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題和答案
㈠ 初一地理所有問答題(問題及答案)
中東最長的三大河是?
尼羅河、底格里斯和、幼發拉底河。
㈡ 七年級上冊地理試卷及答案!
(考試形式:筆試 試題共兩大題25小題 卷面分數:100分 考試時限:60分鍾)
考生注意:本試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請考生將第Ⅰ卷選擇題的正確答案項字母代號寫在第Ⅱ卷的相應答案欄內。寫在第Ⅰ卷無效,交卷時只交第Ⅱ卷。
第 Ⅰ 卷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中,只有一個選項正確。共20小題,每小題2分,計40分)
1.「早穿棉襖、午穿紗」說明新疆的氣候
A.終年寒冷 B.炎熱乾燥 C.晝夜溫差大 D.溫和多雨
2.某校在一次地理活動課中測得校園長為500米,寬為300米。若在長為50厘米,寬為30厘米的圖幅上繪制該校平面圖,應選用最合理的比例尺為
A.1:100000
B.1:10000 C.1:1000
D.1:100
3.有關經緯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A.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本初子午線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B.經線和緯線都是圓
C.所有經線的長度都相等
D.所有緯線的長度都相等
4.下列地點既屬於東半球,又屬於北半球的點是
A.116°E 40°N B.10°W 25°S C.80°W 30°N D.90°E 75°S
5.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6.赤道橫穿哪幾個洲的大陸
A.南美洲 非洲 B.亞洲 歐洲
C.亞洲 非洲 D.大洋洲
亞洲
7.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主要是因為
A.泰山海拔特別高 B.泰山海拔特別低
C.孔子只登過泰山 D.泰山與周圍地區的相對高度相差很大
8.宜昌市的人口是400萬,面積是2萬平方千米。人口密度是
A.200人 B.200人/平方千米 C.50人 D.50人/平方千米
9.下列說法不符合板塊構造學說的是
A.全球有六大板塊
B.板塊內部較穩定
C.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多火山、地震
D.大西洋是板塊碰撞形成的
10.亞洲西部、非洲北部和印度北部主要分布的是
A.白種人 B.黃種人 C.黑種人 D.混血人種
11.同學們都知道《西遊記》的故事,他們在「西天」取回的經書是屬於下列哪種宗教
A.伊斯蘭教 B.佛教 C.道教 D.基督教
12.在某日衛星雲圖上,宜昌上空一片綠色。說明宜昌的天氣是
A.陰天 B.晴天 C.多雲轉陰 D.陰轉小雨
13.每年夏初,長江中下游地區形成「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的景觀,時間長達一個月之久。其降水類型是
A.地形雨 B.對流雨 C.鋒面雨 D.台風雨
14.某地一年內有兩次陽光直射、全年晝夜平分。這個地方在
A.北回歸線上 B.北極圈上
C.赤道上
D.南回歸線上
15.「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反映了受下列哪個因素的影響
A.緯度因素 B.海陸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16.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差異主要受下面哪種因素的影響
A.政治制度 B.面積大小
C.人口多少
D.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17.近年來,中美貿易不斷增長。我國貨輪從上海港出發,沿海最近的路線到達大西洋西海岸的美國,將通過
A.蘇伊士運河 B.巴拿馬運河 C.馬六甲海峽 D.直布羅陀海峽
18.非洲赤道附近的地區主要的氣候類型為
A.熱帶沙漠氣候 B.熱帶雨林氣候 C.熱帶草原氣候 D.地中海氣候
19.2005年1月6日凌晨,我國第13億個小公民在北京誕生,標志著我國13億人口日推遲4年到來。13億人口日推遲4年到來,是因為我國
A.人口基數大 B.人口老齡化加快
C.農村人口多 D.實行了計劃生育
20.讀下面的等高線圖,AB坡和AC坡相比,坡度更
A.緩 B.陡 C.一樣 D.無法確定
第 Ⅱ 卷
二、綜合題
21.讀經緯網圖,完成下列問題。(10分)
(1)2008年夏季奧運會將在我國北京舉行。許多外國朋友不知道北京的位置,請你在右圖中標出「北京(116°E 、40°N)」的位置。
(2)當北京舉行夏季奧運會時,南半球的悉尼是 季。
(3)寫出圖中A點的經緯度 ,B點經緯度 。
(4)B點在A點的
方向;B點位於
(熱帶、溫帶、寒帶)。
(5)圖中位於中緯度地區的點是 (A、B)。
(6)一代偉人毛澤東,戎馬倥傯、南征北戰,足跡遍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在興致所至時揮毫寫下了許多優美的詩篇「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七律·送瘟神)這句詩中蘊含的地理知識是 。
22.閱讀某地區平面圖及等高線圖,完成下列問題。(10分)
(1)山頂A位於城鎮E的 方向;山頂A與山頂B的相對高度是 ;若村莊C的氣溫為18℃,則山頂A的氣溫為 。
(2)點G到點F的實際距離是
,若汽車在G點以40千米/小時的速度行駛到F點,先向
方向行駛,然後轉向 方向變化;途中大約需要 分鍾。
(3)簡述城鎮E發展起來的原因?(2分)
23.讀「某地月平均氣溫和月降水量簡表」,完成下列各題。(9分)
月份123456789101112氣溫(℃)﹣5-24122024272420124﹣2降水(毫米)1015202530701902506025125
(1)根據表中的數據,在右圖中將「各月平均氣溫曲線和月降水量柱壯圖」補充完整。
(2)該地最熱月的平均氣溫為 ℃;最冷月的平均氣溫為 ℃;該地的氣溫年較差為 ℃。
(3)該地月降水量超過100毫米的月份為 ;按照降雨的季節分配類型,屬於 季多雨型。(冬、夏)
(4)根據圖表分析,該地氣候特徵為 。
24.讀下列的材料,思考並完成下列問題。(12分)
