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初中地理上冊長江教案

初中地理上冊長江教案

發布時間: 2021-02-19 04:40:23

初中地理長江教學片段

多媒體放:近幾年長江發生的洪水災害

一、查原因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長江發生洪澇災害的原因有哪些,既有自然方面的原因,也有人為原因。

1. 自然原因:

讀兩圖:《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中國氣候分布圖》,找出長江流域是什麼氣候,該氣候的降水量如何?

讀圖:《長江流域水系圖》,看長江的支流和流域面積有什麼特點?

小結:長江流域降水時間主要集中在夏季,且支流多,流域面積廣,暴雨時各支流往往同時漲水,使長江水量暴漲,容易出現洪水災害。

2. 人為原因

結合課本及以圖,出長江洪澇災害頻繁的人為原因有哪些?

上游:森林和草地植被遭到破壞,自然生態環境日益惡化.

中游:圍湖造田,湖泊面積減小,對洪水的調蓄能力降低.

下游:水流流速變慢,泥沙淤積,河床抬高。

二、找措施

分組討論: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來解決?

歸納總結:

河段
原因
措施

上游
上中游亂砍濫伐,森林和草地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嚴重,支流多,水量大
營造長江中上游水土保持工作,植樹造林;修建水庫

中游
河道彎曲,流水不暢,圍湖造田,湖泊面積縮小,對洪水的調蓄能力降低
重點整治荊江河段,裁彎取直,退耕還湖,興建水庫及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
流速變慢,泥沙淤積,河床抬高
加固江防大堤,疏浚河道

三、 提倡議

針對長江災害頻繁的原因,我們就應該從自己做起,並倡導大家,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減少長江水患的發生,共同營造一個美好的家園。

四、反思;

八年級地理 長江

金沙江是長江上游的一段沒錯,每段長江都有各自的名稱
而宜賓以下的長江中下游又通稱長江
具體語境不同指代不同

Ⅲ 初中地理長江黃河的知識點

長江
(1)源自唐古拉山,是我國第一長河,是世界第三長河,注入東海.上中下游分界點:--宜昌--湖口--
(2)流經的地形區: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通常是與黃河比較,如兩河都流經的地形區是?,出選擇或填空)
(3)地區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雨季長,降水充沛
(4)上游特點:水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中游特點:地勢低平,重點:"九曲回腸"
下游特點:地勢更低平,江面開闊,水網如織,湖泊多
(5)總括特點:支流多,流量大
(6)有"黃金水道"之稱的原因:貨運量佔全國內河貨運量的60%
(7)最長的支流是漢江
(8)鄱陽湖是長江流域面積最大的湖泊,它也是全國面積最大的淡水湖

黃河
是我國的第二大河,源自巴顏喀拉山
1 流經地形區: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山東丘陵.上中下游分界點:--河口--舊孟津
2 主要支流,汾河 渭河
3 上游特點:(1)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資源豐富
(2)出青銅峽後,河床平坦,水流緩慢,兩岸有平原
中游特點:水位落差大
下游特點:河床寬坦,水流緩慢,泥沙大量淤積,形成"地上河"

地上河形成原因;7,8月雨季沖刷黃土高原,使其水土流失,人為破壞

治理和利用
上游:梯級開發,建立水電站
中游:治理__植樹種草,減少水土流失
下游:加修堤壩,引水灌溉

Ⅳ 2014初二上冊地理學講計劃長江第一課時答案

題目?? 資料太多,找不到。

七年級地理上冊的知識歸納2016年的好長江黃河

長江

 (1)源自唐古拉山,是我國第一長河,是世界第三長河,注入東海.上中下游分界點:--宜昌--湖口--

 (2)流經的地形區: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通常是與黃河比較,如兩河都流經的地形區是?,出選擇或填空)

(3)地區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雨季長,降水充沛

(4)上游特點:水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中游特點:地勢低平,重點:"九曲回腸" 下游特點:地勢更低平,江面開闊,水網如織,湖泊多

