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期末測試

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期末測試

發布時間: 2021-02-15 21:54:27

『壹』 要七年級上冊期末政治 生物 地理試題(全是人教版的)和歷史(北師大)

之前有很多,現在只去我認為不錯的

『貳』 七年級上冊歷史期末考試題目(北師大版)

一、慧眼識珠(請把正確答案填在括弧內,單選題,每題1.5分,共45分)
1.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目前,在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 ( )
A.北京人 B.藍田人 C.元謀人 D.山頂洞人
2.最早種植水稻的人是 ( )
A.北京人 B.半坡原始居民
C.山頂洞人 D.河姆渡原始居民
3.在傳說中,炎帝和黃帝是 的部落聯盟首領 ( )
A.黃河流域 B.長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淮河流域
4.公元前21世紀比公元前16世紀 ( )
A.晚500年 B.早5000年 C.早500年 D.晚5000年
5.把商朝的都城遷到殷的是 ( )
A.文王 B.伊尹 C.盤庚 D.紂
6、 秦滅六國,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是在 ( )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207年 D.公元221年
7.史書記載的「公作則遲」「分地則速」現象發生在 ( )
A.商朝 B.西周 C.春秋戰國 D.夏朝
8.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 (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可燒炭火的青銅器 D.三星堆青銅立人象
9.要研究商王的活動,最有說服力的文字資料的 ( )
A.《史記》 B.《資治通鑒》 C.甲骨文 D.銘文
10.我國古代聞名於世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處於戰國時期的 ( )
A.齊國 B.楚國 C.趙國 D.秦國
11.「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這里指的是( )
A.陳勝、吳廣起義 B.楚漢戰爭 C.長平之戰 D.秦完成統一
12.下列幾位科學家中,對人類文化傳播貢獻最大的是
A.張衡 B.蔡倫 C.張仲景 D.華佗
13.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始於 ( )
A.戰國 B.西周 C.商朝 D.夏朝
14.我國最早建立縣制是在 ( )
A.春秋 B.戰國 C.秦朝 D.漢朝
15.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 (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莊子
16.我國青銅文明的燦爛時期是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17.下列不屬於西周分封制內容的是 ( )
A.周天子把土地、人民,分給親族、功臣
B.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帶兵隨從周天子作戰
C.諸侯要向周天子納貢
D.諸侯要按田畝數向國王納貢
18.世襲制代替禪讓制,使「公天下」變成「家天下」的國王是 ( )
A.舜 B.堯 C.禹 D.啟
19.下列現象出現的先後順序是 ( )
①使用骨針縫衣②使用天然火③種植水稻④製造色彩艷麗的彩陶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④③②① D.①③②④
20.使東方六國再也無力與秦國抗衡的決定性戰役的 ( )
A. 牧野之戰 B.城濮之戰 C.長平之戰 D.馬陵之戰
21.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是 ( )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秦朝
22.陳勝、吳廣起義與歷代農民戰爭不一樣,其獨特的歷史作用是 ( )
A.首先提出「平分田地」的口號
B. 他們的革命首創精神,鼓舞後世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治
C. 以大無畏的精神,推翻了封建王朝
D.攻佔郡縣,沉重打擊了地主階級統治
23.我國最早的全國規範文字是 ( )
A.隸書 B.楷書 C.小篆 D.甲骨文
24.佛教起源於
A.西域 B.歐洲 C.古印度 D.大秦 ( )
25.《史記》記述了
A.從西周到春秋的歷史
B.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
C.從戰國到西漢時期的歷史
D.從秦始皇到漢武帝的歷史
26.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夠長期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這是因為 ( )
A. 董仲舒對儒家學說作了發揮
B. 儒家思想適應了君主專制統治的需要
C. 儒家思想代表了勞動人民的利益
D. 漢武帝任用信奉儒家思想人做了大官
27.西域地區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管轄始於 ( )
A.張騫出使西域 B.班超出使西域
C.西域都護的設置 D.「絲綢之路」的開辟
28.某人想從東向西沿「絲綢之路」考古,他會先後經過 ( )
A.長安 → 河西走廊→西亞→歐洲 B.河西走廊→西亞→新疆→歐洲
C.長安 →西亞→河西走廊→歐洲 D.河西走廊→長安→西亞→歐洲
29、最能體現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繪畫和雕塑綜合特點的是
A.王羲之的字 B.顧愷之的畫 C.石窟藝術 D.青銅器
30. 下列對「絲綢之路」的認識,錯誤的是 ( )
A.加強了漢與西域的政治、經濟、文化的聯系
A. 有利於東西方文化的交流
C.是漢朝與外界聯系的唯一一條通道
D.這條通道在我們今天的現實生活中仍有著重要的價值和作用
二、列舉題(18分)
1、列舉古代史以少勝多的戰役(3分)

2.列舉漢武帝為推進大一統所採取的措施(6分)

3、舉出本冊書中著名的雕塑藝術成就三例(3分)

三、材料分析題(第一題12分第二題10分,共22分)
1.閱讀下列材料:(12分)
皇帝說:「如果名不正、言不順,那麼各種制度就不能確立。現在要禁用鮮卑語,統一使用漢語。那些年齡在30歲以上的人,使用鮮卑語已成為習慣,可以允許他們不立即改變。但是30歲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使用鮮卑語,明知故犯,就要降職或罷官。」
(1)上文中「皇帝」指誰?他進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麼?(2分)

(2)除上文內容外,他還有哪些改革措施?(4分)

(3)請站在中華民族立場上對這位皇帝的改革進行評價。(6分)

2、閱讀下列材料:(10分)
衛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衛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
請回答:
(1)這段材料反映了我國歷史上哪次著名的變法?(2分)

(2)變法的主要內容是什麼?(6分)

(3)它的歷史作用如何?(2分)

四、填一填(7分)
請在右圖方框中填出戰國七雄的名稱(7分)

五、各抒己見(共14分)
1、《沁園春•雪》里寫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還看今朝。」
----毛澤東
(1)詞中提到的秦皇漢武分別指哪兩位著名帝王?(2分)

(2)這兩位帝王為加強中央集權,在思想方面分別採取了什麼措施?(4分)

(3)有人說秦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說他是暴君,你眼中的他是個什麼樣的人?(8分.注意評價人物要全面!)

