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地理概述胡兆良
A. 與地理相關的書的讀書筆記500字
《中國文化地理概述》內容概要:本書通過中外對比和區域對比,運用案例和圖表,簡明地介紹中國文化及其地域差異。素材取自地理、景觀、規劃、房地產專業研究生班的教案。可供上述專業選作教科書或參考讀物,也可供政府管理領域和海內外人士選作了解中國文化和中國國情的讀物……
《中國文化地理概述》讀後感,來自卓越網的網友:本書是經他人推薦購買,為第三版。改版之後對許多處尤其是建築部分的內容增加不少。此書舉例翔實、旁徵博引。與一般關於文化地理的教學書籍不同,其切入點和角度非常具有吸引性。對初次接觸文化地理的人來說,是非常好的讀物。當然如果是作為研究學者,此書則在學術理論深度上顯得不足。尤其是文化地理現象背後的深刻人文原因分析稍顯不足。雖然此書標榜為教學用書,但個人覺得此書總體而言,是一部的入門級讀物,如何作為社會科學的一般讀物可能更有市場……
中國文化地理概述的讀後感,來自當當網的網友:這是一本非常凝練、概括、點到為止的讀本,將中華文化的各個方面通過時間、空間,精神、物質等方面的比較,給我們一個非常直觀的概念,並通過各個載體,語言、文字、姓氏、服飾、建築、園林、繪畫、音樂、戲曲、飲食等等,從形象和抽象兩方面來反映文化。作為華夏子孫,我們有責任有義務來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這些傳統的文化與我們如今的現代化和科技化並不違背,相反具有輔助和推動的作用。我們只有將自己的底子打好打堅實了,才有能力去辨別哪些措施是正確的,哪些外來文化對我們是有利的,才能用批判辯證的眼光來審視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一切。通過此書,使我更加堅定了以往的選擇,同時對於本民族的文化有了更多的崇敬和景仰。原先我更多的是根據心的指引來選擇閱讀的范圍,與此書作了比較之後更加確定了自己的方向是沒有錯誤的。我喜歡中國傳統的很多方面,如服飾、建築、園林、戲曲、國畫等等,有一段時間我特別沉迷於古建築與園林,通過大量的閱讀相關的書籍找到許多本源的東西,甚至覺著自己要往建築這方面發展了;又有一段時間特鍾情於各地方戲曲,京劇臉譜,唱念做打,生旦凈丑,秦腔、梆子、越劇、崑曲等等,每到周末便全情投入的了解學習;還有一段時間對於方塊字的起源和傳承又有了興趣。總之,這些階段性的學習與興趣沒,讓我一次次領略本民族文化的精彩紛呈,同時也看到它的部分局限性,通過哲學讀本的解析,能夠正確地對待。但是更應該明確的是,對於自由的文化應該有敬畏之心,它是無數先賢和百姓的共同結晶,我們作為他們的繼承者怎能忘卻怎能鄙薄。綜合的了解自己祖先留下的文化,每一個部分都可以作深入的挖掘探索思考,必能對我們的靈魂、軀體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B. 報考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證,在復習中國文化基礎知識或中國文化這部分時,有相關的指定復習材料嗎
國家漢辦指定的具體教材和參考書籍如下:
高級考試參考用書
1、現代漢語及古代漢語
黃伯榮、廖序東主編:《現代漢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北京大學中文系:《現代漢語》,商務印書館,1993。
邵敬敏主編:《現代漢語通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劉月華等:《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增訂本), 商務印書館,2001。
王 力主編:《古代漢語》(第一、二冊),中華書局,1999。
2、語言學及漢語作為外語教學理論
呂必松:《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講義)》,國家漢辦編印,1996(內部資料)。
趙金銘主編:《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商務印書館,2004。
劉 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0。
*陳 宏、吳勇毅主編:《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教案設計》,華語教學出版社,2003。
*陳 宏、吳勇毅主編:《對外漢語教學理論與語言學科目考試指南》,華語教學出版社,2003。
盛 炎:《語言教學原理》,重慶出版社,1990。
李 泉:《對外漢語教學理論思考》,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葉蜚聲、徐通鏘:《語言學綱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3、中國文化
程裕禎:《中國文化要略》,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8。
張岱年等:《中國文化概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
章培恆等:《中國文學史》,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
胡兆量等:《中國文化地理概述》,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中級考試參考用書
1、現代漢語黃伯榮、廖序東主編:《現代漢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北京大學中文系:《現代漢語》,商務印書館,1993。
