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中國國家地理2020日歷

中國國家地理2020日歷

發布時間: 2021-02-26 17:47:40

❶ 成都到西寧高鐵什麼時候通車

西寧到成都的高鐵還在規劃中,修都還沒開始修,通車就更遙遠了。

❷ 日歷上黃道吉日是什麼意思

黃道吉日,是中國傳統歷法「黃歷」(也叫萬年歷)中的特有詞彙,指的是諸事皆宜專的日子。中國人自古屬有觀天象測凶吉的理論觀,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了關於日子的吉凶的記載。這種獨特的測吉凶擇日文化源遠流長,深入人心,在民間具有深遠而廣泛的影響;中國人並沒有特意保護其存在,而是自然而然的傳承了下來。
古人依據天體星象運行變化對人類影響的規律制定了黃黑道日,從而對國人的用事擇日趨吉避凶提供了一定的參考與選擇,這種擇吉文化自古以來已深入中國人的思想,無時無刻的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已經形成了一種習俗。

❸ 山東省國道取消單點測速了嗎

截止到2020年11月,山東省國道還沒有取消單點測速,但是山東省的高速已經取消單點回測速了,答全面啟用了區間測速,國道的路況環境相對復雜,區間測速在很多路段不是很適合。

排查限速標准忽高忽低、限速標志缺失(遮擋、污損等)、施工路段限速標志設置不規范、測速提示標志不明顯、設備設置不合理、導航軟體播報信息不準確等問題。

對單點測速設備記錄的超速違法數據予以留存,不作為罰款、扣分依據,僅作為發生交通事故時責任認定的依據。


(3)中國國家地理2020日歷擴展閱讀:

山東省國道被公認為是中國路況最險峻、通行難度最大的公路,它所穿越的青藏高原東部橫斷山脈地區是世界上地形最復雜和最獨特的高山峽谷地區,被稱為「心靈在天堂,身體在地獄」。建議遊玩時長30天,建議游覽時間每年8-10月。

作為在北緯30度地區為數不多的大通道,是連接了中國最多的省份的公路。也因為其自然景觀的豐富多彩而被稱為中國的景觀大道。在2006年第10期的《中國國家地理》雜志中對於318國道作了全面而深入地介紹。

❹ 為什麼頌拓斯巴達上面時間2020年1月1日不是星期三

因為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地方的立法都不一樣,關於日歷的日期也不一樣,比如農歷的1月1日和公歷的1月1日就是不一樣的,所以你說的這個拓斯巴達的立法應該與功力是不一樣的。

❺ 日歷是多少年一個輪回

天乾地支相配合
60年一個輪回
通常稱一甲子

現在用陽歷了,但是到底好不好呢?
且看下文:

"我們的六十花甲,就是根據干支來的,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這樣天干與地支配起來,便可以代表太陽系統這個天體和地球產生萬有的變化;其中以氣象的變化是最大的,也最顯著,容易見到。萬有的變化,各有不同,於是用干支配合,而且是天乾的陽配地支的陽,天乾的陰配地支的陰,陽配陽,陰配陰,依照次序輪流配合,完全相互配合,剛好滿六十個相配,成一周期,又從甲子開始,所以名為六十花甲。
這種六十花甲的配合,現在的人不大用了,但它到底好不好呢?將來可以看到,它好得很的。它記天體的運行,六十年一個大轉,不管歲差如何(即天文上所謂的躔度,也就是古代說的太陽與地球間一天走一度,走完了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之一為一年;以三百六十天為一年,尚有剩餘,將其剩餘下來的度數,累積變成洞月,這就是陰歷的計算。而陽歷則是每年有七個月是三十一天,因為方法不同,數字一樣),但六十花甲算下來,億萬年的宇宙數字,亦不差分毫,這是一個很偉大的法則。試看中國的歷史,每個朝代換了、皇帝換了、年號換了,可是六十花甲的歲次是固定不變的,必然六十年一轉。 "

