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地理探險筆記冰雪世界的遠征
①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
我只知復道科學畫報真正做到了科普制,我期期都看,愛不釋手,裡面的語言覺不多運用枯燥難懂的科學術語,反而是令人可以一口氣看完的佳品!
以前,我也有看一些別的雜志,可是都不如這本雜志那樣具有魔力!
他成功的化繁為簡了,讓任何年齡,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了解到我們這個新世界的前沿,使我們不致落伍。
他真正做到了科學普及的大任務,是值得其他科普雜志學習的,未免,不是人人都需要專業的雜志,大多數更期待看看整個世界
這是我對科學畫報的看法,我期期都看
另外,我極推薦science&vie,中文雜志名為《新發現》,也是把枯燥語言化繁為簡的好雜志,只是我這買不到.....真的很好,不騙你,裡面的文章也令人過目難忘,絕不枯燥。讓我們理解世界更好!
雖然也許幫不上什麼忙,但這是我親身的所得,希望對您有幫助
②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怎麼樣
我個人方面是來很喜歡源 只要你喜愛地理就應該感覺很好 下面是它的版塊
雜·志·內·容·版·塊
1、 天文、地理、地質、生物領域的科學進展與發現;30%
2、 探險和科考活動;10%
3、 國土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10%
4、 城市一飛機場鎮的起源變遷和規劃與改造;10%
5、 自然保護區;10%
6、 旅遊景點景區;10%
7、 人類文化遺存和珍稀生物的搶救與保護;10%
8、 民俗民情;10%
③ 《中國國家地理百科全書》是6冊還是10冊
《中國國家地理網路全書》( 珍藏版共10冊)
《中國國家地理網路全書(彩圖版)(套裝全6冊)》
通俗的說 普通版6冊 豪華版10冊
中國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在這片神奇偉大的土地上,山河壯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自然資源極為豐富。從冰雪覆蓋的喜馬拉雅、莽莽昆侖,到波瀾壯闊的深海大洋,從朔風凜冽的茫茫大漠
、藍天自雲的萬里草原,到錦綉江南的水鄉雅韻、奇美幽邃的山川大澤,國土民風、環境資源、經濟文化都各具特色,共同構成了我國的自然與人文景觀。
中國所處的多樣而美麗的地理環境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祖國的繁榮昌盛要靠具有高水平文化素質的全體人民的共同努力,只有如此,國家才能更加文明進步,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才能早日實現。地理教育同其他教育一樣是國民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使接受教育的國民基本掌握中國乃至世界的地理與風土人情的知識,牢牢建立自然資源有限性與合理利用和環境保護的意識。因此,《中國國家地理網路全書》的編輯出版,目的在於為全面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質提供一部好教材,滿足廣大讀者的需要。
20世紀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地理學己逐漸發展成為一門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具有跨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性質,在當前的大學科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的科學。本書配以2000多幅精美的圖片,十分形象地再現了我國的地理狀況,融知識性、實用性以及形象性、趣味性於一體。書中還特意選加了一些各地最著名的旅遊文化景點,使您在讀書之時.亦能感受到祖國大好河山的幽幽古韻和文化惰懷。
本書致力於中國地理知識的傳播.而不是高深的學術研究,讀者可以系統閱讀。
④ 地理教師必讀書目
