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人文地理之梅里雪山

人文地理之梅里雪山

發布時間: 2021-02-26 21:38:38

Ⅰ 雲南三座山峰:梅里雪山、玉龍雪山、哈巴雪山!能詳細介紹一下嗎

1、梅里雪山

梅里雪山是位於西藏察隅縣東部與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境雲嶺鄉西部的一座南北走向的龐大的雪山群,全長有150公里。它在藏區稱卡瓦格博雪山,「梅里」一詞為德欽藏語mainri漢譯,意思是葯山,因盛產各種名貴葯材而得名。同時它也是雍仲苯教聖地,和西藏的岡仁波齊、青海的阿尼瑪卿山、青海的尕朵覺沃並稱為藏傳佛教四大神山。

最高峰卡瓦格博峰海拔高度為6740米,是雲南省最高的山峰,位於德欽縣西南方10千米處,距中甸縣城184千米。長約30公里,其中呈金字塔狀的最高峰為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為突出於周圍群山山頂面近千米的極高山,是雲南省的最高峰。梅里雪山斷裂活動強烈地勢高聳,有13座海拔6000米以上高峰在卡瓦格博峰周邊環繞,是青藏高原東南緣最高山。

2、玉龍雪山

玉龍雪山為雲南省麗江市境內雪山群,地處東經100°4′2″-100°16′30″、北緯27°3′2″~27°18′57″之間,在麗江北面約15千米處,全長75千米,是北半球最近赤道終年積雪的山脈,隔江西與中甸雪山、東與綿綿山相並列,北自三江口,向南延伸到北緯27°,如扇面向古城展開。全山的13座山峰由南向北縱向排列,主峰扇子陡最高處海拔5596米,終年積雪,發育有亞歐大陸距離赤道最近的溫帶海洋性冰川。

玉龍雪山在納西語中被稱為「歐魯」,意為「天山」。其十三座雪峰連綿不絕,宛若一條「巨龍」騰越飛舞,故稱為「玉龍」。又因其岩性主要為石灰岩與玄武岩,黑白分明,所以又稱為「黑白雪山」。是納西人的神山,傳說納西族保護神「三多」的化身。

1984年,雲南玉龍雪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建立。2001年,玉龍雪山被評為4A級旅遊景區,2007年5月成為全國首批5A級旅遊景區。

3、哈巴雪山

哈巴雪山位於香格里拉市東南部,與玉龍雪山隔虎跳峽相望,是喜瑪拉雅山造山運動及其以後第四紀族構造運動的強烈影響下急劇抬高的高山。最高峰海拔5396米,而最低江面海拔僅為1550米。山勢上部較為平緩,下部則陡峭壁立,望之險峻雄偉而又美麗神秘。「哈巴」為納西語,意思是金子之花朵。攀登季節為每年11月到次年2月,受季風影響,1、2月風力較大,經常達8級以上。11月與12月風力較小,是攀登的最佳季節。

(1)人文地理之梅里雪山擴展閱讀:

梅里雪山地質地貌

在地質構造上,梅里雪山處於古地槽三江印支褶皺系弧形轉彎受急劇擠壓而變窄的部位;在地形地貌上,北段山體寬厚,地形起伏相對不劇烈,沒有終年積雪的山峰和發育完全的冰川,但高山流石灘地貌極為發達,而南段山地狹窄,地形劇烈起伏,形成極為發育的高山和冰川地貌。呈北北西一南南東向伸展,聳立於怒江與瀾滄江大峽谷之間 。

Ⅱ 雲南梅里雪山海拔


動物資源

獨特的低緯度冰川雪山、錯綜復雜的高原地形、四季不分明而干濕明顯的高原季風氣候,使梅里雪山成為野生動物的生活的天堂。

這里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雲豹、羚牛,有二級保護動物黑熊、小熊貓、猞狸、黑麝、大靈貓、小靈貓,還有珍稀的白尾稍虹雉和雉鶉,以及鳳頭鷹、紅隼、血雉等113種可愛的鳥。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將其列為世界上5片「最後的凈土」之一。

Ⅲ 梅里雪山,被譽為「世界最美之山」,為什麼人類至今無法企及

梅里雪山,是一座南北走向的龐大的雪山群。他的全長有150公里。受很多因素影響,梅里雪山的登峰之途中受到了重重阻礙導致了這座最美的雪山至今無人登頂的遺憾。


綜合上述原因,攀登梅里雪山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很多挑戰者都無法克服這些惡劣的自然條件帶來的困難而無法攀登到梅里雪山的頂峰。所以這座“世界最美之山”依然有無人登頂的遺憾。

Ⅳ 雲南的梅里雪山的簡介和關於它的神話傳說!

【概述】

梅里雪山(Meri Snow Mountain)又稱雪山太子,位於雲南省德欽縣東北約10公里的橫斷山脈中段怒江與瀾滄江之間,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有13座山峰,稱為「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高達6740米,是雲南的第一高峰。1908年法國人馬傑爾·戴維斯在《雲南》一書中首次使用「梅里雪山」的稱呼。

地理位置

梅里雪山處於世界聞名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並流」地區,北連西藏阿冬格尼山,南與碧羅雪山相接。其主峰卡瓦格博海拔高度為6740米,位於東經98.6°,北緯28.4°,坐落在怒山山脊的主脊線上。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是雲南第一高峰,為藏傳佛教寧瑪派分支伽居巴的保護神。峰型有如一座雄壯高聳的金字塔,時隱時現的雲海更為雪山批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被譽為「雪山之神」的卡瓦格博作為「藏區八大神山之首」,享譽世界。

【自然風光】

梅里雪山以其巍峨壯麗、神秘莫測而聞名於世,早在30年代美國學者就稱贊卡格博峰是「世界最美之山」。卡瓦格博峰下,冰斗、冰川連綿,猶如玉龍伸延,冰雪耀眼奪目,是世界稀有的海洋性現代冰川。山下的取登貢寺、袞瑪頂寺是藏民朝拜神山的寺宇。每年雲南、西藏、四川、青海、甘肅的藏民都要前來朝拜,有濃郁的藏族習俗,是人們登臨探險的旅遊聖地。

梅里雪山是雲南最壯觀的雪山山群,數百里冗立綿延的雪嶺雪峰,佔去德欽縣34.5%的面積。迪慶藏族人民在梅里雪山腳下留下了世世代代的生存痕跡,也將深厚的文化意蘊賦予了梅里雪山。梅里雪山不僅有太子十三蜂,還有雪山群所特有的各種雪域奇觀。卡瓦格博峰下,冰川、冰磧遍布,其中的明永恰冰川可謂最壯觀的冰川。此冰川從海拔5500米的地方下延至海拔2700米的森林地帶,長達8公里,寬至500多米,面積有73.5平方公里。此冰川號稱世界上少有的低緯度海拔季風海洋性現代冰川。麗江葵花寶典里描述,梅里雪山腳下的雨崩村落更是保存完好的原始藏族村落,值得一去。

