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七年級地理亞洲氣候示意圖

七年級地理亞洲氣候示意圖

發布時間: 2021-02-15 13:52:01

1. 七年級地理讀亞洲氣候類型圖,完成下列各題

A,溫帶季風氣候,B亞熱帶季風氣候,C熱帶季風氣候,D溫帶大陸性氣候。季風氣候顯著,大陸性氣候分布廣泛。

2. 初一地理題..亞洲的主要氣候是什麼

Asian climate)在太陽輻射、大氣環流和下墊面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形成了亞洲復雜的氣候。

基本特徵 亞洲氣候具有大陸性氣候強烈、季風氣候典型,氣候帶俱全和氣候類型復雜等突出特徵。

大陸性氣候強烈 亞洲是世界大陸性氣候最強烈的大洲。主要表現在冬季寒冷、夏季暖熱,春溫高於秋溫,氣溫年較差大。冬季1月平均氣溫有2/3地區在0℃以下,大陸東北部的維爾霍揚斯克—奧依米亞康為北半球的寒極,1月均溫在-45~-50℃,絕對最低氣溫-71℃。夏季7月均溫多在20℃以上,西南亞干荒漠區均溫在35℃以上,絕對最高氣溫達55℃。年較差很大,寒極地區達60℃以上,絕對年較差高達101℃。此外,廣大地域降水量年內季節分配不均也是大陸性強烈的反映。

季風氣候典型 亞洲季風氣候以范圍廣、類型多、強度大而著稱。季風氣候的范圍,北起俄羅斯遠東南部,經日本群島、朝鮮半島及中國東部地區,直至東南亞和南亞。季風氣候類型包括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每一類型又可分出大陸性和海洋性兩種季風氣候。在亞洲季風區,盛行風向隨季節而有顯著的變化,1月與7月盛行風向的變化超過120°,盛行風向的平均頻率超過40%。我國高校和中學地理教科書中,僅在亞洲列出了季風氣候這一類型。

氣候帶俱全、氣候型復雜 亞洲大陸擁有赤道帶至(北)極地帶的世界上所有氣候帶。同時,亞洲擁有除溫帶海洋性氣候類型外的世界所有主要氣候類型。亞洲高山氣候的垂直帶和氣候類型也是最齊全的,在世界各洲中,只有北美洲可與亞洲相比,其他洲均遜色得多。

形成因素 亞洲主要氣候特徵的形成,是由其地理位置、面積輪廓、大氣環流、洋流及地形結構諸因素相互作用、綜合影響的結果。

位置、面積和大陸形狀 特定的空間位置和龐大地域是亞洲氣候特徵形成的前提條件。地域所跨經、緯度之廣,不僅是氣候帶全、氣候類型復雜的基本條件,而且也導致了氣候強烈的大陸性特點和季風氣候的形成。巨大面積、完整輪廓,一方面使亞洲具有廣大內陸,使大陸性、乾燥氣候范圍擴大,加劇了大陸性程度;另一方面,造成了陸面與廣闊洋面的巨大熱力差異,進而導致季風氣候的形成。亞洲中緯地區西接歐洲,遠離大西洋,因此缺乏溫帶海洋性氣候。

大氣環流 氣候特徵形成的根本原因在於大氣本身的狀況,因為其他因子的影響都是通過大氣環流活動而起作用的。亞洲的大氣環流位置處在從極地到赤道的所有氣壓帶和相應的大氣活動中心及完整的北半球行星風系中。對亞洲氣候起主要作用的有4個大氣活動中心:即冬季大陸上的西伯利亞高壓;夏季大陸上的印度低壓;全年存在於北太平洋的阿留申低壓(北太平洋副極地低壓)和夏威夷高壓(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冬季,西伯利亞高壓和阿留申低壓都非常發育,西伯利亞高壓幾乎控制了全部亞洲大陸,成為大陸反氣旋的中心和秉性乾冷的極地大陸氣團的源地,在其控制下形成的冬季風勢力強盛,由陸地吹向海洋,加之冰洋氣團南侵,致使寒潮頻繁南下,多寒冷乾燥晴朗天氣。阿留申低壓則成為西來氣流的總匯,因其與西伯利亞高壓間巨大的氣壓梯度,使東亞的冬季風勢力特別強盛。夏季,大陸高壓崩潰,印度低壓形成,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濕氣團由海洋吹向大陸,熱帶輻合帶和極鋒給陸地帶來豐沛雨水,天氣暖熱濕潤,多陰雨天氣。冬、夏秉性迥異氣團的不同影響,導致氣溫巨大的年較差和季風氣候的形成。使亞洲大陸氣候具有強烈的大陸性、典型的季風性特點。

