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三章測試題
1. 七年級地理思維導圖上冊: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的知識重點是什麼
重點如下:
第二章 地球和地圖
第一節 地球和地球儀
1、地球是一個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的球體。
2、緯線: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指示東西方向。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
3、0度緯線是赤道;0度經線是本初子午線。地球儀上只有一條0度緯線、0度經線和180度經線。
4、經線:連接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經線指示南北方向。
5、地球儀上能畫出無數條經線和緯線。
6、0度經線以西稱西經,用「W」表示;0度經線以東稱東經,用「E」表示。
7、如果所畫的經緯網圖沒有0度經線或者是180度經線,就看度數,度數向東增大的為東經,向西增大的為西經。
8、在以南極為中心的經緯網圖上,度數順時針增大的是東經,逆時針增大的為西經;在以北極為中心的經緯網圖上,則相反。
9、赤道以北稱北緯,用「N」表示;赤道以南稱南緯,用「S」表示。
10、如果所畫的經緯網圖沒有0度緯線,就看度數,度數向南增大的為南緯,向北增大的為北緯。
11、在以極點為中心的經緯網圖上,判斷南北緯要用以下規律:以南極為中心的,緯度是南緯;以北極為中心的,緯度是北緯。
12、0度(赤道)劃分南北半球;200W、1600E劃分東西半球。
第二節 地球的運動
1、地球繞地軸旋轉,叫做地球的自轉。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一周約為24小時。
2、地球自轉產生的自然現象:晝夜交替、時間差異。
3、地球繞太陽旋轉,叫做地球的公轉。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一周是一年。
4、地球公轉產生的自然現象:形成四季和五帶。
第三節 地圖
1、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圖例。
(1)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A、 比例尺的三種形式:線段式、數字式和文字式。
B、比較比例尺的大小:把比例尺化成分數比較,分母大的比例尺反而小,分母小的比例尺反而大;
C、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圍小,表示的內容詳細;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圍大,表示的內容簡略。
(2)方向:A、利用指向標定方向:指向標指向北方;
B、利用經緯網定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C、無指向標、無經緯網的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2、熟記一些常用的圖例符號。
3、海拔: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4、相對高度:兩地之間的垂直距離。
5、等高線:海拔相等的各點連接成線。
6、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1)坡度陡緩的判斷:等高線密集,坡度陡峭;等高線稀疏,坡度平緩。
(2)山體不同部位的判讀:A、山頂:閉合等高線的中心; B、山脊:等高線向低處凸;
C、山谷:等高線向高處凸; D、鞍部:兩個山頂之間; E、陡崖:等高線重疊。
(3)幾種陸地基本地形的判讀: A、盆地:四周高,中間低。
B、山地:海拔高,地面起伏大; C、 丘陵:海拔較高,地面起伏較大;
D、高原:邊緣陡峭,地面坦盪; E、平原:海拔低,地面平坦。
7、分層設色地形圖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出地面的高低形態和海底的起伏狀況。
8、分層設色地形圖上: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陸地;黃色表示山地。
9、地形剖面圖:可以更直觀地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
第三章 陸地和海洋
第一節 大洲和大洋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陸地僅佔29%。「七分海洋,三分陸地」
2、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3、地球的任何兩個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於陸地面積。
4、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亞洲;面積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5、面積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面積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
6、北美洲的格陵蘭島是面積最大的島嶼。
7、赤道橫穿過非洲和南美洲大陸。
8、巴拿馬運河劃分南美洲和北美洲;蘇伊士運河劃分亞洲和非洲;白令海峽劃分亞洲和北美洲;丹麥海峽劃分歐洲和北美洲;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家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
第二節 海路的變遷
1、海路變遷的主要原因:地殼的變動、海平面的升降和人類的活動(如:填海造陸)。
2、大陸漂移說是由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的。
3、地球表層由六大板塊拼合而成,板塊處於不斷運動之中。
4、板塊間的基本運動方式:張裂拉伸和碰撞擠壓。
5、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躍,多火山和地震。