劉月華等:《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商務印書館,2001。
2、漢語作為外語教學理論
呂必松:《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講義)》,國家漢辦編印,1996(內部資料)。
呂必松:《華語教學講習》,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趙金銘主編:《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商務印書館,2004。
陳 宏、吳勇毅主編:《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教案設計》,華語教學出版社,2003。
C. 2,為什麼說中華文化是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
中華文化是中國各民族人民共同創造、傳承和發展的,各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以來,中華文化因環境多樣性而呈現豐富多元形態。
秦漢以後,中華大一統的思想逐漸形成,中原地區文化持續與周邊地區文化交流交融,經唐宋元明清歷代發展,各民族文化深度融合、交相輝映,共同鑄就了中華文化的燦爛輝煌。
各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使得中華文化內涵更加豐富;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彼此借鑒,是中華文化不斷豐富發展的強大動力。
(3)中國文化地理概述胡兆良擴展閱讀:
《新疆的文化保護與發展》白皮書,集中闡述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新疆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現代文化的發展與繁榮。白皮書強調:「新疆各民族文化紮根中華文明沃土,既推動了各民族文化發展,也豐富了中華文化內涵」。
產生於中華大地上的各民族文化,經過長期的交流交融,其民族性、地域性特點在博大深邃的中華文化中獲得包容和展現,同時也成為中華文化豐富性、多樣性的重要構成。
D. 各位大神我准備自考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證但是參考書太多求過了的大神指點幾本參考書報名費用多少謝謝
對外漢語的考試時間為每年3、、9、12月份,同一試題,根據考試分數的高低確認等級。每門課滿分為100分。分初級(60-69分)、中級(70-80分)和高級(80分以上)。等級就低不就高。成績三年內有效,每人最多可報考三次,三次都未通過考試者,不再受理該報考者的認證。
考試科目:
(1)上午考試內容:基礎綜合【教案設計和製作,對外漢語概論,現代漢語,跨文化交際,中國文化歷史】
下午面試內容:每個學員30分鍾現場模擬教學(視頻錄制)
(2)關於外語【國際對外漢語教師專家委員會為幫助國家建設國際對外漢語教師師資隊伍針對報考人員統一免試】
(3)課堂教學能力測試【含普通話考核】
說明:除「課堂教學能力測試」考試時間為30分鍾外,其他課目考試時間均為120分鍾。
根據《2020年國際注冊漢語教師資格等級考試報名通知》可知,2020年國際注冊漢語教師證書考試參考用書如下:
1、現代漢語及古代漢語
《現代漢語》,黃伯榮、廖序東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現代漢語》,北京大學中文系,商務印書館
《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劉月華等,增訂本)商務印書館
考過的學長推薦用書:2019年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考試(高級)《現代漢語及古代漢語》筆記和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視頻講解】
2、語言學及漢語作為外語教學理論
《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趙金銘主編,商務印書館
《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劉珣,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教案設計》,陳宏、吳勇毅主編,華語教學出版社
考過的學長推薦用書:2019年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考試(高級)《對外漢語教學理論與語言學》筆記和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視頻講解】
3、中國文化
《中國文化要略》,程裕禎,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中國文化概論》,張岱年等,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中國文化地理概述》,胡兆量等,北京大學出版社
考過的學長推薦用書:
2019年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考試(高級)《中國文化》筆記和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E. 閱讀地理書籍的讀後感作文兒五百字.
