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新湘教版地理必修一月考

新湘教版地理必修一月考

發布時間: 2021-02-15 14:44:16

Ⅰ 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一第二單元復習練習題 急!!!(不要給下載地址,直接給題目,謝謝)

新課標高中地理必修Ⅰ第一、二單元復習測試題 湘教版
一 .單項選擇題(共34題,每題2 分.共68分,將答案填在後面的答題卡上)
1.不包括地球的天體系統是
A.河外星系 B.太陽系 C.銀河系 D.總星系
2.太陽系中,距太陽最近的行星是
A.月球 B.金星 C .水星 D. 地球
3.下列太陽活動出現在色球層的是
A.太陽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陽風
4.下列能源的形成與太陽輻射有關的是
A.地熱 B.核能 C.煤、石油 D. 潮汐能
5.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發現池塘里有窟窿時池水會成什麼樣的方向流進窟窿
A.直接流進去 B.按順時針方向 C.按逆時針方向 D.不確定
6.與地球公轉遠日點最接近的節氣(北半球)是
A.冬至日 B.春分日 C.夏至日 D.秋分日
7.某地水平運動物體向左偏,一年中只有一天有太陽直射,該地位於
A.北回歸線 B.南回歸線 C.北極圈 D.南極圈
8.下列日期中,湖南白晝最長的是
A.6月1日 B.7月1日 C.8月1日 D.12月22日
9.按氣候統計標准劃分,北半球的春季是
A.2、3、4三個月 B.3、4、5三個月 C.4、5、6三個月 D.5、6、7三個月
10.121°E比東經120°E的地方
A.區時早 B.地方時早 C.一定晚日出 D.地方時晚
11.五帶中既無陽光直射又無極晝極夜的是
A.南北溫帶 B.南北寒帶 C.北溫帶和北寒帶 D.熱帶和南溫帶
12.若黃赤交角由現在的23°26′增大到30°,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熱帶范圍變大 B.寒帶范圍變大 C.溫帶范圍變大 D.太陽直射點移動范圍變大
13.圖中正確表示北半球水平運動物體偏轉方向的是:(虛線為原運動方向,實線為偏轉方向)
A B C D
14.10月1 日這一天,太陽直射點
A.在北半球,並向北移動 B.在北半球,並向南移動
C.在南半球,並向南移動 D.在南半球,並向北移動
15.下列岩石中,屬於變質岩的是
A.花崗岩 B.頁岩 C.大理岩 D.石灰岩
16.下列四種物質的組成排列中,合理的一組是
A.地殼-化學元素-礦物-岩石 B.地殼-礦物-化學元素-岩石
C.化學元素-礦物-岩石-地殼 D.礦物-化學元素-岩石-地殼
17.下列地質作用中,屬於內力作用表現形式的是
A.侵蝕作用 B.岩漿活動 C.風化作用 D.沉積作用
18.兩條斷層中間的岩塊下降,兩邊岩塊相對上升。下降的岩塊從地質構造上屬於
A.地塹 B.地壘 C.背斜 D.向斜
19.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表是由以下哪種作用形成的
A.風力侵蝕 B.風化作用 C.流水侵蝕 D.冰川侵蝕
20.下列各圖反映的地理現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21.晴朗的天空呈現蔚藍色,是由於大氣對太陽輻射的
A.吸收作用 B.反射作用 C.折射作用 D.散射作用
22.白天多雲時,氣溫比晴天低是因為
A.雲對太陽輻射的吸收作用 B.雲對太陽輻射的散射作用
C.雲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作用 D.雲對太陽輻射的折射作用
23.東亞季風的形成原因是
A.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 B.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
C.地形的影響 D.海水運動的影響
24.盛夏季節,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的伏旱,主要是
A.受氣旋控制 B.受反氣旋控制 C.受台風控制 D.受寒潮影響
25.若冬季冷鋒快速南下,則我國大部分地區常出現的一種災害性天氣是
A.洪澇 B.寒潮 C.台風 D.乾旱
26.形成洋流的主要動力是
A.地磚偏向力 B.近地面風帶 C.大陸輪廓特徵 D.海水的密度差異
27.下列漁場的形成,與寒暖流交匯無關的是
A.北海漁場 B.北海道漁場 C.紐芬蘭漁場 D.秘魯漁場
28.關於反氣旋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中心為高氣壓 B.中心為上升氣流 C.中心為低氣壓 D.氣流向中心輻合

