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人文地理經典作文

人文地理經典作文

發布時間: 2021-02-25 02:54:22

❶ 經典人文地理作文

雲南是影視拍攝天然基地,尤其是紀錄片拍攝的風水寶地,用紀錄片這種極具國際性的影視樣式記錄紅土高原的自然與人文、現實與歷史、人物與地理交織的真實故事和文化意義,並讓記錄的觸角不斷延伸,是極具前瞻性又最能發揮自身優勢的行為。《經典人文地理》開播一年多來,在雲南衛視頻道開創了精品力作,樹立了基本的電視品牌,堪稱雲南衛視的文化品牌和大台名片,它的地位自不待言;更重要的是,它贏得了觀眾的認可,它悄然改變著紀錄片在人們心中的舊有印象,初步培養了自己相對固定的觀眾群,帶給人們無限的心靈震撼,這是欄目化紀錄片尊重觀眾、尊重市場的成果和回報。透過《經典人文地理》播出的大量好看的節目,我們可以窺見,雲南衛視、《經典人文地理》正在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在這充滿著浮躁和娛樂的空氣中還給人們縷縷清新與絲絲綠意,滋潤心田,感動心靈。不知是一種什麼力量讓紀錄片這種需要用時間和心血去完成的片種與一群追求卓越、甘於付出的電視人很好的達成了默契。借著雲南電視台改版改革的力量推動一個精品欄目的平穩發展,它是在雲南電視台全面升級戰略中的一個新驚喜和大手筆,它在悄然中讓雲南電視台舊貌換新顏,為雲南電視台滲入了深厚的文化內涵,並且為雲南電視台的長足發展和特色建設注入了鮮活的血液。
《經典人文地理》能有現在的良好發展勢頭,最核心的轉變是將紀錄片架設在觀眾和市場有機融合的收視之橋上真誠地紀錄和講述人文地理故事。觀眾需要真誠面對,也需要合理引導。紀錄片的觀眾群,不可能是最普通大眾,但是面向觀眾拍攝紀錄片的理念無疑在悄然改變著紀錄片在觀眾中的傳統印象;我們在盡最大力量保持紀錄片的文化本性時,需要充分考慮中下層次觀眾的接受,如此拍攝出來的紀錄片才具有較為普遍的接受意義。
下面就選取幾部具有代表性、收視率較高的紀錄片,一起體會其中的震撼與感動,一起分享紀錄片的意味與文化。從題材的角度,欄目所播出的代表性節目大致上可以分為如下幾類:
一是人文地理故事,挖掘獨特的自然地理背後的人們的生存狀態和文化意義。

❷ 地理作文

記得還是在小學的時候,是在六年級,那時我們隔壁班的語文老師教我們「社會」這門課。從那個時候就被其文字、圖片、地圖給吸引住了,那就是我的地理開始吧!

到了初中,有了地理課,不幸的是它是「副科」。我是懷著興趣愛好去學習的,看地圖是百看不厭的,世界的,中國的,江蘇的,還有很多的,甚至還有盱眙的呢!呵呵!那兒的文字,符號總是能吸引我,有著太大的魅力了,初二的會考讓我暫時離開地理了。不過平時我還時不時地接觸的,不為別的,只為興趣。

高中開始接觸地理了,按理我應該好好學習的,至少地理成績出色的,但是卻相反。唯一一次考的好是因為張兆勇坐在我前面(不在意我把你的大名現出來吧),呵呵!

