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八年級上冊地理一課一練

八年級上冊地理一課一練

發布時間: 2021-01-24 00:55:27

1. 八年級上冊地理練習題(最好是名師出的),人教版,有答案

期末總復習
第一章遼闊的疆域
1、從東西半球看,她位於 ,從南北半球看,她位於 。
2、從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於 洲東部、 洋的西岸。
3、從緯度位置看,大部分位於屬於中緯度地區,屬於 帶,南部少部分位於 帶,沒有 帶。
4、我國陸地領土面積約 平方千米,居世界第 位,僅次於 和 。
5、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 多千米,相鄰的國家有 個。
6、我國大陸海岸線長 多千米,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 個,分別是 、 、 、 、 、
7、我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 海、 海、 海、 海。
8、渤海有我國最大的鹽場 鹽場,東海有我國最大的漁場 漁場。
9、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 、 、 三級。
10、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包括 個省, 個自治區, 個直轄市和 個特別行政區。
11、我國總人口為 億,人口特點是 、 。
12、為了使人口數量的增長,同 和 相適應,我政府把實行 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13、我國人口分布不均, 地區人口密度大,特別是 更大, 地區人口密度小。
14、我國人口分界線是 省 市到 省 市。
15、我國人口最多的 省,面積最大的 省。
16、在我國各民族中, 族人口最多,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
17、漢族的分布遍布全國各地,以 部和 部最為集中,少數民族的主要分布在 、 、 地區。
18 各民放分布具有 、 的特點。
20、我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建立 、 、 、 等。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
21、我國西部地形多以 、 、 為主,東部則以 和 為主,地勢的特徵 。
22、第一階梯 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號稱 。
23一、二階梯的分界線是 、 、 ,二、三階梯的分界線是 、 、 、 。
24、四大高原是 、 、 、 ,
四大盆地 、 、 、 ,
三大平原 、 、 。

25、黃土高原的特徵 ,內蒙古高原的特徵 ,青藏高原的特徵 ,雲貴高原的特徵 。
26、山區常見的自然災害是 、 、 。
27、開以利用山區和時候,要特別注意 建設。
28、山區包括 、 和 ,約佔全國陸地面積的 。
29、冬季,我國南北氣溫差別 ,夏季,大多數地方普遍 。
30、1月0℃等溫線大致沿 一線分布。
31、冬季最冷的地方是 ,夏季最熱的地方是 。
32、號稱我國「三大火爐」的是 、 、 。
33、我國從北到南劃分為5個溫度帶是 、 、 、 、 。還有一個地高天寒、面積廣大的 氣候區。
34劃分溫度帶主要指標是 。
35、我國年降水量的總趨勢是 。
36我國降水最多的地方是 ,降水最少的地方是 。
37、一個地方的 和 對比關系,反映該地氣候的濕潤程度。
38、干濕地區的劃分是依據氣候的 程度,我國四個干濕潤是 、
、 。
39、我國南北溫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1東半球,北半球
2亞,太平
3北溫,熱,寒

4、960萬,三,俄羅斯和加拿大
5、20000,15。
6、18000,6,日本、韓國、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7、渤、黃、東、南
8、長蘆,舟山
9、省、縣、鄉
10、23、5、4、2、

11、12.95億,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速度大
12社會經濟發展,資源環境條件

13、東部,東南沿海,西部

14黑龍江省黑河,雲南省騰沖
15、河南,新疆
16、漢,壯
17、東部和中部,西南、西北、東北

18、大雜聚,小集中
20、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民族鄉

21、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22、青藏,世界屋脊
23、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4、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四川盆地、柴達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25、質地疏鬆,缺乏植被覆蓋的地方水土流失嚴重,溝壑縱橫;地面平坦,一望無垠;冰川廣布;地面崎嶇不平。

26、崩塌、滑坡、泥石流
27、生態環境
28山地、崎嶇的高原、丘陵
29、很大,高溫
30、秦嶺——淮河
31、黑龍江漠河,新疆吐魯番
32、重慶、武漢、南京
33、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高原氣候區
34、活動積溫
35、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36、台灣的火燒寮,吐魯番盆地的托克遜
37、降水量和蒸發量
38、干濕;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
39、緯度位置,冬季風。
40、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是 、 、 、 。