卡瓦格博峰的南側,還有從千米懸崖傾瀉而下的雨崩瀑布,在夏季尤為神奇壯觀。因其為雪水,從雪峰中傾瀉,故而色純氣清;陽光照射,水蒸騰若雲霧,水霧又將陽光映襯為彩虹。雨崩瀑布的水,在朝山者心中也是神聖的,他們潛心受其淋灑,求得吉祥之意。雪山的高山湖泊、茂密森林、奇花異木和各種野生動物也是雪域特有的自然之寶。高山湖泊清澄明靜,在各個雪蜂之間的山澗凹地、林海中星羅棋布,且神秘莫測,若有人高呼,就有「呼風喚雨」的效應,故而路過的人幾乎都斂聲靜氣,不願觸怒神靈,完好、豐富的森林則是藏民們以佛心護持而未遭破壞的佛境。

【冰川】
梅里雪山共有明永,斯農,紐巴和濃松四條大冰川,屬世界稀有的低緯、低溫(零下5度)、低海拔(2700米)的現代冰川,其中最長最大的冰川,是明永冰川。 明永冰川從海拔6740米的梅里雪山往下呈弧形一直鋪展到2600米的原始森林地帶,綿延11.7公里,平均寬度500米,面積為13平方公里,年融水量2.32億立方米,是我國緯度最南冰舌下延最低的現代冰川。每當驕陽當空雪山溫度上升,冰川受熱融化,成百上千巨大的冰體轟然崩塌下移,響聲如雷,地震山搖,令人心驚魄動。

然而目前,由於全球變暖和遊客過多,明永冰川融化速度加劇,正在以每年50米左右的速度後退。這種狀況令當地居民及專家們擔憂。

【宗教傳說】

在松贊干布時期,相傳卡瓦格博曾是當地一座無惡不作的妖山,密宗祖師蓮花生大師歷經八大劫難,驅除各般苦痛,最終收服了卡瓦格博山神。從此受居士戒,改邪歸正,皈依佛門,做了千佛之子格薩爾麾下一員驃悍的神將,也成為了千佛之子嶺尕制敵寶珠雄獅大王格薩爾的守護神,稱為勝樂寶輪聖山極樂世界的象徵,多、康、嶺(青海、甘肅、西藏及川滇藏區)眾生繞匝朝拜的勝地。

卡瓦格博雄居八大神山之首,統領另七大神山,225中神山以及各小山神,維護自然的和諧與寧靜。藏族認為,每一座高山的山神統領一方自然,而卡瓦格博則統領整個自然界之所有。在卡瓦格博山下,你不能談論一切細微之處的美麗,因為對任何出自自然的微瑕之美的言語稱贊都僅僅贊美了卡瓦格博山神統領的整個自然界的極其微小的一部分,而這些都是對卡瓦格博山神的不敬,也是對廣博而和諧的自然的不敬。當驢子們在卡瓦格博山間旅行時,藏族同胞的這一禁忌最好還是要予以尊敬的。

在藏文經卷中,梅里雪山的13座6000米以上的高峰,均被奉為「修行於太子宮殿的神仙」,特別是主峰卡格博,被尊奉為「藏傳佛教的八大神山之首」。

藏區流傳的指南經引人入佛境:「……卡瓦格博外形如八座佛光赫弈的佛塔,內似千佛簇擁集會誦經……。具佛緣的千佛聚於頂上,成千上萬個勇猛空行盤旋於四方。這神奇而令人嚮往的吉祥聖地,有緣人拜祭時,會出現無限奇跡。帶罪身朝拜,則殊難酬己願……。」

在指南經中,對外轉路線沿途所有景物,皆依佛教的內容作指引和解說,因此,所有景物都成了佛的印跡靈物。據佛教之說法,佛性的有緣之人都可在轉經時得如意妙果,護佑今生來世。轉經路上可見諸多瑪尼堆群,刻寫堆集了朝拜者的朝佛心願。

在拉薩甚至有這樣的傳說:登上布達拉宮便可在東南方向的五彩雲層之中看到卡格博的身影,可見其顛之高,其輝之遠。

在藏語言習慣中,卡瓦格博是太子雪山主峰、山神及整座太子雪山概念的三位一體的稱呼,自古以來受藏民崇拜。在藏民的心中,卡瓦格博峰是他們保護神的居住地。當地人認為:人類一旦登上峰頂,神便會離開他們而去。缺少了神的佑護,災難將會降臨。

【宗教文化】

梅里雪山在藏民心中是一座聖山,藏語中稱為「絨贊卡瓦格博」。主峰卡瓦格博,其左(北)邊的山峰有布窮松吉吾學、再北為扎堆吾學,被稱為無敵降魔戰神;其右(南)依次為帕巴乃丁吉著、巴烏八蒙、吉娃仁安(五佛冠峰),再往南就是身姿優美的女神峰緬茨姆,緬茨姆是卡瓦格博峰之妃,大海女神,葯王的侄女,又有傳說為麗江玉龍雪山之女。藏區稱卡瓦格博峰為「絨贊卡瓦格博」,絨:指河谷地帶;贊:屬於很厲害的神;卡瓦格博:白色的大雪山;整個意思為:聖神的白雪山峰。

梅里雪山地區是一個多宗教,多教派的藏區,以藏傳佛教為主體,並存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多宗教共存共榮。

藏傳佛教有薩迦、寧瑪、噶舉和格魯四大派,其中以格魯和寧瑪派影響最大。該地區的藏傳佛教中,最有影響的歷史事件是:

◆噶瑪.撥希,二世大寶法王,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制度的創始人,1268年朝聖卡瓦格博,確定了梅里雪山大小轉山線路

◆噶瑪.讓穹多吉,三世大寶法王,1326年朝聖卡瓦格博

◆藏傳佛教十世班禪大師確吉堅贊,1989年10月,曾在卡瓦格博峰前舉行隆重法事,今已刻石立碑留下勝跡,供遊人瞻仰。

◆藏傳佛教十一世班禪大師確吉堅贊,2006年5月24日,在飛來寺面對卡瓦格博舉行了莊重的朝拜儀式。祈願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人民生活幸福安康。之前還雲遮霧繞的卡瓦格博峰已雲開霧散、展露真容,在陽光的照耀下,放射著神奇的光芒!