29.某天氣系統的氣流由中心向外逆時針方向旋轉流出,該天氣系統是
A.北半球氣旋 B.北半球反氣旋 C.南半球氣旋 D.南半球反氣旋
30.2006年7月10日凌晨2:00(北京時間),杭州球迷准時收看了德國世界盃冠亞軍決賽的電視直播。則倫敦的球迷應該在當地幾點鍾准時收看這場球賽
A.7月9日18:00 B.7月10日10:00 C.7月9日20:00 D.7月10日18:00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晝時間,根據表中數據回答31-32題: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晝時間 5小時30分 9小時09分 12小時 13小時56分
31.四地中屬於南半球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32.四地所處緯度從高到低順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讀下面「鋒面示意圖」,回答33—34題:
33.圖中a、b、c、d屬於暖氣團控制下的是:
A.a b B.a c C.a d D.b d
34.圖中a、b、c、d四點位於雨區的是:
A.a b B.a c C.a d D.b d
班級: 學號: 姓名:
選 擇 題 答 題 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滿分42分)
35. 讀太陽系模式圖,回答下列問題:(5分)
⑴ 寫出圖中部分字母代表的行星名稱:
C. G. 星
⑵ 圖中最高級別的天體系統的中心天體是 。
(3) 小行星帶位於 和
兩顆行星軌道之間。
36.讀「天氣系統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6分)
⑴ 從氣壓狀況看甲圖為 (高/低)壓;從氣流狀況看乙圖為 (氣旋/反氣旋)。
⑵ 在甲圖系統的控制下常常出現
天氣;在乙圖系統控制下往往形成
天氣。
⑶我國北方廣大地區秋季在圖系統的控制下出現「秋高氣爽」的好天氣;
夏秋季節在我國東南沿海登陸的台風是 圖系統強烈發展的一種氣象災害.
37.讀右圖,回答:(8分)
⑴ 此天氣現象發生在大氣垂直分層中的
層,此層的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 。
⑵ A為 (冷/暖)氣團,白天溫度C處比
B處 (高/低)。
⑶ 該圖表示 鋒天氣。
⑷ 圖中表示大氣反射的是: (數字),表示太陽輻射的是 (數字),表示地面輻射的是 (數字)。
38.讀「全球板塊示意圖」,回答問題。(7分)
⑴全球的岩石圈分為 大板塊,其中幾乎完全位於海洋的板塊是 (名稱)板塊。
⑵ 喜馬拉雅山位於 (數字)板
塊和 (數字)的 (生長、消亡)邊界上。
⑶ 圖中A處附近是寒暖流交匯形成
的 漁場,B處是受上升流影響而形成的 漁場。

39.看地質構造圖,回答下列問題。(共6分)

(1) 丁處地質構造名稱是 ,丙處的地質構造為 。
(2) 乙地質構造頂部岩層缺失的原因是 。(2分)
(3)該地的上覆岩層是 (地質)作用而形成的。
(4)某地質考察隊從山體丁的A到B、C處沿圖示直線依次鑽孔取樣,發現岩石的年齡關系是( )
A.老—新—老 B.新—老—新 C.年齡一樣 D.由老到新

40.讀下面的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列內容。(10分)

(1)在圖中用箭頭標出地球公轉方向。(1分)
(2)地球運行到A點時,正值 (節氣)日,湖南的晝夜長短狀況是 。
(3)運行到C點時,太陽直射 ,南半球是 季。此日後,上海的晝夜長短變化是 。
(4)在右側底圖上繪制地球處於A位置時的太陽光照圖(要求繪出太陽光線、地軸、晨昏線、夜半球)。(4分)
高 一 參 考 答 案
選 擇 題 答 題 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 C B C C C B B B B A C B C C C B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A C C D C B B B B D A D A D B B D

二.綜合題;
35題:(5分,每空1分):
(1) 地球 天王 (2)太陽 (3) 火星 木星

36題:(6分,每空1分):
(1) 高壓 氣旋 (2)晴朗 陰雨
(3)甲 乙 (4)海洋

37題:(8分,每空1分):
(1) 對流層 遞減(下降) (2)冷 高
(3) 冷 (4)① ② ③
38題: (7分,每空1分):
(1) 六 太平洋 (2)① ④ 消亡
(3) 北海道 秘魯
39題:(6分):
(1) 向斜 斷層 (2) 背斜頂部因受張力作用容易被侵蝕(2分)
(3)外力沉積 (4) A
40題:(10分)
(1) 逆時針方向 (2) 夏至日 晝長夜短
(3)南回歸線(或23°26′S) 夏 晝漸長夜漸短 (4)略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