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國江華
1. 江華的個人資料
江華(Kwong Wa),原名陳木華,1962年11月19日生於中國香港,祖籍廣東潮州。中國香港影視演回員。
1986年參加亞洲電視藝員訓練班入答行,後簽約亞視藝員。 1990年,憑借電影《但願人長久》獲得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1996年,主演香港亞視電視劇《我和春天有個約會》;1996年,參演電影《不道德的禮物》,同年簽約TVB;11月主演的古裝劇《西遊記》創下44點的收視紀錄,憑借唐三藏一角走紅。2003年主演的穿越劇《九五至尊》在香港取得了平均40點、最高46點的收視成績,憑借《九五之尊》江華獲得「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我最喜愛的電視角色。2004年主演TVB製作的歷史劇《楚漢驕雄》。
2006年,因患有抑鬱症為了休養很少演戲。2015年,轉行做保險,對於是否重返銀幕表示興趣不大。
2. 江華的人物概述
江華,(1907(丁未年).8.1~1999.12.24),瑤族,江華縣大石橋鄉鷓鴣塘村人。年1月—1978年3月期間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江華乳名香麟。八歲放牛。10歲進入本村私塾讀書,學名虞上聰。13歲考入縣初級國民小學,後考入縣立高等學堂。1925年夏,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師范學校。1925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12月,他離開學校到衡陽市總工會做青年工人工作,並經共青團湖南特委介紹到中共湘南特委,轉為中共黨員。受黨組織派遣到衡陽市總工會專事青年工作,從此,江華開始了職業革命生涯。
1927年春,江華任湖南汽車路工會湘南辦事處主任。這是他的第一個社會職務,也是第一次領到薪水,除了基本生活費,工資全部作了黨費。「四·一二」反革命事變後,他化名黃琳、黃春,擔任湘南特委和湖南省委的政治交通員。
1928年4月,黨組織調他去湖南省茶陵縣任縣委書記。5月,他上了井岡山,見到了毛澤東,開始了他在毛澤東領導下參加革命武裝斗爭。1929年7月,紅四軍第七次黨代會後,江華隨毛澤東到蛟洋,幫助閩西特委召開閩西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隨後,任閩西特委秘書長、福建省委常委。
1930年春,江華到湖南任紅五軍隨營學校政治教員,他參加了紅軍兩次攻打長沙的戰斗。1932~1933年,江華先後任紅五軍一師政委、紅三軍團捕蔣突擊隊政委、紅六師政委、主力師五師政治部主任。江華在中央蘇區參加第一至第五次反「圍剿」的斗爭。在第五次反「圍剿」中,江華因對「對兩條道路決戰」的提法有不同意見,對錯誤的軍事指揮使紅軍到處被動挨打有不同看法,被打成「右傾機會主義分子」,撤銷職務,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並被送到軍事裁判所監管。1934年10月,紅軍開始長征,江華隨軍事裁判所踏上征程。
遵義會議前夕,江華恢復了工作,任紅軍三軍團直屬隊政治處主任。在紅三軍團強渡烏江時,江華指揮工兵連架橋。 紅軍改為陝甘支隊後,他又任十三團(十三隊)政治處主任。紅軍到達陝北後,江華調任一軍團政治部巡視員,不久任中央軍委警衛團政委。東征以後,江華調任二十八軍政治部主任。
1936年,「西安事變」發生後,江華奉命接收延安城防工作。1937年春,江華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夏,任中央軍委四局副局長、局長。1938年,中央同意江華赴山東敵後抗日,任八路軍山東縱隊政治部主任。
1938年8月,江華離開延安,奔赴山東抗日前線。根據毛澤東的指示,1938年12月27日,八路軍山東縱隊在沂水縣王莊正式成立,江華任政治部主任。1939年2~5月,部隊進行了為期四個月的第一期整軍運動,江華主動給訓練班上課,深入基層部隊調查研究,抓點促面,推動整訓工作順利進行。
1939年9月,中共山東分局和山東縱隊決定成立八路軍蘇皖縱隊,由江華任司令員兼政委。江華隨即率縱隊機關100餘人,從魯南王莊出發,於10月中旬在邳縣正式成立八路軍蘇皖縱隊。1940年,率部隊打了幾場勝仗,增強了蘇皖邊區軍民的抗日信心。
1942年1月,山東縱隊改為山東軍區,江華改任軍區政治部主任,參加領導山東人民的反「掃盪」斗爭。1943年春,江華出任魯中區黨委書記,根據敵後斗爭的實踐提出三點要求:1.根據地要有一支能對付敵、偽、頑的主力部隊;2.魯中區經濟非常困難,請分局給予適當、有效的支持;3.對反頑自衛斗爭要點權,即允許在頑固派挑釁時可以自己打第二槍,甚至在有理有利有節的條件下,允許打第一槍。這三點要求特別是第三點,沒有得到同意。山東分局決定派他到延安學習。後來,在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陳毅在關於對反頑自衛斗爭的發言時,肯定了江華的意見和觀點。
