火山地震帶上。 24、天氣和氣候概念和區別: 概念 特點 天氣 某個地方短時間內發生的陰、晴、冷熱等變化 多變、不穩定 氣候 某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 相對穩定 25、在衛星雲圖上,白色通常表示雲雨區綠色表示陸地,藍色表示海洋。 26、氣候的兩個要素:氣溫和降水。 27、在北半球最熱月出現在7月,最冷月出現在1月;南半球相反。一天當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點(14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28、世界氣溫分布的規律:由低緯度(赤道)地區向高緯度(兩極)地區逐漸降低。 29、非洲是最炎熱的大陸,南極洲是最寒冷的大陸。 44、科學家依據降水形成過程中空氣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種主要類型: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對流雨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30、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 31、世界降水的分布規律:赤道附近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中緯度地區大陸的沿海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南北回歸線兩側,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32、氣溫年較差=最熱月平均氣溫—最冷月平均氣溫 33、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地勢、人類活動、。 34、緯度越高太陽輻射越小。 35、到2006年3月,世界人口總數已超過65億。人口的自然增長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36、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發達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經濟發展水平低國家(發展中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快。 37、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區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如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原因是這些地區處在中低緯度地區、氣候溫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臨海地帶。 38、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指一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量。 39、人口的增長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40、世界三大人種分別是: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黃色人種分布在:亞洲東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也屬黃色人種。白色人種分布在:歐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黑色人種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三大人種的具體分布到 41、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均為黃色人種。 42、目前被聯合國確定為工作語言的是: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其中使用范圍最廣的是英語;使用人數最多的是漢語。 43、巴西通用葡萄牙語,西亞和北非通用阿拉伯語。 44、世界的三大宗教:基督教:產生於公元1世紀,經典為《聖經》,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傳最廣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典型建築為教堂。伊斯蘭教:產生於公元7世紀,經典為《古蘭經》,主要分布在亞洲西部和東南部、非洲北部。典型建築為清真寺。佛教:產生於公元前6世紀,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典型建築為寺廟。道教是源於中國本土的宗教。 45、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 46、目前全世界有220多個國家和地區。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是梵蒂岡;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 47、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通常把世界的國家劃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於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 48、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幹涉內政、互不侵犯、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49、國際間的矛盾與沖突的主要原因是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 50、當今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 51、世界規模最大和最有影響力的全球性國際組織是聯合國(UN)。 52、聯合國總部設在美國紐約,聯合國安理會的主要職能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 53、中國與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54、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總部設在瑞士洛桑。 55、紅十字會的宗旨是堅持人道主義。重點地圖讀圖指導: 1、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判讀方位。(小河、村莊圖) 2、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讀出某的經緯度位置及判斷半球位置(東西半球,南北半球)、所屬的高、中、低緯度,兩點間的相對位置。 3、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陸分布圖,識記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位置,七大洲輪廓,三條重要的洲界線。 4、等高線地形圖:識別陡坡和緩坡,山頂、山谷、山脊,海拔和相對高度。 5、六大板塊示意圖:板塊名稱。 6、常用圖例識別。 7、世界人口分布圖:四大人口分布稠密區。 8、城市和鄉村的景觀差異。 9、常用天氣符號圖識別。 11、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判讀,氣候類型的判斷。 12、地形雨示意圖。 13、五帶的劃分圖。 14、地區公轉示意圖。哈! 如果回答對您有用,請及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