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智慧課堂必修三
❶ 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一)合理設置課堂
在高效課堂構建中,若想獲得理想教學效益、效率,就要合理配置課堂時間,科學設計課堂教學環節。課堂設置方面,應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加強教學延伸,把控好理論教學所佔的課時。例如,可將時間分為10、30、5配置模式。教師支配時間為15分鍾,學生自主學習時間30分鍾。前10分鍾教師進行預習指導、學習任務分配。中間30分鍾貫徹高效課堂倡導的合作學習,通過合作學習小組展開合作學習。最後5分鍾則是教學評價環節,教師對學生學習效益進行科學評價,並進行疑難點撥,解決學生學習的難題。
(二)培養學生地理興趣
當前很大一部分學生認為地理是「副科」,學習積極性並不高,課堂配合度較低,缺少學習興趣[2]。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若想提高教學效率和效益,就要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對地理知識學習產生興趣後,便會產生學習動力,願意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因此,為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認同感。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地理教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基於現實生活展開教學,讓學生體會、探索生活中的地理知識。基於生活的教學,符合學生認知條件,學生接受度會更高,更容易產生學習興趣。
(三)積極開展地理實驗
地理實驗教學能削弱知識抽象,鍛煉學生地理實踐能力,有助於學生把抽象概念與具體實物間建立起聯系[3]。例如,在《地理信息技術應用》一章的「地理信息系統及其應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藉助GIS設備,讓學生體驗GIS系統基本功能,進行實踐操作,體驗地理信息系統應用。從而以此增強地理教學實踐性和實效性,利用GIS系統使學生掌握地理信息獲取、分析、處理、應用的能力,加強地理實踐教學,使學生深刻理解地理知識。
❷ 如何提高必修三區域地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其實你可以從一些電視劇或者一些節目中如題,因為無論什麼節目它裡面都有關於地理區位的東西....
❸ 求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3知識結構圖
沒有一本書叫作《新課堂》嗎?那裡面有,在答案的小冊子里。
❹ 高中智慧測評政治必修三書哪裡有賣
高中智慧測評政治必修三書一般在網上都可以搜到的,你可以在淘寶拼多多上搜一下看看有沒有。
高考地理必修三知識歸納整理第一章 區域地理環境和人類活動 1.1區域與區域差異一、中國三大自然區1、產生原因: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和海拔高度 地形、氣候:自然差異的基本因素2、自然地理五要素 土壤、植被:自然區域的標志(鏡子) 水文3、三大自然區的差異(P5圖) 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和半乾旱區青藏高寒區 分界線400mm年等降水量線 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位置、面積東部臨海 45%深居內陸、高山環繞 30%西南青藏高原 25% 自 然 環 境地形平原、丘陵,水成地貌高原、盆地 風成地貌高原、山地,寒凍風化地貌氣候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溫帶大陸性氣候: 乾旱少雨 高寒氣候:氣溫低、晝夜溫差大、風力大、太陽輻射強水文特徵外流河,雨水補給為主 內流河,鹹水湖,冰川融水補給內外流兼備,大河源頭,鹹水湖土壤森林和森林草原土壤草原土、荒漠土(有機質少,鹽分高)原始土壤植被北 寒溫帶針葉林 溫帶落葉闊葉林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南 熱帶雨林、季雨林 西 東荒漠——荒漠草原——草原東南 西北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 山麓 山頂森林—草原—荒漠主導因素氣溫隨緯度變化降水隨海陸位置變化水熱組合隨海拔變化人類活動農業最重要農業區(種植業)畜牧業、灌溉農業、綠洲農業畜牧業、河谷農業不利條件 人多地少,環境問題水源不足、土地荒漠化和鹽鹼化氣溫低、空氣稀薄、風力大、水分不足、地勢崎嶇影響程度深刻 微弱經濟文化發達 落後補 充西南及青藏高原交通不便的原因:西南地區(屬東部季風區):(1)地形崎嶇(2)多地質災害(滑坡、泥石流)青藏高寒區:(1)地形崎嶇(2)高寒缺氧、凍土發育 。。。。。。。。。。。。。。。。。。。。。。。。。。。太多了,去 http://mynasa.lingd.net/ 自學課堂里免費下載吧
❻ 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常見的幾種板書形式
提綱式板書
結構式板書
表格式板書
名題式板書
板圖式板書
圖文並茂式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