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綜合測試

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綜合測試

發布時間: 2021-02-16 23:18:22

高中地理綠色通道必修三綜合測試的參考答案。

你都不說什麼版的哦。。。人教版魯教版湘教版還是什麼

地理必修三測試題!急!

期末測試題(一)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地理位置方面的共同點是( )
A.同在北半球中緯度地區
B.都處在大河的入海口
C.同屬地勢平坦的大平原
D. 都臨海洋
「洪水一片,枯水幾條線」,是對洞庭湖現狀的真實寫照。據此回答 2--3 題。
2.造成洞庭湖萎縮的主要原因是( )
① 泥沙淤積 ② 蒸發加強
③ 圍湖造田 ④ 降水減少
A.① ②
B.③ ④
C.① ③
D.② ④
3.治理洞庭湖萎縮的主要措施有( )
①長江流域退耕還林,封山育林
②洞庭湖區退田還湖,平烷行洪
③洞庭湖區開挖湖泊,加大湖盆
④長江幹流修築堤壩,加固大堤間土小
A.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荒漠化是荒漠擴張的過程
B.荒漠化的防治戰略和對策應以消除貧困為核心
C.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恢復自然植被
D.土壤有機質減少是荒漠化跡象之一
5.關於我國濕潤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年降水量在600mm以上
B.區域的邊界是明確的
C.區域的邊界具有過渡性質
D.區域內部的特定性質絕對一致
6.松嫩平原與長江三角洲氣候的共同點是雨熱同期,原因是()
A.同屬溫帶地區
B.氣候的大陸性強
C.同屬東部季風區
D.都是平原地區
下圖表示氣溫、降水與氣候類型的關系。讀圖回答7~9題。

7.「樹干高聳,樹冠成陰,有明顯層次,樹種繁多、藤蔓密布,陽光難以照到地面。」這描述的是下列哪一種植被的特色( )
A.③ B.② C. ① D.④
8.年溫差最大的一組氣候類型是( )
A.①②⑥ B. ④⑥⑦ C. ②④⑤ D.②③⑤
9.圖中⑦對應的自然帶可能是( )
A. 苔原帶 B.熱帶草原帶
C.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D. 熱帶雨林帶
三江平原有中國面積最大的沼澤濕地,有「北大荒」之稱。經過多年開墾,「北大荒」已變成「北大倉」。據此回答 1 0-13 題。
10.濕地的主要生態功能是( )
① 保護生物多樣性,提高環境質量
② 消納一切來自自然和 人為的污染
③ 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
④ 調節氣候、涵養水源、調蓄洪水
A. 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11.導致濕地破壞的主要原因是( )
A.燃燒煤、石油,排放 CO2
B.大量堆放工業廢棄物
C.農業圍墾和城市開發
D.海洋資源開采及赤潮現象
12.目前三江平原還有大片沼澤荒地,但2000 年國務院下令停止圍墾,其主要原因是( )
A.我國已加人 WTO ,可從國際市場大量進口廉價糧食
B.保護「濕地」,有利於改善生態環境
C.開展多種經營,發展菱藕等水生植物
D.煤、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今後應轉向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
13.造成西北乾旱半乾旱區內部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A.季風強弱不同造成的
B.海陸位置不同造成的
C.氣溫隨經度位置的變化造成的
D.海拔高低懸殊造成的
14.關於西北地區人口、耕地與荒漠化土地相互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口增長導致耕地面積縮小和荒漠化土地面積擴大
B.人口增長導致耕地面積擴大和荒漠化土地面積縮小
C.耕地面積擴大導致人口增長和荒漠化土地面積擴大
D.人口增長是耕地面積擴大從而導致荒漠化范圍擴大
15.下面哪一條鐵路線是山西煤炭外運專運干線( )
A.哈大線 B.隴海線 C.大秦線 D.寶成線
16.圖一中表示我國某種土地資源的分布情況,下列選項與圖示內容相符的是()
A.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荒山
B.a水田 b旱地 c草地 d林地
C.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草地
D.a水田 b林地 c草地 d荒山
17.有關區域發展轉型階段的敘述,正確的是()
A.區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應減弱,區域經濟呈現衰敗、萎縮狀態
B.區域發展面臨失業率升高、人口增多等嚴重的社會問題
C.經濟增長加快,產品市場競爭力增強
D.人地關系已趨緩和
18.梯田田埂的水平延長方向一般與( )
A.坡面傾斜方向一致 B.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 D.等高線基本平行
19.梯田的修築,顯著地改變了山坡的( )
A.坡向 B.土壤類型 C.形態 D.物質組成
20.下列關於修建亞馬孫橫貫公路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為實施亞馬孫開發計劃而修建
B.從大西洋沿岸延伸到西部秘魯邊境
C.促進了東部移民進入雨林區
D.修建雨林公路利於熱帶雨林的保護
21.世界經濟的「太平洋時代」是指()
A.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 B.地理大發現之後
C.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 D.美國南北戰爭之後
22.長江中上游防護林所起的生態作用是( )
A.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種、維護生物多樣性
C.調節氣候、穩定大氣成分
D.凈化空氣、吸煙除塵
23.我國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糧基地是( )
A.三江平原 B.江淮地區
C.江漢平原 D.東北平原
24.下列關於亞馬孫開發計劃及其影響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人類的開發是導致雨林被毀的直接原因
B.該區雨林破壞的背景是當地人口素質低下
C.過度的焚耕開墾(遷移農業)是亞馬孫地區破壞雨林的唯一方式
D.巴西政府正式公布著名的亞馬孫流域大規模開發計劃是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
25.下表是今年我國a、b兩個省區農作物播種面積(萬公頃),a、b兩省分別是( )
省區 稻穀 小麥 甘蔗 甜菜
a 242.4 1.5 57.5
b 156.7 42.3 18.2
A.內蒙古、江蘇 B.廣西、黑龍江
C.湖北、甘肅 D.河南、新疆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滿分50分)
1.根據所學地理信息技術應用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3分)
(1)北京某計程車公司在中心調度系統中快速查詢本公司計程車的位置信息,所採用的技術是 、 。
(2)據三顆衛星提供的資料,運用數學原理就可以計算出地面 物體的位置。有四顆衛星提供資料,除可進一步提高定位的精準度外,還可以迅速計算出 物體的空間位置。
(3)分析20世紀90年代以來北京市彩色紅外遙感圖像時,發現外環線周邊地區的紅色塊狀區域面積越來越小,而藍灰色區域面積越來越大。據此可判斷,該地區 用地面積在縮小,而 用地面積在擴大。
(4)下列活動中,可以應用我們所學的地理信息技術的有 (多項選擇)
A.導彈發射的精確制導
B.珠穆朗瑪峰高程的精確測量
C.商業網點布局
D.人口出生率的計算
2.(12分)下圖為我國跨世紀的四大工程示意圖,讀圖後完成:

(1)請選擇其中一項工程,根據你所學的知識,分析建設該工程的艱巨性以及工程建成後的重要意義。

(2)西電東送工程中,全國有北、中、南三線,請說出北線與南線各主要依靠何種能源產生巨大的電能輸出,電力各輸往哪一主要工業區。
線路 依靠能源 輸往工業區
北線
南線

3.讀「五大湖地區圖」(圖四),回答下列問題:(15分)
(1)圖中A是 市,是最重要的 (礦產)產區。
(2)圖中B是 市,C是 市,E是 市,其中有「汽車城」之稱的是 ,享有「鋼都」之稱的是 (填字母)。
(3)圖中虛線箭頭表示 (礦產)的運輸方向,實線箭頭表示 (礦產)的運輸方向。
(4)圖中各城市共有的工業部門是 工業,該種工業布局的方式屬 型,發展該種工業的有利條件有:資源條件是 ,交通條件是 ,農業條件是 ,歷史條件是 。
4.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優化區域布局,建設農產品產業帶,發展特色農業是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經之一。下圖是我國兩大重要的商品農業生產基地,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比較圖7中甲、乙兩區域中的平原地區優勢農產品的差異。
區域 糧食作物 經濟作物



(2)圖中甲區域A、B區域農業發展的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什麼?該如何解決?

(3)從自然角度考慮,圖中乙區域C、D平原農業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是什麼?該如何解決?

(4)圖中甲區域農業的發展與乙區域相比,有哪些區位優勢?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A 2.D3.C4.A5.C6.C7.C8.B9.A10.B 11.D12.A13.B 14.D15.C16.C17.A18.D19.C20.D21.C22.A23.A24.D25.B
二、綜合題(50分)
1. (13分)
(1)GPS GIS
(2)靜止 運動
(3)綠地(農業)建築(城市)
(4)ABC
2.(共12分)
(1)(考生選擇其中一項工程回答,建設艱巨性4分,意義4分,共8分。)
工程 建設困難 意義
西氣東輸 線路長,所經地區地形復雜,投資大 有利於緩解我國東部地區、尤其是上海經濟區能源緊張狀況;有利於改變我國能源過分依賴於煤炭的狀況;因減少了煤炭用量也使我國部分地區空氣質量得以改善。
青藏鐵路 遇有凍土難題以及高原區脆弱的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投資巨大 有利於緩解青藏地區交通閉塞問題,在加強民族團結、支援西藏建設上起著重要的作用。
西電東送 水電建設一次性投資大,火電建設要處理好對當地環境污染問題 可以緩解我國東部經濟發達地區能源緊張問題,促進經濟的發展;可以減輕我國能源運輸方面的緊張狀況
南水北調 調水中、西線沒有現成線路,工程浩大,投資巨大;東線沿運河調水,有相當河段要提水,耗費能源巨大 可以緩解我國南北方水資源嚴重不平衡的問題,尤其解決華北地區長期以來供水緊張的狀況。

