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輔導
『壹』 高一地理必修一復習資料
一 地圖專題
1.經度的遞變2.緯度的遞變3.緯線的形狀和長度
4.經線的形狀和長度5.東西經的判斷6.南北緯的判斷
7.東西半球的劃分9.比例尺大小與圖示範圍10.地圖上方向的確定經緯網地圖,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11.等值線的疏密12.等高線的凸向與地形13.等高線的凸向與河流14.等溫線的凸向與洋流
二 地球運動專題
1、天體的類別2、天體系統的層次3、大行星按特徵分類4、月球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6、太陽外部結構及其相應的太陽活動
7、太陽活動--黑子(標志)、耀斑(最激烈)8.太陽活動的影響9、太陽輻射的影響
10.自轉 方向11、晨昏線 12、晨昏線與經線13、時間計算14、時區=經度/15°
15、世界時16、日期分割17、日界線18、衛星發射基地的區位選擇:19、公轉 速度
20、公轉與自轉形成了黃赤交角(23°26′):21、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律
22、晝夜長短的時間分布:23、晝夜長短的緯度分布:24、晝長=日落時間—日出時間;晝長=24小時—夜長
25、地球是個不發光、不透明球體—-晝夜現象出現
三 大氣專題
1、對流層的特點2、平流層的特點3、大氣的熱力過程4、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5、太陽輻射(光照)與天氣、地勢關系6、大氣的保溫效應7、氣溫與天氣8、氣溫的垂直分布9、氣溫的水平分布10、氣溫年較差11、熱力環流的性質12、水平方向氣壓與氣溫13.風的形成14、風向15、高空大氣的風向是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風向與等壓線平行;16、鋒面與天氣(冷暖不同氣團作水平運動並相遇)
17、影響我國天氣的主要鋒面是冷鋒18、氣壓系統與天氣(同一氣團作垂直運動):
19、三圈環流及氣壓帶風帶:20、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21、季風環流22、東亞、南亞季風環流
23、我國的旱澇災害、雨帶的移動與副熱帶高壓的強弱有密切關系。24、氣候形成因素:太陽輻射、大氣環流、下墊面、人類活動25、判斷氣候類型的步驟26、大陸性與海洋性氣候的不同特點(以北半球為例分析)
28、主要的大氣環境問題29、溫室效應30、綠化的環境效益:
『貳』 高一地理必修一教材
第一單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公轉和自轉
繞轉中心 太陽 地軸
方向 自西專向東(北天極屬上空看逆時針) 自西向東(北極上空看逆時針,南極上空相反)
周期 恆星年(365天6時9分10秒) 恆星日(23時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
『叄』 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套教學視頻
建議來你源到http://video.1kejian.com/senior/senior1/7838/這個網上
『肆』 有木有高一必修一地理輔導資料的知識點,求拍發
『伍』 推薦下高一地理(必修1)好一點的輔導書
中國國家地理
『陸』 高分 求高一必修1地理學習輔導與訓練答案(洛陽地區使用)
高一地理必修(1)期中考試題(B卷)
第1卷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
1、 目前人類所能觀測到的宇宙范圍是:( )
A.河外星系 B.銀河系 C.總星系 D.地月系
2、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是:( )
A.X射線 B.Y射線 C.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D.耀斑的強弱
3、地球上全年都晝夜平分的地方是:( )
A.北極點 B.南極點 C.北緯30°線上 D.赤道上
4、地球繞太陽公轉時,地軸與公轉軌道面的夾角是:( )
A.0° B.23°26ˊ C.66°34ˊ D.90°
5、霜凍多出現在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因為此時:
A.大氣的逆輻射作用強 B.大氣的逆輻射作用弱
C.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強 D.大氣的地面輻射的吸收作用強
6、地球水體中儲量最大的是:( )
A.河湖水 B.冰川水 C.海洋水 D.地下水
7、溫帶海洋性氣候的成因是( )
A、受赤道低壓和信風帶交替控制
B、全年盛行西風
C、受副熱帶高壓和西風帶交替控制
D、年地處副熱帶高壓的北緣,受西風帶控制
8、寒流對流經海區有:( )
A.降溫、減濕作用 B.降溫、增濕作用
C.增濕、減濕作用 D.增溫、增濕作用
9、某山海拔200m山麓處氣溫為12℃時,山頂氣溫為6℃,那麼,這座山的海拔高度約為:(-0.6℃/100m) ( )
A.1000m B.200m C.1200m D.800m
10、下圖中,A、B、C、D四地位於同一緯度,其晝夜溫差最小的是:( )
11、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大氣由高壓流向低壓:( )
A.風向垂直於等壓線 B.風向平行於等壓線
C.風向斜交於等壓線 D.風向先垂直,後平行於等壓線
12、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是( )
A.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形成 B.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碰撞形成
C.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碰撞形成 D.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碰撞形成