1943年夏,江華離開山東抗日戰場,回到闊別5年的延安。中央安排他住進黨校。毛澤東聽說江華回到延安,關切地詢問山東敵後及延安的情況,江華作了匯報。江華入中央黨校後,認真學習,對立場觀點方法上是非問題有了認識上的提高。在黨的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山東根據地來的代表組成山東代表團,江華為副團長,參加了黨的「七大」。
1945年10月,江華到達東北,1946年1月,中央東北局組建遼東省委,成立遼東軍區,江華任遼東省委第二書記、軍區第二政委。1946年底,江華堅決支持陳雲關於堅持南滿斗爭的主張。1947年6月,江華協助陳雲主持解放區的土地改革。1948年5月,江華任中共安東省委書記、安東軍區政治委員。在他的領導下,安東省委動員和組織翻身農民和工人參軍參戰,恢復和發展生產,從人力物力上支援前方,為全殲東北敵軍徹底解放東北做出了貢獻。
1949年6月,中央決定增補江華為中共浙江省委委員,江華被任命為中共杭州市委書記、市長。1951年7月任中共浙江省委副書記。1954年起主持浙江省的全面工作,歷任中共浙江省委書記、第一書記、浙江省政協主席、浙江省軍區政委,以後又兼任南京軍區政委。1956年在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他被選為候補中央委員。
在江華的主持下,浙江省的各項工作發展。工業從無到有,逐步形成輕重並舉、大中小共存、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尤其是絲綢、輕紡工業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農業從弱到強,從1956年起,由缺糧省變成余糧省。在1959~1961年的三年經濟困難時期,調出大批糧食、副食,支援全國,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的高度贊揚。科技、教育和文化事業在全國也處於較先進的水平。浙江省的工作還總結很多的好經驗,如幹部參加勞動等材料,被毛澤東重視,作出批語,向全國推介。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江華受到關押、批鬥。1967年1月,周恩來下令派專機將他接到北京保護起來。在北京附近一家工廠勞動一段時間以後,1969年,隨著林彪的「一號命令」他被下放到湖北的一家兵工廠勞動。1973年8月24~28日,黨的「十大」召開,江華再次當選為候補中央委員。
1975年1月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任命, 江華當選為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上任後,他著手整頓各級人民法院組織,落實黨的政策,讓老幹部重新出來工作,恢復和重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取消的各級人民法院及其審判業務。
1977年,黨的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江華被選為中央委員。1978年,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他繼續當選為最高人民法院院長。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開始全面撥亂反正的工作。江華領導各級人民法院沖破重重阻力,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認真復查糾正大批冤假錯案,解放大批幹部群眾。
1980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命江華為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庭長,主持對江青、林彪兩個反革命集團的審判。他不顧73歲的高齡,親自審閱所有案卷,不負國家和全國人民的重託,從1980年12月至1981年1月,成功主持這一舉世矚目的審判。1月25日,江華代表國家和人民宣布了對這兩個反革命集團的嚴正判決。
1983年6月,由於年事已高,他離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的崗位。1987年,在黨的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他當選為中顧委委員、常委,直到1992年黨的第十四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定不再設立中央顧問委員會,他才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