材料:細心的人會注意到,兩年前的10月,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發射成功。今年神舟六號的發射,又逢金秋時節,難道是巧合嗎?不是。這是因為秋季的氣象條件,最適合我國發射載人飛船。
飛船發射季節的選擇,要考慮到各種可能影響到發射的因素,其中氣象條件是最直接、最關鍵的決定因素。
飛船上天後,要由航天測控網對飛船實施測控管理。我國的航天測控網由多個地面測控站和4艘遠望號航天測量船組成。這4艘測量船分別是太平洋上的「遠望」一號和「遠望」二號測量船,印度洋上的「遠望」四號測量船,大西洋上的「遠望」三號測量船。其中,3艘測量船都在緯度相對較高的南半球。
南半球的季節正好與我國相反。我國的春夏季節在南半球是秋冬季節,海況很惡劣,即使正常航行都難保安全,更不用說在海上執行測控任務了,因此不宜發射飛船。我國的秋冬季節在南半球是春夏季節,海況較好,便於航行和執行測量任務。因此,我國神舟一號至五號飛船的發射時機都選在與南半球相反的秋冬季節。(宜昌日報)
(1)影響「神舟六號」發射的因素中,最直接、最關鍵的決定因素是 ;
(2)飛船上天後,要由航天測控網對飛船實施測控管理。我國4艘遠望號航天測量船實行測控的地點在 、 、 ;其中有3艘遠望號航天測量船在 半球 緯度地區。
(3)「神舟六號」為什麼要在秋季發射?(2分)
(4)「神舟六號」發射要考慮天氣和氣候的條件;我們的日常生產、生活也離不開天氣和氣候。請你試舉兩個事例說明天氣和氣候與我們的生產、生活的關系。(4分)
25.讀「全球候鳥遷徙路線圖」及相關材料,回答問題。(19分)
材料一: 在周邊國家紛紛「中招」後,中國也終於未能倖免,此次禽流感為何來勢如此洶洶?它是怎樣傳播擴散的?專家分析,此次禽流感,極有可能與遷徙候鳥參與傳播有關。一般通過兩種途徑傳染,一是通過禽肉、禽蛋等禽產品的流通進行傳播,另一種就是通過飛禽傳播,主要是通過大量攜帶病毒的候鳥遷徙進行傳播。當攜帶病毒的野鴨、大雁等候鳥往南遷徙過冬時,其帶有病毒的糞便及分泌物會污染遷徙沿途的水源、土壤等環境,當地禽類一旦接觸帶有病毒的環境,便會感染禽流感,並波及與之接觸的人類。(新浪網)
材料二: 1878年以來,禽流感的暴發頻率呈幾何級數增加,使人們不得不思考其中原因。首先,隨著社會和科技的進步,人們對於疾病的關注更勝從前,同時由於流通渠道的方便和快捷,信息共享的程度更高了,一些流行疾病由於人們的關注而顯得發生得更加頻繁。但是不可否認,人類的活動確實在不斷改變著自然,改變著人類所有能夠觸及的生態環境。禽流感近年來的頻繁暴發確實和人類對環境的改變有著一定的關系。(CCTV-農業頻道)
(1)讀「全球候鳥遷徙路線圖」,候鳥遷徙的路線中經過中國的有
條;找出其中候鳥經過大洲、大洋最多的一條路線,並將大洲、大洋的名稱寫出來:
、 、 、 、 、 、 。
(2)圖中不可能發生禽流感的大洲是 。
(3)認真閱讀材料:此次禽流感的傳播途徑是什麼?(2分)
(4)「人類的活動確實在不斷改變著自然,改變著人類所有能夠觸及的生態環境。禽流感近年來的頻繁暴發,確實和人類對環境的改變有著一定的關系。」結合你在地理課中所學到的人口與環境的關系的知識,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8分)
第一學期學業期末考試
七年級地理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說明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題號12345678910答案CCCADADBDA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BCCCDBBDB
二、綜合題(共5小題60分)
21題(10分) (1)略 (2分) (2)冬 (3)A點:60°E 40°N B點:100°E 20°N (4)東南 熱帶 (5)A (每空1分) (6)地球的運動(自轉)、赤道長4萬千米 (只要說出一點即得2分,共2分)。
22題(10分) (1)南 400米 (每空1分)10.8℃(2分) (2)3.15千米 西北 東北 5 (每空1分) (3)①地形平坦 ②交通便利 (每小點1分,共2分)
23題(9分) (1)略 (2分) (2)27 ﹣5或零下5 32 (3)7、8月 夏 (每空1分) (4)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每小點1分,共2分)
24題(12分) (1)氣象條件 (2)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 南 相對較高 (每空1分) (3)我國的秋冬季節在南半球是春夏季節,海況較好,便於航行和執行測量任務。(2分) (4)略(采意給分,每個事例2分,共4分)
25題(19分) (1)3 亞洲、歐洲、北冰洋、北美洲、太平洋、大洋洲、印度洋 (無次序,每空1分) (2)南極洲 (1分) (3)一是通過禽肉、禽蛋等禽產品的流通進行傳播,另一種就是通過飛禽傳播。(每小點1分,共2分) (4)①由於人口的增加,為了獲取資源,大規模砍伐森林、開墾草地、開采礦產等;這樣就導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致使當地的氣候惡化。②人類在生產、生活過程中排放出廢氣、廢煙、廢水等,使全球氣溫升高、旱澇等災害頻繁發生。③人類的活動破壞了生態環境,加上環境的改變,迫使動物不得不轉移,最終危及全人類;因此,人口的增長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④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更應該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保護環境;並宣傳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采意給分,每小點2分,共8分)
㈢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第一章第一節試卷加標准答案
地理試卷
命題教師:王秀芳
考生注意:試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兩部分。請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答在試卷上一律無效。滿分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鍾。