13、太陽輻射中能量最強的是 ( )
A.紫外區 B.紅外區 C.X射線區 D.可見光區
14、下列輻射中稱為短波輻射的是( )
A.太陽輻射 B.地面輻射 C.大氣輻射 D.大氣逆輻射
15、干潔空氣中體積含量最多的氣體成分是( )
A、氧 B、臭氧 C、氮 D、二氧化碳
16、晴朗無污染的天空呈現蔚藍色是因為( )
A、散射作用 B、反射作用 C吸收作用 D、輻射作用
17、人類排入大氣中嚴重破壞臭氧層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氯氟烴 C、二氧化碳 D、粉塵
18、由於人類活動對氣候產生的影響是( )
A、高空臭氧增多 B、地中海沿岸夏季乾燥
C、二氧化碳增多,導致全球變暖 D、北京市地面沉降
19、下列現象是由於內力作用引起( )
A、風化作用 B、侵蝕作用 C、堆積作用 D、岩漿活動
20、修建青藏鐵路所面臨並必須克服的主要地貌障礙是( )
A、冰川縱橫 B、溶洞眾多 C、泥石流頻發 D、凍土廣布
21、我國內蒙古高原的自然帶,自西向東呈現出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的更替,其自然帶的分布規律是( )
A.由沿海向內陸的分異 B.沿緯度變化方向上的分異
C.由赤道向兩極的分異 D.非地帶性分布
22、山地中,垂直自然帶數目最多的是( )
A、勃朗峰(40°N,海拔4810米) B、麥金利峰(63°N,海拔6193米) C、文森峰(78°S,海拔5140米) D、乞力馬扎羅山(3°S,海拔5985米)
23、我國古代的交通素有「南船北馬」的說法,間接說明歷史上南方一般:( )
A、沿河設城 B、沿驛道設城 C、沿公路設城 D、沿鐵路設城
24、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城市分布在 ( )
A.平原地區 B.盆地地區 C.高原地區 D.熱帶雨林地區
25、19世紀以來,世界氣溫的變化趨勢是( )
A.波動下降 B.持續下降 C.持續上升 D.波動上升
26、陸地環境整體性表現在( )
A.各地理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滲透
B.某一地理要素的變化不一定導致其他要素的變化
C.氣候會影響植被,但不會影響土壤
D.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與植被破壞無關
27形成由赤道向兩極分異規律的基礎條件是( )
A.水分B.熱量 C.地貌 D.海陸差異
28我國目前的城市絕大多數分布在( )
A.第一階梯 B.第二階梯 C.第三階梯 D.東南沿海
29、
『柒』 高一地理必修一章節知識結構圖解
高中地理必修一復習指導(含圖表)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節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體是宇宙間物質存在的形式,如恆星、行星、衛星、星雲、流星、彗星。 2.天體系統:天體之間相互吸引和相互繞轉形成天體系統。
★3.天體系統的層次由大到小是 地月系 (課本P3圖1.2)
太陽系
銀河系 其他行星系總星系 總星系 其他恆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課本P4圖1.4)
1.太陽系八大行星由近及遠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類(課本P5圖1.5)
天體系統的層次由大到小是
地月系 (課本P3圖1.2) 太陽系 銀河系 其他行星系總星系 總星系 其他恆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課本P4圖1.4) 1.太陽系八大行星由近及遠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類(課本P5圖1.5) 分類 特點 類地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 巨行星 木星、土星 遠日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課本P6) 外部條件 安全穩定的宇宙環境 自身條件 適宜的溫度 日地距離適中 適於呼吸的大氣 體積、質量適中 液態的水——來自地球內部1.2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一、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陽大氣的成分主要是氫和氦;太陽輻射能量來源是核聚變反應。 2.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課本P8圖1.7)
⑴提供光熱資源;⑵維持地表溫度,是促進地球上水、大氣運動和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⑶煤、石油等礦物燃料是地質歷史時期生物固定以後積累下來的太陽能;⑷日常生活和生產的太陽灶、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電站的主要能量來源 ★二、太陽活動影響地球 1.太陽大氣由里到外分層
太陽活動的主要類型
光球 黑子,是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 色球
耀斑,是太陽活動最激烈的顯示
日冕 太陽風
2.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課本P11)
⑴世界許多地區降水量的年際變化和黑子變化周期有一定的相關性(課本P11活動);
⑵造成無線電短波通訊衰減或中斷;⑶擾動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⑷兩極地區產生極光;⑸地球上水旱災害、地震等自然災害的發生與太陽活動有關。
第三節地球的運動
★一、地球運動的一般特點
第三節地球的運動
★一、地球運動的一般特點
地球自轉 地球公轉
