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七年級地理電子小報模板

七年級地理電子小報模板

發布時間: 2021-02-15 20:36:16

① 2017年世界各地有趣的地理新聞,做成電子小報

1、海洋的鹽足以讓陸地高出150米2、閃電溫度數倍於太陽表面溫度一束落到地面的閃電攜帶有1億至10億伏的電力;溫度能達到5萬華氏度;是太陽表面溫度的3至4倍。3、地球上每一秒就會發生100次雷擊。每次打雷時;都會產生臭氧。這給大氣層上部的臭氧層源源不斷注入原料——你知道嗎;臭氧層的大洞使我們不得不使用防曬油來抗拒毒辣的光線。4、土星的密度低於水;如果你將這顆行星放入海洋;它甚至能浮在上面( 5、既然黑鐵木不能在水上漂浮;不妨試一試火山浮石。火山浮石的密度低於水;所以能在水上漂浮。6、如果大小相當於一角硬幣的中子星碎片落到地面;它的重量會驟然升至1億噸( 7、距離現在最近的一次「青蛙雨」出現在2005年的塞爾維亞;倫敦在1998年也曾遭遇相同的「青蛙雨」?2006年;印度下了場「魚雨」;而威爾士在2004年同樣經歷了「雨中有魚」的奇妙一景。8、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人口的10%;現在仍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從古到今一共有大約600億人;十分之一;也就是60億還活著。:9、地球和太陽的距離遙遠 當一個剛落地的嬰兒乘坐新干線去太陽時 他已經80幾歲了 ;但太陽光到達地球的時間只要8分鍾。10、五色海紅海 位於非洲與阿拉伯半島之間;因沿岸水中生長著許多紅色藻類;海水因此發紅。黃海 位於中國渤海與東海之間;因黃河帶入大量黃色泥沙而呈黃色。綠海 位於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之間;因曾有過大量綠色藻類;而得名綠海。白海 位於俄羅斯的科拉半島附近。因長年被冰雪包圍。呈白色;故稱「白海」。黑海 位於俄羅斯和土耳其之間;因海底沉積著黑色霉臭的爛泥而得名。 11、五色湖彩湖 印度尼西亞的佛費勒斯島上有一湖;左邊為深紅色;右邊為碧綠色;後邊為青色;各色寬約200米。一湖為何三色;至今還是個謎。螢光湖 在巴哈馬群島有一個湖;湖面閃爍著綠色螢光;這是一種螢火酶素微生物發光所致。墨水湖 在加勒比海的烏巴哥海島上;有一湖名叫佩奇湖。湖面黑色;無水可行走;軟綿綿;由瀝青構成;又稱瀝青湖。12、五色沙漠多彩沙漠 位於美國科羅拉多河大峽谷東岸的亞利桑那沙漠;由於火山熔岩形成的砂粒中含有礦物質;使整個沙漠呈現出粉紅、金黃、紫紅、藍、白、紫諸色。在陽光照射下;由於反