42、季風氣候的最大優點 ,是但它會帶來一些災害性天氣如 、 、 。
43、我國最大的內河流 ,河水主要來自於昆龍山、天山的 。外流河如長江,河水主要來自於 。
44、世界上最長,開鑿最早的人工河是 。
45、黃河發源地 ,注入 海。
46、具有「塞上江南」美稱的是 。
47、黃河上中游的分界是 ,中下游的分界是 。
48、黃河下遊河床逐漸抬高,成為「 」
49、黃河在流經 河段後,產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是流經的地形是
50、長江發源於 山脈,注入 海,它是我國 最長、 最大、 最廣的河流,有「 」和「 」之稱
51、長江上游中游的分界 ,中游和下游的分界 。
52、長江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 河段。 城市以下四季都能通航。
53、有「九曲回腸」之稱的是 ,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 。
54、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的三個主要來源是 、 、 。
55、對於可再生資源,如果利用合理,並注意 和 ,便能實現永續利用,對於非可再生資源,我們應該十分 和 。
56、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是 、 。
57、根據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狀況把土地資源分為 、 、 、 。
58、我國人均土地資源佔有量 ,且各類土地資源所佔的比例 ,主要是 少、 多、 不足,特別是 與 的矛盾尤為突出。
59、我國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 ,草地主要分布在 。
60、土地資源的人為破壞現象有 、 、 。
61、土地資源的一項基本國策是 。

62、地球上的水, 水佔97%, 佔2.5%
63、地球上的淡水資源,絕大多數為 ,其餘大部分為 。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 。
64、我國水資源總量少於 、 、 、 和 ,位於世界第 位,若按人均計算,則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 。
65、從時間分配看, 季降水集中, 季降水少。有效調控徑流和水量的季節變化的措施 ;
66、從空間分布看,我國水資源 豐 缺,特別 和 地區缺水最為嚴重,進一步加劇了北方的缺水狀況。解決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的有效辦法之一是 。
67、南水北調工程就是把 水系水調到缺水嚴重的 、 地區。
68、針對我國水資源嚴重緊缺的問題, 用水尤為重要。
69、經濟發展的「先行官」是 。
70、歷史上我國著名的四大「米市」是 、 、 、 。
71、在各種交通運輸線中, 是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 省目前沒有鐵路線。
72、貴重或急需的貨物而數量又不大的,多由 運送。
73、容易死亡或變質的貨物,多採用 運送。
74、大宗笨重貨物,遠距離運輸,一般選擇 、 運送。
75、農業的生產部門有 、 、 、 。
76、 是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民的基礎主業。
77、西部地區天然草場廣布,有我國四大牧區是 、
、 。
78、林業集中分布在 、 、 地區。 地區是我國淡水漁業最以達的地區。
79、糧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麥公布呈現「 」格局。
40、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42、雨熱同期;寒潮、水旱災害、台風

43、塔里木河,冰雪融水天然降水

44、京杭大運河
45、巴顏喀拉山、渤
46、寧夏平原
47、河口、孟津
48、地上河
49、中游、黃土高原
50、唐古拉山,東;長度、水量、流域面積;水能寶庫、黃金水道
51、宜昌、湖口
52、上游、宜賓
53荊江、裁彎取直
54、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陽湖兩大水系,北面的漢江
55、保護和培育;珍惜和節約使用

56、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57、耕地、林地、草地、建設用地

58、小,不盡合理,耕地、林地,難利用土地,後備土地資源,人與耕地

59、氣候濕潤的東部季風區,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內陸地區
60、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亂佔耕地
61、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62、海洋,淡水資源
63、兩極和高山的冰川,深層地下水;江河湖泊和淺層地下水
64、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6,1/4
65、夏季,冬春季;興修水庫

66、南豐北缺,華北和西北,跨流域調水

67、長江,華北、西北
68、節約
69、交通運輸
70、無錫、蕪湖、九江、長沙
71、鐵路運輸,西藏

72、航空,
73、公路,
74、水運、鐵路
75、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
76、農業
77、內蒙古牧區、青海牧區、新疆牧區、西藏牧區
78、東北、西南、東南。長江中下游地區