地形結構 亞洲中高周低的地形結構一方面加劇了氣候類型的復雜程度,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大陸性氣候和典型季風氣候的形成。亞洲中部的高大山原和縱橫分布的龐大山帶,使氣候類型更趨復雜化,山地高原本身形成了獨特的氣候類型和復雜的垂直氣候帶。同時,中部青藏、帕米爾高原,由於其巨大高度,使其冬為冷源,夏為熱源,加強了冬、夏季風的勢力,季風更加活躍強盛。高原對南亞夏季的西南季風也有很大作用,因為由於高原對西風急流的分支作用,位於青藏高原南側的南支急流,控制著南亞西南季風的進退,只有當南支急流北跳後,西南季風才能迅速地推進到整個印度半島。所以南亞西南季風有突發性的特點。中部被邊緣山地圍繞的盆地、高原,都具有典型大陸性氣候特點,因此,擴大了大陸性氣候的范圍,加劇了大陸性氣候的強度。

洋流 對亞洲氣候影響較大的洋流有二支,一支是黑潮暖流,另一支是季風漂流。勢力強大的黑潮暖流一方面使其流經的西太平洋沿岸地區的氣溫升高,另一方面,使途經其上的太平洋氣團增溫增濕,加強了東亞夏季風的勢力,使其影響范圍更廣、程度更深,從而突出了東亞季風氣候的特色。印度洋的季風漂流對南亞和中南半島的西南季風也有很大影響。夏季,印度洋北岸的季風洋流對南亞等地氣候的影響和作用與黑潮暖流所起作用基本相同。

氣候類型區 亞洲的氣候類型十分復雜,中學地理課本共劃分出9個氣候類型區,即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式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亞寒帶針葉林氣候、極地氣候和高山氣候。和地形組合區的劃分一樣,氣候類型區可以包含有不同的氣候類型,每一氣候類型也可以進一步劃分出若干亞型。

亞洲各氣候類型區的氣候特點與其他各洲的同類型區具有共性特徵(見熱帶雨林氣候等),同時,在分布區范圍、氣候要素具體特點等方面又有特殊性。如亞洲的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亞群島等地,與南美洲和非洲同類型區的氣候相比,具有海洋性和季風性特色,年均溫25~27℃,年較差更小,普遍在1.5℃以下,最大不超過3℃;降水的地區分布差異較大,甚至出現年降水量只有幾百毫米的半乾旱區,這在南美洲和非洲的同類型區是沒有的。亞洲的亞熱帶、溫帶和寒帶氣候類型區,與北美洲和歐洲的同類型區相比,都表現出強烈的大陸性。