3+2,江蘇的高考模式,當時第一次選擇,我沒去,正選的時候我發現化學、政治、歷史這三門打死我也不學(對歷史有好感的,不過那時間太有殺傷力了)。生物,我又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所以我就傻乎乎得選擇了物理——地理了。

高中時我的地理,我現在自我感覺還行,不過那時我可不是這樣想的呀,我總認為它不是我的強項呀,所以我在想我到底什麼強呀,沒有呀!自卑呀!在高中我們又很少接觸地圖,不過平時沒事也看看,緩解壓力,有時也很有用的。

高中的後兩年我利用我的興趣作為橋讓我走入大學,地理發揮得不錯,133,我仍然記得這個分數,不過有時也覺得自己挺窩囊的,靠興趣走了一段路。考試完我都不想去面對地理了。我知道了:興趣有時是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的,但也不是能拿來作為職業的。這與我喜歡的足球不一樣,這是我根本不能成為足球運動員的。

而我高考之後的志願填報,我沒有選擇地理,我當時看到地理信息系統的就業率也太低了,我當時認為我背叛自己的理想了。看到張承志的《北方的河》時,我更後悔了,我為什麼要選擇土木工程,我喜歡嗎?我還想過考地理之類的研究生呢。那隻是曾經了,呵呵!那時真傻。

後來我在圖書館看到一本關於地理專業的書,我才發現很多的東西我是一竅不通的,而且是不喜歡的東西。我思考了很久,哦,我喜歡的只是人文地理,地理太大了!還有很多……呵呵!留點自我空間吧!

現在的我也仍然喜歡地理,時不時買本《中國國家地理》看看,我覺得這本雜志有點爛,自我想法呀!呵呵!

希望我能按我的風格辦一兩期,想法而已。不代表我就時刻有靈感,找到好文字,話題,評價。

我的地理緣。

❸ 東港人文地理作文600字

我的家鄉在東港,這里有美的地方,也有特別的地方。現在讓我們一起看一看它是什麼樣的吧! 東港有美的地方:如一座座高樓,井然有序,如同強壯的衛士,守護著小城東港。一個個小區干凈整潔,讓家變得更溫暖。還有寬闊平坦的馬路和一個個多彩的霓虹燈,美麗無比。一到晚上,那些彩色的燈把東港打扮的光彩亮麗。正如書中所說的:此時的東港變成了「燈的海洋,光的世界。」芳香四溢的小花壇,把城市裝點得格外清幽,彷彿華麗晚裝上的裝飾,使其分外妖嬈。說完了美的地方,再說一說這些特別的地方吧:從前的參天大樹都變成了如今的高樓。再也聽不到大自然的「交響樂」,感受不到「天然之聲,森林天使」的歌聲。城市邊緣的小河,失去了從前的光彩,換上一身灰濛蒙的長裙,並且散發出惡臭,熏得人們不敢再靠近。不講文明的人們隨地大小便,還亂扔垃圾,五顏六色的垃圾,成了名副其實的「多彩世界」。樓道里,隨處可見的小廣告貼滿了牆面,成了一面面廣告牆。難道這就是人們提倡的「文明社區」?我看應該改為「廣告社區」。新、舊廣告好幾層,害得環衛工人天天打掃,非常辛苦。我覺得城市的美,不僅在於它的外表,應該從人們內心出發,促進人們心靈和諧的美,才能讓城市由內而外的散發光彩。這就是我的家鄉東港,有美得地方,也有特別的地方,讓我們一起努力,讓美的地方變得更多,讓特別的地方越來越少。

