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板畫
A. 中國四大年畫,板畫,產區
年畫的出產地,一般分成兩大中心:北方是在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紡縣的寒亭;南內方是在蘇州桃花塢容和廣東的佛山。此外,比較有名的年畫還有:徐州年畫、山西臨汾年畫、北京年畫、陝西漢中年畫、河南朱仙鎮年畫、河北武強年畫、四川綿竹年畫。
B. 簡筆畫怎麼畫出中國地圖啊,求詳解,求步驟,如果好我會加分的,急用
1、首先來先畫出中國地圖,陸自地部分的整體輪廓,如圖所示:
(2)中國地理板畫擴展閱讀:
簡筆畫三大造型規律:
A.結合圖形的排列組合:排列組合不能草率簡單,要提煉復雜物象成為既簡練又有特點的形象特徵。
B.實實在在的提煉誇張:能表現出真實的情緒和動態,使作品生動富於感染力,栩栩如生。
C.抓取線條的描繪規律:動態線是對象身上最能體現動作特點的形體結構線,是形體運動重要趨勢;突出呈現動態線,不是鎖碎的,它貫穿於人的脖子、脊背、腰、四肢。
C. 中國歷史上首次採用古今對照,雙色會畫的地理圖
中國歷史上首次採用古今對照,雙色繪畫的地理圖是唐代地理學家賈耽繪制的《專海內華夷圖》。
賈耽屬在55歲時組織畫工繪制《海內華夷圖》,花了17年的時間,才完成了這個巨幅唐代中國全圖。
此圖是按照晉代裴秀六體方法編繪,比例是一寸折百里,用不同的顏色注記地名:「古郡國題以墨,今州縣題以朱」。圖的中國部分本於《禹貢》,外國部分本與班固的《漢書》,是一幅中國及鄰近地區的中外大地圖。
(3)中國地理板畫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賈耽自年輕時「注意地理」,又逢安史之亂,邊疆多事,領土喪失,所以他經常懷念國家領土的完整,留心邊疆及域外地理所繪地圖頗能糾正舊籍疏謬,內容豐富,多至數百國。原圖已佚,僅存仿製的《華夷圖》及《禹跡圖》。
賈耽一生先後採用裴秀制圖法,撰成《古今郡國縣道四夷述》、《隴古山南國》、《貞元十道錄》、《皇華四達記》及《吐蕃黃河錄》等。
D. 怎麼畫中國地圖簡筆畫
准備:工具/材料,白紙,畫筆
操作方法
一、首先,就是畫出中國地圖的輪廓。輪廓的褶皺比較多,大家可找一個地圖看著畫。這樣可以保證輪廓的准確性。
(4)中國地理板畫擴展閱讀:
簡筆畫繪畫方法:
A:選擇角度、顯示結構特點
B:抓住細節,突出個性特點
同類或類似物體的形象差異,一般主要體現在局部的細節上。如:驢與馬、羊與鹿、豬與象、鵝與鴨等類似動物,整體結構無大差異。主要區別在於耳、頸、頭、尾等細節的大小,粗細與長短的不同,寫生時要注意發現並強化差異,以突出各自的個性特點。
C:運用骨線,把握動態特點
人物和動物經常處在活動中,各種動態,瞬息變異。簡筆動態寫生,雖可通過敏銳的觀察,直接捕捉各種動態,但在很大程度上則是在分析、理解運動規律的基礎上,把握關節點和運動線,運用記憶。
簡筆畫是通過目識、心記、手寫等活動,提取客觀形象最典型、最突出的主要特點,以平面化、程式化的形式和簡潔洗練的筆法,表現出既有概括性又有可識性和示意性的繪畫。繪畫方法可分為正視圖、俯視圖、側視圖、周視圖四種。
E. 誰能給我中國地圖的簡圖<平面圖>
地理板圖的設計與繪制,主要有以下幾種:
(1)繪簡圖
簡圖是普通地圖的簡略畫法。它具有繪圖迅速、概括性強的特點,是地理教學中常用的、收效較好的板圖形式。
A、輪廓示意圖 這類圖主要用於邊講邊畫,以地形區(政區)的基本輪廓特徵為依據,用簡潔、明快的筆法畫出地形輪廓,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地理概念,主要可歸納為:
幾何圖形 這是運用概括的手法,繪制富有特性,又便於記憶的圖形。如羅馬尼亞近似圓形,德國近似「凸」字形,長江近似「V+w」形,黃河近似「幾」字形等。這類圖形輪廓線極為簡單,圖中內容重點突出,學生易學易畫,教學效果較好,但幾何圖形有其很大局限性,因為多數國家和地區是較難概括成某一幾何圖形的,所以只能根據教材內容偶而為之。