第Ⅰ卷 選擇題
一、選擇題(共15題,每題2分,共30分)
1、經過測算,地球的平均半徑為( )
A、6357千米 B、6371千米 C、6378千米 D、6336千米
2、地球上最長的一條緯線是( )
A北極圈B、北回歸線C、本初子午線、D、赤道
3、地球上的經線,正確敘述是( )
A、半徑不等的半圓 B、長度不等 C、半徑相等的圓 D、連接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4、下列地點中,位於「北半球」「中緯度」「西半球」的是( )
A、30°W, 40°N B、15°W, 40°N C、30°W ,29 °N D、170°W, 40°S
5、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是( )
A、季節變化 B 、晝夜交替 C 、太陽東升西落 D 、晝夜現象
6、建水一年中,白天最長的一天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7、熱帶與北溫帶的分界線是( )
A 、赤道 B 、南回歸線 C 、南極圈 D 、北回歸線
8、地球上0°經線是( )
A、北極圈B、北回歸線C、本初子午線、D、赤道
9、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
A、圖上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10千米 B 、1:100000000
C、一千萬分之一 D、1:1000
10、在五帶中,既無太陽直射又無極晝極夜的是( )
A、熱帶 B 、北溫帶 C、北寒帶 D 、南寒帶
11、下列地圖屬於社會經濟地圖的是( )
A、水文圖 B、地形圖 C、人口圖 D、氣候圖
12、周圍高,中間低的地表形態是( )
A、平原 B、丘陵 C、山谷 D 、盆地
13、跨經度最多的大洲是( )
A、亞洲 B、北美洲 C 、大洋洲 D 、南極洲
14、四大洋中,面積最小的是( )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15、星期天,我們要去昆明動物園看動物,不知如何乘車,應選擇( )
A、雲南政區圖 B 、昆明市交通圖 C、雲南地形圖 D 、昆明市
第Ⅱ卷非選擇題
一、選擇題(共15題,每題2分,共3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題(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
1、地球表面積是 億平方千米。
2、在同一幅等高線地形圖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線 ;坡緩的地方,等高線 。
3地圖的基本要素是 、 和 。
4、地球繞太陽不停的旋轉,這叫做地球的 ,地球公轉方向為 ,公轉一周的時間為 。
5、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叫 ,某個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叫 。
6、經線的形狀是 ,指示 方向;緯線的形狀是 指示,
方向。
7、夏至日的日期為 左右,太陽直射在 ,北半球晝夜長短狀況為 。
三、連線題(6分)
將地球上的五帶、氣候特徵和地理現象用直線連接起來。
熱帶 四季變化顯著 有太陽直射現象
南、北溫帶 終年炎熱 有極晝、極夜現象
南、北寒帶 終年寒冷 既無極晝、極夜也無太陽直射現象
四、讀圖題(30分)
1、讀「世界大洲和大陸分布圖」,完成下列要求
七大洲為: A是 B是 C是 D是
E是 F是 G是
四大洋為:① ② ③
2、用箭頭分別在下列各圖中標出地球的自轉方向,並填圖。
地球運動
繞什麼轉 運動方向
運動周期
地理現象
面對赤道 面對北極 面對南極
自轉
3讀經緯網圖回答。
(1) 寫出下列地點的經緯度。
A( 、 )
B( 、 )
C( 、 )
(2) A地位於東西半球的
半球,南北半球的 半球。
C地位於東西半球的 半球,
南北半球的 半球。
(3)A地位於B地的 方向。
五、簡答題(16分)
1、 經緯網有什麼用途?(4分)
答:
。
2、主要位於東半球的大洲有?(4分)
答:
。
3、寫出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5分)
答:
。
4、生活中哪些自然現象能夠說明地球是球形的?(3分)
答:
。
建水一中2006屆初一年級期中考試答案
一、選擇題(共15題,每題2分,共3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D D A A B D C
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C D D C B
二、填空題(共15空,每空1分,共18分)
1、 5.1 。
2、 密集 ; 稀疏 。
3、 比例尺 、 方向 和 圖例 。
4、 公轉 , 自西向東 , 一年 。
5、 海拔 , 相對高度 。
6、 半圓 , 南北 ; 圓圈 ,
東西 。
7、6月22日,北回歸線(23.5°N), 晝長夜短 。
三、連線題(6分)
將地球上的五帶、氣候特徵和地理現象用直線連接起來。
熱帶 四季變化顯著 有太陽直射現象
南、北溫帶 終年炎熱 有極晝、極夜現象
南、北寒帶 終年寒冷 既無極晝、極夜也無太陽直射現象
四、讀圖題(30分)
1
七大洲為: A是 亞洲 B是 南美洲 C是 大洋洲
D是 歐洲 E是 非洲 F是 南極洲
G是 北美洲
四大洋為:① 太平洋 ② 大西洋 ③ 印度洋
2
地球運動
繞什麼轉 運動方向
運動周期
地理現象
面對赤道 面對北極 面對南極
自轉
地軸
逆時針
逆時針
順時針 一天
24小時 晝夜交替
地方時
3讀經緯網圖回答。
(3) 寫出下列地點的經緯度。
A( 150°E 、 10°S )
B( 180° 、 0° )
C( 150°W 、 30°S )
(2) 東半球 , 南半球 。 西半球 , 南半球 。
(3) 西南 。
五、簡答題(16分)
1、
答: 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上某一地點的位置。因此,在軍事、航海、航空、通訊、氣象觀測等方面有廣泛的用途。
2
答: 主要位於東半球的大洲有: 亞洲、 歐洲、 非洲和大洋洲 。
3、
答: 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蘇伊士運河 。