79、南稻北麥
80、油料生產形成了 和 兩大生產區。
81、糖料作物則呈現明顯的「 」的分布特點。
82、棉花生產以北方為主,形成了 、 、 三大棉區。
83、 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
84、 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高新技術開了試驗區。
85、高新技術產業主要特點1。從業人員中, 所佔的比重大。2。銷售收入中,用於 和 的費用比例大,3。 更新換代快。
86、高新技術產為是以 和 類主業為「龍頭」產業。
87、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開民區多依附於 ,呈現出 、 的分布特點。
88、因地制宜發展農業一方面要考慮自然環境的差異,另一方面要考慮社會經濟條件的制約。

1、我國地理位置的優點?P3

2、你了解的少數民族的生活習俗?P17

3、地勢對我國氣候、河流的流向、東西交通主生的影響?P23

4、山區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P30

5、不同溫度帶對我們的生產、生活產生的影響?P34

6、不同的干濕區對我們生產、生活產生的影響?P37

7、評價我國土地資源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P67

8、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對策?P105

9、「東部沿海發達地區要積極發展出口創匯農業」地理條
件?P107

10、高新技術主業的特點?P113

80、長江油菜帶、黃淮花生區
81、南甘北甜
82、新疆南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
83、工業
84、北京的中關村
85、科技人員、研究與開發、產品

86、電子和信息
87、大城市,大分散、小集中

2. 地理一課一練八年級上冊的一道題,請大家多多的給意見.

推薦珠海和昆明

珠海市主要數據

【拼 音】Zhuhai

【面 積】陸地面積為1687.8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為5965.2平方公里。

【人 口】141.57萬

【郵 編】519000

【區 號】0756

【區 劃】截至2005年12月31日,珠海市轄3個市轄區(香洲、斗門、金灣),吉大,拱北,8個街道、16個鎮。

珠海簡介

珠海市是珠江三角洲南端的一個重要城市,位於廣東省珠江口的西南部,地理坐標處於北緯21° 48′~22°27′、東經113°03′~114°19′之間。東與香港隔海相望,南與澳門相連,西鄰新會、台山市,北與中山市接壤。珠海是中國的五個經濟特區之一。珠海市面積有1,688平方千米,人口141.57萬人(2005年統計),人口分布為:香洲區 81萬人,斗門區 36萬人,金灣區 24萬人,人口密度為:全市人口密度為839人/平方公里,其中香洲區 1401人/平方公里,斗門區 595人/平方公里,金灣區 477人/平方公里;當中約有80萬為永久居民。珠海有「百島之市」的美譽。在珠江口遼闊的水域上,大大小小的島嶼星羅棋布,計有146個,其中大部分集中於東部海域的萬山群島。

珠海的由來

珠海這一地名啟用於1953年珠海建縣之時。有關珠海地名出處的傳說頗多,但最經得起推敲的還應該是從地理角度給予的釋義。

珠海唐家與伶仃洋之間海域,古代就被當地居民稱之為「珠海」。在《唐氏族譜》上,有人取名為「唐珠海」(明朝永樂年間)。

民國初年唐家三峰小學的《校歌》中,其歌詞有「前環珠海,後枕鵝峰」之句。可見這片海域早已有「珠海」之稱。因此,珠海建縣時,由於這一地區位於珠江出海之處,故稱之為「珠海」。珠海大部分地區原屬中山縣,1953年從中山、東莞、寶安縣劃出一部分沿海地區和島嶼設立珠海縣,縣城設在今唐家鎮。1958年珠海縣歸並於中山縣,1961年恢復珠海縣建制,縣城改設於香洲。1979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為省轄市。1983年,斗門縣劃入珠海市。
珠海經濟特區成立於1980年8月,當時特區面積只有6.81平方千米,以後經兩次調整,特區面積擴大到121平方千米。目前珠海市下轄香洲區、金灣區、斗門區(原斗門縣)。

