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中國歷史地理孩子

中國歷史地理孩子

發布時間: 2021-02-25 21:14:22

① 適合小學生讀的中國歷史、地理書和古典文學書籍

四書五經,易經等的少兒版啊,有的還有音像製品,通俗易懂。還有一本《吳越春秋史話》很有意思,情節生動,通俗的語言里有深刻的道理。

② 教給孩子的中國地理的主要內容

《講給孩子的中國地理》(套裝共3冊)對我國各個省、市、自治區的地理位置、人們的生活狀況、旅遊景點和我國近年來的各個特大工程作了一一的介紹。

目錄:
第一冊
序詩 /8
偉大的中國 /10
中國的行政區劃 /12
十三億雙黑眼睛 /14
五十六朵民族花 /16
季風翅翼下的大地 /18
三大地形階梯 /2l
中原面面觀 /24
雄偉的山鄉 /26
高高的冰雪世界 /28
溝通三大洋的水系 /30
兩條母親河 /32
高聳的懸河 /34
淮河訴說的故事 /36
華南的生命河 /38
星羅棋布的湖泊 /40
水草叢生的沼澤地 /42
東方的海洋大國 /44
美麗的綠外套 /46
野生動物的樂園 /49
多姿多彩的五色土 /52
神農氏的故鄉 /54
豐富的地下寶藏 /56
工業化的新篇 /58
四通八達的交通網 /60
古老和新興的城鎮 /63
萬里長城萬里長 /65
綠色萬里長城 /67
世界第一大運河 /69
嶄新的經濟特區 /71
轟轟烈烈的西部大開發 /73
高峽出平湖 /75
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工程 /77
快速的西氣東輸 /80
三管齊下的西電東送 /82
遍布全國的自然保護區 /85
快樂的旅遊天地 /88
首都身邊的華北區 /90
巍巍太行山 /92
綠色的大桌子 /94
偉大祖國的首都——北京市 /96
祖國的心臟 /98
一代又一代的"十大建築" /102
海河畔的大都會——天津市 /104
天津衛的今昔 /106
渤海灣的北方大港 /108
引灤濟津和引黃濟津工程 /110
太行山前的燕趙古國——河北省 /112
海河的故事 / 114
用小名的大城市 /116
水上迷宮白洋淀 /118
北戴河海濱 /120
天下第一關 /122
長城要隘張家口 /124
皇帝避暑的"熱河行宮" /126
古色古香的晉國——山西省 /128
縱貫山西的汾河 /130
"歷史博物館"太原 /132
北魏古都大同 /134
"龜城"平遙 /136
文殊菩薩說法的聖山 /138
古代抗震建築的傑作 /140
鯉魚跳龍門的地方 /142
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地方——內蒙古自治區 /144
蒙古高原上的綠屏風 /146
肥沃的河套平原 /148
"三娘子城"呼和浩特 /150
鋼鐵、煤礦雙城記 /152
黃沙面罩下的鄂爾多斯 /154
草原明珠孿生湖 /156
林木幽深的大青溝 /158
神秘的西海 /160
統萬城的悲歌 /162
歡樂的那達慕大會 /164
山海關外的東北區 /1 66
白山黑水的大地 /168
關東有三寶 /170
中國重工業的發動機——遼寧省 /172
一條山脈貫穿的遼東半島 /174
關東第一名城沈陽 /176
響當當的鞍鋼 /178
遼東姊妹港 /180
"南大荒"傳奇 /182
美麗的北國江南——吉林省 /184
北國"汽車城" /186
謎樣的火山酒杯 /188
歌聲里的松花江 /190
迷人的江城吉林 /192
黑森林裡的牡丹江 /194
興安嶺下的黑土地——黑龍江省 /196
松花江畔的"冰城" /198
肥沃的"黑三角" /200
震驚世界的大慶油田 /202
奇異的五大連池 /204
鶴之戀 /206
全國最大的沼澤地 /208
黑沉沉的黑龍江 /210
北疆不夜城 /212
第二冊
大陸腹心的西北區 /8
風吹來的大高原 /10
千變萬化的黃土地形 /12
"涇渭分明"和"涇渭不分" /14
"第二天山"——祁連山 /16
地分南北的——陝西省 /1 8
肥沃的八百里秦川 /20
渭水之濱古長安 /22
傲視關中的西嶽 /24
鐵打的雄關 /26
革命聖地延安 /28
兵家必爭的古漢中 /30
三次搬家的榆林城 /32
塞上江南——寧夏回族自治區 /34
富饒的西口 /36
"鳳凰城"銀川 /38
黃土高原上的"綠島" /40
西北屏障賀蘭山 /42
沙坡頭治沙工程 /44
東西"跳板"——甘肅省 /46
古老的蘭州 /48
劉家峽水電站 /50
一塊礦石帶來的新興城市 /52
溝通東西的河西走廊 /54
敦煌石窟 /56
玉門油礦的故事 /58
萬里長城的西大門 /60
高原聚寶盆——青海省 /62
青藏高原的門戶——西寧 /64
藍藍的青海湖 /66
神奇的察爾汗鹽湖 /68
格爾木的故事 /70
黃河和長江的源頭 /74
中國的西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76
三山夾兩盆的地方 /78
圍抱火爐吃西瓜 /80
西王母居住的天山 /82
綠洲大都會烏魯木齊 /84
"火州"吐魯番 /86
戈壁新城石河子 /88
魔鬼城 /90
"金山"阿爾泰 /92
