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國家地理環境
⑴ 關於阿富汗的常識有哪些
國名: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Afclhanistan)
首都:喀布爾
面積:65.23萬平方千米
人口:2993萬(2005年)
民族:全國主要有三大民族:普什圖族、塔吉克族、烏茲別克族,此外,還有30多個民族。
語言:普什圖語和達里語為官方語言,此外還有俾路支語、烏茲別克語和土耳其語等。
貨幣:阿富汗尼
阿富汗地處中亞進出南亞和南下印度洋的要沖,是毗鄰西亞的內陸國,西鄰伊朗,北部毗連土庫曼、塔吉克、烏茲別克,東部和南部與巴基斯坦接壤,東北部的瓦罕走廊與中國連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阿富汗是一個閉塞的山地高原國家。介於帕米爾和伊朗兩大高原之間。山地和高原約佔全國面積的4/5,平原只佔領土的1/5。90%以上的國土在海拔600米以上。海拔4000~5000米的興都庫什山脈自東北伸向西南,橫穿全境,是世界上最大的山系之一,也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興都庫什山脈把全國分為三個地帶。即東部及中央山嶽地帶、西部低山與霍臘散草原地帶和西南部沙漠地帶。可耕地佔國土面積的12%,46%的土地是優良牧場。青金石是阿富汗的國石,色澤絢麗。質地堅硬無比,是做工藝品的上好原料。阿富汗森林面積小,但動物種類很多。河流主要有阿姆河、赫爾曼德河、喀布爾河和哈里魯德河等。阿姆河全長1250千米,為全國最長河流。阿富汗屬大陸性氣候,乾燥少雨,冬季嚴寒,夏季酷熱。
阿富汗國名的由來
「阿富汗」一詞,古波斯語為「山上人」之意。因為國土的4/5為山地和高原。故有「山人國」之稱。中國古代稱其為吐火羅、月氏、大月氏。
「世界上布雷最多的城市」:喀布爾
喀布爾是阿富汗首都,也是全國最大城市,喀布爾省首府。位於阿富汗東部谷地中。喀布爾河貫穿全城,將城市一分為二,海拔1800米。已有3000多年歷史。16世紀初成為廣大地區的政治中心,也是貿易中心,喀布爾即是當地語言「貿易中樞」的意思,中國史籍上稱為「高附」,1773年成為阿富汗首都。現為阿富汗最大的工業中心,有兵工、鑄造、人造纖維、塑料、棉毛紡織、傢具、甜菜、糖、食品、機械、汽車修配、玻璃、大理石與水泥等多種工業企業。喀布爾是阿富汗最大的文化中心,有喀布爾大學等高等院校多所,還有許多古跡,著名的有莫卧兒帝國的創始人巴布爾的花園和陵墓、沙希杜沙姆施拉寺等。連年的戰亂使城市變得面目皆非。且成為世界上布雷最多的城市。
巴米揚大佛
巴米揚市東北郊山坡上的崖壁石佛最為著名。這里有無數石窟,窟里雕有彩色坐佛塑像,洞壁上畫有彩色壁畫和圖案。其中兩尊傍山而雕的、世界聞名的、具有千年歷史的、世界上最高的石雕立式佛像——巴米揚佛,格外生動,這東西面向的兩佛像,一尊鑿於1世紀。高36.5米,身披藍色袈裟;另一尊鑿於5世紀,高525米,著紅色袈裟。兩尊佛頂,其上平台處可站立百人。2001年2月27日,這兩座佛像,由於塔利班最高首領奧馬爾摧毀全國所有佛像的命令,而成為一堆廢墟。
⑵ 國家地理環境的定義
首先從物理位置分析的話,經度一般影響不大,而緯度對天氣影響很大,所以對人影響也大。這個維度的特點,四季分明,物產多樣性極強。多樣性很重要,有時候物產資源豐富不代表多樣,在非常時期即便豐富也很難找出一些資源的替代性。
再說地緣政治,國境線復雜,北上南下西進東出。而且在國力減弱時很容易被群攻。但是當國家強盛的時候,可以說四周都是資源。
在物理地域上占據天時,在地緣政治上占據地利。所以在國力強盛時大有可為,在國力衰弱時就是一塊肥肉。強不應該強在山河廣袤,而是自身的科技,人文和經濟。
首先說農業,可耕地面積,山地和貧瘠的高原、沙漠,農業是人類文明的基石。
然後就是工業發展的條件,河流是工業的動脈,即便是在當代,水路運輸仍然是最重要的運輸方式之一。因為成本地,載荷大,很多大型的重工業必須靠河沿海,方便原料和產品的運輸。
第三,自然稟賦。尤其是地表的森林植被,以及水資源,很多都被破壞性開發。現在的原始森林已經很少了,湖泊也因為維護造田而面積急劇縮減,雖然如此,但是現代工業發展所需的礦產資源還是有很豐富的存量,尤其是煤礦儲量,以及被炒的沸沸揚揚的稀土,如果算上海洋礦產,
第四地形和氣候。地形的多樣性,這一點有利有弊,但對於經濟發展應該是弊大於利。比如說交通建設,為了建造全國的交通網要研究各種地質條件下的施工技術。熱帶的,寒帶的,高原的,山地的,丘陵,多年凍土,濕陷性黃土。既有穿越戈壁沙漠的新疆,也有潮濕炎熱的兩廣。廠家生產的產品要行銷全國還要考慮氣候問題,雖說練就了全球頂尖的技術,但是也花費的巨大的成本,各有利弊。
⑶ 烏克蘭與韓國相比,到底哪一個國家地理位置最差
烏克蘭處於東西沖突的第一線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相比於韓國,烏克蘭的地理位置是最差的。
⑷ 蘇聯也是超級大國,1979年蘇聯為何出兵阿富汗
1979年12月25日,也就是西方聖誕節那一天,蘇聯10餘萬軍隊從六個方向進入阿富汗。由於事先一系列的准備,蘇軍在一周之內就佔領了阿富汗全境。對於蘇聯來說,出兵阿富汗是一件有利有弊的事情。有一個問題很難說清楚,作為一個超級大國,蘇聯為何要入侵阿富汗?