運動方式 圍繞地軸轉動
在橢圓軌道上圍繞太陽轉動
運動方向
自西向東。北極上空俯視為逆時針,南極上空為順時針。
自西向東。北極上空俯視為逆時針。 運動速度
線速度:從赤道向兩極遞減,兩極點為零。 角速度:除兩極點外各地相等(15°∕h)。 近日點(每年1月初),速度快
遠日點(每年7月初),速度慢 運動周期
真正周期:一個 恆星日=23時56分4秒 晝夜交替周期:一個太陽日=24時 真正周期:一個恆星年=365日6時9分
10秒
直射點回歸周期:一個回歸年=365日5時48分46秒
地理意義
1.晝夜交替 2.地方時
3.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 1.晝夜長短的變化
2.地方時 3.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 1.晝夜長短的變化 2.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3.產生四季和五帶 二、太陽直射點移動 23°26′N ★1.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如圖示 0° ★2..地球公轉過程中兩分兩至點的判斷 23°26′S 依據:看日地球心連線和赤道的位置關系——連線在赤道以北說明太陽直射23°26′N, 則地球處 於公轉軌道上的夏至點;連線在赤道以南說明太陽直射23°26′S, 則地球處於公轉軌道上的冬至點 簡便方法:看地軸——地球逆時針公轉時,地軸左偏左冬,地軸右偏右冬。
3..地球公轉過程中速度變化的判斷
依據:1月初,地球運行至近日點,公轉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運行至遠日點,公轉速度最慢。 二、晝夜交替和時差 ★一晝夜交替
3
1.⑴晝夜現象產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發光;⑵晝夜交替產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轉。 2.晨昏線的判讀:在晨昏線上任找一點,自西向東越過該線進入晝半球,說明該線是晨線,反之是昏線。
3.晨昏線與赤道的關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終年晝夜平分。 4.晨昏線與太陽光線的關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線上太陽高度為0度。 5.晨昏線與地軸的夾角變化范圍:0°~ 23°26′
6.太陽高度的分布:晝半球上>0°,夜半球上 < 0°,晨昏線上 =0°。 7.晝夜交替的周期:一個太陽日 =24小時 ★二地方時的計算 1.地方時計算原理:
①地方時東早西晚(同為東經,經度越大越偏東;同為西經,經度越小越偏東;一東一西,東經偏東時間早)
②同一條經線上地方時相同
③經度每隔15°地方時相差1小時(既1°=4分鍾) 2.地方時計算方法:
某地地方時=已知地方時±4分鍾×兩地經度差
說明:①式中加減號的選用條件:東加西減——所求地在已知地的東邊用加號,在已知地的西邊用減號。
②經度差的計算:同減異加——兩地同為東經或同為西經相減;一為東經一為西經相加。 ③計算步驟: 確定兩地經度差;換算兩地時間差;判斷兩地東西方向;帶入計算。 3.晝夜長短的計算
⑴晝弧:任一緯線落在晝半球內的部分。 ⑵夜弧:任一緯線落在夜半球內的部分。
⑶計算:①晝長=晝弧對應的經度數÷15°;②夜長=夜弧對應的經度數÷15° 三區時的計算
所求地的區時=已知地的區時±兩地時區數差
說明:①時區數的計算:當地經度數÷15°,商四捨五入得時區數。
②時間差的計算:同減異加——兩地同為東時區或西時區相減;一為東時區一為西時區相加。 ③加減號的選用條件:東加西減(同為東時區,時區數越大越偏東;同為西時區,時區數越小越偏
『捌』 高一必修一地理怎麼學啊 我初中地理基礎很差很差 我想通過結合輔導書在對照課本背書 在做些
必修一比較難,首先上課一定要認真聽啊。老師講的典型例題也要仔細理解不會就問,回去可以自己買一些相關的題目做一做,做題的時候也不要光想像要畫圖畫出來,拿個地球儀也行,多練習,多記要點公式就好了
『玖』 高一地理必修一復習
給你發個簡練有效的:
高中地理必修一
一、天體系統(1.1)
1. 宇宙中最基本的天體是 和 ,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是 ,天體之間______、_____形成天體系統,第三級天體系統是______。目前人類所認識的最高級別的天體系統是 。(恆星 星雲 太陽 相互吸引 相互繞轉 太陽系 總星系)
2、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的行星,原因是 (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的質量、體積、平均密度和公轉、自轉運動有自己的特點,但是都不特殊)
3、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特殊的行星,特殊在 ,其原因是 (具有生命 ①地球所處的光照條件穩定 ②處於一種比較安全的宇宙環境之中③日地距離適中,使地球表面的溫度適宜 ④體積質量適中,形成大氣層 ⑤地球內部的物質運動形成和存在液態水)
4、小行星帶位於____、____之間,哈雷彗星的公轉方向是_____(火星 木星 自西向東)
5、八大行星的公轉運動特徵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同向性 近圓性 共面性)
6、類地行星是 。(水星 金星 火星)
二、太陽(1.2)
1、太陽對地球的作用是 (提供巨大能量,維持地球上生物的生存和發展,而且地球上的許多自然現象都與之有關)
2、太陽主要成分是 和 ,太陽源源不斷的以 的形式想四周放射能量,這被稱為 ,按波長的長短分,它屬於 。太陽輻射能量來源於太陽內部的 ____。(氫 氦 電磁波 太陽輻射 短波輻射 核聚變)
3、太陽對地球和人類的影響主要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太陽輻射能維持著地表溫度,是促進地球上水、大氣運動和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②太陽輻射能是我們日常生活和生產所用的能源)