3. 七年級地理氣候類型圖及詳解

一、選擇題:(下列每小題只有一個最恰當的答案,請將所選答案的字母代號填入下表中,每小題1分,共20分)
1、下列關於青春期性發育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生殖器官迅速生長發育
B.女性出現月經,男性出現遺精
C.出現生殖器官
D.出現男女各自的第二性徵
2、胚胎發育是從受精卵的分裂開始的,胚胎發育經歷的場所有 ( )
A.子宮 B.輸卵管
C.輸卵管和子宮 D.陰道和子宮
3、被稱為「第七營養素」的是 ( )
A.蛋白質 B.維生素 C.膳食纖維 D.無機鹽
4、下列關於平靜狀態下呼吸過程的敘述,哪項是正確的 ( )
A.胸廓擴大,肺擴張,肺內氣壓下降,外界氣體經呼吸道進入肺
B.胸廓擴大,肺擴張,肺內氣壓上升,外界氣體經呼吸道進入肺
C.胸廓回縮,肺縮小,肺內氣壓下降,外界氣體經呼吸道進入肺
D.胸廓回縮,肺縮小,肺內氣壓上升,外界空氣經呼吸道進入肺
5、不隨地吐痰,保持住房和公共場所的空氣清潔、新鮮和空氣流通,戴口罩等,主要是為了預防 ( )
A.消化道傳染病 B.呼吸道傳染病
C.血液傳染病 D.體表傳染病
6、我們生活中所需要的能量被儲存在食物中的( )中。
A、水 B、無機鹽 C、維生素 D、有機物
7、用顯微鏡觀察血液的塗片,我們看到的血細胞中,數量最多的將會是( )
A、血漿 B、紅細胞 C、白細胞 D、血小板
8、為了保證同學們在教室里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班委們討論開了。最後,他們提出了幾個方案,其中,錯誤的是 ( )
了防止粉筆灰的污染,值日生應該在下課後擦黑板
B、關上窗戶避免灰塵進入
C、在教室里擺放綠色植物 D、勤打掃教室和周圍的環境
9、鼻腔內,鼻毛的作用是 ( )
A、滅菌 B、溫暖空氣 C、濕潤空氣 D、過濾空氣
10、現代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 ( )
A、長臂猿 B、北京猿人 C、森林古猿 D、類人猿
11、 受精卵是新生命的開始,人體的受精作用發生在 ( )
A、卵巢 B、輸卵管 C、子宮 D、子宮內膜
12、小林這幾天刷牙時發現牙齦經常出血,應當建議他多吃一些 ( )
A、米飯,饅頭 B、魚,肉,奶,蛋
C、新鮮蔬菜 D、奶油,巧克力
13、 控制人口過快增長的關鍵是 ( )
A、晚婚 B、晚育 C、少生 D、優生
14、兒童易患佝僂病,是因為兒童正處於生長發育期更需要 ( )
A、鐵 B、鈣 C、鋅 D、碘
15、 下列物質中,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 ( )
A、水 B、氨基酸 C、葡萄糖 D、麥芽糖
16、「綠色食品」指的是 ( )
A、富含葉綠素的食品 B、新鮮的蔬菜
C、無污染,安全,優質的食品 D、貼有「綠色」防偽標記的食品
17、人體內含量最多的物質是 ( )
A、水 B、蛋白質 C、脂肪 D、糖類
18、人患急性炎症時,驗血時往往會發現血液中增多的是 ( )
A、紅細胞 B、血小板 C、白細胞 D、血紅蛋白
19、吃飯時隨意談笑,食物可能誤入氣管的原因是 ( )
A、 聲門裂未來得及關閉 B、會厭軟骨蓋住了食道入口
C 、懸雍垂未阻住鼻腔內口 D、會厭軟骨未蓋住喉的入口
20、向澄清石灰水吸氣的實驗證明了人體呼出的氣體 ( )
A 、二氧化碳 B 、大部分是二氧化碳
C 、沒有氧氣 D 、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氣中的高
二、填空題:(35分,每空1分)
1、我國計劃生育的具體要求 、 、 、
2、(1)寫出一粒西瓜經過消化道的順序:
口腔—( )—( )—( )—( )—( )—( )—( )
(2) 能分泌膽汁的器官是
能最先消化蛋白質的器官是
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能將食物殘渣形成糞便的器官是
3、人體所需要的六大營養物質是指
4、人體的呼吸系統是由 和 兩部分組成的,其中 是氣體進出的通道,而 是氣體交換的場所。
5、常見的空氣污源有 、 、 、 。
6、肺泡內的氣體交換是指___________,通過這次交換,由肺泡擴散到肺泡外的毛細血管的氣體是___________,由肺泡外毛細血管擴散到肺泡內的氣體是___________
7、防治大氣污染、改善空氣質量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防治大氣污染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

-----------------------------------------------------------------------------------------------
一、你會選(40分)

1、血液的組成為 ( )

