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七年級地理上冊地圖的閱讀教案

七年級地理上冊地圖的閱讀教案

發布時間: 2021-01-27 04:40:44

A. 讀地理地圖的第一步

閱讀地形圖的三部是:第一步,看清圖名;第二步,熟悉圖例;第三步,閱讀地圖的主要內容.
故答案為:圖名;圖例.

B. 閱讀地圖的三個基本要素()()()

比例尺

C. 地圖很像一幅幅畫應該怎麼,閱讀地圖(1)方向(2)比例尺(3)圖例

方向,一般情況上北下南,左東右西。經緯網地圖經線表南北,緯線表東版西方向。帶指權向標地圖,指向標表正北方向。
比例尺,制圖上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是多少厘米,換算為千米或米即可。
圖例,是地圖上的符號。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

D. 閱讀第14頁圖7.23和《地理地圖冊》"東南來物產分布"圖,填寫下列物產主要分布在

泰國,越南,緬甸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大米出口國。泰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膠生產國。菲律賓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產國和椰子出口國。馬來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產國。

E. 如何閱讀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一種圖形表達方法,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專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屬一目瞭然。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事物的特徵、原理以及地理成因等。因此在地理學習中,正確地閱讀和使用地圖就顯得尤為重要。那麼怎樣閱讀各種不同類型的地圖呢?一、地理分布圖主要是各種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的分布圖。常用的類型如政區圖、地形圖、氣候類型分布圖、植被類型分布圖等,這是地理學習中接觸到的最多的一類地圖。對這類地圖,主要是知道、掌握各種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位置,而大多不需要知道為什麼分布在這些地區。閱讀此類地圖的時候,應先知道這幅圖的名稱是什麼?接著閱讀地圖上的圖例符號,然後根據要求結合相應的圖例符號,用筆把所要找的地理事物的位置落實到地圖上,最後想方設法根據不同地理事物的特點及分布規律,用合適的記憶方法識記必須要掌握的地理事物分布在哪些地區就行了。二、統計圖統計圖是用以表示自然地理和人為地理要素的時空變化的地圖。主要形式有柱狀統計圖、曲線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等。

F. 世界地圖閱讀答案

因為地球是圓形的,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把自己的國家的位置標記在地圖的中央。這樣爺不會產生什麼不便。

G. 為什麼說地圖是地理思想的表現手段中學地理課程教學中,學生地圖閱讀主要包括哪些環節

地理思想很多,如地理事物時空分布,在分布圖和示意圖常可見到;如綜合性,在圖中常可見自然環境五要素的相互影響及自然環境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
學生閱讀地圖首先讀圖名,然後讀圖例,之後讀出某種地理事物的位置和特點,分析地理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

H. 讀圖繪圖.地圖是地理學習的特殊語言,絕大部分的地理知識都可以建構在地圖上.閱讀圖文資料,按要求完成

(1)觀察「世界地圖」,用?已經畫出澳大利亞的熱帶范圍.
(2)巴西專的首都巴西利亞,觀察「世界地屬圖」,在圖中已經標出;
(3)由圖可知非洲的人口增長率為2.2%,亞洲為1.3%,在柱狀圖上標出即可;
結論:非洲的人口增長特點是:人口增長最快.
故答案為:(1)

I. 如何上好地理課

陸京作為一名地理教師,在地理教學新理念的指導下,必須認真踐行新課標提出的要求,轉變教師角色,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一個教師要上好一節課離不開以下幾個方面:一、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的養成能夠體現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地理對生活有用的獨特價值。 學生對學習地理產生了興趣,學習就成為了一種需求,學得輕松愉快。只有通過各種形式不斷挖掘,這種潛在力量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教學中,應考慮全體學生全面發展,教師編制歌訣、詩訣、順口溜,引用謎語、諺語,插入圖片、錄像,安排表演、游戲活動,自製教具,設置有趣的、生活中的問題來學習地理知識等,便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情感體驗,使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以提升,使學生對地理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注重「圖文結合」 「地圖部分」和「閱讀部分」是新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教材把一部分知識點融入到「地圖部分」和「閱讀部分」,而對這些知識的的發掘、歸納總結,學生可以閱讀地圖和資料,通過教師的設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分析,從而達到使學生掌握相應知識,培養相應能力的目的。例如:秦嶺——淮河線是我國的一條重要地理界線。通過閱讀「中國的溫度帶」、「中國干濕地區」、「中國主要氣候類型分布」等地圖,引導學生歸納出:它是我國暖溫帶與亞熱帶,半濕潤區與濕潤區,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等的分界線。讀圖歸納,注重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了學生的認知能力。 三、注重學習「生活中的地理」 地理課程資源是豐富多彩的,地理教材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例如七年級上冊「世界的海陸分布」中海洋與陸地各占的百分比,可以在課堂上演示活動得到認識,活動可以這樣完成:教師轉動地球儀,一名學生閉上眼睛用手指觸摸地球儀,一共10次,統計觸摸地球儀上陸地與海洋次數,陸地大約3次,海洋大約7次,演示結束後,引導學生討論:為什麼觸摸海洋次數多,陸地觸摸次數少?於是得出結論:海洋與陸地面積所佔百分比分別約為:71%、29%。通過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成功,在實踐中得到快樂 四、注重三板和多媒體的綜合運用 三板和多媒體的綜合運用能夠體現地理課具有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獨特價值。 三板是地理教學最有代表性的,最傳統的,最能展現地理教師魅力的教學手段和技能;在地理課堂中利用多媒體教學體現了新課標理念,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手段去完成地理教學內容,有助於學生的理解和記憶,適合時機的把三板和多媒體綜合運用,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需要地理教師打好扎實的基本功,把多媒體應用技術與時俱進,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創新意識。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