1. 保羅·克瓦爾 《地理學思想史》
推薦語:本書以令人信服的論據,對上自古希臘下至21 世紀初的地理學思想作了全新的劃分。全書旁徵博引,層次分明,條理清楚,結構嚴謹,詳簡適當,譯述精當。
2.《山海經》
推薦語:《山海經》乃中國文化的珍品,是中國古人想像力的集中體現,深刻並鮮活地反映了上古時代的種種神話傳說。320 幅最珍貴的古版插畫,選自10 部國寶級版本。特別添加張步天教授獨家考據地圖,指明古地址的現代方位。
3. 阿瑟·格蒂斯《地理學與生活》
推薦語:地理學是一門古老的學科,最初僅指地球的繪圖與勘查,但發展到今天已經逐漸成為一門范圍廣泛的學科。相對於其他地理學書籍,本書特別突出了地理學與生活的相關性。對人體有害的天氣現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形態的變化、城市垃圾與危險廢物的處理等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均有涉及。
4.《中國國家地理》
推薦語: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是中國大陸著名的有關地理的雜志。因雜志社隸屬中國科學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專家學者作為該社顧問,同時還有許多戰斗在科考第一線的工作者與雜志社保持著密切聯系,因此具有很強的獨家性和權威性。
5. 斯特拉博《地理學》
推薦語:現存的唯一一部這樣的地理學著作:它范圍最廣泛、內容最全面地描述了直到羅馬帝國時代的整個古代西方世界。作者認為地理學應包括數理地理學和自然地理學兩大部分:前者以天文學和數學為基礎,後者研究地表和大氣圈的自然現象。他指出要很好地認識地理學,必須掌握有關天文學、數學、大地測量學和地理學史等基礎科學知識。
6. 祝穆生《方輿勝覽》
推薦語:中國古代地理總志叢刊,全書分為前集四十三卷,後集七卷,續集二十卷,拾遺一卷。前集自浙西路起,至海外四州止;後集為淮東和淮西兩路;續集自成都路起,至利西路止;拾遺則自覽安府至紹熙每府州各補數條。各集之末又有簡短的告白。
7. 酈道元《水經注》
推薦語:《水經注》因注《水經》而得名,《水經》一書約一萬余字,《唐六典·注》說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經注》看似為《水經》之注,實則以《水經》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
8. 錢穆《古史地理論叢》
推薦語:匯集了錢穆先生考論古代歷史地理的二十餘篇文章。作者以通儒精神將地名學、史學、政治經濟、人文及民族學融為一體,辨析異地同名的歷史現象,探究古代部族遷徙之跡,進而說明中國歷史上各地經濟、政治、人文方面的演進變遷。
9. 衛文傑《中學地理老師手冊》
推薦語:一本已經絕版的好書,對中學地理老師教學有著很大的幫助和啟發。
10. 史蒂芬·法里斯《大遷移——氣候變化與人類的未來》
推薦語:美國一位新聞記者對各種氣候問題的關注。這些閱讀,有益於我們從社會系統的角度去看待一些氣候變化與生態的問題,而不僅僅局限於簡單的學科角度。
⑤ 兩篇《中國國家地理》讀後感,兩篇讀書筆記,都600字以上
《中國國家地理》讀後感
昨晚我百無聊賴地來到了學校讀書館的期刊室,隨手拿起來兩本書:《旅遊學刊》和《中國國家地理》。隨便看了一下其中一本書的目錄,感覺那本《旅遊學刊》好像沒有什麼好看的。《中國國家地理》還不錯,裡面有說到格聶的「第十三女神」——格聶山,新疆的紅色作物、還有鹽路……不過最吸引我的是《難以相信中國發現大量的棄老洞》!
我們中國不是以敬老愛幼為傳統美德么?怎麼會有棄老洞的存在???我帶著一大堆的問號往下看。
在我國的湖北等地大量的棄老洞,它們的存在與當地廣為流傳的棄老傳說,對中華民族的敬老傳統提出了質疑和挑戰。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些游牧民族或者是一些野蠻人所為。可是在以前的中原也就是現在的山西也有類似棄老洞的生藏存在啊,把一個活生生的老人放裡面,想著就讓我覺得難過。
但是更讓我心寒的是:居然會有自殺型的棄老洞!!設計這個自殺裝置的設計者,要麼是一位徹底無情的嗜血殺手,要麼是一位完全絕望的溫情孝子。這個自殺孔的設計,究竟是對生命極度的冷漠,還是對親情的最後眷顧?是對無奈命運的屈服,還是對生命尊嚴的捍衛?