② 初一地理小報

地理謎語100條(大家來猜猜)
1、 一路平安(中國城市名)旅順
2、 風平浪靜(中國城市名)寧波
3、 日近黃昏(中國城市名)洛陽
4、 八月飄香香滿園(中國城市名)桂林
5、 誇誇其談(中國城市名)海口
6、 千里戈壁(中國城市名)長沙
7、 大家都笑你(中國城市名)齊齊哈爾
8、 珍珠港(中國城市名)蚌埠
9、 帶槍的人(中國城市名)武漢
10、 船出長江口(中國城市名)上海
11、 金銀銅鐵(中國城市名)無錫
12、 銀河渡口(中國城市名)天津
13、 久雨初晴(中國城市名)貴陽
14、 兩個胖子(中國城市名)合肥
15、 雙喜臨門(中國城市名)重慶
16、 努力煉鋼(中國城市名)大冶
17、 拆信(中國城市名)開封
18、 東西北三面堵塞(中國城市名)南通
19、 海中綠洲(中國城市名)青島
20、 空中碼頭(中國城市名)連雲港
21、 泰山之南(中國城市名)岳陽
22、 逆水行舟(中國地名)上杭
23、 春筍(中國地名)新竹
24、 掩耳盜鈴(中國地名)蒙自
25、 春水碧如藍(中國省級行政區名)青海
26、 江淮河漢(中國省級行政區名)四川
27、 黃河解凍(中國省級行政區名)江蘇
28、 東南北(中國省級行政區名)西藏
29、 寶樹叢叢(中國省級行政區名)吉林
30、 日照清流涌(山西地名)陽泉
31、 終年積雪(吉林地名)長白
32、 見臉不見發(內蒙古地名)包頭
33、 持久和平(陝西地名)長安
34、 鷹擊長空(台灣地名)高雄
35、 談天的都市(山東地名)聊城
36、 桃李梅(北京地名)三棵樹
37、 雞蛋心(河南地名)內黃
38、 分明在湖上(台灣地名)日月潭
39、 請走正門(山西地名)偏關
40、 基本一樣(山西地名)大同
41、 一江春水向東流(雲南地名)通海
42、 初次見面(廣東地名)新會
43、 水陸要塞(河北地名)山海關
44、 航空信(江蘇地名)高郵
45、 此(青海地名)柴達木
46、 結束戰爭(廣東地名)和平
47、 兩條河(雲南地名)雙江
48、 終年無濁水(山東地名)長青
49、 長生不老(黑龍江地名)延壽
50、 捷報傳來(山西地名)聞喜
51、 飛流直下三千尺(河北地名)陡河
52、 東西南北無戰爭(東北地名)四平
53、 太平洋(浙江地名)寧海
54、 君子之交(台灣地名)淡水
55、 平安之地(江蘇地名)泰州
56、 停火(貴州地名)息烽
57、 駱駝背(湖南地名)雙峰
58、 我做(江西地名)余干
59、 客人(廣西地名)來賓
60、 墾荒(遼寧地名)開原
61、 白日依山盡(遼寧地名)沈陽
62、 虛度年華(安徽地名)無為
63、 豁然開朗(湖北地名)大悟
64、 嚮往光明(黑龍江地名)愛輝
65、 全面整頓(雲南地名)大理
66、 突飛猛進(雲南地名)騰沖
67、 中秋月(廣東地名)高明
68、 得獎(河南地名)獲嘉
69、 喜事在即(福建地名)將樂
70、 祖先種過的地(福建地名)古田
71、 日月星(福建地名)三明
72、 四季如春(泉州地名)永春
73、 從此太平無事(石獅地名)永寧
74、 太陽之冠(天文名詞)日冕
75、 四季生輝(天文名詞)光年
76、 消化不良(天文名詞)食甚
77、 從早吃到晚(天文名詞)日全食
78、 天明再會(國家名)約旦
79、 今天(國家名)日本
80、 加水便可蓋圖章(國家名)印尼
81、 初見成效(國家名)剛果
82、 左右皆是(國家名)中非
83、 懸崖勒馬(國家名)瓜地馬拉
84、 昔日的四川(國家名)古巴
85、 灰塵吹來(國家名)埃及
86、 增添收入(國家名)迦納
87、 爭分奪秒(國家名)比利時
88、 好漢(國家名)瑞士
89、 舉頭望明月(首都名)仰光
90、 到了關口(首都名)達卡
91、 亂開支(亞洲國家地名)孟買
92、 故宮(亞洲國家地名)名古屋
93、 天宮(亞洲國家地名)神戶
94、 賽跑至終點(亞洲國家地名)沖繩
95、 只有男子的城市(亞洲國家地名)漢城
96、 相(亞洲國家地名)箱根
97、 四夕(非洲地名)開羅
98、 愛看鬥牛(非洲地名)好望角
99、 搜羅良駒(歐洲地名)羅馬
100、 希望你參加勞動(歐洲地名)巴爾干