A、血漿和血紅蛋白 B、血漿和血細胞

C、紅細胞和血小板 D、白細胞和紅細胞

2、人體中的血紅蛋白存在與血液的哪個部分 ( )

A、白細胞 B、紅細胞 C、血小板 D、血漿

3、傷口流出的膿液,主要成分是 ( )

A、死亡的紅細胞 B、死亡的血小板

C、死亡的白細胞 D、死亡的細菌

4、健康成年人如果一次獻血300~400毫升,其結果是 ( )

A、不影響健康 B、有生命危險 C、生命活動有困難 D、死亡

5、體循環和肺循環進行的時間是 ( )

A、先肺循環後體循環 B、先體循環後肺循環

C、兩者同時進行 D、不能確定

6、心臟結構中與肺動脈相連的結構是 (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7、能將細胞內葡萄糖分解的氣體是 ( )

A、二氧化碳 B、氧氣 C、葡萄糖 D、空氣

8、120克糖類在體外充分燃燒所釋放的能量為 ( )

A、17KJ B、120×17KJ C、120×38KJ D、100×17KJ

9、人體儲備能源物質主要是 ( )

A、糖類 B、脂肪 C、蛋白質 D、維生素

10、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是 ( )

A、氧氣 B、二氧化碳 C、氮氣 D、氫氣

11、人體平靜呼吸時,呼出的氣體中含量最多的是 ( )

A、水蒸氣 B、氮氣 C、氧氣 D、二氧化碳

12、下列哪項不是呼吸系統的結構組成。 ( )

A、口腔 B、咽 C、喉 D、肺

13、人體內主要的呼吸肌是 ( )

A、肋間肌和腹肌 B、肋間肌和胸肌

C、肋間肌和膈肌 D、胸肌和膈肌

14、人體呼出的氣體,二氧化碳增多了,這二氧化碳產生於( )

A、肺泡 B、組織液 C、血液 D、組織細胞

15、下列食物中熱價最高的是 ( )

A、糖類 B、蛋白質 C、脂肪 D、維生素

16、呼吸時,體內進行氣體交換的原理是 ( )

A、擴散作用B、滲透作用 C、主動運輸 D、離子交換

17、人體呼吸最重要的意義是為細胞生命活動提供 ( )

A、糖類 B、能量 C、二氧化碳 D、氧氣

18、肺泡外纏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網,這有利於 ( )

A、肺的通氣 B、肺泡與血液間的氣體交換

C、氣體在血液里的運輸 D、組織里的氣體交換

19、呼吸運動是指 ( )

A、胸廓有節律地收縮和舒張 B、肺泡有節律地擴大和縮小

C、呼吸肌有節律地收縮和舒張 D、胸廓有節律地擴大和縮小

20、血液與細胞之間氣體交換後,血液變化情況是 ( )

A、動脈血→靜脈血 B、靜脈血→動脈血

C、動脈血→動脈血 D、靜脈血→靜脈血

二、你會填(25分)

1、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和能量都來源於 。

2、血液凝固後,血塊周圍出現的淡黃色、透明液體,叫 ,它與血漿的主要區別是 。

3、動脈的管壁 ,彈性 ,血管內血流速度 ;靜脈管壁 ,彈性 ,管腔 ,血管內血流速度 ,靜脈內還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

4、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 。對人體起防禦和保護作用的是 。當人體受傷流血時,起作用的是 ,它起 和 作用。

5、呼吸道是由 、 、 、 、 等組成,是氣體進出 的通道。

6、毛細血管的結構特點是:管壁極薄,僅由 構成;內徑極小,只允許紅細胞 通過;血流速度最慢,有利於血液與組織細胞充分進行 。

三、你能判斷(5分)

1、氣體交換是指吸入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的過程。 ( )

2、呼出氣體主要含有二氧化碳和少量氧氣。 ( )

3、人體從外界吸入新鮮空氣,呼出二氧化碳的過程叫做呼吸作用。( )

4、動脈里流動的是動脈血,靜脈里流動的是靜脈血。 ( )

5、醫生給小明的父親測量血壓,測得的數據為21.3/13.3Kpa,在這個數據中表示小明的父親舒張壓為21.3Kpa,收縮壓為13.3Kpa,患高血壓病。 ( )

四、見圖你會識(10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

五、活動探究(20分)

下表是四位同學在不同狀態下所測得的心率。






安靜時
75
80
60
65

運動後
125
140
110
120

1、這四位同學在安靜時心動周期各為多少?在運動後又是多少呢?

