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的國家地理標志
『壹』 現在飛天茅台的執行標準是什麼
我國的醬香型白酒執行國家標准為GB/T26760-2011;液態法白酒執行GBT20821-2007(用食用酒精做的酒)、 固液法白酒執行GBT20822-2007(用食用酒精與固態法白酒一起勾兌的酒)。有細心的茅台粉絲會發現:貴州茅台酒不執行醬香型白酒執行國家標准!貴州茅台酒為什麼不是執行醬香型白酒的國家標准?小六就深入地與大家分享一下這是什麼原因?
學習了這個文章,不知道大家了解得如何呢?鑒於文章篇幅比較長,茅台酒的其他一些詳情,小六就不一一在這里分享了,要是想學習更多的,大家與小六一起交流探討哦!
本文版權歸屬作者deyujiuye666所有!
『貳』 茅台酒的產地是哪裡
茅台酒出產於貴州仁懷市赤水河畔茅台鎮。
拓展資料:
茅台酒獨產回於中國的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答茅台鎮,是漢民族的特產酒,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三大蒸餾酒之一。1915年至今,貴州茅台酒共獲得15次國際金獎,連續五次蟬聯中國國家名酒稱號,與遵義董酒並稱貴州省僅有的兩大國家名酒,是大麴醬香型白酒的鼻祖,有"國酒"之稱,是中國最高端白酒之一。
茅台酒的商標,最初用木刻印刷,只是在一個花瓣形的圖案內,書寫「貴州省茅台酒」幾個楷書字樣而已。後來才改為連史紙鉛印。商標定名:成義酒房為「雙德牌」,榮和酒房為「麥穗牌」,恆實酒房為「山鷹牌」。1952年統改為「工農牌」。
1954年後,分為內銷和外銷兩種商標:內銷為「金輪牌」,外銷為「飛天牌」。文革時期曾一度改為「葵花牌」,旋又恢復「金輪牌」、「飛天牌」,一直沿用至今。
『叄』 貴州茅台酒
貴州茅台來酒的風格質量特點是「自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其特殊的風格來自於歷經歲月積淀而形成的獨特傳統釀造技藝,釀造方法與其赤水河流域的農業生產相結合,受環境的影響,季節性生產,端午踩曲、重陽投料,保留了當地一些原始的生活痕跡。
茅台酒是中國的傳統特產酒。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同時是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之一。也是大麴醬香型白酒的鼻祖,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肆』 為什麼飛天茅台酒執行標準是GB/T18356
GB/T 18356-2007是國家專門為貴州茅台酒出的一個地理標志產品的國標推薦標准,而且是從2007年開始從原來的強制標准,修訂相關內容變成的推薦標准。
《地理標志產品:貴州茅台酒(GB/T 18356-2007)》根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頒布的《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及GB 17924—1999《原產地域產品通用要求》制定。
本標准代替並廢止GB 18356—2001《茅台酒(貴州茅台酒)》。本標准與GB 18356—2001相比主要修改內容如下:根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頒布的《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修改相關名稱;
由強制性改為推薦性;對部分定義、原料要求、釀造環境、傳統工藝等內容的文字進行了修改,使之更准確清楚;按照現行的國家標准修改了理化指標的酒精度;增加了1L以上容量的產品規格。
《地理標志產品:貴州茅台酒(GB/T 18356-2007)》的附錄A為規范性附錄。本標准由全國原產地域產品標准化工作組提出並歸口。本標准起草單位:中國貴州茅台酒廠有限責任公司。
(4)茅台酒的國家地理標志擴展閱讀:
貴州茅台酒執行的GB/T18356-2007標准,是專門用於貴州茅台酒的地理產品標志推薦標准,在某些方面比GB/T26760-2011標准更加詳細。
茅台酒與眾不同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其中執行標准就是一個很大的不同點了!大家也可以通過國家強制性標准GB18356-2001和國家推薦標准GB/T18356-2007兩個執行的時間作為判斷茅台酒的真假的依據之一。
『伍』 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有哪些
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有:貴州茅台酒、宜賓五糧液酒、安溪鐵觀音、中寧枸杞、金華火版腿、宣威權火腿、龍井茶、文山三七、雲南普洱茶、山西老陳醋、庫爾勒香梨、紹興黃酒、陽澄湖大閘蟹、五常大米、固城湖螃蟹、鎮江香醋、陝西蘋果、煙台蘋果、贛南臍橙等。
(5)茅台酒的國家地理標志擴展閱讀:
《保護規定內容》第二十一條各地質檢機構依法對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實施保護。對於擅自使用或偽造地理標志名稱及專用標志的;不符合地理標志產品標准和管理規范要求而使用該地理標志產品的名稱的;或者使用與專用標志相近。
易產生誤解的名稱或標識及可能誤導消費者的文字或圖案標志,使消費者將該產品誤認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行為,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和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將依法進行查處。社會團體、企業和個人可監督、舉報。
『陸』 什麼是茅台酒
茅台酒,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茅台鎮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1-3]
茅台酒是中國回的傳統特產答酒。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同時是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之一。也是大麴醬香型白酒的鼻祖,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貴州茅台酒的風格質量特點是「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其特殊的風格來自於歷經歲月積淀而形成的獨特傳統釀造技藝,釀造方法與其赤水河流域的農業生產相結合,受環境的影響,季節性生產,端午踩曲、重陽投料,保留了當地一些原始的生活痕跡。
