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專題中國糧食安全白皮書
㈠ 中國現在的糧食儲備是多少,夠全中國人吃多少天
2020年我國糧食生產形勢總體表現向好,且全年糧食豐收可能性大,糧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根據2019年9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糧食安全白皮書》顯示當前中國糧食產量約佔世界的1/4,我國糧食生產已經連續5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水平。
人均糧食佔有量達到470公斤左右,超出世界平均水平。全國共有標准糧食倉房倉容6.7億噸,簡易倉容2.4億噸。自2015年開始,按照「產區3個月,銷區6個月。產銷平衡區4.5個月」的市場供應需求增加地方糧食儲備規模。
同時在大中城市以及價格容易產生波動的地區,建立了10-15天的應急成品糧儲備。按這儲備量,哪怕今年全國不生產糧食,也能保證全國人民吃上一年多。
(1)地理專題中國糧食安全白皮書擴展閱讀:
在感嘆國家儲備數量龐大的同時也該明白我國是「生產大國」,同時也是個「浪費大國」。所以哪怕是今天外出吃飯的時候也要學會做到「光碟「,杜絕浪費從我做起。
1、在餐館用餐時不用點菜太多,適可而止吃不完打包回家。
2、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
3,盛飯要適量,吃多少盛多少,把碗里的飯吃干凈,做到不隨便剩飯剩菜。在學校食堂就餐的同學更是如此,刷飯卡,打了飯,就一定要吃完。
4,提倡飲食均衡,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
5,到飯店吃飯時,點飯點菜不浪費,若有剩餘的要打包帶回家
㈡ 糧食安全的現狀
作為一個全球性話題,糧食安全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應當說由來已久。1976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在第一次世界糧食首腦會議上向全球敲響警鍾,首次提出了「食物安全」問題。
1983年4月聯合國糧農組織糧食安全委員會通過了「糧食安全」概念,並得到FAO、世界糧食理事會、聯合國經濟和社會理事會等國際組織和國際社會的廣泛贊同和支持。然而,無論是以國際組織所祈盼的目標來裁減還是實踐所收獲的效果來衡量,目前全球糧食安全依然沒有解除危機,甚至某些指標還在惡化。
第一,糧食供給處於緊平衡。據FAO的數據顯示,全球糧食儲備在2008年只有4.05億噸,降至198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僅夠全球人食用8至12周。 而從2009年的情況分析,美國農業部的報告認為,2009年世界穀物產量可達到22.16億噸,而在需求量可能達到21.76億噸的情況下,供大於需只有4000萬噸。
第二,糧食價格滯留於高位。藉助於需求增加和大宗資源價格上升的力量,國際市場糧價最近幾年一路扶搖直上。雖然金融危機的爆發讓糧食價格發生「夭折」,但目前仍處於歷史高位。據OECD和FAO聯合發布的《2009-2018農業展望》報告,糧價總體水平目前遠高於10年平均水平,一些糧食的價格比1998年—2008年的水平高出了一倍。
第三,飢餓人口有增無減。據聯合國公布的最新數據,2009年全球每天忍受飢餓的人數將達到10.2億人,扭轉了過去40年中飢餓人口持續減少的趨勢,而且這一數字將繼續增加。
而在中國,耕地僅佔世界10%,人口卻佔世界的22%,十幾億人的糧食問題始終是頭等大事。2001年發表的《中國糧食問題》白皮書,明確表示中國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糧食基本自給,這是政府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的基本方針。高度重視保護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立穩定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建立符合中國國情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糧食安全體系,確保糧食供求基本平衡,這既是政府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糧食安全的總的目標。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辦法》規定,國務院對各省(區、市)人民政府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落實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的主要內容,一是確保耕地面積基本穩定、質量不下降,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糧食可持續生產能力不斷增強。二是保護種糧積極性,財政對扶持糧食生產和流通的投入合理增長,提高種糧比較收益,落實糧食收購政策,不出現賣糧難問題。三是落實地方糧食儲備,增強糧食倉儲能力,加強監督管理,確保地方儲備糧數量真實、質量安全。四是完善糧食調控和監管體系,保障糧食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不出現脫銷斷檔,維護糧食市場秩序;完善糧食應急保障體系,及時處置突發事件,確保糧食應急供應。五是加強耕地污染防治,提高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能力和超標糧食處置能力,禁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糧食流入口糧市場。六是按照保障糧食安全的要求,落實農業、糧食等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的職責任務,確保責任落實、人員落實。
㈢ 請問如何從地理學角度看我國的能源和糧食安全
我國的糧食產量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區,如東北平原、江漢平原和南方一些地區,但專是有屬些大城市耕地大部分被用來開發房地產,有的建工廠,還有環境污染,導致耕地不能種植作物,糧食減產,還有洪澇災害,乾旱等自然災害頻繁,
主要考慮自然原因與人為因素,從這兩方面作答即可
㈣ 為確保我國的糧食安全(生產),可以採取哪些對策地理題。
合理利用耕地,禁止亂佔用耕地 利用科技手段,增加畝產量 增加復耕數
㈤ (二)下面導語怎麼改寫 ●時隔23年我國再發糧食白皮書!北京青年報記者薛離 ●
現在導語怎樣改?時隔二三年左右,我感覺這些事情非常好辦,而且特別好。
㈥ 中國糧食的主要進口國是哪些國家
美國抄、加拿大、澳大利亞、襲泰國。
中國的糧食主要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泰國等國家進口糧食,其中主要從美國進口小麥、玉米等糧食;主要從加拿大進口大豆、小麥等糧食;主要從澳大利亞進口小麥等糧食;主要從泰國進口大米(水稻)等糧食。
(6)地理專題中國糧食安全白皮書擴展閱讀:
中國不僅是糧食進口大國,也是世界上糧食產能較大的國家,數據顯示中國的糧食產能,已經連續四年保持在6.5億噸以上。而根據《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的數據,全國共有標准糧食倉房倉容6.7億噸,簡易倉容2.4億噸,總計庫存有9.1億噸。假如中國14億人口,每天消耗糧食70萬噸,那麼以當前的糧食儲備,足夠消耗3年半的時間。
㈦ 時隔20多年,中國再次發表糧食白皮書了,那麼意味著釋放了哪些新信號
回應了誰來養活中國這代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