山頂的"藍海"賽里木湖 /94
天山深處的天鵝湖 /96
進去出不來的地方 /98
"沙漠流浪漢"羅布泊 /100
帕米爾高原下的喀什 /102
和田美玉天下揚 /104
千山萬嶺的西南區 /106
"世界屋脊"誕生記 /108
西南屏障橫斷山脈 /110
東西不同的雲貴高原 /112
銅城、錫都、煤海 /114
富饒的四川盆地 /116
蜀犬吠日的奇怪地方 /118
川江和它的四大支流 /120
古今不同的蜀道 /122
霧氣茫茫的山城——重慶市 /124
兩江環抱的古渝州 /126
"天然枯水碑"白鶴梁 /128
女媧"補天石" /130
瞿塘天下雄 /132
巫山十二峰 /134
西蜀"天府之國"——四川省 /136
芙蓉花陰錦官城 /138
看似無形的偉大水利工程 /140
古老的自貢鹽井 /142
峨眉天下秀 /144
劍門天下險 /146
大熊貓的故鄉 /148
童話世界九寨溝 /150
"王者之巔"貢嘎山 /152
陽光普照的安寧河谷 /154
彩雲之南的仙鄉——雲南省 /156
"春城"昆明 /158
阿詩瑪藏身的地方 /160
大理石之鄉 /162
秀麗的麗江古城 /164
神秘的河流謀殺案 /166
真實的香格里拉 /168
深山裡的"女兒國" /170
徐霞客的火山報告 /172
綠孔雀的故鄉 /174
撫仙湖底的秘密 /176
古夜郎王國——貴州省 /178
裝在石碗里的貴陽 /180
革命名城遵義 /182
中國第一大瀑布 /184
人間凈土梵凈山 /186
"魔術湖"草海 /190
"世界屋脊"上的山野——西藏自治區 /192
陽光普照的西藏 /194
"世界的巔尖"珠穆朗瑪峰 /196
拉薩和布達拉宮的故事 /198
滾燙的羊八井地熱田 /202
後藏聖城日喀則 /204
神山岡仁波齊峰 /206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208
西藏的"江南" /210
荒涼的藏北高原 /212
第三冊
面向太平洋的華東區 /8
江南的青山畫屏 /10
綿綿的江南梅雨 /12
長江口的東方大港——上海市 /15
大上海傳奇 /16
童話故事般的浦東開發區 /20
頑皮的崇明島 /22
東吳風流故地——江蘇省 /24
龍盤虎踞的地方 /26
太湖美 /28
水上人家姑蘇城 /30
"運河城"古揚州 /32
淮河尾閭洪澤湖 /34
歐亞大陸橋的東方起點 /36
山靈水秀的古越國——浙江省 /38
西子湖畔杭州 /40
驚心動魄錢塘潮 /42
"海中洲"舟山群島 /44
海上仙島普陀山 /46
"浙江東大門"寧波 /48
浙南第一港溫州 /50
如詩如畫富春江 /52
兼有南北風情的地方——安徽省 /54
千古江流採石磯 /56
黃山天下奇 /58
古色古香老徽州 /60
"天然水鳥窩"巢湖 /62
安徽的地理心臟合肥 /64
"中國瓷器"原產地——江西省 /66
全國最大的淡水"葫蘆" /68
英雄城南昌 /70
避暑勝地廬山 /72
石鍾山的神秘鍾聲 /74
"瓷都"景德鎮 /76
海峽邊的山鄉——福建省 /80
"東南第一山" /82
榕樹陰下古福州 /84
"東方刺桐港"泉州 /86
閩南孿生姊妹島 /88
齊魯文教之邦——山東省 /90
中國最大的半島 /92
五嶽之首泰山 /94
詩情畫意的泉城濟南 /96
孔老夫子的故鄉 /98
黃海第一大港青島 /100
真實的蓬萊仙境 /102
地貫南北的中南區 /104
能擋風的南國"漏風牆" /106
遼闊的南海 /108
名副其實的中原地方——河南省 /110
九朝古都洛陽 /112
"鐵十字架"上的鄭州 /114
咆哮的三門峽 /116
嵩山少林寺 /118
楚天萬里千湖碧——湖北省 /120
"九省通衢"武漢三鎮 /122
千秋古荊州 /124
荊江分洪工程 /126
三峽鎖鑰宜昌 /128
西陵天下奇 /130
神農架之謎 /132
漢水河畔的雙子城 /134
洞庭湖畔魚米鄉——湖南省 /137
美麗富饒的"芙蓉國" /138
湘江流過古長沙 /140
雲夢悠悠洞庭水 /142
火神居住的南嶽 /144
張家界石林 /146
豐富多彩的嶺南天地——廣東省 /148
經濟騰飛的"珠三角" /150
南國五羊城 /152
嶺南赤壁丹霞山 /154
北回歸線上的"綠洲" /156
通往海南島的火山跳板 /158
經濟開發特區的先鋒 /160
山奇水奇洞也奇的地方——廣西壯族自治區 /162
南疆門戶南寧 /164
桂林山水甲天下 /166
古老的靈渠 /168
龍城柳州 /170
南海邊的北海港 /172
友誼關的歷史滄桑 /174
萬里碧波上的礁島群——海南省 /176
黎家人的"大笠帽" /178
熱帶陽光下的海南島 /180
海南島跳動的心臟 /182
夏日常在的天涯海角 /184
海上千里長沙 /186
漲海上的萬里石塘 /188
中國的海上"南極" /190
燦爛的東方之珠——香港特別行政區 /192
"東方明珠"香港 /194
珠江口外的一朵蓮花——澳門特別行政區 /196
回歸的女兒澳門 /198
熱帶陽光下的寶島——台灣省 /200
台灣和大陸媽媽的故事 /202
小小盆地里的大台北 /204
寶島的南方大港 /206
深山懷抱里的日月潭 /208
神木的故鄉阿里山 /210
海峽跳板澎湖群島 /212