答案:
一、1C、2D、3A、4C、5C、6B、7C、8A、9C、10D、11D、12B、13C、14B、15C、16B、17D、18D、19A、20C、21D、22B、23C、24C、25B、26B、27C、28A、29C、30C
二、1、巨鹿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 (也可列其他) 2、(1)罷黜百家,獨尊儒術(2)削弱封國實力(頒布「推恩令」)(3)強化監察制度 (中央司隸校尉,地方設刺史)3、龍門石窟、雲岡石窟、秦陵兵馬俑
三、1、(1)北魏孝文帝。學習和接受漢族先進文化,進一步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
(2)遷都洛陽;穿漢服;改用漢姓;同漢族通婚。(3)促進了民族融合,也促進了鮮卑族的發展,使鮮卑族最終匯入中華民族大家庭。
2、(1)戰國時期秦國的商鞅變法。(2)編制戶口,加強刑罰;獎勵生產;獎勵軍工;承認土地私有;推行縣制;統一度量衡。(3)使秦國富強起來,國力大增,為以後兼並六國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齊、楚、秦、燕、趙、魏、韓
五、秦始皇、漢武帝.
(1)秦始皇:焚書坑儒,加強思想控制。
(2)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3)說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是因為:
1.他統一六國,結束戰亂。
2.他制定一套封建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推行郡縣制,影響深遠。
3.他統一了文字、貨幣、度量衡,有利經濟文化發展和國家統一。
4.北御匈奴,修建長城;(修建靈渠,開發南疆)。
說他是個暴君,是因為:
1.他下令「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
2.他修建阿房宮和長城等,給人民帶來繁重的勞役負擔;統治時期,賦稅沉重,刑罰嚴酷。(只要回答出其殘暴統治即可)
所以,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也是有名的暴君。

地理的:
一、撥雲見日(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請將你認為正確的選項填在下面的表格內,每小題2分,總計50分)
1、地球的形狀是
A.天圓地方 B.天如斗笠,地如覆盤 C.圓形D.球體
2、國際上習慣用哪個經線圈劃分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A.90°W——90°E;B.20°E——100°E;C.20°W——160°E;D.0°——180°
3、我國領土大部分位於
A.北溫帶B.熱帶C.北寒帶D.南溫帶
4、因地球自轉而產生的自然現象是
A.四季的劃分 B.晝夜交替現象
C.各地熱量的差異 D.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5、在比例尺為1:25000000的地圖上,1厘米代表的實地距離是
A.25千米 B.2.5千米 C.250千米 D.2500千米
6、我們班准備到郊外的山地進行越野活動,事先需要設計行動方案,應選擇什麼地圖
A.交通圖 B.地形圖 C.導游圖 D.政治地圖
7、地球上海洋與陸地面積之比約是
A.2:8 B.8:2 C.3:7 D.7:3
8、蘇伊士運河是哪兩個洲的分界線
A.亞洲和歐洲 B.亞洲和非洲 C.亞洲和大洋洲 D.非洲和歐洲
9、四大洋中,面積最大的是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10、下列地理事物由板塊相互碰撞擠壓形成的是
A.紅海 B.東非大裂谷 C.喜馬拉雅山脈 D.大西洋
11、關於板塊學說的敘述,說法不正確的是
A.猶如七巧板,板塊形狀固定不變 B.各大板塊處於不斷地運動之中
C.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 D.板塊與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
12、下列哪句話是描述天氣的
A.昆明四季如春 B.極地地區全年嚴寒
C.明天大風降溫 D.赤道地區高溫多雨
13、一天當中,氣溫最高出現在
A.11時 B.12時 C.13時 D.14時
14、詩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中所蘊含的地理原理是
A.緯度不同,則氣溫不同 B.海拔越高,氣溫越低
C.南方的熱量比北方多 D.同一緯度,海洋與陸地的氣溫不同
15、從赤道向兩極,年降水量總的變化趨勢是
A.變化很小 B.基本不變 C.逐漸減少 D.逐漸增大
16、從渤海沿岩到新疆,氣候由濕潤變乾燥,造成這種氣候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陸位置 B.緯度位置 C.地形 D.洋流
17、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大小取決於
A.醫療衛生條件的好壞 B.接受教育的程度高低
C.經濟發展水平 D.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18、人口增長過快會產生的問題是
A.互相競爭,促進學習,提高生活質量 B.就業困難,交通擁擠,居住條件差
C.老年人口增多,老齡化加劇 D.勞動力短缺,急需大量勞動力輸入
19、黑種人集中分布在
A.亞洲 B.美洲 C.非洲 D.大洋洲
20、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
A.漢語 B.英語 C.俄語 D.法語
21、我國回族大多數信奉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蘭教 D.天主教
22、有利於聚落形成的因素是
A.交通不便 B.充足的水源 C.高大的山地 D.資源短缺
23、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是
A.俄羅斯 B.加拿大 C.中國 D.印度
24、領土是國界范圍以內的-----、------和-------的總稱
A.人口、資源、環境 B.領陸、領水、領空
C.人口、海洋、陸地 D.領地、屬地、特別行政區
25、聯合國總部設在
A.美國紐約 B.英國倫敦 C.瑞士日內瓦 D.比利時布魯塞爾
二、明辨是非(判斷下列各小題是否正確,正確的在括弧內打「√」,錯誤的在括弧內打「×」,每小題1分,共10分)
26、地球的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
27、12月22日前後,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這一天稱為冬至日()
28、比例尺、方向和圖例是地圖的基本要素()
29、在衛星雲圖上,綠色表示陸地,藍色表示藍天()
30、一年中,漢中的氣溫7月最高,1月最低()
31、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多,沿海地區降水少()
32、根據人類體質方面的特徵,人類可以分為白種、黃種、黑種三個主要人種()
33、一般來說,先有城市聚落,後有鄉村聚落()
34、地跨歐洲與亞洲的國家有土耳其和俄羅斯()
35、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通常把世界上的國家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三、地球家園(共40分)
36、(6分)讀下面的經緯網圖,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A點的經緯度:緯度是——;經度是——。
(2)由此可判斷A點,位於------半球和------半球。
(3)A點屬於高、中、低哪個緯度?A點位於---------。
(4)A點屬於五帶中的_______帶。
37、(16分)讀下列七大洲輪廓圖,回答問題。
請回答:
(1)請將圖中各大洲的名字分別填在它們各自對應字母後的橫線上,A_____,B,_____C______,D_______,E_______,F_______,G_______。(14分)
(2)其中我國位於大洲_____(寫字母)(2分)。
38、讀圖,將下列天氣符號與其表示的天氣狀況用直線連接起來。(6分)

A、霜凍 B、雷陣雨 C 、沙塵暴 D、霧 E、台風 F 、多雲
39、仔細閱讀「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分析後回答:(6分)

(1)甲乙丙丁四幅圖中,全年降水少的是圖,夏季降水少的是圖,降水年變率最大的是______圖。
(2)甲乙丙丁四幅圖中,氣溫年變化最小的是_______圖,氣溫年變化最大的是_______圖。(3)屬於熱帶地區氣候類型的是圖。
40、讀圖,回答:

根據建築物的特徵,判斷其是開展哪種宗教活動的場所?(6分)
A:________教 ; B:_________教; C:__________教

2008-2009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
七年級地理參考答案
一、撥雲見日:(本大題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D; 2、C 3、A 4、B 5、C 6、B 7、D 8、B 9、A 10、C
11、A 12、C 13、D 14、B 15、C 16、A 17、D 18、B 19、C 20、A
21、C 22、B 23、C 24、B 25、A
二、明辨是非(本大題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26、√27、√28、√29、×30、√31、×32、√33、×34、√35、√
三、地球家園(共40分)
36、(每空1分,共6分)
(1)南緯40°東經35°(2)南東(3)中緯度(4)南溫帶
37、(每空2分,共16分)
(1)A、亞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E、南極洲F、歐洲G、大洋洲(2)A
38、(每線1分,共6分)

