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金融地理排斥的空間差異
① 中國的農村金融為什麼不發達
一是農村金融體系不完善,不能適應「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需要。在農村金融市場,「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長期存在。這個問題長期無法解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農村林權、宅基地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等農村主要生產資料要素沒有實現市場化,對農村實體經濟而言是不公正的。現有的農村金融體系不夠健全,缺少解決不公正問題的市場體系,包括主要生產資料要素評估機構、交易平台、擔保退出機制等。
二是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不強大,不能承受「主力軍」的重擔。在眾多農村金融機構中,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與「三農」結緣最早,已確立起農村金融主力軍的地位。但是,部分農合機構歷史包袱仍然較重、法人治理結構仍然不夠完善、經營管理仍然比較粗放,「小法人、大系統」的管理體制不夠完善、聯動發展的動力不足、後台服務能力不強,農合機構整體實力不夠強大。
三是定價機制不健全,不能實現完全的利率市場化。首先,大多數農村金融機構議價能力較弱,定價機制不健全,尚未能准確運用各種精細化模型和定價系統對本機構存款成本水平進行科學核算;尚無法根據客戶群進行有效的分層管理和細化管理;尚未能分別制定有吸引力的貸款利率,優化客戶結構;尚未能通過內部資金轉移定價(FTP)來實現精細化管理,引領機構朝精細化管理轉型。其次,民間金融定價大起大落的影響,造成一定的沖擊。最後,監管層同樣嚴格的資本約束和業務管理,對農村金融機構議價定價形成了一定的時空限制。
四是風險管理不嚴密,難以始終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國內經濟將在較長時期內經歷一個去杠桿、降產能、擠泡沫的過程,個別企業停產歇業、大股東和大客戶失聯的情況時有發生。特別是當前風險跨市場、跨機構傳導特徵越來越明顯,單家農合機構的風險容易傳染到多家農合機構;單個風險可能演變為多種風險,導致流動性風險、信貸風險、信息科技風險、操作風險、市場風險、聲譽風險彼此交織,相互疊加,共振放大。各農村金融機構多為法人層級低、資產規模小、經營管理水平相對落後的機構。整體來看,這些機構抗風險能力較弱,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面臨嚴峻的考驗。
五是農村信用不透明,嚴重製約了農村金融機構擴大規模和提高服務質量。在農村地區,農民、小微企業對內信息真實與對外信息不真實的現象比較普遍,陌生人之間信用信息「剛化」程度不高,農村信用評級與徵信工作普遍不到位。因此,在農村信用水平較低,透明度較低的情況下,農村金融機構放款意願大大降低,各農村金融機構規模擴張動力減弱,服務質量難以提高。
② 中國地理差異從哪兩個方面去分析他們各有什麼特點
中國地理差異是可從海拔,地貌上去分析,東部地區海拔低,西部地區海拔非常高,東西差異巨大.
③ 概括說出中國地理有哪些差異,並舉一例加以說明
就是南方穿短袖。北方穿長褲。就是地理差異,氣溫不同!
④ 中國南北方地理差異
北方地區位於秦嶺淮河以北地區,地形多為平原高原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耕地以旱地為主。
我國南方地區位於秦嶺淮河以南地區,地形多為丘陵山地,耕作制度為一年兩熟到一年三熟耕地,以水田為主。
⑤ 中國農村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的論文提綱怎麼寫
——簡易提綱
一、序論
二、本論
(一)……
(二)……
(三)……
三、結論
——詳細提綱
一、序論
1.提出中心論題;
2,說明寫作意圖。
二、本論
(一)……
1.
2.
3.
4.
(二)……
1.
2,
3.
4,
(三)……
1.
2.
3.
4.