參考: 易經雜說節選
===========================
第三部分 天干與五行
作者:南懷瑾

五行之外,還要加上干支,要學《易經》的卜筮,沒有什麼秘訣,不外是五行卜筮,重點在五行,不是在八卦。真用卦來斷事情,又是另外一個體系,所以嚴格說來,五行和八卦兩種體系是分開的。但幾千年來,大家都把它混合在一起。
現在介紹的是天干文化,天干文化也很古老。我們研究《易經》發展史、中國文化發展史,知道天干文化也比《周易》古老得多。天乾地支,我們現在可以從甲骨文里找出來,可見這個文化的來源很早。中國人發展最早的是天文,發展到最高級的時候,就歸納起來用十個符號作代表,這十個符號就名天干,亦作「天斡」,不過「天干」是漢以後用的名詞,其實應該用「天斡」才對,不必用「天干」這個詞。天干就是五行的法則,意思是說:「在這個太陽系中,地球和外面的星球,彼此干擾的作用。」以現在的地球物理學來說,說是地球和各個星球的放射功能,彼此吸收互相發生作用。例如太陽能的放射,對我們地球人類的干擾很大,尤其學通訊、電子、太空學方面的人都很清楚,而我們中國老早就了解,對於這種天體的運動、物理世界的運動,用木、火、土、金、水來代表,說明相生相剋的道理。但人類文化進步了,這個五行的生克法則不夠用,因此我們的祖先,發現了五行的雙重作用,天體在物理世界中,又用了十個字的符號,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並編定圖案如下:

天干五行配

看到上頁的圖案,和前面五行的方點陣圖案配合起來,就可以知道,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
這里要問,東方或木,都是一個方位或一個動能,為什麼要用甲和乙兩個符號來代表?這中間又有另一個法則,這套法則在中國的算命卜卦上很用得到。假使為了算命而學算命,我不贊成。但我發現,中國算命卜卦的這套法則,裡麵包涵了很大的科學和哲學的道理,可惜因為古代的政治思想,不願意發展科學,所以這一套很好的法則,只好向算命卜卦這一方面發展。不過好在有江湖算命卜卦的人,能夠把這一套法則保留下來,從另一角度看,他們也的確很偉大。所以有人說到算命卜卦是迷信,我就問他們懂不懂,而他們卻不懂,對於自己所不懂的東西,隨便加一個罪名,指其為「迷信」、為「騙人的」,這是多可怕的武斷。這一套法則流傳了幾千年,而真正研究它的,都是第一流聰明人,試想想四千年來第一流聰明的人,都在研究它,即算它能騙得了人,也有它騙人的道理。我們要批評它,不妨先研究它騙的方法,等研究過了,再說它是迷信,這時才可以作結論。自己並沒有研究過,還不懂它,就說它是騙人的迷信,這才是真正的迷信——迷信自己的狂妄。可惜現在沒有人重視它,沒有大量的投資,沒有充分的實驗設備和場所。否則的話,如果加以實驗,可以發現這項法則會有很多科學的道理,譬如說飛機,早在戰國時候就有飛機,不過是不坐人的無人飛機,用木料製造。晉朝時候也有人製造成一個鳥,放出去以後,不需人控制,會在空中飛翔,到一定的時間,又會在原地降落,這在歷史上都有證據的。就是現在還保存的中國樂器和一些器皿,如銅壺滴漏等等,都是依據這套法則發明製造的,而當時並沒有現代的科學公式,只是當時沒有用這套法則向科學這方面發展。為什麼中國古代沒有用這套法則作科學的發展?這也有它的道理,因為物質文明愈發達,人的慾望就愈高,人的慾望愈高,社會就愈亂,這是中國的人文思想。

天乾的陰陽

但是這一套法則,是來自科學的,如東方木,又為什麼用甲、乙兩個字來代表?而成為甲木和乙木呢?甲木是代表生長的原素,乙木是成形了的代表,換言之甲木是代表生發的物理,乙木是代表成形的物質。丙與丁亦是如此,丙是代表火的原素,丁是代表成形的火。戊己、庚辛、壬癸都是如此。而這中間又分陰陽,如甲木為陽木,乙木為陰木,丙為陽火,丁為陰火,庚為陽金,辛為陰金,壬為陽水,癸為陰水,戊為陽土,己為陰土。如中國醫學,在《內經》上女人的第一次月經來,我國古代認為直接說出女人的隱秘很不禮貌,所以說「女子十四而天癸至」。為什麼不說「天壬」至?因為月經是成形了的水,同時女子屬陰,所以稱為「天癸」。如果把這套東西融會貫通起來,就可以發現它並不是迷信,而是科學,至少是古代的中國科學,而且這種科學在人類的文化中,還維持了這許多年。
說到天癸,便涉及到中醫了,對於人的身體而言,現在最流行的針灸,有一本書名《甲乙經》,許多人也沒有弄清楚,中醫關於人身各部位的代表為木屬肝,火屬心,金屬肺,水屬腎,土屬脾。這個五行和內臟的關系現在懂了,那麼金生水,肺出了問題的時候,腎一定虧,所以生肺病的人,臉紅紅的,而是腎水不足,火氣上升。肺病到了相當嚴重,腎盂就特別擴大,就是腎虧,所以中醫之難學是除了講究內臟的個別功能以外,還講究互相影響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因素,也就是生克的道理。而西醫則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頭痛只是病的現象,不是病的根源。因為生克的關系,任何一個內臟,都可以產生頭痛的病象,所以高明的中醫講究氣化,如患糖尿病的人,是屬腎水的病,但一定與心火有關系,心臟也會受影響,發生問題,這就是五行生剋的道理(這里特別要補充一點,五行的生克,每一「行」都與其它四「行」有關,如「土」是生金的,克水的,但亦被火生,被木克)。所以中醫能站得住,針灸亦是一樣,中醫的醫理,病在上者治其在下,病在下者治其在上,病在左者治其在右,病在右者治其在左,病在內者治其在外,病在外者治其在內。譬如中醫說肝生於左,而西醫指責錯了,其實中醫一點沒有錯,因為中醫不是講物質形態,而是講氣化,中醫說肝生於左,是肝屬木,木在東方,東方在左,這是五行生剋的氣化,所以肝生於左是對的。由此可知人必須讀《黃帝內經》,懂了《黃帝內經》就懂得養生之道,也懂得如何修道了。