③ 地理電子小報

可以在網路文庫里找找看。

④ 地理小報素材

  • 魏格納

1910年的一天,年輕的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身體欠佳,躺在病床上。百無聊賴中,他的目光落在牆上的一幅世界地圖上,他意外地發現,大西洋兩岸的輪廓竟是如此相對應,特別是巴西東端的直角突出部分,與非洲西岸凹入大陸的幾內亞灣非常吻合。自此往南,巴西海岸每一個突出部分,恰好對應非洲西岸同樣形狀的海灣;相反,巴西海岸每一個海灣,在非洲西岸就有一個突出部分與之對應。這難道是偶然的巧合?這位青年學家的腦海里突然掠過這樣一個念頭:非洲大陸與南美洲大陸是不是曾經貼合在一起,也就是說,從前它們之間沒有大西洋,是由於地球自轉的分力使原始大陸分裂、漂移,才形成如今的海陸分布情況的?


第二年,魏格納開始搜集資料,驗證自己的設想。他首先追蹤了大西洋兩岸的山系和地層,結果令人振奮:北美洲紐芬蘭一帶的褶皺山系與歐洲北部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褶皺山系遙相呼應,暗示了北美洲與歐洲以前曾經「親密接觸」;美國阿巴拉契亞山的褶皺帶,其東北端沒入大西洋,延至對岸,在英國西部和中歐一帶復又出現;非洲西部的古老岩石分布區(老於20億年)可以與巴西的古老岩石區相銜接,而且二者之間的岩石結構、構造也彼此吻合;與非洲南端的開普勒山脈的地層相對應的,是南美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附近的山脈中的岩石。


阿爾弗雷德·魏格納的大陸漂移說對此,魏格納作了一個很淺顯的比喻。他說,如果兩片撕碎了的報紙按其參差的毛邊可以拼接起來,且其上的印刷文字也可以相互連接,我們就不得不承認,這兩片破報紙是由完整的一張撕開得來的。除了大西洋兩岸的證據,魏格納甚至在非洲和印度、澳大利亞等大陸之間,也發現有地層構造之間的聯系,而這種聯系都限於中生代之前即2.5億年以前的地層和構造。看來,報紙的版面規模巨大。


沉浸在喜悅中的魏格納又考察了岩石中的化石。在他之前,古生物學家就已發現,在目前遠隔重洋的一些大陸之間,古生物面貌有著密切的親緣關系。例如,中龍是一種小型爬行動物,生活在遠古時期的陸地淡水中,它既可以在巴西石炭紀到二疊紀形成的地層中找到,也出現在南非的石炭紀、二疊紀的同類地層中。而迄今為止,世界上其它大陸上,都未曾找到過這種動物化石。淡水生活的中龍,是如何游過由鹹水組成的大西洋的?


更有趣的是,有一種園庭蝸牛,既發現於德國和英國等地,也分布於大西洋對岸的北美洲。蝸牛素以步履緩慢著稱,居然有本事跨過大西洋的千重波瀾,從一岸傳播到另一岸?當時沒有人類發明的飛機和艦艇,甚至連鳥類還沒有在地球上出現,蝸牛是怎麼過去的?


再來看一看植物化石——舌羊齒,這是一種古代的蕨類植物,廣布於澳大利亞、印度、南美、非洲等地的晚古生代地層中,即現代版圖中比較靠南方的大陸上。植物沒有腿,也不會游泳,如何漂洋過海的?


