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地理的專業術語有哪些八年級

地理的專業術語有哪些八年級

發布時間: 2021-02-15 22:08:15

『壹』 八年級地理知識

1、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
●緯度位置及優越性: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一小部分在 (熱帶) ,沒有(寒帶 ) 。氣候差異大,為發展( 多種農業經濟
)提供了有利條件。
●海陸位置及優越性:(1)位於( 亞)洲的東部, (太平 )洋的西岸,使我國東部廣大地區( 在夏季風濕潤氣流的影響下, 降水 )
豐富,有利(農業)生產;(2)海陸兼備,東部地區有利與( 海外各國友好往來 ) ;西部地區(深入亞歐大陸內部 )
,使我國陸上交通能與(中亞、西亞、歐洲)各國直接往來,便於對外( 交往和合作 ) (3)沿海有許多優良的港灣,便於發展(海洋事業) 。
●我國領土面積(960萬 )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 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陸上鄰國14個。逆時針依次為朝鮮、( 俄羅斯)、( 蒙古
)、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 )、(寮國
)、越南。陸上疆界2萬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國家6個:韓國、(日本 )、菲律賓、(馬來西亞 )、汶萊、(印度尼西亞 )。
2、我國的人口
●人口總數:2000年( 12.95 )億。
●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人口 基數大,人口增長快。
●我國人口分布特點: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龍江黑河—雲南騰沖一線為界,( 東部 )地區人口密度大,( 西部
)地區人口密度較小。(我國西部地區人口稀少,但資源豐富,在西部大開發時,應注意什麼問題?西部地區具有資源優勢,但自然環境相對脆弱。在目前人、地、水、土矛盾已相當尖銳的條件下,開發西部,一定要以保護環境為前提,不能先開發後再治理。)

●人口國 策: 實行計劃生育。
●內容: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3、我國的民族
●我國共有(56 )個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 漢 )族,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壯 )族。
●漢族分布特點:漢族的分布遍及全國各地,以 ( 中部 )和(東部)最為集中。
●少數民族分布特點:主要集中在( 東北 )、( 西北 )、(西南 )。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壯 )族。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
●少數民族風情:
( 蒙古 )族的那達慕大會
( 傣族 )族的潑水節、孔雀舞,
(藏族 )族的集體舞、藏歷年,
(朝鮮 )族的長鼓舞等。
4、我國的地形
●我國地形的特點:(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山區在開發和保護方面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1)山區地面較為崎嶇,(交通)不便,(基礎設施)建設的難度較大。
(2)在開發利用山區時,要特別注意(生態環境建設),預防和避免山地災害(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發生。
●我國地勢特徵:(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階梯的分界線 海拔高度 主要地形類型 主要地形區
第一級階梯 一、二級階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二、三級階梯是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第二級階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內蒙古高原、雲貴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
第三級階梯 500米以下 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間分布 東南丘陵、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的特徵對我國的氣候、河流、交通產生的影響:
(1)對氣候的影響: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於海上的濕潤氣流向我國內陸推進,為我國廣大地區帶來豐沛的降水。
(2)對河流的影響:西高東低的地勢,必然造成我國的大江大河自西向東奔流入海;河流在高一級階梯向低一級階梯流動時,落差大,產生巨大水能。
(3)對交通的影響:向東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聯系;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成為我國東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礙。
山脈 兩側的地形區
西側 東側
①大興安嶺 內蒙古高原 東北平原
②太行山 黃土高原 華北平原
③巫山 四川盆地 長江中下游平原
④橫斷山脈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或雲貴高原
山脈 兩側的地形區
北側 南側
⑤昆侖山脈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⑥天山山脈 准噶爾盆地 塔里木盆地
●山脈構成地形骨架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我國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
(內蒙古高原)地面坦盪、一望無際
(黃土高原)黃土廣布、地表千溝萬壑
(雲貴高原 地表崎嶇,喀斯特地貌顯著
●四大盆地
面積最大的盆地是( 塔里木盆地)盆地
海拔最高的盆地是( 柴達木 )盆地
緯度最高的盆地是(准噶爾)盆地
發展農業生產條件最優越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主要山脈走向:東-西走向:天山山脈――陰山山脈
昆侖山脈――秦嶺
南嶺
東北-西南走向: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長白山脈――-武夷山脈
台灣山脈
南-北走向:橫斷山脈
西北-東南走向:祁連山脈
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5、我國的氣候
●根據活動積溫,我國從北到南可以劃分為5個溫度帶
. 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此外還有一個地勢較高的高原氣候區.
(1)熱帶 亞熱帶 暖溫帶 中溫帶 寒溫帶 高原氣候區
(2)0
(3)暖溫帶
(4)瓊 台 粵 桂 雲或滇
(5)一 三
(6)②亞熱帶 ③暖溫帶
●依據降水量和蒸發量的關系,我國可以劃分
為4個干濕地區( 濕潤)區、(半濕潤)區、(半乾旱)區、(乾旱)區。
干濕區 濕潤區 半濕潤區、 半乾旱區、 乾旱區。
植被 森林 森林草原、 草原 、荒漠。
農業類型 種植業(水田農業) 種植業(旱地農業) 畜牧業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說出下列地理現象存在差異的原因:
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形成特殊的「魚米之鄉」的景觀得益於( 雨熱同期的季風 )氣候。
長江中下游地區與青藏高原處在大體相同的緯度上,但氣候差別很大的原因是(地勢(青藏高原海拔高 ))因素;
長江中下游地區與阿拉伯半島大體相同的緯度上, 氣候差別很大的原因是受(海陸位置 )和( 夏季風
)的影響。北京與烏魯木齊緯度大致相當,但降水卻有很大的差別。(海陸位置、夏季風)
在不同的溫度帶內生長不同的果樹;不同的溫度帶內熟制也不同;南北傳統民居的建築結構也不同。原因是(緯度因素 )
東西植被不同;東西農業類型不同,東部以耕作業為主,西部以畜牧業為主;東西部房屋屋頂的結構不同,東南部多鈄頂房,西北部多平頂屋。(降水量不同)
使我國的農作物及各種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氣候復雜多樣 )
②形成不同自然資源和旅遊資源(氣候復雜多樣 )
③人們的飲食習慣也各有不同,如:四川、湖南等地冬季比較陰冷潮濕愛吃辣椒;南方人愛吃米飯,北方人愛吃麵食。(氣候復雜多樣 )
④人們的服飾也因為適應氣候而多姿多彩(氣候復雜多樣 )
,如:西藏的藏袍就是為了適應西藏日較差大的氣候特徵的(地形);⑤各地的建築特點不同,北方的屋頂斜度較小,牆體較厚,南方的屋頂斜度較大(氣溫、降水);⑥對。……
(1)①7;②7、8;③4、5、6、7、8;④4、5、6、7、8、9
(2)夏秋多冬春少
(3)廣州、哈爾濱;我國的雨帶推移是自南向北推進。
(4)因為我國南方雨季開始早、結束遲、雨季長;我國北方雨季開始遲、結束早、雨季短
●季風氣候帶來的災害性天氣( 寒潮 )、( 台風)、(水旱災害 )
●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
(1) 從圖中讀出我國的氣候特點:氣候特徵(氣候復雜多樣)、( 季風 )氣候顯著。
(2)三明屬於( 亞熱帶季風氣候 )氣候。
●列表對比長江、黃河
項目 長江 黃河
發源地 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 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
源頭 沱沱河 約古宗列渠
流經省區 青、川 、藏、滇、渝、鄂、湘、贛、皖、蘇、滬 青、川、甘、寧、內蒙古晉、陝、豫、魯
流經主要地形區 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主要支流 嘉陵江、漢江、贛江等 洮河、湟水、渭河等
流域范圍 位於秦嶺與南嶺之間 位於陰山與秦嶺之間
開發 水能(上游)、航運 水能(上游)
治理 興建中上游防護林 (略,見下表)

