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國家地理k2

國家地理k2

發布時間: 2021-02-25 02:39:42

『壹』 找尋一部美國的電影(科普紀錄片)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2ODU0MzY0.html
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巨變之後(Aftermath)》系列節目中的一集《人內口過剩(容Population Overload)》

『貳』 與珠穆朗瑪峰爭世界第一的是哪座山脈

喬戈里峰
網路名片
「喬戈里」,塔吉克語,意為「高大雄偉」。喬戈里峰海拔8611米,它是喀喇昆侖山脈的主峰,也是世界上第二高峰,國外又稱K2峰。喬戈里峰位於東經 76。5度,北緯35。9度,座落在喀喇昆侖山的中段。屬中國的一側,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葉城縣境內。是國際登山界公認的攀登難度較大的山峰之一。

目錄

基本信息
名字的由來
氣候環境
攀登歷程
登山路線
登山經驗
登頂疑難一難,進山徒步行軍路線長:
二難,山勢陡峭,地形復雜:
三難,氣候復雜多變:
四難,後勤保障困難:
名山傳說
旅遊小貼士
位列名山
寓言一則基本信息
名字的由來
氣候環境
攀登歷程
登山路線
登山經驗
登頂疑難 一難,進山徒步行軍路線長:
二難,山勢陡峭,地形復雜:
三難,氣候復雜多變:
四難,後勤保障困難:
名山傳說
旅遊小貼士位列名山寓言一則展開 編輯本段基本信息
喬戈里峰風景(一)(20張)
喬戈里峰,又被稱為K2,「K」指喀喇昆侖山,「2」指世界第二高峰,8611米,它位於喀喇昆侖山脈的中段,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葉城縣境內與克什米爾地區巴基斯坦實際控制區的接壤處,地理坐標為東經76.5度,北緯35.9度。喬戈里山峰主要有6條山脊,西北---東南山脊為喀喇崑山脈主脊線。同時也是中國、巴基斯坦的國境線。其它還有北山脊、西山脊、西北山脊。峰巔呈金字塔形,冰崖壁立,山勢險峻。在陡峭的坡壁上布滿了雪崩的溜槽痕跡。山峰頂部是一個由北向南微微升起的冰坡,面積較大。北側如同刀削斧劈,平均坡度達45度以上。從北側大本營到頂峰,垂直高差竟達4700米,是世界上8000米以上高峰垂直高差最大的山峰。北側的冰川叫喬戈里冰川,地形復雜多變。冰川表面破碎,明暗冰裂縫縱橫交錯。冰川西側山谷為陡峭岩壁,滾石、冰崩、雪崩頻繁。喬戈里峰兩側,就是長達44公里的音蘇蓋提冰川。 喬戈里峰風景(二)(15張) 喀喇昆侖山脈綿延數千公里,呈西北---東南走向,一般海拔在6000米以上。山脈上高峰密集,包括喬戈里峰在內,這里緊密相連地排列著4座8000米以上的世界級著名高峰:喬戈里峰東側為布洛阿特峰,海拔8051米;依次還有加舒爾布魯木山,海拔8068米;加舒爾布魯木II峰,海拔8035米。 世界上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在這里就佔了近三分之一。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20多座,北側的斯克洋坎力峰,海拔7545米,西側的斯潘德峰,海拔7385米;往下還有皇冠峰,海拔7295米。因此,這里就成了世界登山家們矚目的第二個登山中心。喬戈里峰進山路線是中國目前開放山峰中最長的路線。從南疆重鎮葉城趁乘汽車沿新藏公路到麻扎,再沿簡易公路行25公里到達麻扎達拉。從這里開始步行6天,行程90公里方能到達喬戈里峰登山大本營(海拔3924米的音紅灘)。這段路要翻過海拔4800米的阿格勒達板進入克勒青河谷,要避免7、8月克勒青河河水的暴漲,此時人畜均無通過。 1902年,英國登山隊首次攀登喬戈里峰以失敗告終。以後的50多年裡,人類多次嘗試也未、成功。直到1954年7月31日,義大利登山隊的曰勒。拉切捷利和阿。康比奧氏2人,從巴基斯坦一側沿東脊才開創首次登頂的記錄,費時將近100天。 1976年和1977年,中國登山協會曾兩次組隊進入喬戈里峰北側進行路線偵察。1982年8月4曰,曰本山嶽協會喬戈里峰登山隊首次從北坡沿北山脊登頂。之後,又有義大利、曰本橫濱山嶽協會登山隊、美國登山隊等,先從中國一側成功地征服了喬戈里峰。
編輯本段名字的由來
喬戈里峰,英文名Qogir Feng ,「Qogir」被通常認為是塔吉克語,意為「高大雄偉」,但有人稱「Qogir」是藏語,意為「白色女神」,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是因為喬戈里南側有藏族人的後裔,根據歷史可考證,喬戈里南側地區是他們游牧和活動的地區,由於他們的語言和藏語相近,因此也可以認為「Qogir」是藏語。但現在國際登山界通稱喬戈里峰為K2。1856年,印度人曾考察過喬戈里的情況,全面的考察是英國人奧斯汀(Henry Haversham Godwin-Austen)於1861年完成的,他帶隊從喀拉昆侖山脈南側對山峰狀況和氣候條件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考察,故而K2曾一度被稱為奧斯汀峰,從一些有年代的地圖上還能反映出這一現象來。以個人的名字命名的山峰向來不被大多數人承認,國外登山界主張以考察喀拉昆侖山脈的順序為命名的依據,因喬戈里是喀拉昆侖山脈第二個被考察的山峰,故此國際上公認的命名便是K2。K其實就是喀拉昆侖山脈的英文首字母。