形象圖形 這是根據一國、一地區輪廓形象與某種事物的相似而概括、比較畫成的簡圖,如義大利似皮靴、伊里安島象只鳥等。這類圖形能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幫助學生掌握地形輪廓特徵,但與幾何圖形一樣,局限性大,不能普遍應用。
概括圖形 即概括一洲、一國、一地區的基本特徵,畫出主要半島、海灣分布的簡圖,如北美洲(格陵蘭島及北部島嶼從略)。這類圖形,繪圖迅速,可一筆畫成。它能較正確地反映出該地區的基本輪廓特徵。
近似圖形 這是在幾何圖形基礎上進一步畫出輪廓近似地形圖,一般用於課文的復習與鞏固。一國、一地區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概況都可用這類圖反映出來。如「法國地形、河流、物產分布圖」等。但是,地形輪廓比較復雜的國家、省區,畫近似圖形就比較困難,這必須預先對欲畫的地形輪廓詳盡分析,找出各部位的形象特徵,然後組成簡圖加以表示,如畫難度較大、而用途最廣的「中國輪廓板圖」,我先對「中國地圖」仔細觀察,反復琢磨,抓住特徵,突出重點,大膽取捨。在認真分析比較中,得出幾個局部性的輪廓幾何圖形:連雲港至北侖河口大陸海岸線近似半圓形,帕米爾高原至喜馬拉雅山脈東端近似大弧形,橫斷山脈西界是一個小弧形,新疆西界由三個直角、一個弧形組成,內蒙古北界又是一個大弧形,東北略似一個長方形,遼東、山東兩個半島猶如兩把鐵鉗。根據這些輪廓特點,就可繪成簡略而又能體現特徵的「中國輪廓圖」。再在這張簡圖上畫出長江、黃河等主要河流,就繪製成一張簡明的中國空白圖。又如繪制難度最大的「亞洲輪廓圖」,先作分析比較。亞洲大輪廓是一個四邊形,東、南兩邊有一系列島嶼和半島,設計繪制時掌握這些輪廓特徵,就可畫出既迅速又基本相似的亞洲輪廓圖。
F. 有沒有地理好的,能在A4紙上給我畫一張中國
G. 什麼是地理版畫
不是「版畫」是「板畫」
是地理「3板教學法」的組成部分
「三板」(板書、專板圖、板畫)教學是作為一名地理屬教師必備的基本功。盡管我們已經進入了信息社會,多媒體教學已進入課堂,可「三板」在現在教學中的地位仍然非常重要,是其他媒體不可替代的常規教學手段。黑板上漂亮的粉筆字、精美的板圖、板畫,呈現在學生面前,會使學生耳目一新,精神振奮,更重要的是會使學生加深、加快對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它同地理語言教學藝術相配合,形成邊講邊畫邊教學的進程,體現了地理教學循序漸進的特點,符合認知規律,成為公認的一種地理教學基本功。例如:在講述中國政區這一節內容時,老師邊在黑板上畫中國政區圖,邊讓學生說出各省的名稱及形狀。當一幅標準的中國政區圖出現在黑板上後,會讓學生產生對老師的敬佩之情,這也能夠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既可活躍課堂的氣氛,又加快了學生在大腦中建立起中國政區的平面圖的結構,加深加固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
H. 板畫是什麼怎麼畫
板畫:版畫造型藝術之一。作者在各種不同材料的版面上通過手工製版印刷而成的一種版繪畫;可有限制地復權印出多份不影響其藝術價值的原作。
後來又引申出即指在黑板上作畫以實現直觀性教學的目的的一種教學形式。正確地運用板畫(黑板上作圖) ,則是貫徹直觀性教學原則的重要手段。
板畫的畫法:
1、繪制底稿,在木板上繪制鉛筆底稿。
2、用刀刻畫出要留的部分。
(8)中國地理板畫擴展閱讀:
中外最早的版畫的形式是木刻復製版畫,如我國唐代咸通九年(868)刻制的《金剛經》扉頁畫《說法圖》等,系由技工根據畫家畫稿刻印的版畫。十八世紀起才開始有畫家自己繪稿、自己製版、自己印刷的創作版畫。作為造型藝術的版畫,是指創作版畫。由於版材受墨部位、版材性質與製版印刷方法等的不同,可分為不同的品種。
I. 地理版圖和板畫的區別
版圖是地圖,我覺得能畫上五成相似就很厲害了!比如畫個中國地圖就是版圖
版畫是示意圖,是展示地理事物之間因果關系的!比如你把水循環過程畫出來,就是版畫
最後還是要和地理知識點結合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