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自然資源概況ppt
Ⅰ 自然地理概況
一、地形地貌
「阿勒泰」是蒙古語,意為「金山」,因山中蘊藏豐富的金礦資源而得名。阿勒泰72條溝,溝溝有黃金。阿勒泰在古代是我國少數民族的牧居地。
阿勒泰地區地處歐亞大陸腹地,北部有宏偉的阿爾泰山,西南部為薩吾爾山,南部是准噶爾盆地,西部比較開闊,呈喇叭口形。
阿勒泰地區總的地貌特徵是:東高西低,北高南低,地形地貌復雜多樣,從北部阿爾泰山脊線到南部丘陵平原層層下降,具有明顯的階梯狀地形特點。
全地區山區占總面積的32%,丘陵河谷平原佔22%,戈壁荒漠佔46%。最高海拔4374米(友誼峰),最低海拔317米(富蘊縣三個泉窪地)。高山、冰川、山前平原、盆地、沙漠等構成了本區復雜而獨特的地貌景觀。
阿勒泰地區山地主要包括阿爾泰山地和薩吾爾山地。盆地及谷地主要包括准噶爾盆地北部及東部、木乎爾台山間盆地和薩吾爾山谷地。平原主要有:阿爾泰山山前沖積洪積傾斜平原、額爾齊斯河—烏倫古河中游沖積平原、烏倫古河以南剝蝕平原。阿勒泰地區發育有古爾班通古特和額爾齊斯河谷兩大沙漠,分布在南部的准噶爾盆地及西部的阿爾泰與薩吾爾山之間的額爾齊斯河谷一帶,總面積8371平方千米,約佔地區總面積的7.11%。
二、氣候特點
阿勒泰地區所處位置緯度較高,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寒冷氣候,除薩吾爾山區和阿爾泰山區屬溫帶山地氣候外,其餘地區均屬典型的溫帶荒漠草原氣候。其特點是春旱多風,夏短酷熱,冬長嚴寒,降水量少,蒸發量大,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全年多季風。年均氣溫0.7℃~4.9℃,極端最低溫度 47.7℃,極端最高溫度42.2℃。年平均降水量139.3~268.4mm,年蒸發量1397.3~2140.4mm,全年實際日照時數2870~3180小時,無霜期123~152天。
從全球風帶和大氣環流形勢看,阿勒泰地區處於西風帶。冬季,北冰洋氣團控制時間長;夏季,溫暖氣團活躍期短。阿勒泰地區地處歐亞大陸腹地,遠離海洋,水氣來源少。
阿勒泰地區的夏季高空處於西伯利亞低壓槽。在低壓槽的底部,常受分裂小槽影響,並在南支鋒區低壓槽南來的配合下,以及受南部地面大陸熱低壓相應相北發展的影響,促使該地區夏季多雷暴、冰雹、驟雨等陣型大氣出現。阿勒泰地區中南部平原四季分明,冬長,夏短;淺山丘陵以上至冰川積雪以下無明顯四季之分,只有冷暖兩季之別。
阿勒泰地區,春季升溫快,乾旱多風,溫度不穩定,晝暖夜涼,晝夜正常與異常氣溫變化懸殊。夏季,山區涼爽,無穩定明顯大於20℃的氣溫。春夏之交,平原溫暖乾燥、多陣雨,除烏倫古河以南沙漠地區外,其他地區很少有炎熱酷暑天氣。
秋季,多晴朗天氣,降溫急劇,山區7月底即有初霜出現,平原地區9月中旬也有初霜出現;9月底、10月初,初雪日出現,9月下旬至11月由阿爾泰山區向南至河谷平原先後土地結凍。冬季,漫長嚴寒,多大風和寒潮天氣。阿爾泰山區南麓,向南至薩吾爾山區和福海縣一帶,從10~12月上旬,先後形成積雪,河流、湖沼結冰封凍。
日照。阿勒泰地區的實際日照數為2743~3158小時,5~8月,農作物生長旺季各月的累年平均日照時數均超過300小時。4~9月,農作物生長季節各月的累年平均日照時數和達1630~1920小時。
光能。阿勒泰地區光能資源十分豐富。境域雖然緯度偏高,太陽高度角低,單位時間獲得的輻射量少,但由於陰雨天氣少,大氣透明度好,太陽輻射能量較高。丘陵、平原地區全面總輻射量躲在130千卡/平方厘米以上。
氣溫。阿勒泰地區地形復雜,氣溫隨地勢呈帶狀分布,山地、平原、盆地、沙漠氣溫具有很大的差異性。
無霜期。阿勒泰地區的無霜期短,頂山年平均為136.5天,阿勒泰年平均為153.5天,薩吾爾山北坡年均150天以上。
降水量。阿勒泰地區的降水量時空分布不均,山區多,平原、丘陵少,准噶爾盆地更少,地區性差異性大。阿爾泰山區是境內最大的降水帶,森塔斯年均降水量650毫米左右,最多年份約700毫米,最少年份為620毫米。布爾津縣北部山區年均降水量達1065.4毫米。薩吾爾山區的年均降水量200毫米。平原、丘陵的年均降水量120~170毫米,最少年份為60毫米。