地支

五行和天干配合,包涵了這許多,再下來配合地支,便又不同了。地支有十二個: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地支有人寫作「地技」,表示乾的分又,其實就是「支」,支持的支。地球本身的作用,亦就是太陽系中,月亮和地球發生的作用,節氣的關系作用,後面再詳述。
先在這里介紹,中國古代的醫學有兩大派,在養生之道上,一派注重腸胃,一派注重腎。所有的病,大部分從腸胃來,不過我的經驗,南方的醫師注重胃,年紀大的人尤其要注重腸胃,北方的醫師注重腎。年輕人也要注重腎的保養,青年腎虛,到中年以後,一切病象都來了。性知識教育愈開放,青年人的病害愈多,原因是腎虧,必須要保重。
關於地支這一套東西,如果只研究《周易》的學術思想和大的原理原則,則不必要研究五行和干支。如果要了解我們中國幾千年來,《易經》八卦用之於天文、地理等方面的關系,就必須先了解五行干支了。有一位學科學的教授,從國外寫信來問一些問題,因為國外最近出了一本書,認為地球南北極有一個洞,洞中有另外一個世界,並且有人類,飛碟也是從地球中心出來的等等。這都是和《易經》有關的問題。我回信告訴他,這並不稀奇,中國人早說過地球是活動的,至於地球中心有沒有人類,又是另外一個說法。關於地球的中間南北極是相通的問題,道家在幾千年前就這樣說了,而且還說地球里各地都是相通的,這些話都有書為證,不過我們大家沒有去注意它罷了。也有一說黃帝的陵墓後面有一個洞,可以通到南京。可是在西方另有一派,說人類都是從太空外來的,中國古代也有這一說法,也是道家說的,據說盤古老王也是天上降下來的,佛家也是這樣說,這些道家的學說,都可在《道藏》中找到。
上面這個故事,是要說明五行干支的思想,和原始的天文、地球物理有絕對的關系,只可惜後來僅用在卜卦算命上面,這只怪我們過去的文化不向科學方面發展的緣故。
前面已經介紹了天干,現在再介紹地支。上面說過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地支。何謂地支?我們以現代的觀念來說,是地球本身,在太陽系中運行,與各個星球之間互相產生干擾的關系,無形中有一個力量在支持著,這說是地支。
我們知道天干有十個,就是五行的兩極之道,亦即是五行的陰陽變化。而支是六位數,是陰陽之道產生變化而成十二位。至於這些名稱的由來,與《周易》沒有多大關系,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另外一種學說的系統,這在前面也曾經提到過。至於天乾地支每一個字的定義,有很多種解釋,究竟哪一種解釋完全正確,很難下個定論;如子是萬物發生的現象、五是樞紐的意思等等,各有各的解釋,暫時不去討論它。另外以中國文化發展史,站在軍事哲學的觀點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也有些人解釋為古代十種武器的代表,如「甲」是一根木桿上裝一種利器、「乙」是一把刀等等,莫衷一是,究竟哪一種說法對,沒有定論。