1996年,茅台酒工藝被確定為國家機密加以保護。2001年,茅台酒傳統工藝列入國家級首批物質文化遺產。2006年,國務院批准將「茅台酒傳統釀造工藝」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2003年2月1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茅台酒」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1-2] 。2013年3月2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調整「茅台酒」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名稱和保護范圍。
『柒』 茅台酒執行標准Q/MTJ02.30-2004是什麼意思
這是茅台公司的企業標准。
企業標準是在企業范圍內需要協調、統一的技術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標准,是企業組織生產、經營活動的依據。國家鼓勵企業自行制定嚴於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企業標准。
企業標准一般以"Q"作為企業標準的開頭。Q/XXX J2.1-2007 XXX 為企業代號,可以是企業簡稱的漢語拼音大寫字母 J 為技術標准代號 G 為管理標准 Z 為工作標准 (或以1,2,3數字表示) 如:
2.1 為某個標准在企業標准體系中的位置號 ( 2為技術標准體系中的第二序列產品標准,1為其中的第一個產品標准)。
(7)茅台酒的國家地理標志擴展閱讀
2001年,在國家和省有關部門的幫助下,貴州茅台酒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稱號。2007年9月19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GB/T18356—2007《地理標志產品:貴州茅台酒》(註:該標准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以下簡稱「茅台標准」)。
該標准指明了貴州茅台酒地理標志產品的特別性:「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具有「特定質量、信譽」。
該標准同時對貴州茅台酒的釀造環境、材料、工藝、地域等作了硬性規定,界定貴州茅台酒是以本地優質糯高粱、小麥、水為原料,並在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的特定地域范圍內,按照貴州茅台酒傳統工藝生產勾兌的酒。
『捌』 茅台酒是國酒嗎
茅台酒不是國酒。
茅台酒,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茅台鎮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茅台酒是中國的傳統特產酒。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同時是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之一。也是大麴醬香型白酒的鼻祖,更是中國的國酒,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貴州茅台酒的風格質量特點是「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其特殊的風格來自於歷經歲月積淀而形成的獨特傳統釀造技藝,釀造方法與其赤水河流域的農業生產相結合,受環境的影響,季節性生產,端午踩曲、重陽投料,保留了當地一些原始的生活痕跡。
1996年,茅台酒工藝被確定為國家機密加以保護。2001年,茅台酒傳統工藝列入國家級首批物質文化遺產。2006年,國務院又批准將「茅台酒傳統釀造工藝」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3年02月1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茅台酒」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2013年03月2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調整「茅台酒」(貴州茅台酒)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名稱和保護范圍。
2018年08月13日,貴州茅台宣布,放棄「國酒茅台」商標注冊申請,撤銷訴訟申請,並向國家商標評審委員會致歉。
2018年10月,國家工商總局要求,「國酒」字樣今後要在茅台的宣傳中剔除。
(8)茅台酒的國家地理標志擴展閱讀:
歷史淵源:
茅台酒作為世界三大名酒和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之一,已有800多年的歷史。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獎狀。建國後,茅台酒又多次獲獎,遠銷世界各地,被譽為「世界名酒、「祖國之光」。
茅台酒之所以被譽為「國酒」,是由其悠久的釀造歷史、獨特的釀造工藝、上乘的內在質量、深厚的釀造文化,以及歷史上在中國政治、外交、經濟生活中發揮的無可比擬的作用、在中國酒業中的傳統特殊地位等綜合因素決定的。
是三代偉人的厚愛和長期市場風雨考驗、培育的結果。亦得到人民群眾在實際的生活品味和體驗中的贊譽之聲,因而當之無愧。據傳遠古大禹時代,赤水河的土著居民——濮人,已善釀酒。
漢代,今茅台鎮一帶有了「枸醬酒」。《遵義府志》載:枸醬,酒之始也。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建元六年(前135年),漢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
唐蒙飲到南越國(今茅台鎮所在的仁懷縣一帶)所產的構醬酒後,將此酒帶回長安,敬獻武帝,武帝飲而「甘美之」,並留了「唐蒙飲構醬而使夜郎」的傳說。這成為茅台酒走出深山的開始,此後,一直作為朝廷貢品享盛名於世。
唐宋以後,茅台酒逐漸成為歷代王朝貢酒,通過南絲綢之路,傳播到海外。
到了清代,茅台鎮酒業興旺,「茅台春」、「茅台燒春」、「同沙茅台」等名酒聲名鵲起。「華茅」就是茅台酒的前身。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偈盛燒房」將其產酒正式定名為茅台酒。清《舊遵義府志》所載,道光年間,「茅台燒房不下二十家,所費山糧不下二萬石。」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清代詩人鄭珍詠贊茅台「酒冠黔人國」。
1949年前,茅台酒生產凋敝,僅有三家酒坊,即:華姓出資開辦的「成義酒坊」、稱之「華茅」;王姓出資建立的「榮和酒房」,稱之「王茅」。
賴姓出資辦的「恆興酒坊」,稱「賴茅」。一九五一年,政府通過贖買、沒收、接管的方式將成義(華茅)、榮和(王茅)、恆興(賴茅)三家私營釀酒作坊合並,實施三茅合一政策——國營茅台酒廠成立。
參考資料:
網路-茅台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