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中國地理學會第十一屆理事會

中國地理學會第十一屆理事會

發布時間: 2021-02-26 19:35:59

①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所長是誰

現任所抄長葛全勝,研究員、博襲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現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所長、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旅遊研究與規劃設計中心主任等職務。2015年1月,在中國地理學會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第十一屆理事會副理事長。

② 中國地理學

中國地理學會(英文名:The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China,縮寫:GSC)是由全國廣大地理工作者自願組成、在中華人民共和專國民政部屬依法登記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全國性、公益性、學術性的社會團體,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發展地理科學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
學會掛靠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中國地理學會擁有全國會員2萬人,學會下設16個專業委員會、7個分會、6個工作委員會,聯系地方學會31個(未含台、港、澳),學會理事會設有分會:沙漠、冰川凍土、環境遙感、山地研究、長江流域開發、沿海開放地區研究分會。專業委員會:自然地理、經濟地理、地貌、氣候、水文、化學地理、歷史地理(附古地理組)、地圖和地理信息系統、世界地理、人文地理(附數量地理組)、海洋地理。此外,還有教育工作委員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對應國際地理聯合會委員會和編輯出版工作委員會。這些分會和委員會開展的工作,對地理研究和科學普及起到很大作用。

③ 葛全勝的介紹

葛全勝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現任中國科學院地內理容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所長、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旅遊研究與規劃設計中心主任等職務。2015年1月,在中國地理學會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第十一屆理事會副理事長。

④ 中科院地理所 葛全勝老師怎麼樣

我個人覺得還是挺好的一個老師。教學方面有實力,為人方面也沒有什麼不妥的版地方。


葛全勝,男權,漢族,1963年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現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所長、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旅遊研究與規劃設計中心主任。兼任國際全球環境變化人文因素計劃(IHDP)中國國家委員會秘書長,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IGBP)中國全國委員會秘書長,中國文物學會副會長、中國文物學會文物旅遊規劃與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地理學會理事、氣候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氣象學會理事,北京氣象學會理事,《地理研究》副主編。

葛全勝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現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所長、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旅遊研究與規劃設計中心主任等職務。2015年1月,在中國地理學會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第十一屆理事會副理事長。

⑤ 中國地理學會的會員信息

1.普通會員:具有中級職稱(或相當技術職稱)的地理工作者、與本會專業有關的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員、地理科學愛好者。
2.資深會員:年齡在65歲以上,滿足下列條件之一者:曾(現)任本會理事或二級組織的主任、副主任職務的教授、研究員(或相當技術職稱);從事地理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具有博導資格的教授、研究員;為我國地理科學事業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著名地理學家。
3.港澳台會員:居住在香港、澳門和台灣的永久居民,從事地理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具有相當中級職稱以上或與地理專業有關的科技工作者。
4.外籍會員:從事地理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的學者,對我國友好並具有相當國內高級職稱的外國籍的地理科技工作者。
5.學生會員:大學地理專業及與地理相關專業的在校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有關科研院所的在讀研究生。 1.有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2.對本會工作有批評建議權和監督權;
3.優先參加本會舉辦的學術活動和取得有關學術資料;
4.擁有平等發表學術觀點的權力;
5.會員擁有退會自由。
具體內容:(1)會員每人每年可以免費獲得6期《中國地理學會會訊》;(2)有資格參加中國地理學會組織開展的各項評獎活動,包括「全國青年地理科技獎」、「全國優秀中學地理教育工作者」等;(3)優先優惠參加中國地理學會組織的各項活動,包括組團出國參加學術會議和考察等;(4)優先優惠在中國地理學會主辦的刊物上發表論文;等等。 1.提交入會申請表一份,須有二名會員介紹或本會秘書處、專業(工作)委員會、分會、省市自治區地理學會推薦;或加蓋本單位公章後,報請中國地理學會秘書處審核、組織推薦。
2.交納一寸照片一張,黑白、彩色均可;
3.首次申請須一次性繳納4年的會費;
4.由學會理事會(理事會閉會期間,由常務理事會)按本會章程規定的會員條件審批;
5.由學會秘書處辦理收繳會費、製作發送會員證等手續。

