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人文地理建設

人文地理建設

發布時間: 2021-02-25 06:16:26

❶ 從人文地理學角度分析 怎樣才能建設和經營富有地方自然人文特色的城市景觀

中心抄目標是挖掘當地的主體人文地襲理思想,比如四川的蜀國文化,大熊貓文化,確定當地的主體開發建設、經營的景觀資源。步驟就是:首先是要進行要素分析,對目標城市所擁有的景觀資源進行評價分析,按照現在的旅遊資源評價體系進行等級評價;其次,本著保護地方特色文化景觀的原則進行開發建設,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經營體系,不單單是開發城市景觀。吃、住、行、游、娛、購,以景觀的主體——遊客出發,完善遊客行為的每個體系。
每個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過去,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全球主義和地方主義是兩個並行不悖的重點,保護好本土文化的基礎上,完成文化的推廣是必不可少的。
。。。。
基本上就是這個思路。慢慢回答吧

❷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是以人口、資源、環境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研究、應用、管回理為內容的基礎性與應用性相結合答的專業。它涉及地理科學、人文科學、城鄉建設規劃、地理信息系統管理等多個領域的內容。其目的是為了適應城市建設、房地產業、旅遊業等方面飛速發展,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專門人才。在我國,如何解決人口、資源、環境的問題,已經被作為基本國策提出,三者成為各級政府施政綱領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研究的內容就是通過城鄉規劃和管理,合理利用資源和環境,促進城鄉人口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該專業的社會需求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旺盛勢頭。

❸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和城鄉規劃有什麼區別

最大的區別,城鄉規劃是工科的,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是理科的!

工科類的規劃更側重於操作設計層面,比如制圖,所以往往有美術方面的要求,一般要學5年。理科類的規劃側重於分析研究,一般學4年。

中文名: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學科:理學
門類:地理科學類
學制:四年
學位:理學學士
專業代碼:070503
專業簡介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原專業名稱: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是以人口、資源、環境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研究、應用、管理為內容的基礎性與應用性相結合的專業。它涉及地理科學、人文科學、城鄉建設規劃、地理信息系統管理等多個領域的內容。其目的是為了適應城市建設、房地產業、旅遊業等方面飛速發展,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專門人才。在我國,如何解決人口、資源、環境的問題,已經被作為基本國策提出,三者成為各級政府施政綱領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研究的內容就是通過城鄉規劃和管理,合理利用資源和環境,促進城鄉人口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該專業的社會需求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旺盛勢頭。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是以人口、資源、環境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研究、應用、管理為內容的基礎性與應用性相結合的專業,由原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拆分而來。它涉及地理科學、人文科學、城鄉建設規劃、地理信息系統管理等多個領域的內容。其目的是為了適應近來城市建設、房地產業、旅遊業等方面飛速發展,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專門人才。
本專業以素質教育為宗旨,以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為根本,為學生公共素質拓展與專業素質拓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培養掌握地理學、經濟學、管理學、城鄉規劃等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城鄉規劃設計、土地資源利用和規劃、旅遊資源規劃等專業基本技能,熟悉資源與環境、城鄉規劃有關政策和法規,了解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領域發展動態,能夠從事城鄉規劃設計、城建管理、土地規劃和管理、旅遊規劃和開發及相關領域工作中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幹課程
城鄉規劃原理、區域規劃、城市設計、居住區規劃、小城鎮規劃、村莊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城市道路與交通、規劃設計CAD、城市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地圖學、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城鄉規劃管理與法規、建築制圖、自然地理學等。
相關學科
地理科學、城市規劃、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等