6、兩大火山地震帶:環太平洋地帶和阿爾卑斯山-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帶。
7、亞洲和非洲之間的紅海在不斷擴張。有人預言,幾千萬年後,紅海將成為新的大洋。
8、歐洲和非洲之間的地中海在不斷縮小。有人預言,幾千萬年後,地中海將會消失。
9、喜馬拉雅山是由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第四章 居民與聚落
1、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大於0,表示人口增加;小於0,表示人口減少;等於0,表示人口既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
2、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人口密度=總人口數÷總面積。
3、人口稠密地區:亞洲的東南部、歐洲西部以及北美洲東南部等中低緯度沿海平原地區。
4、人口稀疏地區:極端乾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於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和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
5、人口的增長要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6、人口過少帶來的問題: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等。
7、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 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 黑種人:主要分布在非洲。
8、漢語是世界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9、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語言,也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
10、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形成於亞洲西部,其代表性建築物是教堂。
11、伊斯蘭教產生於阿拉伯半島,在中國又稱為回教或清真教,其教徒稱為穆斯林,代表性建築物是清真寺。
12、佛教創始於印度,現在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其代表性建築物是佛堂。
13、鄉村和城市統稱為聚落。先有鄉村聚落,後有城市聚落。
14、東南亞的高架屋;西亞地區的房屋牆厚、窗小;北極地區因紐特人的冰屋;黃土高原的窯洞;雲南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竹樓。
2. 七年級上地理測試題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正確答案前的字母代號填在題後的括弧內。(%)
1. 關於經緯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 每條經線都自成一個圓圈
B. 緯線長度都相等
C. 地球儀上經線有360條
D. 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2. 地球赤道周長約為 ( )
A、4萬千米 B、8萬千米 D、4萬米 D、8萬米
3. 與120°E經線構成經線圈的是 ( )
A.60°W B、60°E C、120°W D、120°E
4. 本初子午線的經度是 ( )
A.180° B、0° C、160°E D、20°W
5. 赤道是 ( )
A. 劃分經度的起點 B、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自 轉 公 轉
運動方向
轉動一周所需時間
旋轉中心
產生的地理現象
C、 北半球的分界線 D、90°緯線
6. 兩人從南極同時出發,分別沿40°E和20°W向北行進,產生的情況是
( )
A. 他們不會相遇
B. 他們可在南極相會
C. 他們之間距離始終保持一致
D. 在赤道上他們之間相距最遠
7. 在地球儀上,0°緯線和0°經線相比 ( )
A. 兩者等長 B、0°緯線稍長
C、0°經線稍長 D、0°經線約為0°緯線的一半長
8. 東半球的經度范圍是 ( )
A. 0°和180°之間 B、20°W以西到160°E
C、0°E和160°W之間 D、20°W以東到160°E
9. 關於地球半球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 20°N未必位於北半球
B. 150°E經線未必位於東半球
C. 任何一個緯線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為兩個相等的半球
D. 任何一個經線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為兩個相等的半球
10. 關於經度、緯度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 經度越大離本初子午線越遠
B. 緯度越高,離赤道越近
C. 最大的經度是360°
D. 180°經線以東經度越來越大的為東經
11. 地球自轉和公轉運動的特徵,相同的是 ( )
A.周期 B、方向
C、繞轉中心 D、產生的地理現象
12. 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 ( )
A、12小時 B、24小時 C、1小時 D、1年
13. 下列節日中,北京白晝最長的是 ( )
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
14. 我們每天看到日月星辰東升西落現象是因為 ( )
A、太陽和星星都繞地球轉 B、地球繞太陽自西向東運動
C、地球自西向東自轉 D、地球公轉時,地軸是傾斜的
15. 南北回歸線是 ( )
A、寒帶與溫帶的分界線 B、熱帶與溫帶的分界線
C、南半球與北半球的分界線 D、有無極晝極夜的分界線
二、非選擇題 ( 70 %)
1、 根據表中內容,填寫下表空格:(16%)
2、 根據四季變化的成因,在下面的關系式中填入適當的文字。(6%)
3、 讀下圖,回答問題:(13%)
(1)A、B兩點的經緯度是
A( )
B( )