地支與黃道十二宮

地支有十二位,代表十二個月。實際上地支是什麼呢?是天文上黃道十二宮的代名。所謂「宮」,就是部位;所謂「黃道」,就是太陽從東邊起來,向西方落下,所繞的一圈,名為黃道面。這種黃道面,每一個月都不同。如我們晚上看天象,每一個星座,從東方出來,共有二十八星宿(天文的知識,在上古時我們中國最發達),而這二十八宿,在黃道面上,每個月的部位也都不同;於是依據這個現象,抽象地歸納為十二個部位,用十二個字來表示。實際上這是天文的現象,變成為抽象的學問,構成了後世算命的位置作用。這一套學問,現在看來好像很簡單,但真正用心探究,其中學問甚多,也可見我們上古時老祖宗的文化智慧、科學哲學,都發達到最高最高點;因為科學數字太大,很復雜,普通一般人的智慧沒有如此的天才容納得下。於是把它簡化了,用五行、天干、地支來代表,使人人都能懂,只有文化到了最高處,才能變成最簡化。可是它的弊病,是後人只知道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了。
這個抽象的名詞,裡面實際是有東西的,包括的學問很大;可惜我們後世只把它用在看相、算命、卜卦這一方面去了。

六十花甲與歷史驗證

我們的六十花甲,就是根據干支來的,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這樣天干與地支配起來,便可以代表太陽系統這個天體和地球產生萬有的變化;其中以氣象的變化是最大的,也最顯著,容易見到。萬有的變化,各有不同,於是用干支配合,而且是天乾的陽配地支的陽,天乾的陰配地支的陰,陽配陽,陰配陰,依照次序輪流配合,完全相互配合,剛好滿六十個相配,成一周期,又從甲子開始,所以名為六十花甲。
這種六十花甲的配合,現在的人不大用了,但它到底好不好呢?將來可以看到,它好得很的。它記天體的運行,六十年一個大轉,不管歲差如何(即天文上所謂的躔度,也就是古代說的太陽與地球間一天走一度,走完了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之一為一年;以三百六十天為一年,尚有剩餘,將其剩餘下來的度數,累積變成洞月,這就是陰歷的計算。而陽歷則是每年有七個月是三十一天,因為方法不同,數字一樣),但六十花甲算下來,億萬年的宇宙數字,亦不差分毫,這是一個很偉大的法則。試看中國的歷史,每個朝代換了、皇帝換了、年號換了,可是六十花甲的歲次是固定不變的,必然六十年一轉。
如果把這個法則予以擴大,用途就多了。譬如唐堯登位,亦即他當皇帝就職那一天,為甲辰年,後來邵康節的演算法以及一般的演算法,都以這個干支為標准,這是歷史上比較有記載根據的;在堯就位的時候,有五星聯珠的現象,就是金、木、火、水、土五星,在天上列成一排,有一定的天象,在那時呈現,把這第一個六十年定為上元,名叫上元甲子,第二個六十年為中元甲子,第三個六十年為下元甲子,一共為一百八十年;然後再擴大,第一個一百八十年為上元,第二個一百八十年為中元,第三個一百八十年為下元,像連環套一樣,套得整齊嚴密;再以這種甲子的法則,和《易經》等配合演變,就知道歷史、社會、人類的現象,多少年有一個變化,如何變化;再配合中國天文學上,推算到該有什麼人物出來,這是我們中國人發現的一個很妙的法則,也可以說是儒家孔孟思想里所說的「天人合一」。以《易經》道理來看,這就是必變,宇宙間的事情,到了一個時候必然變。至於變成什麼現象?懂了這個大法則,再從卦里,就可知會變成什麼現象。可是知道了的人,大部分都不說出來,因為怕泄露天機;古人說的「察見淵魚者不祥」,眼睛太厲害了,水裡有幾條魚都看得清楚,並不吉利,這樣的人就算不短命,也會患白內障,因為用眼力過度了;聰明是不能用過度的,所以萬事先知,並不吉利。真的高度修養,萬事先知,變成無知,有絕頂的智慧而變成糊塗,這是少數有修養的幾個人才做得到,一般人則做不到。
現在再看地支,把它排成一個圓圈:
為什麼畫成圓的?因為地球與天體是圓的。

十二生肖

至於這十二地支的生肖,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已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這一套生肖,據我的研究,是漢代的時候自印度傳過來的。印度當時的十二地支,並不完全像我們的,而是用文化抽象的符號來代表,用動物來代表,後來變成中國文化的解釋。子屬老鼠,鼠爪是五個,奇數為陽;丑屬牛,因牛蹄兩瓣為陰數,寅屬虎,亦因虎有五爪,卯屬兔是因為兔唇兩瓣等等。據說是如此訂的,但「事出有因,查無實據」。另據《古今圖書集成·干支部》所講:「以二十八宿之天禽、地曜,分直於天,以紀十二辰,此十二生肖之所始」的這一觀念,由近年出土的西漢銅器,及漢墓星象刻古推論,此說極為可能。

