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國家地理100個攝影

國家地理100個攝影

發布時間: 2021-02-26 18:25:25

『壹』 如何成為國家地理攝影師

首先,自己要有一定的攝影基礎或者常識,並且越熟悉越好。這樣的話內,他們再調整和布光的時候容,不用他告訴你你就懂了。其次,要做有心人,對有用的知識要做日常的記錄,積少成多,時間長了就成專家了。第三,再一個地方學的夠了,就換一個地方,比如你看這個攝影師的東西你學的下不多了,可以換個影樓試試,走3個以上,你的成長會很塊的。第四,自己去考一個攝影師證書,基礎差也可以先考再去當助理。

『貳』 中國國家地理的攝影師都是什麼水平

這個基本上很難!!
除去技術上的東西不說,光是體力和機遇就很不容易
能當這個攝影師的都很不簡單的
作品得不一般吧,有與眾不同的東西。

不過可以朝著這個目標前進

『叄』 如何成為一名國家地理攝影師待遇如何

首先,自己要有一定的攝影基礎或者常識,並且越熟悉越好。這樣的話,他版們再調整和布光的時權候,不用他告訴你你就懂了。其次,要做有心人,對有用的知識要做日常的記錄,積少成多,時間長了就成專家了。第三,再一個地方學的夠了,就換一個地方,比如你看這個攝影師的東西你學的下不多了,可以換個影樓試試,走3個以上,你的成長會很塊的。第四,自己去考一個攝影師證書,基礎差也可以先考再去當助理。結合學到的知識理解現場的技術應用,差不多了可以自己開一個多好!!

『肆』 攝影界的最高獎項是什麼

攝影界的最高獎項是普利策獎。

普利策獎(Pulitzer Prize)亦稱普利策新聞獎,是於1917年根據美國報業巨頭、匈牙利裔美國人約瑟夫·普利策的遺願設立的獎項。七、八十年代已經發展成為美國新聞界的一項最高榮譽獎,現在,不斷完善的評選制度已使普利策獎被視為全球性的一個獎項。

一個世紀以來,普利策獎一直是新聞業的標桿,與美國社會一同經歷了戰爭硝煙、政治丑聞和錯綜復雜的社會問題。從最初的新聞獎,普利策獎現在還設立了包括文學、藝術在內的綜合獎項,其影響力歷久不衰。

普利策獎包括十四項新聞類獎項和七項創作類獎項組成,新聞類獎項的獲獎者不限國籍,但必須在美國媒體中發表過作品。而創作類的獎項則必須是美國公民。唯一的例外是歷史寫作獎,如果作者身為外籍人士,但寫作的作品涉及美國史,仍有機會獲得這一獎項。

約翰·肯尼迪(John Kennedy,1917年5月29日-1963年11月22日)是唯一獲得這個獎項的美國總統。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2018世界品牌500強》榜單,普利策獎排名第453。

(4)國家地理100個攝影擴展閱讀:

攝影簡史

1842年5月5日,德國漢堡發生了一次大火,大火連燒了四天,比鷗烏和史特爾茨納二人奔赴火場,拍下了有關廢墟的許多照片,後來大多失散,僅存一幅。這次拍攝和這張照片是今天人們公認的世界上第一次新聞攝影活動和第一張新聞照片。

攝影術的誕生是隨著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應運而生的,150多年來,它經歷了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由低速向高速、由手工向自動化方向發展的過程,但萬變不離其宗,總也脫不開照相機和膠卷的傳統模式,代代相傳,直至今日。

100多年來,人們也一直在為尋求一種新的感光材料和更為方便實用的攝影方法而苦苦追求,以取代復雜、陳舊、落後的傳統攝影方式。

二十世紀末葉以來,伴隨著計算機在各個領域的迅速普及,數字時代已經來臨,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新的沖擊,應運而生的數碼相機,開拓了數字影像豐富的世界。數碼相機的誕生,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攝影工藝和攝影體系,