●黃河各河段產生災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
河 段 上 游 中 游 下 游
產生的主要災害 草地退化、荒漠化嚴重 水土流失 地上河
產生災害的原因 氣候趨於乾旱 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支流較多。黃土高原的土層舒松,植被破壞嚴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與雨水一起匯入黃河。
黃河進入下游平原,河道變寬,坡度變緩。河水流速減慢,攜帶的泥沙沉積下來,使河床逐漸抬高。
治 理 植樹種草 開展水土保持綜合治理。 加固黃河大堤
8、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資源總量豐富)、( 但人均不足。)
土地資源類型 季風區或非季風區 干濕地區 主要地形類型
耕地 季風區 濕潤、半濕潤區 東部的平原、低緩丘陵、盆地
森林 濕潤區 山地
草地 非季風區 半乾旱區 高原
未利用土地 半乾旱區 西部的盆地、高原
●我國土地的基本國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沒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及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
●我國水資源時間、空間分布特點:時間上:夏秋多,冬春少;空間上:南豐北缺。
●解決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的辦法:興建水庫可以有效調控徑流和水量的季節變化。例如:三峽和小浪底水利樞紐。
●解決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衡的有效辦法之一:跨流域調水。例如:南水北調工程,引灤入津工程,引黃濟青工程。
●解決我國缺水問題的主要途徑之一: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9、我國的交通
●我國交通運輸網路的大致分布格局:東密西疏
●我國的主要鐵路干線
①蘭新線 ②青藏線(未建成) ③包蘭線 ④京九線
⑤寶成線 ⑥成昆線
東西向:京包線(北京—包頭)—包蘭線(包頭—蘭州);
隴海(連雲港—蘭州)—蘭新線(蘭州—烏魯木齊);
滬杭(上海-杭州)—浙贛(杭州—株洲)—湘黔(株洲—貴陽)—貴昆(貴陽—昆明)線
南北向:京哈線(北京—哈爾濱);京滬線(北京—上海);
京廣線(北京—廣州);京九線(北京—九龍)
焦柳線(焦作—柳州);
寶成線(寶雞-成都)——成昆線(成都—昆明)
我國主要的交通樞紐及經過的鐵路干線:
北京:(京哈線)、(京包線)、(京廣線)、(京滬線 )、(京九線)。
徐州:(隴海線)、(京滬線)。
鄭州:(隴海線)、(京廣線)。
蘭州:(隴海線)、(京包線)(包蘭線)。
●根據需要合理地選擇交通運輸方式(略)
9、我國的農業
●農業的地區分布:
東、西部差異:
西部 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東部
種植業 畜牧業 種植業 林業 漁業
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綠洲 內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大牧區 東部半濕潤和濕潤的平原地區 東北、西南的天然林區,東南的人工林區
東部沿海和長江中下游地區南、北方種植業的差異:
地區 耕地類型 作物熟制(一年幾熟) 主要作物
糧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秦嶺-淮河以北 旱地 一年一熟、兩年三熟、一年兩熟 小麥 花生 甜菜
秦嶺-淮河以南 水田 一年兩熟、一年三熟 水稻 油菜 甘蔗
●三大棉區:
●舉例說明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必要性:(P102圖4.16填充圖冊P32五)
利用當地(自然條件)的優勢,把要發展的農業生產部門或農作物,布局在適宜它本身發展、生長最有利的地區,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內容之一。
●農業生產還受當地(社會經濟條件)的制約,這也是發展農業需要充分考慮的因素。
10、我國的工業
●工業分布特點:(沿海)、(沿河)、( 沿交通線)
●工業的空間分布:
(1) 京廣、京哈、京滬等鐵路沿線的全國意義的工業基地。
(2) 黃河流域的(能源開發 )工業帶。
(3) 長江沿線的以(上海)、(南京)、(武漢)、(重慶)為中心的沿江經濟發達地帶。
(4) 沿海地區的(長江三角洲)、(遼中南)、( 京津唐) 、( 珠江三角洲地區)等工業最發達的經濟核心區。
●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1) 特徵:從業的科技人員比重大;開發研究的費用比例大;產品更新快。
(2) 分布特點:大多依附大城市,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
(3) 開發側重點:沿海地區側重(科技園區型) 高新技術產業;沿邊地區側重(貿易導向型)型產業;內陸地區側重與(國防軍事類)有密切關系的產業。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依附於大城市,分布特點呈(大分散)、(、小集中)
●舉例說明高新技術產業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上海:優化調整了工業的產業結構。(上海工業的變化)
北京:增長速度快,促進和推動了經濟的發展。(中關村對北京經濟發展的貢獻)
互聯網:互聯網技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網路購物、SOHO族、網路社區等)
http://wenku..com/view/c278c2c56137ee06eff9187f.html

