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中國地理尚未解決的問題

中國地理尚未解決的問題

發布時間: 2021-02-25 19:23:45

中國地理的問題

1、有利條件:
自然:溫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暖濕潤,晝夜溫差大適宜蘋專果生長,土地肥沃,地勢平屬坦,黃河水灌溉便利
人文:人口眾多勞力充足,市場廣大,鐵路公路交通便利,接近北京的大城市市場
限制因素:
自然:降水不足,土地鹽鹼化嚴重,風沙嚴重
人文:技術水平低,單產低
環境效益:
如果發展不合理會加重鹽鹼化
2、有利:
自然:大陸性氣候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利於糖分積累
不利:
自然:水資源不足
人文:交通不便
3、自然:昆明准靜止鋒使得昆明氣候四季如春適合花類生長,降水充足
人文:栽培歷史悠久,技術先進,資金投入大,近消費市場,交通改善
4、調整產業結構,改善交通,提高勞動者素質,產業轉移,將勞動密集型轉變為技術、資金密集型,改善能源利用結構

㈡ 一個中國地理的問題

華北就是在抄秦嶺——淮河一襲線以北,古長城以南,黃土高原以東的華北平原地區。北京,天津,內蒙古,河北,山西,那裡。
華中就是湖北,湖南,和河南那裡。
華南是廣東,廣西,海南那裡。
華西是西藏,新疆,青海,甘肅,寧夏那裡。
華東是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台灣)、中南那裡。

㈢ 關於中國地理的問題

1:差不多,高的可能算是山西吧,平均海拔是1000-2000米.而內蒙古是1000-1500米.以次:山西地勢高/.
2:雲貴高原 海拔1000-2000米,黃土高原 海拔800-1200米,內蒙古高原一般海拔在1000-1200米. 雲貴高原海拔高.
3:
第一級最高的階梯 為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面積廣達230萬平方公里,在它的南沿高聳入雲的喜馬拉雅山脈,拔立於印度次大陸印度河-恆河平原之北,山脈主脊海拔平均7000米左右,矗立於中國、尼泊爾邊境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達8848.13米;它西與帕米爾高原相接,北以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東以橫斷山脈同第二階梯區分,地勢從海拔 4000米以上急劇下降到海拔1000~2000米的下一級高原、盆地。
第一級階梯面的形成是印度板塊不斷插入青藏高原底部所致。每當印度板塊北移,青藏高原亦相應上升。從4000萬年前的漸新世開始,印度板塊就不斷北移,到現在,這一板塊已大部分插入到青藏高原下面,把青藏高原抬高為世界最高的高原,這里地殼厚達70公里,超過一般地殼厚度35公里的一倍。高原面上橫亘著幾條近乎東西走向的山脈,自北而南依次為昆侖山脈,唐古拉山脈,岡底斯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海拔為6000~7000米。 CHINAGEO中國地理網
第二級階梯 介於青藏高原與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間, 其中包括內蒙古高原、 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四川盆地等地區,海拔一般為1000~2000米,惟四川盆地較低,海拔在500米以下。
這一級階梯面有些在 1億年前的白堊紀時代已經形成,比較年輕的部分也都有3000萬年的歷史。它經受地殼運動的次數較多,地殼斷陷和抬升也較顯著。斷陷的地方往往成為盆地,如塔里木盆地和准噶爾盆地;而在這兩個盆地之間的天山山脈卻拔地而起,最高達7000多米,但在山頂部還保存著廣闊的高原地面,表示它原為一片低平的平原。在這一階梯面上,聳立著不少高山,也深陷入一小滂地。阿爾泰山脈、陰山山脈、賀蘭山、秦嶺等就是在這個高原面上升起來的,它們的頂部也還保留著平緩的山頂面。深陷的盆地可以吐魯番盆地(見吐魯番市)、四川盆地為代表。吐魯番盆地最低處的艾丁湖湖底,低於海平面155米。四川盆地以3000米的落差與第一級階梯相接。
第三級最低階梯 在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東的部分為第三階梯。自北而南,有海拔200米以下的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有江南廣大地區海拔數百米的許多丘陵、盆地;還有海拔 500~1500米的遼東半島丘陵、山東半島丘陵、浙閩丘陵(見東南沿海丘陵、江南丘陵)、兩廣丘陵和海拔達3000米以上的台灣山地。 來源:中國地理網
這一級階梯的地形面受破壞較烈,原來的古陸已被斷裂、切割、剝蝕成現在的丘陵狀。廣大平原發生於沿岸沉降地帶,生成年代較新。有一些沿海地區仍在不斷淤積成陸。由海岸線向東,則是碧波萬頃的海洋,沿海島嶼(見中國的島嶼)和南海諸島星羅棋布,在水深不足200米的大陸水下延伸部分,是淺海大陸架區域,也屬於第三級階梯。

㈣ 近代中國所遇到的重大的問題有哪些這些問題到如今解決了嗎是怎樣解決的如果尚未解決,你認為怎樣解

1、鴉片來戰爭前,向中國偷運鴉自片的列強有三國──英、美、俄。其中,英國最為猖獗。

2、鴉片戰爭結束後,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的列強有三國——英、美、法。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及其附件,美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中美望廈條約》,法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中法黃埔條約》。英、法、美同時又是1854年夏提出「修約」要求,遭到了清政府拒絕的三國。

3、1856年「亞羅號」事件發生後,英國決定再次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並向三國提出照會,建議聯合出兵。英國提出照會的三國──法、美、俄。

4、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強迫清政府簽訂《北京條約》的國家有三個──英、法、俄。

5、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後,在上海成立反動武裝組織以配合清軍鎮壓太平天國的有三

㈤ 關於中國地理問題

1:為了方便管理
2:直轄市 自治區是地方上自己管理,省是國家共同管理
3:以少數民族,大洲,地理區域
4:方便管理
5:使國家減輕負擔,得到更好的發展;使人民服從管理
6:不可以

㈥ 中國尚未解決的領土問題

如和印度,日本,菲律賓都有爭議

㈦ 問一些中國 地理問題!

