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地理巴西微課
1. 七年級下冊地理巴西和美國知識點
我的個人總結(看完照做後,美國和巴西就不成問題了……)
巴西
【巴西高原】
巴西的二分之三是巴西高原,巴西高原主要是熱帶草原氣候(這點要注意),
運動員們常在巴西高原訓練,(結合生物的一些知識點得知在缺氧的高原訓練可以增多紅細胞與血紅蛋白的含量,故運動遠們體質優秀)所以巴西足球不錯,有「足球王國」的美稱;
在巴西高原上可以發展優秀的畜牧業,因此巴西還出口牛肉;
在巴西高原上鐵礦豐富,利於發展工農業,所以巴西高原上工業部門全,發展快、機械化程度高;
而巴西為了保護亞馬孫平原的熱帶雨林,而不在亞馬孫平原發展農業,只在巴西高原上發展農業,種咖啡、香蕉、甘蔗、劍麻;
結合以上知識點,又可推出巴西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和澳大利亞一樣)
【亞馬孫平原】
巴西的三分之一是亞馬孫平原,主要為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雨林廣,有「動植物王國」的美稱,且熱帶雨林區還分布著較稀疏的印第安人(黃種人)
亞馬孫河和是全世界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大的河流(注意:最長的河流是非洲的尼羅河!),有「河海」之稱,河口為喇叭狀注入大西洋(注意:巴西最大,世界第二的伊泰普水電站不在亞馬孫河,因為亞馬孫河流經的幾乎都是平原,落差不大,不利於用來發電!)
【人口&城市】
巴西使用葡萄牙語(注意:拉丁美洲使用西班牙語的國家最多)、主要以白人為主。
巴西利亞巴西首都,但是最大的城市還是聖保羅(前首都),里約熱內盧是巴西第二大城市,最大港口城市。
選擇題必考知識點:巴西是南美洲最發達的國家,卻不是發達國家(南美洲無發達國家!真可憐)
美國
(知識點忒多,我簡單總結)課本上只重點講了本土,所以我也只總結本土地理
1.美國跨三個溫度帶(北寒帶、北溫帶、熱帶)、兩個大洲(北美洲、大洋洲)
2.地勢特點:(本土)東、西高,中部低(又是和澳大利亞一樣)
3.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灣
4.略微記一下美國本土農業代分布(生產專業化、地區專業化),美國是農業大國,但因熱帶面積不足,所以要進口熱帶作物
5.美國工業分布是重、難點(發展早:東北部、陽光地帶:西部和南部)
6.城市就稍稍鞏固一下
哈哈哈哈哈
祝你取得好成績!
以後有什麼地理的問題記得找我哦……
2. 求文檔: 初中地理巴西講學案
第六節 巴西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運用地圖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
2、根據地形和氣候特點,分析亞馬孫河水量巨大的原因
3、根據地圖和資料聯系巴西自然條件討論該國如何開發
利用和保 護熱帶雨林
過程與方法:充分運用資料,讓學生討論、比較
情感與價值觀:使學生樹立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觀點
重點:亞馬孫平原和亞馬孫河流
難點:巴西資源的開發利用和學生運用資料分析問題的能力
關鍵:巴西的位置
導入新課:出示七年級上冊的「面積人口居世界前10位的國家」,請學生運用地圖回答:a各個國家分別位於那個大洲?b南美洲人口和面積居第一位的是哪個國家?從而導入新課。
第六節 巴西
第一課時
播放亞馬孫河的錄象材料。
1、亞馬孫河
在圖3-31上找到亞馬孫河,並找到他的源地、入海。
回想課本30頁的1-43圖將亞馬孫河的流量、長度流域面積與其他三條大河比較,得出結論: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
討論:亞馬孫河水量巨大的原因?
小結:發源於安第斯山脈,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長度僅次於尼羅河,居世界第二位。
2、亞馬孫平原和熱帶雨林氣候區
在3-31圖上找到亞馬孫平原並觀察他的范圍,說明他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並看圖說出他的范圍,在組內交流。
小結:亞馬孫平原西起安第撕山麓,東到大西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
讀3-31圖分析亞馬孫平原的 緯度位置,思考:該地的氣候類型是什麼氣候?此中氣候條件下的植被是什麼?
小結:亞馬孫平原分布著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這里有世界「動植物王國」之稱。
討論:亞馬孫平原的熱帶雨林有哪些生態效益和環境效益?
閱讀材料「地球之肺」
說明:熱帶雨林的生態效益和環境效益
過渡:巴西的地形除了平原,還有什麼類型的地形?
3、巴西高原
①引導學生觀察3--31上的巴西高原的范圍,並與亞馬孫平原比較。
②從緯度位置和地形的角度分析巴西高原的氣候特點
③小結巴西高原的地形構成:約1/3的亞馬孫平原和2/3的巴西高原構成了巴西
小結:由亞馬孫河沖積而成的亞馬孫平原和巴西高原構成的巴西,它的面積和人口均居世界第五位,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
課堂活動:
(1)、世界上面積大於巴西的國家有那些?