染指印度洋是蘇聯的另一個目標,在印度洋沒有合適的出海口,這一直是蘇聯的一塊心病。阿富汗的南方與巴基斯坦接壤,而巴基斯坦是印度洋沿岸的國家。蘇聯進入阿富汗的軍事行動,很有可能會進一步染指印度洋。對於蘇聯出兵阿富汗的行為,美英法等國十分震驚。英法德等國擔心的是海灣的石油,而美國則考慮蘇聯是否有能力進入印度洋。這些西方國家開始支援阿富汗國內的游擊武裝,當時美國由於各種原因,在冷戰中中處於守勢。美國認為可以藉助阿富汗問題削弱蘇聯的國力,並且還可以圍堵蘇聯。最終阿富汗戰場確實牽制了蘇聯很大的精力,在80年代前期,蘇聯就已經放棄了染指伊朗和印度洋的計劃。
⑸ 為什麼美軍海灣戰爭如此牛逼,在阿富汗卻如此狼狽不堪
美軍無論是在海灣戰爭,還是阿富汗,早期的攻擊作戰都是一致的,一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打下整個國家,占據絕對的主導權。不同點在於伊拉克戰爭,美軍不僅僅贏得了戰爭的勝利,而且獲得國家管理權;而在阿富汗,美軍確實也贏得戰爭的勝利,但是並沒有完全掌握國家管理權,這是美軍發動海灣戰爭和阿富汗戰爭中的根本區別。之所以會有如此大的區別,主要是因為以下幾點
總之,細細品味,美軍實力並不強,只是很長一段時間里,一些「大國」捧他而已。
⑹ 阿特沙拉伯國家地理環境 地質特點,及水資源情況
地形
沙特阿抄拉伯地勢西襲高東低。全境大部為高原。西部紅海沿岸為狹長平原。山地以東地勢逐漸下降,直至東部平原。沙漠廣布。
水資源 總體因降水稀少而水源缺乏。水資源以地下水為主。地下水總儲量為36萬億立方米,按用水量計算,地表以下20米深的水源可使用320年左右。沙烏地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產國
⑺ 國家地理面積排名
世界各國面積排名國家國土面積 (萬平方公里)
1 俄羅斯 1707.5
2 加拿大 997.1
3 中國 960.1
4 美國 936.4
5 巴西 854.7
6 澳大利亞 774.1
7 印度 328.8
8 阿根廷 278.0
9 哈薩克 271.7
10 蘇丹 250.6
11 阿爾及利亞 238.2
12 剛果(金) 234.5
13 沙烏地阿拉伯 215.0
14 墨西哥 195.8
15 印度尼西亞 190.5
16 利比亞 176.0
17 伊朗 163.3
18 蒙古 156.7
19 秘魯 128.5
20 查德 128.4
21 尼日 126.7
22 安哥拉 124.7
23 馬里 124.0
24 南非 122.1
25 哥倫比亞 113.9
26 衣索比亞 110.4
27 玻利維亞 109.9
28 茅利塔尼亞 102.6
29 埃及 100.1
30 坦尚尼亞 94.5
31 奈及利亞 92.4
32 委內瑞拉 91.2
33 納米比亞 82.4
34 莫三比克 80.2
35 巴基斯坦 79.6
36 土耳其 77.5
37 智利 75.7
38 尚比亞 75.3
39 緬甸 67.7
40 阿富汗 65.2
41 索馬里 63.8
42 中非 62.3
43 烏克蘭 60.4
44 馬達加斯加 58.7
45 波札那 58.2
46 肯亞 58.0
47 法國 55.2
48 葉門 52.8
49 泰國 51.3
50 西班牙 50.6
51 土庫曼 48.8
52 喀嘜隆 47.5
53 巴布亞紐幾內亞 46.3
54 瑞典 45.0
55 烏茲別克 44.7
56 摩洛哥 44.7
57 伊拉克 43.8
58 巴拉圭 40.7
59 辛巴威 39.1
60 日本 37.8
61 德國 35.7
62 剛果(布) 34.2
63 芬蘭 33.8
64 越南 33.2
65 馬來西亞 33.0
66 挪威 32.4
67 波蘭 32.3
68 象牙海岸 32.2
69 義大利 30.1
70 菲律賓 30.0
71 厄瓜多 28.4
72 布吉納法索 27.4
73紐西蘭 27.1
74 加彭 26.8
75 幾內亞 24.6
76 英國 24.5
77 烏干達 24.1
78 迦納 23.9
79 羅馬尼亞 23.8
80 寮國 23.7
81 蓋亞那 21.5
82 阿曼 21.2
83 白俄羅斯 20.8
84 吉爾吉斯 19.9
85 塞內加爾 19.7
86 敘利亞 18.5
87 柬埔寨 18.1
88 烏拉圭 17.7
89 突尼西亞 16.4
90 蘇利南 16.3