編輯本段氣候環境
喬戈里峰地區不僅地形險惡,氣候也十分惡劣。每年5月至9月,西南季風送來 暖濕的氣流,化雨而降,是本地區的雨季。9月中旬以後至翌年4月中旬,強勁的西 風凜冽而至,帶來嚴酷的寒冬。峰頂的最低氣溫可達-50度,最大風速可達到5米/秒 以上,是登山的氣候禁區。在5月--9月間,由於升溫融雪和降,往往造成河谷水 位猛漲,進山困難,因此,登山活動的最佳時機應安排在5月--6月初進山,其時河 水雖漲,但不太嚴重;7月--9月,山頂氣溫稍高,好天氣持續時間較長,是登頂的好時間。 海拔7000米以上經常刮著8級以上的高空風,風速達每小時60公里以上,有時一秒就可以達到25米,降雪時會連續降4,5天,溫度最低時達到-50多度,峰頂常年被濃霧籠罩。在每年的5-9月,西南季風送來溫濕氣流,這是雨季,融雪和降水,會導致河谷水位猛漲,人畜都難以進入。
編輯本段攀登歷程
喬戈里,世界第二高峰,但就攀登難度和死亡比率來說,其攀登難度要遠遠高與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登山者的死亡比率為1:7,這是個很可怕的數字,所以登山界的人給他起了很多名字「野蠻暴峰」,「沒有回報的山峰」等。同時,喬戈里還被傳為拒絕女性的山峰。至今,僅有5位女性登頂喬戈里峰,但都死於非命。其中,3位是在登頂後的下撤途中身亡,另外2位雖然成功下撤,但在都在6年內分別死於其他山峰的攀登過程中。在2003年一年之間,有262位登山者爭先恐後的登上珠峰的峰頂,而喬戈里的登頂人數50年加起來只有200位左右,原因很多,珠峰大本營看起來人聲鼎沸,熱鬧非凡,而喬戈里大本營位置偏僻,坐落在一個大冰川上,是個用碎石搭建的宮殿,平時只有幾個巴基斯坦工人,只有2條路到大本營,一是坐飛機到伊斯蘭堡,再乘500公里的車向東北到達喀什,然後坐吉普車穿過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南部邊緣,再換駱駝穿越荒蕪的克勒青河谷。另一條相對容易點,就是從葉城坐汽車到麻扎,再走簡易公路走25公里到麻扎達拉,穿過40英里長的幾乎無路可循的路,到達巴基斯坦北部的奧斯騰冰川,在冰川上又要走50公里,路上白骨累累,大本營處岩石、冰川、暴風、深淵等等,讓人望而卻步;珠峰有成熟的高山服務體系,支帳篷,建路繩,送物資,都有夏爾巴,而K2幾乎沒有高山協作和商業性的服務公司;地理位置上看,因為喬戈里比珠峰高出8個緯度,氣候非常惡劣,幾乎不可能有連續一周的好天氣來給你攀登他,在登山季節里,也難得能看見幾次峰頂。 喬戈里峰
喬戈里和金字塔有著微妙的關系,衛星圖看來,大金字塔和喬戈里除了大小外,其他地方完全相同,大金字塔周圍的三座小金字塔的布局和喬戈里周圍的冰川和小山峰驚人的相似,K2和金字塔的四個面的方位方向也一樣,K2的4個面都有微微突出的山脊,而大金字塔的4個面都微微凹進去一點,所以,K2可以說是金字塔的設計師了。
編輯本段登山路線
喬戈里峰進山路線是我國目前開放山峰中最長的路線。從南疆重鎮葉城趁乘汽車沿 新藏公路到麻扎,再沿簡易公路行25公里到達麻扎達拉。從這里開始步行6天,行程90公里方能到達喬戈里峰登山大本營(海拔3924米的音紅灘)。這段路要翻過海拔4800米的阿格勒達板進入克勒青河谷,要避免7、8月克勒青河河水的暴漲,此時人畜均無法通過。1902年,英國登山隊首次攀登喬戈里峰以失敗告終。以後的50多年裡, 登山路線
人類多次嘗試也未能成功。直到1954年7月31日,義大利登山隊的日勒·拉切捷利和阿·康比奧氏2人,從巴基斯坦一側沿東脊才開創首次登頂的記錄,費時將近100天。1976年和1977年,中國登山協會曾兩次組隊進入喬戈里峰北側進行路線偵察。1982 年8月4日,日本山嶽協會喬戈里峰登山隊首次從北坡沿北山脊登頂。之後,又有義大利隊、日本橫濱山嶽協會登山隊、美國登山隊等,先後從中國一側成功地征服了喬戈里峰。
編輯本段登山經驗
1881年,有人登頂。1902年,英國攀登,失敗。其後51年多次攀登,均告失敗。1954年7月31日,義大利登山隊的日勒·拉切捷利和悶·康比奧氏2人,從巴基斯坦沿東南山脊登頂,費時近l00天。1982年8月4日,日本山嶽協會喬戈里峰登山隊從我國境內的北坡沿北山脊登頂。之後,又有義大利、日本橫濱山嶽會登山隊、美國登山隊等,先後從中國一側登頂。 喬戈里峰衛星圖
世界著名無氧登山家美籍印度人蒙克夫·基德,不帶氧氣瓶多次跨過6500米的登山死亡線,並且最終登上了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峰。這一壯舉1993年被載入吉尼斯紀錄。 不帶氧氣瓶登上喬戈里峰是許多歐美登山家的願望,然而自1881年有人攜帶氧氣袋登上這座山峰以來,100多年過去了,還沒有一個人扔掉過它。 因為一旦超過6500米,空氣就稀薄到正常人無法生存的程度,攀登者在這個高度每前進一步都必須停下來大口大口地喘上十幾分鍾才行。他發現了無氧登山運動的奧秘。在頒發吉尼斯證書的記者招待會上,他是這樣描述的: 專家認為無氧登山運動的最大障礙是慾望,因為在山頂上,任何一個小小的雜念都會使你感覺到需要更多的氧。作為無氧登山運動員,要想登上峰頂,就必須學會清除雜念,腦子里雜念愈少,你的需氧量就愈少,慾念愈多,你的需氧量就愈多。在空氣極度稀薄的情況下,為了登上峰巔,為了使四肢獲得更多的氧,必須學會排除一切慾望和雜念。」 一旦有了某種慾望或想法,就會需要錢或氧氣或做出其他什麼行為或會發生事與願違的結局,並且慾望或想法愈大或愈強烈,那麼這種需要也會更需要或最終失敗或使之失敗。根據蒙克夫理論,有了這樣的慾望和想法,在生活和事業上是登不上頂峰的。 喬戈里峰