該地區現共有14座寺廟,民主改革前有24位活佛,現有活佛8位。以下是梅里地區的寺廟分布:

◆東竹林寺:始建於1667年,現位於德欽縣奔子欄鄉,214國道旁,在冊僧人636人,有五層大殿一座,辯經院一所,法相學院一所,104所僧房,屬格魯派黃教

◆噶丹德欽林寺:位於德欽昇平鎮,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由五世達賴賜名,屬格魯派黃教

◆噶丹羊八景林寺,又名紅坡寺,位於德欽雲嶺鄉紅坡村,始建於公元1514年,屬格魯派黃教,有清咸豐皇帝賜匾「化行南幫」一塊,目前有活佛一人,僧人80人

◆塔巴林寺:雲南唯一的藏傳佛教尼姑寺,位於德欽奔子欄鄉書松鎮,始建於公元1772年,現有尼姑115名

◆永主頂寺:位於德欽燕門鄉赤尼自然村,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現有僧人80人,屬寧瑪派紅教

◆崩貢寺:位於德欽燕門鄉石底村,始建於1637年,現有僧人50人,屬寧瑪派紅教

◆拖拉竹寺 :位於德欽燕門鄉拖拉村,現有僧人30人,屬寧瑪派紅教

◆玉仙寺:位於德欽縣奔子欄鄉牙隆村,始建於公元1618年,現有僧人33人,屬達隆噶舉派

◆禹功扎西曲批林寺:位於德欽尼通村,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屬噶瑪噶舉派

【登山活動】

卡瓦格博的高聳挺拔之美以及在宗教中的崇高而神聖的地位吸引了無數的中外旅遊者和登山者。然而,從二十世紀初至今的歷次大規模登山活動無不是以失敗告終。因此,梅里雪山至今仍是處女峰。

1991年,中日聯合登山隊對主峰發起了沖擊,他們從三號營地出發沖頂,上升至海拔6700米時天氣突然變得惡劣只好下撤准備第二天繼續沖頂。然而當晚當隊員與大本營進行過最後一次語音聯系後遭遇大規模雪崩,所有隊員全部遇難,長眠在了卡瓦格博。部分遺體於數年後被放牧的藏民在主峰另一側的大冰板發現。人類對雪山之神征服的嘗試又一次以徹底的失敗告終。從此也更讓人領會到藏族同胞對人與自然關系更為真誠和深刻的理解:人只有尊重自然愛護自然方能與自然和諧相處;人若一心與自然為敵,只意欲征服自然,則必將以滅亡告終。

現在,在梅里雪山下各個旅館和寺廟中,常能見到藏族同胞呼籲禁止攀登雪山的倡議書,其行文簡潔,話語犀利,其中卻實有深意。

登山記錄

◆1902年,英國登山隊,首登梅里主峰卡瓦格博失敗

◆1987年8-9月,日本上越山嶽會,因連續遭遇雪崩放棄攀登。攀登路線:明永冰川路線;攀登高度:5100米

◆1988年,美國克倫奇登山隊,攀登路線:明永冰川路線,攀登高度:4350米

◆1989年9月-11月,中日梅里雪山聯合偵察隊,攀登路線:雨崩方向,攀登高度:5500米

◆1990年11月-91年1月,中日梅里雪山聯合登山隊(第二次攀登),1991年1月1日-3日梅里雪山連降大雪,中方隊員6人, 日方隊員11人在5100米營地待機。1月3日晚22時30分C3營地與大本營最後一次通話。1月4日早晨失去聯絡,中日17名隊員失蹤。
攀登路線:雨崩方向,攀登高度:6470米(12月28日)

◆1991年1月6日—20日,梅里雪山搜索隊,中國登山協會4人1月9日到達大本營,西藏登山協會6人1月16日到達大本營,日本救援隊1月20日到達大本營因積雪過深,雪崩頻繁,1月21日終止搜索撤營,攀登高度:5300米C2營地

◆1991年4月15-6月6日,中日梅里雪山聯合搜索隊(日方12人,中方5人),因連續降雪,雪崩頻繁,被迫終止搜索。
攀登路線:雨崩方向,攀登高度:4500米

◆1996年10月-12月,中日梅里雪山聯合登山隊(第三次攀登),12月2日,日本方面預報4-6日梅里雪山有大降雪中央氣象台和雲南氣象台也證實了此預報為避免再度發生91年的慘劇,隊伍被迫下撤,12月8日撤營。
攀登路線:雨崩方向,攀登高度:5300米

迄今為止,過去15年中共有9次攀登梅里雪山。其中:中日聯合攀登有4次,日本單獨攀登1次,美國隊攀登過4次。自1996年後,國家明令禁止不允許攀登梅里雪山。

【朝山活動】

卡格博峰是藏傳佛教的朝覲聖地,每年的秋末冬初,成百上千藏民牽羊扶拐口念佛經繞山焚香朝拜(轉經)的場面,令人嘆為觀止。梅里雪山屬羊,若逢藏歷羊年,「轉經者更是增至百十倍。」

據傳,這項活動開始於藏傳佛教主要派系,噶舉派,噶瑪噶舉系,第二代轉世活佛噶瑪•拔希(1204~1283)於1268年自元大都回到康區傳經布教8年間曾經走過的道路。從那時開始藏傳佛教信徒圍繞卡瓦格博神山的轉經活動,至少已持續了700多年了。這條幾百年來至少有數百萬人次走過的轉經路現今仍處於原始狀態。

【探險活動】

對梅里雪山的研究與探險,起源於19世紀,甚至更早,主要有:

◆澤切尼仁覺,匈牙利人,1879年著書,書中詳盡描述了梅里雪山的地理地貌

◆金頓·瓦爾德(F Kingdom Ward),英國植物學家,1911年和1914年兩次對明永冰川做了詳細的地質和植物學調查後,1916年在英國地理雜志發表,1925年出版,記述了梅里雪山以及冰川狀況,他寫到:「穿單衣坐在冰川上,冰川是冷的,岸邊卻開滿了鮮花」

◆奧聖多夫斯基,前蘇聯聖彼得堡地理學教授,1920年率駱駝隊,在梅里雪山探尋香巴拉王國的入口

◆亞力山德拉·大衛·尼爾(Alexandra David Neel)女士,法國藏學家,1923年,化裝成為一名女朝聖者,歷經8個月,徒步穿越西藏腹地,寫成《一個巴黎女人拉薩歷險記》。