4、太陽的外部結構從里向外依次為_______、______、______。(光球 色球 日冕)
5、太陽黑子出現在___________ 上,它的實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作為太陽活動強弱的主要標志。______ 是太陽活動最激烈的顯示。(太陽光球層上 它的溫度比太陽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才顯的暗一些 太陽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耀斑)
6、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對地球氣候的影響 對地球電離層的影響 對地球磁場的影響)
四、地球運動的意義(1.3)
1、太陽日的時間長度為___________,地理意義是___________恆星日的時間長度為__________,地理意義是___________(24小時 晝夜交替的周期或太陽高度的日變化的周期 23時56分4秒 地球自轉一周360度的周期)
2、回歸年的時間長度為_______________,地理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恆星年的時間長度為__________,地理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365日5時48分46秒 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的周期 365日6時9分10秒 地球公轉一周360度的周期)
3、晝半球與夜半球的分界線叫做_____________ ,在這條線上,太陽高度角為________,當這條線與經線重合時,節氣為____________,當這條線與經線夾角最大時,夾角為_________,節氣是____________,此時這條線與極圈的關系是_________,極圈內出現______________。(晨昏線 0度 春秋分 23°26′ 夏至和冬至 相切 極晝或極夜)
4、地球上經度每相差一度,時間相差___ 分鍾,東邊的時間總比西邊的時間___,180度經線既是地球上時間最_____的地方,又是時間最_____的地方。(4 早 早 晚)
5、北半球河流凹岸位於河流的______ 岸,金礦往往在河流 _________岸。(右 左)
6、春分或秋分這一天,全球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是___________夏至這一天,全球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是________(全球晝夜平分,正午太陽高度角自赤道向兩極遞減 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晝短夜長,正午太陽高度自北回歸線向兩側遞減,北回歸線以北地區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達一年中的最小值。)
7、五帶反映了____________規律。(年太陽輻射總量從低緯地區向高緯地區減少的規律)
8、四季劃分的依據各有不同,我國傳統上以 作為四季的開始,而西歐、北美中高緯度國家傳統上則以 作為四季的開始,北溫帶的一些國家常根據 劃分為四季,還有根據 來劃分的。(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月份 平均氣溫)
9、分別畫出6月22日側視和俯視的光照圖。
五、大氣受熱過程(2.1)
1.夏季,沿海與內陸地區相比較,___氣溫的日較差大,原因是___,月球與地球相比較,溫差大的是 ,原因是___(沿海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月球 月球周圍沒有大氣層)
2.大氣的主要的直接熱源是____________,地面的熱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近地面大氣的熱量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傳給高層大氣(地面輻射 太陽輻射 大氣輻射)
3.____________稱為熱力環流,,它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大氣垂直運動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水平運動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 (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 兩地受熱不均 存在氣壓差異 水平氣壓梯度力)
4.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基本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轉偏向力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摩擦力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力中,既改變風向又改變風速的是_____________,只改變風向的是__________。(高壓指向低壓,垂直於等壓線 與風向垂直 與風向相反 水平氣壓梯度力 地轉偏向力)
5.__________通常稱為大氣環流,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三圈環流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地球上大范圍、有規律的大氣運動 太陽輻射分布不均 太陽輻射和地轉偏向力)
六、氣壓帶和風帶(2.2)