編輯本段登頂疑難
一難,進山徒步行軍路線長:
登山隊伍在抵達巴基斯坦北部重鎮斯卡度之後,換乘當地專用越野車抵達奧斯克力小山村,之後就要開始長達7天的徒步行軍,行軍路線多為山間蜿蜒盤旋的羊腸小道,有時是滾石、泥石流等危險地段。隊伍要頂著烈日跋山涉水,異常辛苦。徒步三天後則進入長達100多公里的冰川,道路更加崎嶇,海拔也漸漸升高,難度越來越大。 喬戈里峰登山者
二難,山勢陡峭,地形復雜:
喬戈里峰盡管海拔高度排第二,但山體並不大,因而攀登路線異常陡峭,地形復雜。從大本營到前進營地的冰川中布滿了明暗裂縫。前進營地到一號和二號營地間是非常陡峭的雪坡。一號和二號營地幾乎沒有平整的地面可供建營,搭一頂帳篷要在冰雪中挖很久才能找到「平地」。 二號營地到三號營地間有一段被稱作「煙囪」的路,是在高約50米的岩壁中間的一個窄槽,三面是岩石,中間僅容一人上下。二號營地以上又有冰壁、大風口,高空風非常大,容易發生凍傷。 三號營地到四號營地之間是東南山脊的刃脊,冰雪和岩石混合路段,雪坡上積雪較深,又有大的裂縫,必須拉繩索,此外還需要大量的路標。如果天氣不好,隊員在這里一旦迷路,極易掉入懸崖。 四號營地也建在刃脊上,高空風大,容易把人或帳篷吹跑。再往上,有一段非常陡峭的路,登山者稱之為「瓶子頸部」,是整個登頂路上最難的路,坡度約有80度,行軍路線的上部堆有龐大厚重的冰壁,隨時都有冰崩和雪崩的危險。沿東南山脊傳統路線登頂的許多優秀登山者就在這里遇難。有的是迷路滑墜,有的是體力耗盡活活凍死。統計顯示,攀登喬戈里峰的登山隊員的死亡率高達1:7,而攀登珠峰的登山者的死亡率為1:29。 由於喬戈里峰特殊的地形條件,登頂所需要的技術裝備也最多、最好。從前進營地開始拉繩子上去,登頂至少需要5500米的繩子,而且必須是最好的主繩。此外,登頂對登山者也要求很高,只有那些技術全面、經驗豐富、實力很強的人才有可能成功登頂並安全返回。
三難,氣候復雜多變:
天氣是攀登喬峰最大的困難。喬峰地處昆侖喀喇山脈,氣候變化無常,一日間多種氣象交替出現,每3個小時變化一次,而且三天兩頭不是刮風就是下雪,即使利用高科技手段,也很難准確預測到山區的氣象變化。不像別的山,很有規律。資料記載,喬戈里峰在歷史上很少出現超過一周的晴好天氣。
四難,後勤保障困難:
受山區氣候條件的限制,大多數攀登隊伍一旦進入喬戈里峰大本營,一般都得呆上兩個月,長期的待機加上寒冷的天氣,食品和燃料供應經常顯得緊張,許多隊伍不得不中途補充,補給線長,再遇上下雪,民工徒步上來很困難。此外各高山營地都建在陡峭的山坡上,山上經常刮風下雪,搭建好的帳篷經常被雪壓壞或被風吹跑,給登山活動帶來很大的困難。 喬戈里峰