❹ 人文地理學科在當前城鄉建設中的應用價值

從某種程度上講, 人文地理學是一門應用科學,其生命力就在於應用性,在於能對社會發展和國家建設實踐發揮作用。人文地理學的傳統實踐領域主要集中在國土整治、區域規劃、生產力布局、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研究、城鎮體系布局、旅遊規劃和投資環境規劃等領域。實踐的結果促進了理論的總結和完善,因而使涉及以上諸領域的經濟地理學、城市地理學和旅遊學等成為發展較快的人文地理學分支學科。吳傳鈞院士認為今後要大力拓展包括政治地理學、鄉村地理學、社會地理學等在內的第二類人文地理學分支學科的實踐領域,它們是至今沒有真正復興起來或尚待開發的一些新領域[3], 以實踐推動其理論的發展,從而促進人文地理學的全面發展。
知識經濟對人文地理學學科建設的要求
2.2.1 信息化。早在本世紀60年代, 在西方國家就爆發了以微電子、電子通訊和計算機信息技術為核心的「信息革命」。隨著信息技術大規模產業化和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信息作為第四產業得到迅速發展,並成為國民經濟中的主導產業部門。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和信息更成為經濟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知識和信息產業的高度發達是各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獲勝的必要條件。對於學科建設也是一樣,知識經濟時代的人文地理學要緊隨時代並獲得發展就必須把建設信息化的人文地理學作為學科建設的首要任務。一方面,以大量的信息和先進的信息處理技術豐富學科需求以促其發展;另一方面,人文地理學要參與對信息產業(尤其是信息網路和信息高速公路)、信息與空間組織的關系以及信息時代相關傳統理論的修正方面的研究。例如,在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的支撐下,以知識為基礎的高科技產業和高層次信息服務業的相對集中分布、裝配調試工序和低層次服務業的相對分散而引起新的空間組織出現,形成了新的國際勞動地域分工和全球性產業空間;由於信息技術的高度發達,導致區位因素中的勞動力、市場和集聚因素被賦予新的內涵,信息源、創新源的易達性、潛力和風險資本等新的區位因素不斷涌現,從而使傳統的區位理論在解釋信息產業區位時出現了大量問題,必須對它作大量的修正工作[4~6]。
綜合化。 知識經濟時代科技發展的最顯著特徵即強調綜合性研究的開展,它要求突破傳統的學科分類界限,學科交叉更加明顯。知識經濟時代的重大科研項目往往要橫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需數、理、化、地、生等多門學科的參與。對具體學科而言,知識經濟也要求學科建設的綜合化。人文地理學研究人地關系地域系統的形成過程、結構特徵、發展趨向和優化調控[7],向以地域性和綜合性見長。 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人文地理學學科建設更要強調學科的綜合,系統總結以往經驗,開拓視野,強化優勢,才能使人文地理學具有更強的時代感,才能為國家建設服務、為提高國家綜合國力作出應有的貢獻。人文地理學學科建設的綜合化,一方面表現在積極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的各類成果,根據現在和潛在各類因素的優化、集成和協調,結合國家、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背景去分析、研究和設計區域發展方案,推動國家和地區整體的發展。另一方面還表現在學科內部研究領域與思路的多元化。信息、生命、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有益於環境的高新技術、新材料、空間和軟科學技術構成了新型高科技體系,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的支柱產業,它們與人文地理學的傳統研究領域相差較大。知識經濟要求人文地理學的研究領域和研究思路要緊隨時代趨勢,與高科技體系密切聯系,走多元化路子。
2.2.3 決策化。知識決策是知識經濟時代的經濟發展導向, 作為一門知識學科,人文地理學的決策化無疑是擺在人文地理學者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本世紀以來,人文地理工作者開展了大量的區域規劃、區域發展戰略和方向等方面的實踐工作,但客觀上還需要人文地理學進入決策圈,否則學科得不到政府部門的足夠重視,人文地理學在社會實踐方面也會受到限制。
2.2.4 持續化。傳統的工業經濟忽視環境、生態和社會效益, 把獲取最大利潤作為生產的指導思想,盡管本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開展了大量可持續發展理論的研究與宣傳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實施仍未由自覺變為自發。知識經濟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尤其是在知識經濟時代人類對於自然和社會的關系有了較為全面的科學的認識,要求以智力資源為依託,充分考慮資源利用的環境效應,科學、合理、綜合、高效地利用現有資源,從而使知識經濟時代高科技產業支撐下的可持續發展又有了新的內涵。由於可持續發展一直是人文地理學的重要研究領域,所以知識經濟時代人文地理學將繼續並深化可持續發展研究。

❺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就業方向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專業知識繁多而復雜,就業前景很不理想,考生在填報志願的時候一定要慎重。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資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備對中小城鎮進行規劃設計、市政工程設計和管理的理論、方法和技能。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培養具備地理學、城市規劃和管理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高級專門人才。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就業方向

畢業生能在城鄉建設、國土規劃、土地管理、自然資源與旅遊資源開發管理、環境保護、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大型企業等部門從事規劃管理工作,亦可繼續深造。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就業前景

各級政府規劃管理部門、國土管理部門、環境保護部門、建設部門,從事規劃設計、國土資源評價及資源信息化管理、環境評價及管理等方面的公司及研究機構。也可進一步深造,報考地理學、城鄉規劃和區域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管理等學科點碩士學位授予權。在我國,如何解決人口、資源、環境的問題,已經被作為基本國策提出,三者成為各級政府施政綱領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研究的內容就是通過城鄉規劃和管理,合理利用資源和環境,促進城鄉人口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該專業的社會需求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旺盛勢頭。

據統計,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就業前景最好的地區有:1、北京、2、成都、3、廣州、4、南京、5、寧波、6、合肥,平均薪酬在4500元。

❻ 如何建設中國特色人文地理學誰知道啊,幫幫我吧

人文地理學,感覺和中國特色沒關系,為政治搞學問,整個就一胡扯

❼ 人文地理學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

人文地理學在城市規劃中廣泛應用於資源調查、環境評估、災害預測、國土管理、城市規劃、郵電通訊、交通運輸、軍事公安、水利電力、公共設施管理、農林牧業、統計、商業金融等幾乎所有領域。

