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蘇教版七年級下冊電子地理書

蘇教版七年級下冊電子地理書

發布時間: 2021-02-15 16:17:30

㈠ 誰有最新版本的 湘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電子課本!先謝謝了!

http://wenku..com/view/34007203eff9aef8941e0639.html網路就有

㈡ 七年級下冊地理課本封面上的圖是哪的

那是俄羅斯北極圈附近一帶的世界上面積最大寒帶針葉林~

㈢ 地理七年級下冊整本書的思維導圖

最新MindManager 2016 for Windo.

㈣ 初一下地理電子書生物電子書

七年級下冊 在線電子書 很全面的回
生物 :答http://www.pep.com.cn/czsw/jshzhx/tbjxzy/xshyshu/7njxc/
地理 :http://www.pep.com.cn/czdl/jszx/tbjxzy/qs_1_1/

㈤ 七年級蘇教版 地理 復習 全冊 重點

七年級下冊地理復習資料

1、自然資源分為可再生資源(如:土地、生物、水、氣候等資源)與非可再生資源(如:石油、煤、鐵、銅等礦產資源)兩大類;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是種類多、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2、通常所說的水資源是指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它是由江河水及淡水湖泊水、高山積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組成。地球上的淡水主要以冰川形式存在。目前人類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僅佔全球淡水總儲量的0.3%。

3、一個國家水資源的多少,主要以徑流量的多少來衡量。中國的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只相當於世界的1/4。

4、我國水資源的時間分布的特點是:夏秋多、冬春少。解決時間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興修水庫。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的特點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總體呈現南多北少的狀態(東多西少、南多北少)。解決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調水。目前我國正在建設的最大的跨流域調水工程是南水北調工程。

5、根據利用方式的不同,將我國的土地資源分為耕地、林地、草地、沙漠等。我國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大部分草地、荒漠等主要分布在西部內陸區。我國土地資源的三大特點是:總量豐富,人均不足;山地多、平地少;後備耕地資源缺乏。我國的種植業集中分布在東部平原地區,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地區以旱地為主,主要種植小麥、棉花、花生(其中東北平原一年一熟,華北平原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該線以南地區以水田為主,主要種植水稻、油菜(其中長江中下游地區一年兩熟,台灣南部、海南等地一年三熟)。

6、我國的三大林區是:東北林區、西南林區和南方林區。

7、為合理利用和保護土地資源,我國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8、因地制宜發展生產,是我國農業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9、我國的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華北和西北地區,其中山西、陝西和內蒙古三省最為豐富。其中山西省又被稱為「煤海」。我國的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和西北地區。其中新疆的塔里木盆地的油氣儲量與沙烏地阿拉伯的儲量相當。我國的鐵礦貧礦多、富礦少。其中以河北、遼寧、四川三省的儲量最多。我國的九大鋼鐵工業中心是:鞍山、北京、武漢、包頭、上海、攀枝花、太原、馬鞍山、重慶。

10、1月份00c等溫線經過:淮河——秦嶺——青藏高原東南邊緣一線。

11、我國自北向南分布的四大工業基地及特點:遼中南工業基地(以重工業為主的工業基地)京津唐工業基地(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滬寧杭工業基地(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基地)

12、高新技術產業的三大特點:科研人員所佔比例大;研發的費用高;產品的技術含量高。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我國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分布呈現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已初步形成了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環渤海等各具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密集帶。

13、鐵路運輸是目前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能實現從「門口到門口」的是公路運輸。

14、如何合理選擇運輸方式:貴重或急需,數量不大,遠途,選擇航空運輸;容易變質,數量不大,短途,選公路運輸;大宗笨重貨物、遠途,選鐵路運輸、水運(看出發地與目的地之間有鐵路還是有河流或臨海);液體、氣體選管道運輸。

15、我國主要的鐵路樞紐:徐州(京滬線、隴海線)鄭州(京廣線、隴海線)蘭州(蘭青線、蘭新線、隴海線、包蘭線)株洲(浙贛線、京廣線、湘黔線)成都(寶成線、成昆線、成渝線)北京(京哈線、京廣線、京滬線、京九線、京包線)