⑥ 哪些人可以加入中國地理學會

中國地理學會關於會員重新登記和吸收新會員的通知
為了建立健全會員檔案和管理制度、掌握會員人數,及時做好為會員的服務工作,在中國科協及國家民政部的要求下,1999年,中國地理學會第七屆常務理事會研究決定,對中國地理學會會員進行重新登記工作,在中國地理學會秘書處建立會員個人檔案,同時收取會費,並重新核發會員證。到2006年10月,已有6000多名會員辦理了重新登記或新入會手續,同時交納會費、辦理新會員證。但這與中國地理學會原有近20000名會員和全國20萬地理工作者(包括中學地理教師)相比,還有絕大多數會員沒有辦理重新登記手續以及90%的地理工作者沒有加入到自己的學術組織中來。為此,希望還沒有辦理重新登記手續的中國地理學會會員,盡快來中國地理學會學會秘書處辦理;同時,我們也歡迎符合條件的地理工作者或地理科學愛好者,以及在校高年級學生加入本會。

2004年5月在天津召開的「中國地理學會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對本會會員、會費等事宜作了新的調整。具體內容如下:

一、會員種類

個人會員,其中包括普通會員、資深會員、港澳台會員、外籍會員和學生會員。

二、會員條件

1.普通會員:具有中級職稱(或相當技術職稱)的地理工作者、與本會專業有關的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員、地理科學愛好者。

2.資深會員:年齡在65歲以上,滿足下列條件之一者:曾(現)任本會理事或二級組織的主任、副主任職務的教授、研究員(或相當技術職稱);從事地理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具有博導資格的教授、研究員;為我國地理科學事業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著名地理學家。

3.港澳台會員:居住在香港、澳門和台灣的永久居民,從事地理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具有相當中級職稱以上或與地理專業有關的科技工作者。

4.外籍會員:從事地理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的學者,對我國友好並具有相當國內高級職稱的外國籍的地理科技工作者。

5.學生會員:大學地理專業及與地理相關專業的在校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有關科研院所的在讀研究生。

三、會員權利

1.有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2.對本會工作有批評建議權和監督權;

3.優先參加本會舉辦的學術活動和取得有關學術資料;

4.擁有平等發表學術觀點的權力;

5.會員擁有退會自由。

具體內容:(1)會員每人每年可以免費獲得6期《中國地理學會會訊》;(2)有資格參加中國地理學會組織開展的各項評獎活動,包括「全國青年地理科技獎」、「全國優秀中學地理教育工作者」等;(3)優先優惠參加中國地理學會組織的各項活動,包括組團出國參加學術會議和考察等;(4)優先優惠在中國地理學會主辦的刊物上發表論文;等等。

四、會員義務

1.執行本會的決議;2.維護本會合法權益;3.完成本會交辦的工作;4.積極參加本會的有關活動;5.按規定繳納會費;6.向本會反映情況,提出有關建議。

五、會費標准

1.普通會員:每人每年50元人民幣(中學教師每人每年可繳納30元人民幣);

2.資深會員:不規定繳納會費標准,會員可自願繳納或捐贈;

3.港澳台會員:每人每年50元人民幣;

4.外籍會員:每人每年50美圓;

5.學生會員:每人每年10元人民幣。

六、入會程序

1.提交入會申請表一份,須有二名會員介紹或本會秘書處、專業(工作)委員會、分會、省市自治區地理學會推薦;或加蓋本單位公章後,報請中國地理學會秘書處審核、組織推薦。

2.交納一寸照片一張,黑白、彩色均可;

3.首次申請須一次性繳納4年的會費200元/人(中學教師須一次性繳納5年的會費150元/人);

4.由學會理事會(理事會閉會期間,由常務理事會)按本會章程規定的會員條件審批;

5.由學會秘書處辦理收繳會費、製作發送會員證等手續。

請將上述申請表、照片和會費一同寄到中國地理學會秘書處(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大屯路甲11號;郵編:100101;電話:(010)64870663、64889598;E-mail:[email protected])。

我會接到上述材料後,隨時將會員情況存入資料庫,並製作身份證樣式的帶有效期的會員證,連同會費發票一起交給會員本人會。

⑦ 節事活動策劃與組織管理的作者信息

戴光全,1988年6月畢業於華東師范大學,理學學士;2004年6月研究生畢業於中山大學人文地回理學專業,理學博士答。廣州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地理學會旅遊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地理學會第十一屆理事會理事。熟悉旅遊地理學、市場營銷學,經濟管理學等方面的理論。主要研究包括節事旅遊及大型活動、事件與事件旅遊、區域發展與旅遊規劃,旅遊經濟學、旅遊管理學,先後主持和參加多個省市、各個層次的區域旅遊規劃和旅遊景區規劃、旅遊項目策劃的相關研究近30項,公開發表和出版論文、教材、譯作、著作,規劃文本共50多篇(冊)。