為解釋這些現象,魏格納之前的古生物學家曾提出「陸橋說」,他們設想在這些大陸之間的大洋中,一度有狹長的陸地或一系列島嶼把遙遠的大陸連接起來,植物與動物通過陸橋遠涉千萬里,到達另外的大陸;後來這些陸橋沉沒消失了,各大陸被大洋完全分隔開來。這種觀點被稱為「固定論」,即大陸與海洋是固定不動的。而魏格納的解釋則是「活動論」的,各大陸之間古生物面貌的相似性,並不是因為它們之間曾有什麼陸橋相連,而是由於這些大陸本來就是直接連在一起的,到後來才分裂漂移,各奔東西。固定論與活動論的爭論,與火成論與水成論的爭論、漸變論與災變論的爭論一道,被人們稱為地質學三大論戰。作為活動論的先驅,魏格納一開始幾乎是孤軍奮戰。


古代冰川的分布也支持魏格納的想法。距今約3億年前後的晚古生代,在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亞、印度和南極洲,都曾發生過廣泛的冰川作用,有的地區還可以從冰川的擦痕判斷出古冰川的流動方向。從冰川遺跡分布的規模與特徵判斷,當時的冰川類型是在極地附近產生的大陸冰川。而且南美、印度和澳大利亞的古冰川遺跡殘留在大陸邊緣地區,冰川的運動方向是從海岸指向內陸,顯然冰川是不會登陸向高處運動的,這說明這些大陸上的古冰川不是源於本地。面對這種古冰川的分布及流向特徵,過去的地質學家一籌莫展。然而正是這些特徵,卻為大陸漂移說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1930年4月,魏格納率領一支探險隊,迎著北極的暴風雪,第4次登上格陵蘭島進行考察,在零下65℃的酷寒下,大多數人失去了勇氣,只有他和另外兩個追隨者繼續前進,終於勝利地到達了中部的愛斯密特基地。11月1日,他在慶祝自己50歲的生日後冒險返回西海岸基地。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他失去了蹤跡。直至第二年4月才發現他的屍體。他凍得像石頭一樣與冰河渾然一體了。


  • 李四光

李四光在地質科學上為祖國贏得的第一榮譽,就是發現了中國內地有第四紀冰川遺跡,以大量的實據,推翻了那些國內外學術權威認為在中國不存在第四紀冰川的理論,為我國進行地質研究,奠定了真實可靠的理論基礎。李四光根據自己對中國地質的深入鑽研,認為「中國貧油論」是沒有事實根據的。在1928年的時候,李四光就曾寫文章指出:美孚的失敗,並不能證明中國沒有油田可開。中國西北方出油的希望雖然最大,然而還有許多地方並非沒有希望。李四光從構造地質角度出發,認為油區是生油和儲油條件比較優越的地區,而油田是儲油條件特別好的地區。找油要先找油區再找油田。他認為,我國石油勘探遠景最大的區域有以下三個:一是青、康、滇、緬大地槽;一是阿拉善—陝北盆地;另一是東北—華北的平原地區。他說首先應該把柴達木盆地、黑河地區、四川盆地、伊陝台地、阿寧台地、華北平原、東北平原等地區,作為尋找石油的對象。

李四光的報告極大地鼓舞了石油戰線的廣大工作者。1954年初,地質部成立了全國石油、天然氣普查委員會。1955年1月20日,地質部召開第一次全國石油普查工作會議,決定組成新疆、柴達木、鄂爾多斯、四川、華北5個石油普查大隊。經過艱苦工作,終於發現了很多可能儲油的構造。

1956年1月下旬,地質部召開第二次全國石油普查工作會議,決定1956年將派93個地質隊,430多名地質人員奔赴12個地區進行普查和細測。這樣經過3年的石油普查工作,在新疆、青海、四川、江蘇、貴州、廣西及華北、東北等有希望的含油遠景區,找到了幾百個可能的儲油構造,並在柴達木等構造上,探到了具有工業價值的油流。