『貳』 八年級的所有地理知識

下學期的
初二地理下學期復習提綱

第五章:
1、地理區域有許多不同的類型,有的是自然區域,如珠江三角洲;有的是經濟區域,如工業區;有的是行政區域,如西藏自治區。同一個地理區域,可能同時兼有多重「身份」。
2、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
3、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差異比較:
比較項目 秦嶺—淮河以北地區 秦嶺—淮河以南地區
1月平均氣溫(高於0°/低於0°) 低於0° 高於0°
年降水量 少 多
主要地形 平原與高原為主 平原、盆地與高原、丘陵交錯
植被類型 溫帶落葉闊葉林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河流流量 小 大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 一年兩熟或三熟
耕地類型 旱地 水田
糧食作物 小麥 水稻
傳統交通工具 馬車 船
傳統體育項目 滑雪、溜冰 賽龍舟、游泳
4、西北地區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以草原、荒漠景觀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積的沙漠分布;只有在盆地邊緣出現稀少的綠洲。這一切說明西北地區是一個以乾旱為主要自然特徵的地區。
5、青藏地區因地勢高聳而成為一個獨特的地區,由「高」隨之而來的另一個顯著自然特徵是「寒」。
6、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都是我國主要的牧區。內蒙古主要是溫帶草原牧場;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場;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場。內蒙古的三河馬、三河牛,新疆的細毛羊,青藏的氂牛、藏綿羊和寧夏的灘羊都是著名的畜種。
7、除了畜牧業外,在西北地區人們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發展灌溉農業。
第六章:
1、 北京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國際交往中心。人民大會堂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所在地,中南海是黨中央和國務院所在地。
2、 北京皇宮的城市格局是「凸」字形的,這樣的城市格局是我國歷代都城規劃和建設的代表作。
3、 北京有著無數名勝古跡,長城、頤和園、天壇、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其中北京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
4、 為了增強國際競爭力和服務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規劃和建設包括中央商務區、國際傳媒大道等在內的重點功能區,以及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建設人與環境和諧共處的城市環境。
5、 香港由香港島、九龍半島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圍200多個島嶼組成,澳門由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組成。港澳地區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6、 香港和澳門是我國的兩個特別行政區。我國政府制定了「一國兩制」政策,祖國內地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和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7、 香港人多地少,「上天」——建設高層建築,「下海」——填海造地,成為香港擴展城市建設用地的兩種重要方式。
8、 港澳地區第三產業很發達,香港是國際貿易中心、運輸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務中心和旅遊中心。博彩旅遊業是澳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
9、 長期以來,港澳與祖國內地一直保持著密切的經濟聯系,其中以香港表現得最為明顯。祖國內地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豐富且低廉,而香港則擁有豐富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香港和祖國內地的經濟合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
10、轉口貿易是指從一國購進商品後,不在本地銷售,而直接賣到其他國家的貿易形式,祖國內地是香港最大的轉口貿易夥伴。
11、台灣省包括台灣島,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島、釣魚島等許多小島,台灣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它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
12、台灣島是個富饒的寶島,被譽為「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島上約一半以上的土地覆蓋著茂密的森林,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的美譽。樟樹是台灣最著名的樹種,樟腦產量居世界首位。
13、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台灣經濟以農業和農產品為主,出口蔗糖、菠蘿、稻米、樟腦等。從60年代開始,台灣重點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形成「進口——加工——出口」型的經濟。
1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新疆境內高山與盆地相間分布,形成「三山夾兩盆」的地形特點。雄偉的天山山脈橫亘這些新疆中部,南北兩側分別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爾盆地。
15、新疆有大小數千個綠洲,是最主要的農業生產基地,小麥、玉米、高粱等是這里的主要農作物,棉花、甜菜和多種瓜果成為新疆綠洲的特色農產品。坎兒井是一種古老的引水工程,長期為新疆的綠洲居民所利用。
16、新疆預測石油、天然氣儲量約佔全國陸地總儲量的1/3,隨著國家「穩定東部,大力發展西部」的能源戰略決策的逐步實施,新疆有望成為中國重要的石油及天然氣工業基地。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將可以迅速增加當地的財政收入並能夠緩解東部地區的能源短缺問題。
第七章:
1、 珠江三角洲位於廣東省的東南部,海陸交通便利,被稱為我國的「南大門」。
珠江三角洲地區形成了一個包括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沿海開放城市(廣州)、經濟開放區(整個珠江三角洲)在內的多層次的開放體系。
2、 利用這里的優越條件,珠江三角洲吸引了大量海外華人的投資(珠江三角洲外資的主要來源地是港澳地區),成為了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地帶。
3、 20世紀80年代以來,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緊鄰港澳的優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澳的產業擴散,引進了大量的外資,同時也引進了先進技術設備、經營管理方法和最新工商科技信息,創辦了一大批加工製造企業,發展外向型的經濟。
4、 珠江三角洲生產的產品,主要是通過港澳貿易渠道,出口至東南亞、歐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區,賺取了大量的外匯。至20世紀末,這里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和日用消費品生產出口基地之一。
5、 港澳地區與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合作以「前店後廠」為基本模式。香港利用海外貿易窗口優勢,進行市場推廣和對外銷售,扮演「店」的角色。珠江三角洲地區則利用土地、自然資源和勞動力優勢,進行產品的加工、製造和裝配,扮演「廠」的角色。
6、 珠江三角洲地區加工製造業的發展,促進了餐飲、娛樂、運輸等服務業的發展,這些非農產業為當地剩餘勞動力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而且還吸納了數百萬外地勞動力。
7、 隨著非農產業的發展和人口的遷入,珠江三角洲有越來越多的農業用地被改變為工業、交通和城市建設用地,這些非農用地與尚存的農業用地相鄰,形成了居住用地、工業用地、基礎設施用地和農業用地交錯分布的獨特土地利用景觀。
8、 西雙版納是除海南省之外,我國原始熱帶雨林保存最為完整的地方。高大挺拔的望天樹、巨大的板塊根、殘忍的絞殺植物、氣勢磅礴「獨木成林」等都是雨林特有的景觀。
9、 西雙版納生活著上千種動物,其中有亞洲象、綠孔雀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人們形象地把這里稱為「熱帶動物王國」。
10、西雙版納還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以傣族為主體的多樣性民族風情為西雙版納增添了無窮魅力。
11、長期以來,西雙版納地區以農業生產為主,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在國家和雲南省有關政策的鼓勵下,西雙版納憑借得天獨厚的位置優勢和資源優勢,使旅遊業迅速崛起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
第八章:
1、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是黃土高原,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
2、水土流失帶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農作物產量下降;使溝谷增多、擴大、加深,從而導致耕地面積減少;還向黃河下游輸送大量泥沙,給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難。
3、黃土高原地形破碎,氣候較為乾旱,不僅水土流失嚴重,而且多種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旱澇災害是黃土高原地區最主要的自然災害,所以說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
4、在黃土高原要想使社會、經濟得到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生態建設,改善環境,一方面,採取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修擋土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過度放牧的地方減少放牧的牲畜數量等。
5、長江沿江地帶是一個較為典型的「帶狀」區域,不僅地理位置優越,而且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為本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區是全國經濟發展的重心地區。
6、長江沿江地帶溝通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與西部資源富集地區,構成了一個英文字母「H」的格局,是承東啟西的紐帶。
7、長江沿江地帶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區,而且工業基礎雄厚,目前已發展成為我國最具活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帶之一。通過眾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幹道,這些經濟技術優勢可向南北輻射,使我國南北經濟成為一體。
8、長江沿江地帶擁有很多城市,中下游地區城鎮密集,上游地區城市較少,其中,上海、南京、武漢、重慶四個特大城市,是區域的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強大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在這四個特大城市的基礎上,分別形成了以它們為中心的四個城市群。
9、長江沿岸是我國高度發達的綜合性工業地帶。目前,自東向西已經形成了四大工業基地。鋼鐵、石油化工、汽車、輕紡等工業基地沿江分布,構成了我國東西綿延的「工業走廊」的雛形。
10、在長江沿江地帶大規模的開發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如水土流失、洪澇災害(長江中下游地區是長江流域洪澇災害最集中、最嚴重、最頻繁的地區)、水污染和酸雨。
11、酸雨可導致水體、土壤酸化,對植物、建築物造成腐蝕性危害,華中酸雨區是全國酸雨污染范圍最大、中心強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區,西南酸雨區是第二嚴重的酸雨區,華東酸雨區的污染強度低於華中、西南酸雨區。
第九章:
1、國土遼闊、區域差異大是我國的一個基本國情。一個區域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揚長避短,因地制宜地發展經濟,同時還要加強區域之間的聯系。
2、人口眾多,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較低是我國的又一基本國情。21世紀的世界,是一個經濟走向全球化的世界,我國要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在世界中求發展。