地支與命理

把這套大法則,演變成小學問,用在算命、看相卜卦上,乃至用到偵判命案上,《洗冤錄》中就有這方面的學問。地支上有六沖,也可從前面的圓圈中看到,凡是對面位的都是沖,如子與午、丑與未、寅與申、卯與酉、辰與戌、巳與亥都是相沖的。沖不一定不好,有的非沖不可。相對就是沖,這也是《易經》錯卦的道理。實際上所謂沖,是二十八宿在黃道面上,走到太陽這個角度來,叫作沖;與太陽的方向相反,這就叫作合,從圓圖上看,立場相等就是合(如子與丑合、寅與亥合、卯與戌合、辰與西合、已與申合、午為日、未為月之六合,在十二地支中,還有兩合、三合,等等)。這里我們還要有一個觀念,二十八宿在黃道十二宮的位置上,與太陽的躔度對立就變成沖,沖並不是難聽的話,而是表示有阻礙。
再把天乾地支配合成一圖,亦即所謂的納甲。

納甲與易數

像這樣相配,地支的辰、戌、丑、未都空出來了。而天乾的位置是: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和地支相配,名為納甲。也就是把五行、八卦、天干、地支,歸納到一起。
由前面圓圖再配上八卦,用先天伏羲八卦圖的位置納甲,為乾納甲、坤納乙、艮納丙、兌納丁、戊己在中間,震納庚、巽納辛、離納壬、坎納癸。
現在再看一年十二個月,六陰六陽的表——即十二辟卦,代表一年氣象變化的大作用。把納甲用到這一面來,又是另一個不同的公式,所以學《易經》的象數要記住好幾個不同的公式。在了解這些公式以前,首先要了解數的陰陽。數分為陰數陽數,也是雙的意思和單的意思,如奇門遁甲的奇字。凡一、三、五、七、九均為陽數;二、四、六、八、十等雙數,為陰數,又名偶數。陽數最高之數為九,我們讀文天祥的《正氣歌》「嗟予遘陽九」,意思就是到了絕路,運氣已經絕了、到頂了,因為九為陽之極,陽極所以到了絕路了。而「十」又到了另外一個元的一了,以《易經》的數理言,永遠是一個「一」。一加一所以等於二,單數到了「九」數為極點,所以《易經》中陽爻以九作代表,如乾卦的六爻都是陽爻,於是稱作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等;陰數是倒算過來,為十、八、六、四、二,這表示陰陽是顛倒的。陰數的五個偶數以「六」在中間,陰取其中,因為陰數為偶,是相對的,而其中間的數是重點,所以陰爻以「六」為代表;如坤卦的六爻,稱作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以前說過,八卦是由下往上畫的,假使有人以「六」、「九」代表陰陽的方法,隨便報出六爻的數,如初九、六二、六三、九四、六五、上九等,我們就可畫出囗,這個噬嗑卦來。
從這個道理就看出來了,真懂了《易經》,只要掐指一算就行了。懂了《易經》的數理,學起電腦就更容易。這話是對的,這也證明上古時我們的老祖宗發明的《易經》數理,等於比現在的電腦數理還更高明。宇宙的道理,都是一增一減,非常簡單;好像天秤一樣,一高一低,這頭高了,另一頭一定低了,所以只有加減,包括了乘除,也包括了一切數理;這還不算什麼,人的智慧發達到最高也就最簡化,只用這十個數字,便把宇宙的法則歸納進去了,只要一加一減就算出來,就了解。所以說《易經》的數理哲學,不是基礎,也不是開始,而是最高明的歸納到如此簡化的。所以真正懂了《易經》以後,凡是最高深的數理,都會變成簡化。我們從數字上看,只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加以推測,天地間的事理、物理都把握在手掌中。學了《易經》的人,正如道家所吹的牛:「宇宙在手,萬化由心。」所以說這是我們文化的結晶。