編輯本段名山傳說
慕士塔格冰峰海撥7745米,是舉世聞名的冰山公主;喬格里峰海撥8116米,是舉世無雙的雪山王子;馬爾洋達坂海撥4100米,在晨霧中象一峰臣著的白駱駝;布侖木沙達坂海撥5100米,在陽光下象一隻被驚醒的雄獅;康達爾達坂海撥5000米,在夜幕里象一位全身鑲嵌著金星的仙女。一位塔吉克老人說,帕米爾的山不僅雄偉、壯觀、富饒,而且每座山都有著美好的名字和神奇的傳說。慕士塔格山,塔吉克語的意思是「冰山之父」。山上終年積雪不化,冰珠閃耀。它巍峨庄嚴,純潔高雅,塔吉克族的男女青年把它看作純潔愛情的化身。傳說慕士塔格峰和喬格里峰原是連在一起的,慕士塔格峰上的冰山公主和喬格里峰上的雪山王子熱戀了。凶惡的天王知道後,用神棍劈開了這兩座相連的山峰,活活拆散了冰山公主和雪山王子這一對真摯相愛的情人。 冰山公主思念雪山王子的眼淚流成了冰川。雪山王子歷經千難萬險想見冰山公主而不成,最後只好求助於太陽神。太陽神答應幫助雪山王子,但要求融化雪山王子潔白透明的身體,變成一片彩霞,王子欣然同意。於是,太陽神便在每年夏秋兩季太陽落山後,悄悄把雪山王子變成的彩霞留在慕士塔格冰峰上,讓公主和王子盡情地享受愛的歡樂。
編輯本段旅遊小貼士
登山提醒:在5月~9月間,由於升溫融雪和降水,往往造成河谷水位猛漲,進山困難,因此,登山活動的最佳時機應安排在5月~6月初進山,其時河水雖漲,但不太嚴重;7月~9月,山頂氣溫稍高,好天氣持續時間較長,是登頂的好時間。
編輯本段位列名山
2005年10月23日,中國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發布。此次活動由《中國國家地理》主辦,全國34家媒體協辦的「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歷時8個月,共評出「專家學會組」、「媒體大從組」與「網路·手機人氣組」三類獎項。「媒體組」與「人氣組」分別以媒體投票及網友、手機用戶投票的方式各產生12個獲獎地方。而由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濃墨重彩推出的「專家學會組」獎項則別具一格,分成了山、湖泊、森林、草原、沙漠、雅丹地貌、海島、海岸、瀑布、冰川、峽谷、城區、鄉村古鎮、旅遊洞穴、沼澤濕地等15個類型。其中,喬戈里峰被評為中國最美十大名山之一。
編輯本段寓言一則
快畢業了,老師站在講台上:「世界上第一高峰是哪座山?」大家鬨堂大笑:「珠穆朗瑪峰!」 老師追問:「第二高峰呢?」同學們面面相覷,無人應聲。 老師在黑板上寫:「屈居第二與默默無聞毫無區別。 」詞條圖冊更多圖冊喬戈里峰風景(一)(20張)