4、
答: (1)在海邊看到有帆船從遠方駛來,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到船身。
(2)月食時地球的影子。
(3) 登高望遠
㈣ 初一上冊地理測試題及答案
2011年初一地理上冊期末試卷及答案
(試卷滿分分 考試時間40分鍾)
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題,計2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四幅地圖的圖幅大小相同,其中表示內容最詳細的是
A.宿遷市地圖 B.江蘇省地圖
C.中國地圖 D.世界地圖
2.下列關於經緯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A.赤道是最長的經線
B.本初子午線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
C.20ºW、160ºE經線圈是東西半球分界線
D.經線指示東西方向
3.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陸地比例可以粗略描述為
A. 各佔二分之一 B. 三分之二海洋
C. 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D. 四分之一陸地
4.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A.巴西高原 B.伊朗高原
C.東非高原 D.青藏高原
5.在分層設色的等高線地形圖上,綠色區域表示的地形常常是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
6.大陸漂移假說是由
A. 哥倫布提出的 B. 加加林提出的
C. 魏格納提出的 D. 我們的祖先提出的
7.下列地區不屬於人口稠密區的是
A. 寒帶氣候區 B. 氣候溫和、降水較多的地區
C. 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區 D. 地勢低平的平原地區
8.關於目前人口的問題敘述正確的是
A. 人口增長過快,是每個國家都存在的問題
B. 人口的增長必須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C. 世界各國都要控制人口數量
D. 鄉村人口湧入城市的現象,全部集中在發達國家
9.關於人種的敘述,正確的是
A.非洲只有黑種人分布
B.白種人是「高等」人種,黑種人是「低等」人種
C.黃種人都分布在亞洲
D.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10.為迎接奧運會,北京市政府大力推廣學習英語活動,其原因是
A.英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B.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C.英語是聯合國規定的唯一工作語言
D.英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
11.世界上信徒最多、流傳最廣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伊斯蘭教 C.佛教 D.道教
12.下列詞語中描述天氣的是
A. 四季如春 B. 終年炎熱
C. 暴風驟雨 D. 四季分明
13.下列關於世界氣溫分布規律的表述正確的是
A. 從赤道向兩極氣溫越來越低
B. 從赤道向兩極氣溫越來越高
C. 緯度相同的海洋和陸地,氣溫一定也相同
D. 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也隨著升高
14.在迎風坡產生的降水,屬於哪種降水類型
A. 對流雨 B.地形雨
C. 鋒面雨 D. 台風雨
15.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是
A. 四季的變化 B. 晝夜長短的變化
C. 太陽直射點的變化 D. 晝夜交替
16.每年冬至日(12月22日)過後,家住宿遷的玲玲感覺
A.白天越來越長了 B.黑夜越來越長了
C.天黑的時刻越來越早了 D.天亮的時刻越來越遲了
17. 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世界氣候大會,會議指出:近年來,全球氣溫明顯變暖,主要原因是
A.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 B.空氣中氯氟化合物增多
C.太陽輻射加強 D.降水增加
18.宿遷地區的氣候類型是
A. 溫帶大陸性氣候 B. 溫帶季風氣候
C. 熱帶季風氣候 D. 溫帶海洋性氣候
19.當今世界存在著許多的矛盾與沖突,導致這些矛盾和沖突的根本原因是
A.巴以沖突
B.國際恐怖主義猖獗
C.經濟貿易摩擦
D.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
20.規模最大與最有影響力的全球性國際組織是
A. 紅十字會 B. 世界貿易組織
C. 聯合國 D.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二.判斷題(正確的打「√」,錯誤的打「×」,每題1分,共10分)
1.地圖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 ( )
2.緯線的形狀是半圓 ( )
3.近來,菲律賓馬榮火山活動頻繁,是因為該國地處兩大板塊交界處 ( )
4.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 ( )
5.人類的居住地——聚落包括鄉村和城市兩種主要形式 ( )
6.在衛星雲圖上,白色區域通常表示雲雨區 ( )
7.地球繞太陽公轉的方向是自東向西 ( )
8.在地球五帶中,有太陽光線直射的是熱帶 ( )
9.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是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劃分的 ( )10.國際合作只在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之間進行
三. 讀圖題(每空1分,共計20分)
1、A 2、C 3、C 4、D 5、B