江華離開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崗位後,仍然關心著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關心著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他經常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他多次向中央領導同志寫信反映情況,提出各項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從1984年起,江華開始撰寫回憶錄《追記與思考》,1991年正式出版發行。他還校閱出版了他在浙江和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期間的文稿。
作為少數民族出身的領導幹部,江華十分關心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文化事業的發展。他多次深入邊遠地區村寨調查研究,除西藏外,他去過四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和數十個自治州、自治縣。每到一地,他在與少數民族幹部的交流中都強調民族團結和民族穩定。
江華對家鄉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對家鄉人民始終懷著深厚的感情。他說,是江華瑤山的山山水水養育了我。因此,自參加革命工作,他無論走到哪裡,都十分關心家鄉的情況。1938年8月,江華經毛澤東批准,將黃春圃的名字改為江華。他說,以縣名作人名,其中寄託著我對家鄉的深深懷念,這個名字表示永遠不忘家鄉和家鄉人民,不管死在哪裡我都是江華人。
1965年7月10日,江華從杭州送越南胡志明主席回國後,請示毛澤東同意,順便回到闊別40年的家鄉。江華一到家,便召集鄉親父老座談,向大家問寒問暖,要求大家努力抓好工農業生產。1982年、1985年、1988年,江華又三次回到家鄉,每次都對家鄉的生產和人民生活十分關心。他勉勵家鄉幹部群眾充分利用本地優勢,加快經濟發展步伐,珍惜土地資源,抓住拳頭產品振興江華經濟。在江華的關心下,1985年,江華縣城從水口鎮順利搬遷到沱江鎮,江華卷煙廠於1991年7月15日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掛牌建立,成為江華發展民族經濟的重要支柱。
1985年11月25日,江華回鄉參加江華瑤族自治縣成立30周年慶典。慶典之後,他對陪同他回舊居的濤圩區委負責人說:「你們立即給我把電拆除,不拆除就不回家。」原來,鄉里同志聽說江華要回故鄉,特地為他舊居單獨裝上電燈。江華說:「全村100戶,500多人,為什麼光為我一家柴油機安裝6盞電燈,我從北京帶了四盞馬燈回來,請你上午拆除電燈,下午我就回家。不能搞特殊,不能搞脫離群眾的事。鷓鴣塘是生養我的地方,絕不能60年後回家鄉搞特殊。」江華一席話讓大家深受教育。
1999年12月24日,江華在杭州逝世,享年93歲。他生前留下遺囑,將骨灰分成兩部分,分別安置於井岡山根據地和家鄉鷓鴣塘村母親墓旁。
3. 湖南永州江華是個很窮的地方嗎
如果你是要嫁人就要看人,旅遊也一般。白芒營消費也挺高的。
4. 江華的介紹
寧波韓城協和整形美容醫院 特邀專家 中國豐胸10強專家上海市整形外科學會委員全軍整形外科委員會常委華東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學會秘書長中國醫師協會美容與整形醫師分會副會長
5. 敬亭山居士江華簡歷
江華:男,筆名敬亭山居士,1962年11月10日生於安徽宣城市,無錫藝專畢業,暨第一屆內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容畢業,兼任宣州敬亭山畫院名譽院長。早年師從安徽五老畫家張貞一先生學習書畫,經著名書法家林散之先生點撥。
6. 湖南省江華縣在哪裡屬於什麼地區
江華瑤族自治縣是湖南省永州市下轄縣,位於湘、粵、桂三省(區)結合部,分別與廣東、廣西各三個縣(市、區)相鄰。地理坐標為東經110°25′-112°10′,北緯24°38′-25°15′,南北長77.92公里,東西寬72.5公里,總面積3248平方公里。
截至2013年,江華瑤族自治縣轄11個鎮、11個鄉、1個國有林場,總人口51萬,是以瑤族為主、以壯族、漢族、苗族等十餘個民族為輔聚居的少數民族自治縣,是永州市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是湖南省唯一的瑤族自治縣,是全國13個瑤族自治縣中瑤族人口最多的縣,被譽為「神州瑤都」。
(6)地理中國江華擴展閱讀:
江華縣的地理環境:
1、地貌
江華瑤族自治縣境內為五嶺山脈萌渚嶺山系所盤亘,其支脈貫穿全縣,地形南、北、東三面較高,海拔高度一般在600米以上;西面較低,海拔高度在200-400米之間。境內最高峰姑婆山海拔1703米,最低處海拔僅有227米,相對高差達1476米;大部分林地海拔為500-800米,坡度在25-35度之間。
2、氣候
江華瑤族自治縣屬低緯度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具有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冬寒期短,夏無酷暑,無霜期長,濕度大,晨霧多,風速小的氣候特點。據江華多年氣象資料統計:縣年平日照時數1758小時,無霜期308天,年平均氣溫18℃一18.5℃,一月平均氣溫7.4℃,七月平均氣溫26.5℃。
