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三章第二節ppt課件

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三章第二節ppt課件

發布時間: 2021-02-15 05:56:00

⑴ 七年級上冊地理填充圖冊第三章第二節答案

人教版的還是湘教版的啊?~
偶這個是人教版的
多加點分給我啊。看在版我在冬天這么權辛苦的打字的份上,呵呵……
1.①
10
20
30
40
50
60

100
30
15
12
12
世界人口每增加10億所需時間越來越短,人口增長速度越來越快
A、C
2.①
B

沿海
內陸

C
3.81
5000
62
81
18000
222
5.
A
黃色人種
亞洲東部
B
白色人種
歐洲
C
黑色人種
非洲南部
6.
A
基督教
歐洲
英國
B
伊斯蘭教
西亞北非
沙烏地阿拉伯
C
佛教
東亞、東南亞
泰國
7.①
漢語
英語
俄語
法語
西班牙語
阿拉伯語

漢語
英語
英國
8.①城市
鄉村
鄉村
城市
②城市:大
復雜
以工業為主
以樓房為主
多種多樣

鄉村:小
簡單
以農業為主
以平房為主
簡單

啊啊啊,dear
樓主,加點分吧~這些字可不是我復制的啊,是偶一個一個的打下來的,辛苦啊~

七年級地理上冊ppt課件

經線圈——兩條相對的經線(即經度差為180°的兩條E己40°W,則戊在東己在西;兩地一地在東經度一⑶同緯度相比,海拔越高氣溫越低-06攝氏度/100米七年級地理上冊ppt課件