39、(每空1分,共6分)
(1)丁、甲、 丙
(2)丙、乙
(3)丙
40、(每空2分,共6分)
A.伊斯蘭教 ;B.基督教; C.佛教

『叄』 七年級上學期北師大地理知識

2006年中考地理復習提綱(一) 七年級上冊 班級: 姓名: 學號:
第一章 讓我們走進地理
§1.1 我們身邊的地理知識
地理與日常生活:地理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我們可以了解天氣,廣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況和風土人情等。
地理與生產建設:我們生產活動不能隨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和制約。
§1.2 我們怎樣學地理——學會看地圖:
地圖的種類:鳥瞰和平面 地圖的組成:①圖例和注記:介紹每個物體的標志。②方向:用來辨別方向的;有坐標:N為北S為南E為東W為西;無坐標:採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經(南北)緯(東西)度確定方向。③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分母大,比例尺小,范圍大,內容簡單。a.數字式 b. 文字式 c. 線段式
學會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閱地理辭書 ②咨詢有關人士 ③上網查閱資料等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2.1 認識地球
地球的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對地球形狀的說法:「蓋天說」和「渾天說」。 麥哲倫遊行圖:西班牙→麥哲倫海峽→太平洋→菲律賓群島→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
地球有多大:表面積=5.1億平方公里;半徑=6371千米;赤道周長=4萬千米
地球儀:南極、北極、地軸。地軸與地球平行的圓圈叫做緯線。0度~30度為低緯度地區;30度~60度為中緯度地區;60度~90度為高緯度地區。南北半球的劃分界線為赤道。連接南、北極並垂直於危險的弧線,叫做經線。東西半球的劃分界線為20°W和160°E。經緯網:在地球儀上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格。
名稱 形 狀 長 度 指示方向 0度
經線 半圓(弧形) 相 等 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線
緯線 都是圓(極點除外) 不等(南北對稱兩條相等) 東西方向 赤道
§2.2 世界的海陸分布
海洋與陸地:人們常用「七分(71%)海洋,三分(29%)陸地」概況地球海陸分布
七大洲:面積廣大的陸地叫做大陸。面積較小的陸的叫做島嶼。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成大洲。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積大小排列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注意看P23圖2-19和圖2-20) 南極洲、北冰洋是跨經度最廣的大洲大洋 ***拉丁美洲***美國以南的美洲,指墨西哥等和南美洲國家
大陸面積:亞洲:4400萬平方千米;非洲:3000萬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萬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萬平方千米;南極洲:1400萬平方千米;歐洲:1000萬平方千米;大洋洲:900萬平方千米
大洲分界線:亞歐:烏拉爾山脈;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黑海;裏海;烏拉爾河。亞非: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亞北美:白令海峽。南北美: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四大洋:1 從大到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3 世界的地形
陸地地形: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總稱為地形。
地形類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地形圖上用海拔來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黃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地形特點: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點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高,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較高,邊緣比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點是地面崎嶇不平;不同是山地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較陡,溝谷較深,而丘陵較低,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環繞,中部相對低平。
海底地形:大陸架:陸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較緩,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內。大陸坡:大陸架向外傾斜的陡坡,水深急劇增至數千米。大洋中脊:大洋中海底誕生的地方,火山活動比較強烈。海溝: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達1萬多米。 學會看地圖
§2.4 海陸變遷
大陸漂移假說:原始地球有一整塊大陸,成為「泛大陸」。
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處有張裂拉伸、有碰撞擠壓。 火山與地震帶:板塊與板塊交接處。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3.1 世界的人口
世界人口的數量與增長:世界人口仍以較快的速度在持續增長。一般經濟水平高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率較慢,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率較快。
公式:出生率=出生人口數÷總人口數×100%; 死亡率=死亡人口÷總人口數×100%
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絕大多數人居住在中低緯度地區,在氣候溫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地區或是臨海地帶。有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
世界的人口問題:亞、非一些國家增長速度過快;歐洲一些國家處於負增長。人口的增長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3.2 世界的人種
人中是根據人類體制方面的特徵所劃分的人群。
黃色人種:分布在亞洲東部; 黑色人種:非洲中部和南部。
白色人種:分布在歐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西部和南部,大洋洲。
***混血人種***:三大人種通婚
§3.3 世界的語言和宗教
世界的語言:聯合國工作語言: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
漢語: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語言,達到13億;英語:世界上流傳最廣的語言
世界的宗教:基督教 教堂:高高聳立;分布:歐洲,美洲,大洋洲;概述: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傳最廣的宗教,教徒總數超過10億,分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經典:《聖經》 伊斯蘭教 清真寺:星月照應;分布:亞洲的西部和東南部,非洲的北部;概述:全世界有穆斯林7億多人;經典:《古蘭經》.
佛教:產生於公元前6世紀,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
27、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
28、天氣和氣候概念和區別:
概念 特點
天氣 某個地方短時間內發生的陰、晴、冷熱等變化 多變、不穩定
氣候 某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 相對穩定
29、氣候的兩個要素:氣溫和降水。
30、在北半球,最熱月出現在7月,最冷月出現在1月。
一天當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點(14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31、世界氣溫分布的規律:由低緯度(赤道)地區向高緯度(兩極)地區逐漸降低。
32、降水形成的條件:空氣中含有足夠的水汽;空氣溫度下降到能夠凝結出來的程度。
降水的主要類型有: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
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
33、世界降水的分布規律:
赤道附近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
中緯度地區大陸的西岸降水多於東岸和內陸地區;
南北回歸線穿過的大陸西部或內陸地區降水少。

『肆』 北師大初一地理上冊試題

http://www.xkb1.com/dili/chuyidilishiti/

『伍』 北師大版,地理,七年級上冊和八年級上冊的復習提綱!急!!!!!

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
材料二 孟郊《再下第》: 一夕九起嗟,夢短不到家。再度長安陌,空將淚見花。
材料三 孟郊《登科後》: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盪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請回答:
(1)簡要說明出現材料一所述現象的原因。(2分)

(2)材料二與材料三反映詩人的心情是否相同?為什麼?(2分)

(3)唐朝的科舉制有何積極歷史作用?(4分)
答案:
(1)原因:隋朝以前,官員的選拔主要採取推舉的方式,官員大都從權貴子弟中選拔,不論優劣,而許多出身低微但有才能的人反而不能當官。(2分)
(2)不一樣。材料一反映了詩人科舉失敗的憂愁、悲傷和對前途的無望;材料二反映了詩人高中之後的得意與興奮。(2分)
(3)作用:科舉取士不重門第,為大批庶族人才的參政廣開了門路;用人之權收歸中央,擴大了政治統治的基礎而官員任用的開放與高度流動,也使威脅中央集權統治的離心因素難以產生。(4分)

2.1005年,宋遼之間訂立了澶淵之盟。有人說:澶淵之盟是北宋的極大恥辱,反映了北宋統治集團的腐敗無能和軟弱可欺,用人民的財富滿足強盜的貪欲,這一事件無任何積極作用可言。你同意上述觀點嗎?為什麼?