『叄』 世界上第二高的山峰是哪座山

喬戈里峰
「喬戈里」,塔吉克語,意為「高大雄偉」。喬戈里峰海拔8611米,它是喀喇昆侖山脈的主峰,也是世界上第二高峰,國外又稱K2峰。喬戈里峰位於北緯35°53′,東經 76°31′,坐落在喀喇昆侖山的中段。屬中國的一側,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葉城縣境內。1954年7月31日, 義大利探險家裡諾·雷斯德里和阿奇里·科帕哥諾尼首先登頂。喬戈里峰是國際登山界公認的攀登難度較大的山峰之一。

喀喇昆侖山脈綿延數千公里,呈西北---東南走向,一般海拔在6000米以上。山脈上高峰密集,包括喬戈里峰在內,這里緊密相連地排列著4座8000米以上的世界級著名高峰:喬戈里峰東側為布洛阿特峰,海拔8051米;依次還有加舒爾布魯木山,海拔8068米;加舒爾布魯木II峰,海拔8035米。
世界上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在這里就佔了近三分之一。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20多座,北側的斯克洋坎力峰,海拔7545米,西側的斯潘德峰,海拔7385米;往下還有皇冠峰,海拔7295米。因此,這里就成了世界登山家們矚目的第二個登山中心。喬戈里峰進山路線是中國目前開放山峰中最長的路線。從南疆重鎮葉城趁乘汽車沿新藏公路到麻扎,再沿簡易公路行25公里到達麻扎達拉。從這里開始步行6天,行程90公里方能到達喬戈里峰登山大本營(海拔3924米的音紅灘)。這段路要翻過海拔4800米的阿格勒達板進入克勒青河谷,要避免7、8月克勒青河河水的暴漲,此時人畜均無通過。
地理位置折疊編輯本段
喬戈里峰,又被稱為K2,「K」指喀喇昆侖山,「2」是當時它是第二座喀喇昆侖山脈被考察的山峰,8611米,它位於喀喇昆侖山脈的中段,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葉城縣境內與克什米爾地區巴基斯坦實際控制區的接壤處,地理坐標為東經76.5度,北緯35.9度。喬戈里山峰主要有6條山脊,西北---東南山脊為喀喇崑山脈主脊線。同時也是中國、巴基斯坦的國境線。其它還有北山脊、西山脊、西北山脊。峰巔呈金字塔形,冰崖壁立,山勢險峻。在陡峭的坡壁上布滿了雪崩的溜槽痕跡。山峰頂部是一個由北向南微微升起的冰坡,面積較大。北側如同刀削斧劈,平均坡度達45度以上。從北側大本營到頂峰,垂直高差竟達4700米,是世界上8000米以上高峰垂直高差最大的山峰。北側的冰川叫喬戈里冰川,地形復雜多變。冰川表面破碎,明暗冰裂縫縱橫交錯。冰川西側山谷為陡峭岩壁,滾石、冰崩、雪崩頻繁。喬戈里峰兩側,就是長達44公里的音蘇蓋提冰川。
自然氣候折疊編輯本段
喬戈里峰地區不僅地形險惡,氣候也十分惡劣。每年5月至9月,西南季風送來 暖濕的氣流,化雨而降,是本地區的雨季。9月中旬以後至翌年4月中旬,強勁的西 風凜冽而至,帶來嚴酷的寒冬。峰頂的最低氣溫可達-50度,最大風速可達到5米/秒 以上,是登山的氣候禁區。在5月--9月間,由於升溫融雪和降,往往造成河谷水 位猛漲,進山困難,因此,登山活動的最佳時機應安排在5月--6月初進山,其時河 水雖漲,但不太嚴重;7月--9月,山頂氣溫稍高,好天氣持續時間較長,是登頂的好時間。
海拔7000米以上經常刮著8級以上的高空風,風速達每小時60公里以上,有時一秒就可以達到25米,降雪時會連續降4,5天,溫度最低時達到-50多度,峰頂常年被濃霧籠罩。在每年的5-9月,西南季風送來溫濕氣流,這是雨季,融雪和降水,會導致河谷水位猛漲,人畜都難以進入。因此天氣是攀登喬峰最大的困難。喬峰地處昆侖喀喇山脈,氣候變化無常,一日間多種氣象交替出現,每3個小時變化一次,而且三天兩頭不是刮風就是下雪,即使利用高科技手段,也很難准確預測到山區的氣象變化。不像別的山,很有規律。資料記載,喬戈里峰在歷史上很少出現超過一周的晴好天氣。
旅遊景區折疊編輯本段
2005年10月23日,中國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發布。此次活動由《中國國家地理》主辦,喬戈里峰被評為中國最美十大名山之一。