亞熱帶自然環境
珠海市區內陸部分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形多樣,以平原(佔25.5%)、丘陵(佔58.68%)為主,兼有低山、灘塗等。地勢平緩,倚山臨海,海域遼闊,百島蹲伏,有奇峰異石和秀美的海灣、沙灘。內陸由鳳凰山、將軍山兩大山系的山地丘陵及海岸、平原所構成。最大的海島是三灶島,面積約78平方公里。陸上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為縱橫交錯的水網分劃。濱海沖積平原由西江和北江沖積物聚成。珠江口外海濱灘塗遼闊,水下灘地向岸外緩慢坡降。海岸線、島岸線長690公里。內陸最高的鳳凰山,海拔 437米,海島多在海拔100米以上。最高峰是二洲島上的鳳凰山,海拔437米。主要礦產資源有水晶、鐵、鎢、錫、錳、鉀長石、優質石英砂。自然土壤有赤紅壤、石質土、濱海沙土、鹽漬沼澤土等。主要河流有磨刀門、金星門、坭灣門、雞啼門、虎跳門、前山水道、灣仔澳門河段、南水瀝等,總長135公里。

珠海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冬無嚴寒,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常受南亞熱帶季候風侵襲,多雷雨。年平均氣溫22.3℃,最低氣溫2.5℃。年降雨量為1770-2300毫米,4月至9月盛行東南季風,為雨季,降水量佔全年的85%;10月至次年3月盛行東北季風,為旱季。

珠海大氣的年平均相對濕度是79%。每年初春時節,細雨連綿,空氣相對濕度較大,有時可達到100%。

珠海的災害性天氣主要是台風和暴雨,個別年份冬季受寒潮低溫影響。台風出現的時間多在6月至10月,年平均4次左右。嚴重影響珠海市的台風平均每年1次,暴雨有5次左右。

珠海的經濟

珠海於1980年成為經濟特區。為確保本身的高科技和旅遊地位,珠海抑制重工業發展。按總工業輸出額計,主要工業依次為:電子及通訊設備、電子儀器及機械、辦公室儀器。以高科技為重點的工業體系,綜合發展的外向型經濟。 珠海從昔日一個經濟落後的邊陲小縣,一躍成為新型花園城市。一個以高科技為重點的工業體系,綜合發展的外向型經濟格局初具雛型;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經濟實力大大增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珠海的榮譽

珠海城市先後被聯合國、國家、省有關部門授予「聯合國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獎(the Best Model of International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Improvement)」、「雙擁模範城」、「衛生城市」、「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十佳城市」、「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十二年徵兵工作全優城市」、「園林城市」、「計劃生育先進城市」等多項殊榮。

珠海旅遊點介紹

珠海——新興的花園式海濱旅遊度假城,

是中國南海之濱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位於珠江入海口,地接澳門,水連香港,是中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

珠海自然環境優美,山清水秀,海域廣闊,有一百多個海島,素有「百島之市」美稱。城市規劃和建設獨具匠心,突出旅遊意識,自然和諧,優雅別致,極富海濱花園情調和現代氣息。1991年,珠海以整體城市形象為景觀被國家旅遊局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

珠海有各類旅遊飯店300餘家,年接待能力達700萬人次,其中星級酒店20多家。酒店建設多以園林別墅為設計主題,依山傍水,構成了一道獨特的城市風景線。還建有各類會議中心、展覽館10多個,可舉辦各種國際性會議及各類博覽會、交易會等。

在珠海,每兩年舉辦一次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和珠海電影節。兩大盛事在國內外影響極大。珠海還建有國際賽車場,每年都有國際性的汽車賽事舉辦,對廣大汽車運動愛好者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珠海市的主要旅遊景點有大型歷史文化景觀圓明新園、四大名山旅遊風景區、珍珠樂園、九洲城、珠海漁女、竹仙洞、金沙灘,白藤湖水鄉風情游景區。正在籌建的有水族館、海洋公園和板樟山城市觀光索道等項目。

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珠海機場目前已和全國二十多個城市及部分東南亞地區通航。通過香港的伶仃洋跨海大橋、廣珠鐵路、廣珠高速公路興建在即。不遠的將來,珠海國際性都市的格局就會形成,旅遊事業方興未艾,前景輝煌。