3.(每空1分,共15分)
(1)德盧斯 鐵礦
(2)芝加哥 底特律 匹茲堡 C E
(3)鐵礦石 煤炭
(4)鋼鐵 資源(或煤鐵復合體) 煤、鐵資源豐富 五大湖和運河廉價水運條件 農業基礎好 開發歷史悠久(殖民者最早的落腳點)
4.(10分)
(1)甲:水稻 油菜、棉花等 乙:春小麥、玉米 甜菜、大豆等 (4分)
(2)問題:湖泊面積萎縮、洪澇災害較多 辦法: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結構,發展多種經營;退耕還湖,改善生態環境;加強農田基本建設,提高抗災能力等(其他合理的答案也可) (2分)
(3)低溫(熱量條件較差) 辦法: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溫良種;採取溫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溫措施等 (2分)
(4)熱量條件優越;勞動力素質和科技水平較高。(2分)

❸ 生物必修三第二章自我檢測答案

1.(1)下降,骨骼肌收縮。皮膚毛細血管收縮。下丘腦,腎上腺、回胰島、甲狀腺等。
(2)腦干。(答3)異物。(4)過敏;過敏原,灰塵。
2. C;(2) D。
3. a神經元;b傳入神經元;c傳出神經元;d神經元;e效應器

❹ 地理必修三單元檢測三答案

DBBAD CBBBA CBBCB ADABB DACCD

❺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第二節知識點概括!

§2河流的綜合開發-以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為例1、流域:又稱供水區,是指供給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水區和地下水源的地下集水區的總稱。水系:指河流幹流、支流和流域內的湖泊、沼澤或地下暗河彼此連接組成的龐大系統,又稱河系。2、河流水系由幹流和一系列支流組成,一般將流入幹流的支流,叫一級支流,流入一級支流的叫二級支流,依次類推。相鄰流域間的山嶺或河間高地,稱為分水嶺。分水嶺最高點的連線,稱為分水線(分水界)。3、田納西河位於美國東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條流程最長、水量最大的分支,發源於阿巴拉契亞山脈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4、河流開發要考慮流域內不同區域的差異性,進行針對性開發:組成部分重要性保護重點山地河流的發源地,其生態環境直接影響河流的水量和水質植被生態保護河流是流域開發利用的主要部分水資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質的保護河谷平原是人類活動比較集中的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和環境污染治理5、田納西河流域開發的自然背景:①地形:多山,地勢起伏大,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陸路交通不便,河流航運作用十分突出。②氣候:亞熱帶地區,氣候溫暖濕潤,降水豐富。③水系:水系發達,支流眾多,水量豐富,大部分可通航,並通過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國大部分地區,但是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氣候影響,水量很不穩定。④礦產資源非常豐富。6、田納西河流域的早期開發及其後果:①18世紀下半葉:農業發達,人口較少,對自然環境影響不大;②19世紀後期:人口急增,對資源進行掠奪式開發,帶來土地退化、植被破壞、環境污染等一系列生態環境與社會問題;③20世紀30年代初:田納西河流域已經成為美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7、美國成立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簡稱TVA,負責田納西河流域的統一開發和管理,將河流梯級開發作為流域開發的核心,發揮防洪、航運、發電、提高水質、旅遊、土地利用等綜合效益。8、田納西河兩岸形成「工業走廊」的原因:大規模的火電和核電使田納西河流域成為全國最大的電力供應基地;流域內煉鋁、化學等高耗能工業的發展。

❻ 全國100所名校單元測試示範卷 地理必修三期末綜合檢測卷答案

你好:第一題是不是俄羅斯?
答案如下:
1-5 ADCAC
6-10 BABCD
11-15 BABDB
16-20 CDCAA
21-22 CD

❼ 地理必修三第三章檢測卷上的 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煤矸石和粉煤灰的綜合利用產生的綜合效益有哪些

一·減少了抄資源浪費以及減輕襲了焚燒掩埋煤粉灰及煤矸石而帶來的環境污染,具有一定的環境效益
二·對其進行綜合利用會形成新的產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增加就業,具有一定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我就想到這么多了,呵呵!

❽ 高二地理必修三試卷

我可以幫你出

❾ 地理必修三前兩章知識體系,能力體系,多謝,(最好是新版的)

從生物的那裡給你發了哎,就看看就行,畢竟我不是文科生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