◆尼古拉·雷里西,1924-1927,來此探險,在他的隨筆集中記載了他在接近香巴拉王國的神奇體驗

◆約瑟夫·洛克,美籍植物學家,1922-1935在美國《國家地理》發表記錄梅里雪山的文章

◆詹姆斯·希爾頓(James Hilton),美籍英國作家,1933年出版《消失的地平線》,後經好萊塢搬上銀幕,使香格里拉和梅里雪山世界聞名

【旅遊信息】

觀賞梅里雪山的理想季節是10--5月的冬春季,最佳季節是10月底後,天氣晴朗,空氣潔凈,透明度高,常能看到主峰。

其他時間,要看運氣。一般在清晨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更容易看到雪山。但梅里雪山氣候瞬息萬變,卡瓦格博峰突現的機會也不少。有的遊客在麗江看天氣,雨則不動,晴即前往,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其實看山是一種心靈的感受,尤其是看神山。一種正確的思想是不太關心時間和天氣,而是帶一顆心,去看神山。

秋末和春初,觀卡瓦格博峰8-9點左右,能看到雪峰下,針葉帶有一條白的雲帶,當地藏民特稱之為「卡瓦格博獻哈達」。隨著太陽的升高,雲帶不斷上升,中午時分雲朵飄浮在卡瓦格博峰頂上,此為「卡瓦格博打傘」,能領略此種景緻的機會不多,據藏民傳說只有緣之人才能有此福分。

雪山觀景有幾個地方比較理想,一是214國道下了白茫雪山,可以看到了梅里雪山全景,但公路狹窄,不宜久留。二是霧農頂觀景台,從中甸方向進入德欽的214國道上,離德欽縣城約15公里,建有13座白塔,地勢開闊,頗為壯觀。三是飛來寺燒香台,飛來寺村位於德欽往西藏的214國道上,離德欽縣城約11公里,當地藏民及過往行人均在此燒香祈褔,此乃觀日出日落之佳境。現在飛來寺燒香台已經成為了一個功能齊全的旅遊地,餐飲食宿酒吧都有,絕大部分遊客都住在這里,觀日出日落,去雨崩和明永也最為方便。

旅遊小貼士

1、內轉經無需地圖,外轉經可在香格里拉找到地圖。
2、全程均為土路,7-8月份會有坍方,1-3月會有雪封山。
3、每年的冬天都有來自香格里拉各地以及來自西藏、四川甘孜的朝聖轉經藏民。
4、建議租馬。
5.如果能夠騎自行車從香格里拉到梅里雪山,即使一年四季的雪景不一樣,即使沒有看見最美麗的雪山和雨崩的美麗景色,但在路途的風景十分的美麗。麗江自助游攻略發布站里描述,這沿途的風景已經讓人感覺十分的愜意和幸福。真的是人間一件十分難得的人間享受,但是仍然建議各驢友出行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備,因為騎自行車去香格里拉十分艱苦。
附:如果時間充裕可以考慮。在香格里拉租自行車(15-30RMB)。
6.住宿:德欽縣招待所,飛來寺都可以住宿,價錢便宜。
經驗推薦:最好是到明永村住宿,晚上住在山裡,可以很近地看到月亮和星星,那種寧靜悠遠的感覺不是在每個地方都能感覺到的。

梅里雪山的歷史、宗教、文化和探索史: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ogID=1227168&PostID=11008971

希望你滿意我的回答o(∩_∩)o...

Ⅳ 梅里雪山紀錄片

《再見梅里雪山》 http://xqian.ustc.e.cn/io/紀錄片/體育人間:風版雪權磨人/10.wmv http://xqian.ustc.e.cn/io/紀錄片/體育人間:風雪磨人/11.wmv

Ⅵ 關於香格里拉梅里雪山的傳說有哪些啊

有人說,它是蓮花生大師派往守護雪域東方的大將,列於藏區的八大神山之一。緬茨姆,正是位於卡瓦博格峰左側的一座雪峰。 還有一個是關於日本登山隊的故事,十八名日本登山隊員於1991年攀登梅里雪山的時候,在半山腰上全部遇難,被雪崩掠走了罪惡的生命!而在香格里拉,你會聽到另一個版本的關於日本登山隊員遇難的又一種有趣的說法。 事情還得從七十年代說起。 七十年代的某年春季,雲南省麗江風景區來了兩個日本人,這兩個日本人打著科研的幌子,在麗江風景區整整呆了三個多月。在這三個月里,這兩個日本人不與任何人接觸,專門爬山溝,鑽樹林,當他們離開麗江的時候,只帶走了一隻蝴蝶,一根樹枝。過了沒多久,這兩個日本人又重返麗江,還是不與任何人接觸,依然只是爬遍麗江的大小山溝,鑽遍麗江的所有茂密的樹林,當他們離開麗江的時候,還是只帶走了一隻蝴蝶,一根樹枝。但是這一次他們就沒有那麼走運了,因為他們兩次來麗江的時候,為他們辦理出入境手續的正好是同一個海關人員,這名謹慎的海關工作人員對兩日本人來麗江的行為非常驚奇,也對這兩個日本人的第二次麗江之行充滿了疑慮,於是他請來了雲南省動植物檢疫所的專家,對這兩個日本人所攜帶的蝴蝶和樹枝進行了仔細的分析和檢查,這一檢查可就查出了一個天大的秘密。原來這兩個日本人第一次所攜帶出境的蝴蝶是瀕危蝴蝶品種,這種蝴蝶是與恐龍同一時期的物種,被稱為活化石的美麗的四尾三色蝶,而這種蝴蝶只在我們國家的麗江才有,(七十年代)目前估計不足300隻,早已經被國家列為了瀕危動植物。被日本人攜帶的那根樹枝也很令人驚訝,原來那可不是根普通的樹枝,那也是恐龍時期延續下來的唯一一個樹種,名叫「紅豆杉」。話說這「紅豆杉」可不是一般的樹種,在麗江被納西族兒女稱為神樹。經研究發現「紅豆杉」對很多疑難雜症有特殊療效,特別是能防癌抗癌(麗江地區的癌症患者是全世界最低的),對治療高血脂症也有奇效,因此「紅豆杉」也被國家列為瀕危動植物,是嚴禁採伐的樹種之一。 國家有關工作人員搞清楚這兩個日本人的真實面目之後,宣布從此以後雲南麗江為日本人的禁行區,任何日本人不允許踏進大理、麗江等一帶風景區旅遊。那兩個日本人也被列為不受歡迎的人,從此不準再來到中國領土。 事情再往前走了近20年,1991年日本登山隊經過千辛萬苦死皮賴臉的申請由日本外交部和中國外事辦商量要來攀登梅里雪山,中國外事辦與國家體育總局為了顧全兩國關系,萬般無奈之下答應了日本人的乞求,但有三條戒律:一.嚴禁攜帶任何物種出境;二.不能違犯少數民族的族規;三.不提供中國導游。 香格里拉地區的少數民族以藏族居多,這里的藏民與西藏的藏民雖然不屬於同一支,語言也不相同。但是香格里拉的藏民不僅驃汗強壯,而且更加漢化,他們對國際國內形勢都瞭然於胸,因此也知道日本人在麗江的丑惡行徑。梅里雪山在藏語里講是「神聖而不可侵犯的雪山」的意思,於是全香格里拉的藏民不管國家外事辦和體育總局頒發的登山令,自覺地在各個進山路口達成人牆,不讓日本登山隊進到梅里雪山地區來,最後在公安部門的保護下,日本登山隊才艱難地在梅里雪山山腳下安營紮寨,准備好登山的具體工作。第二天早上,當疲憊的日本登山隊員從睡夢中醒來的時候,發覺他們的帳篷周圍已經被一千個手拿藏刀的藏族青年團團圍住,那些藏族青年全部上身赤裸,臉上塗畫著山神形象的油彩,嘴裡不停地怒吼著,一步步向日本人逼近。這樣僵持了一天,公安部門才艱難地將這些藏族青年們勸離回家,日本登山隊員們長長吁了一口氣,他們才有時間准備向梅里雪山進發。 第三天早上,日本登山隊員們整裝出發了,當他們全部離開山腳往山上攀登的時候,山腳下來了一支約二百人的隊伍,其中有二十個從香格里拉松贊林寺(俗稱「小布達拉宮」)來的藏族喇嘛手裡拿著長長的撻榪(藏族的長喇叭),他們在梅里雪山山腳下做了一會法事之後,圍成一圈將手裡長長的撻榪對著日本登山隊上去的方向一起吹響,只見剛才還晴空萬里的天氣轉眼間狂風大作,冰雹驟然而下,半山腰間聚起陣陣黑雲,突然,一場迅速而來的雪崩將所有的日本登山隊員全部吞噬之後,天氣又馬上放晴,微風飄盪,空氣中彌漫著陣陣的山茶花香。 此次雪崩事件過後三天,全國各地的報紙才報道「日本登山隊在攀登雲南省梅里雪山的過程中,因為事前對梅里雪山的天氣情況准備不足,在半山腰時不幸遭遇雪崩,全體登山隊十八位登山隊員全部遇難,目前,雲南省正在大力組織搜救工作……!」。 從那以後到現在就再也沒有任何地方的登山人員來攀登梅里雪山!