青藏鐵路的起點:青海西寧——西藏拉薩。

16、我國「五縱三橫」鐵路干線:五縱:1、京滬線(經過北京、天津、濟南、徐州、南京、上海),2、京九線(南昌是唯一經過的省會城市),3、京哈——京廣線(經過哈爾濱、長春、沈陽;北京、石家莊、鄭州、武漢、長沙、廣州)4、焦柳線,5、寶成——成昆線;三橫:1京包——包蘭線(經過北京、呼和浩特、包頭、銀川、蘭州),2隴海——蘭新線(經過連雲港、徐州、鄭州、西安、寶雞、蘭州、烏魯木齊)3滬杭——浙贛——湘黔——貴昆線(經過上海、杭州、南昌、株洲、懷化、貴陽、昆明)。

17、秦嶺——淮河一線的重要地理意義:1月份00 c等溫線通過;800毫米等降水量線經過;我國南北方分界線;亞熱帶與暖溫帶分界線;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分界線;水田種植業與旱地種植業的分界線。河流有無結冰現象的分界線。

18、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部,北依燕山,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北京的主要城市職能:政治中心(兩會、國家的主要方針政策出台)、文化中心(教育、文化、科技機構等)、國際交往中心(與外國元首、友好團體的友好往來)。

19、北京的主要名勝古跡主要有:長城、故宮等。北京的中關村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被稱為中國的「矽谷」。

20、台灣位於我國東南部,北接東海,南臨南海,東臨太平洋,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鄰。北回歸線穿過台灣中部。台灣省由台灣島和澎湖列島、釣魚島等組成。台灣西部為平原,東部為山地,山地佔全島面積2/3,玉山是我國東部最高峰。台灣主要的城市、人口和工業均主要分在西部平原上。台北、基隆、高雄是主要的工業城市,新竹科學園區是台灣的「矽谷」,經濟以外向型經濟為主。主要物產有樟腦、熱帶水果、木材。台灣漢族人大部分祖籍是福建和廣東。少數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21、珠江三角洲地區發展經濟的主要優越條件是:航運便利;勞動力資源豐富,是全國著名的僑鄉;毗鄰經濟發達的香港和澳門。不足之處是:能源和礦產資源缺乏。珠江三角洲地區的輕工業十分發達。當地還是我國香蕉、龍眼、荔枝等熱帶水果生產基地。由於該地區人口稠密、人均耕地極少,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當地農業以「基塘農業」為主。是一種獨具特色的生態農業模式。

22、世界三大金融中心是:紐約、倫敦、香港。香港主要發展的產業是:金融、貿易、信息、航運、旅遊等;澳門經濟主要以博彩業和旅遊業為主。

23、黃土高原東起太行山脈,西到烏鞘嶺,北起古長城,南至秦嶺,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分布區。黃土高原的地形基本特徵是:千溝萬壑,支離破碎。黃土高原最嚴重的自然環境問題是:水土流失嚴重。治理黃河的關鍵是:治理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大力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制約黃土高原地區[農業發展的兩個最關鍵因素是:乾旱和水土流失。

24、山西、陝西和內蒙古接壤的地區分布有世界罕見的超大煤田,被譽為「烏金三角」。該地的煤炭具有煤質好、埋藏淺、可露天開采、成本低的特點,是我國最重要的能源基地。

25、我國四大地理區域是:南方地區、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

26、西北地區最主要的自然特徵是:乾旱;青藏地區最主要的自然特徵是:高寒。

27、長江沿岸地帶經濟發達的主要原因是:水運便利;勞動力資源豐富;具有特有的位置、信息、人才等優勢。

28、上海發展經濟的主要優勢有:地處我國沿海和沿江兩個經濟地帶的結合部,經濟腹地廣闊,交通便利;工業發展歷史悠久,勞動力素質高;位於長江三角洲,自然條件優越,農業基礎好。

29、上海發展經濟的不足之處是能源和礦產資源缺乏。

30、上海經濟發展的方向:優先發展信息產業,以信息產業帶動金融、商貿、汽車、成套設備和房地產的發展。

31、有關長江沿岸地區的美稱:黃金水道----長江;魚米之鄉-----長江中下游平原;天府之國-----四川盆地。湖廣熟,天下足------湖南和湖北的糧食產量高。

p:是這個么??