6、C 7、A 8、B 9、D 10、B
11、A 12、C 13、A 14、B 15、D
16、A 17、A 18、B 19、D 20、C
二.判斷題(正確的打「√」,錯誤的打「×」,每題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讀圖題(每空1分,共計20分)
1.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A、亞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南美洲
(2)①太平洋 ②印度洋 ③北冰洋
(3)亞洲 太平洋
(4)蘇伊士
2. 讀下圖回答問題:
(1)氣溫 降水
(2)A B
(3)少(較少、極少、乾燥、乾旱) 多(較多、濕潤、多雨) 地中海
(4)高溫(全年高溫) 多雨(全年多雨、多、多且均勻) B
㈤ 七年級地理題急求答案好的加
因為溫度分布是南到北逐漸升高,而地球上,赤道附近的氣溫是最高的,往南極專和北極方面,溫屬度大致上是逐漸降低的。如果是北半球,溫度會隨著逐漸往北而減低,與圖中不符。所以,只能是南半球的等溫線。至於其他答案的錯誤,我不知道是什麼,也不好分析。
㈥ 初一上冊地理試卷(帶答案)
初一上地理單元測試(一)
一、 填空題
1.地球的旋轉軸叫做
;這根軸穿過地心,與地球表面相交於兩點,即
,指向北極星附近的叫
,與此相反的一點叫
。
2.在地球儀上,與地軸垂直,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叫做
。
3.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並同緯線垂直相交的線叫做
,也叫
;0度經線以東稱
。用「
」表示。
4.劃分東西半球的經線圈是:
和
組成的經線圈。
5地球繞
自
向
的轉動叫自轉,自轉產生了現象。
6.地球公轉時軌道近
,地球公轉的軌道平面與
成
的夾角。
7.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太陽直射光在
和
移動,從而形成地球上
的變化和
更替。
8.五帶中
四季更替明顯,
太陽光能夠直射。
9.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
小時。
10.地圖的基本要素是
、
和
。
11.從等高線疏密程度上,可以看出地面的高低起伏,坡陡的地方,等高線
;坡緩的地方,等高線
。
二、選擇題(單項選擇)
1. 北回歸線的緯度是
(
)
A.0度
B.北緯23.5度
C.南緯63.5度
D.90度
2.經線指示的方向是
A南北 B東西 C東北西南 D西北東南
3.在地球儀上,最大的緯線是
(
)
A.23.5度
B.63.5度
C.0度
D.90度
4.經緯網用來確定
(
)
A.方向 B.位置 C.方位 D.導航
5.下列地點中,屬於西半球、南半球的是
(
)
A.19°W、10 °S
B.5°W、40°S
C.160°W、3°0N
D.140°W、35°S
6.本初子午線是
(
)
A.地球儀上的任意一條經線 B.東西經度的分界線C.地球儀上的任何一條緯線 D.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7.6月22日前後,太陽光直射在
(
)
A.南回歸線
B.北回歸線
C.赤道
D.南緯23.5°
8.氣候終年寒冷的溫度帶有
(
)
A.北溫帶
B.北寒帶
C.南溫帶
D.南極
9.我國大部分地區在五帶中的哪一帶
(
)
A.北溫帶
B.北寒帶
C.熱帶
D.南溫帶
10.南半球的夏季是北半球的
(
)
A.夏季
B.秋季
C.春季
D.冬季
11.有的地圖在沒指向標的情況下,通常是(
)
A.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B.上南下北,左東右西
C.上西下東,左北右南 D.上東下南,左西右北
12.下列四個比例尺最小的是
(
)
A.1:25000
B.1:15000000
C.1:95000
D.1:62700000
三、連線題
1.將下列經線、緯線與其對應的不同說法用線連接起來。
緯度0°
北極
經度0°
北回歸線
北緯90°
南極
南緯23.5°
赤道
南緯90°
南回歸線
北緯23.5°
本初子午線
2.將下列日期與我國東北地區對應的節氣用線連起來。
3月21日
冬至日
6月22日
秋分日
9月23日
春分日
12月22日
夏至日
3.請將地球自轉和公轉所產生的自然現象用線連起來。
地球自轉
晝夜交替
晝夜長短變化
日月星辰東升西落
地球公轉
四季更替
㈦ 初一下地理試題及答案
一、選擇題(30分)
1.下列商品糧基地中以產小麥為主的是
A、洞庭湖平原 B、太湖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松嫩平原
2.綜合治理長江的首要任務是
A、修建水電站 B、發展航運 C、發展灌溉 D、防洪
3.下列旅遊路線與項目的選擇,不正確的是:
A.去承德游覽避暑山莊 B.去南京游覽十三陵
C.去洛陽參觀秦陵兵馬俑 D.去敦煌考察龍門石窟
4.我國以「黑土」著稱的平原是
A、東北平原 B、華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寧夏平原
5.下列礦產基地之間的連線,正確的是;
A.勝利油田——京津唐工業基地 B.大慶油田——遼中南工業基地
C.遷安鐵礦——京津唐工業基地 D.本溪鐵礦——珠江三角洲地區
6.我國的某山脈,山北以旱地為主,山南以水田為主,山北的耕作制度是兩年三熟,山南是一年兩熟,這條山脈是
A、天山 B、陰山 C、秦嶺 D、南嶺
7.「塞上江南」是指
A、河西走廊 B、吐魯番盆地 C、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D、東北平原
8.區內有豐富的鐵、石油、海鹽資源的工業基地是:
A.遼中南工業基地 B.京津唐工業地 C.滬寧杭工業基地 D.珠江三角洲地區
9.下列有關北京的說法,正確的是
A.按地形區分,北京位於華北平原南部
B.按干濕地區劃分,北京屬於濕潤地區
C.按溫度帶劃分,北京屬於暖溫帶
D.按城市職能劃分,北京主要是一個重工業城市
10.我國稻米的集中產區是:
A.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 B.華北平原和青藏高原
C.華北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地區 D.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中下游平原