1.七月,在亞歐大陸形成的氣壓名稱是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一月,在亞歐大陸形成的氣壓名稱是____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亞洲低壓 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 亞洲高壓 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
2.______的季風環流最典型,_____是形成季風的重要原因。我國西南地區和印度一帶的西南季風的形成原因是______(東亞 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 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性移動)
七、天氣系統(2.3)
1.冷鋒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後的天氣狀況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暖鋒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後的天氣狀況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響我國天氣的鋒面主要是_________,如北方夏季的________、冬季的_________、冬春季節的__________(晴朗高溫 降雨、氣溫下降、伴有大風天氣 晴朗低溫 晴朗低溫 降雨、氣溫上升、伴有大風天氣 晴朗高溫 冷鋒 暴雨 寒潮 沙塵暴)
2.氣旋與反氣旋可以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區別 (水平氣流運動狀況 垂直氣流運動狀況 中心氣壓的高低 晴天和陰雨)
八、全球氣候變化(2.4)
全球氣候變暖的人為原因是_________,後果是 、 。解決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類活動排入大氣中的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 海平面上升 世界各地區降水和干濕狀況的變化,進而導致世界各國經濟結構的變化 提高能源的利用技術和能源利用率,採用新能源,加強國際間合作)
九、水循環(3.1)
1.我們通常所說的水資源,就是__________,陸地水的基本來源是_______________,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儲量佔全球淡水總儲量的______________ ,淡水的主體是 。(陸地上的淡水資源 大氣降水 河流水 淡水湖泊水 淺層地下水 0.3% 冰川)
2.我國東部地區河流的汛期出現在________季節,主要是_________補給,東北的春汛補給形式是_____________,西北地區的河流流量隨著_____________變化而變化,河流中游的湖泊具有______作用,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間具有_____________的關系。(夏季 大氣降水 高山冰雪融水 氣溫 調蓄 相互補給)
3.水循環是指____________。水循環數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是_________,海陸間循環的環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循環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界的水周而復始連續運動的過程 海洋內循環 海陸間大循環 海水蒸發 水汽輸送 大氣降水 下滲 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 ①對水圈、大氣圈和生物圈之間的熱量傳輸起著重要的作用 ②不斷進行著勢能和動能的轉換,由此產生了流水的侵蝕作用,改造著地表形態 ③很好的溶劑)
十、洋流(3.2)
1._____________叫做洋流,_______是海洋水體運動的主要動力,太平洋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屬於風海流。(海洋水沿相對穩定的方向作大規模運動的現象 大氣運動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西風漂流 北太平洋暖流 )
2.洋流的分布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低緯度海區形成以副熱帶高壓為中心的大洋環流 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形成以副極地低壓為中心的大洋環流 南緯40度附近海域形成環球性西風漂流)
3.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海漁場是________和_________交匯形成,北海道漁場的成因 ,紐芬蘭漁場的成因 ,秘魯漁場的成因:___________ _為什麼會在以上四個地區形成大漁場:____________________。(促進高低緯度間的熱量輸送和交換,調節全球熱量平衡 在寒暖流和補償流處易形成大的漁場 對航運有明顯的作用 導致污染范圍擴大或使污染程度降低 北大西洋暖流和東格陵蘭寒流交匯 日本暖流和千島寒流交匯 墨西哥灣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匯 秘魯寒流中的補償流的上升流 寒暖流交匯和上升流都會導致冷海水上泛, 從而帶來大量的餌料)
十一、地殼內部物質循環(4.1、2、3)
1.岩石圈包括_____和______。_______是構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質基礎。地球內部大致分為三個圈層,從地心向地表依次為 、 、 。(地殼 上地幔 岩石 地核 地幔 地殼)