答案:觀點:不同意。(2分)
理由:一方面,澶淵之盟對北宋來說是一個屈辱的和約,大大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負擔,加劇了北宋的財政危機;但另一方面,澶淵之盟使雙方保持了百餘年的和平友好關系,有利於雙方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於邊境地區的生產發展,有利於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發展。(10分)

第一課永遠面對的選擇
1 現代生活的人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消費者。消費者是我們進入經濟生活最初身份。
2 消費是一種為滿足我們的生活需要而享用物品和服務的過程。
3 生產和消費的關系是: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影響生產。沒有生產則無從消費。
4 描述生活用品的生產「旅程」(描述,排序)
5 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消費行為是在市場上購物。
6 商品:既是生產出來的物品,又是要在市場上賣出的物品。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會判斷)
7 在市場上我們能買到商品和服務。
8 市場的種類:農村市場、城市市場、專門市場、電子商務。
9 市場的作用:滿足人們的需求,給生活帶來方便,促進經濟的繁榮與發展。
10 電子商務:通過電腦網路進行商品的買賣。
11 電子商務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的面對面的交易,使相隔萬里之遙的人們能進行交易活動。
12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受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而變化。(影響價格的其它因素:季節,如蔬菜、水果、服裝等季節性的商品;投放市場的時間,如電子類產品手機、MP3、電腦以及酒、古董等;地點,如土特產因產地和銷售地不同價格不同、不同購買力的區域同類商品價格不同等;生活熱點,如流行事物、突發事件影響的商品;品牌,如名牌類商品更貴等)
13 影響人們購物的因素有;商品的質量、價格、產地、品牌、售後服務,購物者的需求和喜好,廣告的影響和購物的環境,等等。
14 怎樣購物才是合理的呢?首先,要量入為出,根據自己的收入水平安排支出,使支出與收入水平相適應。其次,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節儉,在購物時最好能經過分析、比較後再購買。再次,購物時,要從自己實際需求出發,不要盲從。
15 人們的消費方式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變化。如:從過去的「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有多少錢就買多少東西」到今天的適時地「更新換代」、「寅吃卯糧」,利用貸款方式提前享受生活(超前消費)。
16家庭消費的內容:首先,滿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物質消費,如吃飯、穿衣);然後,追求更高質量的生活(精神消費,如參加培訓、旅遊等);勞務消費。
17 家庭消費的目的:生存資料消費、享受資料消費、發展資料消費(比重上升)。
18 恩格爾系數=食品性支出/全部生活消費支出。(表明人們生活的富裕程度)
19 恩格爾定律指的是一個家庭或個人收入越低,其食品支出在總支出中所佔的比重越大,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食品支出占家庭總收入或總支出的比重逐漸減少。對國家而言,一個國家越窮,每個國民平均支出中購買食品支出的比重越大。
20 綠色生活方式: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綠色消費,環保選購;重復使用,多次利用;垃圾分類,循環回收;救助物種,保護自然。(如選擇無氟冰箱、空調等電器、選擇不污染水源的洗衣粉;選擇重復利用的再生紙,雙面使用紙張,回收廢棄紙張等)
21 重環境保護的消費,已經成為人們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成為現代文明生活的標志。

第二課 創業有方 信用無價
1 什麼是投資:用錢生錢的方式。
2如何投資,成功經營?
1)爸爸的秘訣:人無我有——新的產品——保證企業的領先地位;人有我優——技術改造——企業生命力的源泉;人優我廉——產品價格——企業有效的競爭手段;人廉我轉——市場需要——企業生存的前提條件。
2)規避風險:「別把所有雞蛋都放進一個籃子。」(分散投資)投資的不同項目獲益和風險互補。
3投資的共同特點:可以帶來財富,同時也存在風險,而且獲益較大的投資方式、風險也相應較大。
4叔叔把握機會的啟示:①具有市場意識,准確定位,把握機遇。②市場需求的層次性。③放下包袱,吐故納新,研究市場需求,勇於創新。④遵循自然規律,因地制宜,科學種植。
5創業之道重在把握機會,而把握機會的要領是:因時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

6投資從不等於投機。成功的創業者,從來都把信用視為立業之本。
7少數人靠投機取巧,不講道德、不守信用,也許能獲得暫時的利益。但最終卻會失去所有的合作夥伴,失去所有的未來機會。
8守信用也許會使企業在短期內損失一部分利潤,但它將使企業贏得長遠發展的機會和可能。成功的企業靠信譽(質量第一、服務至上)闖天下。

第三課 為國當家 人人有責
1 家庭理財的主要方式:儲蓄、債券、保險。
2儲蓄,是一般家庭賬本上最常見的項目之一,是每個家庭持家理財都可以採用的辦法。
3儲蓄:家庭賬本中最常見的項目之一;目的[應急、出意外、防老、購買大件商品、增加收入(有利息,屬於投資)、……];有風險(銀行經營不善、貨幣貶值、金融危機);特點(收益較少但較穩定;風險較小;靈活,可隨時支取)
4債券,包括:企業債券、金融債券、國債等。
5 國債:由政府發行的債券,也最常見的債券。
6 國債的優點和風險。(由國家的信譽和財力做擔保,由國家承擔還本付息的責任,是風險最小的債券,利息比同期銀行存款利息高,收益較好;有些債券不能在你需要時提前換成現款,是一種風險。)
7 保險:為什麼要購買保險?在遭遇困難或損失時,可以轉移風險、均攤損失、實施補償、抵押貸款、在平時生活中也可作為投資收益。
8 列舉幾個險種:財產險、人壽險、醫療險、車險、分紅保險等等
9什麼是家庭預算?有計劃地安排家庭收入和支出,主要表現在開源和節流兩個方面。開源,就是增加收入;節流,就是計劃支出。
10成功的家庭預算有什麼作用?家庭預算是家庭理財的重要方式,成功的家庭預算,可以有效地增加收入,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支出,可以科學地規劃個人和家庭的生活。
11 盈餘:收入大於支出;赤字:支出大於收入。
12國家的支出項目:經濟建設費支出、社會文教費支出、國防費支出、行政管理費支出、公共設施及服務支出等。
13國家的收入和支出,叫做財政(國家的)帳本。國家計劃怎樣安排收入和支出,就是國家的預算。
14在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年都要舉行一次會議,其中一個重要的議題就是審議和通過年度預算。
15在我們的生活中,一些重要的公共設施和服務項目,必須靠政府投資興辦。保衛國家安全的軍隊,為人民辦事的國家機關,提供各種社會保障結構,以及許多學校、科研單位等,也要依靠國家的收入和支出。
16國家的賬本不但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且對整個社會的發展都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南昆鐵路、三峽工程、京九鐵路、南水北調工程的意義)
17國家取得收入的各種形式:稅、債、利、費。
18國家財政最重要、最穩定的收入來自稅收。
19 什麼是稅收:國家按照法律規定的標准,向納稅人徵收稅款。
20 我國的稅收主要種類:
增值稅 是將納稅人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增值額作為征稅對象的稅種。
消費稅 是對特定的消費品和消費行為徵收的一種稅。
營業稅 是以經營活動的營業額(銷售額)為征稅對象的稅種。
企業所得稅 是對企業或組織在一定期間內的經營收益徵收的一種稅。
關稅 是對進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的貨物、物品徵收的一種稅。
21 稅收的種類很多,每一種都有相應的納稅人.
22 個人所得稅是許多個人收入達到一定數額的人都要交納的稅。
23 人個所得稅的征稅項目:工資薪金、稿費、利息等等。
24 人個所得稅的顯著特點:高收入者多納稅,低收入者少納稅。
25 稅收作用:充實國家財政、調節個人收入、減少貧富差距。
26 我們總在享受稅收的好處,也無時無刻不在負擔著納稅的稅款:只要我們消費,我們就在負擔稅款。稅,包括在最終商品的價格里,由消費者總支付。
27 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我國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28 做文明生活的小管家:時代不同了,消費觀念也不一,我們應尊重彼此的消費方式,但追求高品質消費生活的同時,我們也應該要節儉、量入為出、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合理消費,不能過度、盲目消費,甚至肆意浪費。
29 我國稅收機關: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