11.下列鐵礦產地中,距離滬寧杭工業基地最近的是:
A、大冶 B、馬鞍山 C、遷安 D、攀枝花
12.香港地區的主要經濟支柱是
A、加工工業 B、農業 C、對外貿易 D、旅遊業
13.青藏高原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是
A、有豐富的冰雪融水作灌溉水源 B、面積廣大,土層深厚豐富
C、晴天多,日照長,太陽能豐富 D、湖泊星羅棋布
14.長江中下游地區,水稻一般可以
A、一年三熟 B、一年兩熟 C、一年一熟 D、兩年一熟
15.以小米為主食,居住窯洞的居民主要分布在
A、東北林區 B、內蒙古高原 C、黃土高原 D、華北平原
二、填空題(20分)
1. 北京位於( )平原的北部邊緣。北京附近的長城是沿( )山修築的。
2. 我國廣大的北方地區能種植棉花、水稻等喜溫作物,其原因是( );我國江南地區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上同緯度地區的「 魚米之鄉」,則主要受惠於雨熱同期的( )氣候。
3.京杭大運河自北向南縱貫( )個省級行政區,溝通了海河、( )、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
4. 我國著名的工業基地,在東北有( )地區,在長江下游有( )地區。
5. 我國南方分布最廣、產量最大的亞熱帶水果是( );台灣居世界首位的物產是( )。
6.我國新設立的特別行政區是( );我國五個自治區中,臨海的是( )自治區。
7.台灣島上最長的河流是( ),最大的湖泊是( )。
8.被人們譽為「黃金水道」的是我國的();被人們稱為「天然魚倉」的是我國的( )海。
9.遼陽是( )工業基地中的工業中心,順德是( )工業基地的工業中心。
10.我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是( )位於滬寧杭地區的核電站為( )核電站。
三、連線題(10分)
1.將下列鐵路干線和它們之間相交會的城市用直線相連。
①京廣鐵路和隴海鐵路 A. 徐州
②京滬鐵路和隴海鐵路 B. 鄭州
③湘黔鐵路和浙贛鐵路 C. 蘭州
④包蘭鐵路和隴海鐵路 D. 株洲
2.將下列商品糧基地與其對應的省區,耕作用直線連接起來。
A、河北省 ①三江平原 a一年兩熟
B、黑龍江省 ②華北平原 b一年一熟
C、湖南省 ③珠江三角洲 c一年三熟
D、廣東省 ④洞庭湖平原 d兩年三熟
四、填表題(10分)
1.填表比較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6分)
地 區 溫度帶 耕地類型 主要糧食作物
華北平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
2填出下表中,我國三個地理界線「之最」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
界 線 第二、三級階梯
界 線 濕潤、半濕潤區
界 線
五、鄉土地理(10分)
一、選擇題(共6分)
1、長沙的地形以
A、山地為主 B、平原為主 C、盆地為主 D、高原為主
2、長沙市的市樹和市花分別是
A、楓樹和菊花 B、香樟樹和杜鵑花 C、銀杏樹和山茶花 D、梧桐樹和牡丹花
3、石長鐵路的東端交匯的鐵路干線是
A、焦柳線 B、京九線 C、湘黔線 D、京廣線
(二)填空題:(共4分)
1、湘江在長沙境內的流向大致是____。
2、長沙分布最廣的商業中心是____。
3、湖南省最大的商業中心是____。
4、長沙的主要糧食作物是____。
六、填圖題(20分)要求填出
中國鐵路干線五縱三橫,標繪出各干線的起止地點,所經過的省會城市;畫出我國區域地理分區的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
1、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
2、亞洲的范圍—西北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為界;東北以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為界;西南以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東南面與大洋洲想望。
3、亞洲位於—— C、跨東西半球,跨南北半球
4、亞洲地勢的總特點是中高低周低,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邊海洋。
5、亞洲擁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最大的湖泊——裏海,陸地的最低點——死海,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最深的湖泊——貝加爾湖。
6、亞洲地跨熱帶、(北)溫帶和(北)寒帶,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西與歐洲接壤。
7、亞洲的氣候具有復雜多變、季風氣候顯著和大陸性氣候分布廣的特點。
8、亞洲的氣候受季風的影響容易發生旱澇災害,主要發生在亞洲的東部和南部。
9、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C.溫帶大陸性氣候
10、溫帶大陸性氣候的特點是溫差大,夏熱冬冷,降水較少,且主要集中在夏季。
11、亞洲的人口2000年達到36.8億,佔世界60.55億的61%,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和南亞。中國、印度、印尼、巴基斯坦、孟加拉、日本 6國的人口超過1億。
12、世界各大洲人口的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是非洲,最低的為歐洲。人口最少的為大洋洲。
13、亞洲的人地矛盾突出解決的辦法:1、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2、科技興農,提高單位面積的糧食產量;3、植樹造林,保護(植被)生態環境…
14、亞洲面積最大的國家是 B.中國
15、亞洲東部和南部,受夏季風的影響而容易發生的自然災害是 B、台風
16、世界陸地最低點是 A、死海
17、亞洲三大文明發祥地分別位於 B、東亞、南亞、西亞
18、各地區的文化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是—— [ D ]