喬戈里山峰主要有6條山脊,西北---東南山脊為喀喇崑山脈主脊線。同時也是中國、巴基斯坦的國境線。其它還有北山脊、西山脊、西北山脊。峰巔呈金字塔形,冰崖壁立,山勢險峻。在陡峭的坡壁上布滿了雪崩的溜槽痕跡。山峰頂部是一個由北向南微微升起的冰坡,面積較大。北側如同刀削斧劈,平均坡度達45度以上。從北側大本營到頂峰,垂直高差竟達4700米,是世界上8000米以上高峰垂直高差最大的山峰。北側的冰川叫喬戈里冰川,地形復雜多變。冰川表面破碎,明暗冰裂縫縱橫交錯。冰川西側山谷為陡峭岩壁,滾石、冰崩、雪崩頻繁。喬戈里峰兩側,就是長達44公里的音蘇蓋提冰川。

旅遊指南折疊編輯本段
交通折疊
喬戈里峰進山路線是我國目前開放山峰中最長的路線。從南疆重鎮葉城趁乘汽車沿 新藏公路到麻扎,再沿簡易公路行25公里到達麻扎達拉。從這里開始步行6天,行程90公里方能到達喬戈里峰登山大本營(海拔3924米的音紅灘)。這段路要翻過海拔4800米的阿格勒達板進入克勒青河谷,要避免7、8月克勒青河河水的暴漲,此時人畜均無法通過。

『肆』 世界上第一二三高峰分別是

世界上第一二三高峰分別是:珠穆郎瑪峰、喬戈里峰、干城章嘉峰。

1、珠穆朗瑪峰,中文簡稱珠峰,尼泊爾名薩加瑪塔峰(尼泊爾語:सगरमाथा),英國名埃佛勒斯峰(英語:Mount Everest),為地球第一高峰,屬於喜馬拉雅山脈,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與尼泊爾薩加瑪塔專區邊界上。2005年中國國家測繪局測量的岩面高為8,844.43米(29,017.2英尺)。

2、喬戈里峰(Chhogori / Qogir)為世界第二高峰,屬於喀喇昆侖山脈,位於巴基斯坦與中國邊界上,海拔8,611米,僅次於珠穆朗瑪峰。喬戈里峰為巴基斯坦的最高峰,也是中國第二高峰。登山者通稱喬戈里峰為K2,因位置偏遠及山勢陡峭,喬戈里峰通常被認為是最難攀登的8000米以上高峰之一。

3、干城章嘉峰(Kanchenjunga),也稱作金城章嘉峰,海拔8,586米,為世界第三高峰(僅次於珠穆朗瑪峰與喬戈里峰),也是印度的最高峰。它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和印度的邊界線上,東經88度08分54秒,北緯27度42分09秒。

『伍』 世界第三峰是什麼

干城章嘉峰.

位於尼泊爾和印度的邊界,世界第三高峰,也是全世界14座8000米高峰中,位置最東的一座,無論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干城章嘉都有著寬闊巨大的山體,由四個不同的峰頂組合出的巨大山塊。

西北是海拔8586米(28169.2913386英尺)的主峰,尼泊爾與印度錫金邦交界處。

東南為海拔8476米(27808.3989501英尺)的南峰(達蘭康峰,Talung Kang,亦稱干城章嘉二峰),距主峰1423米,東經88°09′16.10″,北緯27°41′26.71″ ,尼泊爾與印度錫金邦交界處。1978年由波蘭登山隊的沃伊切赫和尤金紐什首次登頂。

澤木峰(Zemu Kang,又譯作熱姆峰),海拔7730米,位於南峰東南1948米處,距離干城章嘉主峰3159米。

干城章嘉峰和干城南峰之間為海拔8496米(27874.015748英尺)的中央峰Kangchenjunga Central(第三干城章嘉峰),干城章嘉中央峰距干城章嘉主峰880米,距干城章嘉南峰600米,東經 88°09′03″,北緯27°41′47″,尼泊爾與印度錫金邦交界處。

