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地理中圖版
Ⅰ 高中地理中圖版和人教版哪個好
人教版知識相對系統些,換句話就是體例基本上和以前差不多,因為以前就只有回人教版一個版本。答
湘教版案例豐富,探究教學很適合,但是對於高考來講,太飄逸,教師教學不好把握,學生自學根本不可能,因為知識是跳躍式的,而且敘述不系統。
中圖版介於人教版和湘教版之間,我想你看懂了。
我不知道你問這個問題為了什麼?現在高考是按照考綱來的,即一綱多本,可以肯定,課本上的案例高考不會出。但是作為高考復習來講,為了知識的系統,老師講課時按照考綱以某一版本教材為主(目前使用最多的還是人教版),會融合別的版本的教學案例。例如,中圖版講水土流失,人教版講荒漠化,那麼高考備考就兩個都講,不是不講方法,關鍵是讓學生多見識,肯定有好處。
如果你是一名文科生,那麼建議你以人教版或中圖版為主,結合老師筆跡復習基礎知識,然後再以《五年高考三年模擬》或《三年高考兩年模擬》為輔助,看看他們的知識點,再找些題做一做。
歡迎加我為好友,有事再問
Ⅱ 地理必修一:人教版和中圖版有什麼區別
從我個人來講,中圖版的地理比人教版的地理好,但是我是站在一個老回師的角度考慮的。因答為中圖版內容少,老師在上課時好講,而人教版內容多,學生大都是自己去看,但是學生又看不懂,搞得學生很多問題要問,所以我還是希望上中圖版的。但只是必修一,必修二和三還是用人教版的好,當然最好是兩本合起來用。
Ⅲ 地理必修一:人教版和中圖版的內容有什麼區別 今天我買了一本五三,買錯了版本,我們學校用的是中圖
高考針對全國考生,不針對教材,不會有什麼影響,地圖都是差不多的,我們考全國卷,用的是專版,而且五三里的題都是各地的題,影響不大
Ⅳ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與中圖版的區別,越詳細越好
從我個人來講,中圖版的地理比人教版的地理好,但是我是站在一個老師內的角度考慮的。容因為中圖版內容少,老師在上課時好講,而人教版內容多,學生大都是自己去看,但是學生又看不懂,搞得學生很多問題要問,所以我還是希望上中圖版的。但只是必修一,必修二和三還是用人教版的好,當然最好是兩本合起來用。
Ⅳ 中圖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運動視頻
我有,留下你q
Ⅵ 中圖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復習資料
專題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 宇宙的概念,各種天體的概念,天體系統的層次結構,宇宙年,太陽系的八顆行星繞日公轉的三個共性,太陽系的組成(圖),太陽的外部結構及主要的太陽活動以及對地球的影響。
2、 天文單位的概念,八顆行星的分類,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有生命天體的條件。
專題2 地球的夥伴-----月球
1、 月球的概況,月相的概念及成因(圖),日食與月食的成因(圖)。
2、 潮汐的概念,天文大潮與小潮(圖),潮汐的意義。
專題 3 人類對太空的探索
1、 了解人類對太空探索的歷程。
2、 太空探索的意義。
專題 4 地球的運動
1、 地球自轉的方向(圖)、周期、角速度與線速度,地方時的概念,時區的概念與換算,國際日期變更線的概念及計算,水平地轉偏向力的概念及應用(圖)。
2、 地球公轉的方向(圖)、近日點與遠日點、周期,黃赤交角(圖)及意義,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圖)。
3、 正午太陽高度角的概念及緯度分布規律和季節變化規律(圖),晝夜長短的變化(圖),四季的形成。
4、 該專題應注重知識點的靈活運用,復習時要對照相應的習題。
專題 5 板塊運動
1、 了解岩石圈的概念,六大板塊(圖),板塊的運動及意義,板塊張裂處形成裂谷、海洋,板塊碰撞處形成海溝、島鏈、海岸山脈、山脈,海底擴張(圖)。
2、 地震的概念,震源與震中,地震後地面人們的感覺,震級與烈度,世界兩大地震帶(圖),地震的危害及預防。
