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地理201110
1. 《中國國家地理》有哪些值得收藏的專輯專刊
很多值得收藏的,比如每年推出的省份專輯,特別專輯等。還有每年的十月號加回厚版,以答及不定期的增刊。
附刊(一般為隨刊附帶的32頁刊物)
2005年11月《炫動城市之旅》
2006年04月《攀枝花為什麼這樣紅?》
2006年10月《測繪:給地球定位(國家測繪局建局50周年紀念專號)》
2008年08月《中國100個最美麗樓盤》
2008年09月《災後四川旅遊產業大盤點:那一刻地動山搖,這幅畫美景依舊》
2011年08月《鄭東新區:如意新城》
2012年01月《我的城市我的家攝影大賽》
2012年06月《多姿多彩金張掖》
2012年07月《貴陽:一個連氣候都可以消費的城市》
增刊(獨立於常規刊之外單獨發行的刊物)
1999年10月《99』財富論壇特刊》
2009年09月《城市天際線:中國城市發展珍藏版》
2011年12月《生活在別處:30個最美棲居地》
特刊(硬皮精裝版,一般多為企業定製刊物)
2005年《選美中國:中國最美的地方排行榜》
2006年《中國人的景觀大道》
2007年《中國夢珍藏版》《圈點大西北》
2008年《西藏的魅力》
2009年《美哉台灣》
2. 中國國家地理的郵發代號是什麼
郵發代號2-806
國內統一刊號CN11-4542/P
國際標准刊號ISSN 1009-6337
3. 《中國國家地理》2011年10月份什麼時候上市
2010年10月是海洋專輯,我記得很清楚,杭州是16號上市的,其他地方15號到20號吧,因地版而異。一般十月刊都要到月權中旬才會上市,因為十一放假,印刷廠印數、印張又要比平時多很多,相應物流壓力也要比平時重,所以上市比較遲。
4. 徐霞客是如何玩兒成一個聖人的

江蘇江陰的徐霞客故居「仰聖園」《博物》2013年12期
徐霞客,游歷天下
遇到江河,就要尋找到它的源頭
遇到山嶽,就想攀登到它的盡頭
他想去到,最高之外的最高之處
找到,最遠盡頭的極遠之所
從20歲到55歲
他幾乎行走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直到終於在雲南感染上致命的瘴癘
直到疾病奪去了他的雙腿和健康
但直到他被朋友送回江陰老家,卧床不起時
他仍在編纂著他心心念念的《溯江源記》
敢改經典中的經典《尚書禹貢》所說的:
岷江是長江之源
他用無可辯駁的實際地理勘測證明:
金沙江才是長江的源頭
翻閱《徐霞客游記》是一件極其令人愉悅的事
字里行間,都能看到我們可愛的霞客先生
無論年輕還是年老,無論健康還是染病
他行走的每一刻,都像孩子一樣
滿滿的快樂
整本書都是快樂
行走天下,翻山越嶺
不是仕途遷徙、不為商賈利益、不因信仰朝聖
就是那麼簡簡單單,對大自然的愛
行走的每一步都是獎賞
他說:
能夠早晨在山頂,看朝霞雲霧變換光影
晚上在山間,就著米粥,看明月照清泉
能夠有這樣的一天,用千秋來換,也不幹
霞客先生
千古獨此一人
布衣而不朽
5. 共和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共和高原風光雄偉壯觀,佛教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的世界屋脊風光,神秘的藏傳佛教和精深的藏區文化,遐爾聞名的草原門戶——日月山、屋脊寶鑒——青海湖、黃河明珠——龍羊峽水電站、吐谷渾故都——伏俟城、唐蕃古道的必經之路——倒淌河,都是中外遊客嚮往的旅遊勝地。
青海湖1992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中國最美的五大湖泊」之首,2011年8月29日,國家旅遊局授予青海湖景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稱號;龍羊峽水電站是黃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級水電站,以最高的海拔、最高的大壩及最大的單機容量著稱於世,2008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AAA級旅遊景區。
青海湖二郎劍景區
因距離西寧151公里,這里之前又被稱為151基地,是我國第一個魚雷發射試驗基地。二郎劍景區大門位於109國道邊,現在已成為青海湖最重要的景點之一。
日月山
日月山是「唐蕃古道」和「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也是唐蕃會監和「茶馬互市」之所。唐代開元年間,唐王朝和吐蕃王國還在日月山頂樹立過漢藏和好碑,藏漢兩族以日月山為界,和睦相處,並把日月山作為茶馬互市之地。日月山雖然高不及昆侖,險不如積石,既無蒼翠的森林,又無嶙峋的怪石,有的只是一派蒼茫。然而,從古到今,許多過往行人都願登上日月山去追尋當年文成公主路過日月山時留下的蹤影。為此,人們早先在日月山頂修築了廟宇。可惜被人破壞。近年,人們又在日月山口修建了兩座造型美觀、風格獨特的日亭和月亭,供遊人參觀。
6. 中國國家地理的榮譽
《地理知識》於1999年11月榮獲「第二屆全國優秀地理期刊」獎;
雜志於2001年榮獲紙老虎銷售網2001年度最受歡迎十佳暢銷期刊稱號;
雜志於2001年8月被評為「推廣精品書刊,展示國門風采」活動中讀者喜愛的精品期刊獎;
雜志於2003年榮獲紙老虎2003年度旅遊人文類冠軍雜志獎;
雜志於2003年榮獲2003年度紙老虎十大暢銷雜志獎;