  • 著名的活火山

火山地質總是能形成壯美奇特的景觀,成為旅遊勝地,有時我們陶醉其中,卻忘記了那裡還有隨時會噴發的活火山。

美國黃石國家公園觀賞性:★★★★★危險性:★★★★★黃石公園是世界上最原始最古老的國家公園,最初吸引人們的興趣並使黃石成為國家公園的顯著特徵是地質方面的地熱現象,這里擁有比世界上其他所有地方都多的間歇泉和溫泉、彩色的黃石河大峽谷、化石森林,以及黃石湖。但是,很多年來黃石國家公園的遊客們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看到的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所有這些溫泉、間歇泉和蒸氣孔都需要巨大的地核熔岩能量來維持,在黃石公園熔岩散發出的熱量已經非常接近地表。專家表示,黃石火山噴發周期為60-80萬年,而至今距離上次噴發時間已經有64.2萬年了,這座世界上最大的超級活火山已經進入了紅色預警狀態,就算在不受外力(指太陽活動以及人工鑽探)的情況下它也隨時都可能噴發。一旦噴發,那麼美國將會遭受重創,三分之二的國土會被火山灰淹沒,破壞力度將是1980年噴發的聖海倫斯火山的1千倍。屆時,火山噴發還會向空中釋放有毒氣體,令數以千計的航班停飛,數百萬人流離失所。

日本富士山觀賞性:★★★★★危險性:★★★★☆富士山被日本人民譽為「聖岳」,是日本民族的象徵。整個山體呈圓錐狀,一眼望去,恰似一把懸空倒掛的扇子,日本詩人曾用「玉扇倒懸東海天」、「富士白雪映朝陽」等詩句贊美它。富士山其實是一座休眠火山。據傳是公元前286年因地震而形成的。自公元781年有文字記載以來,共噴發過18次,最後一次是1707年,此後變成休眠火山。1707年的噴發是由於地震引起,而當時的地震有8.4級。

巴厘島觀賞性:★★★★☆危險性:★★★★☆印度尼西亞巴厘島活火山,又稱巴厘峰。海拔3140米,為島的最高峰,當地人奉為聖山。火山位於島的東北部,噴發周期一般約50年。1963年的一次噴發是百餘年來最猛烈的一次,熱浪高達1萬米,火山灰在4000米高空彌漫全島,人畜傷亡慘重。

菲律賓呂宋島觀賞性:★★★☆☆危險性:★★★★☆呂宋島南部的馬榮火山支配著萊加斯皮市。號稱世界上最完美的火山錐,日本富士山僅次於它,經常被人拿來和日本的富士山相媲美,是菲律賓著名的旅遊景點,近來的多次瀕臨噴發,雖然菲律賓政府疏散了附近居民,卻反而吸引了許多欲一睹完美火山爆發景象的火山愛好者及攝影愛好者。1616年以來有30次以上的爆發記錄,1993年的爆發導致75人死亡;最具破壞力的一次發生在1814年,當時卡格沙瓦城遭掩埋。

長白山天池觀賞性:★★★★☆危險性:★★★☆☆長白山原是一座火山。據史籍記載,自16世紀以來它又爆發了3次,當火山爆發噴射出大量熔岩之後,火山口處形成盆狀,時間一長,積水成湖,便成了現在的天池。

台灣陽明山國家公園觀賞性:★★★★☆危險性:★★★☆☆大屯山群屬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的一部份,包括了大屯主峰、南峰、西峰、面天山、向天山、中正山、二子山、菜公坑山、枕頭山及烘爐山等山峰。由於天然環境極佳,形成了這里獨特的美麗風景。2009年,台灣中研院研究員對大屯火山群地表結構進行分析,推翻大屯火山群是「休火山」的說法,並將最近一次爆發時間從20萬年前修正到5,000年前,屬於國際火山學會定義的「活火山」,指出大屯火山群若爆發,災情可能比「921地震」還嚴重,威脅台北地區600萬人。

  • 驚人細數世界上驚人的活火山:

克留切夫斯克山火山,堪察加半島,俄羅斯。克留切夫斯克山火山是亞洲最高的一座活火山,首次爆發是在1697年,而最近的一次是在2011年。最初喀拉喀托火山只有一小部分露出海面,經過數次火山噴發後,就形成了如今的喀拉喀托火山島。