③ 有關中國歷史地理學者的小故事

微生物天天跟人們打交道,甚至不時從人們的鼻中進進出出。然而,由於人專們用肉眼屬看不見它們,所以幾千年來,人們竟不知道世界上有微生物。

直到17世紀末葉,

才有顯微鏡的發明,

小人國的種種陰謀活動,

就都被揭露出來了。

④ 寫給中國孩子的地理

《講給孩子的中國地理》(套裝共3冊)對我國各個省、市、自治區的地理位置、人們的生活狀況、旅遊景點和我國近年來的各個特大工程作了一一的介紹。
目錄:
第一冊
序詩 /8
偉大的中國 /10
中國的行政區劃 /12
十三億雙黑眼睛 /14
五十六朵民族花 /16
季風翅翼下的大地 /18
三大地形階梯 /2l
中原面面觀 /24
雄偉的山鄉 /26
高高的冰雪世界 /28
溝通三大洋的水系 /30
兩條母親河 /32
高聳的懸河 /34
淮河訴說的故事 /36
華南的生命河 /38
星羅棋布的湖泊 /40
水草叢生的沼澤地 /42
東方的海洋大國 /44
美麗的綠外套 /46
野生動物的樂園 /49
多姿多彩的五色土 /52
神農氏的故鄉 /54
豐富的地下寶藏 /56
工業化的新篇 /58
四通八達的交通網 /60
古老和新興的城鎮 /63
萬里長城萬里長 /65
綠色萬里長城 /67
世界第一大運河 /69
嶄新的經濟特區 /71
轟轟烈烈的西部大開發 /73
高峽出平湖 /75
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工程 /77
快速的西氣東輸 /80
三管齊下的西電東送 /82
遍布全國的自然保護區 /85
快樂的旅遊天地 /88
首都身邊的華北區 /90
巍巍太行山 /92
綠色的大桌子 /94
偉大祖國的首都——北京市 /96
祖國的心臟 /98
一代又一代的"十大建築" /102
海河畔的大都會——天津市 /104
天津衛的今昔 /106
渤海灣的北方大港 /108
引灤濟津和引黃濟津工程 /110
太行山前的燕趙古國——河北省 /112
海河的故事 / 114
用小名的大城市 /116
水上迷宮白洋淀 /118
北戴河海濱 /120
天下第一關 /122
長城要隘張家口 /124
皇帝避暑的"熱河行宮" /126
古色古香的晉國——山西省 /128
縱貫山西的汾河 /130
"歷史博物館"太原 /132
北魏古都大同 /134
"龜城"平遙 /136
文殊菩薩說法的聖山 /138
古代抗震建築的傑作 /140
鯉魚跳龍門的地方 /142
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地方——內蒙古自治區 /144
蒙古高原上的綠屏風 /146
肥沃的河套平原 /148
"三娘子城"呼和浩特 /150
鋼鐵、煤礦雙城記 /152
黃沙面罩下的鄂爾多斯 /154
草原明珠孿生湖 /156
林木幽深的大青溝 /158
神秘的西海 /160
統萬城的悲歌 /162
歡樂的那達慕大會 /164
山海關外的東北區 /1 66
白山黑水的大地 /168
關東有三寶 /170
中國重工業的發動機——遼寧省 /172
一條山脈貫穿的遼東半島 /174
關東第一名城沈陽 /176
響當當的鞍鋼 /178
遼東姊妹港 /180
"南大荒"傳奇 /182
美麗的北國江南——吉林省 /184
北國"汽車城" /186
謎樣的火山酒杯 /188
歌聲里的松花江 /190
迷人的江城吉林 /192
黑森林裡的牡丹江 /194
興安嶺下的黑土地——黑龍江省 /196
松花江畔的"冰城" /198
肥沃的"黑三角" /200
震驚世界的大慶油田 /202
奇異的五大連池 /204
鶴之戀 /206
全國最大的沼澤地 /208
黑沉沉的黑龍江 /210
北疆不夜城 /212
第二冊
大陸腹心的西北區 /8
風吹來的大高原 /10
千變萬化的黃土地形 /12
"涇渭分明"和"涇渭不分" /14
"第二天山"——祁連山 /16
地分南北的——陝西省 /1 8
肥沃的八百里秦川 /20
渭水之濱古長安 /22
傲視關中的西嶽 /24
鐵打的雄關 /26
革命聖地延安 /28
兵家必爭的古漢中 /30
三次搬家的榆林城 /32
塞上江南——寧夏回族自治區 /34
富饒的西口 /36
"鳳凰城"銀川 /38
黃土高原上的"綠島" /40
西北屏障賀蘭山 /42
沙坡頭治沙工程 /44
東西"跳板"——甘肅省 /46
古老的蘭州 /48
劉家峽水電站 /50
一塊礦石帶來的新興城市 /52
溝通東西的河西走廊 /54
敦煌石窟 /56
玉門油礦的故事 /58
萬里長城的西大門 /60
高原聚寶盆——青海省 /62
青藏高原的門戶——西寧 /64
藍藍的青海湖 /66
神奇的察爾汗鹽湖 /68
格爾木的故事 /70
黃河和長江的源頭 /74
中國的西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76
三山夾兩盆的地方 /78
圍抱火爐吃西瓜 /80
西王母居住的天山 /82
綠洲大都會烏魯木齊 /84
"火州"吐魯番 /86
戈壁新城石河子 /88
魔鬼城 /90
"金山"阿爾泰 /92
山頂的"藍海"賽里木湖 /94
天山深處的天鵝湖 /96
進去出不來的地方 /98