㈥ 七年級下冊的地理書1-67頁的十個重點 請寫出答案 謝謝 😉😉&#

1. 地球的大小P5
平均半徑6371千米,赤道周長約萬千米,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2. 地球上特殊的經線 p7、8
本初子午線(0度經線)、20°W、160°E
3. 地球上特殊的緯線 p7、8
66.5°N 、23.5N、赤道(0°緯線)、23.5°、S 66.5°S
4. 地球的五個帶 p17
北寒帶、北溫帶、熱帶、南溫帶、南寒帶
5. 地圖的基本要素p21、22
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6. 對地形的判讀p24、25
海拔和相對高度、等高線地形圖
7. 海陸分布p32
地球的陸地面積佔地表總面積的29%,海洋面積佔地表總面積的71%。概括的說,地球表面是「七分海洋,三分陸地」
8. 七大洲的輪廓、位置和分界線p34、35
9. 各大洲地形特點p37、38
亞洲:中間高,四周低,地形復雜
歐洲:以平原為主
非洲:以高原為主
南極洲:冰雪高原
北美洲:兩邊山地,中間平原
大洋洲:左邊高原,中間平原,東邊大分水嶺
10. 陸地地形之最p38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 亞洲 海拔8844米
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 南美洲 約9000千米
最大的平原:亞馬遜平原 南美洲 560多萬平方千米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南美洲 500多萬平方千米
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 非洲 337萬平方千米
11. 滄海桑田p41
內力如:地殼運動形成的喜馬拉雅山脈、火山噴發形成的長白山天池。
外力如:流水侵蝕形成的長江三峽、風力侵蝕形成的塔里木盆地風蝕地貌。
12. 大陸漂移與版塊運動p43
六大板塊: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版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南極洲板塊
13. 看圖識天氣p48
14. 氣溫的變化與分布p51、53
15. 降水的變化與分布p56、59
赤道附近地帶降水多,南極地區降水少;
南北回歸線兩側多,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在溫帶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
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16. 世界主要氣候類型p61
熱帶: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溫帶: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地中海氣候;
特殊:寒帶氣候,高原山地氣候
17. 影響氣候的因素p65、66、67
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因素
18. 人類活動與氣候p68、69
氣候對人類的衣食住行的影響,對生產的影響,人類對氣候的影響
19. 世界的人種、語言和宗教p77、78、79、80
人種: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
聯合國工作語言:英語、漢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
20. 聚落與環境:p84
組團庄聚落、條帶狀聚落、沙漠地區呈帶狀分布的聚落、沙漠地區呈點狀分布的聚落
21. 亞洲的地理位置p2、3
亞洲大部分位於北半球,東南北三面分別瀕臨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西面與歐洲接壤,西南與非洲為鄰,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它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的大洲,南北跨緯度90度;又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約佔全球陸地面積的3/1。
22. 地形與河流p5
1地形復雜多樣,地勢起伏很大。
2以山地和高原為主.
3從中部向四周輻射延伸,中間高,四周低。
23. 亞洲氣候的三大特徵:p7
一是氣候復雜多樣。
二是季風氣候顯著
三是大陸性氣候強
24. 亞洲與歐洲的對比p18、19、20
地形:亞洲地形復雜多樣,以山地和高原為主,從中部向四周輻射延伸,中間高,四周低
氣候:亞洲氣候受大陸性氣候影響大,歐洲氣候受海洋性氣候影響大
河流:亞洲河流呈放射狀,流量夏秋多,春冬少 歐洲河流大多較短,流量較穩定,但水量豐富。
25. 馬六甲海峽的地理位置p22
位於蘇門答臘島和馬來半島之間
26. 中南半島的地形p23、24
中南半島北部地勢高峻,以山地為主。南部地勢地平,以平原為主。山脈大多南北走向。山河相間
27. 東南亞各國的農業p26、27
泰國:著名稻米生產國、最大橡膠生產國
印度尼西亞:最大椰子生產國
菲律賓:最大蕉麻生產國、最大椰子出口國
馬來西亞:最大的棕油生產國和出口國
28. 東南亞著名景點p29
緬甸:仰光大金塔
越南:下龍灣
泰國:海灣
柬埔寨:吳哥窟
新加坡:城市風光
印度尼西亞:婆羅浮屠