3、水文
江華瑤族自治縣境內大小河流289條,總長2540公里,溪河密度0.78公里/平方公里,主要水系有湘江一級支流瀟水全長181.4公里,流域面積2558.7平方公里;另是湘江二級支流萌渚水(稱西河)、全長111公里,流域面積856平方公里。另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湘江二級支流有5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江華縣
7. 湖南江華縣在湖南在那個位置
江華縣來位於湖南省南端,源萌渚嶺北麓。地理坐標在東經110°25′~112°10′和北緯24°38′~25°15′之間,南北長77.92千米,東西寬72.5千米。 江華境內山、丘、崗、平地貌類型齊全,以山地為主,佔69.1%,平地佔7.2%。地勢由東向西傾斜,五嶺山脈萌渚嶺山系所盤亘,其支脈貫穿全縣,地形南、北、東三面較高(海拔高度一般在600米以上),西面較低(海拔高度一般在200-400米之間),自南向北以八仙界、勾掛嶺、天子嶺、蕨背嶺、八石弓等峰為界,分為東西兩部,東部通稱嶺東,即林區,區內群山密集,山巒重疊,森林及水資源極為豐富,西部通稱嶺西,即農區,丘崗地帶。
8. 江華的個人簡介
現任中國策劃研究院第四屆院務委員會副總督導、中國旅遊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版、中國旅遊營銷網總權裁、中國旅遊文化旅遊城市發展聯盟常務副秘書長、中國太行山旅遊城市聯盟秘書長、中國濕地旅遊城市聯盟秘書長、中國海洋旅遊城市聯盟秘書長。
9. 湖南永州江華的經緯度的多少
南嶺是中國南部最大山脈和重要自然地理界線。約當北緯24°00′~°30′,東經110°~116°。橫亘在湘桂、湘粵、贛粵之間,向東延伸至閩南。東西長約600公里,南北寬約 200公里。因南嶺由5條主要山嶺所組成,故又稱五嶺。 南嶺山地東瀕海洋,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境內有一系列北東走向的山脈,主要由越城、都龐、萌諸、騎田、大庾等五嶺組成。全區以南嶺山脈為主體,貴州東南山地、湖南雪峰山地、江西南部山地、廣東北部山地和廣西北部山地的廣大區域均屬本區范圍。本區以山地丘陵為主,間有盆地及谷地。山體大部分是海拔1000米左右的中低山,與海拔300一500米的丘陵和盆地交錯分布,最高峰貓兒山海拔2143米。本區是長江、珠江流域的分水嶺,也是華中、華南之間的氣候屏障,是中亞熱帶和南亞熱帶之間的一條自然地理分界帶;自然景觀具有明顯的過渡性,既有亞熱帶特色,又顯露出熱帶的某些特點。本區屬中亞熱帶南部邊緣,為亞熱帶濕潤氣候,春季多陰雨,夏季多雨水,秋旱而冬有霜凍;南嶺是阻擋北來寒潮和南來熱帶暖流的屏障。大部分地區降水量均在1400一1900毫米之間。山地的南坡和東南坡基本無凍害。地帶性土壤以紅壤、黃壤為主,黃棕壤次之。 本區植被為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目前,覆蓋率達45%,是南方主要林區之一;熱帶植物區系中滲入了較多的印度馬來西亞區系成分,成為華中與華南植物類型的過渡地帶。境內分布有許多珍貴、稀有和瀕危植物及葯用植物,如華南五針松、穗花杉、蓖子三尖杉等。 南嶺是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由於溯源侵蝕結果,有些地段的分水嶺已經十分低矮狹窄,而且出現河流切穿分水嶺脊的現象。珠江水量豐富,加以侵蝕基準面低,故溯源侵蝕呈向北發展的趨勢。 南嶺嶺嶺間都有低谷分布,有的是構造斷裂盆地,歷史上這些谷地均為南北交通要道,如越城嶺與都龐嶺之間的湘桂走廊,湘桂鐵路即沿谷地興建;騎田嶺東側谷地有京廣鐵路通過。 江華瑤族自治縣位於南嶺的中心,湖南省最南端,與廣東、廣西接壤。江華全境3300平方公里,境內峰巒重疊,溝壑縱橫,處於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的過渡地帶,造就了這里異常豐富的生物種群。全縣林地面積佔74%,據初步統計,有高等植物1400餘種,脊椎動物134種,森林昆蟲11000種以上,其中國家保護的珍稀動植物41種。由於江華在南嶺群山的包圍之中,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生物圈,自陸生生物發生以來,氣候一直穩定,生長在這里的形形色色的動植物尚未中斷其自然繁衍,被專家譽為「動植物種類密集的基因庫」。大龍山破山沖源400餘畝篦子三尖杉群落,大錫水源山100畝穗花杉群落,都是該樹種目前國內面積最大、生長最好的原始群落。
10. 江華屬於哪個省
江華縣位於湖南省南端,萌渚嶺北麓。地理坐標在東經110°25′~112°10′和北緯24°38′~25°15′之間,南北長77.92千米,東西寬72.5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