"沙漠流浪漢"羅布泊 /100
帕米爾高原下的喀什 /102
和田美玉天下揚 /104
千山萬嶺的西南區 /106
"世界屋脊"誕生記 /108
西南屏障橫斷山脈 /110
東西不同的雲貴高原 /112
銅城、錫都、煤海 /114
富饒的四川盆地 /116
蜀犬吠日的奇怪地方 /118
川江和它的四大支流 /120
古今不同的蜀道 /122
霧氣茫茫的山城——重慶市 /124
兩江環抱的古渝州 /126
"天然枯水碑"白鶴梁 /128
女媧"補天石" /130
瞿塘天下雄 /132
巫山十二峰 /134
西蜀"天府之國"——四川省 /136
芙蓉花陰錦官城 /138
看似無形的偉大水利工程 /140
古老的自貢鹽井 /142
峨眉天下秀 /144
劍門天下險 /146
大熊貓的故鄉 /148
童話世界九寨溝 /150
"王者之巔"貢嘎山 /152
陽光普照的安寧河谷 /154
彩雲之南的仙鄉——雲南省 /156
"春城"昆明 /158
阿詩瑪藏身的地方 /160
大理石之鄉 /162
秀麗的麗江古城 /164
神秘的河流謀殺案 /166
真實的香格里拉 /168
深山裡的"女兒國" /170
徐霞客的火山報告 /172
綠孔雀的故鄉 /174
撫仙湖底的秘密 /176
古夜郎王國——貴州省 /178
裝在石碗里的貴陽 /180
革命名城遵義 /182
中國第一大瀑布 /184
人間凈土梵凈山 /186
"魔術湖"草海 /190
"世界屋脊"上的山野——西藏自治區 /192
陽光普照的西藏 /194
"世界的巔尖"珠穆朗瑪峰 /196
拉薩和布達拉宮的故事 /198
滾燙的羊八井地熱田 /202
後藏聖城日喀則 /204
神山岡仁波齊峰 /206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208
西藏的"江南" /210
荒涼的藏北高原 /212
第三冊
面向太平洋的華東區 /8
江南的青山畫屏 /10
綿綿的江南梅雨 /12
長江口的東方大港——上海市 /15
大上海傳奇 /16
童話故事般的浦東開發區 /20
頑皮的崇明島 /22
東吳風流故地——江蘇省 /24
龍盤虎踞的地方 /26
太湖美 /28
水上人家姑蘇城 /30
"運河城"古揚州 /32
淮河尾閭洪澤湖 /34
歐亞大陸橋的東方起點 /36
山靈水秀的古越國——浙江省 /38
西子湖畔杭州 /40
驚心動魄錢塘潮 /42
"海中洲"舟山群島 /44
海上仙島普陀山 /46
"浙江東大門"寧波 /48
浙南第一港溫州 /50
如詩如畫富春江 /52
兼有南北風情的地方——安徽省 /54
千古江流採石磯 /56
黃山天下奇 /58
古色古香老徽州 /60
"天然水鳥窩"巢湖 /62
安徽的地理心臟合肥 /64
"中國瓷器"原產地——江西省 /66
全國最大的淡水"葫蘆" /68
英雄城南昌 /70
避暑勝地廬山 /72
石鍾山的神秘鍾聲 /74
"瓷都"景德鎮 /76
海峽邊的山鄉——福建省 /80
"東南第一山" /82
榕樹陰下古福州 /84
"東方刺桐港"泉州 /86
閩南孿生姊妹島 /88
齊魯文教之邦——山東省 /90
中國最大的半島 /92
五嶽之首泰山 /94
詩情畫意的泉城濟南 /96
孔老夫子的故鄉 /98
黃海第一大港青島 /100
真實的蓬萊仙境 /102
地貫南北的中南區 /104
能擋風的南國"漏風牆" /106
遼闊的南海 /108
名副其實的中原地方——河南省 /110
九朝古都洛陽 /112
"鐵十字架"上的鄭州 /114
咆哮的三門峽 /116
嵩山少林寺 /118
楚天萬里千湖碧——湖北省 /120
"九省通衢"武漢三鎮 /122
千秋古荊州 /124
荊江分洪工程 /126
三峽鎖鑰宜昌 /128
西陵天下奇 /130
神農架之謎 /132
漢水河畔的雙子城 /134
洞庭湖畔魚米鄉——湖南省 /137
美麗富饒的"芙蓉國" /138
湘江流過古長沙 /140
雲夢悠悠洞庭水 /142
火神居住的南嶽 /144
張家界石林 /146
豐富多彩的嶺南天地——廣東省 /148
經濟騰飛的"珠三角" /150
南國五羊城 /152
嶺南赤壁丹霞山 /154
北回歸線上的"綠洲" /156
通往海南島的火山跳板 /158
經濟開發特區的先鋒 /160
山奇水奇洞也奇的地方——廣西壯族自治區 /162
南疆門戶南寧 /164
桂林山水甲天下 /166
古老的靈渠 /168
龍城柳州 /170
南海邊的北海港 /172
友誼關的歷史滄桑 /174
萬里碧波上的礁島群——海南省 /176
黎家人的"大笠帽" /178
熱帶陽光下的海南島 /180
海南島跳動的心臟 /182
夏日常在的天涯海角 /184
海上千里長沙 /186
漲海上的萬里石塘 /188
中國的海上"南極" /190
燦爛的東方之珠——香港特別行政區 /192
"東方明珠"香港 /194
珠江口外的一朵蓮花——澳門特別行政區 /196
回歸的女兒澳門 /198
熱帶陽光下的寶島——台灣省 /200
台灣和大陸媽媽的故事 /202
小小盆地里的大台北 /204
寶島的南方大港 /206
深山懷抱里的日月潭 /208
神木的故鄉阿里山 /210
海峽跳板澎湖群島 /212