美麗的珠海,正以無窮的魅力,迎接海內外遊客的到來。

昆明
昆明四季溫暖如春,全年溫差較小,市區年平均氣溫在15℃左右,最熱時月平均氣溫19℃,最冷時月平均氣溫7.6℃。
年極端氣溫最高30.4℃,最低-7.8℃。
由於溫度、濕度適宜,日照長,霜期短,所以鮮花常年不謝,草木四季長青,昆明「春城」的美譽由此得來。
昆明日溫差較大,一天之中有四季,一下雨就成秋天了,在冬、春兩季,日溫差可達12~20℃,去時別忘了帶件毛衣或外套。另外,昆明的雨季大多集中在5~11月,只要一下雨,氣溫就會降下來,這個時候前往,建議遊客最好帶件風衣。

3. 地理一課一練

大興安嶺;祁連山;高原;盆地;乾旱;內流河;荒漠草原;乾旱,植被稀少;山地;細毛羊;高山冰雪融化水;大;
新疆;天山;昆侖山;乾旱;綠洲;天然氣;西氣東輸;

4. 誰有八年級上冊的地理一課一練的答案(人教版)

推薦珠海和昆明 珠海市主要數據 【拼音】Zhuhai 【面積】陸地面積為1687.8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為5965.2平方公里。 【人口】141.57萬 【郵編】519000 【區號】0756 【區劃】截至2005年12月31日,珠海市轄3個市轄區(香洲、斗門、金灣),吉大,拱北,8個街道、16個鎮。 珠海簡介 珠海市是珠江三角洲南端的一個重要城市,位於廣東省珠江口的西南部,地理坐標處於北緯21° 48′~22°27′、東經113°03′~114°19′之間。東與香港隔海相望,南與澳門相連,西鄰新會、台山市,北與中山市接壤。珠海是中國的五個經濟特區之一。珠海市面積有1,688平方千米,人口141.57萬人(2005年統計),人口分布為:香洲區 81萬人,斗門區 36萬人,金灣區 24萬人,人口密度為:全市人口密度為839人/平方公里,其中香洲區 1401人/平方公里,斗門區 595人/平方公里,金灣區 477人/平方公里;當中約有80萬為永久居民。珠海有「百島之市」的美譽。在珠江口遼闊的水域上,大大小小的島嶼星羅棋布,計有146個,其中大部分集中於東部海域的萬山群島。 珠海的由來 珠海這一地名啟用於1953年珠海建縣之時。有關珠海地名出處的傳說頗多,但最經得起推敲的還應該是從地理角度給予的釋義。 珠海唐家與伶仃洋之間海域,古代就被當地居民稱之為「珠海」。在《唐氏族譜》上,有人取名為「唐珠海」(明朝永樂年間)。 民國初年唐家三峰小學的《校歌》中,其歌詞有「前環珠海,後枕鵝峰」之句。可見這片海域早已有「珠海」之稱。因此,珠海建縣時,由於這一地區位於珠江出海之處,故稱之為「珠海」。珠海大部分地區原屬中山縣,1953年從中山、東莞、寶安縣劃出一部分沿海地區和島嶼設立珠海縣,縣城設在今唐家鎮。1958年珠海縣歸並於中山縣,1961年恢復珠海縣建制,縣城改設於香洲。1979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為省轄市。1983年,斗門縣劃入珠海市。 珠海經濟特區成立於1980年8月,當時特區面積只有6.81平方千米,以後經兩次調整,特區面積擴大到121平方千米。目前珠海市下轄香洲區、金灣區、斗門區(原斗門縣)。 亞熱帶自然環境 珠海市區內陸部分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形多樣,以平原(佔25.5%)、丘陵(佔58.68%)為主,兼有低山、灘塗等。地勢平緩,倚山臨海,海域遼闊,百島蹲伏,有奇峰異石和秀美的海灣、沙灘。內陸由鳳凰山、將軍山兩大山系的山地丘陵及海岸、平原所構成。最大的海島是三灶島,面積約78平方公里。陸上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為縱橫交錯的水網分劃。濱海沖積平原由西江和北江沖積物聚成。珠江口外海濱灘塗遼闊,水下灘地向岸外緩慢坡降。海岸線、島岸線長690公里。內陸最高的鳳凰山,海拔 437米,海島多在海拔100米以上。最高峰是二洲島上的鳳凰山,海拔437米。主要礦產資源有水晶、鐵、鎢、錫、錳、鉀長石、優質石英砂。自然土壤有赤紅壤、石質土、濱海沙土、鹽漬沼澤土等。主要河流有磨刀門、金星門、坭灣門、雞啼門、虎跳門、前山水道、灣仔澳門河段、南水瀝等,總長135公里。 珠海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冬無嚴寒,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常受南亞熱帶季候風侵襲,多雷雨。