察見淵魚者不祥

曾經講的卜卦作用,因為凡是稀奇的事情,我一定去了解,了解完了以後,我素來不玩的。這些東西玩盡管玩,不過要有一個原則,不可迷信。所謂不迷信,是不要把人所有的智慧都寄託在這上面,如果都寄託在這上面就不行了,偶然用它來參考參考是不得事的,但不要影響自己的心理,有時候很靈,宗教的觀念也是如此。再其次,要弄清楚的是:「善於易者不卜。」一個人真懂得《易經》以後便不算卦了,一件事情一動,就知道它的法則,就沒有什麼可算的了,得失成敗,自己心裡就應該有數了。另一觀念,即使能夠「未卜先知」,也並不好,「察見淵魚者不祥」,作人的道理也是這樣。不要太精明,尤其作一個領導人,有時候對下面一些小事情,要馬虎一點,開隻眼閉隻眼,自己受受氣就算了,他罵我一頓就罵我一頓。一定要搞得很清楚,「察見淵魚者不祥」,連深淵水底的魚,河中渾水裡的魚有多少條、在怎麼動也看得清楚,不要自以為很精明,實際上很不吉利,說不定會早死,因為精神用得過度了。上面這些原則千萬要把握住,如此人就舒服了。

焦京師徒與郭璞

現在講到卜卦的方法,在中國的《易經》傳統,占卜是它主要的路。《易經》在古代就是為了占卜用的,到孔子以後,才把《易經》用到人文文化方面。《易經》畫的八卦,原始當然是為了卜卦用的,為什麼人類要卜卦?這不只是中國有占卜,世界各民族都有占卜,當然各民族所用的方法不同,但是都沒有我們中國的高明。這中間牽涉到一個哲學問題,即是人類的智慧。無論過去、現在、未來的人,都有許多無法知道的事情。譬如明天怎樣?我明天怎樣?這些問題,誰也沒有把握作答案,連後一秒鍾如何也不可卜,而人們要知道,於是產生了占卜這些東西。中國有了《易經》的卜卦以後,幾千年來,產生了好幾個派別,這一點我可以提出來告訴大家。古人研究《易經》,多被易學困住了,不知《易》沒有一定的法則。有些人懂了《易》後,自己另外又創出法則來,如漢朝有名的京焦易。京焦易是兩個人的名字,京是指京房,焦是指焦延壽,即焦贛。京房是他的學生,焦贛著《易林》,又名《焦氏易》。其中把八八六十四卦,演變的卦都解釋出來,所用的卦辭,統統不用《周易》,自己另外創造一套,他是把《易經》研究通了,法則通了以後,不一定照原來的東西,等於每個廟的簽詩,有關帝簽、觀音簽、濟顛和尚簽……各有各的簽詩,都不相同。所以焦贛的《易》,卜卦的解釋方法,和《周易》不一樣,可以說是一個革命。因為他懂了,他的智慧夠了,所以才能產生出來他的一套卜法。焦贛傳易給京房,京房在東漢的時候,言無不中,皇帝有什麼事情都去問他,但焦贛說,京房把我的易學學通了,可是將來也必死於易學,結果京房果然被殺頭而死的。
東漢下來,看地理風水,講所謂堪輿之術的,從晉朝的郭璞開始。他也是通《易經》的,萬事前知,等到晉朝大將王敦要造反篡奪皇位時,就怕郭璞不同意,於是就把郭璞找來,予以暗示,郭璞硬是不同意,王敦立即翻了臉,問郭璞既能前知,可知自己的命運?郭璞說我知道今日此時你就要殺我,結果當然如他自己所料的被殺了。他就明知道脫不了這一難,當然他也可以使滑頭逃避,這里看到學《易經》的人,知道了凶事就不一定逃避,所謂「數不可逃」。其實數也未嘗不可逃,中國讀書人養成了一種忠君愛國之心,你做反叛的事,我寧死也不逃。