⑤ 適合小學生看的歷史,地理書有哪些

1、《各國概況》本書是1966年《世界知識年鑒》停刊後於1972年出版的,1979年又出版一冊,相當於《世界知識年鑒》的續編。

2、《上下五千年》,該書為現代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學家林漢達所著,講述了中國的實史,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是一本集中國發展史、重大歷史事件及名人簡介為一身的優秀歷史讀物。作者選擇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據史籍材料,加以組織和剪裁,用現代語言寫出來,通俗易懂。

3、《資治通鑒》,該書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資治通鑒》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4、《大中華尋寶記》這套書以以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為創作背景,講了一群孩子聯合千年超能神獸,遍游祖國各地,展開奇妙玄幻的尋寶故事,通過漫畫的形式,真有趣的故事和豐富的知識相融合,語言更是幽默風趣,故事情節懸念迭生,知識上更是將神州大地的地理風貌、歷史遺跡、文化藝術、物產資源、民族風俗等內容巧妙融合到一個個冒險故事中。

5、《漫畫世界系列》,而且這套書不僅講了西方的地理,更是將歷史,藝術,文化,宗教,軍事,經濟等等,均融入其中,讓孩子在閱讀中經歷一次「知識的風暴」。這套書的知識含量巨大,既值得收藏,又值得一讀再讀。

