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地理必修一浙江省

地理必修一浙江省

發布時間: 2021-02-18 02:57:18

A. 現在浙江的高中地理用的哪本教材

現在浙江的高中用的是湘抄教版地理教材。
一、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二、教材:主編:朱翔 陳民眾
1、必修:《地理Ⅰ》、《地理Ⅱ》、《地理Ⅲ》,分三冊。
2、選修:《宇宙與地球》、《海洋地理》、《旅遊地理》、《城鄉規劃》、《自然災害與防治》、《環境保護》、《地理信息技術應用》,分七冊。
三、另有配套用書
1、《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教師教學參考書》
2、《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地圖冊》
3、《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填充圖冊》
4、《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自主學習與能力測試》
5、《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教學掛圖》
四、版本:2004年6月版。
詳可參見:湖南教育出版社http://dili.hneph.com/

B. 地理必修

最常用的方法有兩種:
一、找出當地緯線與晨線和昏線的交點,算出這兩個點的地方時版,緯線與晨線權交點的地方時就是日出時間,緯線與昏線交點的地方時就是日落時間。(註:晨線的東側為白晝,西側為黑夜,昏線的東側為黑夜,西側為白晝)
二、算出當地的晝長,將晝長除以2,用12點減晝長的一半,得到日出時間,用12點加晝長的一半,得到日落時間。

C. 高中地理 分析浙江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資源及原因 高中地理 分析浙江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資源及原因

一、浙江省主要自然資源的現狀和特點
(一)浙江省國土資源的現狀、特點和利用情況
1. 國土面積小,人均國土資源佔有量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山地多平地少利用難度大
2. 農用地比例大,建設用地比例小,未利用土地少
3. 建設用地面積增長緩慢,地均二、三產業增加值增長速度快,但地區間分布不平衡
(二)浙江省水資源的自然特徵及其供應情況和使用現狀
1. 水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水資源量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並且時空分布不均
2. 用水量穩中有升,基本保障現階段發展,但部分發達地區缺水
3. 水源地水資源整體上能保障飲用水需求,但水功能區保護形勢不容樂觀,部分不達標地區水質型缺水
4. 第一產業用水最多,工業次之,生活和生態環境用水較少
5. 居民生活人均年用水量高於全國平均值,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迅速下降,但仍高出先進省市不少
(三)浙江省能源供需情況、利用現狀和新能源的發展形勢
1. 能源消費量大,增長迅速,對外依存度高
2. 每萬元GDP產值消耗能源在國內相對較低,但遠遠高於發達國家
3. 能源消費結構中,第二產業能耗最大,單位能耗產值第三產業最高
4. 新能源發展迅猛,但整體規模仍然偏小
(四)浙江省海洋資源條件和開發利用情況
1. 海域遼闊,海洋資源十分豐富
2. 整體上海洋資源開發程度不夠高,不同資源開發程度參差不齊。
(五)浙江省礦產資源條件、開發利用情況及面臨形勢
1.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金屬礦產和能源礦產短缺
2.礦產採掘業占國民經濟比重逐年降低,礦產加工業占國民經濟比重不斷提高
3. 多數礦產資源保有資源儲量減少,資源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
二、「十二五」期間主要自然資源供需情況及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保障能力分析
(一)「十二五」期間,浙江省國土資源的供應情況、利用效率和可能面臨的問題
1. 建設用地總量有限,增速緩慢
2. 地均二、三產業增加值增幅有所放緩
3. 高昂的用地成本將會制約經濟的發展
(二)「十二五」期間,浙江省水資源供需情況,利用效率以及面臨的問題
1. 供水基本能夠保障社會經濟發展需求
2. 現階段粗放的用水方式將得到改觀,每萬元GDP用水量進一步下降
3. 水環境保護形勢嚴峻,部分地區水質型缺水
4. 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調蓄能力不足,部分地區工程型缺水
(三)「十二五」期間,浙江省能源消費狀況,利用效率和新能源發展情況
1. 能源需求持續增長,能源消費結構不斷優化
2. 能源自給率低,保障有待加強
3. 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形勢不容樂觀,每萬元GDP消耗能源仍然遠遠高於發達國家
三、關於提高主要自然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保障能力的對策建議
(一)國土資源
1. 加強土地管理,完善土地利用管理體系和制度,嚴格實施土地用途管理制度,提高規劃制定和實施的透明度
2. 集約調控、節約用地,調整土地利用結構,開發未利用土地,清理閑置建設用地
3. 轉型升級,通過信息化、科技化來節省土地,利用科學技術提高土地利用率
(二)水資源
1. 健全水資源管理法規體系,全省統一規劃,加強水資源監測
2. 加大民生水利工程投入,加快水資源保障工程建設,規范水利建設市場
3. 保護水源、改善水環境和保持水土,並對地方政府進行相關的考核
搞好水功能區、水環境功能區劃,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提高城市污水處理能力,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實施河道整治工程,保護城鄉飲用水水源,科學保護地下水資源,加強水環境的保護及修復。
4. 通過市場調節,科技支撐,提高人們節約意識和缺水地區分質供水,實現強化節水
(三)能源電力
1. 加大科技研發力度,推廣應用先進技術產品
2. 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提高能源效率
3. 加強能源電力設施及其配套建設,保障能源安全
4. 強調節能意識,提倡節約理念
5. 優化能源結構,大力發展新能源
(四)海洋資源
1. 加強海洋行政管理組織體系建設,建立健全海洋法律法規體系
2. 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調整優化產業結構
3.加大海洋科技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實施科技興海戰略
(五)礦產資源
1. 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提高資源利用水平。
2. 加強礦產資源儲備,增強資源保障能力。