2、若心臟的每分輸出量是5500mL,這四位同學在安靜時的每搏輸出量各是多少?

答案:

一、你會選(40分,每題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C
A
C
D
B
B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C
D
C
A
B
B
D
A

二、你會填(25分,每空1分)

1、食物

2、血清;不含纖維蛋白原

3、厚;大;快;薄;小;大;慢;靜脈瓣

4、運輸氧;白細胞;血小板;止血;凝血

5、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肺

6、一層上皮細胞;單行;物質交換

三、你能判斷(5分,每題1分)

1×;2、×3、×;4、×;5、×

四、見圖你會識(10分,每空1分)

①主動脈;②肺動脈;③肺靜脈;④左心房;⑤左心室;

⑥上腔靜脈;⑦右心房;⑧房室瓣;⑨下腔靜脈;⑩右心室。

五、活動探究(20分,第1小題16分,第二小題4分)

1、安靜時:甲:0.8s;乙:0.75s;丙:1s;丁:0.92s。

運動後:甲:0.48s;乙:0.43s;丙:0.55s;丁:0.5s。

2、甲:73.3mL;乙:68.75 mL;

丙:91.7 mL;丁:84.6 mL

05-06年下七年級地理期中考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30分)
1、 緯度最高,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 ( )
A、亞洲 B、北美洲 C、南極洲 D、非洲
2、 亞洲大部分位於 ( )
A.西半球,南半球 B.東半球,南半球
C.東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
3、 位於亞洲和其他大洲分界線上的海峽是 ( )
A、白令海峽 B、霍爾木茲海峽 C、直布羅陀海峽 D、馬六甲海峽
4、亞洲分布范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 )
A、溫帶大陸性氣候 B、熱帶季風氣候
C、熱帶雨林氣候 D、地中海式氣候
5、亞洲地勢的總特點表現為 ( )
A、西高東低,呈階梯狀下降 B、中部高,四周低
C、東南高,西北低 D、自西北向東南降低
6、俄羅斯平原和高原地形的分界線是 ( )
A、伏爾加河 B、烏拉爾河 C、葉尼塞河 D、勒拿河
7、在俄羅斯境內的歐洲最長的河流是 ( )
A、多瑙河 B、伏爾加河 C、鄂畢河 D、葉尼塞河
8、日本位於( )的交界處,由於兩大板塊的碰撞,所以日本多火山、地震。
A、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 B、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
C、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 D、美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
9、日本經濟發達的主要原因是 ( )
A.本國自然條件十分優越,資源豐富
B.人口眾多,國內市場大
C.農業發達,為工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
D.進口原料,出口產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10、「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彼此地相連,依山復靠水,山山皆向北,條條南流水。」反映了東南亞中南半島的地形特徵,敘述正確的是 ( )
A、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B、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
C、中部高,四周低 D、河流自南向北流
11、西伯利亞大鐵路橫跨亞歐大陸,被成為亞歐大陸橋,其最東端在 ( )
A、新西伯利亞 B、烏斯季庫特
C、伊爾庫茨克 D、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
12、與我國南方人一樣,東南亞人喜歡吃 ( )
A、玉米 B、米飯 C、麵食 D、烤肉
13、有一位來中國留學的學生在自我介紹時說到,我家鄉的住房牆厚窗小,夜晚人們常把床鋪安排在屋頂上。你認為他家鄉的自然環境特點是 ( )
A、乾熱 B、濕熱 C、乾冷 D、冷濕