⑥ 中國歷史地理與素質教育

歷史地理學是一門有用於世的學科,中國歷史地理研究為國家建設已經並將繼續作出重大貢獻。譚其驤關於歷史人文地理研究是最有希望的預言,如今已經應驗,歷史人文地理的研究必將持續繁榮下去;而在全球環境日益惡化的背景之下,我國的環境變遷研究也將日益興旺起來。所以,出於學科本身發展的需要和社會的企盼,歷史地理學學科在新的世紀里一定會得到更加充分、完善、健康的發展,歷史地理工作者也必將大有可為。這樣,中學的歷史教學,就絕不是可有可無或可學可不學的一門課,它清清楚楚地屬於高級人才應當具備的第一項基本條件:很高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學養。因此,歷史學得好不好,絕非一門功課的成績,它與國家、民族復興大業有關,也與每一位青少年的個人前途、命運有關。在21世紀的人才激烈競爭中,歷史學不好,國家要吃虧,個人也是要吃虧的!
二、歷史教學在素質教育中應遵循的幾個方向
1.結合教學,培養學生的優良品格地理科學史大量形象的地理知識,在教學中可形成理論與事實水**融的情景,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學科知識,使他們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從比較膚淺和零散發展到比較深刻和系統,從比較片面發展到比較全面,促進知識的內化。所以在教學中應適當展示知識形成的過程,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使他們在經歷感性→理性、已知→未知的學習活動中,將知識逐步內化自己知識結構的一部分,有利於發展智能,對學生來說將是終身受益的。如在講述板快構歷史地理學是一門有用於世的學科,中國歷史地理研究為國家建設已經並將繼續作出重大貢獻。譚其驤關於歷史人文地理研究是最有希望的預言,如今已經應驗,歷史人文地理的研究必將持續繁榮下去;而在全球環境日益惡化的背景之下,我國的環境變遷研究也將日益興旺起來。所以,出於學科本身發展的需要和社會的企盼,歷史地理學學科在新的世紀里一定會得到更加充分、完善、健康的發展,歷史地理工作者也必將大有可為。

⑦ 有沒有選中國歷史地理概況的童鞋啊大家來交流

你好,有的啊。
你想要了解些什麼呢?

⑧ 寫給兒童中國歷史地理作者是誰

《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寫給兒童的中國地理》作者都是台灣的陳衛平。

⑨ 中國歷史地理的影響

尤其對以下方面,影響更為顯著。
① 自然環境。在中國歷史時期中,自然環境各要素的變化及其在變化過程中的相互影響極其復雜,如氣候、植被、河流、海岸、沙漠等方面均歷經變遷(見中國歷史時期氣候和植被的變遷、中國歷史時期東部平原的水系變遷、中國歷史時期海岸線的變遷、中國歷史時期沙漠的變遷)。
② 疆域和政區。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每一個成員在歷史時期勞動、生息的范圍及其所建立的政權疆域和政區,都是中國歷史上疆域和政區不可分割的部分。中國現今的疆域和政區是4000多年來以華夏族為主體政權與周圍各族的部落、部族和政權長期融合中逐漸形成的(見中國歷代疆域變遷、中國歷代政區沿革)。
③ 社會經濟環境。 中國大約在1萬年前就有了原始農業。以後隨畜牧業和種植業的分離、手工業和農業的分工,以及因自然社會條件不同而造成各地區之間經濟上的差異,剩餘農牧產品和手工業產品的交換就成為社會的需要,商業活動也由此興起並漸趨繁榮,於是相應地出現溝通各地區之間的交通路線、商業聚落和城市,並不斷地演變、發展(見中國歷史時期北部農牧界線的變遷、中國歷史時期主要農業區的變遷、中國歷史時期蠶桑、植棉業和紡織業的分布和變遷、中國歷史時期人口的分布和遷徙、中國歷史時期城市分布和交通路線的變遷)。