(2)、填表比較亞馬孫平原和巴西高原的氣候
(3)、思考:課本92--93頁3--5題
鞏固練習:
同步互動66頁
板書設計:
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
亞馬孫河
長度居世界第二位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
亞馬孫平原
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
補充練習:
填充圖第32頁第一題和第二題
3. 七年級下冊地理「巴西」一節的知識結構圖
巴西
[讀圖識記]兩大洋,南北兩大地形,亞馬孫河、伊泰普水電站,巴西利亞、里約專熱內屬盧、聖保羅,經度西經30—75,赤道、南回歸線
⑴ 國土面積廣大的熱帶國家
緯度位置:大部分位於南回歸線和赤道之間
海陸位置:東臨大西洋
面積:世界上佔有熱帶最大的國家,拉美、南半球面積最大的國家
⑵ 人口多分布在東部沿海,白種人佔一半稍多,通用葡萄牙語,信仰天主教
⑶ 迅速發展的國民經濟——經濟發展較快,拉美經濟最發達的國家
農業:咖啡、甘蔗、香蕉、劍麻產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蔗糖、大豆、橘汁大量出口,小麥進口;工業:發展迅速,重工業多分布在東南部鄰近鐵礦和海上交通便利的聖保羅、里約熱內盧地區;能源:缺少煤、石油、水能豐富,90%來自水電
⑷ 城市:首都巴西利亞是新建城市,最大城市聖保羅,最大港口裡約熱內盧
4. 求初中七年級下冊的生物和地理學習視頻,好的網站也行
初中地理生物不好,只能說上課沒認真聽,基本看下書,把知識點(黑體字)說一下就行了,或者去買一本會考綱要~裡面知識點很全,而且用來應試簡直就是神器
5. 人教版初一七年級下冊地理輔導資料,最好是視頻講解
八年級地理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
一、選擇題
1.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的主要依據是 ( )
A.氣候和地形 B.地形和河流 C.氣候和河流 D.土壤和植被
2.下列關於北方地區居民生活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房屋建築特別注意排水功能 B.喜食米粉、年糕等食物
C.農村傳統的交通工具是馬車 D.夏季人們喜好游泳
3.新疆生產的棉花纖維長、瓜果特別甜的主要原因是 ( )
A.澆灌水源充足 B.棉花和瓜果的品種優良 C.日照充足、日溫差大 D.土壤肥沃
4.下列四個地理區域中,以地形為劃分依據的是 ( )
A.北方地區 B.南方地區 C.西北地區 D.青藏地區
5.北京的氣候屬於 ( )
A.溫帶海洋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 C.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D.溫帶季風氣候
6.北京被稱為「祖國的心臟」,是因為北京是全國的 ( )
A.政治文化中心 B.教育科技中心 C.商業貿易中心 D.水陸交通中心
7.距北京最近的出海港口是 ( )
A.上海港 B.天津港 C.重慶港 D.大連港
8.北京傳統的民居是 ( )
A.窯洞 B.竹樓 C.四合院 D.碉樓
9.北京目前面臨的問題有 ( )
①城市人口迅猛增長 ②沙塵暴天氣加劇 ③水資源匱乏
④交通擁擠 ⑤住房緊張⑥環境污染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10.北京工業發展的方向是 ( )
A.擴大工業建設規模 B.利用科技力量發展重工業
C.發展耗能多,污染少的工業 D.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11.黨中央和國務院所在地在 ( )
A.故宮 B.頤和園 C.北海 D.中南海
12.黃土高原位於我國的 ( )
A.北方地區 B.南方地區 C.西北地區 D.青藏地區
13.黃土高原的地表特徵主要為 ( )
A.相對平坦 B.崎嶇不平 C.千溝萬壑 D.盆地面積廣
14.黃土高原形成的原因是 ( )
A.風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冰川主要 D.地殼運動
15.下列地形區中蘊藏有豐富的煤炭資源、是全國能源基地的是 ( )
A.長江中下游平原 B.黃土高原 C.珠江三角洲 B.塔里木盆地
16.治理黃河的根本措施是 ( )
A.搞好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B.加固黃河大堤
C.在上游修建水庫 D.多挖幾條入海河道
17.在黃土高原生態環境建設中,不正確的措施是 ( )
A.植樹種草、綠化荒山 B.修建梯田、修擋土壩
C.退耕還林發展生態農業 D.發展畜牧業,擴大草場載畜量
18.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有很多,人為的原因有 ( )
①亂墾濫伐和過度放牧破壞了地表植被
②修路、采礦等工程建設對地表的破壞
③人多地少、生產方式落後
④人們亂搭亂建,住房太多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9.黃河中下游水土流失十分嚴重的原因是 ( )
①大面積分布著疏鬆的黃土 ②降水集中 ③地表支離破碎、溝壑縱橫
④多暴雨 ⑤黃土高原植被覆蓋率低
A. 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20.下列名勝位於黃土高原的是 ( )
A.龍門石窟 B.麥積山石窟 C.大足石刻 D.樂山大佛
二、綜合題
1.黃土高原是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圖為「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示意圖」,據此按因果關系,將下列各選項前的字母填在圖中相應的圓圈內。
A.人均耕地減少 B.破壞植被 C.過度開墾荒地 D.人口增加過快
2. 讀圖回答問題:
(1)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區域的名稱:A ,
C ,D 。
(2)寫出下列地形區的名稱:a b
d e f 。
(3)圖中A和D的分界線是Ⅰ Ⅱ 一線,這一線是一月 0C等溫線通過的地方, 毫米年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溫度帶中 與 帶的分界線,干濕地區中 與 地區的分界線。
(4)B區最主要的自然特徵是 ,發展經濟的主要制約性因素是 ,地表景觀從①——②——③依次為 —— —— ;本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地形特點是 獨具特色的輸水工程是 。
(5)C區最主要的自然特徵是 其農業主要分布在 地區,本區有世界上的最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