14、、有「火山國」和「千島之國」之稱的東南亞國家是( )
A.日本 B.印度尼西亞 C.菲律賓 D.馬來西亞
15、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是 ( )
A、越南 B、馬來西亞 C、寮國 D、泰國
16、日本主要是屬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其氣候的海洋性特徵明顯,十分有利於日本的國花( )的生長。
A、牡丹 B、櫻花 C、玫瑰 D、鬱金香
17、亞洲眾多的人口對資源和環境產生了沉重的壓力,關於人口對糧食的需求,你認為下列做法中最為合理的一項是 ( )
A、在山坡和乾旱地帶墾荒種糧 B、將林地開墾為農田
C、大力開墾科學種田 D、停止耕作,從國外購買糧食
18、下列關於印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B、水旱災害頻繁
C、工業發達 D、糧食需大量進口
19、詩句「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描述了 ( )
A、亞洲東部的山水 B、亞洲西部的山水
C、亞洲南部的山水 D、亞洲北部的山水
20、下列產品中,日本需要大量進口的是 ( )
A、鐵礦石 B、錄象機 C、照相機 D、摩托車
21、印度河最主要流經哪個國家 ( )
A、印度 B、巴基斯坦 C、孟加拉國 D、泰國
22、北半球的「寒極」是 ( )
A、漠河 B、烏蘭巴托 C、阿斯塔納 D、奧伊米亞康
23、亞洲的氣候特徵是( )
A.氣候較為單一 B.熱帶氣候顯著
C.氣候復雜多樣 D.海洋氣候顯著
24、俄羅斯臨北冰洋沿岸的最大海港是 ( )
A、莫斯科 B、聖彼得堡 C、摩爾曼斯克 D、符拉迪沃斯托克
25、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是 ( )
A、貝加爾湖 B、死海 C、青海湖 D、裏海
26、馬來半島的南部和馬來群島的氣候類型是 ( )
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季風氣候 C、溫帶大陸性氣候 D、溫帶季風氣候
27、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和大洲是 ( )
A、中國、亞洲 B、美國、非洲 C、加拿大、北美洲 D、俄羅斯、亞洲
28、連接地中海和黑海的是 ( )
A、土耳其海峽 B、蘇伊士運河 C、馬六甲海峽 D、白令海峽
29、中東與西亞范圍的差別是 ( )
A、少了阿富汗,多了埃及 B、少了巴基斯坦,多了土耳其
C、少了土庫曼,多了埃及 D、少了喬治亞,多了土耳其
30、世界上橡膠、油棕、椰子的最大產地是 ( )
A、東亞 B、東南亞 C、中亞 D、西歐
將選擇題答案填在下表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填空題:(10分)
1、 世界最高的高原是_____________。
2、 亞洲人口稠密的地區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 把馬六甲海峽稱為「海上生命線」的是________(國家),這個國家的居民中人數最多的民族是_________民族,該國的首都是_________。
4、 東南亞包括________半島和_________群島兩大部分
5、 南亞最大的國家是_________。
三、綜合分析題: (60分)

1、讀亞洲氣候類型圖,分析回答問題:(17分)
(1)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填序號)該氣候的特點是:氣溫年較
差 (大或小),降水 (多或少),且集中在 季。
(2)北回歸線經過的氣候類型自西向東依次為 氣候、 氣候、 氣候。(填序號)
(3)青藏高原地區屬於 氣候(填序號)。該氣候產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因素。
(4)哈爾濱降水量明顯 (高於或低於)烏蘭巴托,造成兩地降水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因素。
(5)雅庫茨克氣溫 (高或低),孟買終年 ,造成兩地氣溫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因素。
(6)把三個城市與其所對應的氣候類型連接起來。
惠安 溫帶季風氣候
孟買 熱帶季風氣候
北京 亞熱帶季風氣候
2、讀俄羅斯圖,讀後回答問題(10分)
①A是 山脈,它和 山,烏拉爾河,土耳其海峽共同組成亞歐兩洲的分界線。