⑩ 寫給兒童的中國地理

《講給孩子的中國地理》(套裝共冊)對我國各個省、市、自治區的地理位置、人們的生活狀況、旅遊景點和我國近年來的各個特大工程作了一一的介紹。
目錄:
第一冊
序詩 /8
偉大的中國 /10
中國的行政區劃 /12
十三億雙黑眼睛 /14
五十六朵民族花 /16
季風翅翼下的大地 /18
三大地形階梯 /2l
中原面面觀 /24
雄偉的山鄉 /26
高高的冰雪世界 /28
溝通三大洋的水系 /30
兩條母親河 /32
高聳的懸河 /34
淮河訴說的故事 /36
華南的生命河 /38
星羅棋布的湖泊 /40
水草叢生的沼澤地 /42
東方的海洋大國 /44
美麗的綠外套 /46
野生動物的樂園 /49
多姿多彩的五色土 /52
神農氏的故鄉 /54
豐富的地下寶藏 /56
工業化的新篇 /58
四通八達的交通網 /60
古老和新興的城鎮 /63
萬里長城萬里長 /65
綠色萬里長城 /67
世界第一大運河 /69
嶄新的經濟特區 /71
轟轟烈烈的西部大開發 /73
高峽出平湖 /75
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工程 /77
快速的西氣東輸 /80
三管齊下的西電東送 /82
遍布全國的自然保護區 /85
快樂的旅遊天地 /88
首都身邊的華北區 /90
巍巍太行山 /92
綠色的大桌子 /94
偉大祖國的首都——北京市 /96
祖國的心臟 /98
一代又一代的"十大建築" /102
海河畔的大都會——天津市 /104
天津衛的今昔 /106
渤海灣的北方大港 /108
引灤濟津和引黃濟津工程 /110
太行山前的燕趙古國——河北省 /112
海河的故事 / 114
用小名的大城市 /116
水上迷宮白洋淀 /118
北戴河海濱 /120
天下第一關 /122
長城要隘張家口 /124
避暑的"熱河行宮" /126
古色古香的晉國——山西省 /128
縱貫山西的汾河 /130
"歷史博物館"太原 /132
北魏古都大同 /134
"龜城"平遙 /136
文殊菩薩說法的聖山 /138
古代抗震建築的傑作 /140
鯉魚跳龍門的地方 /142
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地方——內蒙古自治區 /144
蒙古高原上的綠屏風 /146
肥沃的河套平原 /148
"三娘子城"呼和浩特 /150
鋼鐵、煤礦雙城記 /152
黃沙面罩下的鄂爾多斯 /154
草原明珠孿生湖 /156
林木幽深的大青溝 /158
神秘的西海 /160
統萬城的悲歌 /162
歡樂的那達慕大會 /164
山海關外的東北區 /1 66
白山黑水的大地 /168
關東有三寶 /170
中國重工業的發動機——遼寧省 /172
一條山脈貫穿的遼東半島 /174
關東第一名城沈陽 /176
響當當的鞍鋼 /178
遼東姊妹港 /180
"南大荒"傳奇 /182
美麗的北國江南——吉林省 /184
北國"汽車城" /186
謎樣的火山酒杯 /188
歌聲里的松花江 /190
迷人的江城吉林 /192
黑森林裡的牡丹江 /194
興安嶺下的黑土地——黑龍江省 /196
松花江畔的"冰城" /198
肥沃的"黑三角" /200
震驚世界的大慶油田 /202
奇異的五大連池 /204
鶴之戀 /206
全國最大的沼澤地 /208
黑沉沉的黑龍江 /210
北疆不夜城 /212
第二冊
大陸腹心的西北區 /8
風吹來的大高原 /10
千變萬化的黃土地形 /12
"涇渭分明"和"涇渭不分" /14
"第二天山"——祁連山 /16
地分南北的——陝西省 /1 8
肥沃的八百里秦川 /20
渭水之濱古長安 /22
傲視關中的西嶽 /24
鐵打的雄關 /26
革命聖地延安 /28
兵家必爭的古漢中 /30
三次搬家的榆林城 /32
塞上江南——寧夏回族自治區 /34
富饒的西口 /36
"鳳凰城"銀川 /38
黃土高原上的"綠島" /40
西北屏障賀蘭山 /42
沙坡頭治沙工程 /44
東西"跳板"——甘肅省 /46
古老的蘭州 /48
劉家峽水電站 /50
一塊礦石帶來的新興城市 /52
溝通東西的河西走廊 /54
敦煌石窟 /56
玉門油礦的故事 /58
萬里長城的西大門 /60
高原聚寶盆——青海省 /62
青藏高原的門戶——西寧 /64
藍藍的青海湖 /66
神奇的察爾汗鹽湖 /68
格爾木的故事 /70
黃河和長江的源頭 /74
中國的西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76
三山夾兩盆的地方 /78
圍抱火爐吃西瓜 /80
西王母居住的天山 /82
綠洲大都會烏魯木齊 /84
"火州"吐魯番 /86
戈壁新城石河子 /88
魔鬼城 /90
"金山"阿爾泰 /92
山頂的"藍海"賽里木湖 /94
天山深處的天鵝湖 /96
進去出不來的地方 /98
"沙漠流浪漢"羅布泊 /100
帕米爾高原下的喀什 /102
和田美玉天下揚 /104
千山萬嶺的西南區 /106
"世界屋脊"誕生記 /108
西南屏障橫斷山脈 /110