⑶ 七年級上冊地理的ppt

1、地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麥哲倫環球航行依次經過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2、赤道就是0°緯線,赤道周長約為4萬千米,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緯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別用N和S表示。0°經線又叫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有180°,分別用E和W表示。 3、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 4、以赤道為界把地球分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為界把地球分為東、西半球。 5、緯度范圍: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 60°??90°為高緯度。 6、比較經線和緯線的特點: 名稱 形 狀 長 度 指示方向 經線 半圓(弧形) 相等 南北方向 緯線 都是圓(極點除外) 有長有短 東西方向 7、地球的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一周的周期是一天,自轉產生晝夜交替現象。 8、地球的公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一周的周期是一年,公轉產生四季更替現象;地球公轉時地軸總與公轉軌道平面保持66.5度的夾角不變。 9、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夏至日(6月22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冬至日(12月22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春分日(3月21日前後)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 10、熱帶(23.5°N~23.5°S)有陽光直射現象,氣候終年炎熱;寒帶(緯度66.5°~90°)有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終年寒冷;溫帶(緯度23.5°~66.5°)既沒有陽光直射也沒有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的四季變化明顯。 11、地圖的種類包括:自然地圖和社會經濟地圖。 12、地圖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13、在地圖上確定方向: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採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確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圖時,應手持地圖,面朝北,背朝南; 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14、例尺就是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一般來說,所畫范圍大,內容簡單,選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畫范圍小,內容詳細,選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個分數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15、地球表面,陸地面積佔29%,海洋面積佔71%,所以有形象地稱地球為「三分的陸地,七分的海洋 16、在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緩。等高線由低處向高處凸出的部位是山谷,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的部位是山脊。 17、七大洲的名稱按面積依次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注意看P29圖2。6和P30圖2。7)(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亞洲和歐洲連成一塊合稱亞歐大陸,中國位於亞洲。南極洲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洲;亞洲是面積最大的大洲。 18、四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洋。 19、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和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20、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對高度,地形圖上用海拔來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褐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21、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 22、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處有張裂拉伸、有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最容易發生火山和地震。 23、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環太平洋沿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脈火山地震帶上。 24、天氣和氣候概念和區別: 概念 特點 天氣 某個地方短時間內發生的陰、晴、冷熱等變化 多變、不穩定 氣候 某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 相對穩定 25、在衛星雲圖上,白色通常表示雲雨區綠色表示陸地,藍色表示海洋。 26、氣候的兩個要素:氣溫和降水。 27、在北半球最熱月出現在7月,最冷月出現在1月;南半球相反。一天當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點(14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28、世界氣溫分布的規律:由低緯度(赤道)地區向高緯度(兩極)地區逐漸降低。 29、非洲是最炎熱的大陸,南極洲是最寒冷的大陸。 44、科學家依據降水形成過程中空氣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種主要類型: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對流雨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30、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 31、世界降水的分布規律:赤道附近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中緯度地區大陸的沿海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南北回歸線兩側,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32、氣溫年較差=最熱月平均氣溫—最冷月平均氣溫 33、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地勢、人類活動、。 34、緯度越高太陽輻射越小。 35、到2006年3月,世界人口總數已超過65億。人口的自然增長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36、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發達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經濟發展水平低國家(發展中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快。 37、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區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如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原因是這些地區處在中低緯度地區、氣候溫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臨海地帶。 38、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指一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量。 39、人口的增長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40、世界三大人種分別是: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黃色人種分布在:亞洲東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也屬黃色人種。白色人種分布在:歐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黑色人種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三大人種的具體分布到 41、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均為黃色人種。 42、目前被聯合國確定為工作語言的是: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其中使用范圍最廣的是英語;使用人數最多的是漢語。 43、巴西通用葡萄牙語,西亞和北非通用阿拉伯語。 44、世界的三大宗教:基督教:產生於公元1世紀,經典為《聖經》,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傳最廣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典型建築為教堂。伊斯蘭教:產生於公元7世紀,經典為《古蘭經》,主要分布在亞洲西部和東南部、非洲北部。典型建築為清真寺。佛教:產生於公元前6世紀,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典型建築為寺廟。道教是源於中國本土的宗教。 45、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 46、目前全世界有220多個國家和地區。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是梵蒂岡;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 47、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通常把世界的國家劃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於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 48、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幹涉內政、互不侵犯、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49、國際間的矛盾與沖突的主要原因是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 50、當今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 51、世界規模最大和最有影響力的全球性國際組織是聯合國(UN)。 52、聯合國總部設在美國紐約,聯合國安理會的主要職能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 53、中國與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54、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總部設在瑞士洛桑。 55、紅十字會的宗旨是堅持人道主義。重點地圖讀圖指導: 1、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判讀方位。(小河、村莊圖) 2、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讀出某的經緯度位置及判斷半球位置(東西半球,南北半球)、所屬的高、中、低緯度,兩點間的相對位置。 3、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陸分布圖,識記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位置,七大洲輪廓,三條重要的洲界線。 4、等高線地形圖:識別陡坡和緩坡,山頂、山谷、山脊,海拔和相對高度。 5、六大板塊示意圖:板塊名稱。 6、常用圖例識別。 7、世界人口分布圖:四大人口分布稠密區。 8、城市和鄉村的景觀差異。 9、常用天氣符號圖識別。 11、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判讀,氣候類型的判斷。 12、地形雨示意圖。 13、五帶的劃分圖。 14、地區公轉示意圖。哈! 如果回答對您有用,請及時採納。

⑷ 7年級上冊地理思維導圖 第二章、三章、四章 知識點

重點如下:

  • 第二章 地球和地圖

第一節 地球和地球儀

1、地球是一個平均半徑為千米,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的球體。
2、緯線: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指示東西方向。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
3、0度緯線是赤道;0度經線是本初子午線。地球儀上只有一條0度緯線、0度經線和180度經線。
4、經線:連接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經線指示南北方向。
5、地球儀上能畫出無數條經線和緯線。
6、0度經線以西稱西經,用「W」表示;0度經線以東稱東經,用「E」表示。
7、如果所畫的經緯網圖沒有0度經線或者是180度經線,就看度數,度數向東增大的為東經,向西增大的為西經。
8、在以南極為中心的經緯網圖上,度數順時針增大的是東經,逆時針增大的為西經;在以北極為中心的經緯網圖上,則相反。
9、赤道以北稱北緯,用「N」表示;赤道以南稱南緯,用「S」表示。
10、如果所畫的經緯網圖沒有0度緯線,就看度數,度數向南增大的為南緯,向北增大的為北緯。
11、在以極點為中心的經緯網圖上,判斷南北緯要用以下規律:以南極為中心的,緯度是南緯;以北極為中心的,緯度是北緯。
12、0度(赤道)劃分南北半球;200W、1600E劃分東西半球。