Ⅶ 梅里雪山在哪裡

梅里雪山位於雲南省德欽縣東10千米處,這里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3座,最高的是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為雲南省的第一高峰。卡瓦格博峰藏語為「雪山之神」,是藏傳佛教的朝覲聖地,傳說是寧瑪派分支伽居巴的保護神,位居藏區的八大神山之首。所以每年的秋末冬初,西藏、青海、四川、甘肅的大批香客不惜千里迢迢趕來朝拜,匍匐登山的場面令人嘆為觀止。

梅里雪山屬於橫斷山脈,位於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和西藏察隅縣交界處,距離昆明849千米。梅里雪山屬於怒山山脈中段,處於世界聞名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並流」地區,它逶迤北來,連綿十三峰,座座晶瑩,峰峰壯麗。在這一地區有強烈的上升氣流與南下的大陸冷空氣相遇,變化成濃霧和大雪,並由此形成世界上罕見的低緯度、高海拔、季風性海洋性現代冰川。雨季時,冰川向山下延伸,冰舌直探2600米處的森林;旱季時,冰川消融強烈,又縮回到4000米以上的山腰。由於降水量大、溫度高,就使得該地冰川的運動速度遠遠超過一般海洋性冰川。劇烈的冰川運動,更加劇了對山體的切割,造就了令所有登山家聞之色變的懸冰川、暗冰縫、冰崩和雪崩。

由於垂直氣候明顯,梅里雪山的氣候變幻無常,雪雨陰晴全在瞬息之間。梅里雪山既有高原的壯麗,又有江南的秀美。藍天之下,潔白雄壯的雪山和湛藍柔美的湖泊,莽莽蒼蒼的林海和廣袤無垠的草原,無論在感覺上和色彩上,都給人帶來強烈的沖擊。

這里植被茂密,物種豐富。在植被區劃上,屬於青藏高原高寒植被類型,在有限的區域內,呈現出多個由熱帶向北寒帶過渡的植物分布帶譜。海拔2000~4000米左右,主要是由各種雲杉林構成的森林,森林的旁邊,有著延綿的高原草甸。夏季的草甸上,無數叫不出名的野花和滿山的杜鵑、格桑花爭奇斗艷,競相怒放,猶如一塊被打翻了的調色板,在由森林、草原構成的巨大綠色地毯上,留下大片的奼紫嫣紅。

從德欽縣沿滇藏公路北上,東行至10千米處的飛來寺,但見瀾滄江對岸數百里冰峰接踵,雪巒綿亘,勢如刀劈鏨斫,氣勢非凡。這便是聞名遐邇的雲南第一峰——卡瓦格博峰。

卡瓦格博峰是藏傳佛教的朝拜聖地,位居藏區八大神山之首,故在當地有「巴何洛登地」的稱號。卡瓦格博,藏語意為「白似雪山」之意,俗稱「雪山之神」。傳說是九頭十八臂的煞神,後被蓮花生教化,受居士戒、改邪歸正,從此皈依佛門,做了千佛之子格薩爾王麾下一員剽悍的神將,從此統領邊地、福蔭雪域。卡瓦格博的像常被供奉在神壇之上,他身騎白馬,手持長劍,雄姿英發,這與雪山之神的高峻挺拔、英武粗獷的外貌特徵是極其相似的。在西藏地區甚至有這樣的傳說:如果今生有幸登上布達拉宮便可在東南方向的五彩雲層中看到卡瓦格博的身影。

梅里雪山諸多海拔在6000米以上終年積雪的雪峰下蜿蜒著一條條冰川,其中最壯觀的冰川是明永恰冰川。這條冰川是因它之下的村寨名而得名的。明永恰冰川下有村名叫「明永」,意為火盆的村寨,因該村處於熱河谷明永恰冰川?