『叄』 地理專業術語

喀斯特地貌
雅丹地貌
丹霞地貌
沖擊扇
河漫灘
三角洲
高原
平原
丘陵
山地
盆地
背斜
向斜
地塹
地壘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雪線
海岸線
褶皺
斷層
洋流
母質
淋移作用
拮抗現象
次生礦物
原生礦物
方沸岩
塊熔岩
非可燃性生物岩
腐殖堆積層
水蝕
板塊

『肆』 地理專業名詞

地理專業抄一般指地理科學。地理科學是教育部批准設置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於地理科學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四年,授予理學學士學位,是從各種角度對地質、地表形態等地理特徵進行深入研究,研究人與地理的關系的專業。

『伍』 八年級上冊地理學習口訣有哪些

記憶口訣—我國省級行政區

京津滬渝直轄市
蒙寧新藏桂自治
一國兩制台港澳
東北三省黑吉遼
冀晉魯 歸華北
蘇浙皖贛在華東
湘鄂豫 歸華中
華南還有粵閩瓊
川滇黔 歸西南
西北還有陝甘青

記憶口訣—我國之最

面積最小的省是澳門
緯度最高的省是黑龍江
面積最大的省是新疆
跨經度最廣的省是內蒙古
跨緯度最廣的省海南省
人口最多的省河南
人口最少的省澳門

記憶口訣—中國鐵礦

我國鐵礦有八家,內蒙白雲湖北大。
遼寧鞍山和本溪,河北遷安安徽馬。
海南鐵礦在石碌,四川一朵攀枝花。

記憶口訣—中國煤礦

中國煤礦有十一,開灤峰峰省份冀。
遼寧煤礦是阜新,大陽西山在山西。
安徽淮北江蘇徐,黑龍抓住鶴和雞,
平頂山礦省份豫。

記憶口訣—有色金屬礦

德興銅礦在江西,湖南錫礦山產銻。
貴州銅仁產汞礦,雲南個舊出產錫。
甘肅金昌礦產鎳,鎢礦產地贛大余。
湖南水口山鉛鋅,廣西平果出產鋁。
內蒙白雲泥土稀,山東招遠有金幣。

憶口訣—貨運選擇三原則

貴重急需量不大,最佳選擇是航空。
易死變質鮮活貨,短程可用公路送,
遠程而且數量大,鐵路上有專車用。
大宗笨重遠距離,水運鐵路二者中。

記憶口訣—我國十四個陸上鄰國

北面俄蒙古,朝鮮在東岸
西北哈吉塔,三個皆斯坦
印尼和不丹,四國在西南
西邊巴和基,還有阿富汗
南方三國家,老緬和越南

記憶口訣—中國地形區特點

青藏高原有雪山,遠看是山近成川。
內蒙高原第二大,一望無際地面坦。
黃土高原黃土松,支離破碎多溝坎。
雲貴高原峰嶺眾,岩溶壩子到處看。
塔里、准噶、柴達木,盆地內部戈壁灘,
四川盆地山嶺環,內有成都象把扇。
三大平原北向南,東北華北長江岸。
東北海拔200米,人民常把黑土翻。
華北又稱黃淮海,海拔50地勢坦。
河汊交織湖泊多,「水鄉」遍布長江岸。