第二節 地球的運動
1、地球繞地軸旋轉,叫做地球的自轉。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一周約為24小時。
2、地球自轉產生的自然現象:晝夜交替、時間差異。
3、地球繞太陽旋轉,叫做地球的公轉。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一周是一年。
4、地球公轉產生的自然現象:形成四季和五帶。

第三節 地圖
1、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圖例。
(1)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A、 比例尺的三種形式:線段式、數字式和文字式。
B、比較比例尺的大小:把比例尺化成分數比較,分母大的比例尺反而小,分母小的比例尺反而大;
C、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圍小,表示的內容詳細;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圍大,表示的內容簡略。
(2)方向:A、利用指向標定方向:指向標指向北方;
B、利用經緯網定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C、無指向標、無經緯網的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2、熟記一些常用的圖例符號。
3、海拔: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4、相對高度:兩地之間的垂直距離。
5、等高線:海拔相等的各點連接成線。
6、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1)坡度陡緩的判斷:等高線密集,坡度陡峭;等高線稀疏,坡度平緩。
(2)山體不同部位的判讀:A、山頂:閉合等高線的中心; B、山脊:等高線向低處凸;
C、山谷:等高線向高處凸; D、鞍部:兩個山頂之間; E、陡崖:等高線重疊。
(3)幾種陸地基本地形的判讀: A、盆地:四周高,中間低。
B、山地:海拔高,地面起伏大; C、 丘陵:海拔較高,地面起伏較大;
D、高原:邊緣陡峭,地面坦盪; E、平原:海拔低,地面平坦。
7、分層設色地形圖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出地面的高低形態和海底的起伏狀況。
8、分層設色地形圖上: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陸地;黃色表示山地。
9、地形剖面圖:可以更直觀地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

  • 第三章 陸地和海洋


    第一節 大洲和大洋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陸地僅佔29%。「七分海洋,三分陸地」
    2、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3、地球的任何兩個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於陸地面積。
    4、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亞洲;面積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5、面積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面積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
    6、北美洲的格陵蘭島是面積最大的島嶼。
    7、赤道橫穿過非洲和南美洲大陸。
    8、巴拿馬運河劃分南美洲和北美洲;蘇伊士運河劃分亞洲和非洲;白令海峽劃分亞洲和北美洲;丹麥海峽劃分歐洲和北美洲;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家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


    第二節 海路的變遷
    1、海路變遷的主要原因:地殼的變動、海平面的升降和人類的活動(如:填海造陸)。
    2、大陸漂移說是由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的。
    3、地球表層由六大板塊拼合而成,板塊處於不斷運動之中。
    4、板塊間的基本運動方式:張裂拉伸和碰撞擠壓。
    5、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躍,多火山和地震。
    6、兩大火山地震帶:環太平洋地帶和阿爾卑斯山-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帶。
    7、亞洲和非洲之間的紅海在不斷擴張。有人預言,幾千萬年後,紅海將成為新的大洋。
    8、歐洲和非洲之間的地中海在不斷縮小。有人預言,幾千萬年後,地中海將會消失。
    9、喜馬拉雅山是由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