91 尼泊爾 14.7
92 孟加拉 14.4
93 塔吉克 14.3
94 希臘 13.2
95 尼加拉瓜 13.0
96 朝鮮 12.1
97 馬拉維 11.8
98 貝南 11.3
99 宏都拉斯 11.2
100 賴比瑞亞 11.1
101 古巴 11.1
102 保加利亞 11.1
103 瓜地馬拉 10.9
104 冰島 10.3
105 南斯拉夫 10.2
106 韓國 9.9
107 匈牙利 9.3
108 葡萄牙 9.2
109 約旦 8.9
110 亞塞拜然 8.7
111 阿聯酋 8.4
112 奧地利 8.4
113 捷克共和國 7.9
114 巴拿馬 7.6
115 塞拉里昂 7.2
116 愛爾蘭 7.0
117 喬治亞 6.9
118 斯里蘭卡 6.6
119 拉脫維亞 6.5
120 立陶宛 6.5
121 多哥 5.7
122 克羅埃西亞 5.7
123 哥斯大黎加 5.1
124 斯洛伐克 4.9
125 多米尼加 4.9
126 不丹 4.7
127 愛沙尼亞 4.5
128 丹麥 4.3
129 荷蘭 4.1
130 瑞士 4.1
131 幾內亞比索 3.6
132 比利時-盧森堡 3.3
133 亞美尼亞 3.0
134 賴索托 3.0
135 阿爾巴尼亞 2.9
136 索羅門群島 2.9
137 蒲隆地 2.8
138 赤道幾內亞 2.8
139 海地 2.8
140 盧安達 2.6
141 吉布地 2.3
142 貝里斯 2.3
143 以色列 2.1
144 薩爾瓦多 2.1
145 斯洛維尼亞 2.0
146 新喀里多尼亞 1.9
147 科威特 1.8
148 斐濟 1.8
149 史瓦濟蘭 1.7
150 東帝汶 1.5
151 巴哈馬 1.4
152 萬那杜 1.2
153 卡達 1.1
154 甘比亞 1.1
155 牙買加 1.1
156 黎巴嫩 1.0
157 塞普勒斯 0.9
158 波多黎各 0.9
159 汶萊 0.6
160 維德角 0.4
161 薩摩亞 0.3
162 葛摩 0.2
163 模里西斯 0.2
164 香港 0.1
165 新加坡 0.1
166 塞席爾 0.1
167 關島 0.1
168 巴林 0.1
169 湯加 0.1
170 安地卡及巴布達 0.04
171 巴貝多 0.04
172 格瑞那達 0.03
173 馬爾他 0.03
⑻ 中國國家地理和國家地理有什麼區別
一、創建時間不同
1、中國國家地理:1950年創刊於南京,原名《地理知識》,是關於地理的月刊,該刊的文章和圖片經常被中央及地方媒體轉載,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國內外很多家圖書館已經把該刊作為重點收藏期刊。
2、國家地理: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創刊於1888年10月,它由美國的一家非盈利科學教育組織「美國國家地理協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創辦。
二、內容不同
1、中國國家地理: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是中國大陸著名的有關地理的雜志。
2、國家地理:涉及到環境,森林砍伐,化學污染,全球變暖和瀕危物種,一系列的主題遠遠超過了地理探索的好奇心。雜志發表的一些文章還重點涉及到歷史和新產品,新技術在當今社會中的應用,比如說一種金屬,基因技術,食物和農產品或者是新的考古發現。
三、發行狀況不同
1、中國國家地理:各種版本累計銷售300萬冊。發行量及讀者分析由世界權威BPA認證機構誠證國際傳媒信息咨詢(北京)有限公司和中國官方唯一認可的國新出版物發行數據調查中心提供第三方監測。
2、國家地理:雜志總體品牌多種版本的審計數據(包含印刷發行量和電子發行量)為3090萬,總體包括主要版本如印刷版發行量、電子版本、應用程序、社交媒體、網站和NewsLetter,以及國際、全球和旅行者版本。
⑼ 歐洲各國 哪個國家地理位置最好
你是要從哪個角度看待這個問題呢?經濟比較好:德國,瑞士,法國;政治穩定: 北歐國家,瑞典啊,芬蘭啊,還有迷你國,盧森堡啊;環境適宜人居:地中海國家,西班牙,義大利的島,希臘,葡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