(5)總括特點:支流多,流量大

(6)有"黃金水道"之稱的原因:貨運量佔全國內河貨運量的60% (7)最長的支流是漢江

(8)鄱陽湖是長江流域面積最大的湖泊,它也是全國面積最大的淡水湖

黃河

是我國的第二大河,源自巴顏喀拉山

1 流經地形區: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山東丘陵.上中下游分界點:--河口--舊孟津

2 主要支流,汾河 渭河

3 上游特點:

(1)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資源豐富

(2)出青銅峽後,河床平坦,水流緩慢,兩岸有平原

中游特點:

水位落差大

下游特點:

河床寬坦,水流緩慢,泥沙大量淤積,形成"地上河"

地上河形成原因;

7,8月雨季沖刷黃土高原,使其水土流失,人為破壞

治理和利用

上游:梯級開發,建立水電站中游:治理__植樹種草,減少水土流失下游:加修堤壩,引水灌溉。

Ⅵ 初中地理《河流與湖泊》說課稿範文

各位領導、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要為大家講的課選自人教版教材初中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三節《河流和湖泊》,在講授新課之前,我先就我對本節課教學內容的處理、教學方法的選擇、重點難點的確立等方面的內容作簡單的說明。
一、教材分析——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水資源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它孕育和維持著地球上的全部生命。在當今世界上,很多國家、地區、城市都存在著嚴重的水危機,水的問題已經成為世界各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河流、湖泊是人類重要的水源地。我國是一個河湖眾多的國家,豐富的河流和湖泊,既給我們提供了灌溉、航運、旅遊之便利,又蘊藏著豐富的水產、水力資源,但是,在我國因為各地自然環境的差異和人類活動的影響,河流湖泊表現出來的問題也大不相同。所以了解我國河流的分布情況,認識河流、湖泊的水文特徵,對抵禦各類自然災害,實現人地和諧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教學內容
本節的教學內容從結構上可以分為四個部分,即眾多的河流、湖泊、黃河和長江。從知識體系的設置來看,前兩個知識點是從總體上研究我國河流湖泊的基本狀況,而黃河、長江是我國最重要,對我國影響最大的兩條河流,教材也專門設置一定的篇幅加以介紹。
在眾多的河流中,教材從活動入手,藉助我國外流區、內流區分布圖,讓學生明確外流河、內流河、外流區、內流區的概念,認識我國一些主要河流的空間分布狀況,並在讀圖過程中,認識外流區、內流區的分布特點。教材把內流河、外流河的水文特徵和內部差異作為一個重點內容講述,意在讓學生掌握我國河流的水文特徵,以便更好地了解河流、利用河流,為生產生活服務。此外教材還補充了典型內流河——塔里木河的閱讀材料,意在加深學生對內流河的認識,並了解在乾旱地區如何協調水與人類的關系,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除了對天然河流研究外,教材也提到了京杭運河這樣典型的人工河,讓學生了解人類在生產生活中對自然的改造、利用,也滲透著愛國主義教育。
關於湖泊,教材沒有濃墨重彩的介紹,而是通過學習活動和補充閱讀材料,了解我國湖泊的分布情況,並探究湖泊對河流和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
對於黃河、長江這兩部分教學內容,由於教學環節的設置的影響,在這里就不加以分析了。
3、我對教材的處理
明確了教學的地位、作用和教材的內容體系後,我結合自身的業務素養、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環境的特點等條件,對教材進行如下的處理:
1)確立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課程標准要求學生能在地圖上找出我國主要的河流,並說出長江黃河的概況。我覺得這個標準是對學生的最低要求。為了更好地掌握河流、湖泊情況,辨析各自然要素對河流湖泊的影響,探究河流湖泊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培養學生的讀圖、用圖能力,我決定在本次教學活動中,確定下面這樣的學習目標和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我國主要河流湖泊的基本狀況。