  • 第四章 居民與聚落
    1、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大於0,表示人口增加;小於0,表示人口減少;等於0,表示人口既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
    2、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人口密度=總人口數÷總面積。
    3、人口稠密地區:亞洲的東南部、歐洲西部以及北美洲東南部等中低緯度沿海平原地區。
    4、人口稀疏地區:極端乾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於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和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
    5、人口的增長要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6、人口過少帶來的問題: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等。
    7、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 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 黑種人:主要分布在非洲。
    8、漢語是世界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9、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語言,也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
    10、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形成於亞洲西部,其代表性建築物是教堂。
    11、伊斯蘭教產生於阿拉伯半島,在中國又稱為回教或清真教,其教徒稱為穆斯林,代表性建築物是清真寺。
    12、佛教創始於印度,現在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其代表性建築物是佛堂。
    13、鄉村和城市統稱為聚落。先有鄉村聚落,後有城市聚落。
    14、東南亞的高架屋;西亞地區的房屋牆厚、窗小;北極地區因紐特人的冰屋;黃土高原的窯洞;雲南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竹樓。

⑸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三章第三節降水的變化與分布應該幾課時講完

一個課時即可,盡量安排使用各類圖表啟發學生對於降水變化與分布的理解。
一、降水的變化
播放降水量測量的動畫,讓學生仔細觀察,並提問:
1.降水量是用什麼來測定的?
2.記錄單位是什麼?
3.日降水量是如何測的?
4.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是如何確定的?
講述:這樣我們就獲得了一個地區的降水資料。如何應用這些來分析降水特點呢?
教師創設情境:假如你是世界某地氣象觀測員,收集了該地一年各月降水情況,現在把結果展示一下。
開展「降水的季節變化」的實驗活動:
1.學生分組,在每個架上插入標有月份的12個試管,將水溶液隨意注入每個試管。
2.學生帶著問題觀察自己的作品,得出小組結論。
3.學生展示作品,並總結該地降水類型的特點。
4.學生素描、展示、說明自己粗畫的降水柱狀圖。
5.學生比較、互評、討論畫圖應注意的事項。
講述:通常我們用一年中各月降水量柱狀圖來表示一個地區一年內降水的季節變化。一個地區不同年份的降水量有差異,所以一般使用多年的平均值反映當地降水的季節變化。
播放繪制降水量柱狀圖的動畫,並提供濟南的降水量數據,學生根據數據,准確繪制當地多年的降水量柱狀圖,並讀圖分析降水季節變化的特點。
二、降水的分布
課件展示:不同地區洪澇災害或旱災的圖片。
提問:各地降水量不同,怎樣表示降水量的多少?
出示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圖,引導學生通過讀圖例學會閱讀等降水量線圖。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讀圖討論,完成教材活動題,並歸納世界降水的分布特點。
提問:各地降水量不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大的差別?
引導學生討論,總結降水量的影響因素。
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降水的知識,學會了哪些方法呢?

⑹ 七年級地理思維導圖上冊: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的知識重點是什麼

重點如下:

  • 第二章 地球和地圖

第一節 地球和地球儀

1、地球是一個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的球體。
2、緯線: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指示東西方向。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
3、0度緯線是赤道;0度經線是本初子午線。地球儀上只有一條0度緯線、0度經線和180度經線。
4、經線:連接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經線指示南北方向。
5、地球儀上能畫出無數條經線和緯線。
6、0度經線以西稱西經,用「W」表示;0度經線以東稱東經,用「E」表示。
7、如果所畫的經緯網圖沒有0度經線或者是180度經線,就看度數,度數向東增大的為東經,向西增大的為西經。
8、在以南極為中心的經緯網圖上,度數順時針增大的是東經,逆時針增大的為西經;在以北極為中心的經緯網圖上,則相反。
9、赤道以北稱北緯,用「N」表示;赤道以南稱南緯,用「S」表示。
10、如果所畫的經緯網圖沒有0度緯線,就看度數,度數向南增大的為南緯,向北增大的為北緯。
11、在以極點為中心的經緯網圖上,判斷南北緯要用以下規律:以南極為中心的,緯度是南緯;以北極為中心的,緯度是北緯。
12、0度(赤道)劃分南北半球;200W、1600E劃分東西半球。