瑞尼爾火山,皮爾斯縣,華盛頓。瑞尼爾火山確實漂亮,但同時卻存在著十年一次的火山爆發隱患,被廣泛認為是世界上最具潛在破壞性的活火山。

基拉韋厄火山,夏威夷,美國。基拉韋厄火山是世界最大的活火山體,位於夏威夷島東南部,被譽為「夏威夷火山女神」。

埃格蒙特山,北島,紐西蘭。雖然在紐西蘭人們都稱它為「埃格蒙特山」,然而「塔拉納基山」才是它真正的名字,與日本的富士山甚是相像,曾出現在電影《最後的武士》中。

阿雷納爾火山,阿拉胡埃拉省,哥斯大黎加。盡管阿雷納爾火山還處於休眠期,但該地區豐富的溫泉資源已經說明了火山內部的活躍運動。

富士山,日本。富士山自18世紀以來就從未爆發過。斯特龍博利火山,斯特龍博利火山島,義大利。活躍的斯特龍博利火山已經吸引了眾多地質學家到此考察研究。

帕里納科塔火山,智利/玻利維亞。坐落於拉烏卡國家公園的帕里納科塔火山,附近有包括羊駝、美洲獅等眾多的野生動物。

波阿斯火山,哥斯大黎加。蒸騰著煙霧的波阿斯火山的確令人印象深刻,但更吸引人的是該該地區獨有的黃綠色松鼠。

婆羅摩火山,爪哇東部,印度尼西亞。如果您來參加爪哇當地的傳統節日,便能發現當地人都將貢品投入婆羅摩火山,而這個習俗已從15世紀延續至今。


  • 哥倫布錯把美洲作印度

經七十晝夜的艱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終於發現了陸地。哥倫布以為到達了印度。後來知道,哥倫布登上的這塊土地,屬於現在中美洲巴勒比海中的巴哈馬群島,他當時為它命名為聖薩爾瓦多。1493年3月15日,哥倫布回到西班牙。此後他又三次重復他的向西航行,又登上了美洲的許多海岸。直到1506年逝世,他一直認為他到達的是印度。後來,一個叫做亞美利哥的義大利學者,經過更多的考察,才知道哥倫布到達的這些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個原來不為人知的新的大陸。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但是,這塊大陸卻用證實它是新大陸的人的名字命了名:亞美利加洲。

⑤ 急求電子小報模板

好的,已經送去了請注意查收.

⑥ 初一地理小報的材料

http://..com/q?word=%B5%D8%C0%ED%D0%A1%B1%A8&ct=17&pn=0&tn=ikaslist&rn=10
給你一點

⑦ 求電子地理小報

廣闊的森林;日本的礦產資源貧乏,但利用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海上交通便利的條件,大量地進口工業原料和燃料,由於國內市場狹小,大量的工業品需要出口,所以工業集中分布在多優良港灣的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群島國家的附近海域漁業資源豐富,日本的漁業發達。象這樣是不是好記一些了呢?
5.抓住異同,對比記憶
抓住地理事物之間的差異性和相似性進行記憶也是一種有效的記憶方法。例如長江和黃河是我們著名的兩條大河,它們在許多方面存在著差異,運用對比的方法去記憶關於長江和黃河的知識是比較合適的。
如果你在學習或復習長江和黃河時,也象我們設計一個表格進行比較的話,肯定有助於你的記憶。
例:長江、黃河水文特點及開發利用狀況的比較