『陸』 地理風水常用術語都有哪些

一、天門地戶:
西北為天門,東南為地戶。乾為天門,巽為地戶。西南為人門,東北為鬼門。西北立龍、飛翼之抽象天門,東南伏漏、石竇象地戶。
二、九龍九星:
以龍的姿勢比喻山川形勢。有回龍、出洋龍、降龍、生龍、飛龍、卧龍、隱龍、騰龍、領群龍等九種。九星:山川的九種形狀名稱,分為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左輔、右弼。大游年歌中有其五行和吉凶含義(請參考《陽宅十書》)。
三、五嶽五星:
地上五嶽皆對天上五星。金星頭圓而足闊;木星頭圓而身直;水星頭平而生浪;火星頭尖而足闊;土星頭平而體壯。其中,各有吉凶含義要領。五嶽就是:東岳泰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
四、喝形:
憑直覺感受將山川形狀比喻成生肖動物。如,獅、象、龜、蛇、風等。是形法對自然界形勢觀察的方法,以便判斷吉凶。
五、龍虎:
穴旁左右二砂,貼身左右。如,龍虎護衛穴區,環抱有情,不逼不壓,不折不竄,青龍婉蜒,白虎馴服。
六、明堂:
原來是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風水術中稱陽宅大門前面或陰宅前方的范圍,是地氣聚合的處所。案山內為大明堂,或稱外明堂,龍虎心裡是中明堂,穴前為小明堂,或稱內明堂。古明堂以潔凈、寬廣、藏風、聚氣為佳。相地就是要選好明堂。然後點穴,達到趨吉避凶之目的。
七、案山:
穴前近而小路高出明堂的坡地,好象貴人辦公的書桌,憑案以處理各類事務。如果上面有文房四寶矗立,就更加吉利。出官出貴。
八、朝山:
穴前遠方高大秀麗之山,如賓主相對,成天然朝拱的形狀,主大富貴。劉基說:「點穴先須要識朝,朝山不識術非高。」
九、神座:
穴前流水去處的一座大山。口訣說:「水口一山如虎卧,回頭不許眾人過。高昂切斷水難流,此物名為神仙座。」
十、捍門:
水口問兩山對等,如捍衛門戶,此為貴兆。
十一、賓主:
相對的兩山。口訣是:「賓要有情主要真,主若歌斜賓不顧,定知此地欠緣因。」
十二、父母:
穴後巍峨之山。「問君何者為父母,穴後巍峨聳一山,前後相生不相剋,兒孫赴舉不空還。」
十三、少祖:
近穴之山。口訣說:「近穴名為少祖山,此山吉凶最相關。開睜展翅為祥瑞,低小孤單力必艱。」
十四、樂山:
穴後櫬托之山,用作穴枕。樂山有梅樂、借樂和虛樂三格,又有左、中、長、高、低、多等格,只要高闊障護,沒有空缺,便為吉格。
十五、官鬼禽曜
穴的四周發出的余山之氣,屬砂類四星,俗稱:無官不貴,無鬼不富,無禽不榮,無曜不久。
十六、孤峰:
穴前的孤獨朝山。龍忌孤獨,所以不吉。
十七、形勢
即地形與地勢,千尺為勢,百尺為形。形是近觀,勢是遠景,有勢而後有形,有形而後見勢。形於內勢於外,勢粗形細,勢是起伏的群峰,形是單座的山巒,勢如城郭垣牆,形如樓台門第,認勢難,觀形易,來勢為本,住形為未。前後左右稱為四勢,山水應案謂之三形。
十八、左輔右弼:
在穴的左右夾對的山,要高低大小遠近相稱,方為合格。這些山能對穴起到輔弼護從作用,又在陽宅內外的游年變爻中,氣口左右也稱左輔右弼,吉凶不定。
十九、平洋:
乎坦有水的地形,也指平原地區。風水認為,山地要立著看,平洋要倒著看,平洋最宜逆水砂。看平洋吉凶較繁難,更須細心推測。
二十、水到局
來水進入明堂,臨近穴前,環抱有情為吉。
二十一、水口砂:
水口是水流的去處,水口砂是水口兩岸之山,水口無砂,水勢直棄而瀉不吉。水口處應有密集之山,如犬牙相錯,群鶴相攢,重更迂迴數十里,步步回頭不肯離去才是大吉。若是華表、捍門、羅星、北辰則更好。山管人丁水管財,山水環顧有情,才為上等之地。
二十二、囚形:
建宅時先設圍牆,沒有出路,而後蓋房,稱為落囚。房屋四周無出路,也稱落囚。房屋四周皆為水,也是落囚。口訣說:「四面水周流,其名喚作囚。運旺之時才一發,運衰之日萬般休。吊角挨邊猶自可,居中作穴更堪愁。時師莫說棋盤上,下著將軍禍到頭。」
二十三、倒杖:
立穴放棺的方法,要因自然之勢,前後左右合乎天然。
二十四、三要:
即門、主、灶。
二十五、六事:
即門、灶、巷、路、廁、磨。當今應注意電桿、天線等等。
二十六、穴名:
有鳳凰展翅穴,有嫦娥奔月穴等名目,都是形法根據山形水態而為其命名的。
二十七:城門:
是按形而言,即古代城池四面八方之門,又稱作水口,今日陽宅實指大門之處。
二十八:地運:
是根據玄空飛星中三元九運入中的情況來計算的。地運的長短,是以中星和向星的關系來決定。在二十四山向中;每一山向都有特定的中星與向星的關系。比如,子山午向,一運一白水星入中,向星為五,中隔一運、二運、三運、四運,每運二十年,合八十年。往後不管何星入中,地運都是八十年。現把二十四山向的地運長短,統列如下:
子山午向,地運八十年,
癸山丁向,地運八十年。
壬山丙向,地運八十年,
午山子向,地運一百年。
丁山癸向,地運一百年,
丙山壬向,地運二百年。
乾山巽向,地運一百六十年,
亥山巳向,地運一百六十年。
戍山辰向,地運一百六十年,
巽山乾向,地運二十年。
巳山亥向,地運二十年,
辰山戍向,地運二十年。
酉山卯向,地運一百四十年,
辛山乙向,地運一百四十年。
庚山甲向,地運一百四十年,
卯山酉向,地運四十年。
乙山辛向,地運四十年,
甲山庚向,地運四十年。
坤山艮向,地運六十年,
申山寅向,地運六十年。
未山丑向,地運六十年,
艮山坤向,地運一百二十年。
寅山申向,地運一百二十年。
丑山未向,地運一百二十年。
勾搭小地的地運,不過如此,真正的龍脈大地,如北京的風水,只少也有500年以上的地運。
凡建房下葬,立定山向,不管是旺山旺向,或上山下水,其作用都只在地運所主之年限內,超出此年限,向星即入囚,居室即衰敗,墓葬則失靈。