第二節 地球的運動
1、地球繞地軸旋轉,叫做地球的自轉。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一周約為24小時。
2、地球自轉產生的自然現象:晝夜交替、時間差異。
3、地球繞太陽旋轉,叫做地球的公轉。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一周是一年。
4、地球公轉產生的自然現象:形成四季和五帶。

第三節 地圖
1、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圖例。
(1)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A、 比例尺的三種形式:線段式、數字式和文字式。
B、比較比例尺的大小:把比例尺化成分數比較,分母大的比例尺反而小,分母小的比例尺反而大;
C、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圍小,表示的內容詳細;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圍大,表示的內容簡略。
(2)方向:A、利用指向標定方向:指向標指向北方;
B、利用經緯網定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C、無指向標、無經緯網的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2、熟記一些常用的圖例符號。
3、海拔: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4、相對高度:兩地之間的垂直距離。
5、等高線:海拔相等的各點連接成線。
6、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1)坡度陡緩的判斷:等高線密集,坡度陡峭;等高線稀疏,坡度平緩。
(2)山體不同部位的判讀:A、山頂:閉合等高線的中心; B、山脊:等高線向低處凸;
C、山谷:等高線向高處凸; D、鞍部:兩個山頂之間; E、陡崖:等高線重疊。
(3)幾種陸地基本地形的判讀: A、盆地:四周高,中間低。
B、山地:海拔高,地面起伏大; C、 丘陵:海拔較高,地面起伏較大;
D、高原:邊緣陡峭,地面坦盪; E、平原:海拔低,地面平坦。
7、分層設色地形圖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出地面的高低形態和海底的起伏狀況。
8、分層設色地形圖上: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陸地;黃色表示山地。
9、地形剖面圖:可以更直觀地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

  • 第三章 陸地和海洋


    第一節 大洲和大洋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陸地僅佔29%。「七分海洋,三分陸地」
    2、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3、地球的任何兩個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於陸地面積。
    4、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亞洲;面積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5、面積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面積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
    6、北美洲的格陵蘭島是面積最大的島嶼。
    7、赤道橫穿過非洲和南美洲大陸。
    8、巴拿馬運河劃分南美洲和北美洲;蘇伊士運河劃分亞洲和非洲;白令海峽劃分亞洲和北美洲;丹麥海峽劃分歐洲和北美洲;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家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


    第二節 海路的變遷
    1、海路變遷的主要原因:地殼的變動、海平面的升降和人類的活動(如:填海造陸)。
    2、大陸漂移說是由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的。
    3、地球表層由六大板塊拼合而成,板塊處於不斷運動之中。
    4、板塊間的基本運動方式:張裂拉伸和碰撞擠壓。
    5、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躍,多火山和地震。
    6、兩大火山地震帶:環太平洋地帶和阿爾卑斯山-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帶。
    7、亞洲和非洲之間的紅海在不斷擴張。有人預言,幾千萬年後,紅海將成為新的大洋。
    8、歐洲和非洲之間的地中海在不斷縮小。有人預言,幾千萬年後,地中海將會消失。
    9、喜馬拉雅山是由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

  • 第四章 居民與聚落
    1、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大於0,表示人口增加;小於0,表示人口減少;等於0,表示人口既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
    2、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人口密度=總人口數÷總面積。
    3、人口稠密地區:亞洲的東南部、歐洲西部以及北美洲東南部等中低緯度沿海平原地區。
    4、人口稀疏地區:極端乾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於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和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
    5、人口的增長要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6、人口過少帶來的問題: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等。
    7、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 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 黑種人:主要分布在非洲。
    8、漢語是世界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9、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語言,也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
    10、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形成於亞洲西部,其代表性建築物是教堂。
    11、伊斯蘭教產生於阿拉伯半島,在中國又稱為回教或清真教,其教徒稱為穆斯林,代表性建築物是清真寺。
    12、佛教創始於印度,現在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其代表性建築物是佛堂。
    13、鄉村和城市統稱為聚落。先有鄉村聚落,後有城市聚落。
    14、東南亞的高架屋;西亞地區的房屋牆厚、窗小;北極地區因紐特人的冰屋;黃土高原的窯洞;雲南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竹樓。

⑺ 急急急!!!!!!!!求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新課程新練習第三章第二節答案~~~~~

看看你是以下的哪個版本的書
自己找吧!