金錢卦

到了宋朝的邵康節,又根據《易經》,另外產生了一套法則,解釋又不同。明朝以後的太乙數又不同,一般人講《易經》的發展史,好像幾千年下來沒有變,其實變的地方很多。用三個銅錢卜卦的方法,就是從焦京易這個系統下來的,不過方法上歷代都有變更和擴充,因為社會演進,人事愈趨復雜。如原用的木、火、土、金、水五行,不夠來代表更復雜的人事。例如我手裡握了一枚金戒指,用五行可以推算出是金來,如握一隻現代的打火機,這可就復雜了,不是單純的五行可以代表的了。於是就擴充變更,有了干支、五鬼、六親等等了,使卜卦的內容更充實,但在方法上,這卻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簡化了的方法。不過現在不容易找到外圓內方的銅錢,借用現代的硬幣也可以,橫豎都是一正一反兩面,任意將一面作為陽面,一面作為陰面,將三個錢亂搖一陣後丟下來,如果說其中兩個錢是陰面,一個錢是陽面,便以陽面為主,記錄一個「、」的記號,代表這是陽爻,因為照《易經》的道理是「陽卦多陰」,普通的說法亦是「物以稀為貴」。如天風女後卦——囗就是以陰爻為主,以普通的現象來看,六人中有五男一女,這一女就成王了,大家都會聽她的,這是天地間事物的一定道理。如果卜出的錢是兩個陽面一面陰面,就是陰爻,記錄一個「」的記號。如果三個錢全是陽面,作的記號是一個圈「○」,這就叫作動爻,要變陰的,陽極則陰生。如果三個錢全是陰面,作的記號是「×」,這是要由陰變陽的動爻,這樣連續作六次,完成六爻。裝卦的順序是由下向上依次排列,第一次所卜得的為初爻,第二次為第二爻,依次上去最後到上爻,這是目前卜卦的方法,它的源流,是自秦漢以後開始的。有些以賣卜為生的人,則故作神秘,以顯示靈驗,其實自己用起來,還可以更簡單,也很靈。至於到底能否是無失的靈驗,則又牽涉到精神學方面了。如果以簡單的方法,隨便報一個數字,都可以卜卦,像「一、二、三、」,一為乾,二為兌,兌是澤在下,乾是天在上,重卦則為「天澤履」卦,第三個數字是三,則是履卦的第三爻為動爻;如果「一、二、四」,則是履卦的第四爻動,卜卦主要看動爻,一件事是靜態的,不動則不需要問,因為本身無事,一動便有吉、凶、悔、吝的後果,所以要在動爻上看吉凶。

先知、神通與現代心靈學

大家玩卜卦,靈不靈的問題,這又是精神學的問題了,如果從這個問題的方向去研究,發展下去又有很多學問。在佛學上神通可分為五種:一種名為「報通」。第二種名為「修通」,是由打坐、煉功夫,以及催眠術、瑜伽術等等煉成的,像一個大國對這類人的訓練非常注意,並列為最高的國防機密,花了很多錢來培養超能力的人,用來偷取他國情報,就是修通這類東西。開始這個國家得了一個錯誤的情報,以為另一個大國已經研究成功了這種「心靈學」。所謂心靈學,其實就是所謂的修通,加一個科學名詞而已。大家就吃這一套,正如莊子所說「朝三暮四」的寓言,換一個名稱就吃香了。——後來這個國家發現另一個國家知道了他們許多機密,於是他們便花了許多?/ca>