5,
三、結論
1,概述……
2.呼應開頭的序言。
學術論文寫作的謀篇構思
(一)謀篇構思的思路與要求
1.構思要圍繞主題展開
若要使論文寫得條理清晰、脈絡分明,必須要使全文有一條貫穿線,這就是論文的主題。主題是一篇學術論文的精髓,它是體現作者的學術觀點學術見解的。論文影響讀者主要就是靠其主題來實現的。因此,下筆寫論文前,謀篇構思就要圍繞主題,構思要為主題服務。正如法國的畫家米勒(Millet)所說:「所謂構思,是指把一個人的思想傳遞給別人的藝術」。可見這一條十分重要。
2.構思論文布局,要力求結構完整統一
在對一篇論文構思時,有時會發現需要按時間順序編寫,有時又會需要按地域位置(空間)順序編寫,但更多的還是需要按邏輯關系編寫,即要求符合客觀事物的內在聯系和規律,符合科學研究和認識事物的邏輯。但不管屬於何種情形,都應保持合乎情理、連貫完整。有時,構思出現幾種寫作方案,這就需要進行比較,在比較中,隨著思考的不斷深化,寫作思路又會經歷一個由龐雜到單純,由千頭萬緒到形成一條明確線索的過程,此時,應適時抓住頓悟之機,按照古人之去「應機立斷,須定一途」的精神,確定一種較好方案。
3.要作讀者分析
撰寫並發表任何一篇科技文章,其最終目的是讓別人讀的,因此,構思時要求做「心中裝著讀者」,多作讀者分析。有了清晰的讀者對象,才能有效地展開構思,也才能順利地確定立意、選材以及表達的角度。一般說來,讀者可分為專業讀者、非專業讀者、主管領導或科技工作主管機構負責人等,人們對科技文章的要求與評估標准各異。對於學術論文來說,其讀者對象為同行專業讀者,因此,構思要從滿足專業需要與發展的角度去思考,確定取捨材料與表達深度與廣度,明確論文的重點。如果一篇論文包含有重要性不同的幾個論題,作者應分清主次,考慮如何由次要論題向主要論題的過渡,以能引起專業讀者的興趣。
(二)如何提高構思能力
很難想像,一個思維不清晰的作者會寫出條理清晰、脈絡分明的論文來。因此,重要的問題在於通過寫作實踐訓練思維能力,思維能力提高了,構思論文的能力將隨之提高。
在正式撰寫學術論文之前,先擬制定作提綱,可以極大地幫助作者鍛煉思想,提高構思能力,這一辦法是被長期實踐證明了是有效的辦法之一。據資料報導,世界上先擬制定作提綱,然後按提綱進行寫作的科技人員,約占總數的95%。
寫作提綱的作用,具體說,有以下幾點:
1.寫作提綱,類似一張建設藍圖,可以幫助作者自己勾劃出全篇論文的框架或輪廓,體現自己經過對材料的消化與進行邏輯思維後形成的初步設想,可計劃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前後如何表述一致,重點又放在哪裡,哪裡需要進行一些注釋或解說。按此計劃寫作,可使論文層次清晰,前後照應,內容連貫,表達嚴密。
2.擬制寫作提綱,只需要運用一些簡單的句子甚至是詞與片語加以提示,把材料單元與相應的論點有機組織編成順序號,工作量並不大,也容易辦到。當提綱寫成後,再從總體上來。這很象是轉動萬花筒,只要稍稍轉動一個角度,便會出現新的圖案。提綱的調整也是如此。應該說,高速提綱要比無提綱寫好人文後再調整要輕松得多。
提綱中用以提示寫作的句子,有時即可用來做論文段落的標題。由此可見,通過寫作提綱的擬制,可以確定論文的結構,使論文全篇形成一個統一完整的理論體系。
3.提綱的擬制,有昨於繁忙的作者與進行合作撰寫的多作者。前者,由於工作忙,時而中斷寫作過程,可藉提綱提示,幫助你在重新寫作時立即恢復原來的思路;後者,可幫助合作撰稿人按照提綱進行分工與協調,避免由於各寫各引起的重復與疏漏。
[示例]
論文:地基剛度對拱壩壩體應力的影響(研究對象:二灘拱壩地基)
一、引言
1.介紹拱壩地理位置與形貌
2.介紹壩址地質地貌
3.提示壩基存在的局部缺陷 (1 壩基剛度左右岸不對稱;2右岸壩基中部存在玄武岩軟弱帶;)
引出四種不同的均質變模地基,分別計算壩體應力的問題。
二、地基剛度對梁、拱分荷的影響
就三種地基情況對梁、拱分載的影響進行分析。
(一)均勻地基λ值的影響
1.給出λ的表示式。
2.繪制「不同變模均勻地基對梁、拱分荷的影響」曲線圖。
3.提供「『86型』拱壩主要幾何參數表」。
論點:λ變化對拱端分荷的影響遠小於拱冠部位。
(二)兩岸不對稱地基剛度的影響
1.繪制「左右兩岸不對稱的地基剛度對梁、拱分荷的影響」曲線圖(對或、右端與拱冠分別繪制三張)。
2.分析圖示結果。
(三)局部低變模的影響
1.分別就左、右端及拱冠繪制三張曲線圖。
2.分析圖示結果。
對以上三部分進行歸納說明[針對(一)、(二)、(三)一一對應說明影響程度]。
三、地基剛度對壩體復位的影響
1.均勻地基(圖)。
2.兩岸不對稱地基(圖、表)。
3.局部地基剛度降低的影響(圖)。
四、地基剛度對壩體應力的影響
1.均勻地基情況下,λ值的變化對壩本應力的影響(圖、表)。
2.兩岸不對稱(圖)。
3.地基局部變模降低的影響(圖)。
五、結論(總歸納)
1.針對λ值變化的影響的分析,指出在拱壩設計時需在底部考慮一定的倒懸度,以藉助壩本的自重來減小底部由水壓造成的應力。