降雪量。阿爾泰山的森塔斯年均降雪天數為92天,吉木乃縣為48天,福海縣為29天,其他各地約35天。阿爾泰山區,年均降雪量為260毫米,佔全年降水總量的40%。吉木乃縣和近山丘陵區年平均降雪量為50~70毫米,佔全年降水總量的24%~31%。
蒸發量。阿勒泰地區除阿爾泰山和薩吾爾山區外,其他地區均為半乾旱、乾旱區,自然降水量少、蒸發量大。平原地區、薩吾爾山山前地帶累年平均蒸發量為1475.5毫米。烏倫古湖、額爾齊斯河和布爾津河相鄰地區,其年均蒸發量相對較小。
三、自然資源概況
阿勒泰地區自然資源豐富。主要包括土地、林地、牧草地資源等(表5-1)。
土地資源。2010年農用地面積14519.36萬畝,建設用地面積497.92萬畝,未利用地面積2639.15萬畝。截至2010年末,阿勒泰地區共有耕地375.16萬畝,其中地方304.49萬畝,佔比81.16%;兵團農十師70.67萬畝。
林地資源。2010年阿勒泰地區有林地面積2341萬畝,其中山區林地980萬畝,佔比近42%。森林覆蓋率13.2%。
牧草地資源。2010年阿勒泰地區牧草地面積12661.69萬畝,其中可利用面積10859萬畝,佔比86%。
礦產資源、旅遊資源等在第六章中詳述。
表5-1 2010年阿勒泰地區主要自然資源
資料來源:阿勒泰地區統計局,阿勒泰地區統計年鑒(2011)。
Ⅱ 自然資源概況
俄羅斯自然資源總量居世界首位,各種資源儲量幾乎都位於世界前列,特別是在其他國家非常短缺的礦產、森林、土地、水等資源方面,俄羅斯的優勢非常明顯。
首先,俄羅斯礦產資源豐富,自給程度高。煤、天然氣、石油、泥炭、鐵礦、磷灰石、鉀鹽、有色和稀有金屬等礦產的儲量位居世界前列。據俄羅斯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測算,從探明儲量來看,俄羅斯各類礦產資源的保障程度都相當高:石油為35年,天然氣為81年,煤為60~180年,鐵礦石為42年,銅、鎳、鉬為40年,鎢為37年,鋅為18年,鉛為15年,黃金為37年,磷酸鹽為52年,鉀鹽為112年。
其次,俄羅斯森林覆蓋率約為50%,擁有世界1/5的木材儲量。俄羅斯森林資源超過整個北美的森林資源。俄羅斯已成為世界木材第三大出口國,位於美國和加拿大之後。
第三,俄羅斯農業用地為2.1億公頃,其中耕地1.25億公頃,人均耕地為0.85公頃。而全世界耕地面積不過14.57億公頃,人均只有0.32公頃。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的土壤非常肥沃,正如俄羅斯土壤學奠基人多庫恰耶夫指出的那樣,黑土地帶是俄羅斯的主要財富,俄羅斯的黑土地曾丟失了20%~50%的腐殖質,但仍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
第四,俄羅斯擁有豐富的水資源,僅貝加爾湖容納的淡水就佔全球地表淡水總量的1/5。俄羅斯擁有500多條通航的河流,總長度為30萬公里,實際通航里程為8萬公里。俄羅斯全部水力資源如果被利用的話,每年可發電2萬億千瓦時。俄羅斯的地下水資源也很豐富,預測資源為10.98億立方米/晝夜,經國家審批的地下水可開發儲量(截至2002年1月1日)為893.788億立方米。
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曾在一篇名為《俄羅斯值多少錢》的文章中指出,俄羅斯所有自然資源的總價值約為300萬億美元,其中,俄羅斯已經探明的資源儲量價值約為30萬億美元,居世界首位。俄羅斯著名學者奧·切爾科維奇在題為《世界經濟背景下的俄羅斯》的論文中援引權威數據稱,與俄羅斯相比,其他國家已經探明的自然資源儲量價值要少得多,美國為10萬億美元,中國為5萬億美元,西歐為2.5萬億美元。
Ⅲ 八年級上地理(注意是中國的疆域和人口,中國的自然環境,中國的自然資源,中國的區域差異那一版本的
教 材
課 程 標 准
第一章 從世界看中國
第一節 遼闊的疆域
位置優越
國土遼闊
34個省級行政區
第二節 眾多的人口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人口東多西少
第三節 多民族的大家庭
56個民族
民族的分布
1.疆域與行政區劃