2.自然界一切物質都是由_________組成的, 是地殼物質最基本的組成單元,組成岩石圈的岩石按成因可以分為 、 、 。沉積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個基本特徵,它們可以幫助我們確定__________和推知_________,石灰岩受熱變成_________,頁岩受擠壓變成_______(化學元素 礦物 岩漿岩 沉積岩 變質岩 層理構造 含有化石 地質年代 沉積時的地理環境 大理岩 板岩)
3.地殼物質循環的實質是______________,其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組成岩石圈的三大類岩石相互轉化 ①形成了地球上豐富的礦產資源,②改變了地表的形態,③實現了地區之間、圈層之間的物質交換和能量傳輸,從而改變了地表的環境)
4、完成表格內容
分類 能量來源 表現形式 對地球表面的後果
內力作用
外力作用
(地球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能 地殼運動、岩漿活動、變質作用 使地表變得崎嶇
太陽輻射 風化、侵蝕、搬運、沉積 把高山削低,窪地填平,使地表趨於平坦。)
5.印度尼西亞位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板塊的交界處,中國位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大板塊。(太平洋板塊 印度洋板塊 亞歐板塊 太平洋板塊 亞歐板塊)
6.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背斜儲_______,向斜儲___________。(背斜頂部受張力,岩石容易被侵蝕成為谷地,向斜槽部受擠壓,岩石堅硬,不易被侵蝕而成為山地 油氣 水)
7.____________在地形上往往表現為塊狀山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地形上往往表現為谷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斷層一側上升的岩塊 華山 廬山 泰山 斷層一側相對下沉的岩塊 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
8.河流的上游以___________作用為主,河流河谷呈「_____」字形,河流下游以_____作用為主,河谷呈「_______」字形。(侵蝕切割 V 沉積 U)
十二、地表形態與聚落及交通線路(4.2、3)
1.村落的形成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可以從____________反映出來,我國南方的村落沿______伸展,平面形態多呈_______;北方的村落村落的平面形態多呈___________。 城市選擇平原布局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山區城市一般選擇在分布_____________,如西安分布在______,太原在__________,熱帶地區城市則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聚落的形態 河流 帶狀 多邊形 多為河流中下游的沖積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靠近水源 塊狀山地或谷地 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 地勢較高的高原地區 海拔高,氣溫低,少蚊蟲)
十三、地理環境的整體性(5.1)
1、自然地理環境由 、 、 、 、 等地要素組成。(大氣 水 岩石 地貌 生物 土壤)
2、地理環境各要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構成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它的具體表現為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滲透 地理環境各要素並不是孤立存在和發展的,而是作為整體的一部分發展變化著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還表現在某一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甚至整個環境狀態的改變)
十四、地理環境的差異性(5.2)
緯度地帶性規律以__________為基礎,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地區;經度地帶性規律以___________為基礎,主要分布_____________在地區。中國自南向北依次經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規律,從長白山向西到新疆依次經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帶,這反映了________規律。北緯30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帶,其中面積最大的是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帶類型最齊全的是____洲。垂直地帶性規律以 為基礎,珠穆朗瑪峰南坡南坡比北坡復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雪線的高低在同一緯度主要取決______因素。(熱量 低緯和高緯地區橫穿整個大陸的地帶 中緯度在一定范圍內東西延伸南北更替的地帶 水分 中緯度 熱帶季雨林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溫帶落葉闊葉林 亞寒帶針葉林帶 緯度地帶性分布 溫帶落葉闊葉林 溫帶草原帶 溫帶荒漠帶 經度地帶性縫補 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亞熱帶長綠硬葉林帶 熱帶荒漠帶 熱帶荒漠帶 副高控制 亞洲 熱量和水分 熱量充足 降水充沛 基帶海拔低 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