2.針對剛度,指出用結構上的不對稱補償地基剛度的不對稱。
3.雖存在有岩石軟弱帶,但只局限在邊界附近,並不改變整個拱壩的應力分布。
重點說明地基變模對壩體應力的影響顯著,其取值須引起重視。
作文提綱的形式一般有兩種。
1.標題式提綱
這種提綱比較簡單,只寫出行文各段的標題。
這是一個標題式的作文提綱,勇簡潔的文字標出了各段的寫作要點。它的特點是文字簡潔、速度較快,適合於對寫作內容較熟悉或時間較緊的情況。但對初學寫作的人來說,很難起到指導作文的作用。
2.要點式提綱
這種提綱比較詳細,它即要表明作文的中心,又要寫出作文的大致內容;同時,還要交代出文章的詳略。
(三)編寫提綱的要求
1.要審清題目,確定中心,選擇材料
作文提綱是寫好作文的基礎,編寫作文提綱要按照寫作文的三個順序:審清題目、確立中心,選擇材料來進行。
作文題目一般給我們規定了寫作范圍(記人、記事、寫景、狀物等)、寫作問題(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所以,審清題目,才能明確寫什麼、怎麼寫,才能避免文不對題、偏離中心的毛病。
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靈魂,在編寫作文提綱式時,只有確立了中心,才能圍繞選材,確定重點,安排詳略,等等。選材時要注意緊緊圍繞文章的中心思想,選擇真實可信、新鮮有趣的材料,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鮮明、深刻地表現出來。
2.要簡潔明了
作文提綱只是作文的一個思路,一個框架。因此作文提綱既要完整,又不能過於繁瑣;既要簡潔,又要達到寫作目的
⑥ 田霖的研究成果
(近五年發表或出版)田霖.我國金融排斥的城鄉二元性研究, 中國工業經濟2011(2):36-45,141.田霖.區域金融的協調發展與短板效應解析, 財經研究2010(10):48-59.田霖.金融排斥理論評介,經濟學動態2007(6):83-89.田霖.我國金融排除空間差異的影響要素分析,財經研究2007(4):107-119.田霖.基於統籌聯通的農村金融體系重構,財經研究2008(5):29-39.人大復印資料農業經濟導刊全文轉載.許聖道、田霖.我國農村地區金融排斥研究,金融研究2008(7):195-206.田霖.金融地理學視角:城鄉金融地域系統的演變與耦合,金融理論與實踐2009(4):68-71.田霖.我國城鄉金融排斥二元性的空間差異與演變趨勢(1978-2009), 金融理論與實踐2011(3):27-30.Lin Tian. The Spatial Differences, Welfare Analysis and Affecting Factors of Financial Exclusion in Rural China,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inancial and Management Science.田霖.區域金融綜合競爭力的差異比較與模糊曲線分析,南開經濟研究2005(6):8-15.田霖.我國銀行業發展的省區差異研究,河南社會科學2006(2):59-62.田霖.區域協調發展的金融地理學探析與現實應用, 金融理論與實踐2010(5):51-56.前位置:田霖.我國分地區金融綜合競爭力研究:以開放力為例的模糊曲線分析,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05(6):98-104.田霖.企業家甄別、民間金融與金融共生,重慶大學學報2005(5):35-37.田霖.區域金融成長差異——金融地理學視角,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⑦ 中國的農村金融為什麼不發達求解
其實,在中國並非沒有窮人銀行——農村基層信用社,就是典型的農民入股建立起來的窮人銀行。
然而,農村基層信用社並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在一些地區,農村基層信用社還出現了萎縮的趨勢。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中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使得農業發展相對滯後,農業的投入產出率較低,農業貸款無利可圖。現在中國農村基層信用社70%的貸款投入到鄉村企業,直接作用於農業的貸款越來越少。而鄉村企業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投入到鄉村企業的貸款不能直接惠及廣大農民,鄉村企業本身又缺乏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所以,農村基層信用社面臨非常困難的局面。