河流名稱 長度 流域 水系特徵 流經省區 注入海洋 流量 汛期 冰期 開發利用
長江
黃河
五、在生活中學習地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
要學好地理,不僅要學好書本知識,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特別注意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在生活中學習地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將我們所學到的書本知識運用到社會生產和實踐活動中去,使所用的知識在實踐中得到鞏固和深化,同時也可以增強你學習地理的興趣。
在同學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著許多的地理問題;同時,當今社會中的許多熱點問題,如人口、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等,也與地理環境密切相關。我們要有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有一個勤於思考的頭腦,注意觀察生活中的地理現象,要善於發現身邊的地理問題,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去指導自己的生活實際,解釋生活中的地理現象;探究生活中的地理問題,就會學到更多的地理知識。
1.注意觀察地理現象,在生活中學習地理知識。
例如天象觀測。我們知道月亮有時象一個圓盤,而有時又呈現月牙形。我們就可以親自觀察一下月相是怎樣變化的,變化有什麼規律;當然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進一步探究月相產生變化的原因。在晴朗的夜晚,我們還可以觀看天空中都有哪些星座,平常人們所說的北斗星、牛郎星、織女星、北極星在哪裡?哪兒有銀河?晚上8點鍾與9點、10點,我們頭頂上的星座是否相同?
再如氣象觀測,我們可以觀測雲的形狀。課本中所講的晴、多雲、陰等天氣狀況下,天空中的雲量有什麼不同?雨天的雲是什麼樣的?出現什麼樣的雲天會下雨?出現什麼樣的雲又預示著大晴天?
氣溫觀測:首先,設計一個表格,確定觀測的時間,然後將自己在這些時間測得的氣溫記錄下來。