2、在地圖上能描述出我國外流區和內流區位置、界線,並能闡述他們的分布與地形、氣候的關系。
3、掌握我國外流河、內流河的水文特徵,並理解河流水文特徵與地形、氣候等自然要素的關系。
4、知道京杭運河時世界最長的運河,了解它在古代和今天的航運意義。
5、掌握我國主要湖泊的名稱和空間分布情況,了解湖泊對河流和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
6、在知識掌握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讀圖、析圖、用圖以及辨析自然要素間相互影響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藉助計算機輔助教學,反復閱讀地圖信息,使學生在讀圖的過程中,掌握我國河流、湖泊的基本狀況,建立河流、湖泊空間分布的觀念。通過教師的提示和學生的討論,掌握河流、湖泊的空間分布、水文特徵的形成與其它自然要素間的關系。
態度、情感、價值觀
教學中,通過學習我國河湖眾多、京杭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人工運河等知識點,使學生產生民族自豪感。通過河流水文特徵的研究,使學生初步建立起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影響,即地理環境整體性的意識和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我國主要河流湖泊的名稱、分布狀況,外流區和內流區,外流河和內流河的水文特徵,湖泊對河流的影響。
難點:辨析河流與地形、氣候等自然要素間的影響關系,外流河和內流河的水文特徵,湖泊對河流的影響。
2)確定教學策略——說教法
明確了課程標准對學生知識、能力的要求後,結合教材的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可操作性,我決定在教學中以講授法為主,結合讀圖分析、討論和計算機輔助教學教學、板圖板畫等方法和手段,完成課標要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在能力上得到發展,知識上有所收獲。
3)課時安排
因為教學過程需要連續性,同時在教學中,我能藉助計算機輔助教學和板圖板畫等教學方法,所以我把本節教學內容安排在3個課時進行。眾多的河流、湖泊作為一課時,長江、黃河各一課時。這樣的安排既能體現教學的整體性,同時又能實現由一般到特殊,由普遍到個例的研究,從而從橫向和縱深兩個維度認識我國的河流、湖泊,加深對中國自然環境的認識。
二、教學流程
1、導言:
在導言中我由學生熟悉的家鄉入手,設置了幾個小問題。我覺得這樣的設置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體現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同時,在討論中還可以挖掘學生自身的知識儲備,豐富教學。
2、新課講授
一、眾多的河流
在這部分教學內容中,我設計讓學生在3.22圖中找出長江、黃河、珠江和塔里木河這幾條河流,判斷河流河水最終流向哪裡,從而認識什麼是外流河、內流河,進而掌握外流區、內流區的概念。同時,可以藉助中國主要山脈、季風區非季風區示意圖,掌握內流區外流區的界線。
對於河流的水文特徵,我藉助對東部主要河流流量圖的分析,結合前面學習過的中國的一月氣溫分布、降水空間分布等示意圖,認識外流河的共同水文特徵和差異。內流河的水文特徵,主要是藉助對內流河分布地區自然環境的研究,認識內流河河水的來源,掌握內流河水文特徵。同時又研究了我國最大的內流河——塔里木河,並通過對塔里木河文字材料的閱讀,了解河流在利用過程中,應該怎樣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和可持續發展。
京杭運河是通過教材上設置的兩個問題和補充的學習材料,來了解京杭運河的歷史和現實意義的。
我國是一個湖泊眾多的國家,但湖泊的分布、性質具有明顯的地域差異,湖泊對河流和人類生產生活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在這部分教學中,我以學生的研究為主,認識我國外流湖、內流湖的分布,鹹水湖、淡水湖的成因,及幾個重要湖泊的分布情況,並在研究中了解湖泊的作用。
3、鞏固練習
把知識的檢驗,融合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掌握知識。
4、課堂小結
總結本節課講授的主要內容,並為下一節講授長江做好鋪墊。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