1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幹流全長6397公里(以沱沱河為源),一般稱6300公里。
2 中國最高的山峰 喜馬拉雅山的主峰珠穆朗瑪峰,高度8844.43米,
3 中國新疆的吐魯番盆地,它的最低點在海平面以下一百五十四米。
4 中國最大的鹹水湖泊是青海湖(大約4256平方公里)
中國最大淡水湖泊是鄱陽湖(大約2567平方公里)
按自然屬性,中國最大的湖泊應該是興凱湖,其面積為4380平方公里. 但其只有1/4屬於中國,其他屬於俄羅斯.
5中國最深的湖泊——吉林長白山天池,平均水深約200米,中心深處達373米。
6 是中國最大的沙漠,克拉瑪干沙漠位於中國新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央,面積達33萬平方公里.
7 中國最溫暖的地方。南沙群島,基本上一年到頭是夏天。
8 中國最冷的地方是黑龍江省最北部的漠河鎮,最低氣溫達零下52.3℃。但不是世界最冷的地方
9.10兩個問題沒有確切的答案
11 海南省面積為230萬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3.4平方公里,其餘為海域面積
中國最大陸地面積的省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面積為160多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六分之一12 海南省是中國海域面積最大、陸地面積最小的省,陸地面積3.4平方公里,
澳門是中國面積最小的省級行政區,面積32.8平方公里
寧夏是中國面積最小的內陸省份總面積為6.6萬多平方千米。13 我國海岸線長度為1.8萬公里,居世界第四位;14 我國陸地邊界線全長約22000多公里,

㈧ 中國地理問題

克什米爾
克什米爾問題即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現在的克什米爾地區是查謨-克什米爾的簡稱,包括克什米爾谷和查謨平地。這本來是兩個獨立的邦國。查謨居民主要信奉印度教,克什米爾居民卻基本上信奉伊斯蘭教。1846年查謨首領從英國人手中買下了被佔領的克什米爾。而克什米爾人口數倍於查謨。這就種下了後來爭端的根源。

克什米爾爭端是指印度和巴基斯坦對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主權紛爭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克什米爾爭端是英殖民主義在1947年撤出印度時留下的。獨立前的印度,行政上由兩大部分組成:英屬印度和土邦。英屬印度包括11個省,而在這些省中間,夾雜著大約550個的土邦。克什米爾就是最大的土邦之一。根據1947年6月公布的「蒙巴頓方案 」,土邦地區歸屬則由當地的王公來決定,但是土邦必須考慮所在地區的地理因素。

克什米爾情況很特殊,它處於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地理因素」的考慮在這里不起作用。而克什米爾的王公是印度教徒,但居民中將近80%卻是穆斯林。按照分治方案中多數決定原則,應該歸入巴基斯坦;但按照土邦的王公決定原則,顯然印度會被優先考慮。因此印巴分治時,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未能得到解決。

之後,印巴之間爆發了三次戰爭。1948年到1949年的第一次印巴戰爭的結果是,印度控制了克什米爾地區大約2/3的土地與3/4的人口。巴基斯坦控制了另外1/3的土地與1/4人口。這次停火奠定了後來雙方對克什米爾控制的范圍。另外,按照聯合國的決議,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最終必須由公民投票來決定。但是,雙方後來在是否舉行、如何舉行公民投票的問題上始終無法取得統一意見。通過一步步的行動,印度到六十年代初期已經完全接管了克什米爾。

1966年1月,第二次印巴戰爭之後,雙方簽署了《塔什干宣言》。宣言聲稱雙方將恢復兩國間的正常關系,通過和平手段解決爭端。但是在關鍵的克什米爾問題上,《宣言》僅僅表明雙方都陳述了各自的立場。至於公民投票、軍事人員的活動范圍等關鍵問題均未提及。

1971年-1972年的第三次印巴沖突後簽署了《西姆拉協議》,要求雙方舉行雙邊會晤最終解決克什米爾問題。

㈨ 中國地理問題

A:因長江在安徽境內向東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為標准確定東西和左右。所指區域有大版小之分,可指南京權一帶,也可指安徽蕪湖以下的長江下游南岸地區,即今蘇南、浙江北部及皖南部分地區以及今江西贛東北(東部)稱作江東。
B:江南本意指長江以南的地區。
C:與江南相反
D:華北包括以下省市: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黑龍江 吉林 遼寧 內蒙古
華西包括以下城市:
重慶 青海 甘肅 寧夏 陝西 四川 西藏 新疆
華南包括以下城市:
廣東 廣西 福建 海南
華中包括以下城市: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西
華東包括以下城市:
上海 浙江 安徽 江蘇
E:沒有華西
F: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帶。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主要是河南省。
G:古代指長城以北的地區。也稱塞北。
包括內蒙古、甘肅、寧夏、河北等省、自治區的北部。
H:雁北:山西大同
I:就是渤海的中部、西部海域

㈩ 中國地理問題 急急急!!

有利復影響:為我國因地制宜發展多種制經營提供了有利條件。如平原具有發展種植業的優勢,高原具有發展畜牧業的良好條件,山區在發展林業、副業、旅遊業和采礦業等方面具有優勢。
不利影響:山區面積廣大,耕地有限,是我國農業發展的不利條件;山區交通不便是影響各行業發展的不利因素。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