❻ 2020年秋冬有什麼值得旅遊的地方

雲南騰沖

雲南的秋天,有一半美麗都在金色的騰沖,這個南方的邊陲小城。

騰沖銀杏村,村內有兩千多畝連片栽種的銀杏樹,每年九月底至十二月,小山村被高大的銀杏樹包裹得一片金黃,滿地的銀杏葉就如金色的地毯鋪滿村裡的大小院落,風景絕美。

騰沖,一個遠離塵埃之地,歲月斑駁的古村,世外桃源般的銀杏林。11月,備好了銀杏葉,熱好了溫泉,就等著你的到來~

安徽黃山

2019年的十一小長假,黃山因太過火爆頻頻上熱搜。

而當小長假的人潮散去,黃山五絕的冬雪霧凇才正式登台表演。

「一襲煙雨罩江南,兩袖清風論古今」,除了磅礴的黃山,這里還有白牆黛瓦的桃花源里人家,此時水墨畫般的宏村更是值得一去。

位於黃山市的宏村鎮是每個喜歡古鎮的人都會嚮往過的地方,村莊伴水而建,完好保留了明清民居四百四十多幢。

宏村塔川的秋色美景更是聞名遐邇,來到黃山旅遊的小夥伴們千萬不要錯過哦~

額濟納旗胡楊林

每年的秋季是到額濟納旗旅遊的最好時間,每年的十月初正是胡楊葉轉紅的時間,太早了胡楊葉沒有變顏色,太晚了一起風葉子就會被吹落。

每到秋季,一望無際的海浪般起伏波動,金紅色的樹葉火一樣燃燒天地,輝煌壯觀。

尤其是10月上旬至中旬,胡楊葉子黃得最亮麗。跟隨駱駝隊走進沙漠,漫漫黃沙,隨光影變幻莫測,神秘而又廣闊,帶給人無盡的震撼。

夕陽西下時,駝隊的剪影倒映在黃沙上,彷彿又回到千百年前的時光,結合金色胡楊林美景,給人無盡想像。

中國雪鄉

雪鄉,可以說是冬天賞雪必去的一站。在中國,沒有一個地方的雪景能和它媲美。

雪鄉的第一場雪會在10月上旬降落,之後持續降雪積累,直到形成「雪蘑菇」和「雪饅頭」,每年的11月底到2月中旬是最佳的觀賞期。

這里除了有童話般的雪景,狗拉爬犁、雪地滑板、堆雪人、打雪仗等等活動應有盡有,還能體驗到各種東北民俗,品嘗當地特色美食~

雪鄉2.jpg

吉林霧凇

其實,除了雪,霧凇也是冬季美景代表之一。吉林霧凇與桂林山水、雲南石林、長江三峽一起,被稱為中國四大自然奇觀。

吉林霧凇的最佳季節是每年的12月下旬-2月底。白天,松花江畔的十里長堤上,潔白晶瑩的霜花綴滿了枝頭,在陽光照耀下銀光閃爍。

而當夜幕降臨,氣溫下降到零下30攝氏度左右時,江面上彌漫著的陣陣霧氣便隨風飄盪,湧向兩岸,籠罩著十里長堤。

長白山

長白山景區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素有「千年積雪萬年松,直上人間第一峰」的美譽。

冬季的長白山銀裝素裹,宛如仙境之中。除了美景,還有觀天池、玩滑雪,賞雪雕、游小鎮,泡溫泉、品美食……各種好玩的冰雪項目!

喀納斯禾木

新疆喀納斯的禾木村曾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的六大古鎮古村之一、被譽為「神的後花園中的自留地」。

冬天的新疆格外靜謐,是攝影的天堂。禾木村被白雪覆蓋,安靜地像童話。幸運的話還能偶遇到野生狐狸哦~

❼ 2020年日歷有哪些重大節日

2020年的重大節日有元旦節、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

1、元旦節

2020年1月1日,星期三(己亥年,豬年,臘月初七)。

元,謂「始」,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謂「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由於地理環境和歷法的不同,在不同時代,世界各國、各民族元旦的時間定位各不盡相同。現在,公歷日益為世界各國所公認。

2、春節

2020年1月25日,星期六(庚子年,鼠年,正月初一)。

春節,即農歷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歲節(年節)。俗稱新春、新年、新歲、歲旦、新禧、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

3、端午節

2020年6月25日,星期四(庚子年,鼠年,五月初五)。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等,節期在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4、中秋節

2020年10月01日,星期四(庚子年,鼠年,八月十五)。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

5、國慶節

2020年10月01日,星期四(庚子年,鼠年,八月十五)。

國慶節是由一個國家制定的用來紀念國家本身的法定假日。它們通常是這個國家的獨立、憲法的簽署、元首誕辰或其他有重大紀念意義的周年紀念日;也有些是這個國家守護神的聖人節。如今,中國國慶節特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的紀念日10月1日。

❽ 中國傳統節日及日期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除夕(臘月最後一天)、春節(正月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五專)、寒食節(清明節前一天)、屬清明節(陽歷:4月5日前後)、上巳節(農歷:三月初三)、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重陽節(農歷:九月九)、寒衣節(農歷:十月初一)臘八節(農歷:臘月初八)、小年(臘月二十三~臘月二十四) 。

拓展資料

形成:

中華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是「法制化的文明社會」的法律體制。是構成區域文明國家的基本框架。節日的起源和發展,是人類社會」逐漸形成,逐漸完善的文化過程「,是由猿到人類,文明進化發展得產物。

中國的傳統節日,承載著神話、傳說、天文、地理、術數、歷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文獻記錄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書》,到戰國時期,一年中劃分得二十四個節氣,已基本齊備完成,後來得傳統節日,全都和這些節氣密切相關。每個中華傳統節日都有自己的來源之處與形成的必要條件。

❾ 2020年8月1號南昌飛茅台機場可以買茅台酒嗎

2020年8月1號南昌飛茅台機場可以買茅台酒,這個應該在於自己是肯定可以的。

2020年1月10日至回16日,凡自重慶答、青島、無錫、珠海、南寧直達茅台機場的進港旅客,可憑當日登機牌及本人身份證購買新飛天53%vol 500ml貴州茅台酒2瓶,售價1499元/瓶,僅限本人辦理,不接受代辦。

2020年1月3日至9日,凡自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武漢、長沙、大連、溫州、昆明9座城市直達茅台機場的進港旅客。可憑當日登機牌及本人身份證,購買新飛天53%vol500ml 貴州茅台酒2瓶,售價1499元/瓶。

僅限本人辦理,不接受代辦,凡列為茅台機場限制購買名單的一律不予辦理,凡飛本場因故取消或備降航班的一律不予售酒。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