地帶,氣候較為溫暖,故名。「恰」在藏語中指冰川,明永恰,即明永冰川。還有一種解釋「明永」意為明鏡,傳說明永恰冰川是卡瓦格博這位護法將軍的護心鏡。

明永恰冰川從海拔6740米的卡瓦格博峰一直鋪展到海拔2660米的森林中,綿延12千米,平均寬度為500米,總面積約為6平方千米,年融水量2.3億立方米。冰川冬季下延,夏季退縮,延伸幅度大,消長的速度快,是世界上稀有的低海拔冰川。

登臨冰川,你會感到景緻光怪陸離,看到的有飛架的冰橋以及冰洞的碧綠晶瑩,纖細的冰芽、冰筍、千姿百態的冰的世界令人感到趣味無窮。

Ⅷ 關於梅里雪山的傳說

山峰
概況
在雲南省
西北

西藏自治區
東南部

交界處
,莽莽蒼蒼的
怒山
自北向南直指而下,
在滇藏交界處的
怒江
北段,西側是西藏自治區的
察隅縣
,東側是雲南省
德欽縣

雲嶺
區和佛山區。
范圍大致在東經98度30分至98度52分,
北緯28度
16分至28度33分之間,南北縱長30公里,東西寬度36公里。
人們把這一段稱為太子雪山,它的
主峰
就是
梅里雪山
,藏族同胞稱之為「卡格薄」,是雲南省的
最高峰
.在藏語里,「卡格薄峰」意即「白色的雪山」,它是被藏族同胞視為「八大佛山」之一的「神山聖地」。
每年有從
西藏
,四川,雲南,
青海
等地
跋涉千里前來朝拜的
信徒
。梅里雪山的
海拔高度
為6740米,位於東經98度6分,北緯28度4分。坐落在怒山
山脊
的主
脊線
上。從
峰頂

山腳
瀾滄江
邊明
永河
入口處(海拔2038米),
高差
達4700米。在水平距離14公里的范圍內平均每向前l公里就得上升360米,可見
山勢
之陡。以它為中心,周圍有20多座
終年積雪
的山峰,其中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座。

氣候
由於太子雪山的
地勢
北高南低,
河谷
向南敞開,氣流可以溯谷
而上
,受
季風
的影響大,干濕
季節
分明,且
山體
高峻,又形成迥然不同的
垂直氣候帶
.4000米
雪線
以上的
白雪
群峰峭拔,雲蒸霞蔚;山谷中冰川延伸數公里,蔚為壯觀。較大的冰川有紐恰、斯恰、明永恰。而雪線以下,冰川兩側的山坡上覆蓋著茂密的
高山
灌木

針葉林
,鬱郁蔥蔥,與白雪相映出鮮明的色彩。林問分布有肥沃的
天然草場,
竹雞
、漳子、
小熊貓

馬鹿
和熊

動物
活躍其間。
高山
草甸
上還盛產
蟲草

貝母

珍貴葯材
。梅里雪山,不僅
地形
復雜,氣候變化更為復雜,每年
夏季
,山腳河谷氣溫可達ll-29℃,
高山則為-lO℃-20℃。
年降水量
平均為600mm,大都集中在6—8月,此期間氣候極不穩定,是登山的氣候禁區。
路線
地形
等高線

進山路線圖

昆明
乘車
行程
502公里到達
麗江
,再從麗江沿
公路
北行30公里即可到達主峰北側海拔3050米的登山大本營所在地。
攀登歷史
1991年1月3日
中日聯合
登山隊
,晚間遭遇不可預測的
大雪崩
,一夜之間
營地
消失得無影無蹤,l7名登山隊員全部遇難,成為登山史罕見的
悲劇

Ⅸ 梅里雪山的傳說

梅里雪山m又稱雪山太子,位於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東北約 10km的橫斷山脈中段怒江與瀾滄江之間,平均海拔在6000m以上的有13座山峰,稱為「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高達6740m,是雲南的第一高峰。
1908年法國人馬傑爾·戴維斯在《雲南》一書中首次使用「梅里雪山」
梅里雪山
的稱呼。但實際上梅里雪山所指的並不是卡瓦格博所在的太子十三峰,而是指在太子雪山北面的一座小山脈。那座小山脈在當地被稱作梅里雪山,因此山腳下的一處村莊也被稱為梅麗水(或梅里石),真正的梅里雪山主峰叫做說拉曾歸面布,海拔5229m。這個錯誤主要源於我國六七十年代的全國大地測量。當年,一支解放軍測量隊到了德欽,在與當地人的交流中,誤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太子雪山記作了梅里雪山,並在成圖後如此標注出來。從此,太子雪山就成了梅里雪山,這個名字也徹底壓過了藏傳佛教八大神山之一的卡瓦格博。

太子雪山主峰卡瓦格博,藏語「白色雪山」之意,俗稱「雪山之神」。傳說原是九頭十八臂的煞神,後被蓮花生大師教化,受居士戒,皈依佛門,做了千佛之子領乃制敵寶珠雄師
梅里雪山(21張)
大王格薩爾麾下一員神將,從此統領邊地,福蔭雪域。卡瓦格博神像常常被供奉在神壇之上,他身騎白馬,手持長劍,威風凜凜,儼然一位保護神。

卡瓦格博和其周圍諸峰,雖稱「十三峰」,但語意是取「十三」這個藏語里的吉祥數,其實不是准確的十三個雪峰,而是較多山峰的統稱。諸峰中較有名的有面茨姆峰、吉娃仁安峰、布迥松階吾學峰、瑪兵扎拉旺堆峰、粗歸臘卡峰、說拉贊歸面布峰。其中線條優美的面茨姆峰,意為大海神女,位於卡瓦格博峰南側。傳說中,此峰為卡瓦格博峰之妻。卡瓦格博隨格薩爾王遠征惡羅海國,惡羅海國想蒙蔽他們,將面茨姆假意許配給卡瓦格博,不料卡瓦格博與面茨姆互相傾心,永不分離。又有人傳說面茨姆為玉龍雪山之女,雖為卡瓦格博之妻,卻心念家鄉,面向家鄉。雪峰總有雲霧繚繞,人們稱其為面茨姆含羞而罩的面紗。意為「五佛之冠」的吉娃仁安峰,是並列排立的五個扁平而尖削的山峰,位於面茨姆峰北側,海拔5770.5m。而傳說為卡瓦格博和面茨姆所生的兒子的布迥松階吾學峰,則位於五佛冠峰與卡瓦格博峰之間。卡瓦格博東北方向的守護神就指瑪兵扎拉旺堆峰,又稱「無敵降魔戰神」(將軍峰)。粗歸臘卡意為圓湖上方的山峰,位於斯恰冰川的冰鬥上方

Ⅹ 請問梅里雪山的高度是多少

【概述】

梅里雪山(Meri Snow Mountain)又稱雪山太子,位於雲南省德欽縣東北約10公里的橫斷山脈中段怒江與瀾滄江之間,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有13座山峰,稱為「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高達6740米,是雲南的第一高峰。1908年法國人馬傑爾·戴維斯在《雲南》一書中首次使用「梅里雪山」的稱呼。