⑧ 中國地理學會的發展歷史

中國地理學會是中國成立最早的學術團體之一,它的前身是1909年張相文在天津創建的中國地學會,和由翁文灝、丁文江、竺可楨等人發起,於1934年3月在南京成立的中國地理學會。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地學會與中國地理學會合並為中國地理學會。1953年在北京召開合並後的第一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第一屆理事會,竺可楨任理事長。當時全國會員有500多人。合並後中國地理學會發展迅速,50年代各省區陸續成立地理學會或分會,20世紀60年代以來各專門委員會也陸續成立。1956年8月、1963年11月選舉產生第二、第三屆理事會,竺可楨連任理事長。1979年12月、1985年5月選舉產生第四、第五屆理事會,黃秉維連任理事長。1991年6月選舉產生第六屆理事會,吳傳鈞、陳述彭、施雅風、張蘭生任理事長。1995年12月選舉產生第七屆理事會,吳傳鈞任理事長。1999年11月選舉產生第八屆理事會,陸大道任理事長。2004年5月選舉產生第九屆理事會,陸大道任理事長。
2014年12月27-28日,中國地理學會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與會代表選舉產生了中國地理學會第十一屆理事會。中國科學院院士傅伯傑當選為第十一屆理事會理事長,陳發虎、崔鵬、葛全勝、宮輝力、冷疏影、劉寶元、劉毅、陶澍、薛德升、楊桂山、俞立中、張國友當選為副理事長,劉毅當選為秘書長(兼)。
大會期間召開了中國地理學會第十一屆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討論通過了常務理事會議事規則、副理事長分工,以及聘請顧問、名譽理事、副秘書長等,並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提名、推薦工作進行了部署。

⑨ 戴光全的基本情況

2001.9-2004.7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 博士研究生,獲博士學位
1999.9-2001.7 中山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學院 碩士研究生,提前攻讀博士學位
1984.9-1988.7 華東師范大學大學地理系 本科,獲學士學位 2008.3— 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會展經濟與管理系 系主任
2008.1— 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會展經濟與管理系 副研究員
2007.1-2007.7 華南理工大學旅遊與酒店管理學院旅遊會展管理系 系主任
2007.1-2007.12 華南理工大學旅遊與酒店管理學院 副研究員
2004.7-2006.12 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
1988.5-1999.8 雲南經濟管理幹部學院、雲南財貿學院 助教、講師 1. 2004年12月起,擔任中國地理學會旅遊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
2. 2005年3月起,任廣東省地理學會第十一屆理事會理事
3. 2005年5月起,任國際節慶協會(IFEA)·中國委員會、北京節慶文化發展中心專家會員
4. 2005年10月起,任廣東省地理學會第十一屆旅遊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5. 2006年2月起,任國際節慶協會(IFEA)·中國委員會、北京節慶文化發展中心《中國節事年鑒》編委會委員
6. 2008年7月起,任中國地理學會會員

⑩ 吳玉鳴的介紹

吳玉鳴,1968年生,男,漢族,甘肅定西人。西北師范大學理學學士、碩士,華東師范大學理學博士,清華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後;華東理工大學空間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商學院城市與區域分析實驗室副主任、經濟發展研究所、商學院經濟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商學院經濟學系計量經濟學與統計學教研室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成果鑒定專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評審專家;中國區域科學協會理事/空間分析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能源經濟與管理研究分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中國地理學會人文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華東師范大學中國東西部合作研究中心理事/研究員/學術委員會委員,貴州財經大學—貴安新區黨工委「貴安新區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廣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建設研究基地——廣西師范大學西南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兼職教授,上海瞻望投資咨詢有限公司高級咨詢顧問、首席分析師;曾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廣西高等學校優秀人才資助計劃」人選,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亞洲開發銀行(ADB)能源項目顧問(2006-2007);曾擔任廣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建設研究基地——廣西師范大學西南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創始負責人、首任主任。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