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七年級上冊天氣和氣候教案
㈠ 七年級地理上冊天氣與氣候復習
第四章:世界的氣候
1、天氣:一個地方短時間內的大氣狀況(風雨、冷熱、陰晴等),天氣是短時間的,經常變化的。
氣候: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氣候是長時間的,比較穩定的。
2、知道常用的天氣符號。
3、氣溫是指大氣的溫度,單位是℃,測定方法用溫度計。
4、一天中的氣溫有變化,陸地最高氣溫一般出現在午後2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一年中的氣溫有變化,北半球陸地月平均最高氣溫是7月份,最低氣溫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
5、氣溫日較差:一天中的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差值。
氣溫年較差:一年中最熱月的平均氣溫與最冷月的平均氣溫的差值。
6、氣溫的垂直變化:同一地點,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
7、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等溫線圖。
8、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規律:
全球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
同緯度海洋和陸地氣溫不一樣;
同緯度高原、山地氣溫低,平原氣溫高。
9、學會閱讀氣溫曲線圖。
10、降水:空氣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大地面,稱為降水。測定方法用雨量器,單位是毫米(mm)。
11、能分析一個地方降水的季節變化。
12、學會閱讀世界降水量分布圖。
13、世界降水的地區差異:
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
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西岸少;
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少、沿海降水多;
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14、學會閱讀降水柱狀圖。
15、世界氣候的主要影響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等。
16、知道主要的氣候類型及分布。
17、能舉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㈡ 七年級地理上冊教案商務星球版第四章第一節天氣怎麼新課導入
知道「天氣」和「氣候」的區別,並在生活中正常運用這兩個術語。 識別版常用天氣符號,能看權懂簡單的天氣圖。 用實例說明人類活動對空氣質量的影響。
閱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和1月、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歸納世界氣溫分布特點。 閱讀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圖,歸納世界降水分布特點。
運用氣溫、降水資料,繪制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說出氣溫與降水量隨時間的變化特點。 運用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 舉例說明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等因素對氣候的影響。
舉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㈢ 求七年級上冊人教版地理筆記,天氣與氣候第三課時(影響氣候的因素)
影響抄氣候的主要因素包括太襲陽輻射(緯度位置)、大氣環流、海陸位置、地形、洋流和人類活動。其中,大氣環流是影響氣候的重要因素。
1、太陽輻射是大氣運動的根本能源,由赤道向兩極遞減,決定著熱帶和氣溫的高低分布。
2、大氣環流能夠調整全球熱量和水汽分布。
3、海陸位置的影響,越靠近海洋降水越多,離海洋越遠降水越少。
4、地形的影響,山地區,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5、洋流的影響,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降濕。
6、人類活動間接的影響了大氣和水汽等的分布,對氣候具有間接影響。
㈣ 《初中地理「天氣和氣候」的教學研究》
亞洲總共9種氣候,最廣的是溫帶大陸性氣候,馬來群島上是熱帶雨林,內西藏是曬高原容山地氣候,西伯利亞以北的是寒帶氣候,我國南方亞熱帶季風氣候,中東大部分為亞熱帶和熱帶沙漠性氣候,非洲5種氣候最廣的是熱帶草原氣候,歐洲5種最廣的是溫帶海洋性氣候
在初中的時候會學,我們老師天天要我們背,背不完死定了,我給樓主幾個字多背多看就行,我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