(2)在圖中填注C、D兩點
C(20°E 、16°N)
D (24°E 、20°N)
(3)圖中范圍按東西半球劃分,屬於
半球;按南北半球劃分,屬於 半球。
(4)根據經緯線指示的方向,可以判斷B點位於A點的 。
4、 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18%)
(1) 在圖中公轉軌道上用箭頭表示地球公轉的方向。
(2) 在地球所處的四個不同位置旁的方框里,分別填注北半球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節氣。
(3) 在A位置,是 月 日前後;在B位置,太陽直射在 上;在C位置,北京晝夜長短情況是 ;在D位置,北京是 季(節)。
5、 讀「地球上五帶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17%)
(1) 根據圖中數碼號填寫地球上的五帶名稱:
A
B
C
D
E
(2) 在圖中適當的位置注出各帶的分界線名稱,並寫出緯度。
(3) 在A帶內,一年中就太陽光照情況能夠出現的自然現象是 。
(4) 一年之內,在C帶地面上都能夠受到的 (太陽光照情況)。
3. 七年級人教版上冊地理的第三單元測試題
16.下列地區屬於火山地震帶的是 :( ) A.南極洲大陸 B.南北美洲東海岸 C.歐洲地中海沿岸 D.亞洲北冰洋沿岸 二.綜合題(60分) 17、讀下列地圖,回答下列問題:(20分) <1>、右圖中甲為_____半球,乙為_____半球。這兩個半球的界線是由______和______構成的經線圈。 <2>、寫出右圖中數字表示的大洲名稱: ①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 ⑤________ ⑥_____ ⑦______ 其中面積最大的大洲是_______;面積最小的大洲是______;被赤道穿過大陸部分的大洲 有_______,既位於西半球,又位於北半球的大洲是_______。(填序號) <3>、大洲①②之間的分界線是____________,大洲③⑤之間的分界線是__________; 大洲④⑤之間的分界線包括________山脈---_______河-----_______山脈和______海峽。 大洲④和大洲⑤的大陸部分是一個整體,稱為________。 18、讀圖回答下面的問題(28分)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板塊名稱。 A__________B_________ D_________E_________F__________G__________,其中幾乎全部 位於海洋之中的是____________ (2) E、D兩大洲之間的分界線是
______ _E、D兩大洲的西部有一條巨大的山系 叫
,包括E大洲上的
_____ _山脈和D大洲上的 山脈 。 (3) 在板塊G周圍有一條火山地震帶是_________火山地震帶。 (4) 由於板塊在地球的內力作用下不斷運動,隨著時間的推移A、B板塊間_________海將不 斷擴大形成新的海洋。 (5) 當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時E大洲是____(季節),晝___夜____,在E大洲的北部北極圈內 有______出現。
!@#$%^&&*()_+.一三五七九貳肆陸扒拾,。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網路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相關專題
4. 初一地理上冊測試題
初一生物試卷
(完卷時間:60分鍾;滿分:100分,答案填寫在答卷紙上)
一、選擇題:(均為單項選擇,每空1分,共42分)
1.植物體相鄰的細胞,是通過( )相互交流物質
A.胞間連絲 B.維管束 C.導管 D.篩管
2.下列結構不屬於組織的是( )
A.蕃茄的果肉 B.蕃茄的果實 C.蕃茄的表皮 D.蕃茄的導管
3.綠色開花植物物體的構成情況是( )
A.細胞→器官→組織→植物體 B.器官→組織→細胞→植物體
C.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D.組織→細胞→器官→植物體
4.種子的胚包括( )
A.種皮、胚根、胚軸、子葉 B.胚根、胚軸、胚芽、胚乳
C.種皮、胚根、胚軸、胚芽 D.胚芽、胚軸、胚根、子葉
5.根吸收水分、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是( )
A.根冠 B.成熟區 C.分生區 D.伸長區
6.植物細胞吸水或失水,主要取決於細胞周圍水溶液的濃度和細胞液濃度的大小,當周圍水溶液的濃度( )時,細胞就失水
A.等於細胞液的濃度 B.小於細胞液的濃度
C.大於細胞液的濃度 D.大於或等於細胞液的濃度
7.下列條件中( )不是種子萌發的條件
A.水分 B.空氣 C.適宜的溫度 D.陽光
8.葉片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門戶是氣孔,它的開閉是由( )控制著
A.一對保衛細胞 B.一個保衛細胞 C.表皮細胞 D.葉肉細胞
9.下列關於葉的敘述( )是正確的
A.葉的組成包括表皮、葉肉、葉脈三部分 .
B.葉的表皮細胞和葉肉細胞都有葉綠體
C.葉是由幾種組織構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營養器官
D.只有葉才能進行光合作用
10.種大白菜需多施( )
A.硫肥 B.磷肥 C.鉀肥 D.氮肥
11.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的時間是( )
A.白天和晚上B.只在白天 C.有時在白天,有時在晚上 D.只在晚上
12.果實里的種子是由( )發育成的
A.子房壁 B.胚珠 C.花冠 D.花托
13.下列中( )能作為植物體內促進水分和無機鹽向上運輸的主要動力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輸導作用 D.蒸騰作用
14.以下能正確表達呼吸作用公式的是( )
A.有機物 十氧 二氧化碳十水十能量(儲存著能量)
B.有機物 十水 二氧化碳十水十能量
(儲存著能量)
C.有機物 十氧 二氧化碳十水
(儲存著能量)
D.有機物 十水 二氧化碳十水
(儲存著能量)
15.一朵花中,與結出果實、種子有直接關系的是( )
A.花葯 B.花蕊 C.花冠 D.花托
16.綠色開花植物的雙受精是指( )
A.兩個精子分別與兩個卵細胞相融合
B.兩個精子分別與一個卵細胞及一個極核相融合
C.兩個精子分別與一個卵細胞及兩個極核相融合 ?