❹ 一篇關於人文地理的作文,250字的

女兒有個特別的作業,寫一篇以愛國為主題的作文。之所以說特別,是因為班裡只有包括她在內的四個學生有這個作業。
但女兒卻很為難;我在網上找了幾篇小學生作文讓她閱讀,以便有所啟發。
說實在話,這類作文比較抽象,是不好寫;尤其是小學生,他們的寫作以感性見長。但女兒讀了幾篇例文之後,有了思路,馬上就要動筆。我勸阻她說,你現在先不要寫,還是該好好想一想,想好了明天再寫。
於是我也思考,我們為什麼會有愛國的這種感情呢。
我們的愛國到底是愛什麼?
我們愛這里的人。不僅是我們的親人朋友,還有很多我們不認識的人,他們的皮膚頭發眼睛和我們幾乎一樣,他們說話的聲音和我們很相似,他們使用的文字和我們和我們完全一樣,他們的穿著打扮,我們看起來很熟悉:一見到這樣的人,我們就有一種親近感,心中就會湧起一種難以形容的激動,彷彿他們就是我們日夜思盼的人。
我們愛這塊土地。這里的山早已深深地印入我們的頭腦,那起伏的群巒,就是我們眼中最完美的曲線。腳下的小草,散發著熟悉的香味,帶我們回到似乎不遙遠的童年。那高高的楊樹,颯颯地在風中挺立,正是我們熟悉的聲音。看著這些,我們的心情十分激動,這正是成長中日夜陪伴我們的親密的夥伴啊。
這些陌生的人、熟悉的山水樹木,都與我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它們在客觀上與我們毫不相干,但感情上,我們無法擺脫其中的牽連。這就是我們愛國的感情。只要在這里生活過,成長過,就會在這里留下深深地的印記,一輩子都難以忘懷的印記;我們的一切也變與這里的一切有了關聯。這就是我們的愛國啊。
無論是苦難還是喜悅,都與我們的經歷息息相連,難以割斷。

❺ 怎麼寫學習人文地理的作文

首先,你得清楚那裡的地理環境、風俗習慣,再下筆。
既然是人文地版理,則注重人文。可採用權由景物描寫或故事描寫,在深入寫當地的人文,也就是當地人風俗習慣,文明體現,或獨特的種族習慣和著名的經名勝古跡,(可詳寫)可寫當地發生的事情,之後總結人物品質、景觀特點。再可略寫地理面貌。大功告成。當然也可以像寫說明文一樣,但要詳略得當。

❻ 美麗的連南人文地理作文

我的家鄉是連南,她是粵北山區一顆璀璨的明珠。美麗的瑤山腳下,住著勤勞善良的瑤漢族人民。古老的瑤寨風光,奇特的生活方式,五彩繽紛的服飾,獨特的風格等鮮為人知

到連南,站在107國道向下望去,你就可以看見群山懷抱著的美麗的縣城——三江城,三江河像一條綠色的帶子穿城而過,縣城的周圍,是一層層碧綠的稻田。城
的中心,是熱鬧非凡的街道、學校、工廠。這里有美麗的順德文化廣場,每到晚上或節假日,人們就到這里娛樂、休閑,有的在跳舞,有的在聊天,有的在進行各種
各樣的健身運動。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霓紅燈閃爍,整個縣城呈現出美麗的夜景。
走進瑤山,只見山峰連綿不斷,山上的樹木鬱郁蔥蔥,山下
是層層的梯田,潺潺的溪流。百里瑤山,她養育著我們勤勞善良的瑤漢族人民,也是觀光旅遊的勝地。。這里有三排古寨、南崗千年瑤寨、姐妹亭、盤古王廟等美麗
的景點。三排古寨有著古樸的風格、獨特的建築;千年瑤寨有著近千年的歷史,姐妹亭有著美麗而神奇的傳說。
瑤家有自己獨特的民族節日,如「過
新年」、大年初一的「玩坡節」、農歷三月初三的「開耕節」、 農歷六月初六的「窮節」、 農歷七月初七的「盤古王誕」、
農歷十月初十六的「盤古王婆誕」……
「盤古王婆誕」即是現在的「盤王節」,是瑤家慶祝豐收的日子。現在,每年的這一節日,連南都要舉行「耍歌堂」活動,吸引了海內外眾多的遊客。