立極與坐向
一、立極:
風水學中的立極就是以哪裡為原點,進行宅舍布局和堪察斷事。俗話說,一物一太極。立極就是「飛線定中宮」也稱「戊己」、「五黃點」、「院心」和「宅心」等等。稱呼雖異,意圖相同。傳統風水學是以「院心」或「宅心」為立極點,也就是放置羅盤的地點。如果是陰基風水,一般將羅盤放到墓穴的中心。但這在風水實踐中,運用這一理論方法,其預測常常是不準確的,也是不符合風水原理的。因為,風水首先是為人服務的,必須應以人為本才合乎情理。同理,各種「砂水」組合成的風水格局之吉凶,也應該是以人為中心點來論,才符合易理和常理。比如,衛星接收天線,天線的頂端就是焦點,焦點的位置如放置不對,那就不能取得收視效果。同樣,無論砂水格局多麼完好,如果點穴不準確的話,則就前功盡棄了。這個穴就是立極點。所以說,在陰基風水中,必須以棺木、骨灰盒或金罐的中心點(即死人的胸口位置為中心點)為立極點來考察周圍砂水的吉凶組合;在陽宅風水中,必須以人活動時間最長的位置為中心點,即以睡床或辦公桌近身一邊來考察陽宅風水的吉凶。考察大型企業的運氣必須以「財務室」為立極點,考察中小型酒吧、飯店的運氣以「收銀台」為立極點;預測董事長或總經理的個人運氣,則必須以其「辦公桌椅的交界處」為立極點。
總之,我們在進行風水堪察中,必須牢記以「人」為本的原則,必須以人活動時間最長的那個位置為標准原點,否則,其堪察就會少成多敗。
二、坐向
坐向也稱山向。一般農村正屋均有大門,以大門為向。城市單元樓房住宅中,開在樓梯口中的門,根本不算正門,只是一個出入口罷了。所以城市住宅以陽定向,以陽定向的原則如下:1、背山面海的房屋應以海的一面為向,背山的一面為坐。背山面湖,背山面江也一樣。2、以明堂為向,即房屋前邊的開闊地、廣場、花園等等。3、如房屋四周不見山水明堂,那就以陽光多的一面為向,即以窗戶最多的一面為向。

羅盤簡述
羅盤也稱作羅經,它的種類很多。最初做風水,只是看形勢而定吉凶。理氣派的興起,使羅盤由簡單到復雜,各種術數派都將自己的理論列於羅盤上。最初使用的羅盤,只是八卦和二十四山,楊公及其弟子創正針、中針和縫針三合式羅盤,叫做三合盤。沈氏將三合、三元兩盤有機地結合起來,則形成了綜合盤。除此還有八宅盤、奇門盤、命理盤、六壬盤等等,數不勝數。羅盤除了天池指南針外,其它地方不得有任何鐵釘和吸磁的東西,不用時應遠離金屬器皿存放。
正針二十四山盤,也叫地盤。則為二十四山的子午方向,是正南正北方向,這是每個羅盤必備的一層,沒有這一層,就不叫羅盤。在當今命理派風水中,丟棄其它層數不用,專用正針盤二十四山向。正針盤的作用是定方位的。一般形勢派風水師只用正針。
中針二十四山盤即人盤,是用於消砂和拔砂的,自然就應逆旋半卦山了。這是由於古人從陰陽來分的,認為山屬陰,水屬陽,所以就增設了中針二十四山盤。
縫針二十四山盤。即山盤,按正針二十四山盤順旋半個卦山即是。它的作用是用來納水的,即測定來去水的吉凶方位。