D.一個精子與兩個極核相融合
17.下面哪種情況會導致樹木死亡( )
A.環剝主幹樹皮 B.環剝側枝樹皮 C.樹干空心 D.表皮脫落
18.下列細胞屬於活細胞的是( ) 』
A.導管 B.篩管 C.木纖維 D.韌皮纖維
19.下列植物中,莖的維管束有形成層的是( )
A.水稻 B.玉米 C.椿樹 D.甘蔗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32分)
1.細胞既是植物體的 單位,又是 單位。
2.綠色開花植物的器官中, 、 、 是生殖器官, 、 、 、是營養器官。
3.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在葉肉細胞中的 里進行,原料是 和 ,產物是以 為 主的有機物和 。
三、識圖作答題:[每空1分,共18分]
細胞結構中,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是 ,在傳種接代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起保護和支持細胞作用的是 , 內含有細胞液。
四、實驗題:(除最後一空2分外,每空均1分,共8分)
1.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一般正確的應該是( )
A.左眼望著目鏡,右眼閉著 B.右眼望著目鏡,左眼閉著
C.右眼望著目鏡,左眼睜開 D.左眼望著目鏡,右眼睜開
2.一台顯微鏡的目鏡有5×、10×、16×的三個,物鏡有10×、40×,這台顯微鏡能將圖像放大的最大倍數是 。3.除去顯微鏡鏡頭灰塵的正確方法應該是用 擦。
4.物像「F」在顯微下顯示的圖像是「 」。
5.小紅同學在做綠葉在光下製造澱粉的實驗時,其方法步驟按照課本的要求進行操作,只是在進行遮光處理時不是用曲別針將兩片小黑紙片固定在天竺葵的葉片上,而是用寬頻透明膠連同兩片小黑紙片將整個葉片從上下兩面粘住。
請回答:實驗結果,整個葉片滴加碘液後,(1)被黑紙片遮住的部分有否變藍色: ;(2)沒被黑紙片遮住的部分(但有被寬頻透明膠粘住)有否變藍色: ,原因是 。福州市2001年初中單科結業考試
初一生物試卷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單項選擇,每空1分,共42分)
1、A 2、B 3、C 4、D 5、B 6、C 7、D 8、A 9、C 10、D 11、A 12、B 13、D 14、A 15、B 16、C 17、A 18、B 19、C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32分)
1、結構 功能(這二項順序可變) 2、花 果實 種子(這三項順序可變) 根 莖 葉(這三項順序可變) 3、葉綠體 二氧化碳 水 澱粉 氧氣
三、識圖作答題:(每空1分,共18分)
1、(1)細胞壁 細胞膜 細胞核 細胞質 液泡
(2)細胞膜 細胞核 細胞壁 液泡
四、實驗題:(除最後一空2分外,每空均1分,共8分)
1、D 2、840倍 3、擦鏡紙 4、倒F 5、沒有 沒有 氣孔被封住、二氧化碳不能進入到葉肉細胞中去,沒有澱粉產生(只答氣孔被封住、二氧化碳不能進入到葉肉細胞中的只給1分,只答沒有澱粉產生的也給2分)
初一地理復習題
1、地球並不是一個正球體,而是一個( )部位略扁的( )球體。地球的平均半徑是( )。
2、地球儀上最長的緯線是( ),也是地球儀上( )度緯線。
3、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是 ( )。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 )和( )兩條經線和緯線組成的經線圈。
4、緯線指示( )方向,經線又叫( ),指示( )方向。
5、北緯23.5度的緯線稱為( ),是太陽直射地球的( )界線;南緯23.5度的緯線稱為( ),是太陽直射地球的( )界線。( )是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線。
6、北緯66。5度的緯線是北半球極晝極夜現象分布( )界線。南緯66。5度的緯線
是南半球極晝極夜現象分布( )界線。( )是溫帶和熱帶的分界線。
7、與西經60度正相對的經度是( )。
8、地球自轉的方向是( )周期( ),自轉結果使地球表面產生了( )變化。
9、地球公轉方向是( ),周期( ),公轉結果使地球表面產生了( )。
10、公轉時,地軸與公轉軌道面總是保持( )度夾角。
11、熱帶在( )之間的地區,一年中有陽光( )現象。
12、氣候上四季變化最明顯的地帶是( )。
13、北回歸線到北極圈之間的地區是( ),北極圈到北極的地區叫( )。
14、在比例尺1:25 000 000的地圖上,圖上一厘米代表實際距離( )。
15、有一張地圖,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是50千米,其數字比例尺是( )。
16、在地圖上用( )表示地面高度。
17、在等高線地圖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就( ),坡緩的地方等高線就( )。
18、地球表面產生晝夜交替現象主要原因( )。
19、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的地方是( )。
20、全年晝夜長短相等的地方在( )。
2 1 、地球上產生晝夜長短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22、當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上時,我國是( )季。
23、四大洋中、面積最大的是( )緯度最高的是( )。
24、亞歐兩洲的分界線是( )、亞非兩洲的分界線是(
);南北美洲的分界線是( )。
25、靠近大陸淺海地區,是大陸向海洋的延伸部分,叫( )。
26、世界上的兩大山系是( );( )。平原多分布在( )中下游,世界最大
的平原是( )。
27、千姿百態的地形是地球( )力量和( )力量共同作用結果。
28、一天之中,陸地最高溫出現在( )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 )前後。
29、北半球的秋季是( )三個月;氣溫一般用( )表示,讀做( )。
30、世界氣溫從( )向( )逐漸降低;同緯度的( )和(
)的氣溫並不相同。
31、跨經度最多的大洋是( )氣溫最低的大洲是(
)。
32、地勢高,氣溫( ),平均每升高100米,氣溫最低的大洲是( )。
33、科迪勒拉山系是由( )和( )山組成。
34、世界上火山,地震多分布在( )比較活躍的地區。
35、流水、風、海浪、冰川等它們的作用稱為( )作用。地殼運動、火山、地震
等。又被稱為( )作用。