家還有瑤族各式的名菜,比如炕豬肉、苦齋雞湯、火爆牛皮、狗血釀腸、清蒸野雞、紅花豆褒山豬肉、天鵝菇鮮湯……
其中,最常見的是炕豬肉,它幾乎是每個家庭每年都要製作的美食。現在生活好轉,六畜興旺,瑤家各戶在春節前都要殺大豬過年。他們不把豬肉放在冰箱里,也不
用日曬,而用草灰熏炕。這種炕肉,用時煮吃,入口醇香,皮脆肉嫩,肥肉爽口,沒有油腥雜味,亦不膩喉,真是世間極品呀!
近幾年來,到連南旅遊的人越來越多,他們觀賞百里瑤山的美麗風光,品嘗瑤家風味,喝瑤家釀的米酒,與瑤家阿貴和瑤家莎腰妹載歌載舞,歡樂之聲常常在百里瑤山回盪……
我愛美麗的連南,我愛她美麗的百里瑤山,我愛她獨特的民族風情,我更愛她勤勞善良的瑤漢族人民。

❼ 人文地理學作文 寫三亞的

三亞市地處中國海南省(海南島)最南端.這里四季如夏,可謂三冬不見霜和雪,四季鮮花常盛開,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稱。這種氣候最宜旅遊休閑度假。全市面積1919.6平方公里,境內海岸線209.1公里,有19個港灣。主要港口有三亞港、榆林港、南山港、鐵爐港、六道港灣等。主要海灣有三亞灣、海棠灣、亞龍灣、崖州灣、大東海灣、月亮灣等。有大小島嶼40個,主要島嶼10個,面積較大的是西島、蜈支洲島。

三亞古稱崖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考證三亞落筆洞一萬年前就有人類活動;沿海一帶還發現古波斯人的墓群。早在秦始皇時期設置南方三郡崖州是其中之一的象郡。因其遠離帝京,孤懸海外,自古以來一直被稱為"天涯海角"。名僧鑒真,宋代名相趙鼎和紡織家黃道婆等先後來過崖州,現在相關景點都有雕像以示紀念。

三亞市是漢、黎、苗、回等20多個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市總人口45.6萬(城區人口13萬人),其中黎族17.3萬人,苗族0.3萬人,回族0,6萬人。各民族勤勞智慧,能歌善舞,創造了源遠流長的文化藝術。少數民族仍保其特有的文化和風俗。濃郁的鄉土氣息,多姿的民族風情,多彩的民族藝術吸引了大批中外遊客前來探訪。

悠久的歷史和多民族聚居鑄就了多姿多彩的民間文化藝術也孕育了極有濃郁鄉土風情的工藝精華、宗教文化。傳統的風俗與文化生活令人怦然心動。三亞文化藝術有神話傳說、民間舞蹈、民族音樂、雕塑、園林、宗教、工藝品等等。體裁多樣,形式各異,美化了三亞,精裝了三亞,使遊客們賞心悅目,嘆為觀止。

黎苗歌舞是三亞舞蹈藝術的代表,其舞姿提煉於狩獵耕作基本動作,其旋律提煉於民間傳統歌謠。每逢豐收,新春佳節,"三月三"黎苗同胞不約而同,攜妻帶子,來到村寨開闊之地燃起火把,敲響銅鑼,舞起"打鹿舞"、"鹿回頭"、"椰殼舞"等歡慶舞蹈,自娛自樂,唱也融融,舞也融融。其中《跳柴舞》被評為全國優秀舞蹈節目,並被定為全國少數民族保留舞蹈之一。

姿態各異的椰工藝品、貝雕工藝品及各種海洋動物標本、蝴蝶標本,是三亞新近崛起於海南旅遊商品市場的工藝美術新品種。民間藝人利用椰殼資源,攝取生活中的神話傳說為表現體裁精心雕刻,再現生活。三亞的民間編織歷史悠久,揚名海內外。大體可分為:布織和竹織。布織主要以黎族織綿為代表,圖案精美,色彩斑瀾。有毯、布巾、腰帶、頭蓋、背包、裙等各種款式;民間竹織以山間竹子為材料,經劈刮、刷亮等復雜工序,製成品種齊全、觀賞實用皆宜的竹器工藝美術品。

