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山西晉教五聯
1. 五聯社區的地理人口
五聯社區位於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龍崗街道辦事處西北角,西接東莞市清溪鎮、鳳崗鎮版,北連惠陽市南坑村,權轄區總面積32.5平方公里。全社區有14個居民小組(瓦窯坑、協平、竹頭背、嶺背坑、中坑、黃龍湖、將軍帽、朱古石、百坳、上寮、下寮、上嚇山、杉坑、蕉湖),總人口約31500人,其中戶籍人口650戶2035人,常住人口約29000人。
2. 喬家大院在哪
著名導演胡玫繼去年熱播的《漢武大帝》後,改換口味推出新劇《喬家大院》,該劇作為央視開年大戲將於今晚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喬家大院》由實力明星陳建斌、馬伊俐、蔣勤勤等擔綱主演,分別飾演喬致庸、江雪瑛以及陸玉菡。
據導演胡玫介紹,這部電視劇講述了一代傳奇晉商喬致庸棄文從商,懷抱以商救民、以商富國的夢想,經歷千難萬險終於實現了貨通天下、匯通天下的故事。為了真實反映當年的情況,攝制組在山西祁縣千處民宅中最為出名的喬家大院實地取景,這里也是當年張藝謀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外景地。胡玫直言,她拍這么一部電視劇並不是僅僅要講述一代晉商的發展史,而是想讓人明白晉商成功的根本在於「誠信」二字,這也是現在社會上比較缺失的一種東西。
祁縣,在中堂,少有人知。山西,喬家大院,少有人不知。15年前,張藝謀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使得喬家大院的建築風貌,讓中國人和外國人一樣感受到震撼。《喬家大院》所要展現的並非喬家大院的建築,而是其蘊藏的晉商文化。
晉商,是中國文化的一種獨特現象。從《龍票》到《白銀谷》,許多片方都從晉商文化中看到「有著現實指導意義的」中國商人的奪目之處,但是反映晉商文化的電視劇不少,可引起社會反響的不多。為什麼至今提到晉商文化,大多數中國人想到的仍然是「喬家大院」?又是為什麼喬家而今傳至第八代,胡玫導演會選中第三代傳人喬致庸來展現晉商傳奇和晉商精神?在今晚《喬家大院》大幕拉開前,記者專訪胡玫導演,揭秘《喬家大院》。
為什麼選擇喬家大院
代表晉商文化?
蘇童的《妻妾成群》在山西喬家大院被張藝謀的電影貼切形象地解讀成了:「二院點燈」,但是,至今人們提及《大紅燈籠高高掛》,記憶中最清晰的已不是故事展現的封建家族生活,而是———喬家大院。
競報:為什麼至今提到晉商文化,人們仍然會想到祁縣,為什麼提及祁縣,人們會立即想到喬家大院?
胡玫:在選擇拍攝《喬家大院》前,我不只走訪喬家大院、喬家後人,還曾親自到山西走訪,山西現在仍留存元明清時期許多知名的晉商大院,常家大院、王家大院等。僅山西祁縣就有古民宅千處,但是,只有喬家大院的建築保存是最為完好的。而我在探尋為什麼會是喬家大院的建築保存最為完整時,了解到喬家第三代傳人喬致庸的許多軼事,非常能代表晉商的精神,而喬家大院大約有五百年的歷史,它的存在離不開晉商這塊土壤。
競報:從《龍票》到《白銀谷》,為什麼許多片方都看中晉商文化這一題材?
胡玫:我沒看過《龍票》和《白銀谷》,擔心創作會有重復。舊時曾有人說:「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他們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他們在商界以群體的形式活躍五個多世紀,經營范圍十分廣泛,上至綢緞,下至蔥蒜,他們在清初即創建中國最早的銀行———錢庄,執中國金融界之牛耳。今天,我們將他們統稱為「晉商」。
競報:山西商人為什麼會成為一種文化?
胡玫:山西晉商有著官商的特點,而皇商盛行也是在那一時期、那一地區得以發展起來的。山西離北京地理位置很近,當時進關出關都很方便,茶、私、鹽、糧有著得天獨厚的交易便利。也就是當時在山西得以實現便利的「物流」。山西商人也很有特點,就算再有錢、再驚天動地,他們也是這塊泥土地上的人,他們誠信待人,有很多純朴的特色。《喬家大院》主要人物身上有很多山西商人代表性的有意思的東西,比如,再有錢他們也很土,很摳門,很簡朴。他們遵循儒教精神,用以德服人的方式去處理經商的關系、家族內外部的關系。
競報:晉商文化博大精深,既然不想面面俱到,其中什麼是最吸引你的?
胡玫:晉商文化有許多值得表現的地方。但是我拍這么一部電視劇並不是僅僅要講述一代晉商發展史,而是想讓人明白晉商成功的根本在於儒商精神。我在山西走訪時,曾在某家晉商的大院看到「誠信」牌匾,說明當時受儒家文化影響很深的晉商,有著很進步的經商理念。這雖然不是喬家最先掛的匾,但是,喬致庸當年為接手英年早逝的大哥留下的家業,棄文經商,他本身就受儒家文化影響很深。儒商精神的根本在「誠信」二字,這可能也是現在社會上比較缺失的一種價值觀念。因此,我呼喚這種精神。
為什麼選擇喬家第三代
喬致庸代表晉商精神?
競報:喬家而今傳至第八代,喬致庸既不是喬家的創業者,也不是喬家家道轉折時的東家,為什麼會選中第三代傳人喬致庸來展現晉商傳奇和晉商精神?