《中國文化地理概述》內容概要:本書通過中外對比和區域對比,運用案例和圖表,簡明地介紹中國文化及其地域差異。素材取自地理、景觀、規劃、房地產專業研究生班的教案。可供上述專業選作教科書或參考讀物,也可供政府管理領域和海內外人士選作了解中國文化和中國國情的讀物……《中國文化地理概述》讀後感,來自卓越網的網友:本書是經他人推薦購買,為第三版。改版之後對許多處尤其是建築部分的內容增加不少。此書舉例翔實、旁徵博引。與一般關於文化地理的教學書籍不同,其切入點和角度非常具有吸引性。對初次接觸文化地理的人來說,是非常好的讀物。當然如果是作為研究學者,此書則在學術理論深度上顯得不足。尤其是文化地理現象背後的深刻人文原因分析稍顯不足。雖然此書標榜為教學用書,但個人覺得此書總體而言,是一部的入門級讀物,如何作為社會科學的一般讀物可能更有市場……中國文化地理概述的讀後感,來自當當網的網友:這是一本非常凝練、概括、點到為止的讀本,將中華文化的各個方面通過時間、空間,精神、物質等方面的比較,給我們一個非常直觀的概念,並通過各個載體,語言、文字、姓氏、服飾、建築、園林、繪畫、音樂、戲曲、飲食等等,從形象和抽象兩方面來反映文化。作為華夏子孫,我們有責任有義務來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這些傳統的文化與我們如今的現代化和科技化並不違背,相反具有輔助和推動的作用。我們只有將自己的底子打好打堅實了,才有能力去辨別哪些措施是正確的,哪些外來文化對我們是有利的,才能用批判辯證的眼光來審視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一切。通過此書,使我更加堅定了以往的選擇,同時對於本民族的文化有了更多的崇敬和景仰。原先我更多的是根據心的指引來選擇閱讀的范圍,與此書作了比較之後更加確定了自己的方向是沒有錯誤的。我喜歡中國傳統的很多方面,如服飾、建築、園林、戲曲、國畫等等,有一段時間我特別沉迷於古建築與園林,通過大量的閱讀相關的書籍找到許多本源的東西,甚至覺著自己要往建築這方面發展了;又有一段時間特鍾情於各地方戲曲,京劇臉譜,唱念做打,生旦凈丑,秦腔、梆子、越劇、崑曲等等,每到周末便全情投入的了解學習;還有一段時間對於方塊字的起源和傳承又有了興趣。總之,這些階段性的學習與興趣沒,讓我一次次領略本民族文化的精彩紛呈,同時也看到它的部分局限性,通過哲學讀本的解析,能夠正確地對待。但是更應該明確的是,對於自由的文化應該有敬畏之心,它是無數先賢和百姓的共同結晶,我們作為他們的繼承者怎能忘卻怎能鄙薄。綜合的了解自己祖先留下的文化,每一個部分都可以作深入的挖掘探索思考,必能對我們的靈魂、軀體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F. 讀最恐怖的地理書的讀後感
我知道的如下:
《中國文化地理概述》內容概要:本書通過中外對比和區域對比,運用案例和圖表,簡明地介紹中國文化及其地域差異。素材取自地理、景觀、規劃、房地產專業研究生班的教案。可供上述專業選作教科書或參考讀物,也可供管理領域和海內外人士選作了解中國文化和中國國情的讀物……《中國文化地理概述》讀後感,來自卓越網的網友:本書是經他人推薦購買,為第三版。改版之後對許多處尤其是建築部分的內容增加不少。此書舉例翔實、旁徵博引。與一般關於文化地理的教學書籍不同,其切入點和角度非常具有吸引性。對初次接觸文化地理的人來說,是非常好的讀物。當然如果是作為研究學者,此書則在學術理論深度上顯得不足。尤其是文化地理現象背後的深刻人文原因分析稍顯不足。雖然此書標榜為教學用書,但個人覺得此書總體而言,是一部的入門級讀物,如何作為社會科學的一般讀物可能更有市場……中國文化地理概述的讀後感,來自當當網的網友:這是一本非常凝練、概括、點到為止的讀本,將中華文化的各個方面通過時間、空間,精神、物質等方面的比較,給我們一個非常直觀的概念,並通過各個載體,語言、文字、姓氏、服飾、建築、園林、繪畫、音樂、戲曲、飲食等等,從形象和抽象兩方面來反映文化。作為華夏子孫,我們有責任有義務來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這些傳統的文化與我們如今的現代化和科技化並不違背,相反具有輔助和推動的作用。我們只有將自己的底子打好打堅實了,才有能力去辨別哪些措施是正確的,哪些外來文化對我們是有利的,才能用批判辯證的眼光來審視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一切。通過此書,使我更加堅定了以往的選擇,同時對於本民族的文化有了更多的崇敬和景仰。原先我更多的是根據心的指引來選擇閱讀的范圍,與此書作了比較之後更加確定了自己的方向是沒有錯誤的。我喜歡中國傳統的很多方面,如服飾、建築、園林、戲曲、國畫等等,有一段時間我特別沉迷於古建築與園林,通過大量的閱讀相關的書籍找到許多本源的東西,甚至覺著自己要往建築這方面發展了;又有一段時間特鍾情於各地方戲曲,京劇臉譜,唱念做打,生旦凈丑,秦腔、梆子、越劇、崑曲等等,每到周末便全情投入的了解學習;還有一段時間對於方塊字的起源和傳承又有了興趣。總之,這些階段性的學習與興趣沒,讓我一次次領略本民族文化的精彩紛呈,同時也看到它的部分局限性,通過哲學讀本的解析,能夠正確地對待。但是更應該明確的是,對於自由的文化應該有敬畏之心,它是無數先賢和百姓的共同結晶,我們作為他們的繼承者怎能忘卻怎能鄙薄。綜合的了解自己祖先留下的文化,每一個部分都可以作深入的挖掘探索思考,必能對我們的靈魂、軀體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我知道所以你知道!