其他資料:
1 申請助學貸款—貸款消費;「吃不了,兜著走」—提倡節儉;「節卡救樹」—環保觀念。以上是值得肯定的消費方式,而學生上網吧聊天和過生日請客,應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對待。在一般情況下,不應在中學生中提倡這些消費方式。
2集郵也是一種投資。這是因為國家發行郵票的數量有限。如果將其作為收藏品,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上同種郵票的數量不斷減少,其價值也就會不斷增加。通常我們所說的「具有收藏價值」就是這個意思。因此,可以認為「購買郵票也是投資」。
3人人都納稅,稅額一樣多。(錯)
在我國,只有納稅人直接負有納稅義務。而且納稅人按照稅法的規定繳納稅款時,由於稅種和稅率不同、徵收辦法不一樣,稅額也不盡相同,
○ 納稅靠自願,不能靠強制。 (錯)稅收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依法無償徵收的,它具有強制性。納稅人必須根據稅法的規定納稅,否則將受到法律制裁。
4納稅會增加個人負擔,降低家庭生活水準。(錯)
在我國,稅收主要來源於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稅收的增長主要依靠生產的發展、經濟規模的擴大、經濟效益的提高,納稅不是在加重個人和家庭的負擔,也不會降低家庭生活水準。個人所得稅的徵收辦法同樣說明了這一點。
5依法納稅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對)
作為納稅人,自覺為國納稅是一件可引以為自豪的事。每個公民在享受國家提供服務的同時必須承擔納稅義務。如果每個人都只想得到利益而不想付出代價,最終必然導致國家衰落,再美好的個人願望也會落空。

『陸』 2008北師大版科學初一上學期末考試復習題

一、選擇題

在地球儀上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形成經緯網,利用經緯網可以確定任何一點的位置,因而經緯網廣泛應用於航空、航海、軍事等領域.讀下圖經緯網,回答1—4小題。

1、圖中D點的坐標是( )

A.(30°N,10°E) B.(30°N,10°W)

C.(30°S,10°E) D.(30°S,10°W)

2、B點的半球位置是( )

A.南半球,東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北半球,東半球

3、假設有兩人分別從A處和C處兩處一直向北行進,關於這兩人的最終結果說法正確的是( )

A.他們之間的距離保持不變

B.他們不會相遇

C.他們最終在北極點相遇

D.他們都能夠回到原點

4、經緯網在實際生活中有很多的應用,下列活動中不需要用經緯網確定方位的是( )

A.氣象台預報台風的位置和路徑

B.學校組織學生郊遊

C.輪船在蒼茫的大海上航行

D.飛機在遼闊的天空翱翔

5、人類知道地球不是一個正圓,而是一個不規則球體,這是由於( )

A.人類實現了環球旅行

B.人類發現帆船遠去時船身比桅桿先消失

C.現代測量技術的發展

D.人類知道了南極是大陸,北極是海洋

6、下列現象能證明地球的形狀是個球體的是( )

①在同一時刻,世界上有的地方是白天,有的地方是黑夜;②太陽是圓的;③月球是圓的;④人越往山上爬,看到的地平圈越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④

7、在同緯度地區,相對位置偏東的地點要比位置偏西的地點的地方時( )

A.早 B.晚

C.一致 D.不一定

8、兩地地方時相差最小的是( )

A.倫敦和巴黎 B.北京和悉尼

C.紐約和漢城 D.東京和莫斯科

9、地球不停自西向東旋轉,因此( )

A.東半球的時間總比西半球早

B.地球上不同經度兩點的地方時東早西晚

C.地球上經度不同的地方,區時不同

D.每天北京先看到日出

10、我國領土共跨( )

A.3個時區 B.4個時區

C.5個時區 D.6個時區

11、關於等高距的表述,正確的是( )

A.相鄰等高線之間的水平距離

B.相鄰等高線之間的垂直距離

C.同一幅等高線地形圖,等高距可以不同

D.所有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距都相同

12、分別沿下圖中①、②、③、④四條線路爬上山頂,下面每兩條線路比較,正確的是( )

A.沿線路①上山比線路③容易

B.沿線路①上山比線路④容易

C.沿線路①上山比線路②難

D.沿線路③和線路④上山難度一樣

13、關於月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月相變化是月球形狀在變化

B.「月有陰晴圓缺」,是由於周圍氣候在變化才產生月相變化

C.月相的變化與月球、地球運動無關

D.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視形狀

14、月相變化的順序是( )

A.上弦——望——下弦 B.望——朔——下弦

C.下弦——望——朔 D.上弦——朔——望

15、在一小山模型上畫等高線時,哪種方法最可取?( )

A.用細線在小山的模型上繞出三個圓,即成三條等高線

B.用牙簽在山的模型上扎三排洞,把洞連成線,即成了三條等高線

C.直尺斜靠在小坡上,選擇2、4、6cm等刻度,讓牙簽與直尺垂直,分別在模型上畫線

D.直尺垂直於水平面,選擇2、4、6cm等刻度,讓牙簽與直尺垂直,分別在模型上畫線

16、石灰岩地區形成溶洞的原因是( )

A.火山作用 B.流水作用

C.風力作用 D.地震

17、0°緯線與0°經線比較( )

A.分別能指示東西方向和南北方向

B.長度相等

C.分別是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D.都是一圓圈

18.東經20°北緯40°的某點是在( )