②B是 河,注入 ,主要位於____________平原內。
③C是 ,是俄羅斯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________是俄羅斯的首都。
④E是 油田,它是俄羅斯最大的油田。
⑤F是________________高原,它的森林類型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主。
3、閱讀材料及「板塊運動圖」,回答問題:(9分)
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以北海域當地時間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時發生里氏8.9級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東南亞和南亞數個國家受波及,造成重大人員傷亡。
(1)板塊構造學說認為,此次印度洋大地震
位於_________板塊和_________板塊交界處。
此次海嘯受災最嚴重的國家是東南亞的_____
_______,該國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
(2)東南亞地處兩大洋和兩大洲的「十字路口」,
位於__ ___半島和___________島之間的
_______________海峽是通過這個路口的「咽喉」,它溝通了______ 洋和 _______ 洋,亞洲和 洲,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4、讀日本圖後回答下列問題(14分)
(1)根據圖中數碼代號填出相應的地理名稱日本的領土是由①__________島、②_________島、④___________島和_________島四個大島、數千個小島及周圍的海域組成,它是一個_________(發展中或者發達)國家。
(2)⑤是 (城市),⑥是 _____(城市),這兩個城市都在日本最大的________________平原上。
(3)日本的經濟主要是______________型經濟,需要進口大量的原材料,它所需石油主要來自於 的一些國家和地區,所需的鐵礦石主要來自於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等國家。
(4)日本工業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沿岸和 _____海沿岸。
5、讀南亞季風圖,回答問題:(10分)

(1)圖A中箭頭表示的是一月前後,從 (海洋或是陸地)吹向 (海洋或是陸地)的_______季風。受此季風的影響,印度形成__________(旱季或者雨季)。
(2)圖B中箭頭表示的是七月前後,從 (海洋或是陸地)吹向 (海洋或是陸地)的_______季風。
(3)對印度農業影響最大的是________季風。
(4)在圖A和圖B兩種季風影響下,印度大部分地區屬_________氣候,這種氣候的主要特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初一地理氣候分布類型及規律圖例

這個...氣候分布十分復雜,亞洲地跨寒、溫、熱三帶,其氣候基本特徵是大陸性氣候強烈,季風性氣候典型,氣候類型復雜。北部沿 海地區屬寒帶苔原氣候。西伯利亞大部分地區屬溫帶針葉林氣候。東部靠太平洋的中緯度地區屬季風氣候,向南過渡到亞熱帶森林氣候。東南亞和南亞屬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赤道附近多屬熱帶雨林氣候。中亞和西亞大部分地區屬沙漠和草原氣候。西亞地中海沿岸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西伯利亞東部的上揚斯克和奧伊米亞康極端最低氣溫曾達攝氏-71度,是北半球氣溫最低的地方。自北到南為溫帶、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這三種季風氣候。
亞洲氣候類型復雜多樣的原因
1、南北跨的緯度多,熱量條件相差大。
2、東西跨的經度多,降水條件差異大,
3、地形復雜,地形類形多樣,海拔高差大。
亞洲的島嶼主要集中在東南海面。約有幾萬個大小島嶼,總面積為320萬平方公里,其中面積超過10萬平方公里的大島有6個(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幾內亞島、蘇拉威西島、爪哇島和本州島)。 亞洲是世界上大江大河匯集最多的大陸,長度在10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8條之多,其中4000公里以上的有5條(長江、黃河、湄公河、額爾齊斯河(鄂畢河) 和黑龍江)。 河流發源於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狀流向周邊海洋。