自然資源主要包括土地、水、能源、礦產、生物、氣候和海洋8大類。各種資源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一,因此,我們選取對浙江省經濟發展具有全局性、戰略性作用,並對能浙江省社會、經濟發展起到重要支撐作用的土地、水、能源、海洋和礦產進行研究。
一、浙江省主要自然資源的現狀和特點
(一)浙江省國土資源的現狀、特點和利用情況
1. 國土面積小,人均國土資源佔有量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山地多平地少利用難度大
浙江省位於東南沿海,長三角南翼,人多地少:我省人口已超過5000萬,但是土地面積只有10.54萬平方千米,是面積最小的省份之一,人均國土面積甚至不到全國的三分之一。我省境內地貌類型復雜多樣,平原、盆地、山地、丘陵、島嶼俱全,其中:山地和丘陵面積7.4萬平方千米,佔70.4%;平原和盆地面積2.4萬平方千米,佔23.2%;河流、湖泊面積0.67萬平方千米,佔6.4%。山地多、平地少、地貌條件復雜,土地開發利用的難度大。

D. 高一地理必修一

1因為石油和煤的形成的原因是:
在地球不斷演化的漫長歷史過程中,有一些「特殊」時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動物死亡後,構成其身體的有機物質不斷分解,與泥沙或碳酸質沉澱物等物質混合組成沉積層。由於沉積物不斷地堆積加厚,導致溫度和壓力上升,隨著這種過程的不斷進行,沉積層變為沉積岩,進而形成沉積盆地,這就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質環境。
簡單來說就是他們是由動植物形成的。
那麼我們都知道動物是生產者它們將光能(太陽輻射)轉化為能量在食物鏈上提供給其他動物微生物,所以動物和植物他們的能量都是來自於太陽輻射的。

2 (建議答案只寫第一段就足夠了)
在太陽的光球層上,有一些旋渦狀的氣流,像是一個淺盤,中間下凹,看起來是黑色的,這些旋渦狀氣流就是太陽黑子。黑子本身並不黑,之所以看得黑是因為比起光球來,它的溫度要低一、二千度,在更加明亮的光球襯托下,它就成為看起來像是沒有什麼亮光的、暗黑的黑子了。

黑子是由本影和半影構成的,本影就是特別黑的部分,半影不太黑,是由許多纖維狀紋理組成的,具有旋渦狀結構。當大黑子群具有旋渦結構時,就預示著太陽上將有劇烈的變化。人類發現太陽黑子活動已經有幾千年了。

黑子活動的周期平均是11年。在開始的4年左右時間里,黑子不斷產生,越來越多,活動加劇,在黑子數達到極大的那一年,稱為太陽活動峰年。在隨後的7年左右時間里,黑子活動逐漸減弱,黑子也越來越少,黑子數極小的那一年,稱為太陽活動谷年。國際上規定,從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為第一周,然後順序排列。1999年開始為第23周。