初中地理教案』湘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 第二章 了解地區

·湘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第二章 了解地區第一節 東南亞 一、教學目標 一 知識目標 1、了解東南亞的范圍、國家、自然環境及其重要的地理位置 2、了解東南亞的氣......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0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全冊教案

·第一章 從世界看中國 第一節 遼闊的疆域教學要求 1.掌握我國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特點,學會運用地球儀或東、西兩半球地圖說出我國的位置,分析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504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教案』新課標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全冊教案

·新課標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全冊教案與同學們談地理知識教學點: 1、知道地理課的學習內容。 2、知道學習地理的目的、意義。 3、知道學習地理課的學習方法。 能......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352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教案』新課程下的地理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教師置身於整體的教育情景中,從更寬廣的社會、倫理及教育層面激發自我意識的覺醒,深究教學活動中所涉及的教學策略、教學流程和教學反饋等。 地理新課程用圖文並茂的資料......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800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教案』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教案設計

·湘教版七年級上冊教案設計世界主要氣候類型 教案劉新梅 張連中 山東省鄒平縣九戶中學 256211 快捷聯系:0543-4711131;[email protected] 【......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4412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教案』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

·教學目標 1.掌握閱讀分層設色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等各類地形圖能力. 2.運用分層設色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概括出我國地勢呈階梯狀分布的特徵以及各級階梯的特徵,記住位於地勢階梯分界......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2639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教案』湘教版七年級上冊教案設計 世界主要氣候類型..

·【教學目標】 1.重點掌握世界氣候類型的差異及其分布規律. 2. 能根據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對各種氣候類型的特點進行簡要的描述. 3,世界氣候類型的特點及其分布知識如何指......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2105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教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教學設計

·本單元主題為成長.要善學善用,既要在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深入體會詞句情韻,學習名家們圓熟的表達技巧,又要對人察己,善於從他人的成長中汲取人生精華,智慧地成長. 本單元"寫......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2121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教案』七年級地理(上冊)第四單元

·: 七年級//地理//(上冊)//第四單元 第一節 人口和人種(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當前世界人口的增長和分布狀況;認識鄉村人口大量湧入城市所造成的有利和不利影響. 2.......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433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教案』地理七上教案(北師大版)

·地理七上教案—(北師大版)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 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教案 版 本 初中《地理》(王民主編) 章節 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 一,課標要求: 要求學生......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394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教案』湘教版七年級上冊教案設計

·世界主要氣候類型 教案在比較了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之後,你能不能提出一個關於它們的地理問題 課件展示13種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 ...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2411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教案』七年級上冊期末教案

·第三課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過讀圖了解中國的秦嶺—淮河分解線,分析中國南北地區的氣候...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秦嶺—淮河地理分解線南北方氣溫和降水的特點......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888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教案』七年級地理上冊公開課教案

·課 題:《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第1課時 授課人:紀貴仁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學會分析緯度位置對氣候的影響. 了解地球運動對天氣,氣候的影響. 培養學生讀圖,填圖,析圖,繪圖的能力......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2652 推薦程度:

『地理』七年級地理上冊(人教版)

·七年級《地理》上冊(人教版)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 第一節" 地勢和地形"教學設計 黃 愈/澄邁縣老城中學(571921) 設計指導思想 本節課設計以新的課程改革地理課程的基本......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2260 推薦程度:

『地理』地理七年級下冊(人教版)第九章西半球的國家..