29. 中東的地理位置p31
三洲五海之地:中東位於亞洲的西南部、歐洲東南部和非洲的東北部,地處亞歐非三洲交界地帶,溝通大西洋的、和印度洋,位於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和裏海之間。
30. 中東沖突p35-37
地理位置沖突:蘇伊士運河和霍爾木茲海峽的重要地理位置。如二次中東戰爭
石油沖突:爭奪波斯灣等產油地。如海灣戰爭。
信仰沖突: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沖突。
31.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經濟形勢p41,、42
單一商品經濟:長達數百年的殖民統治,使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成為少數發達國家的原料產地和經濟傾銷市場。許多國家過分依賴某一種或幾種初級產品,形成了「單一商品經濟」,經濟發展水平很低。
3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礦產國p42
南非的黃金、鉑、錳、鉻等儲量均居世界首位。
幾內亞的鋁土儲量佔世界1/3居世界第一,被譽為「鋁土王國」。
尚比亞的銅礦儲量約佔世界15%,贏得了「銅礦王國」的美譽。
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金剛石儲量和產量居世界第一位,素有「中非寶石國」之稱。
奈及利亞是非洲最大的產油國,為世界十大產油國之一。
32. 歐洲的袖珍國p44
梵蒂岡:面積0.44平方公里,人口571(2011年),有自己的軍隊。
列支敦斯登:面積160平方千米,人口2.7萬。警察26名,警犬1隻。
33. 氣候與農業p44、45
歐洲西部主要有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寒帶氣候等,其中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非常典型,與農業生產關系緊密。多生產多汁牧草,以畜牧業為主。
34. 歐洲西部的工業p47
歐洲西部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有「世界工業搖籃」之稱。早期工業中心多靠近煤、鐵產地。工業分布區密集。
35. 歐洲旅遊景點p48、49
英國:倫敦塔橋
荷蘭:風車
挪威:峽灣風光
法國:巴黎凱旋門
瑞士:阿爾卑斯山滑雪
法國:巴黎埃菲爾鐵塔
義大利:水城威尼斯、古羅馬斗獸場
西班牙:西班牙鬥牛士、地中海濱沙灘
36. 走向聯合的歐盟
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西部走向聯合,形成歐盟,使用歐元
37. 印第安人
除愛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原住民的總稱。美洲土著居民中的絕大多數為印第安人,分布於南北美洲各國,傳統將其劃歸蒙古人種美洲支系。印第安人所說的語言一般總稱為印第安語,或者稱為美洲原住民語言。印第安人的族群及其語言的系屬情況均十分復雜,至今沒有公認的分類。為黃種人。
38. 拉丁美洲多姿多彩的文化
16世紀後,西班牙、葡萄牙等國殖民者入侵拉丁美洲,將大批黑人販賣到這里的礦山、種植園里當奴隸。此外,這里還有少數來自亞洲的印度人、華人的日本人。幾百年來,個人中之間互相通婚,其後裔中多數為混血人種。拉丁美洲大多數國家通用西班牙語,巴西通用葡萄語。
39. 兩極地區周圍的海洋與大洲(見地圖冊總地形圖)
南極地區的三大特徵:
1.烈風
2.酷寒
3.乾燥
40. 日本地形的有利與不利62-66
有利:四周是海,有利於海上交通;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森林資源豐富。為亞熱帶和溫帶季風氣候
不利:面積狹小,礦產資源稀缺。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多地震和火山噴發。
41. 日本工業分布p68-70
日本經濟以加工貿易為主。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東京、名古屋、大阪、北九州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區是日本的主要工業區。
42.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p73-75
陸地面積:1700多萬平方千米
地形與地勢:俄羅斯地勢東高西低,平原和高原面積廣大。以葉尼塞河為界,西部地區以平原為主,主要有東歐平原和西西伯利亞平原;東部地區以高原和山地為主,主要有中西伯利亞平原和東西伯利亞山地。
氣候:俄羅斯大部分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包括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北極圈以北屬寒帶氣候,太平洋沿岸南部地區屬溫帶季風氣候。
43. 俄羅斯豐富的自然資源p76
森林儲積量居世界第一位
河川年徑流量居世界第二位
煤炭儲量居世界第一位
天然氣儲量居世界第一位
44. 俄羅斯的工業p77、78
四大工業區:
1. 聖彼得堡工業區
2. 莫斯科工業區
3. 烏拉爾工業區
4. 新西伯利亞工業區
大港口:
1.摩爾曼斯克
2.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
45. 俄羅斯的交通p79