【地理位置】

梅里雪山處於世界聞名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並流」地區,北連西藏阿冬格尼山,南與碧羅雪山相接。其主峰卡瓦格博海拔高度為6740米,位於東經98.6°,北緯28.4°,坐落在怒山山脊的主脊線上。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是雲南第一高峰,為藏傳佛教寧瑪派分支伽居巴的保護神。峰型有如一座雄壯高聳的金字塔,時隱時現的雲海更為雪山批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被譽為「雪山之神」的卡瓦格博作為「藏區八大神山之首」,享譽世界。

【自然風光】

梅里雪山以其巍峨壯麗、神秘莫測而聞名於世,早在30年代美國學者就稱贊卡格博峰是「世界最美之山」。卡瓦格博峰下,冰斗、冰川連綿,猶如玉龍伸延,冰雪耀眼奪目,是世界稀有的海洋性現代冰川。山下的取登貢寺、袞瑪頂寺是藏民朝拜神山的寺宇。每年雲南、西藏、四川、青海、甘肅的藏民都要前來朝拜,有濃郁的藏族習俗,是人們登臨探險的旅遊聖地。

梅里雪山是雲南最壯觀的雪山山群,數百里冗立綿延的雪嶺雪峰,佔去德欽縣34.5%的面積。迪慶藏族人民在梅里雪山腳下留下了世世代代的生存痕跡,也將深厚的文化意蘊賦予了梅里雪山。梅里雪山不僅有太子十三蜂,還有雪山群所特有的各種雪域奇觀。卡瓦格博峰下,冰川、冰磧遍布,其中的明永恰冰川可謂最壯觀的冰川。此冰川從海拔5500米的地方下延至海拔2700米的森林地帶,長達8公里,寬至500多米,面積有73.5平方公里。此冰川號稱世界上少有的低緯度海拔季風海洋性現代冰川。麗江葵花寶典里描述,梅里雪山腳下的雨崩村落更是保存完好的原始藏族村落,值得一去。

卡瓦格博峰的南側,還有從千米懸崖傾瀉而下的雨崩瀑布,在夏季尤為神奇壯觀。因其為雪水,從雪峰中傾瀉,故而色純氣清;陽光照射,水蒸騰若雲霧,水霧又將陽光映襯為彩虹。雨崩瀑布的水,在朝山者心中也是神聖的,他們潛心受其淋灑,求得吉祥之意。雪山的高山湖泊、茂密森林、奇花異木和各種野生動物也是雪域特有的自然之寶。高山湖泊清澄明靜,在各個雪蜂之間的山澗凹地、林海中星羅棋布,且神秘莫測,若有人高呼,就有「呼風喚雨」的效應,故而路過的人幾乎都斂聲靜氣,不願觸怒神靈,完好、豐富的森林則是藏民們以佛心護持而未遭破壞的佛境。

【冰川】
梅里雪山共有明永,斯農,紐巴和濃松四條大冰川,屬世界稀有的低緯、低溫(零下5度)、低海拔(2700米)的現代冰川,其中最長最大的冰川,是明永冰川。 明永冰川從海拔6740米的梅里雪山往下呈弧形一直鋪展到2600米的原始森林地帶,綿延11.7公里,平均寬度500米,面積為13平方公里,年融水量2.32億立方米,是我國緯度最南冰舌下延最低的現代冰川。每當驕陽當空雪山溫度上升,冰川受熱融化,成百上千巨大的冰體轟然崩塌下移,響聲如雷,地震山搖,令人心驚魄動。

然而目前,由於全球變暖和遊客過多,明永冰川融化速度加劇,正在以每年50米左右的速度後退。這種狀況令當地居民及專家們擔憂。

【宗教傳說】

在松贊干布時期,相傳卡瓦格博曾是當地一座無惡不作的妖山,密宗祖師蓮花生大師歷經八大劫難,驅除各般苦痛,最終收服了卡瓦格博山神。從此受居士戒,改邪歸正,皈依佛門,做了千佛之子格薩爾麾下一員驃悍的神將,也成為了千佛之子嶺尕制敵寶珠雄獅大王格薩爾的守護神,稱為勝樂寶輪聖山極樂世界的象徵,多、康、嶺(青海、甘肅、西藏及川滇藏區)眾生繞匝朝拜的勝地。

卡瓦格博雄居八大神山之首,統領另七大神山,225中神山以及各小山神,維護自然的和諧與寧靜。藏族認為,每一座高山的山神統領一方自然,而卡瓦格博則統領整個自然界之所有。在卡瓦格博山下,你不能談論一切細微之處的美麗,因為對任何出自自然的微瑕之美的言語稱贊都僅僅贊美了卡瓦格博山神統領的整個自然界的極其微小的一部分,而這些都是對卡瓦格博山神的不敬,也是對廣博而和諧的自然的不敬。當驢子們在卡瓦格博山間旅行時,藏族同胞的這一禁忌最好還是要予以尊敬的。

在藏文經卷中,梅里雪山的13座6000米以上的高峰,均被奉為「修行於太子宮殿的神仙」,特別是主峰卡格博,被尊奉為「藏傳佛教的八大神山之首」。

藏區流傳的指南經引人入佛境:「……卡瓦格博外形如八座佛光赫弈的佛塔,內似千佛簇擁集會誦經……。具佛緣的千佛聚於頂上,成千上萬個勇猛空行盤旋於四方。這神奇而令人嚮往的吉祥聖地,有緣人拜祭時,會出現無限奇跡。帶罪身朝拜,則殊難酬己願……。」

在指南經中,對外轉路線沿途所有景物,皆依佛教的內容作指引和解說,因此,所有景物都成了佛的印跡靈物。據佛教之說法,佛性的有緣之人都可在轉經時得如意妙果,護佑今生來世。轉經路上可見諸多瑪尼堆群,刻寫堆集了朝拜者的朝佛心願。

在拉薩甚至有這樣的傳說:登上布達拉宮便可在東南方向的五彩雲層之中看到卡格博的身影,可見其顛之高,其輝之遠。

在藏語言習慣中,卡瓦格博是太子雪山主峰、山神及整座太子雪山概念的三位一體的稱呼,自古以來受藏民崇拜。在藏民的心中,卡瓦格博峰是他們保護神的居住地。當地人認為:人類一旦登上峰頂,神便會離開他們而去。缺少了神的佑護,災難將會降臨。