A.各地的文化特點是由當地的自然條件決定 D.文化與自然環境之間有密切聯系
19、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是日本,亞洲大部分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差異很大。
20、東亞、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如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泰國等,大力發展出口加工工業;西亞的波斯灣沿岸的國家,如沙特,靠出口石油;成為富裕的國家。
21、三類產業:第一產業——農業;第二產業——工業和建築業;第三產業——流通部門和服務部門。
一般經濟收入高的的國家第三產業的比重大,經濟收入低的第一產業收入的比重大。
22、日本傳統的民居,多是質地較輕的木屋,主要因為—— C.減輕地震災害
23、讀「亞洲范圍圖」,回答。
(1)亞洲在______方向以________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______海和________海峽與(A)________洲為界。
(2)亞洲在_______方向以________運河與(B)________洲為界。
(3) 亞洲在_________面隔海與
(C)_________洲想望。
(4)亞洲在_________方向以 ________海峽與(D)_________洲為界。
(5)填注亞洲周圍海洋的名稱:
1、 日本四大島嶼,從北向南依次為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面積最大的是 B本州
2、 日本是一個多火山、地震的島國。主要是因為它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接處——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著名的旅遊勝地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
3、日本發展工業的不利條件是 C地域狹小
4、日本的經濟類型是加工貿易型經濟,主要貿易對象是西歐、美國、東亞和東南亞地區。
5、關於日本經濟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B對外依賴性強
6、日本的工業區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主要為京濱工業區、名古屋工業區、阪神工業區、瀨戶內工業區和北九州工業區。
7、日本發展加工貿易型經濟的原因是地域狹小、資源貧乏;條件有:1、島國多港灣,海運便利2、科學技術發達 3、管理效率高4、勞動力素質高
8、日本太平洋沿岸夏秋季節常見的天氣災害是 A.台風
9、下面關於日本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國土面積比較小,人口稠密
10、日本民族構成單一,大和民族占絕對優勢;文化上具有東西文化兼容的特點。
實際操練: (一)讀圖1,回答有關問題:
(1)在圖中適當位置填注「日本海」和「太平洋」 主要火山:R:富士山
(2)日本的主要工業區① 、② 、③ 、④ ⑤
(3)日本的工業主要分布在 狹長地帶,其原因是
港口條件優越,對外交通便利 ……
(4)日本 附近因有暖寒流交匯, 豐富,魚群密集,是世界著名的漁場。
(5)由於日本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所以日本多 和 的_____國。
(二)讀圖2填註:
(1) 主要島嶼: A 北海道 B本州 C 四國 D九州
(2) 主要城市: E 大阪 F神戶
11、東南亞的內陸國是 D.寮國
12、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是: B.印度尼西亞
13.我國習慣上稱南洋群島的地方是指: C.馬來群島
14、世界上華人、華僑最集中的地區是東南亞地區。東南亞主要是黃種人
15、東南亞主要有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組成。
16、東南亞華人和華僑的祖籍多是: D.廣東 福建
17、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
18、東南亞位於亞洲和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子路口」。
19、東南亞的氣候主要是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
20、東南亞的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經濟作物與最大產地: A.油棕 ①泰國
橡膠(泰國)、油棕(馬來西亞) B.椰子 ②馬來西亞
椰子(印尼—生產、菲律賓—出口)、蕉麻(菲律賓) C.蕉麻 ③印度尼西亞
D.橡膠 ④菲律賓
21.一艘貨輪正在位於泰國的某港口裝船的貨物可能是: 稻米
22、中南半島的地形特點是山河相間,縱列分布。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區 主要原因是這里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3、連線題:
越南 金邊 紅河
柬埔寨 河內 媚公河
緬甸 曼谷 伊洛瓦底江
泰國 仰光 媚南河
24、讀圖,回答:
⑴大洲名稱:① ②
③
⑵大洋名稱:④ ⑤
⑶海峽名稱:⑥
⑷國家名稱:⑦ ⑧ ⑨
25、東南亞著名的旅遊景點有仰光的大金塔、 印尼的婆羅浮屠、 柬埔寨的吳哥窟、 曼谷的水上市場、 越南的下龍灣、 花園城市—新加坡
26、華人和華僑的本質區別是: A.是否有中國國籍
27、看印度地圖,完成下列表格。
數字型大小 名稱
山脈 ①
半島 ②
島嶼 ③
首都 ④
港口 ⑤
⑥
海洋 ⑦
28、印度軟體產業總產值達83億美元,是世界 A、第二軟體大國
29、印度耕地面積亞洲廣大的原因是 D、高原起伏小(可作耕地)
30、印度發展農業的不利條件是 C、年降水量極不穩定
31、印度的主要農作物是 水稻、小麥(糧食作物)、棉花、黃麻(經濟作物)
32、印度的「綠色革命」指 B.引進培育作物的優良品種,提高糧食產量
33、印度的人口已達10.6億,目前居世界第二位.