天之涯,海之角,千里迢迢路茫茫,「同是天涯淪落人」讓多少謫官貶臣凄楚悲滄,淚灑天涯路。可今日的三亞已非昨日的天涯,「萬丈炎荒無覓處,花映天涯海角新」。三亞以其山海奇觀、陽光沙灘、椰風海韻吸引著無數中外遊客。這座總面積

1919平方公里、人口 44. 5萬、聚居著黎、苗、回等少數民族的濱海旅遊城市,宛如一顆美麗的浮珠鑲嵌在南海碧波之中……

當北國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之時,三亞這片熱土依然綠意盎然,暖風襲人。「海外風光別一家,四時楊柳四時花。寒來暑往無人會,只看桃行紀歲華」。明朝瓊州知府方向的這首詩描寫三亞四季如春、風景秀麗的獨特自然景觀,已被人們廣為流傳。這里集中了陽光、海水、沙灘、空氣、森林

動物、溫泉、岩洞、風情和田園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並形成了山、城、沙、海、港自然結合在一起的奇特景觀。到處可見山巒翠綠。碧波環抱、椰林掩映,呈現著一派旖旎的熱帶海濱風光,置身其中,猶如仙家境地。聞名中外被稱為「東方夏威夷」的「天下第一灣」亞龍灣,享有「三亞歸來不看海,除卻亞龍不是灣」的美譽。日間看雲觀潮、縱情碧波,夜裡聽濤入眠、夢系蓬萊的大東海,沙平水暖,是冬泳勝地。鹿回頭山頂公園上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訴說著黎家獵手和鹿女的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被國外遊客稱為「北覽萬里長城,南遊天涯海角」的天涯海角風景區,巨石突幾,驚濤拍岸。以「縹緲雲天外,海際樹千帆」而著稱的海山奇觀旅遊區。以佛教文化為主的南山文化旅遊區。古崖州城、伊斯蘭古墓群、羊欄清真寺……獨具一格的人文景觀,讓遊人撫古思悠,駐足留連留戀。玩海面、住海邊、吃海鮮,充分展示了這座濱海旅遊城的特色。寬闊潔白的沙灘、清澈湛藍的海水、多姿多彩的海底世界,使三亞成為日光浴、潛水、帆板和沙灘體育活動的最佳去處。賓館酒店鱗次櫛比,凱萊度假酒店、南中國海大酒店、珠江花園酒店等傍海而立,占盡海水沙灘、陽光空氣之優勢,東方大酒店、三亞國際大酒店等則身居鬧市,爭得便客之利。生猛海鮮都是現撈現做,令遊人大快朵頤。在濱海路一帶的裝飾別致的海鮮店,遊人頭頂澄澈藍天,身沐習習椰風,坐看漁帆點點,品嘗美味海鮮,旅途又憑添了一番情趣。