A.西半球 B.東半球

C.低緯度 D.高緯度

19、某同學把某地的地理位置記作緯度0°經度180°,這個地點在地球表面有( )

A.1處 B.2處

C.3處 D.4處

20、下列符合南半球中緯度的地理坐標為( )

A.28°N,20°E B.38°S,20°W

C.30°S,3°E D.66°S,30°W

21、一個人站在南極點或北極點上,他的四周各朝向( )

A.一個方向 B.兩個方向

C.三個方向 D.四個方向

22、關於太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巨大熾熱的氣體球 B.主要成分是氫和氧

C.表面溫度約1500萬度 D.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

23、光傳播的速度是每秒30萬km,太陽光到達地球的時間需要8分鍾,則太陽距離地球約( )

A.1.5×108km B.1.4×108km

C.1.3×108km D.1.6×108km

24、在地球上看,八大行星中最明亮的是( )

A.天王星 B.土星

C.木星 D.金星

25、下列植物中,出現了真正的根、莖、葉的是( )

A.葫蘆蘚 B.海帶

C.地錢 D.荷葉紋鐵蕨

26、下列動物中,終生用鰓呼吸的是( )

A.鱷魚 B.鯊魚

C.娃娃魚 D.鯨

27、動物界中,跑得最快的是( )

A.馬 B.羚羊

C.獵豹 D.斑馬

28、下列哪一項不是生命現象( )

A.植物種子發芽 B.酵母菌一個變成兩個

C.蝌蚪長出後肢 D.水分進入細胞

29、俗話說「魚兒離不開水」,一旦離開水,就缺少了維持魚生存的哪一條件( )

A.空氣、陽光

B.營養物質、氧氣

C.營養物質、一定的生存空間

D.適宜溫度、一定的生存空間

30、長期生活在乾旱環境中的植物,其形態結構等方面會出現一系列適應特徵,下列敘述與乾旱環境中的植物特徵不相符的是( )

A.具有發達的根系 B.具有肥厚的肉質莖

C.具有厚的角質層 D.葉面積增大

31、生物的多樣性不包括( )

A.生物種類的多樣性 B.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C.生物基因的多樣性 D.生物數量的多樣性

32、我國特有的被子植物,有「鴿子樹」之稱的是( )

A.銀杏 B.槐樹

C.珙硐 D.檸檬

33、下面不屬於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主要原因是( )

A.亂砍濫伐、亂捕濫殺 B.外來生物物種的入侵

C.生存環境的嚴重污染 D.老虎、獅子的捕食行為

34、下列哪一項不是人為因素對生物多樣性造成威脅的原因( )

A.棲息地的破壞

B.掠奪式的開發利用

C.食物特化,對環境適應能力差

D.環境污染

35、導致我國一些動物數量減少、分布區面積縮小、瀕臨滅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

A.生物棲息地的破壞和喪失

B.不法分子濫捕亂殺和濫采亂伐

C.環境污染

D.生物入侵

36、在下列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能基本保持平衡的是( )

A.森林生態系統

B.農田生態系統

C.養魚塘

D.城市生態系統

37、在一個池塘里,鯽魚能吃水草,又能吃螺螄等小生物,草魚吃水草,烏魚會吃鯽魚、草魚苗。下面所寫的,能反應池塘中的食物鏈的是( )

A.水草→鯽魚→烏魚 B.水草→草魚→烏魚

C.螺螄→鯽魚→烏魚 D.螺螄→鯽魚→烏魚

38、下列不屬於生物基本特徵的是( )

A.新陳代謝 B.生長發育

C.擬態 D.繁殖

39、用一架已調節好平衡的天平稱量物體,由於砝碼的使用時間過長,已經有點磨損,用這架天平稱量物體的質量將( )

A.偏小 B.正好相等

C.偏大 D.隨稱量物體改變

40、「神州」三號飛船載有模擬宇航員系統,進行擬人載荷試驗,形體假人具有質量、形狀與真人基本一致的特點,你認為下列數據中最接近形體假人質量的是( )

A.10kg B.50kg

C.120kg D.150kg

[提示]

二、非選擇題

1、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圖中標出武漢(114°E,30°N)的位置。

(2)根據武漢的位置,可以判斷出武漢位於__________ (南、北)半球和__________ (東、西)半球。

(3)圖中A、B、C三點中,屬於中緯度地區的是__________。

(4)武漢的方位在B點的__________方向。

[答案]

2、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山頂的海拔高度A__________、B__________。

(2)小河河源的海拔高度C__________,鞍部的海拔高度范圍E__________,陡崖頂部海拔高度范圍__________,底部海拔高度范圍__________。

(3)山脊線AB的走向__________,源於C處的小河大致流向__________。

(4)如果鐵路或公路必須通過此山地,則一般先沿__________走「之」字形而上,然後以隧道形式最短距離通過__________。

[答案]

3、某溫帶草原系統中有A、B、C、D、E、F等6種動物,G表示綠色植物,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是:①C捕食F、E、A;②B、A、E取食G;③D、A捕食B;④F捕食D和E。請回答:

(1)下圖是該溫帶草原生態系統中的食物網簡圖,請在圖中方框內填入正確的字母。

(2)此食物網中有_________條食物鏈,其中屬於生產者的是__________。

(3)從等級上看,該生態系統的消費者中最高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柒』 七年級上期末題地理(人教版) 語文(人教版) 數學(北師大) 英語(人教版 新目標) 歷史(人教版) 政