雜志於2003年1月榮獲第二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稱號;
雜志於2003年10月獲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30周年紀念1973-2003;
雜志於2004年榮獲紙老虎2004年度十大暢銷雜志稱號;
雜志於2004年榮獲紙老虎2004年度旅遊人文類冠軍雜志獎;
中國國家地理網於2005年獲得優秀科普網站獎;
雜志於2005年獲第三屆國家期刊獲獎提名;
雜志於2005年榮獲科技科普類校園先鋒媒體稱號;
雜志於2005年入圍中國驕子年度新銳榜 創新中國TOP10排行榜;
雜志於2005年榮獲紙老虎2005年度旅遊人文類冠軍雜志獎;
雜志於2005年榮獲紙老虎2005年度最受讀者歡迎雜志獎;
雜志於2005年1月榮獲第三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
雜志於2006年榮獲中國驕子年度新銳榜 年度傳媒稱號;
雜志社於2006年榮獲中國科學院先進集體稱號;
雜志於2006年入選CCTV封面2006;
雜志於2006年榮獲年度科普雜志類先鋒媒體;
雜志於2006年榮獲2006年度旅遊人文類冠軍雜志獎;
雜志於2006年榮獲2006年度最受讀者歡迎雜志獎;
雜志於2007年榮獲中國十大時尚休閑媒體品牌;
雜志於2007年入選中國報刊經營管理模式十大期刊案例;
雜志於2007年2月7日獲第36屆世界期刊大會高級贊助商;
雜志於2007年11月被評為2007年度中文期刊網路傳播海內外分類閱讀(人文藝術類)TOP10期刊;
雜志於2008年7月入圍郭永杯科學傳播最佳影響榜;
雜志榮獲最受讀者歡迎的科普傳媒第一刊稱號
雜志榮登最具品牌價值雜志十強
雜志於2009年6月榮獲「影響中國十大期刊品牌貢獻獎」
2009年,《中國國家地理》內容被香港高級程度會考試卷所收錄。
2011年12月榮獲「全國新聞出版『走出去』先進單位」稱號
2012年6月30日,中國國家地理新媒體榮獲「中國新媒體30強」中的創新榜十強。
2012年12月,獲「跨媒體學院獎·2012年度最佳內容和形式製作獎」
2013年6月進入2013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百強報刊」推薦名單
2013年中國科協科普部組織了「公眾喜愛的優秀科普作品」活動,雜志獲最喜愛的15本科普期刊
2013年12月,雜志社被評為首批數字出版轉型示範單位
7. 沈醒獅的介紹
沈醒獅,安徽師范大學傳媒學院攝影系老師,從事攝影30餘年。拍攝了《版紋面女》、《峽谷里的獨龍族權》等一系列優秀作品,曾獲中國--歐盟希望杯攝影大賽金獎等獎項。《最後的獨龍族紋面女》、《中國家庭寫真》、《滇藏腹地大穿越》等諸多作品在《中國國家地理》、《中國民族博覽》等刊物發表。《封山後的獨龍江》在《中國國家地理》2012年12期發表長達18頁,關注獨龍族長達10餘年。 2011年10月23日至28日沈醒獅老師的生命-生存-生活主題攝影展先後在安徽師范大學花津校區大學生活動中心和傳媒學院舉行,作品義賣捐給獨龍族。
8. 青海省張掖市周邊有什麼旅遊景點
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張掖丹霞地處祁連山北麓,臨澤、肅南縣境內,分布面積約510平方公里,省級地質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東距張掖市區30公里,北距臨澤縣城20公里。是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復合區。2005年11月在中國地理雜志社與全國34家大型媒體聯合舉辦的「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中,被評選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2009年被極具權威和導向性的《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圖說天下》編委會評為「奇險靈秀美如畫中國最美的6處奇異地貌」之一,2011年又被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
馬蹄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漢傳藏傳佛教勝地。距張掖市62公里,坐落在臨山薤谷馬蹄河的西北岸。馬蹄寺石窟群開鑿於十六國北涼時期,距今約1600年的歷史。「三十三天」以7層21窟呈寶塔型開鑿於懸崖峭壁,氣勢恢宏,令人嘆為觀止。[
焉支山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山丹縣境內城南40公里處,是以自然風光為依託的游覽區,景區佔地面積10215畝。焉支山南北寬20公里,東西長34公里,平均海拔2919米,主峰毛帽山海拔3978米,是距縣城最近的原始森林。
張掖黑河國家濕地公園:佔地面積61622畝,其中有濕地25995畝,地處張掖城區北郊,是沼澤濕地、湖泊濕地、河流濕地和人工濕地的復合體,分布的植物有45科124屬195種,有常見動物116種,是一片天然的生態園區,也是張掖城市的「加濕器」和「加氧器」。
歡迎關注八十天環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