1、在城市規劃中大型商業網點的選址要考慮到現有道路網路的結構,路面狀況、寬窄、便捷度等都有可能影響到公共設施的建築結構、建築布局等。從道路網路的角度來具體的定量分析,即如何利用現有道路網路的配置,從人們的日常生活理念出發分析商業網點的可達性,從而達到城市規劃輔助決策的作用。

2、基於GIS和RS技術的土地利用動態監測是以土地變更調查的數據及圖件為基礎,將GIS技術與遙感圖像處理與識別技術相結合,以不同年份同一地區TM影像為基礎。提取兩個或多個時相的遙感影像土地利用信息,從遙感網像上提取變化信息,並進行對比分析獲取土地利用變化信息,從而達到對耕地及建設用地等土地利用變化情況的定期監測的目的。

3、應用於城市地價動態宏觀監測,以監測樣點為核心來研究、分析價格面的變化,以點的變化情況來修正、再現面的變化,為城市地價動態監測提供了一種新的研究方法,它利於快速決策,易於更新,將為政府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作出應有的貢獻。

(7)人文地理建設擴展閱讀

隨著人文地理學的理論發展,研究內容和范圍也不斷擴大,同自然地理學一樣開始分化,陸續出現了一些分支學科,並形成人文地理學的學科體系。

人種地理學、人口地理學、聚落地理學、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商業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工業地理學、農業地理學、交通運輸地理學等,都是在此階段形成並發展的。

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歐洲各大學地理課有許多是由歷史學者講授的,許多學者強調地理學研究,特別是人文地理學的研究與歷史學關系十分密切,而且歷史地理學的研究也長期囿於歷史人文地理的內容。

因此,歷史地理學曾是人文地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英國的學者H.C.達比等自20世紀30年代以後,開始研究歷史自然地理,使歷史地理學不僅研究歷史時期人文地理現象的變化,也研究歷史時期自然地理現象的變遷,從而成為地理學的一門獨立分支。

❽ 人文地理特徵包括哪些方面

人文地理特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人口:人口分布、人口數量和素質、宗民族、教、文化、民居等。

經濟:經濟發展水平、農業、工業、城市分布、交通、商業、市場、科技等。

社會:國防需要、個人偏好、鄉土觀念、政策等。

❾ 人文地理學對建築學的影響

人地關系一直是地理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人文地理學是地理學科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人文現象為研究主體,主要研究地球表面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相互依存關系,側重於揭示人類活動的空間結構及其地域分布的規律性。人文現象的空間分布及其演變不僅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而且社會、經濟、文化和政治等因素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文地理的研究內容非常廣泛,涉及人口、經濟、政治、社會、文化、行為等方面。隨著科學技術進步,人類利用環境的范圍擴大和強度的不斷提高,人對地的干擾和影響越來越大,人地關系的矛盾日益尖銳,表現為隨著人口數量加速增長,環境質量惡化、污染擴大、資源短缺、生態破壞嚴重、城市問題突出等。當前,地理學更趨於解決社會問題和深入研究國家建設,人文地理學日益成為地理學的發展重點。

一是人口,二是城市,三是生產活動,四是人文地理的基礎理論——人地關系和可持續發展理論。之所以選擇這些內容,是因為人口問題是一切人文地理學習內容的核心,城市的發展與人口發展、人類居住地形態和人口遷移都有直接關系。產業活動,不論是工業、農業、商業還是交通,也都與人類居住地有關,特別是與城市的發展有關,例如:城市化進程對農業地域布局的影響;工業局部與城市位置之間的關系;城市內部的商業網點和交通局部的學習等。人地關系和可持續發展的內容更綜合了其他三個學習主題,同時也貫穿在這三個主題的學習之中。

通過教育,培養人們對自身所處周圍環境以及地球表面上不同的自然人文特徵的興趣,一方面具備鑒賞奇妙無窮的大千世界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夠正確評價人們不同的生活條件,為了未來的一代關注環境質量和人類棲息地,在個人生活中能夠利用足夠而可靠的地理知識,承擔解決當地以及地區性和國際性的責任。

確定以人類經濟社會活動在空間地域上的表現及其與地理環境的關系為基本內容,把培養學生形成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基本態度和價值觀念擺在重要地位上,是2l世紀人文地理教育的重要價值所在。人文地理的教學內容的性質決定了地理課在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即謀求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的教育中具有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重要作用。

❿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問題。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是理學地理科學大類下面的二級學科,前身是資源回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答理.2012年教育部將「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拆分為「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和「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兩個專業。培養具備地理學、城市規劃和管理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高級專門人才。掌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備對中小城鎮進行規劃設計、市政工程設計和管理的理論、方法和技能;了解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熟悉城鄉資源與環境、城鎮建設等方面的相關方針、政策和法規,同時結合所設置的選修課程,夯實基礎,拓寬知識面,提高綜合素質,以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要。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