它不僅影響並改變著攝影業的經營觀念 、經營方法、管理及服務質量,而且導致每一位攝影工作者創作觀念、創作方法的更新。可以說,數碼攝影是世紀之交攝影技術領域中的一次非常引人注目的革命。數碼攝影為新聞攝影、圖片等各類攝影開創了發展的新機遇,

在新舊技術的轉型期,我們能否做出快速反應,及早切入,充分享受高科技給人類提供的創作愉悅,也是我們攝影工作者面臨的新課題。

數碼攝影的誕生,向傳統攝影發起了嚴峻的挑戰,迫使我們不得不從零開始,來認識數碼相機。而數碼相機就是由無數個0和1在計算機里或電子器件里排在一起。

通俗一點的講,數碼相機就是用電子元器件(一般是CCD或CMOS)替代膠卷作為感光材料並將其所攝物體記錄下來的圖像以數碼的形式保存在可多次重復使用的存儲卡中的照相機。後邊的事情就交給電腦(也稱「電子暗房」)去完成。

現代社會進入了數字時代,隨著圖片處理的電腦化,傳遞方式的通訊衛星化,幅大量多的彩色化趨勢的發展,必將為新聞攝影帶來新的繁榮和發展,

尤其在中國,數碼相機在新聞攝影中的應用仍處在一個上升和發展的時期,新聞攝影將會充分利用電腦的強大優勢,以嶄新的面目和姿態在信息傳播領域發揮新的獨特重要作用。

『伍』 有哪些世界聞名的攝影獎項

1、世界新聞攝影比賽

世界新聞攝影比賽(WPP)又稱荷賽,是1956年由荷蘭三位攝影家發起創立的基金會支持的,該基金會的宗旨是:「在全世界范圍內引起並增強人們對新聞攝影的廣泛興趣,傳播信息並加強國際間的相互理解。」

四十年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的規模在不斷擴大,每年都有數十個國家近萬幅作品參賽,比賽項目發展到9類19項,是世界上參與范圍最廣,最具代表性和權威性的新聞攝影大賽。荷賽每年還常增設一些特別獎,如「匈牙利李斯特獎」、「奧斯卡·巴納克獎」等。

荷賽所涉及的題材的多樣性使其參賽及獲獎照片不但能基本涵括每年的重大事件,也能深入人類的日常生活,它的作品已成為人類所處的時代和歷史的見證。

2、哈蘇國際攝影獎

哈蘇基金會是由厄納和維克多·哈蘇捐贈的遺產於1979年建立的。基金會的宗旨是促進自然科學和攝影領域的科學教育和研究。該基金會每年都撥款資助眾多項目,其中之一就是每年一度的哈蘇國際攝影獎。

1989年,該基金會在瑞典哥德堡成立並向公眾開放了哈蘇攝影中心(哈蘇中心),該中心已經舉辦了一系列展覽和文化演講活動。值得一提的是,該中心還建有一個面向研究者和學生的攝影研究與參考書圖書館,收藏有包括歷屆哈蘇國際攝影獎獲獎者作品在內的豐富的圖片。

哈蘇國際攝影獎創辦於1980年,當前已經逐步成為一項國際攝影界重要的攝影賽事,主要宗旨是獎勵「一位公認的攝影師的主要成就」。該獎項由一批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攝影家和資深專家推薦3名候選人,最終得主則由哈蘇基金會董事會從3名候選人中選定。

3、普利策新聞攝影獎

開始於1917年的普利策獎由美國著名報人約瑟夫·普利策創立,主要分為新聞獎和文化藝術獎。

普利策逝後立下遺囑,將財產捐贈給哥倫比亞大學,設立普利策獎,獎勵新聞界、文學界、音樂界的卓越人士,該獎自1917年以來每年頒發一次。 85年來,普利策獎象徵了美國最負責任的寫作和最優美的文字。