東西不同的雲貴高原 /112
銅城、錫都、煤海 /114
富饒的四川盆地 /116
蜀犬吠日的奇怪地方 /118
川江和它的四大支流 /120
古今不同的蜀道 /122
霧氣茫茫的山城——重慶市 /124
兩江環抱的古渝州 /126
"天然枯水碑"白鶴梁 /128
女媧"補天石" /130
瞿塘天下雄 /132
巫山十二峰 /134
西蜀"天府之國"——四川省 /136
芙蓉花陰錦官城 /138
看似無形的偉大水利工程 /140
古老的自貢鹽井 /142
峨眉天下秀 /144
劍門天下險 /146
大熊貓的故鄉 /148
童話世界九寨溝 /150
"王者之巔"貢嘎山 /152
陽光普照的安寧河谷 /154
彩雲之南的仙鄉——雲南省 /156
"春城"昆明 /158
阿詩瑪藏身的地方 /160
大理石之鄉 /162
秀麗的麗江古城 /164
神秘的河流謀殺案 /166
真實的香格里拉 /168
深山裡的"女兒國" /170
徐霞客的火山報告 /172
綠孔雀的故鄉 /174
撫仙湖底的秘密 /176
古夜郎王國——貴州省 /178
裝在石碗里的貴陽 /180
革命名城遵義 /182
中國第一大瀑布 /184
人間凈土梵凈山 /186
"魔術湖"草海 /190
"世界屋脊"上的山野——西藏自治區 /192
陽光普照的西藏 /194
"世界的巔尖"珠穆朗瑪峰 /196
拉薩和布達拉宮的故事 /198
滾燙的羊八井地熱田 /202
後藏聖城日喀則 /204
神山岡仁波齊峰 /206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208
西藏的"江南" /210
荒涼的藏北高原 /212
第三冊
面向太平洋的華東區 /8
江南的青山畫屏 /10
綿綿的江南梅雨 /12
長江口的東方大港——上海市 /15
大上海傳奇 /16
童話故事般的浦東開發區 /20
頑皮的崇明島 /22
東吳風流故地——江蘇省 /24
龍盤虎踞的地方 /26
太湖美 /28
水上人家姑蘇城 /30
"運河城"古揚州 /32
淮河尾閭洪澤湖 /34
歐亞大陸橋的東方起點 /36
山靈水秀的古越國——浙江省 /38
西子湖畔杭州 /40
驚心動魄錢塘潮 /42
"海中洲"舟山群島 /44
海上仙島普陀山 /46
"浙江東大門"寧波 /48
浙南第一港溫州 /50
如詩如畫富春江 /52
兼有南北風情的地方——安徽省 /54
千古江流採石磯 /56
黃山天下奇 /58
古色古香老徽州 /60
"天然水鳥窩"巢湖 /62
安徽的地理心臟合肥 /64
"中國瓷器"原產地——江西省 /66
全國最大的淡水"葫蘆" /68
英雄城南昌 /70
避暑勝地廬山 /72
石鍾山的神秘鍾聲 /74
"瓷都"景德鎮 /76
海峽邊的山鄉——福建省 /80
"東南第一山" /82
榕樹陰下古福州 /84
"東方刺桐港"泉州 /86
閩南孿生姊妹島 /88
齊魯文教之邦——山東省 /90
中國最大的半島 /92
五嶽之首泰山 /94
詩情畫意的泉城濟南 /96
孔老夫子的故鄉 /98
黃海第一大港青島 /100
真實的蓬萊仙境 /102
地貫南北的中南區 /104
能擋風的南國"漏風牆" /106
遼闊的南海 /108
名副其實的中原地方——河南省 /110
九朝古都洛陽 /112
"鐵十字架"上的鄭州 /114
咆哮的三門峽 /116
嵩山少林寺 /118
楚天萬里千湖碧——湖北省 /120
"九省通衢"武漢三鎮 /122
千秋古荊州 /124
荊江分洪工程 /126
三峽鎖鑰宜昌 /128
西陵天下奇 /130
神農架之謎 /132
漢水河畔的雙子城 /134
洞庭湖畔魚米鄉——湖南省 /137
美麗富饒的"芙蓉國" /138
湘江流過古長沙 /140
雲夢悠悠洞庭水 /142
火神居住的南嶽 /144
張家界石林 /146
豐富多彩的嶺南天地——廣東省 /148
經濟騰飛的"珠三角" /150
南國五羊城 /152
嶺南赤壁丹霞山 /154
北回歸線上的"綠洲" /156
通往海南島的火山跳板 /158
經濟開發特區的先鋒 /160
山奇水奇洞也奇的地方——廣西壯族自治區 /162
南疆門戶南寧 /164
桂林山水甲天下 /166
古老的靈渠 /168
龍城柳州 /170
南海邊的北海港 /172
友誼關的歷史滄桑 /174
萬里碧波上的礁島群——海南省 /176
黎家人的"大笠帽" /178
熱帶陽光下的海南島 /180
海南島跳動的心臟 /182
夏日常在的天涯海角 /184
海上千里長沙 /186
漲海上的萬里石塘 /188
中國的海上"南極" /190
燦爛的東方之珠——香港特別行政區 /192
"東方明珠"香港 /194
珠江口外的一朵蓮花——澳門特別行政區 /196
回歸的女兒澳門 /198
熱帶陽光下的寶島——台灣省 /200
台灣和大陸媽媽的故事 /202
小小盆地里的大台北 /204
寶島的南方大港 /206
深山懷抱里的日月潭 /208
神木的故鄉阿里山 /210
海峽跳板澎湖群島 /212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