砂水鑒別法
砂水鑒別問題,是風水學中最基本的問題,學習風水,如果不能正確地將各種事物的砂水屬情區別分開,那麼在風水實踐中,對其吉凶的判斷和選址的准確性將大打折扣。
什麼叫砂、什麼叫水呢?風水學認為,高一寸為砂,低一寸為水。我們知道,風水學中最強調的是藏風聚氣,山環水抱。達到這一目的的原因,主要是為了將宇宙和山川的各種能量(地氣)合理的分配並且集中調動起來,然後為我所用,要利用地形地貌集中這些能量達到某一位置,就離不開砂水的組合配置,不同的砂水組合,其能量的分配和集中點是絕對不相同的。但無論如何,砂和水是對各種能量起反射、折射、阻隔和增強或減弱等作用,也就是風水學所稱的「界氣作用」不論是砂還是水,其最根本的作用是「界忙」。但是砂和水的「界氣」功能是不同的,「砂」的界氣功能主要表現在直接的阻隔作用上,而「水」的界氣功能主要表現在將地氣同化的作用上,也可以理解為:「砂」的「界氣」功能主要是「克伐」,而「水」的「界氣」功能主要是「引化」。
我們明白了上述砂水的不同界氣功能後,就可以對任何事物進行砂水的辨認和區分。
一、道路鑒別:
關於道路究竟是「砂」還是「水」的問題,歷來有所爭議,一般風水書中都沒有具體指明。有人認為:「道路」在城市為水,在農村為砂;也有人認為:一邊有房子,另一邊無房子是砂,如兩邊都有房子才是水。這兩種觀點,在風水實踐中,都是經不住實踐的檢驗的,也是不符合「砂」和「水」鑒別原理的。通過理論分析和實踐檢驗,我認為道路兩邊有房子,還是一邊有房子,城市也好,農村也好,都不是鑒別道路砂水屬性的根據。客觀地說,只要在該地區人流量特別大的道路就是水,而如果人流量很小的道路就是砂。這就是「風生水起」的緣故,舉例來說,在一個僅在50口人的小村莊中,這50個人共有的一條街道(不是過村公路)就是水,而各家各戶大門外的道路就是砂;在城市中,一個居民小區的公共街道就是水,而如果是一排房子與另一排房子之間的小巷,那就是砂,但小區中樓房與樓房之間的空地則為水;高速公路,即使穿過城市中心,也是砂。
二、門窗:
門和窗戶如果長時間開著,有空氣對流則為水。如果門窗長年關閉不用,則既不是砂也不是水,類似於牆壁。
三、電器:
電視機、電腦、音響為砂;電冰箱、空調為水;電話機、洗衣機等,因為其能量微小,一般不足以影響人事。但電話應該屬砂,洗衣機應該屬水。特殊情況下,或特殊環境下,微小的物件也會影響人事的吉凶,比如一雙舊鞋、一個酒瓶、一張書畫、一塊鐵器等等特殊情況下,這些小物件也會隱藏一些惡劣的信息磁場,使禍於人。
四、樹木:
所有的樹木都是砂,不分陰樹和陽樹,因為無論陰樹和陽樹,其界氣功能都是相同的,只不過在「界氣」作用上略有程度大小之分罷了。
五、傢具:
傢具一般以砂看待,但其能量較小,不像電器一類,自己就產生能量,如電線。如果傢具放在原點與凶水的中間,則可以起到一定的調理解災作用,即只能降低凶水對人的影響程度,可以起到阻隔作用。
六、廚灶:
一切灶器都屬於砂。但廚房中的自來水龍頭,則是水。
七、廁所:
不論有蓋無蓋的廁所,包括衛生間、化糞池、糞坑等都是水。
八、地窖:
所有的地下坑道都是水。
九、山溝:
所有的山溝都屬於水。無論有真水與否。有真水的能量大,無真水的能量小。
十、電桿:
所有的電桿、水塔等都屬於砂,但有電流通過的電桿能量較大,其電線通過的越多,其砂的屬性越強,其能量也就越大。如平行通過的電線沒有打結纏繞,能量較小。變壓器為能量很大的砂。
十一、字畫:
普通印刷品的字畫,能量較小,而偉人或名人親手書寫的書畫能量很大。屬砂、屬水,要看其字畫內容而定,如字畫中屬水性性質的事物多,則以「水」斷,反之,則以「砂」斷。
十二、工藝品:
所有的動物工藝品,都應以「砂」斷,但能量較小。
十三、牆壁
房子或院牆的牆壁,即不是砂也不是水,因為其四周平衡,無能量區別。在地面平坦,房屋高低一致,其左右房子也不分砂水,而只能論遠方有所高低的事物分砂水判斷。
十四、車輛:
停在院子或街道上的車輛不動的,就屬於砂。跑動的車輛屬於水。
十五、屋角:
房屋的屋角或牆壁的拐角都是砂。凡有尖角沖射的形煞,其能量較大,應該引起注意。
總之,凡是能阻隔、遮擋能量場上的事物屬於砂,凡是能引化泄氣的能量場上的事物屬於水。凡是高聳不動的事物屬於砂,或是低窪流動的事物屬於水。

距離應期
距離應期是風水學中千金難買的「絕學」,因為無人傳授,也成了千古之迷。掌握了這個原理,關於宅墓之後人何時出官,何時出災,何時順利,何時挫折等人生命運的變化軌跡將歷歷在目,百無一失。掌握了這一原理,無論其宅墓年代有多麼久遠,對每代後人的變化情況將能斷的百發百中,即哪代人可有富,哪代人有大災大難等等問題都會瞬間解決,而且如民間俗話說的「富貴無三代」的問題,也可以從風水環境中准確的找到理論上和實踐上的答案。總之,距離應期理論,是研習風水者必須掌握的理論,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每斷必准,所選地址必定吉祥。
距離應期,就是指陽宅從建宅之日起(陰宅指下葬之日起),其各個方位上的砂水吉凶應期,是以宅墓為原點,向二十四方向,以每年約50米的速度向前推進,時間越長,應事的砂水距離越遠。如某墳地,東方有高大山峰距墳約500米。那麼該墳之後人老大在該墳建造後約10年左右會發富。

陽宅流年斷法
陽宅風水的流年吉凶斷法是我多年實踐經驗的結晶,可以說准確無誤,使用者可以大膽去驗證。流年斷法與應期斷法血肉相連,是風水學中秘而不宣的內容。一般書中所售的風水書籍都是些只「畫龍不點睛」的東西,許多人苦研一生也不會真正看風水,實在誤人子弟。會不會看風水,主要是看你斷的准不準,過去、現在、將來、能夠和盤托出,就可以稱為一個合格的風水師了。
單一事物在二十四山方位上對環境的吉凶影響——這里指在二十四山方位上有某物,就會在某特點的流年發生某些特定的事情。