胡玫:喬家最鼎盛的時期,在傳至喬家第三代喬致庸的時候,一股銀達到1.7萬兩,這在當時已經是巨富了,但是喬家仍然不是當時山西的首富。我不可能將晉商文化面面俱到地展現,只能取其代表,我選擇喬家為代表,不是因為其巨富,而是因為他代表了晉商精神。
競報:喬致庸個人傳奇中哪些代表了晉商精神?
胡玫:第一,作為晉商代表,喬致庸不只為自己取財,他有愛國意向,當時海防、西征,他都為朝廷分擔開銷。第二,他經商講求誠信和做人的道理。第三,貫穿誠信,把儒家思想和晉商商幫多年的商業實踐結合,這是晉商文化很重要的一點。第四,他的管理思想也很進步。當時已經提出股份制改革,他家傭人可以參股,這是非常先進的資本主義思想和管理機制。喬致庸用人以德選人,在徒弟們路過的小橋上,放一兩銀子,有的拾錢自己留下,喬致庸以為此人不可用;有的過而不拾,喬致庸以此看出這人適合做伙計;還有的撿完以後,交還給失主,喬致庸認為,這是好的人才,可以做掌櫃。他們的家族重文化教育,高薪聘用教師,傭人也要學習。不能只認錢,要懂中國傳統,要求掌櫃不喝花酒,不納妾。喬家家規很嚴,喬致庸將家規豐富起來,傳至喬家第六代以至第八代。
競報:喬致庸的商業發展是成功的,而個人感情發展則是帶有悲劇色彩的,那麼您選擇以慈禧為喬家封匾為結局,是照顧中國人的口味,讓電視劇《喬家大院》結尾不至於太悲情嗎?
胡玫:事實上,中國民族商業史代表人物喬致庸本人是在辛亥革命後去世的。那時中國的商業進入到資本主義萌芽階段,喬致庸新的思想,已經不再滿足於貨通天下,他的理想是匯通天下,但是因為當時朝廷的腐敗,百姓流離失所,是最黑暗的時刻,他不可能實現他的理想。他雖然不是創建票號第一人,但是他的經商經驗,讓他在當時做出聯合山西商人,建立票號網路的提議,也就是當時中國人自己的銀行網路。但是因為當時山西商人的小農意識,家族資本的心胸,喬致庸的理想沒有得以實現。使得中國民族資本銀行業倒退了近百年。後來當西方銀行在上海登陸坐穩天下時,當時的中國資本家,在上海第二次發起這種議論,可是機會已經錯過了。
如果說胡玫是被喬致庸身上代表晉商精神的傳奇所吸引,而選擇喬致庸作為喬家大院以至晉商文化的代表,那麼,在編劇朱秀海的眼裡,提到喬家大院,還有兩個更為重要的原因,不可能不提及喬致庸,正是喬致庸成就了代表中國文化的喬家大院。
喬致庸晚年性情大變
創造了喬家大院
編劇朱秀海解說,「喬致庸是一個悲劇色彩的商界英雄,當喬致庸竭其一生之力實現貨通天下、匯通天下的理想之際,中國卻也到了國將不國的境地,列強入侵,朝廷腐敗,大批銀子流向海外,外國人漸漸控制中國經濟,讓垂暮之年的喬致庸比別人更早地看到了國家即將崩潰的前兆,痛切地感受到自己以商救民、以商富國夢想的破滅。這樣的現實讓他心力交瘁,性情大變。面對著自己畢一生之力建樹的一切都將付之東流的打擊,這個倔強的老人抱定了一個一定要在這個世界上留下點什麼的信念,一改往日不治家宅的習慣,耗費重金修建了著名的喬家大院。」
喬致庸一生善行
成就了喬家大院
事實上,喬家大院建成之際,喬致庸並不相信這所院子真能留存下來。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正因為他在世時的善行,這座薈萃了中國傳統建築文化中最精華之處的大院,在他死後雖歷經時光和戰火,卻奇跡般的完整保存了下來,成了中華民族的遺產,並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世界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
山西有許多晉商大院,喬家大院是其中保存最為完整的。胡玫在采訪中曾透露過,至今,她到山西走訪,仍能從當地人口中,了解喬家的口碑和喬致庸的善德。「黃河幾次發大水,沖到山西省來,都是喬致庸放錢賑濟災民,喬家開糧發粥,當時廣傳清政府賑濟災民放粥的口諭,「發放給災民的粥,毛巾裹起來,再打開時,米不能散,放在碗里,插上筷子不能倒。」事實上,這句話是喬致庸說的。喬家對僕人也特別好,「他們有嚴格的家規限定,從不打罵僕人,傭人家裡有天災人禍,喬家一定給予錢糧補償。喬家待鄰里也相當厚道,喬家的狗在門口咬了人,家裡的大太太、二太太都跑出來和人家道歉。」胡玫導演告訴記者,這是她在走訪中,聽當地人傳頌的,只是這個情節她沒有表現在電視劇中,因為害怕觀眾感覺太假,而這正是當地人真實傳頌的喬家善舉。
正是喬致庸一生的善行,讓喬家大院在後來,歷經太平天國、文革等許多變革,仍然能被當地人完整地保存下來。郭慕華/文
鏈接
喬家大院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規模較大的民居建築之一。地處山西晉中盆地,位於祁縣城東北12公里處的喬家堡村,距省會太原50公里。
也叫『在中堂』,喬家大院是俗稱。房主人的名字叫喬致庸,庸是中庸,取其不偏不倚,執兩用中之意,所以定宅名為「在中堂」,是聞名海內外的商業資本家喬家第三代喬致庸的堂名。
佔地3724平方米,共有6個大院,313間房屋。四周是十幾米高的青磚牆,上有女兒牆式垛口,四角有挺拔的角樓。大院中間是一條巷道,一頭是大門,另一頭是祠堂。巷道兩側各有三個大門,共六個院落,每個院子又有兩三進小院子。
來源: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