34. 印度最大麻紡中心是加爾各答,最大的棉紡中心是孟買。首都:新德里
35、南亞地區為熱帶季風氣候區:全年高溫,雨旱兩季。雨季(6—9月)盛行西南風,旱季(10月—次年5月)盛行風東北風。季風使得印度水旱災害頻繁。
36.將俄羅斯劃為歐洲國家是 D.歐洲部分歷史上一直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37.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 地跨亞歐兩洲,也跨東西半球。
38. 俄羅斯大部分地區所處中高緯度,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溫帶大陸性氣候)
39.俄羅斯有歐洲最長的河流—伏爾加河3600米,但本國最長的河流是在亞洲的葉尼塞河
40、俄羅斯的交通運輸線路主要分布在歐洲部分,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但連接亞洲有一條重要的鐵路線路——西伯利亞大鐵路(亞歐大陸橋)。
41、俄羅斯的客運最主要的運輸方式是鐵路,貨運最主要是管道。綜合運輸鐵路最重要。
42、庫茲巴斯是俄羅斯最著名的 B.煤炭產地 ; 庫爾斯克是 D.鐵礦基地
著名油田:第二巴庫油田、秋明油田
43.俄羅斯廣大北部地區,不利於發展農業生產的主要原因是 C. 氣溫低
44、俄羅斯的工業主要分布在歐洲部分,而其資源總儲量的80%以上在亞洲部分。
工業基地—歐洲的:莫斯科基地(最大)、聖彼得堡基地、烏拉爾基地;亞洲的:西伯利亞基地。
俄羅斯重工業發達,但與人們生活之間相關的消費工業(輕工業)薄弱。
45、俄羅斯境內的亞、歐兩洲的界河是烏拉爾河;中、俄邊界的界河是黑龍江(阿穆爾河)。
46、俄羅斯最大的城市是首都莫斯科(紅場、克里姆林宮),第二城市是聖彼得堡。
47、俄羅斯太平洋沿岸的主要港口是海參崴,北冰洋沿岸著名的不凍港是摩爾曼斯克。
㈧ 初一地理(上)試卷(附答案)
第二單元世界陸地和海洋綜合練習題
一、選擇題
1.世界上海洋和陸地的比例是C
A.各佔二分之一 B.四分之一是海洋
C.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D.三分之二是陸地。
2.地跨寒、溫、熱三帶的大洲是A
A.亞洲 B.非洲 C.歐洲 D.大洋洲
3.緯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D
A.南美洲 B.大洋洲 C.歐洲 D.南極洲
4.以下敘述正確的是B
A.北極周圍都是冰天雪地的陸地 B.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C.陸地主要集中於南半球 D.世界海陸分布是均勻的
5.關於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C
A.南極地區被三大陸包圍 B.南極地區主要是陸地
C.北極地區被三大洋包圍 D.北極地區主要是陸地
6.板塊構造學說認為 A
A.板塊張裂地區常形成海洋和裂谷 B.各板塊既包括陸地也包括海洋
C.板塊碰撞地區都形成高山 D.板塊張裂地區常形成高山
7.六大板塊中全部屬於大洋板塊的是B
A.印度洋板塊 B.太平洋板塊 C.美洲板塊 D.非洲板塊
8.提出大陸漂移假說的魏格納是C
A.法國人 B.美國人 C.德國人 D.英國人
9.荷蘭「低地」產生的原因是B
A.海平面上升 B.陸地下沉 C.陸地上升 D.人類圍海造陸
10.半島是D
A.海洋伸進陸地的部分 B.陸地伸進海洋凸出的部分
C.陸地被海洋分割的部分 D.陸地被海洋包圍的部分
11.對四大洋的敘述,正確的是D
A.太平洋面積最大,印度洋面積最小
B.大西洋的形狀像「S」,太平洋形狀像「W」
C.太平洋的面積與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面積之和幾乎相等
D.北冰洋緯度最高、太平洋跨經度最小
12.促使阿爾卑斯山脈隆起成山的兩個相互碰撞的板塊是
A.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 B.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
C.亞洲板塊和歐洲板塊 D.美洲板塊和亞洲板塊
1.關於地球形狀的敘述,正確的是A
A.地球是個兩極略扁的不規則球體 B.地球是個赤道略扁的不規則球體
C.一個規則的球體. D.是一個平面
2.關於地球大小的敘述,不正確的是D
A.地球的表面積約為5.l億平方千米 B地球的赤道周長約為4萬千米
C.地球的平均半徑約為6371千米 D 地球的極半徑比赤道半徑略長
3.以下對地球儀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D
A.赤道到南、北兩極的距離相等 B.地軸是地球內部穿過地心的假想軸
C.南、北極是地軸與地球表面相交的兩點 D.凡穿過南北兩極的都是經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