漫步街頭,隨處可見各種熱帶佳果、熱帶海產干品和琳琅滿目的貝雕、椰雕等旅遊工藝品。「一去一萬里,千之千不還」是古人對瓊崖遠離中原的慨嘆。

❽ 我想求一篇關於人文地理的論文。。

我找了一篇有關方言的 也是人文地理:
保護方言 留存故鄉記憶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擁有著上千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由於各種原因產生的移民、語言的發展和變異以及民族之間的融合等等的一系列的因素的影響之下,而產生了方言所謂的方言就是指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同共同語有所差異的一種語言。從方言的這個定義之中就可以看出一個地區的方言和本地域的地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就一般情況來說,在一定的地域形成了方言,同時也形成了地域文化。作為文化的載體,方言和地域文化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是互相促進、互相影響、互相推進的。所以說方言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對地方歷史文化特色的一種繼承。每個歷史時期的社會上面的各個方面的歷史景象已不可能重現,但是它們在各個地方的方言都打下了或多或少的一些烙印。因而說方言是歷史發展留下的一種非物質遺產也不為過。
但是自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隨著我國推廣普通話在全國開展,大家似乎已經有了一種根深蒂固的思想,那就是方言是落後的、不好的,必須要摒棄掉方言,努力的學習好普通話。我覺得這些人的認識是有問題的,方言為什麼會存在,我想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就像存在即合理這句話一樣。方言的產生是因語言的發展規律而產生的,單方面的大力推行普通話而忽視方言肯定是違背正常的語言發展規律的。現在許多地方的年輕人都只會講普通話,對於他家鄉的方言卻一句都說不出,我想到了唐代詩人賀知章的一首詩《回鄉偶書》中的一句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鄉音無改?我想這在現代這可能幾乎快成了一個只能在歷史的記憶中才能見到的場景了吧。
值得慶幸的是,還是有一大批學者意識到了保護方言的重要性之所在。前段時間,我在一篇名為《全國人大代錶王建華校長的建議引發多方關注》的文章中說到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身為語言學教授的王建華就建議:有關部門要盡快開展語言普查工作。通過普查,建立可永久保存的中國語言多媒體語料庫及相關資料庫,繪制詳細、精確、可傳至後代的多媒體語言地圖,建立中國語言博物館。王建華代表的建議引發了多方關注和共鳴。當時,新華社、人民網等眾多媒體對此給予了充分的報道。報道還引起了很多專家、學者的共鳴和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短短幾個月時間,王建華的建議和設想正在變為現實。10月11日,國家語委在蘇州啟動中國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建設試點建設。這個資料庫分為漢語方言、少數民族語言、普通話3個分庫。每一個分庫都有由文字、國際音標等組成的文本,還有聲音和圖像,文本、聲音、圖像之間彼此對應,並具有鏈接功能。這種呈現實態的有聲語言資料,使這個資料庫能聽、能看,便於今後的檢索和開發利用。蘇州作為全國首家試點有聲資料庫建設的城市,共有蘇州市區及五個縣市6個數據採集點,將通過朗讀字、詞、句和講故事的方式,分批采錄吳方言。蘇州話,將有幸得以「原汁原味」傳承。看了這篇文章後我就真實的體會到了保護方言的重要性,方言上面承載的東西太多了。 可以說方言起到了對我們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的貢獻作用的。下面我就具體的有選擇性的從幾個方面談談這個問題。