5. 七年級地理氣候分布圖怎麼記

世界氣候類型的特點、成因及分布
氣候類型分布規律成
因氣候特徵熱
帶熱帶雨林氣候南北緯10°之間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全年高溫多雨熱帶草原氣候南北緯10°~20°之間赤道低壓、信風帶交替控制濕季乾季交替熱帶季風氣候北緯10°~北緯25°大陸東岸冬夏季風交替控制雨季集中旱雨季分明熱帶沙漠氣候南北緯20°~30°大陸內部、大陸西岸副高或信風帶控制全年乾旱少雨亞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南北緯25°~35°大陸東岸冬夏季風交替控制冬溫夏熱夏雨地中海氣候南北緯30°~40°大陸西岸副高和西風帶交替控制冬溫雨夏乾熱溫
帶溫帶季風氣候北緯35°~50°大陸東岸冬夏季風交替控制冬寒冷乾燥夏高溫多雨溫帶海洋氣候南北緯40°~60°大陸西岸全年受西風帶影響溫和多雨溫帶大陸性氣候南北緯40°~60°大陸內部大陸氣團控制冬寒夏熱乾旱少雨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北緯50°~70°極地大陸(海洋)氣團控制冬寒長夏短暖寒帶苔原氣候北半球極地附近臨海極地氣團控制全年嚴寒冰原氣候南北半球極地附近內陸極地氣團控制全年酷寒高山高原高山高原氣候高大的山地和高原地區氣溫隨高度變化氣溫隨高度而降低
判斷世界氣候類型:
(1)判斷所屬南北半球。根據氣溫曲線圖判斷該地是在南半球還是在北半球。由於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因此氣溫的變化也是相反的。七月左右氣溫高,則可推斷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氣溫高,則可推斷為南半球。(2)根據最冷月或最熱月均溫值(指北半球),確定熱量帶。
(3)根據降水量和降水季節分配(主要雨季)確定降水類型,最後確定氣候類型。判斷指標如下:
少雨型:全年少雨或無雨。年雨型:全年降水量較多,季節分配均勻,沒有明顯的雨季和旱季。夏雨型:夏雨較多,且降水集中於夏季,冬季降水較少。冬雨型:冬雨較多,且降水集中於冬季,夏季降水較少。4.氣候類型的非地帶性分布(1)四處熱帶雨林氣候
馬達加斯加島的東側、澳大利亞的東北部、巴西高
原東南沿海和中美洲的東北部,雖遠離赤道,卻形成了熱帶雨林氣候,這主要是因為它們均處於來自海洋的信風的迎風地帶,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經,再加上地形的抬升,豐富了地形雨,從而發育了熱帶雨林氣候。(2)東非高原的熱帶草原氣候
地處赤道附近,卻形成了熱帶草原氣候,這是因為這里地勢較高,改變了氣溫和降水狀況,形成了氣候涼爽、降水較少的熱帶草原氣候。(3)巴塔哥尼亞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巴塔哥尼亞高原位於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脈的東側,這里東西距海均較近,且處於西風帶范圍內,卻形成了溫帶大陸性氣候,這是因為該地處於山脈東側的背風坡地帶,受山地的阻擋,這里雨水稀少,因而形成了溫帶大陸性氣候。(4)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種氣候
這些氣候的分布范圍僅局限在沿岸地帶,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點,這些氣候區之所以南北延伸,是因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擋,各氣候不能向東深入,局限於沿海一帶,從而形成了上述分布特點。

6. 初一地理,亞洲季風氣候特點

亞洲東部、南部冬季盛行(西北)風,氣候特點是(低溫少雨);夏季盛行(東南)風,氣候特點是(高溫多雨)。這種現象的形成原因是(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7. 讀下圖亞洲季風氣候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懂地理的進)

(1)A圖為( 一 )月來風向源圖,B圖為( 七 )月風向圖。
(2)在A圖中,亞洲東部主要盛行的是( 西北 )季風(風向),其發源地為( 西伯利亞、、蒙古 ),受其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冬季具有( 寒冷乾燥 )的氣候特點。
(3)在B圖中,亞洲南部主要盛行的是( 西南 )季風(風向),其發源地為( 印度洋 ),受其影響,氣候特點為( 高溫多雨 )。
(4)亞洲的東、南部季風氣候典型的原因為:亞洲地處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東部,瀕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 太平洋 ),海洋性質差異顯著。
(5)亞洲地區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共同點是( CD)

8. 初一地理題(速進啊~~~~~)關於亞洲氣候類型的

第一個熱帶沙漠氣候;第二個極地氣候;第三個是熱帶季風氣候;第回四個是熱帶雨林氣候答。
東亞熱帶、亞熱帶、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原山地氣候;東南亞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風氣候;南亞熱帶季風氣候;西亞熱帶沙漠氣候;中亞溫帶大陸性氣候;北亞亞寒帶氣候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