觀測時間 2時 8時 14時 20時
氣溫(℃)
日平均
氣溫
分析測得的氣溫值:氣溫的日變化有什麼特點?日平均氣溫是多少?為什麼氣溫最高值沒有出現在正午?你認為一天中氣溫最低值是出現在子夜嗎?你所測得的氣溫與氣象台播報的一致嗎?哪些因素影響了你的觀測結果?
2.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去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現在正值六月,六月的石家莊是華北地區的高溫中心,天氣又干又熱,這是為什麼?我們學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相反,海拔每降低100米,氣溫就會升高0.6℃,石家莊位於太行山東面的華北平原,來自西北方向的氣流在順太行山東坡下沉的過程中增溫,同時濕度越來越小,空氣越來越乾燥,這樣就使正在初夏增溫過程中的石家莊更加乾熱。
細心觀察也會發現,人們的許多生活習慣與地理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
飲食:南甜北咸,東酸西辣
服飾:西藏居民習慣穿藏胞
民居:北方房屋牆體厚,屋內有火炕,南方人習慣睡木床或竹床。
還有,日本人愛吃魚;中東的一些國家把旅館建在了屋頂上;東非高原上出了許多優秀的中長跑運動員等,這些都有著地理方面的原因。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許多諺語、成語、詩歌等與地理有著密切的關系。
如諺語:
天上積雨雲,地上雨淋淋——雲與降水的關系;
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季降水與冷鋒之間的相互關系;
一陣春風一陣暖——春季降水與暖鋒之間的關系;
春雨貴如油——我國春季降水少的特點。
如成語:
滴水穿石——流水的侵蝕作用
飛沙走石——沙漠地區的風力搬運作用
滄海桑田——地殼是不斷處於運動和變化之中
我國古詩詞中也有許多詩句與地理有關。
反映長江三峽湍湍急流、水位落差很大: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河流自西東流的地理現象: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人口分布不均勻的現象,城市人口稠密集中,農村人口稀少分散:
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
我們所熟悉的二十四節氣也有許多與地理關系密切。
冬至、夏至——是我國北方地區一年中正午太陽最低或最高的一天
春分、秋分——分別是全球晝夜等分的兩天。
5月21日是小滿,俗話說:「小滿大滿江河滿」,它反映了河流汛期與節氣的關系。這一節氣預示著我國的河流特別是南方河流開始進入汛期。
6月8日是芒種,這一節氣正好是我國北方夏糧收獲、秋糧播種的最佳時節。
世界各地和我國發生的一些具有較大影響的事件也有著一定的地理背景和地理原因的。
伊拉克戰爭時機的選擇:3月開戰,5月戰事基本結束(6月之後熱帶沙漠地區進入非常炎熱的季節,生活在溫帶的美軍和英軍很難適應在高溫條件下的戰斗——強調其中的地理原因)
日本、菲律賓、阿爾及利亞的地震:5月中下旬,這些國家在什麼地方?為什麼會有
這么頻繁的地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動頻繁)
特殊的長假使我們有更多的時間接觸各種媒體,看電視、聽廣播、上網、讀書、看報的時間增多了。各種媒體中,開闊了我們的眼界,豐富了我們的知識。如中央和各地方電視台播放的一些知識性、趣味性欄目如《開心辭典》、《幸運52》、《探索與發現》、《人與自然》、《環球》、《天氣預報》、《探索時代》等,都給我們帶來了豐富的地理知識。
例一:將下列節氣按時間早晚的順序排列:寒食、重陽、端午、元霄、春節、中秋和清明節
例二:「柴達木」在少數民族語言中的意思是:
A.沙漠 B.盆地 C.鹽澤 D.石油
這兩道題目就是在我們在近期的《開心辭典》欄目中看到的。在觀看這些欄目時候,除了娛樂,還要與我們所學的地理知識相聯系,學會運用我們學到的地理知識來解釋欄目中介紹的一些現象。
3.活動與探究
這個長假,同學們還可以補做一下平時學習中想做而沒有時間做的小製作、小實驗,也可以探究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地理問題。比如:
1.在乒乓球上繪制經緯網
通過這個製作,我們可以更加清楚經線緯線的含義、經緯線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經緯度在地球儀上的分布規律,將課本中的知識加以鞏固。
2.繪制家庭的平面圖,學會自己設計圖例、標明注記,選擇適當的比例尺等。
3.通過繪制生活小區的平面圖,深入了解你生活的小區有哪些基礎設施,與你的日常生活關系最密切的設施有哪些,你認為哪些設施在設計、布局和管理上存在著不足,應該進行怎樣的改進,還應該增設哪些新的設施?等等。並把你的設想和建議與小區的管理部門進行交流。
4.體驗生活中辯認方向的方法:比如樹冠、年輪、房屋朝向(農村的房屋一般座北朝南,北方城市的樓房主卧室一般位於南面)。
5.嘗試辦一期地理小報
同學們還可以利用業余時間,將自己感興趣的地理知識和國內外地理大事以及學習地理的心得和體會等編輯起來,出一期以地理為主題的小報。等到開學後,同學們之間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學習。
6.鄉土地理調查
我們每個同學都對自己家鄉具有深厚的感情,也熟悉家鄉的一切。利用我們所熟悉的環境開展地理活動,開展一些地理方面的社會調查活動,既幫助我們了解家鄉,也加深我們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和理解。
例如:家鄉附近河流(或湖泊、池塘)的水質,近年來有什麼變化?產生這些變化的原因是什麼?這些變化對周圍環境有什麼影響?為使保護河流(或湖泊、池塘)的水質,防治污染提出自己的建議等等。
我們還可以根據自己家庭、家鄉的實際情況,做許多地理調查活動。如家庭用水情況調查、家庭塑料袋使用和廢棄情況調查、家鄉人口流動情況調查、家鄉環境情況調查等等。
地理的學習方法是多樣的。學好地理,必須善於觀察,勤於思考,勇於探究,只有平時注意對地理現象的觀察,把握地理現象發展的規律,才能不斷積累有關的地理知識。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地球上,我們身邊的地理環境是時刻變化的、也是生動有趣的。只有留心身邊地理環境的變化,用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識去解釋身邊的地理現象,從身邊的地理現象中去發現地理事物發生發展的規律,才能真正學到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對自己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 回答者: 永恆的漫步 | 二級 | 2007-3-7 19:45

最大國家:俄羅斯,最小國家:卡比夫 回答者: 轌児雲 | 二級 | 2007-3-10 15:04

轉發到: 用戶名: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