第一,從方言中我們可以發現一些留存於方言中的古代語音,詞彙。從方言上面我們可以找到古代漢語發音的方式,南方的方言更接近於傳統。比如說在廣東話中我們就可以發現現代漢語沒有的一些音調,粵語中不僅存在著入聲字,並且有八九種的音調,據考察,古代漢語發音中就存在著入聲字。從這方面可以說粵語是一個古代語音的活化石了。
第二,從方言中留存的富有地方特色詞彙上面來看。在湖南方言詞語中我們也可以發現一些體現了湖南特有的地理氣候特徵,體現了湖南人的全體性格特徵。湖南地處亞熱帶向溫帶過渡地段,降水豐富,鏡內河流、湖泊密布,是有名的「魚米之鄉」、「水澤之國」。這樣的地理氣候條件,造就了頗具特色的水鄉文化。人們的日常生活與「水」有了不可分割的關系,表現在語言上,一批與「水」這個語素相關的詞語應運而生並流傳到湖南各地。例如,在長沙話中,拉關系、走後門被喻為「走水路」;作風不正派的男人被稱為「水老倌」;不正派、庸俗下流叫做「水裡水氣」:膚色被稱為「水色」等。
湖南古稱南蠻之地,其三面環山,北面又阻於長江洞庭,所以古代時與外界交往頗為困難,而大凡交通不便。對外接觸較少的山區居民,性格都較為率真強悍,加之湖南在古代有大批外來移民(江西為主)在戰亂中遷入,這些移民往往會受到當地土著的抗拒,因而械鬥之風在湖南極盛,湖南人就這樣長期處於激烈的競爭的環境中,一直維持著頑強的戰斗意志,從而形成了強悍的性格。司馬遷在《史記》中稱湖南人十分「驃悍」,「其俗剽輕、易發怒。」光緒《湖南通志》中也有「民悍勁而不能為欺詐」,「要以勁直任氣。好文尚義」的記載。歷史的積淀,使湖南人養成了「強悍剛烈,倔強霸蠻」的性格品質。湖南方言的流行詞語也深深地打上了這種群體性格烙印。在這些詞語中,有一批反映了湖南人蠻、倔、強悍的傳統性格。例如:「霸蠻」、「蠻巧」、「行蠻」、「有狼」、「發狠」、「抬橫杠」、「過硬」、「猛天搭地」、「厲霸」、「咬筋」等。
第三,方言不僅自身就是一種重要民俗事象, 而且是民俗的重要載體和表現形式。例如,用小麥磨成的粉, 北方方言叫「面」, 廣西柳州方言叫「麵粉」或「灰面」; 用麥麵粉製成的條狀食品, 北方方言叫「面條」, 柳州方言只叫「面」。稻米和粟在北方方言中分別叫「大米」、「米」, 柳州方言則分別叫「米」、「小米」; 用稻米煮成的干飯, 北方方言叫「米飯」, 柳州方言只叫「飯」。這些名稱的不同反映了北方人以麥面為主食, 柳州人以稻米為主食的不同飲食習慣。北方人日常吃飯主要是吃以麥面製成的食物, 所以吃用稻米煮成的飯時要說「米飯」, 以示與日常的「飯」區別開來; 而柳州人吃飯向來就是吃米飯, 所以絕大多數情況下不必用其他詞, 只有偶爾吃面當飯時, 才說「面」以示與日常的「飯」相區別。柳州地處華南———珠江流域, 素來以產稻米為主, 所以說「米」即指大米不會產生誤會, 但指稱粟米時要冠以「小」, 以示區別; 而北方是出產粟米的地方, 說「米」即指粟米, 但指稱稻米時則冠「大」。這是由於不同飲食民俗文化結構造成的差異, 從這種各地方言中同物異名或同名異物的現象, 我們已經體會到方言上的不同所反映出來的各地民俗文化風貌的差異。
由此可見,地方方言中囊括的傳統文化和地方歷史文化特色是如此的豐富,可以說是包羅萬象。我國方言的種類如此之多,恰恰是說明了漢語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豐富多彩的方言帶來的是中華文化的繁榮昌盛。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個不懂本民族傳統文化的民族的是可悲的。我們只有在推廣普通話的同時注重保護方言,才能讓中華傳統文化繼續發揚光大。