36、內力作用塑造了( )和( ),使地球變得( )。外力作用則把( )削低,將( )填平,使高低不平
的地形趨於( )。
37、由北美洲、亞洲、歐洲環繞的大洋是( );由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環繞的大洲是( )。
38、非洲以東是( )洋,以西是( )洋。
39、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的線叫( ),又叫( )。 40、位於南回歸線和南極圈之間的溫度帶名稱是( )。
41、北極圈穿過( )洲、( )洲、( )洲。
42、世界上兩大火山地震帶是( );( )。
43、北半球月平均最高氣溫出現在( )月,南半球出現在( )月。
44、地跨寒、溫、熱三帶的大洲有( )洲和( )洲。
45、直接與三大洋相鄰的大洲有( )洲和( )洲。
46、河口三角洲是以( )作用為主形成的。
47、七大洲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 )洲,平均海拔低的是( )。
48、七大洲中,面積最小的是( ),緯度最高的是( ),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
( )。
49、主要位於西半球的大洲( );( )。
50、東經145度,北緯45度,該地位於( )半球(東西),( )半球(南北)( )緯度(低、中、高)。
51、地圖的三大要素是( )、( )、( )和注記。 注1、比例尺三種表示方法,要會互換。
2、利用比例尺會計算。
3、比例尺大小會比較。
4、五帶名稱會填注。
5、地圖上方向會辨別。
6、常用圖例要會。
5. 七年級地理上冊測試題
地理 一、單選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答案填寫在後面的答題表中(本題有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1. 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 )
A. 24小時 B. 12小時 C. 1小時 D. 1年
2. 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是:( )
A.地轉偏向力 B.晝夜更替 C.晝夜長短變化 D.時間的差異
3. 期末考試的今天,太陽直射點位於:( )
A.赤道上 B.南回歸線附近 C.北回歸線附近 D.南極圈
4. 經度和緯度都是零的地點,位於:( )
A.北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東半球
5. 當一個人站在南極點時,他周圍的方向是:( )
A. 四周都是北 B. 左東右西 C. 左西右東 D. 四周都是南
6. 在一幅四百萬分之一的地圖上,6厘米代表實際距離是:( )
A. 240千米 B. 2400千米 C. 24千米 D. 1200千米
7. 下面對高度的敘述,表示相對高度的是:( )
A. 珠穆朗瑪峰高8848米 B. 珠穆朗瑪峰比吐魯番盆地高9003米
C. 吐魯番盆地的艾丁湖高-155米 D. 青藏高原平均高度為4000米
8. 被亞、歐、北美三大洲環抱的大洋是: ( )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北冰洋 D.印度洋
9. 根據人們的計算,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陸地的面積比例分別是:( )
A. 50% 和 50% B. 79% 和 21% C. 29% 和71% D. 71% 和 29%
10. 北美洲與亞洲的分界線是:( )
A. 丹麥海峽 B. 白令海峽 C. 巴拿馬運河 D. 德雷克海峽
11. 世界上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位於: ( )
A. 印度洋板塊 B. 非洲板塊 C. 亞歐板塊 D. 歐洲板塊
12. 火山和地震的相同之處是:( )
①地球內部能量的劇烈釋放; ②多發生在地殼比較活動的地帶;
③是地球內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 ④是地球外部力量作用的結果。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④ D. ②③
13. 下列語句中,描述天氣的是:( )
A. 秋高氣爽 B. 冬冷夏熱 C. 狂風暴雨 D. 全年炎熱乾燥
14. 南半球陸地大多數地方的月平均氣溫的最高值出現在:( )
A. 7月 B. 8月 C. 2月 D. 1月
15. 某地的年降水量是指:( )
A. 該地某一年的降水量 B. 該地降水最多一年的降水量
C. 該地多年平均的降水量 D. 該地降水量最少一年的降水量
16、影響塔里木盆地與同緯度北京氣候差別的最主要因素有: ( )
A. 海陸位置 B. 緯度位置 C. 地形 D. 人為因素
17. 西亞和北非大部分地區屬於:( )
A. 熱帶雨林氣候 B. 熱帶沙漠氣候 C. 熱帶季風氣候 D. 地中海氣候
18. 關於熱帶季風氣候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終年高溫多雨 B.四季分明,夏季多雨
C.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 D.全年炎熱乾燥
19. 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大小取決於:( )
A.經濟發達程度 B.生活醫療水平 C.文化教育水平 D.出生率和死亡率
20. 2000年在亞洲,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數量是:( )
A.1個 B.7個 C.5個 D.6個
21. 下列不屬於黃種人的是:( )
A.印度人 B.印第安人 C.蒙古人 D.中國人
22. 有關世界三大宗教,正確的說法是:( )
A.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 B.基督教教徒又稱為穆斯林
C.佛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 D.伊斯蘭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
23. 下列關於世界上語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一個國家只有一種語言 B. 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