1978年由波蘭登山隊的沃伊切赫,安傑海因里希和卡齊米首次登頂。干城章嘉主峰與干城章嘉中央峰之間為干城章嘉東南峰Kangchenjunga Southeast,海拔8,150米(26738.8451444英尺)。

西南為海拔8505米(27903.5433071英尺)的雅蘭康峰(Yalung Kang,亦稱為干城章嘉西峰 Kangchenjunga West),東經88°08′12″,北緯27°42′18″ ,尼泊爾境內,距干城章嘉峰1500米。1978年由波蘭登山隊的沃伊切赫,安傑海因里希和卡齊米首次登頂。

雅蘭康肩峰Yalung Kang Shoulder,海拔8,077米(26499.343832英尺),位於尼泊爾境內。干城章嘉西峰以西為2400米的海拔7902米的康巴秦峰 Kambachen。

8505米的雅蘭康峰由於山形突出,距主峰稍遠,獲得幾支登山隊的青睞而專攻此峰;有些人認為應獨立為世界第15座8000米高峰,如果這樣雅蘭康峰就是世界第五高峰,還比馬卡魯高一些。

但一般登山界並不接受這種說法,還是將YalungKang視為干城章嘉的一個側峰。干城章嘉被錫金人視為神山,但其名稱一般相信來自藏語,意思是「雪中五寶」。

『陸』 為什麼韭菜嶺是湖南省的k2

都龐嶺瑤族發祥地——湖南“K2”韭菜嶺,吸引了越來越多山友前往。

瑤族文化發源地,

中國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的韭菜嶺,

讓我們來一窺門徑。

韭菜嶺簡介

到了山頂以後,可去找找野韭菜一品風味。

瑤族故里——緊鄰韭菜嶺的千家峒被認為是瑤族的發源地,是全世界瑤族人的訪祖聖地。千家峒由三個盆地組成,盆地內林木蔥郁,山嶺形態奇異,其中有溪水、瀑布和溶洞點綴,並保存有不少瑤族古跡,自然風光與人文底蘊交織,游覽價值極高。

千家峒三盆地鳥瞰圖。

韭菜嶺林中溪水,如白簾掛石。

路線簡述

穿越韭菜嶺有四個出入口:大江源、月岩林場、十道江、空樹岩。

山友可自由選擇上下方向。

本文將要介紹的是從大江源出發,途徑四十八步、千家峒、韭菜嶺,最後在月岩林場下山的經典路線。


大江源—韭菜嶺—月岩林場路線圖。

韭菜嶺穿越路線地形剖面圖。

山友也可選擇反穿,反穿路線的難度相對更大。也有一些山友會選擇“大江源——十道江”或反穿方向的路線。從空樹岩上山的路線難度較大,選擇的人很少。

時間安排——第一天:大江源——四十八步——古怪沖——千家峒

第二天:千家峒——韭菜嶺——月岩林場

營地——將千家峒作為露營點,四十八步為午餐點。

路線詳解

被譽為湖南K2,名列中國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的韭菜嶺經典穿越路線雖只有18km,但是強度不小。期間不單是徒步,還有溯溪、渡溪,甚至攀爬。進入山野,韭菜嶺山頂遍野的韭菜等著山友們一品風味。

出發前准備——到達道縣火車站之後,可直接包車到海拔480米的大江源村,在大江源村住宿一晚後,第二天開始徒步。

大江源村的田園風光。

第一天——大江源村(478米)——四十八步(1626米)——古怪沖(1686米)——千家峒中峒(1788米)。全程約8公里,海拔最高1788米,最低478米.。累計爬升約1310米,全天徒步時間7-8小時。

第一天路線圖。

吃過早飯後,沿村內的溪水向村後的山林出發,出村後會遇到一個岔路口,走右邊那條路。接下來沿途都有紅布條標識,根據紅布條的指引,沿明顯路徑前進即可。

山友們從起點出發,准備踏入山野。攝影:兵行天下。

進山口的野茶樹。

從大江源村到四十八步需要橫穿五條溪流,如果在雨季溪流水位較高,則需要蹚水過溪。過了第一道溪之後,山路變陡,在第二道溪流處會看見一塊巨石,需要從左側繞過巨石到右側。之後進入一片杉樹林,開始林間爬升,期間會經過一個三岔路口,走中間方向。

杉木林中爬升。

這一路路面碎石散亂,且山路漸漸陡峭,容易打滑,山友需要小心謹慎。爬升耗費體能較大,山友應合理地分配體力。

碎石散亂,通過需小心 。

沿著林間山路走,在半山腰處會看到一條水渠,通過搭在水渠上的木橋到另一邊,繼續前進,不久又會先後到達兩處溪流。穿過這兩處溪流之後,會進入一片竹林,再次開始林間爬升。

