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尋水問源地理中國

尋水問源地理中國

發布時間: 2021-02-25 00:56:42

❶ 中國區域地理水系問題

C 盆地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河 因為水都是向中間流的 邊緣高 中間低 而且河流有斷流 是季節性河流 而且河流流到最後全部乾涸 故是內流河

❷ 問一些中國 地理問題!

1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幹流全長6397公里(以沱沱河為源),一般稱6300公里。
2 中國最高的山峰 喜馬拉雅山的主峰珠穆朗瑪峰,高度8844.43米,
3 中國新疆的吐魯番盆地,它的最低點在海平面以下一百五十四米。
4 中國最大的鹹水湖泊是青海湖(大約4256平方公里)
中國最大淡水湖泊是鄱陽湖(大約2567平方公里)
按自然屬性,中國最大的湖泊應該是興凱湖,其面積為4380平方公里. 但其只有1/4屬於中國,其他屬於俄羅斯.
5中國最深的湖泊——吉林長白山天池,平均水深約200米,中心深處達373米。
6 是中國最大的沙漠,克拉瑪干沙漠位於中國新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央,面積達33萬平方公里.
7 中國最溫暖的地方。南沙群島,基本上一年到頭是夏天。
8 中國最冷的地方是黑龍江省最北部的漠河鎮,最低氣溫達零下52.3℃。但不是世界最冷的地方
9.10兩個問題沒有確切的答案
11 海南省面積為230萬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3.4平方公里,其餘為海域面積
中國最大陸地面積的省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面積為160多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六分之一12 海南省是中國海域面積最大、陸地面積最小的省,陸地面積3.4平方公里,
澳門是中國面積最小的省級行政區,面積32.8平方公里
寧夏是中國面積最小的內陸省份總面積為6.6萬多平方千米。13 我國海岸線長度為1.8萬公里,居世界第四位;14 我國陸地邊界線全長約22000多公里,

❸ 《自然地理》中國人到底為啥要修紅旗渠

紅旗渠位於河南省林州市,林州處於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處,歷史上嚴重乾旱缺水。 據史料記載,從明朝正統元年(即1436年)到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共514個春秋,林縣發生自然災害100多次,大旱絕收30多次。有時大旱連年,河乾井涸,莊稼顆粒不收。史料記載和民間傳說乾旱嚴重到"人相食",在這514年裡人相食5次。
1959年,林縣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乾旱。境內的4條河流都斷流乾涸了,已經建成的水渠無水可引,水庫無水可蓄見了底,山村群眾又得遠道取水吃。經過多次討論,要解決水的問題,必須尋找新的可靠的水源,修渠引水入林縣。但是在林縣境內沒有這樣的水源,縣委把尋水的目光移向了林縣境外,想到了水源豐富的濁漳河。
1959年10月10日,林縣縣委召開會議作決定把濁漳河的水引到林縣來。1960年3月,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命名為"紅旗渠",意思就是高舉紅旗前進。經過十年奮戰,先後於1965年4月5日總乾渠通水。1966年4月三條乾渠同時竣工。1969年完成干、支、斗渠配套建設。至此,以紅旗渠為主體的灌溉體系基本形成。灌區有效灌溉面積達到54萬畝,1969年7月工程全面竣工。
20世紀70年代,在紅旗渠修建過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成為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❹ 中央電視台播放的大型紀錄片《水問》,向人們說明了水是生命之源,萬物之基,是人類最寶貴的自然資源,喚

(1)①活性炭能吸附色抄素和異味.故填:活性炭.
②加熱煮沸時能使部分鈣離子和鎂離子沉澱出來,從而降低水的硬度.故填:降低水的硬度.
(2)甲圖中水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物的溫度太高,炸裂瓶底.
乙圖中水的作用是:隔絕空氣或提供熱量.
(3)制鹽過程中沒有涉及到的實驗方法是蒸餾.故填:D.