【宗教文化】

梅里雪山在藏民心中是一座聖山,藏語中稱為「絨贊卡瓦格博」。主峰卡瓦格博,其左(北)邊的山峰有布窮松吉吾學、再北為扎堆吾學,被稱為無敵降魔戰神;其右(南)依次為帕巴乃丁吉著、巴烏八蒙、吉娃仁安(五佛冠峰),再往南就是身姿優美的女神峰緬茨姆,緬茨姆是卡瓦格博峰之妃,大海女神,葯王的侄女,又有傳說為麗江玉龍雪山之女。藏區稱卡瓦格博峰為「絨贊卡瓦格博」,絨:指河谷地帶;贊:屬於很厲害的神;卡瓦格博:白色的大雪山;整個意思為:聖神的白雪山峰。

梅里雪山地區是一個多宗教,多教派的藏區,以藏傳佛教為主體,並存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多宗教共存共榮。

藏傳佛教有薩迦、寧瑪、噶舉和格魯四大派,其中以格魯和寧瑪派影響最大。該地區的藏傳佛教中,最有影響的歷史事件是:

◆噶瑪.撥希,二世大寶法王,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制度的創始人,1268年朝聖卡瓦格博,確定了梅里雪山大小轉山線路

◆噶瑪.讓穹多吉,三世大寶法王,1326年朝聖卡瓦格博

◆藏傳佛教十世班禪大師確吉堅贊,1989年10月,曾在卡瓦格博峰前舉行隆重法事,今已刻石立碑留下勝跡,供遊人瞻仰。

◆藏傳佛教十一世班禪大師確吉堅贊,2006年5月24日,在飛來寺面對卡瓦格博舉行了莊重的朝拜儀式。祈願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人民生活幸福安康。之前還雲遮霧繞的卡瓦格博峰已雲開霧散、展露真容,在陽光的照耀下,放射著神奇的光芒!

該地區現共有14座寺廟,民主改革前有24位活佛,現有活佛8位。以下是梅里地區的寺廟分布:

◆東竹林寺:始建於1667年,現位於德欽縣奔子欄鄉,214國道旁,在冊僧人636人,有五層大殿一座,辯經院一所,法相學院一所,104所僧房,屬格魯派黃教

◆噶丹德欽林寺:位於德欽昇平鎮,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由五世達賴賜名,屬格魯派黃教

◆噶丹羊八景林寺,又名紅坡寺,位於德欽雲嶺鄉紅坡村,始建於公元1514年,屬格魯派黃教,有清咸豐皇帝賜匾「化行南幫」一塊,目前有活佛一人,僧人80人

◆塔巴林寺:雲南唯一的藏傳佛教尼姑寺,位於德欽奔子欄鄉書松鎮,始建於公元1772年,現有尼姑115名

◆永主頂寺:位於德欽燕門鄉赤尼自然村,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現有僧人80人,屬寧瑪派紅教

◆崩貢寺:位於德欽燕門鄉石底村,始建於1637年,現有僧人50人,屬寧瑪派紅教

◆拖拉竹寺 :位於德欽燕門鄉拖拉村,現有僧人30人,屬寧瑪派紅教

◆玉仙寺:位於德欽縣奔子欄鄉牙隆村,始建於公元1618年,現有僧人33人,屬達隆噶舉派

◆禹功扎西曲批林寺:位於德欽尼通村,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屬噶瑪噶舉派

【登山活動】

卡瓦格博的高聳挺拔之美以及在宗教中的崇高而神聖的地位吸引了無數的中外旅遊者和登山者。然而,從二十世紀初至今的歷次大規模登山活動無不是以失敗告終。因此,梅里雪山至今仍是處女峰。

1991年,中日聯合登山隊對主峰發起了沖擊,他們從三號營地出發沖頂,上升至海拔6700米時天氣突然變得惡劣只好下撤准備第二天繼續沖頂。然而當晚當隊員與大本營進行過最後一次語音聯系後遭遇大規模雪崩,所有隊員全部遇難,長眠在了卡瓦格博。部分遺體於數年後被放牧的藏民在主峰另一側的大冰板發現。人類對雪山之神征服的嘗試又一次以徹底的失敗告終。從此也更讓人領會到藏族同胞對人與自然關系更為真誠和深刻的理解:人只有尊重自然愛護自然方能與自然和諧相處;人若一心與自然為敵,只意欲征服自然,則必將以滅亡告終。

現在,在梅里雪山下各個旅館和寺廟中,常能見到藏族同胞呼籲禁止攀登雪山的倡議書,其行文簡潔,話語犀利,其中卻實有深意。

登山記錄

◆1902年,英國登山隊,首登梅里主峰卡瓦格博失敗

◆1987年8-9月,日本上越山嶽會,因連續遭遇雪崩放棄攀登。攀登路線:明永冰川路線;攀登高度:5100米

◆1988年,美國克倫奇登山隊,攀登路線:明永冰川路線,攀登高度:4350米

◆1989年9月-11月,中日梅里雪山聯合偵察隊,攀登路線:雨崩方向,攀登高度:5500米

◆1990年11月-91年1月,中日梅里雪山聯合登山隊(第二次攀登),1991年1月1日-3日梅里雪山連降大雪,中方隊員6人, 日方隊員11人在5100米營地待機。1月3日晚22時30分C3營地與大本營最後一次通話。1月4日早晨失去聯絡,中日17名隊員失蹤。
攀登路線:雨崩方向,攀登高度:6470米(12月28日)

◆1991年1月6日—20日,梅里雪山搜索隊,中國登山協會4人1月9日到達大本營,西藏登山協會6人1月16日到達大本營,日本救援隊1月20日到達大本營因積雪過深,雪崩頻繁,1月21日終止搜索撤營,攀登高度:5300米C2營地

◆1991年4月15-6月6日,中日梅里雪山聯合搜索隊(日方12人,中方5人),因連續降雪,雪崩頻繁,被迫終止搜索。
攀登路線:雨崩方向,攀登高度:4500米

◆1996年10月-12月,中日梅里雪山聯合登山隊(第三次攀登),12月2日,日本方面預報4-6日梅里雪山有大降雪中央氣象台和雲南氣象台也證實了此預報為避免再度發生91年的慘劇,隊伍被迫下撤,12月8日撤營。
攀登路線:雨崩方向,攀登高度:5300米

迄今為止,過去15年中共有9次攀登梅里雪山。其中:中日聯合攀登有4次,日本單獨攀登1次,美國隊攀登過4次。自1996年後,國家明令禁止不允許攀登梅里雪山。

【朝山活動】

卡格博峰是藏傳佛教的朝覲聖地,每年的秋末冬初,成百上千藏民牽羊扶拐口念佛經繞山焚香朝拜(轉經)的場面,令人嘆為觀止。梅里雪山屬羊,若逢藏歷羊年,「轉經者更是增至百十倍。」

據傳,這項活動開始於藏傳佛教主要派系,噶舉派,噶瑪噶舉系,第二代轉世活佛噶瑪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