但是潘世東教授卻認為棄老洞昭示的是最自然、最理性的道教死之觀。
我對他的這種說法不甚贊同,既然是順其自然為什麼還要做
⑥ 《中國國家地理》《世界博覽》《國家人文地理》選一個訂閱,哪個更好看
《國來家人文地理》以精美自絕倫的圖片、生動有趣的文字,濃縮專業、權威、新銳的理念精華,奉獻給讀者大眾。以其原生態的視覺對地貌山川、人文地理進行深度解讀。內容豐富,知識性強,但意識形態濃厚。所以選擇《國家人文地理》好些。
⑦ 中國國家地理所有書籍有哪些(不包括雜志)
《圖說天下來》國家地源理系列(全套書名):
《失落的文明》《地球之謎》《地球之最》《世界100自然奇景》
《世界100文明奇跡》《全球最美的100度假天堂》
《全球最美的100魅力古城》《全球最美的100個地方》
《環球國家地理精華》《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精華》
《全球最神秘的100探險地》《全球最美的100國家公園》
《全球最美的100浪漫之城》《全球最美的100人類奇觀》
《人生要去的100個地方》《全球最美的100世外桃源》
《選美地球排行榜》
《歐洲環球國家地理》《非洲·美洲·兩極環球國家地理》
《亞洲·大洋洲環球國家地理》《全球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狂野非洲》
《全球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走遍美國》
《中國最美的100個地方》《中國最美的100風情小鎮》
《中國國家地理精華》《華北·華東中國國家地理》
《中南·西南中國國家地理》《東北·西北·港澳台中國國家地理》
《中國最美的地方西藏特輯》《中國最美的地方雲南特輯》
《中國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游遍台灣》《中國最美的100度假天堂》
《選美中國排行榜》《人生要去的100個地方中國篇》
⑧ ·《中國國家地理》2009年第七期的讀書筆記怎麼寫(2000字)
買本中國國家地理雜志亂七八糟的抄一點再加上些肉麻的話,你就可以收工了 Pass 你叫什麼?
⑨ 中國國家地理關於雅魯藏布大峽谷的介紹
雅魯藏布大峽谷(Yalung Zangbo Daxiagu),世界第一深度大峽谷。於1992年向世界公布。
雅魯藏布大峽谷北起米林縣大渡卡村(海拔2880米),南到墨脫縣巴昔卡村(海拔115米),雅魯藏布大峽谷長504.9公里,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處達6009米,是世界第一大峽谷。整個峽谷地區冰川、絕壁、陡坡、泥石流和巨浪滔天的大河交錯在一起,環境十分惡劣。許多地區至今仍無人涉足,堪稱「地球上最後的秘境」,是地質工作少有的空白區之一。
擬議中的雅魯藏布大峽谷自然保護區,總面積9600多平方公里,人口1.49萬人。雅魯藏布大峽谷不僅以其深度、寬度名列世界峽谷之首,更以其豐富科學內涵及寶貴資源而引起世界科學家的矚目,世界最大降水帶分布在布拉馬普特拉河—雅魯藏布江流域世界最北的熱帶氣候帶和自然帶分布在雅魯藏布大峽谷;世界上瀕臨絕種的古老物種生息繁衍在雅魯藏布大峽谷;世界上最豐富的水能資源、稀有生物資源分布在雅魯藏布大峽谷.
雅魯藏布大峽谷使全球熱帶氣候北移了六五百千米,是世界上同緯度最大的降水區,是全球抬升最快的地區.
西藏雅魯藏布江下游的雅魯藏布大峽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峽谷。大峽谷核心無人區河段的峽谷河床上有罕見的四處大瀑布群,其中一些主體瀑布落差都在30—50米。峽谷具有從高山冰雪帶到低河谷熱帶季雨林等9個垂直自然帶,麋集了多種生物資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種類的2/3,已知哺乳動物的1/2,已知昆蟲的4/5,以及中國已知大型真菌的3/5,堪稱世界之最。 雅魯藏布峽谷北起米林縣的大渡卡村(海拔2880米),南到墨脫縣巴昔卡村(海拔115米),雅魯藏布大峽谷長504.9公里,平均深度5000米,最深處達6009米,是世界第一大峽谷。整個峽谷地區冰川、絕壁、陡坡、泥石流和巨浪滔天的大河交錯在一起,環境十分惡劣。許多地區至今仍無人涉足,堪稱「地球上最後的秘境」,是地質工作少有的空白區之一。雅魯藏布江下游,江水繞行南迦巴瓦峰,峰迴路轉,作巨大馬蹄形轉彎,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峽谷。1994年,中國科學家們對大峽谷進行了科學論證,以綜合的指標,確認雅魯藏布幹流上的這個大峽谷為世界第一大峽谷。據國家測繪局公布的數據:這個大峽谷北起米林縣的大渡卡村(海拔2880米),南到墨脫縣巴昔卡村(海拔115米),全長504.6公里,最深處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峽谷。曾被列為世界之最的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深1880米,長400公里)和秘魯的科爾卡大峽谷(深3203米),都不能與雅魯藏布大峽谷等量齊觀。新華通訊社向全世界及時報道了這一消息,全球為之轟動。 1998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正式批准:大峽谷的科學正名為「雅魯藏布大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