歷史:一、單項選擇題(把正確答案的選項字母填入方框內,每題2分,共50分)
1.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是
A.山頂洞人 B.北京人 C.元謀人 D.馬壩人
2.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和粟的居民是
A.北京人和山頂洞人 B.丁村人和元謀人
C.河姆渡人和半坡人 D.半坡人和大汶口原始居民
3.被後人尊稱為「人文初祖」的是
A.黃帝 B.炎帝 C.堯 D.禹
4.把都城遷至殷的商王是
A.啟 B.桀 C.伊尹 D.盤庚
5.目前已知的世界最大的青銅古鼎是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青銅立人像 D.青銅面具
6.春秋時期首先稱霸的是
A.魯國 B.齊國 C.魏國 D.晉國
7.戰國末期,使東方六國再也無力抵禦秦軍進攻的一場大戰是
A.馬陵之戰 B.牧野之戰 C.崤函之戰 D.長平之戰
8.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是
A.奴隸主與奴隸的矛盾 B.奴隸主與封建地主的矛盾
C.封建地主與農民的矛盾 D.農民與平民的矛盾
9.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應從哪個朝代開始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東周
10.記錄老子學說的著作是
A.《春秋》 B.《道德經》 C.《尚書》 D.《論語》
11.被封建統治者利用和改造,成為封建文化的正統思想的是
A.道家學說 B.儒家學說 C.墨家學說 D.法家學說
12.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13.指揮農民起義軍在巨鹿大敗秦軍主力的將領是
A.吳廣 B.陳勝 C.項羽 D.劉邦
14.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是
A.商朝 B.西周 C.夏朝 D.東周
15.帶領百姓修築都江堰的是
A.孔子 B.伊尹 C.管仲 D.李冰
16.春秋時期,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顯著標志是
A.普遍使用青銅工具 B.人民生產積極性提高
C.石器和木器的改進 D.鐵器和牛耕的使用
17.哪個哪個皇帝時,西漢處於鼎盛時期
A.漢高祖 B.漢文帝 C.漢景帝 D.漢武帝
18.秦始皇實行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在地方上推行
A.分封制 B.郡國制 C.郡縣制 D.縣制
19.呼韓邪單於向漢朝請求和親,西漢哪位皇帝把昭君嫁給了他
A.漢高祖 B.漢武帝 C.漢元帝 D.漢文帝
20.兩漢時期的「西域」是指
A.今新疆地區和更西地區 B.當時的西方各國
C.當時的安息和大秦 D.今內蒙古地區
21.漢武帝時,曾兩次被派往西域的使臣是
A.衛青 B.霍去病 C.張騫 D.班超
22.我國古代用於書寫和繪圖的紙,最早出現於
A.西漢前期 B.西漢末期 C.東漢前期 D.東漢末期
23.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地動儀的發明者是
A.魯班 B.杜詩 C.張衡 D.扁鵲
24.下列幾位科學家中,對人類文化傳播作出了巨大貢獻的是
A.張衡 B.蔡倫 C.張仲景 D.華佗
25.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
A.《春秋》 B.《漢書》 C.《史記》 D.《資治通鑒》
二、材料解析題(共20分)
26.材料:《聊齋志異》的作者清朝著名文學家蒲松齡警聯之一是:「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①文句指的是什麼時候哪兩個諸侯國爭霸?(3分)

②「苦心人」指誰?(2 分)

③你認為諸侯爭霸和兼並戰爭有什麼影響?(2分)

27.「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①這些話是誰說的?(2分)

②他是哪個學派的創始人?(2分)

③他在教育上有什麼成就?(3分)

28.「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①這是誰的名言?(2分)

②他生活在什麼時代?他有什麼貢獻?(4分)

三、簡答題。(22分)
30.簡述商鞅變法的內容和作用。(10分)

31.簡述漢武帝為加強大一統而採取的措施。(12分)

初一歷史基礎復習
第一課 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生活在雲南省的 ,距今約 年,他們已會製造和使用工具,這也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
2、距今約 的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的 ,過著 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會,會使用天然火。
3、距今約三萬年的 ,他們使用打制石器,已掌握 技術,而且會 ,懂得愛美,他們生活在由血緣關系結合起來的 里,共同勞動、共同分配食物,沒有貧富貴賤的差別。
第二課 原始的農耕生活
4、我國原始農耕生活的代表有: 、
與 原始居民。
5、距今約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 ,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居民,他們住在 房屋裡,過著定居生活。
6、距今約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 ,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的居民,他們住在 房屋裡,能製造色彩鮮麗的 。
第3課 華夏之祖
7、距今約四五千年,炎帝與黃帝部落在 大敗蚩尤,經過長期發展,形成了 。
8、被稱為「人文初祖」的是 ,他的妻子 發明了養蠶繅絲,屬下 發明了文字,伶倫編出了樂譜。
9、原始社會後期我國傑出的部落首領有 、 、 ,他們部落首領的位置是通過 產生的。
10、約公元前2070年 建立夏朝,是我國歷史第一個王朝,它的建立標志著我國早期國家的產生,原始社會的結束, 的開始。所以說我國原始社會結束在 。
第四課 夏、商、周的興亡
11、夏朝:第二代國王是 ,他的繼位標志著 代替 ,「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夏朝最後一個國王是殘暴的 ,約公元前1600年滅亡。
12、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 建立商朝,後來 遷都到 ,成為當時世界上的大國。商最後一個王是施用炮烙等酷刑的 ,他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公元前1046年在 之戰中被周武王打敗,商朝滅亡。
13、西周:周文王重視農業生產,任用賢人 ,國力逐步強大, 繼位後伐紂滅商,於 年建立周朝,定都 ,歷史上叫做西周。為了鞏固統治(目的),實行 ,通過分封諸侯,開發了邊遠地區,加強了統治,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作用)。後期發生 ,公元前 年周幽王在位時滅亡。
第五課 燦爛的青銅文明
14、 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著名的有巨大的
和造型精美的 。與商周同期,在我國西南地區的成都平原有舉世聞名的「 」文化,出土了青銅神樹、大型青銅立人像、青銅面具等。同時,我國還是世界上最早發明 的國家。
15、奴隸的悲慘生活:①被迫勞動②沒有人身自由③被隨意轉讓與買賣④做殉葬品。
第六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
16、公元前770年, 東遷洛,史稱「東周」。東周又分為 (前770年—前476年)與 (前
475年—前221年)。
17、春秋著名霸主有:
①齊國的 ,他任用 為相,提出了
的口號,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
②晉國的 在 (退避三舍)打敗楚國後成為霸主。後來楚國的 打敗晉軍做了中原霸主。
18、戰國七雄是 、 、 、 、 、 、 七個諸侯國,其間發生的著名戰役有:①齊國與魏國之間的 (圍魏救趙)與馬陵之戰。②秦國與趙國之間的 (趙括 紙上談兵)。
第七課 大變革的時代
19、鐵農具 時開始使用, 時使用范圍擴大。我國在春秋末年已使用 ,在 得到進一步推廣。
20、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 在岷江中游修築了聞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使成都平原成為了著名的
兩千多年來一直造福於人民,後人寫詩贊道:「始只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21、商鞅變法
目的: 為了確立封建統治,發展封建經濟。
時間:公元前 年。
人物:在 支持下, 在秦國開始變法。
內容:①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②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③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影響:①秦國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作用)②經過變法,封建制度逐步確立起來地主階級統治代替了奴隸主貴族統治,我國封建社會逐步形成。
第8-9課 中華文明的勃興
22、文字演變:我國已發現的最早的文字是商朝的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 開始的。商周時還有一種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叫做 ,也稱 ,西周晚期人們將這種文字整理成一種樣式,叫做 ,到了秦朝統一文字時統一規范為 ,後來又推廣筆畫更為簡單的 。

『捌』 初一上學期地理復習題 北師大版

初一地理上冊復習題()

班級 姓名 評分等級 教師評語

一、排除干擾,冷靜選擇

1.經過測算,地球的平均半徑為 ( )

A.6357千米 B.6371千米 C.6378千米 D.6336千米

2.讀圖1完成下題,有關各點位置判斷正確的是 ( )

A.A在東半球、南半球 B.B在西半球 C.C在東半球 D.D在東半球

(選做題)有關四地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A在北寒帶 B.B有太陽直射現象

C.C在A的西南方向 D.D一年有一次太陽直射現象

圖1

3. 珠穆朗瑪峰不斷升高的原因是 ( )