·運用地圖說出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
·記住我國的領土面積,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的鄰國和瀕臨的海洋
·在我國政區圖上准確找出34個省級行政區
2.人口與民族
·說出我國的人口總數,運用有關數據說明我國人口增長趨勢,說出我國的人口國策
·運用人口分布圖說出我國人口分布概況
·運用民族分布圖,說出我國少數民族分布特徵
(2)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
教 材
課 程 標 准
一、中國的自然環境
第一節 地勢和地形
地勢呈階梯狀分布
地形復雜多樣
山區面積廣大
第二節 氣候多樣 季風顯著
南北氣溫的差異
東西干濕的差異
季風氣候顯著
氣候復雜多樣
第三節 河流和湖泊
眾多的河湖
黃河的治理
長江的開發
二、中國的自然資源
第一節 自然資源總量豐富 人均不足
自然資源與我們
資源豐富 人均不足
第二節 土地資源
土地資源的利用
土地資源分布不均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第三節 水資源
水是寶貴的資源
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
節約用水 保護水資源
1.自然環境
·運用中國地形圖,說出我國地形、地勢的主要特徵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及其影響因素
·在地圖上找出我國的主要河流,說出長江、黃河概況
2.自然資源
·說出什麼是自然資源,它有哪些主要類型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點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以及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運用實例,說出我國為解決水資源分布不均而建設的大型工程
(3)經濟與文化
教 材
課 程 標 准
一、中國的經濟發展
第一節 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
經濟發展的「先行官」
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線
轉換靈活的交通運輸樞紐
選擇合適的交通運輸方式
第二節 因地制宜發展農業
農業與我們
農業的地區分布
發展農業要因地制宜
我國農業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第三節 工業的分布與發展
工業與我們
工業的空間分布
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經濟發展
·比較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運用地圖說出我國交通運輸網路的大致分布格局
·運用資料並聯系實際,說出我國農業分布概況,並舉例說明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必要性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工業的地理分布。用事例說明高新技術在產業發展中的作用
文化特色的內容採用分散的辦法,滲透性整個八年級教材中。例如,地形與民俗,降水對建築、飲食的影響,雲南西雙版納傣族風情與旅遊業的發展等。
2.文化特色
·知道我國民居、服飾、飲食的地方特色,並舉例說明自然環境對文化的影響
·結合有關資料,說明我國地力文化特色對旅遊業發展的影響
Ⅳ 八年級上冊地理湘教版自然資源概況
可再生資源: 2、大熊貓 3、海洋魚群 5、森林 6、自然風景
原因:動物可以通過內生長繁殖增加數量,容可以再生;自然風景是永存的。
非可再生資源:1、大理岩 4、食鹽
原因:礦產資源形成速度很慢,不可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