特別是新聞獎,更是美國報界的最高榮譽。每一個希望有所作為的美國記者無不以獲得普利策新聞獎作為奮斗的目標。 普利策獎的評委由有成就的名記者組成。

當年的優勝者由評委審查、挑選,但評選結果需經哥倫比亞大學顧問委員會通過,並由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宣布。 首屆普利策攝影獎是1942年頒發的。此後,除1946年外,每年頒發一次。從1968年開始,攝影類增設了專題新聞攝影獎,獲獎作品通常由一組照片組成。

普利策攝影獎獲獎作品具有重要意義。不少美國人對於許多重大事件的深刻印象是由當年普利策獎獲獎照片形成的。事實上,許多美國人是通過回憶他們第一次看到這些影像時正在做什麼來記錄自己的一生的。

4、國家攝影大典

國家攝影大典是國家攝影一年一度、面向全球攝影人的年度盛典,是全球攝影產業發展的風向標,同時也是一年一度全球攝影人的思想盛宴。

一年一度的國家攝影大典,將對本年度涌現出來的全球攝影領域的大事件進行盤點;將對本年度涌現出來的影響全球的圖片進行評選和頒獎;將對本年度涌現出來的攝影事件進行多角度的剖析;將對下一年度及未來全球攝影發展趨勢進行分析、預測和展望。

2012年4月22日,國家攝影大典首屆盛典在中國北京勝利舉行,1200多人參加了本屆盛典,會議現場展出了1000多幅優秀攝影作品。盛典還對首批「達蓋爾獎」進行了揭曉和頒獎。

國家攝影大典是全球攝影人的尖峰盛會,每年將在不同國家或不同地區舉行。

5、達蓋爾獎

達蓋爾獎,是國家攝影大典的最高獎項,以照相機的發明人法國著名發明家、化學家和藝術家路易·雅克·曼德·達蓋爾(Louis·Jaque·Manteis·Daquelle)的名字命名。為了紀念他對人類攝影事業的貢獻,國家攝影大典把每年的最高榮譽獎定為達蓋爾獎。

(5)國家地理100個攝影擴展閱讀:

攝影簡史:

1842年5月5日,德國漢堡發生了一次大火,大火連燒了四天,比鷗烏和史特爾茨納二人奔赴火場,拍下了有關廢墟的許多照片,後來大多失散,僅存一幅。這次拍攝和這張照片是今天人們公認的世界上第一次新聞攝影活動和第一張新聞照片。

攝影術的誕生是隨著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應運而生的,150多年來,它經歷了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由低速向高速、由手工向自動化方向發展的過程,但萬變不離其宗,總也脫不開照相機和膠卷的傳統模式,代代相傳,直至今日。

100多年來,人們也一直在為尋求一種新的感光材料和更為方便實用的攝影方法而苦苦追求,以取代復雜、陳舊、落後的傳統攝影方式。

二十世紀末葉以來,伴隨著計算機在各個領域的迅速普及,數字時代已經來臨,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新的沖擊,應運而生的數碼相機,開拓了數字影像豐富的世界。

數碼相機的誕生,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攝影工藝和攝影體系,它不僅影響並改變著攝影業的經營觀念 、經營方法、管理及服務質量,而且導致每一位攝影工作者創作觀念、創作方法的更新。

可以說,數碼攝影是世紀之交攝影技術領域中的一次非常引人注目的革命。數碼攝影為新聞攝影、圖片等各類攝影開創了發展的新機遇,在新舊技術的轉型期,我們能否做出快速反應,及早切入,充分享受高科技給人類提供的創作愉悅,也是我們攝影工作者面臨的新課題。

數碼攝影的誕生,向傳統攝影發起了嚴峻的挑戰,迫使我們不得不從零開始,來認識數碼相機。而數碼相機就是由無數個0和1在計算機里或電子器件里排在一起。

通俗一點的講,數碼相機就是用電子元器件(一般是CCD或CMOS)替代膠卷作為感光材料並將其所攝物體記錄下來的圖像以數碼的形式保存在可多次重復使用的存儲卡中的照相機。