年平均氣溫22.3℃,最低氣溫2.5℃。年降雨量為1770-2300毫米,4月至9月盛行東南季風,為雨季,降水量佔全年的85%;10月至次年3月盛行東北季風,為旱季。 珠海大氣的年平均相對濕度是79%。每年初春時節,細雨連綿,空氣相對濕度較大,有時可達到100%。 珠海的災害性天氣主要是台風和暴雨,個別年份冬季受寒潮低溫影響。台風出現的時間多在6月至10月,年平均4次左右。嚴重影響珠海市的台風平均每年1次,暴雨有5次左右。 珠海的經濟 珠海於1980年成為經濟特區。為確保本身的高科技和旅遊地位,珠海抑制重工業發展。按總工業輸出額計,主要工業依次為:電子及通訊設備、電子儀器及機械、辦公室儀器。以高科技為重點的工業體系,綜合發展的外向型經濟。 珠海從昔日一個經濟落後的邊陲小縣,一躍成為新型花園城市。一個以高科技為重點的工業體系,綜合發展的外向型經濟格局初具雛型;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經濟實力大大增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珠海的榮譽 珠海城市先後被聯合國、國家、省有關部門授予「聯合國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獎(the Best Model of International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Improvement)」、「雙擁模範城」、「衛生城市」、「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十佳城市」、「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十二年徵兵工作全優城市」、「園林城市」、「計劃生育先進城市」等多項殊榮。 珠海旅遊點介紹 珠海——新興的花園式海濱旅遊度假城, 是中國南海之濱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位於珠江入海口,地接澳門,水連香港,是中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 珠海自然環境優美,山清水秀,海域廣闊,有一百多個海島,素有「百島之市」美稱。城市規劃和建設獨具匠心,突出旅遊意識,自然和諧,優雅別致,極富海濱花園情調和現代氣息。1991年,珠海以整體城市形象為景觀被國家旅遊局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 珠海有各類旅遊飯店300餘家,年接待能力達700萬人次,其中星級酒店20多家。酒店建設多以園林別墅為設計主題,依山傍水,構成了一道獨特的城市風景線。還建有各類會議中心、展覽館10多個,可舉辦各種國際性會議及各類博覽會、交易會等。 在珠海,每兩年舉辦一次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和珠海電影節。兩大盛事在國內外影響極大。珠海還建有國際賽車場,每年都有國際性的汽車賽事舉辦,對廣大汽車運動愛好者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珠海市的主要旅遊景點有大型歷史文化景觀圓明新園、四大名山旅遊風景區、珍珠樂園、九洲城、珠海漁女、竹仙洞、金沙灘,白藤湖水鄉風情游景區。正在籌建的有水族館、海洋公園和板樟山城市觀光索道等項目。 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珠海機場目前已和全國二十多個城市及部分東南亞地區通航。通過香港的伶仃洋跨海大橋、廣珠鐵路、廣珠高速公路興建在即。不遠的將來,珠海國際性都市的格局就會形成,旅遊事業方興未艾,前景輝煌。 美麗的珠海,正以無窮的魅力,迎接海內外遊客的到來。 昆明 昆明四季溫暖如春,全年溫差較小,市區年平均氣溫在15℃左右,最熱時月平均氣溫19℃,最冷時月平均氣溫7.6℃。 年極端氣溫最高30.4℃,最低-7.8℃。 由於溫度、濕度適宜,日照長,霜期短,所以鮮花常年不謝,草木四季長青,昆明「春城」的美譽由此得來。 昆明日溫差較大,一天之中有四季,一下雨就成秋天了,在冬、春兩季,日溫差可達12~20℃,去時別忘了帶件毛衣或外套。另外,昆明的雨季大多集中在5~11月,只要一下雨,氣溫就會降下來,這個時候前往,建議遊客最好帶件風衣。