E. 浙江省普通高中會考導引地理答案必修一的一、二、三、四章

第一節宇宙中的地球
DDCCBBBDACDCBADABDDBBACAD
23(2)火 木 地球、金星、水星(3)兩 太陽系 太陽 質量巨大

F. 高一地理必修一

網頁鏈接這個你看看吧,打字解釋不清楚啊

G. 高一地理必修一教材

第一單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公轉和自轉
繞轉中心 太陽 地軸
方向 自西專向東(北天極屬上空看逆時針) 自西向東(北極上空看逆時針,南極上空相反)
周期 恆星年(365天6時9分10秒) 恆星日(23時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

H. 浙江省的地理概況

地形地貌

浙江山地和丘陵佔74.63%,平坦地佔20.32%,河流和湖泊佔5.05%%,耕地面積僅208.17萬公頃,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說。

浙江地形自西南向東北呈階梯狀傾斜,西南以山地為主,中部以丘陵為主,東北部是低平的沖積平原。大致可分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東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東南沿海平原及濱海島嶼等六個地形區。

浙北地區水網密集的沖積平原,浙東地區的沿海丘陵,浙南地區的山區,舟山市的海島地貌,可謂山河湖海無所不有。

西南多為千米以上的群山盤結,其中位於龍泉境內的黃茅尖,海拔1929米,為浙江省最高峰。地形以丘陵、山脈、盆地為主。四大平原有杭嘉湖平原(杭州、嘉興、湖州)、寧紹平原(寧波、紹興)、金麗衢平原(金華、麗水、衢州)、溫台平原(溫州、台州)。

水文

浙江境內有西湖、東錢湖等容積100萬立方米以上湖泊30餘個,海岸線(包括海島)長6400餘公里。自北向南有苕溪、京杭運河(浙江段)、錢塘江、甬江、靈江、甌江、飛雲江和鰲江等八大水系,錢塘江為第一大河,上述8條主要河流除苕溪、京杭運河外,其餘均獨流入海。

(8)地理必修一浙江省擴展閱讀:

浙江,簡稱「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界於東經118°01'-123°10',北緯27°02'-31°11'之間,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安徽、江西相連,北與上海、江蘇接壤,浙江省總面積10.55萬平方千米。

浙江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地形復雜。山脈自西南向東北成大致平行的三支。地跨錢塘江、甌江、靈江、苕溪、甬江、飛雲江、鰲江、曹娥江八大水系,由平原、丘陵、盆地、山地、島嶼構成。浙江省地處亞熱帶中部,屬季風性濕潤氣候。

截至2017年底,浙江省下轄11個省轄市,19個縣級市,32個縣,1個自治縣,37個市轄區。

I. 浙江高中地理是哪個版本的

現在浙江的高中用的是湘教版地理教材。
一、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版
二、教材:主編:朱翔權 陳民眾
1、必修:《地理Ⅰ》、《地理Ⅱ》、《地理Ⅲ》,分三冊。
2、選修:《宇宙與地球》、《海洋地理》、《旅遊地理》、《城鄉規劃》、《自然災害與防治》、《環境保護》、《地理信息技術應用》,分七冊。

J. 必修一地理

必修一抄
1、太陽活動影襲響地球的表現
2、角速度、線速度的大小規律,恆星年,回歸年的時間和意義
3、地方時區時的計算,新一天和舊一天的范圍判斷
4、夏至日北半球重要緯線的晝長 北緯20°,40°,60°
5、正午太陽高度角計算及變化規律
6、地球內外部圈層結構
7、大氣受熱過程,熱力環流,城市風、山谷風、海陸風
8、氣壓帶風帶分布,氣候類型(影響因素、特點),氣候類型對應的自然帶
9、天氣系統(過境前、時、後的天氣變化),天氣系統實例
10、氣旋反氣旋~畫圖,鋒面氣旋的判讀
11、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和對策
12、水循環過程,洋流(名稱、位置、對沿岸影響),洋流與等溫線,四大漁場的位置和形成原因,厄爾尼諾現象(了解發生過程)
13、水資源分布,大洲和國家,水資源短缺原因(自然和人為),開源節流的措施
14、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表現,岩石圈的物質循環過程(適當記一些岩石類型)
15、背斜向斜的判斷和現實意義,地嵌地壘的實例(簡述其成因)
16、流水侵蝕與堆積地貌
17、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喜馬拉雅山脈南北坡自然帶分布,地域分異規律的基礎、規律和景觀(自然帶)變化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