G. 中國文化地理概述的內容簡介
中國文化地理研究中國文化的分布規律,包括區域文化特徵及其形成背景,文化中心的形成及其地域轉移,文化的擴散路線與融合過程,綜合文化區以及宗教區、語言區、民俗區等部門文化區。中國文化地理是邊緣性學科,在地理學科、社會文化藝術學科和自然技術學科的交融中成長,既要吸收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又要發揚本學科的特色,防止與相關學科重疊。中國文化地理是中國區域地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文化地理研究可以防止就經濟論經濟,就自然資源論經濟,可以把握區域發展的深層次原因,把握區域發展的規律性。
一、文化的結構
文化是人類創造的精神成果和物質成果的總和,是一個龐大的體系。
(一)意識文化 制度文化 物質文化
通常將文化分成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意識文化,又稱精神文化、觀念文化。意識文化包括兩部分:(1)純意識文化,如心理、心態、觀念、思想、價值觀、認知方式等;(2)理論化和對象化的意識文化,如哲學、倫理、道德、宗教、美學、音樂、詩歌、文學、繪畫等。
第二層次,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包括三部分:(1)反映社會形態的基本制度,如封建制度、資本主義制度;(2)具體制度,如政治、法律、經濟方面的制度,家庭、婚姻等方面的制度;(3)一般規章制度,如生產管理條例、獎懲條例。
第三層次,物質文化。物質文化是在物質產品中融有意識文化要素。建築、園林、服飾、飲食等物質產品都有文化內涵,在不同程度上都是意識文化的載體。
H. 國際漢語教師資格證考試是什麼時間啊
(一)考試時間: 2015年3、6、9、12月份,我們這里就是考點
(二)考試等級:同一試題,根據考試分數的高低確認等級。每門課滿分為100分。分初級(60-69分)、中級(70-80分)和高級(80分以上)。等級就低不就高。成績三年內有效,每人最多可報考三次,三次都未通過考試者,不再受理該報考者的認證。
(三)考試科目:
(1)上午考試內容:基礎綜合【教案設計和製作,對外漢語概論,現代漢語,跨文化交際,中國文化歷史】
下午面試內容:每個學員30分鍾現場模擬教學(視頻錄制)
(2)關於外語【國際對外漢語教師專家委員會為幫助國家建設國際對外漢語教師師資隊伍針對報考人員外語考試統一免試】
(3)課堂教學能力測試【含普通話考核】
說明:除「課堂教學能力測試」考試時間為30分鍾外,其他課目考試時間均為120分鍾。
(四)考試大綱:依據《國際對外漢語漢語教師標准》和國際漢語教師教學實際需要,從對外漢語教學基礎理論、中外文化和跨文化交際、對外漢語教學應用理論及教學實踐四個方面進行考查。
(五)國際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考試【參考用書】
1、現代漢語及古代漢語
《現代漢語》,黃伯榮、廖序東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現代漢語》,北京大學中文系,商務印書館
《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劉月華等,增訂本)商務印書館
2、語言學及漢語作為外語教學理論
《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趙金銘主編,商務印書館
《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劉珣,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教案設計》,陳宏、吳勇毅主編,華語教學出版社
3、中國文化
《中國文化要略》,程裕禎,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中國文化概論》,張岱年等,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中國文化地理概述》,胡兆量等,北京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