C. 漢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D. 英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24. 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是:( )
①森林減少,草原遭破壞、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②糧食及生活用品趕不上人口增長的需要;
③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
④生活水平會大幅度提高。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25.「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意思是:( )
A、尊重自然規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B、在適應當地環境的長期過程中,人們形成了一定的生活習慣和方式
C、因地制宜,揚長避短
D、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26. 下列那些條件不利於聚落的形成與發展:( )
A. 水源充足 B. 交通便利 C. 崎嶇山地 D. 自然資源豐富
27. 下列關於聚落與環境的關系敘述錯誤的是:( )
A. 北極地區氣候嚴寒,房屋用冰塊構築,低矮,牆厚,保溫功能好
B. 我國黃土高原上氣候乾燥、冬冷夏熱,用黃土築成窯洞,冬暖夏涼
C. 西亞地區氣候炎熱乾燥、風沙大,建平頂房可防風沙
D. 雲南西雙版納地區氣候潮濕,人住在竹樓上層,涼爽又防潮
28. 區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原則是:( )
A. 國家人口的多少 B. 國家面積的大小
C. 政治制度的不同 D. 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
29. 世界上的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 )
A. 亞洲、非洲 B. 大洋洲 C. 拉丁美洲 D. 歐洲、北美洲
30. 一個國家的領土包括:( )
A. 國界線以內的陸地 B. 國界線以內的陸地、領海
C. 國界線以內的陸地、河湖 D. 國界線以內的陸地、河湖、領海和領空
2003年秋季培元中學初一上地理期末考試
一、選擇題答題表(每小題2分,共6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填空題:(13分)
1、風向為「南」,說明風來自 方;風力是風的 。
2、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帶,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地帶和_________________地帶。
3、世界人口稠密地區主要位於_______緯度_______的平原地帶。
4、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__________狀況,一般變化__________;氣候一般只注意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兩個要素。
5、早期的聚落大都選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資源優越的地方。
三、綜合題:(27分)
1、讀經緯線為平行直線的地圖,回答下列問題:(6分)
(1)寫出E點和F點的經緯度E___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___
(2) 圖中A點位於D點的_______方向;B點位於C點的________方向。
(第1題圖) (第2題圖)
2、讀地球上五帶分布圖,完成下列內容:(5分)
(1) 有陽光直射的是__________帶,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________帶,氣候上四季變化比較明顯的是____________帶。
(2) 圖中B帶和C帶之間的分界線叫___________線;每年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陽直射在______________線。
3、讀「某地全年氣溫變化曲線圖」,回答下列問題:(5分)
(1) 該地最低月平均氣溫是_______________,出現在____________月份
(2) 該地的年較差是__________
(3) 從南、北半球看,該地位於____________半球
(4) 從地球的五帶看,該地位於___________帶
4、讀位於北半球的A、B兩地的降水量柱狀圖,完成下列要求:(5分)
(1)從圖中可以看出,A地降水集中________月,說明該地降水集中在______季。
(2)B地降水最少的月份是______月,說明______季比較乾燥。
(3)從以上分析可知,A、B兩地降水季節分配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讀下圖,回答問題:(6分)
(1)①地的全年氣溫高於__________ ,各月降水量大多在__________毫米以上,可判斷其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氣候。
(2)②地屬於_____ _________氣候類型。
(3)③地的氣候特徵________ _____,主要分布范圍是____ __________ 。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2分):
1、地球公轉的方向是 。
2、「太陽每天東升西落」,是由於地球 轉產生的。
3、東、西兩半球劃分的界線是 和 。
4、地圖的基本要素是比例尺、 和 。
5、世界最大的洲是 。
6、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規律是:由赤道向兩極逐漸 (增多、減少)。
7、目前,世界最大的國際組織是 ,其總部設在美國紐約。
8、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是 。
9、在衛星雲圖上,綠色表示 ,藍色表示 ,白色表示雲區。
二、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1分,共14分):
1、地球的平均半徑是( )
A 5.1億千米 B 40000千米 C 6357千米 D 6371千米
2、下列天氣符號中,表示陰天的是:
A. B. C. D.
3、甲地位於120°E,40°N,乙地位於100°E,20°N,乙地位於甲地的
A.東南方 B.東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4、下圖天氣符號,表示的天氣狀況是( )
A.陰轉小雨,西北風六級 B.多雲轉小雨,東南風六級
C.晴轉大雨,東南風六級 D.陰轉小雨,西北風三級
5、下列地點,既位於南半球,又位於西半球的是( )
A (20°S,50°E) B (82°S,160°W)
C (70°N,120°W) D (78°N,110°E)
6、一年之中,北半球大陸最低氣溫出現在( )
A 1月 B 2月 C 7月 D 8月
7、我國新疆降雨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深居內陸,距海遠 B.緯度偏高,氣溫低
C.海拔高,海風吹不到 D.距海不遠,但受山脈阻擋
8、當海拔500米的地方氣溫為28℃時,海拔4500米的地方氣溫是( )
A 0℃ B 2℃ C 4℃ D 8℃
9、下列有關經線和緯線的特點說法錯誤的是( )
A 所有的經線都是半圓 B 所有經線都等長
C 所有的緯線都是圓 D 所有的緯線都指示南北方向
10、地跨亞、非兩大洲的國家是( )
A 埃及 B 俄羅斯 C 土耳其 D 巴拿馬
11、新疆塔里木盆地氣候乾燥,同緯度的北京氣候比較濕潤,造成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 緯度位置 B 海陸位置 C 地形 D 人類活動
12、下列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區是( )
A 亞洲的東部和南部 B 美洲東部中低緯度近海平原地區
C 地勢高峻的高原和山區 D 歐洲
13、下列關於喜馬拉雅山成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由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
B 由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發生張裂作用形成的
C 由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
D 由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發生張裂作用形成的
14、下列國家中屬於發達國家的是( )
A 印度 B 埃及 C 德國 D 中國
三、連線題:15分
1、將地球的基本數據連線:
地球表面積 6371千米
地球平均半徑 約4萬千米
地球赤道周長 約5.1億平方千米
2、將人種與其主要分布地區用直線
白色人種 亞洲東部
黃色人種 歐洲
黑色人種 非洲南部
3、將宗教與其主要分布區連線:
基督教 東亞
伊斯蘭教 歐洲
佛教 西亞
4、將地球上的五帶與其氣候特徵連線:
熱帶 氣候的變化明顯
北溫帶和北寒帶 氣候終年炎熱
北寒帶和南寒帶 氣候終年寒冷
5、把下列國際組織與其總部所在地連線:
聯合國 瑞士日內瓦
世界貿易組織 瑞士洛桑
國際奧委會 美國紐約
四、讀圖填圖題(每空1分,共48分):
1、讀五帶圖,回答:15分
(1)寫出地球上五帶的范圍: 熱帶:_________至_________ 北溫帶:_________至_________ 南溫帶:_________至_________ 南寒帶:_________至_________
南寒帶:_________至_________
(2)五帶中,有太陽直射的是_____帶,
(3)出現極晝和極夜現象的是_______帶和_______帶。
(4)北京屬於_______帶,(5)海南屬於_______帶。
2、讀右圖回答問題:(11 分)
(1)在圖上寫出七大洲名稱: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
(2)在圖上寫出四大洋名稱:,
⑧ ,⑨ ,⑩ ,⑾ 。
3、讀下面板塊構造示意圖,回答問題(12分)。
⑴自編序號,將六大板塊名稱填入圖中適當位置。
⑵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所在的板塊是____板塊。
⑶世界火山地震帶主要分布在____洋周圍。
⑷太平洋周圍的火山地震帶就是太平洋板塊與____板塊、____板塊、____板塊和____板塊的交界地帶。
4、看右圖,回答問題:(10分)
A點位於 經 度, 緯 度。B點位於中低高的 緯度。
A在B的 方,C在B的 方,D在B的 方。A點所處的溫度帶是 ,
B點所處的溫度帶是 。
五、走進生活(11分):
1、自畫像:你屬於什麼人種?請描述一下自己的特徵(可從皮膚、頭發、面龐、體毛等方面描述,但不能寫出自己的名字)。(3)
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8分):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六次大會後續會議於2001年7月16日在波恩開幕。《框架公約》締約方官員、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以及非政府組織代表數千人出席了開幕式。此次會議主要議題之一是如何落實1997年達成的旨在減少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京都議定書》。由於美國、日本等少數國家對該議定書持否定或消極的態度,波恩會議能否在履行《京都議定書》問題上取得進展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此外,大會還將討論如何落實《框架公約》中規定的發達國家向第三世界國家提供援助的問題。
(1)聯合國成立的時間是哪一年?總部設在哪裡?
(2)聯合國的基本宗旨是什麼?
(3)在聯合國中,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有5個,其中除了中國和美國以外,還有哪三個國家?
(4)除了聯合國,你還知道哪些國際組織?(至少說出2個)
夠多了吧!
慢慢做吧,祝你考好!