❺ 《地理中國》里的哪一期是說哦有一個瀑布,上面的水做不成豆腐,而下面的水做的豆腐很好吃

在福建,叫岱仙瀑布。節目叫《「摔死」的山泉》內
http://www.worlc.com/VideoPlay2012.aspx?vid=1553094這里有視頻資容料

❻ 《自然地理》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南水北調,不但可以解決中國北方缺水用水問題,而且還可以解決

還是不要這樣說。

南水北調工程可以緩解我國北方水資源緊張的問題。但是南水北調工程不可能解決南方暴雨洪澇災害問題。建設南水北調工程,主要的目的是緩解北方缺水問題,促進北方地區工農業生產,以及生態環境保護。它是從長江揚州和丹江口水庫抽水,向北方調水量是有限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洪水災害。南水北調工程對珠江流域的洪水災害沒有任何作用。

❼ 《自然地理》人工控制氣候能不能解決中國西北地區和內蒙古自治區的中西部,包括華北大平原上的缺水用水問

LZ您好
人工控制氣復候能制一定程度解決華北大平原缺水用水問題,但是西北地區無法解決
華北大平原的缺水用水,常是由於季風不穩定造成的,然而該地畢竟屬於季風氣候區,因此存在不少人工降雨的條件,或者植樹,造湖,涵養水源,經營小氣候,或最差也能做到避免土壤進一步荒漠化,減少沙漠推進.
然而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降水的稀少是由於其遠離海洋,濕潤氣流難以到達造成的,是大尺度地理環境的原因,這不能通過人工的辦法得以改善,或者人工能做到的非常有限.

❽ 《自然地理》你有什麼辦法可以真正的解決中國西北地區和內蒙古的中西部,包括華北大平原上的缺水用水問題

  從西北地區水資源特點和現狀的實際出發,「就地取材」,採用不同方式「分片」的辦法,可以解決西北地區一部 分地表缺水的問題。  此方案投資少、見效快。
  西北地區可 以開發利用的水資源大致可分三大類型:髙山冰川融化水、將流向境外的河流水引人一部分和半地下與地下水。這三大類水資 源的分布地區各有不同,因此需要統籌規劃,因地制宜地分片就地取材,採用不同方式進行開發。
    一是開發昆侖山和喀拉昆侖 山的冰川融化水,解決新疆西南部、南部和柴達木盆地及其南緣的用水;二是開發祁連山冰川融化水,解決河西走廊和柴達木盆 地北緣用水;三是開發天山冰川融化水,解決天山北麓和南麓用水;四是將流往境外的額爾齊斯河和伊犁河水的一部分引入北 邐地區(包括准噶爾盆地),解決北馳用水;四是開發塔克拉瑪干沙漠之下的半地下及地下水,解決塔里木盆地內的腹地用水; 五是開發東題地區地下水,解決哈密山東及甘肅我國西部用水;六是開發龍首山北麓和巴丹吉林沙漠之下的半地下、地下水,解決內 蒙古我國西部(狼山以西)用水;七是開發賀蘭山西麓和騰格里沙漠之下的半地下、地下水,解決賀蘭山以西地區用水;八是開發鄂 爾多斯盆地西北緣和毛烏素沙漠之下的半地下、地下水,解決內蒙古南部和陝北北部用水;九是開發六盤山西麓、東麓和鄂爾多 斯盆地西南緣地下水,解決寧夏南部及甘肅東部用水。

❾ 《自然地理》我早在1968年就意外的發現了水從空中來,是解決中國西北地區和內蒙古自治區的中西部,包括華

除非你抄改變整個歐亞大陸襲或者北半球的氣候,否則效果不大,氣候這個東西太大了,人類能改變的只是天氣,而且是很小一個區域,但是你能讓冬天變夏天嗎?不好詳細展開,但是你不改變西伯利亞高壓,則中國北方降水少的局面不會改變,要想改變西伯利亞高壓,則要改變北極的氣候和西伯利亞的海陸狀況,想想就好,現實嗎???

❿ 《自然地理》1968年,我意外的發現了水從空中來,不不但可以解決中國西北地區的缺水用水問題

除非你改來變整個歐亞自大陸或者北半球的氣候,否則效果不大,氣候這個東西太大了,人類能改變的只是天氣,而且是很小一個區域,但是你能讓冬天變夏天嗎?不好詳細展開,但是你不改變西伯利亞高壓,則中國北方降水少的局面不會改變,要想改變西伯利亞高壓,則要改變北極的氣候和西伯利亞的海陸狀況,想想就好,現實嗎???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