❾ 大大們 賜予我一篇關於天津人文地理的作文吧 高一作文700字左右

尋找美麗的天津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的禮炮聲中,翻開了中國以及天津現代史的新篇章。在天津人民六十年不懈的努力與奮斗後,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新天津已跨入了二十一世紀。如今,天津正以新的姿態展現在我們面前,而它那巨大的變化也另我們應接不暇: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一座座立交橋橫架長空;快捷方便的地鐵見證了時代的進步,高超尖端的科技發明讓我們提前進入了原本未知的世界……
如果說到天津的歷史,當然少不了天津衛「三宗寶」——鼓樓、炮台、鈴鐺閣。鼓樓商業街位於天津老城廂繁華商業區,它是天津的發源地和歷史上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這里一條條古香古色的街道,一座座雕龍繪鳳的亭台樓閣,無不體現了天津悠久的歷史,成為了記載天津歷史的標志性建築。而炮台是明代崇禎十二年,為阻止滿洲統治勢力侵犯而修築的防禦工事。鈴鐺閣則是明代萬曆七年建成的一座藏經閣。這「三宗寶」淋漓盡致地體現了天津歷史的特色,成為了天津人民永遠的驕傲。
天津為渤海之濱,是一座美麗而又有著六百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城市。蜿蜒的海河橫貫其中,猶如一條巨龍,從三岔口流入渤海之灣。倘若俯視海河,它又像一條如玉的飄帶,在陽光的照射下分外妖嬈。黃昏,在夕陽的照耀下,海河泛著金色的光芒,似乎有一條金紗鋪展在上面。夜晚,當色彩斑斕的霓虹燈逐漸點亮時,音樂噴泉翩翩起舞,美麗的焰火映紅了夜空,此時的海河更加艷麗,好似一塊巨大的七彩水晶光芒四射。
那座高聳入雲的天塔,在它旁邊的天塔湖內設有世界一流的大型音樂燈光噴泉組泉、水幕電影。白天,鮮花草木與湖光塔影相應成趣;入夜,波光夜空間,熒塔與星月爭輝……
還有那銀河廣場就像一隻聖潔無比的白天鵝;還有那獨巨匠心的堆山公園;還有那櫛比鱗次的高樓大廈,無不體現出天津——這個極具現代化大都市的風采。
天津的美景令我道不盡,說不完。我愛天津——我的家鄉。它帶給我太多的驚喜,我愛這美麗而精彩的城市——天津!
我愛天津
天津,北方的重要港口;天津,中國重工業的基地;天津,科技發展之城;天津正以年輕的姿態展現在我們面前。
我愛天津。看,春天的天津是一個綠色的世界。一個充滿芬芳的世界,鳥語花香,樹木新綠。小河邊,潺潺的流水唱著歡快的歌,嘩啦啦地向東流去。河邊楊柳依依多情。多麼可愛的天津。
我愛天津。古老而又年輕的它迎來了自己600周歲的生日。天津在蛻變著,它的巨變讓我目不暇接,一幢幢高樓像雨後春筍一樣拔地而起,一個個商店鱗次櫛比,一座座立交橋橫架長空,一條條快速路四通八達,廣場上,公園里,街道旁,無論白發蒼蒼的老人,朝氣蓬勃的青年,蹣跚學步的兒童,人人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生活在這樣的城市忍不住讓人笑開懷。華燈初上,夜晚的津城分外妖嬈,整條馬路都被燈照得亮堂堂的,像一條金色的長龍……稍遠點兒的地方南京路和金湯橋,彩燈閃爍著,各條路縱橫交錯,各種顏色匯在一起。構成了如夢境般的畫面。
我愛天津。天津的月牙河,改造之前,臭氣熏天,路過的無不掩鼻疾走,河裡的各種生活垃圾,爛樹葉,塑料袋真是應有盡有。自從市政府下決心改造月牙河,工人叔叔經過幾個月的緊張施工,那月牙河如浴後的少女,一條嶄新的河出現了,它身披著漂亮的綵衣,岸兩邊的柳樹隨風飛舞,花池中各種鮮花爭奇斗艷。河水清澈見底,傍晚,漫步其間,微風一吹,花的清香撲鼻而來,讓人迷醉其間,流連忘返。
我愛天津,天津的特色小吃,應有盡有,經營者眾多。津門三絕,耳朵眼炸糕、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堅持選料精細,講究工藝,始終把質量放在第一位。來天津旅遊的外賓,臨走時都要帶上幾盒麻花,送親朋好友。
我愛天津,天津的風景秀麗,其山,山勢雄偉險峻,峰巒秀麗清幽,每一座都是一幅清新的畫,一首朦朧的詩,一支悠揚的歌;其水,輕風一吹,層層水浪,猶如起了皺的裙幅。映著依依垂柳。
我愛天津。天津的旅遊景點眾多。盤山——國家四A級旅遊景點。天津熱帶植物觀光園,可以與世界著名的「伊甸園」相媲美。泉水叮咚,瀑布飛流直下,從國外引進的大王椰子,加拿利海藻讓人目不暇接,肯定讓你大飽眼福。天津體育中心、自然博物館、科技館……蘊藏讓你心動的事物,希望你也來游覽。
我愛天津。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