水渠木橋。攝影:

這段爬升伴隨著海拔的不斷上升,同樣十分消耗體力。爬升的過程中有一段路狹窄且濕滑,行走在上面,左側是斜坡,右側是石壁,需要特別小心。

狹窄濕滑的路面,行走其上一定要小心。

再往前走,山友們會在路邊看到一節源源不斷流出清泉的水管,這是一處方便徒步的山友解渴的補水點。

補水過後,再翻過一個埡口,就到了四十八步。這裏海拔已經到達1645米,是一處開闊的碎石灘,可以在此午餐並稍作休息。

四十八步的清澈水潭。

休息完畢,沿河道右側,逆溪流而上,由於在這段路程中會途徑幾個小瀑布,需要多次蹚過溪水換側前行,山友要特別小心腳下,避免因濕滑而摔倒或因岩石縫隙扭傷。

蹚過溪水時,一定要小心腳下。

接下來會經過古怪沖,這是一片廢棄的礦區,如今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礦洞和廢舊的機器零件。這一段路沒有明顯路徑,需逆溪流而上,沿河道前行。山友要注意腳下碎石雜亂。

古怪沖廢棄礦區,礦洞赫然可見。

過了古怪沖,當看到一個瀑布時,溯溪的部分就結束了,接下來的路掩藏在右轉的樹叢中,仔細辨認的話,可以發現樹枝上系著指路的布條。從這里上去之後,會看見一個大瀑布,這時要走左側那條路。

古怪沖盡頭的瀑布。

過了大瀑布之後,是一條坡度較大的碎石路,翻過一個埡口後下降到一片樹林。穿過樹林,再穿過一片灌木林之後,到達一處高山草甸,這里就是千家峒的下峒。

千家峒中峒是絕佳的露宿營地。

千家峒的三個峒是三處開闊的盆地,沿草甸的明顯路跡前行,可以到達中峒及上峒。中峒有一處斷壁殘垣,是瑤人屋場的遺址,上峒有一條小溪蜿蜒而過。

中垌瑤人屋場遺址,歲月風霜後僅剩斷壁殘垣。

山友通常都會選擇在中峒或上峒扎營,由於中峒有放養的牛群,可能會影響山友的休息,建議在上峒扎營過夜,第二天再返回中峒前往韭菜嶺頂峰。

在千家峒盆地行進,兩側山峰漸緩。

第二天——千家峒中峒(1788米)——韭菜嶺(2009米)——慶里源(450米)。全程約10公里,海拔最高2009米,最低750米,累計上升750米,累計下降1670米。全天徒步時間9-10小時。



第二天路線圖。

第二天的行程與第一天相比難度更大。從千家峒中峒的瑤人屋場遺址出發,沿屋旁的小路,走到一處溪流時,沿溪流繼續前行,在岔路口左轉。

千家峒露營啟程。

沿明顯路跡翻過一個小山頭,最後就到了韭菜嶺的山脊上,山脊小路狹窄且不平,兩側灌木密布,再加上清晨霧氣較重,道路濕滑,山友要格外注意腳下的路,以防跌倒或滑墜。

韭菜嶺雲霧細浪,不絕如縷。

一路沿山脊攀登,最終便可登上韭菜嶺的頂峰。頂峰之上5-7月時野韭茂盛,山友可以就地採摘野韭菜就著雞蛋做一頓別致的山間美味,休息之後,從頂峰迴到山脊的一個埡口,沿埡口處的小路下山。

韭菜嶺山頂,野韭與草甸雜生其中。

下山的路坡度較陡,強度較大,最開始的一段亂石坡尤其如此,山友應盡量降低重心,謹慎下行。

接下來的大部分時間是沿著溪流下降,亂石崎嶇加上路面濕滑,中間有密林攔路,期間還需要幾次渡溪,路途之虐與上山時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由於下山路線較為復雜,山友應當時刻緊跟隊伍,以防落單迷路。

沿著溪流下山,亂石崎嶇。

下降到海拔約650米處時,坡度逐漸變緩,繼續前行,會經過林場小木屋,之後不久就可到達慶里源監測站,可望見雲溪水庫。

雨過天晴後,水庫上的彩虹。

山友可以提前包好車,與司機約定在此會合。

至此,驚險卻不失精彩的韭菜嶺之行便圓滿結束。

最後還得說一句,縱橫山野,尤其是跋涉在十大非著線路中,環保問題尤其重要。因為許多山友都會走這一條路,如果大家都不注意環保問題,那沿線和營地將遍地垃圾,為自然美景留下了人工的創傷。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