其次,農村基層信用社經營成本居高不下,貸款收益絕大多數用來維持自身的生存,缺乏發展的能力。在一些基層農村,信用社信貸員發放小額貸款需要跋山涉水,往返數十公里,他們從貸款中獲得的收益遠不足以彌補自身的工資成本。所以,許多基層信用社拒絕向農民發放小額貸款,轉而扶持鄉村企業,或者向鄉鎮政府間接發放貸款,以提高貸款收益率。而這樣做,不但進一步加大了信用社經營風險,而且徹底失去了大量的潛在客戶。現在,有些基層信用社已經入不敷出。
第三,在傳統的身份社會向契約社會轉化的過程中,農村基層信用社並沒有嘗試建立自己的信用評估體系,而是盲目借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信用擔保手段,向農民發放貸款。而這樣做的結果是,由於農民缺乏貸款擔保能力,因而不可能從信用社獲得金融支持。抵押、質押、留置、定金,都是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信用擔保方式,而保證則是在傳統的身份社會普遍使用的信用擔保手段。現在許多農村基層信用社已經放棄了保證這種貸款信用擔保方式,改為要求農民辦理抵押手續,而這種經營方式無疑將農民拒之門外。由於沒有面向農民,培育自己的市場,建立農村的信用體系,農村基層信用社步履維艱。
所以,要想發展農村金融,必須對基層信用社進行清產核資,並在清產核資的基礎上,按照合作社的原則重新組建經營管理機構。為了防止少數既得利益者在清產核資的過程中弄虛作假,中國人民銀行應當按照迴避的原則,在全國范圍內對農村基層信用社進行全面的清理整頓。在此基礎上,根據當地農民的意願,重新建立農村基層信用社經營組織,並且根據當地農民的實際需求,自主確定發展方向,自主選擇經營客戶,自主管理經營機構,自主決定貸款規模。
筆者建議,應當盡快取消基層信用社組建的合作聯社,徹底打破合作社經營中的行政壟斷,減免合作社經營中的各項稅收,規范合作社的經營活動,讓合作社回歸本來面目,真正變成市場經濟條件下扶貧濟困的特殊市場主體。
⑧ 地理書裡面的。 空間差異。 是什麼意思
空間差異:就復是一個地方制和另外一個地方有不同支持。
舉例:我國降水時空不均
降水的空間差異:我們東部地區降水多,西部地區降水少,(不同的地方,他們的降水有差異,就叫降水空間差異)
降水的時間差異:我國降水的時間分布不均,我們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不同的時間降水量不同)
⑨ 研究農村金融理論對當前應對中國農村金融改革有何意義
通過對農村金融改革發展的現狀和影響因素分析,新常態下農村金融改革發展應該有針對性的選擇相應路徑,採取有效措施,為實現農村金融改革發展的目標創造有利條件。
創新改善「三農」生態環境新思路,建立適應新常態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
在新常態下,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是農村金融改革發展的重要前提。首先,應建立和完善農村金融法律法規體系,政府應積極推進農村金融立法,盡快出台保護農村金融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農村金融機構執法力度。其次,廣泛開展信用文化建設活動。對涉農企業和農民進行「金融掃盲」,切實維護金融債權;進一步開展農村企業和農戶的信用評級活動,廣泛開展創建信用企業、信用鄉鎮、信用村和信用農戶活動,讓「誠信是金、誠信是財富」的觀念深入人心,並讓誠信企業,誠信農民獲得更多的信貸支持,獲得創業發展更多的金融服務,形成正向激勵機制;將失信者列入「不講信用」的黑名單,對「老賴」實行聯合信用懲戒。再次,完善信用擔保體系和風險分擔機制,提高風險防範能力,切實分散農村金融風險。最後,要建立健全農村金融風險預警體系。結合農村金融風險特點,加強金融風險監測,密切關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農村金融信貸資產質量狀況,加強對農村金融機構表外業務與同業業務風險的監測分析,設定預警區間的預警指標,及時向金融機構與金融監管部門發出預警,適時提出農村金融安全運行的對策、建議及風險處置預案。
創新推廣多元化產品服務,打造屬於新常態農村金融的特色產品服務