後邊的事情就交給電腦(也稱「電子暗房」)去完成。 現代社會進入了數字時代,隨著圖片處理的電腦化,傳遞方式的通訊衛星化,幅大量多的彩色化趨勢的發展,必將為新聞攝影帶來新的繁榮和發展,以嶄新的面目和姿態在信息傳播領域發揮新的獨特重要作用。

『陸』 國家地理百年紀念典藏全100集的片單明細

1.埃及:永恆之路
2.浴火重生
3.雨林
4.情同手足黑猩猩
5.重返喜馬拉雅山
6.超視覺世界
7.北極冰原
8.黃石公園
9.巴拿馬生態
10.大堡礁
11.澳洲袋鼠王國
12.神秘三角洲
13.埃及秘辛
14.飽受劫難的聖城
15.鬼斧神工巴里島
16.西班牙之魂
17.偉大的印度鐵路
18.飛越非洲
19.恐龍獵人
20.貓咪的秘密日記
21.好馬一族
22.狂野的海豚
23.狗兒真奇妙
24.拯救大熊貓
25.時空大冒險
26.世紀探險家
27.茫茫深海鐵達尼
28.南極冰原
29.神秘的地底世界
30.火車之戀
31.失落的馬雅文明
32.世紀寶藏
33.非洲野生動物
34.澳洲動物探秘
35.虎域
36.鱷魚王國
37.犀牛的哀歌
38.白狼
39.象族
40.美女與野獸-豹的故事
41.維蘇威火山的陰影
42.國家地理百年紀念
43.俾斯麥戰艦
44.超級攝影師
45.暗夜之王
46.非洲歷險
47.眼鏡蛇王
48.森蚺奇境
49.貓謎
50.滄海浮生記。51.獵鯊
52.愛爾蘭駿馬
53.捍衛花園
54.加拉帕哥髭蜥
55.窺探自然
56.深海搜奇
57.黑猩猩
58.小宇宙:致命一擊
59.雨林頂探險家
60.叢林海戰
61.偉大的吳哥窟
62.白宮
63.大雪崩
64.致命流沙
65.火山
66.憤怒的地球
67.殺人浪
68.氣旋風暴
69.雪地之虎
70.安地斯山羊駝
71.美國頻臨絕種動物
72.喀拉哈里之狐
73.大海怪
74.加勒比海底世界
75.非洲古文明
76.中國大漠之寶
77.印度帝國
78.印加古城之迷
79.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80.西藏禁地
81.珍珠港
82.自然的蛻變
83.與象共舞
84.孤鷹林白
85.生命之歌
86.深海探險隊
87.中途島戰役
88.二次大戰秘辛
89.巴拿馬運河
90.興登堡飛船
91.航向太空
92.超越顛峰
93.絲路
94.地中海沉船之迷
95.瑪雅王國之秘
96.愛琴海古文明
97.冥界的呼喚
98.人類起源之迷
99.響尾蛇
100.鱷魚的最後晚餐

『柒』 《國家地理百年攝影經典》多少錢

是這本書嗎?

售 價:200.00元

『捌』 國家地理攝影代表攝影的最高水平嗎

攝影界有許多獎項 比如國家地理 比如荷賽獎 各有各自的領域 國家地理 是最高水平 但是 領域是人文地理 個人意見 請指正國家地理攝影代表攝影的最高水平嗎

『玖』 國家地理100集珍藏下載地址+字幕

全套資源,下載即可

『拾』 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攝影師的薪水是多少啊

國家地理的簽約攝影師待遇不錯的,他們拍攝一個專題經費充足。大約10年前遇到過一位版,拍攝「發展中的權中國」,攝影師的資金有10萬人民幣,當時很震驚。
在藝術領域內,國家地理的攝影師確實不算是頂級的。
他們會與拍攝風格和內容都與他們需求相似的攝影師合作。比如,你拍水下,拍過很多很好,就有可能與他們合作。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