一、山所在方位:
子山主男風流好賭,但能發財。
丑山主出邪道之人,破財或耗財。
寅山主出醫師僧道或星相之人,破財或耗財。
卯山主能發血光之財,也主男子淫亂。
辰山主發財,也主出不正派之人。
巳山主發財,也出文人。
午山主破財,出風流淫亂之人,事業發展受阻礙。
末山主發財,人丁行為不正。
申山主發財,女兒漂亮美麗。
酉山主口舌官非,血光之災。
戊山主官司打架斗毆。
亥山主子女不成器。
甲山主發財。
乙山主出文人或文官。
丙山主子女患眼病,破耗錢財。
丁山家中有人常年患病。
庚山主官司,斗毆。
辛山主家人易患肝肺之疾。
壬山主發財,女人當家。
癸山主發財,女人當家。
乾山主老人壽短,家長不主事。
坤山主婦女健康能幹,勤勞致富。
艮山主難生難養男孩,破財。
巽山主婦女把持家政,勤勞致富。

二、水所在方位:
子水主破財耗財。
丑水主發財。
寅水主發財。
卯水主發富而難得子。
辰水主女人有病或風流。
巳水主女人從妓或邪道。
午水主發財,事業順利。
末水主出盜賊。
申水主女兒風流或夭亡。
酉水主發財,但人丁風流易破家。
戍水主易出犯法牢獄之人。
亥水主壽不長。
甲水主貧窮。
乙水主淫亂,亂倫。
丙水主發財。
丁水出主文人才子。
庚水主出軍人當官。
辛水主富貴,女兒清麗。
壬水主貧窮破財。
癸水主婦女不易生育。
乾水主出文人,壽命長。
坤水主婦女淫亂或疾病纏身。
艮水主人聰明,出大中專學生,並能發財。
巽水主女兒風流,易嫁歲數大之人。

附註:1、山所代表的事物:陽性的,剛健的,如廚房、土堆、煙囪、電桿、鐵塔、家、電視、音響等。
2、水所代表的事物:陰性的,柔弱的,如廁所、魚缸、門口、水坑、水管等。
分享:

『柒』 地理術語有哪些

沖擊扇
河漫灘
三角洲抄
高原
平原
丘陵
山地
盆地
背斜
向斜
地塹
地壘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雪線
海岸線
褶皺
斷層
洋流
母質
淋移作用
拮抗現象
次生礦物
原生礦物
方沸岩
塊熔岩
非可燃性生物岩
腐殖堆積層
水蝕
板塊
喀斯特地貌
雅丹地貌
丹霞地貌

『捌』 常見地理名詞有哪些

經緯度、區時、地方時、氣候、地形、地勢、氣旋、洋流、暖流、岩層、地轉偏向力、南北極差………

『玖』 地理名詞有哪些

地理學常用名詞
1.地理單元——按照一定的尺度和性質將地理要素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空間單位。
2.地理空間——地球表層現象的相關幾何范圍。實在、客觀並界定了的,稱絕對地理空間;個人或群體所感知到的各地理事件之間或地理事件各方面之間的幾何關系,稱相對地理空間。
3.地理過程——地理事物隨時間的演變軌跡。
4.地理結構——一定尺度地理系統中各要素和各部分的空間格局和相互關系。
5.地理考察——以地理環境為對象的實地調查和觀測,是地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6.地理閾值——又稱「地理臨界值」。它將地理系統中的不同狀態加以區分或分隔,對某一性質的表現范圍加以限制和說明。
7.地理系統穩定性——地理系統在外部干擾下保持原狀的能力。
8.地理系統敏感性——地理系統對外部環境變化的響應程度和速度。
9.地理環境——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地球表層。
10.地理因子——影響和決定地理現象的原因和條件。
11.地理要素——構成地理環境整體的各個獨立的、性質不同的組成成分。
12.地理分布——地理現象在一定地區或范圍內的集聚或擴散。
13.地理界線——將地域單位或地理現象加以區分的線或帶。一般處在地理要素或地域綜合體特徵變化最明顯的部位。
14.地理位置——地理現象所在的地點。作為絕對的術語,是指經緯坐標網中的某個地點;作為相對的術語,是指在某個地域內的相對空間關系。
15.地理綜合——地理學最基本的邏輯思維方法。將地球表層或某一特定區域作為統一整體,綜合研究其組成要素及其空間結構和演變過程。
16.地理循環——地球表層具有時間上可重復性的現象。包括地質大循環、生物小循環等。
17.區域分析——剖析不同區域內部的結構,包括不同要素之間的關系及其在整體中的作用,18.區域之間的聯系,以及其間發展變化的制約關系。
19.區域分異——地球表層不同地域之間的相互分化以及由此產生的差異。
20.區域承載力——一定空間范圍內所有資源能支撐的人口數量和人類活動強度。
21.地理系統——地球表層中所有地理要素構成的時間、空間動態整體。可以分為自然地理系統和人文地理系統,兩者又相互作用,緊密聯系。
22.地球系統——由岩石圈、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人類社會組成的作為整體的地球,包括了自地核到地球外層空間的廣闊范圍,是一個復雜的巨系統。
23.地球表層——地球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人類圈之間互相滲透、互相作用形成的統一整體,是人類活動最集中的圈層。
24.地球表層系統——地球系統中直接與人類生存與發展相關聯的表層部分,是由岩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和人類活動組成的一個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的復雜系統。
25.景觀——反映統一的自然空間、社會經濟空間組成要素總體特徵的集合體和空間體系。包括自然景觀、經濟景觀、文化景觀。
26.岩石圈——由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岩石組成的地球外殼固體圈層。
27.水圈——地球表層由水和冰雪佔有或覆蓋的圈層,包括大氣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圈上限到對流層頂,下限到深層地下水所及深度。
28.大氣圈——地球最外層,由氮氣、氧氣、二氧化碳、水汽、氬、氦及其他稀有氣體組成。
29土壤圈——地球陸地表層具有一定肥力且能生長植物的疏鬆土層覆蓋。
30.生物圈——地球表層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的總稱。
31智能圈——生物圈的高級階段,指人類通過技術手段和社會化大生產使生物圈受到影響的部分。
32地圈——地球的圈層,包括大氣圈、水圈及地殼、地幔、地核等圈層。不同圈層之間有物質和能量交換。
33地理緯度——地面上的法線與赤道面之間的夾角。地理緯度從赤道向兩極量度,由0°到90°,赤道以北稱為北緯,赤道以南稱為南緯。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