在開展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方面,應該不斷堅持農村金融服務「滿意度、便利度和可得性」的原則,序時、有效、穩步實施。一是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引導各地農村金融機構不斷創新服務機制和產品策略,大力推廣「低成本、可復制、可持續」、「量體裁衣」式的農村金融產品與服務創新。二是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改革部署貫徹落實工作,按照中央對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經營權流轉的要求,慎重穩妥地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探索實現農民對農村集體資產股份的抵押、擔保權能,促進農業生產規模化、農業現代化、農民增收和城鄉統籌發展。三是重組盤活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機構向下延伸,重心下移,率先走好「服務」這步棋。除對現有農村金融網點進行全面改造升級,成為精品網點、標桿網點,提升服務品質外,還要對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山區和重點村設立簡易服務網點,創辦「流動銀行」,定期開展「金融服務下鄉活動」,減少金融服務網路空白點,為農民打開金融服務的方便大門。五是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創新開展涉農貸款特色業務,滿足客戶的信貸需求,並通過基金、保險、理財項目等方式,幫助農民實現資產增值,在加強服務覆蓋面的同時,實現收入結構多元化。
優化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培養適合新常態的農村金融專業人才
金融的特殊屬性與內在要求決定了行業對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但基於多方面的原因,農村金融改革發展目前正面臨人才短缺且從業人員素質偏低的難題。因此在新常態下,農村金融改革發展必須從戰略高度重視人力資源結構的優化。首先,借鑒國內外的成功經驗,完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根據地區農村產業結構或農村金融改革發展的實際需要,建立適合自身發展的人才管理制度,完善人才培養機制、選拔任用機制、評價發現與激勵保障機制,通過科學合理的制度安排形成人才建設長效機制。其次,加大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力度,不斷優化人力資源結構。加強學習培訓,大力開展農情、社情、民情教育活動,強化做實農村金融人才支撐,還要著力提高農村金融從業人員的思想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最後,還要進一步加強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特別是要加強農村金融系統各級領導幹部的作風建設。
充分發揮農村互聯網金融「大數據」優勢,推動新常態下農村金融改革發展的新浪潮
互聯網金融具備門檻低、效率高等多重「大數據」優勢,將互聯網金融與農村傳統金融快速、有效結合,將進一步加快農村金融的發展。首先,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和平台,加快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自助銀行等金融服務品種在農村推廣,打通結算「瓶頸」,為「三農」融資和支付提供高效快捷服務,徹底解決金融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問題。其次,堅持以信貸為主,投資理財為輔。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豐富農村互聯網金融產品,整合農村閑散資金和小資金量,以農村資金助力農村經濟發展,釋放農村金融需求,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再次,競合推動,實現普惠金融。農村傳統金融和互聯網金融並非只有競爭,而應相互補充、攜手並進。只有傳統金融的深度與互聯網金融的廣度結合,才能創造農村金融新生態,落實國家普惠金融戰略。最後,大數據成就大信用金融。大信用金融關鍵在於"大",源於大數據科學的應用。大信用金融在個人信用評定工作中能夠節約時間,快速計算個人信用給予金融支持,大大提高金融效率,真正實現信用經營與資金經營的分離,推動農村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
⑩ 影響中國地理環境差異的三要素是什麼
影響中國地理環境差異的三大要素是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