·地理七年級下冊(人教版)第九章《西半球的國家》 "巴西"教學設計 一,設計理念 依據地理新課標的要求,課程要面向...1,巴西的發展歷史; 巴西的人文特色. 學生探究:小組自選主題......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190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教案』初中地理第三冊教案

·初中地理第三冊教案. 第二章 中國的人口和民族. 第一節 中國的人口(第一課時). 授課人:石家莊市十九中 張春靖. 教學要求:1、記住我國的人口總數;. 2、知道我國的人口分布、......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143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教案』地理公開課教案

·地理公開課教案. 一.時間:2006年11月3日. 二.地點:實驗初中. 三.執教人:豐偉霞. 四.課題: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五.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使學生了解影響氣......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959 推薦程度:

『地理』地理CAI課件《長江》教案

·《長江》CAI輔助教學教案設計. ——《地理》第三冊(沿海版). 順德一中龍紅. 1999、2、. 教學目的. (一)知識要求:. 1、了解長江水系概況,知道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世......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793 推薦程度:

『初中地理教案』初中地理第二冊教案

·初中地理第二冊教案. 亞洲的礦業. 1.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亞洲的礦產資源種類與分布。 (2)通過學習礦產資源、分布等知識,使學生認識到人類應如何智慧地開發資源,從. 而初......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804 推薦程度:

『地理』八年級第五章 中國地理的差異教案

·師課堂評價、小結:本節共學習了兩部分內容,一是不同的地理區域根據不同的需要來劃分各種地理區域類型。二是根據我國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和人文地理不同,我國劃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838 推薦程度:

『地理』地理公開課教案

·地理公開課教案. 課題:《祖國寶島――台灣省》 授課人:吳厚感(尤溪二中).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台灣省的位置、范圍、居民及地形特點等基本概況. 2、記住台灣島、......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802 推薦程度:

『地理』地理活動課教案

·地理活動課教案. 德清三中綠地調查. 一、教育目的:. 1、了解三中綠地面積,使用情況. 2、了解三中花草樹木種類. 3、理解綠地對校園環境的影響. 4、培養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能力.......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689 推薦程度:

『地理』初中地理教案·一年級·下

·(選自王樹聲主編《初中地理教案·一年級·下》). 教案示例. 第二節印 度. 【教學目的】. 一、知道印度工農業生產的分布和主要城市。了解地形、氣候同農業生產的關系,以及工業中心的......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919 推薦程度:

『地理』地理教案:第二節 生態系統和生態平衡

·第二節 生態系統和生態平衡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使學生建立生態系統的概念;; 了解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基本規律;; 使學生認識生態平衡的涵義和重要性;; 初步學......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479 推薦程度:

『地理』地理教案2

·「濱海連陸的六邊形國家——法國」是本冊教材「國家地理」部分的一個重點,是學生了解世界人文地理,進行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載體。這部分教學內容課本上的闡述詳略有致,但對於學生感興趣的同......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483 推薦程度:

『地理』初中地理第二冊教案

·初中地理第二冊教案. 1 世界的陸地和海洋. 1.1 大洲和大洋. 教學目的. 使學生掌握海洋與陸地分布的基本概況以及大陸、島嶼、半島、海等基本概念,掌握七大洲及其分界。 使學生了......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551 推薦程度:

『地理』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

·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 第二章 第三節河流和湖泊. ——黃河的治理. 高密市仁和學校 杜秀梅. 第三節河流和湖泊. ——黃河的治理.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記住黃......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716 推薦程度:

『地理』地理CAI課件《廣東地理》教案

·礦產資源蘊藏豐富; 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的經濟. 發揮外向型經濟的優勢. 沿海開放地帶及主要城市. 教案正文:. 廣東鄉土地理 ... (學生回答)正因為我省具有這樣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有......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492 推薦程度:

⑻ 七年級上冊地理書人教版 第二節復雜多樣的環境 第7頁那個亞洲的圖片 上的山脈什麼的,有許多老師讓標下來

最左邊來洲界線上的源是烏拉爾山、下面那連接黑海和裏海間的黑線那是大高加索山。
中間以中國為主的那些黑線,左邊從上往下依次為: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喜馬拉雅山。
右邊從上往下依次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兩條河流(就是黃河和長江)中間的小短橫線是秦嶺。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