俄羅斯交通部門齊全,以鐵路運輸為主,公路運輸也佔有重要地位,海洋運輸和內河運輸發展較快,航空運輸以客運為主。此外還有發達的管道運輸,用來運輸汽油和天然氣。
46. 騎在羊背上的國家p82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主要的羊毛生產國。其綿羊養殖數量和羊毛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被譽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澳大利亞根據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發展農牧業。經過長期生產經營,形成了四大牧區。
47. 坐在礦車上的國家p83
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鐵、鎂、鋁土、錳等礦產儲量居世界前列。開採的礦石有一半以上用來出口,是世界礦產品的主要出口國之一,特別是煤炭和鐵礦石的出口,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又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同時,依託豐富的礦產資源,采礦業、冶金和機械製造業迅速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48. 美國的領土組成p85、86
美國的全稱是「美利堅合眾國」,陸地面積930多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四位。美國領土的主體部分位於北美洲中部,稱為美國的「本土」。美國由50個洲組成,本土包括48個州和首都所在的特區,其他兩州,一個是位於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州、一個是位於太平洋中北回歸線附近的夏威夷。
49. 美國的自然環境平p87、88
氣候:美國本土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降水分布受地影響比較顯著,在西部地區,來自太平洋的濕潤氣流受山脈阻擋,在迎風坡形成多雨的濕潤地區。海岸山脈和落基山脈之間的高原、盆地以及內陸地區,降水稀少。受大西洋濕潤氣流影響,東部地區降水由沿海向內陸逐漸減少。
礦產:美國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煤、石油、天然氣、銅、鐵等礦產資源的儲量都居世界前列,森林覆蓋面積超過30%,草原面積廣闊。耕地面積廣大,約佔世界耕地總面積的10%。
50. 美國現代化農業的特點p89
專門化(專業化)和現代化;
51. 美國農業的分布p89
區域:小麥區、水果和灌溉農業區、畜牧和灌溉農業區、玉米區、乳蓄區、混合農業區、棉花帶、亞熱帶作物帶。
52. 高新技術p90
特點:更新換代快,耗能低,技術要求高。
世界電子工業中心:美國聖弗朗西斯科市「矽谷」。
53. 印度的地形和地勢p92
地形:北邊恆河平原,南邊的干高原。兩邊是阿拉伯海和孟加拉灣,南部是印度洋
地勢:兩邊高,中間低
54. 印度的氣候p96
氣候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往往形成旱澇災害所以印度是世界上旱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55. 印度的農業p97
印度進行了「綠色革命」後,解決了印度的糧食自給問題。水稻和小麥是印度的主要糧食作物,棉花、黃麻、茶葉是主要經濟作物,產量均居前列。
56.印度的工業P98
印度具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從而形成了完整的工業體系。
57.巴西的熱帶景觀p100
巴西境內有60%的熱帶雨林,這些熱帶雨林形成了濕熱的氣候,為動植物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亞馬孫雨林中樹種繁多,僅高大的喬木就有4000多種,其中許多是名貴樹種。
據生態學家調查,降落在亞馬孫雨林的雨水,有3/4通過蒸發和蒸騰作用重新回到大氣中,對調節全球氣候和維持地球的生態平衡,起著重要的作用。熱帶雨林通過光合作用,不斷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亞馬孫雨林所產生的氧氣至少佔到全球氧氣至少佔到全球氧氣總量的20%,因此被稱為「地球之肺」。
58.熱帶經濟作物王國p103
巴西地域遼闊,氣候濕熱,非常適於熱帶經濟作物的生長,咖啡、甘蔗、可可、劍麻等熱帶經濟作物的產量和出口量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在巴西農產品中,位居世界前列的還有大豆、玉米。
59.巴西的工業發展p104
在殖民地時期,巴西出口的商品以農礦產品為主,單一產品經濟特徵明顯。獨立後,巴西政府大力發展民族工業,逐步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工業體系。
60.巴西的工業城市p104
里約熱內盧:巴西最大的港口、最大的造船工業中心。
聖保羅:南美洲最大的城市,巴西最大的工業中心和汽車工業中心。
伊泰普水電站:由巴西和巴拉圭兩國合建,目前發電能力位於世界前列。

我初中的時候做的,希望對您有幫助,不過是全部的了。
求採納,萬分感謝

㈦ 七年級下冊地理書80~84頁教材百度文庫

小盆友,這個在文庫下載不到的哦 ~~再多財富值也沒有用啊~~呵呵,花點錢,去書店買本教材把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