3、 火山的概念,火山的分類,世界火山的分布,火山的危害與利用。
專題 6 岩石與礦物
1、三大類岩石的特徵和成因。
2、三種岩石間的轉化(舉例)。
3、岩漿岩中侵入岩和噴出岩的不同特徵及代表性岩石。
4、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幾種化學元素(尤其前三位)。組成岩石的主要礦物,注意礦物與礦產的區分,礦物與岩石名稱的區別。注意練習冊上的相應練習。
專題 7 地貌
1、河流地貌中河流上、中、下遊河段主要的地貌特徵。
2、喀斯特地貌中地表和地下的喀斯特地貌類型(圖)
3、我國海蝕和海積地貌的分布特點;了解風成地貌
4、黃土地貌典型的分布地區,黃土本身的特性(優缺點)
5、等高線地形圖的判別(鞍部、陡崖、陡坡、緩坡、山脊、山谷的判別)注意平原與高原山地與丘陵的區分。
6、了解地貌對農業生產、工程建設、城市建設與旅遊的影響。(建水壩、工程選址的實際應用)結合該專題對應的習題。
專題 8 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
1、 知道大氣的主要組成成分,
2、 了解主要成分對地球環境及生命的作用;
3、大氣的垂直分層以及各層的特點,尤其是各層氣溫隨海拔高度增高而遞變的規律及原因。重點是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與熱層的特徵。結合練習冊復習(注意易錯點:中間層有對流但沒有復雜的天氣、氣候變化,對流層在不同緯度、不同季節的高度具體有何不同)。
4、大氣圈對地球生命的保護——防彈衣、遮陽傘、保溫被;
大氣的保溫作用、理解大氣逆輻射
專題 9 行星風系
1、 知道風向的概念,
2、 影響氣壓高低的因素。
3、 讀圖掌握全球大氣環流圖(7個氣壓帶和6個風帶)。
4、 氣壓帶和風帶隨太陽直射點南北移動的規律。
5、了解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知道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特點及分布;能夠聯系氣壓帶和風帶分布分析主要氣候類型成因。
6、通過閱讀地理景觀圖、地理分布示意圖、地理圖表,能夠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特點、分布及成因。
專題 10 季風
1、 季風的概念,
2、 季風的成因及對應的分布地區。圖上掌握東亞與南亞冬、夏季風的風向,圖上掌握冬、夏季節亞歐大陸與北太平洋上的氣壓分布情況。
3、 亞洲東部地區季風氣候的形成;南亞西南季風的形成原因
4、 冬夏季風的特點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夏季風的變化與我國氣候災害的形成。
專題11 台風、寒潮和梅雨
1、台風的概念,天氣特徵,產生的源地,移動路徑,防災減災的應急措施。
2、氣旋的概念,氣壓分布,南、北半球水平氣流運動狀況(圖),垂直運動狀況,天氣特徵。
3、寒潮的概念,上海地區寒潮的發布標准,我國寒潮源地,發生的時間、影響地區、主要危害。
4、反氣旋的概念,氣壓分布,南、北半球水平氣流運動狀況(圖),垂直運動狀況,天氣特徵。
5、梅雨的概念,天氣特徵,出現時間,分布范圍,形成原因。
6、鋒面的概念,三種類型劃分(圖)。
7、冷鋒、暖鋒、准靜止鋒的概念,鋒面過境時、過境後天氣特徵。
專題12 人類活動與氣候
1、什麼是溫室效應、主要溫室氣體、形成原因、影響、對策
2、酸雨的概念、危害、全球分布三大地區、我國主要分布地區、應對措施。
3、臭氧洞的含義、產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影響。
4、城市熱島和雨島的基本含義、形成原因及其影響。
Ⅶ 求[中圖版][高中地理][必修1]和[必修2]的[電子課本]
希望能幫到你,請採納,絕對安全
Ⅷ 中圖版地理必修一電子版教材
你到人民教育出版社網站找找,英語的有。
先看看你那書的出版社,再到網上輸入出版社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