A.印度洋板塊擠入亞歐板塊下方,板塊碰撞所致

B.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擠壓結合在一起

C.非洲板塊與亞歐板塊擠壓碰撞所致

D.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擠壓

4. 10月1日國慶節,正確描述太陽直射點移動方向的是 ( )

A.從赤道向南回歸線 B.從北極圈向赤道

C.從北回歸線向赤道 D.從赤道向北回歸線

5.僅從太陽高度角考慮圖2中,地面獲得太陽光熱最多的是 ( )

圖2

6.同緯度的海陸相比較 ( )

A.冬季陸地氣溫高 B.冬季海洋氣溫高

C.夏季陸地氣溫低 D.夏季海洋氣溫高

7.哈爾濱的小強利用寒假到海南島旅遊,並寫下了日記。下列四段日記中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這里的農民伯伯已經開始農忙了 B.高大的椰子樹隨處可見

C.雖然穿著厚厚的羽絨服還是感覺有些冷 D.雖然下著小雨,但仍然很暖和

8.家在海南的小剛說:我們那裡經常下雨。家在新疆的阿依古麗說:我們那裡下雨很少,造成這種降水不均現象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

A.緯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陸因素 D.洋流因素

9.「山前桃花山後雪」,主要反映了什麼因素對氣候的影響 ( )

A.海陸位置 B.緯度因素 C.人類活動 D.地形地勢

10.如果到南極地區旅遊,最佳時間選擇是 ( )

A.1月 B.5月 C.7月 D.8月

11. 三大宗教均發源於 ( )

A.亞洲 B.歐洲 C.非洲 D.大洋洲

12.下列人種與其主要分布地區連接正確的是 ( )

A.黑色人種---歐洲 B.白色人種---非洲中部

C.黃色人種---亞洲西部 D.混血人種---拉丁美洲

13.南北對話中的「北」指的是 ( )

A.南半球 B.發展中國家 C.發達國家 D.南半球北部

14.誰的母語不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 ( )

A.中國人 B.沙烏地阿拉伯人 C.英國人 D.日本人

15.下列四個國家與其特點不相符的是 ( )

A.中國-人口最多、發達國家 B.俄羅斯-面積最大的國家

C.巴西-南半球最大的國家 D.美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16.2001年11月太平洋上島國吐瓦魯領導人在一份聲明中說,他們對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敗,2002年舉國移民紐西蘭。使吐瓦魯成為第一個「環境難民國」的根本原因是 ( )

A.降水增多 B.全球變暖 C.海水膨脹 D.地面下沉

17.下列天氣符號中,表示陰天的是 ( )

A B C D

18.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劃分,主要依據的是 ( )

A.人口多少 B.經濟發展水平 C.軍力強弱 D.歷史是否悠久

19.湯姆、艾琳和張山分別來自歐洲西部、非洲和亞洲,你認為正確的

是? ( )

A.湯姆:我們那裡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冬暖夏涼,降水很少

B.艾琳:我們那裡的熱帶草原氣候區,降水很少,但全年分配很均勻

C.張山說:我們那裡夏季熱,降雨也多,冬季冷,還降雪呢,是溫帶季風氣候

D.他們的說法都不對

20.哪一種看法更有利國家發展呢? ( )

A.應該只與發達國家合作,與發展中國家合作不利於本國發展

B.我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不必參與國際合作

C.積極參與國際合作不利於本國發展,甚至會減慢我國發展速度

D.通過國際合作,既可以促進本國發展,又能為世界發展做出貢獻

二、學以致用、綜合測試

21.讀下面某地的等高線圖,回答

(1)山頂B 的海拔在 米以上,山頂A在B的 方向。

(2)為了防止公路兩側山體滑坡,下列措施有效的是:①植樹造林;②控制車流量;③整理加固裸露岩體;④修築梯田( )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高速公路的走向是 。

圖3

22. 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圖4

(1)在圖中用箭頭標出地球公轉方向。

(2)當地球公轉到B位置時,正值北半球的 節氣,此時陽光直射在 。

(3)當地球公轉到C位置時,南極圈以南地區出現 現象,益陽市的晝夜長短情況是 。

(4)我國「神舟六號」飛船2005年10月15日在太空飛行時。當時地球在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大致正運行在上圖中的 (區間范圍)。

A.AB之間 B.BC之間 C.CD之間 D.AD之間

23.讀氣溫曲線圖及降水柱狀圖,回答下列問題

圖5

(1)A、B兩地氣溫年較差大的是 地,讀圖可判斷A地位於 帶,B地位於 帶。

(2)A、B兩地中屬於終年多雨的是 地;冬季多雨的是 地。

(3)讀圖可判斷A地氣候類型是 氣候;B地氣候類型是 氣候。

24.讀資料,提問題

材料:南北極地區永久冰雪在快速消融。跟蹤考察表明,在1978—1996年間,北極地區的冰蓋面積縮小6%,即每年減少了約3萬平方千米;冰層的平均厚度也由原來的310厘米減少到180厘米。20世紀90年代以來,南極洲冰山脫離南極大陸的速度與日俱增,南極大陸冰蓋的面積迅速縮小。

要求:根據材料提出兩個地理問題問題(只提問題不作答):

(1)

(2)

25.讀圖完成下題

圖6

(1)該地在 半球(南、北),判斷依據是 。

(2)A地對應的氣溫和降水曲線圖為 圖(甲、乙)。

(3)乙地降水稀少的原因是 ,這說明,沿海地區降水不僅僅跟離海遠近有關,還與 等因素有關。

26.請你來設計

根據要求設計一所希望小學,並將設計的平面圖繪在下面的坐標內:

(1)比例尺為1:4000;指向標

(2)校園東西長400米,南北寬200米

(3)學校大門朝南;運動場位於校園的西部;教學樓位於校園的東北部

(4)其他設施及其位置可自行設計(至少一個)

『玖』 七年級上學期地理(星球版)生物(北師大版)期末試卷

人教版七年級下生物期末試題

一.單向選擇題:(本大題共有26個小題,答對一題得專1.5分,滿分39分。請將正確選項的序號屬填在後面的答題表裡。)

1、試管嬰兒是(A)

A. 在試管內完成胚胎的早期發育 B.胚胎發育的全過程均在體外完成

C.只在試管里完成受精 D。精子和卵細胞是在試管內培養形成的

2、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

A只要身體是健康的,心理一定是健康的

B軀體健康可以促進心理健康也可以促進軀體健康

C心理上如果不健康,可影響軀體上的健康

D必須包括身體和心理健康兩個方面的健康,才算是真正的健康

3、人體進行各項生理活動所消耗的能量主要來自於(B)

A.脂肪 B。糖類 C。蛋白質 D。維生素

4、正在生長發育的青少年,應該多吃(D)

A含糖豐富的食物 B.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

C含鈣磷豐富的食物 D.含鈣磷蛋白質維生素豐富的食物

『拾』 求七年級上冊北師大地理期末試卷 帶答案的。 明天要考試了。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