6. 誰有 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三章的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1、一天中陸地最低溫一般出現在()
A、中午12點B、子夜C、午後2點D、日出前後
2、南極洲大陸上的最高溫,一般多出現在()
A、1月B、2月C、7月D、8月
3、每日氣象台工作人員對氣溫的觀測,一般在北京時間()
A、7時、12時、3時、18時 B、8時、14時、20時、2時
C、9時、15時、18時、20時 D、6時、12時、3時、24時
4、全球氣候變暖主要是下列什麼因素造成的()
A、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 B、二氧化氮的含量增多
C、大氣中的塵埃增多 D、大氣中的水汽增多
5、關於世界氣溫分布規律的敘述,正確的是()
A、從低緯度向南、北兩極逐漸遞減
B、從南、北兩極向低緯度逐漸遞減
C、從沿海向內陸逐漸遞減
D、從內陸向沿海逐漸遞減
6、下列符號中屬於晴轉雷陣雨的是()7、下列四幅圖中,正確反映北京各月降水狀況的是()
8、主要分布在大陸東岸的氣候有()
A、溫帶季風氣候 B、溫帶海洋性氣候 C、地中海氣候 D、溫帶大陸性氣候
9、地球上年較差最顯著的地區是()
A、溫帶地區 B、熱帶地區 C、寒帶地區 D、高山地區
10、冬溫夏涼,各月降水分配較均勻的氣候是()
A、熱帶季風氣候 B、溫帶海洋性氣候 C、地中海氣候 D、溫帶大陸性氣候
11、影響塔里木盆地與同緯度北京氣候差別的最主要因素有()
A、地形B、緯度位置C、海陸位置D、人為因素
12、熱帶雨林氣候分布面積最大的洲是()
A、亞洲B、非洲C、南美洲D、北美洲
13、下列選項中描述氣候特徵的是()
A、東南沿海夏秋季節常受台風的影響 B、福州國慶節天氣陰轉晴
C、廣州夏季高溫多雨 D、長江中下游地區盛夏正值伏旱
1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兩極地區降水少 B、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比西岸多
C、中緯度地區沿海比內陸降水多 D、降水由赤道地區向兩極地區遞減
15、從統計圖上判斷某地的氣候類型的依據是()
A、地形因素 B、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C、氣溫和降水的情況 D、人為因素
16、世界的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
A、熱帶沿海地區 B、溫帶沿海地區
C、熱帶內陸地區 D、溫帶內陸地區
17、從降水的季節分配來看,地中海沿岸地區屬於()
A、冬季少雨區 B、全年多雨區 C、冬季多雨區 D、夏季多雨區
18、武夷山的主峰黃崗山的海拔為2158米,當其山麓地帶海拔為358米的某地溫度為10℃時,黃崗山的溫度為()
A、10℃B、—0.8℃C、10.8℃D、20.8℃
19、赤道與兩極地區氣溫差異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B、緯度位置C、海陸位置D、人為因素
20、季風氣候最顯著的大洲是()
A、亞洲B、歐洲C、非洲D、北美洲
二、綜合題
21、將下列的溫度帶與對應的氣候類型用直線連起來:
亞熱帶季風氣候 熱帶
地中海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寒帶
熱帶雨林氣候
極地氣候
溫帶海洋性氣候 溫帶
22、列表比較同緯度海洋和陸地氣溫的差異:
同一緯度
陸地
海洋
氣溫高低
原因
氣溫高低
原因
夏季與白天
冬天與夜晚
23、讀下圖,分析回答問題:
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1)、A地的氣候是__________________,分布面積最大的在_________洲。該種氣候分布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地的氣候是__________________,其氣候特徵與氣溫、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圖相吻合的圖是_________(填序號),從圖可知該地氣候的特徵是__________________,該種氣候分布面積最大的洲是_________。
(3)、C地氣候是__________________,該種氣候均分布在__________洲的____________部,其中面積最大的在___________(國家)的東部。該種氣候的降水集中在__________(季節)。
(4)、③圖代表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_,該種氣候的特徵是__________,此種氣候分布面積最大的大陸是__________________,即字母__________所示的大陸。
24、讀下面某氣候要素圖(各點的標號表示月份),完成下列要求:
(1)該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氣候世界上分布面積最大的地區是__________________。25、讀「某地全年氣溫變化曲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地最低月平均氣溫是___________℃,出現在___________月份。
(2)、該地的年較差是_________℃。
(3)、從南、北半球看,該地位於_________半球。
(4)、從地球的五帶看,該地位於_________帶。
26、讀等溫線圖,回答問題:(1)、該圖所示的地區位於_________半球,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地的氣溫比B地的氣溫_________(高、低),說明此時陸地氣溫比同緯度海洋_________(高、低)。
(3)、該地正處於_________(冬、夏)季,以_________月為代表。
27、讀北半球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表(單位:毫米),回答下列問題:
同一緯度
陸地
海洋
氣溫高低
原因
氣溫高低
原因
夏季與白天
氣溫高
因受熱快,增溫快
氣溫低
因受熱慢,增溫慢
冬天與夜晚
氣溫低
因散熱快,降溫快
氣溫高
23、(1)、熱帶雨林氣候南美赤道附近(或南北緯10°之間)
(2)、熱帶沙漠氣候②終年炎熱乾燥非洲
(3)、亞熱帶季風氣候亞東中國夏季
(4)、極地氣候(寒帶氣候或冰原氣候)終年寒冷乾燥南極洲D
24、 (1)、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
(2)、南北緯30~40°大陸的西岸
(3)、地中海沿岸
25、(1)—4℃7(2)31(3)南(4)南溫帶
26、(1)北越往北,溫度越低(2)高低冬季l
27、(1)略(2)78夏季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