5. 八年級上冊地理期末測試題(人教版)

http://wenku..com/view/8ac9e94669eae009581becc2.html這個網站有,自己下載1.我國地理位置的優點?P3
2、你了解的少數民族的生活習俗?P17
3、地勢對我國氣候、河流的流向、東西交通產生的影響?P23
4、山區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P30
5、不同溫度帶對我們的生產、生活產生的影響?P34
6、不同的干濕區對我們生產、生活產生的影響?P37

1、 福建省的簡稱是____
A、 閩 B、粵 C、雲 D、晉
2、 下列省區與簡稱搭配正確的是____
A、 江西―皖 B、雲南―滇 C、內蒙古自治區―內D、廣東―桂
3、 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是____
A、 舟山島 B、海南島 C、台灣島 D、崇明島
4、 我國的人口的基本政策是____
A、 減少人口數量 B、保持人口數量穩定
C、合理人口分布 D、實行計劃生育
5、 我國華僑在世界分布最多的地區是____
A、 東南亞 B、美國 C、西歐 D、日本
6、 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是____
A、 人口密度大,就業機會少 B、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
B、 人口總數大,人口密度小 D、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慢
7、 我國各類地形中,所佔比例最大的是____
A、 盆地 B、高原 C、山地 D、平原
8、 我國水能資源十分豐富,其主要地形原因是____
A、 地形多種多樣 B、地勢西高東低,呈斜坡狀分布
B、 山地面積廣大 D、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9、 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____
A、5個 B、6個 C、7個 D、8個
10、 影響我國氣溫分布的重要因素是____
A、 海陸分布 B、緯度位置 C、地形起伏 D、洋流作用
11、 秦嶺-淮河一線基本是____
A、400mm等降水量線 B、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界線
C、一月份0℃等溫線 D、沿海與內地的界線
12、 對我國影響最大的氣候災害是____
A、 台風、嚴寒 B、洪澇、乾旱 C、地震、泥石流 D、寒潮、霜凍
13、「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中的「春風」是指____
A、 偏北風 B、偏東風 C、冬季風 D、夏季風
14、我國在地球上位於____
A、 南半球 東半球 B、北半球 西半球
C、南半球 西半球 D、北半球 東半球
15、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大,大部分地區屬於____
A、熱帶 B、亞熱帶 C、北寒帶 D、北溫帶
16、目前我國的省級行政區共有____
A、31個 B、32個 C、33個 D、34個
17、我國位置最東的省級行政區是____
A、 台灣 B、江蘇 C、黑龍江 D 、吉林
18、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____
A、維吾爾族 B、回族 C、壯族 D、蒙古族
19、高山族主要分布在____
A、廣東 B、福建 C、台灣 D、江西
20、我國陸地面積在世界各國中僅次於____
A、 俄羅斯、美國 B、美國、加拿大
C、俄羅斯、加拿大 D、美國、巴西
21、我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的簡稱是____
A、新 B、滬 C、蜀 D、藏
22、一般說來,山區地面崎嶇,交通不便,不利於發展____
A 、林業 B、種植業 C、畜牧業 D、副業
23、造成我國冬季南北溫差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
A、海陸位置 B、地形因素 C、緯度位置 D、 季風影響
24、濕潤地區的典型植被是____
A、 荒漠 B、草原 C、森林草原 D、森林
25、水田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
A、 半濕潤地區 B、濕潤地區 C、半乾旱地區 D、乾旱地區
26、下列城市中,降水量最多,雨季最長的是____
A、 沈陽 B、香港 C、上海 D、北京
27、泉州所處的溫度帶是____
A、 熱帶 B、高原氣候區 C、亞熱帶 D、暖溫帶
28、泉州所處的濕潤區是____
A、乾旱區 B、半乾旱區 C、濕潤區 D、半濕潤區

6. 請問誰有八年級上冊地理一課一練水資源那一課的答案急用謝謝。

woyou

7. 八年級上冊一課一練地理創新練習

我看不到題目,題目給我看,也不要用手機照,把題目打字出來

8. 【急用】八年級上冊 地理 《一課一練 創新練習》答案

http://wenku..com/view/070fc636b90d6c85ec3ac623.htm1%20http://wenku..com/view/029e80d576a20029bd 數學

http://wenku..com/view/46901d0952ea551810a68793.html 英語

http://wenku..com/view/029e80d576a20029bd642d23.html 語文

http://wenku..com/view/e577265677232f60ddcca123.html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