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地理中國小寨天坑主要內容

地理中國小寨天坑主要內容

發布時間: 2021-02-24 15:32:51

『壹』 天坑到底是怎樣形成的

天坑的成因大多分兩種,大多是塌陷型(廣西樂業天坑群等),罕見的是沖蝕型(重慶武隆後坪沖蝕、天坑群等)。

天坑的形成至少要同時具備六個條件:

一、石灰岩層要厚。只有足夠厚的岩層才能給天坑的形成提供足夠的空間。

二、地下河的水位要很深。

三、包氣帶(含氣體的岩層)的厚度要大。

四、降雨量要大,這樣地下河的流量和動力才足夠大,足以將塌落下來的石頭沖走。

五、岩層要平。從天坑四周的絕壁看就會發現,岩層與地面是平行的,就像一層層的石板堆在四周一樣,只有這樣的岩層才能垮塌。

六、地殼要突起。地殼的運動就會給岩層的垮塌提供動力。

(1)地理中國小寨天坑主要內容擴展閱讀

中國的天坑

一、小寨天坑

位於距奉節縣城91千米的荊竹鄉小寨村。"天坑"在地理學上叫"岩溶漏斗地貌"。小寨天坑坑口地面標高1331米,深666.2米,坑口直徑622米,坑底直徑522米。坑壁四周陡峭,在東北方向峭壁上有小道通到坑底。

二、四川天坑

「天坑」直徑約為20米,坑內可看到泥層的地方最深約15米,再往下則便沒有光。為試探坑的深度,有人抱起一塊重約2斤的石頭朝坑內扔去,只聽見「啪、啪、啪……」的聲音一直延續並變小。「石頭沒有到底部,發出的『啪啪』聲是碰到坑內其他的石頭了,這個坑具體有多深,無法估計。」

三、江蘇天坑

2014年1月5日,位於連雲港市新浦區濱河新城一條在建的公路旁突然塌陷,隨後形成一個巨大的「天坑」,道路施工被迫停止。「天坑」位於道路邊上一磷礦礦區內,距離新修的道路大約70米,新修道路有500米的路段穿越了磷礦的「采空區」。事發後,磷礦方面立即向多個相關部門進行匯報,並採取了有效防範措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天坑

『貳』 小寨天坑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小寨天坑主要位於距奉節縣城91千米的一個荊竹鄉小寨村,它大約是在北緯30°44'23",東經為109°29'附近,同時也是所構成地球第四紀演化史當中的一個重要例證,更是長江三峽當中主要成因的一個活化石,因為它是喀斯特漏斗的一個俗稱。屬於當今世界洞穴當中奇觀之一,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天坑。

小寨天坑與天井峽地縫之間屬同一岩溶系統,天坑底部的地下河水主要是由天井峽地縫所補給的,自迷宮峽直接排泄,從天坑至迷宮峽出口的地下河道長約4公里。天

坑則是一種極其特殊的地質現象,天坑一般都出現在峰叢喀斯特地貌,且地面的河流切割很深的一個地區。天坑的形成主要分三個階段。先是有底下的河流。如果地質條件十分有利,由於水流經過長期的沖蝕,也就會形成一個地下大廳。地下大廳垮塌之後就形成了一個天坑。中外地質學家對此早有考證他們普遍認為經過地陷從而形成了一個天坑。

『叄』 中國最大的天坑位於哪裡

在重慶市奉節縣,是小寨天坑。

重慶小寨天坑的坑口直徑為622米,坑底直徑為522米。天坑深度為666.2米。坑壁四周陡峭,在東北方向峭壁上有小道通到坑底。

小寨天坑與天井峽地縫屬同一岩溶系統,天坑底部的地下河水由天井峽地縫補給,自迷宮峽排泄,從天坑至迷宮峽出口地下河道長約4千米。天坑是一種特殊的地質現象,天坑一般都出現在峰叢喀斯特地貌,且地面河流切割很深的地區。



(3)地理中國小寨天坑主要內容擴展閱讀:

價值意義

小寨天坑是構成地球第四紀演化史的重要例證,更是長江三峽成因的「活化石」,被譽 為「天下第一坑」。 屬當今世界洞穴奇觀之一。小寨天坑的底部有一條巨大的暗河,暗河的水來自一條被當地人稱為「地縫」的神秘峽谷。

據考察,地縫全長達37千米,最窄的地方只有2米,而峽谷的高度達900米,形成氣勢恢宏的「一線天」。從上面俯看,在群山之中,茂密的原始森林底下,隱隱約約可以看見一條雲霧繚繞的縫隙,那就是深達數百米的神秘地縫,被岩溶地質專家稱作「世界喀斯特峽谷奇中之稀」。

離小寨天坑不遠,還有一處與三峽夔門幾乎一模一樣的峽谷,當地人稱為「旱夔門」。從旱夔門往裡,地勢險峻,無法進入,至今仍未探明。


『肆』 中國第一坑

中國第一天坑,天坑地縫位於重慶奉節,全長為37公里左右,由小寨天坑和天井峽地專縫這兩個部分組成。
天坑屬在地理學上被稱為「岩溶漏斗」, 小寨天坑是目前世界上被發現的深度最深、容積最大的一個岩溶漏洞,是世界著名的洞穴奇觀之一。

『伍』 有關地理的

世界熱極:巴士拉(伊拉克)最高記錄:58.8℃
世界冷極:南極點附近(東方站)最低記錄一89.2℃
年溫差最大的地區:上揚斯克和奧伊米亞康(年溫差107.7℃,俄羅斯)
年溫差最小的地區:基多(年溫差0.6℃,厄瓜多)
世界濕極:懷厄萊阿萊(位於美國的夏威夷州) 每年平均有335天下雨,年降水量達12244毫米
世界干極:阿塔卡馬沙漠(南美洲) 平均年降水量小於0.1毫米,1845年~1936年的91年間未曾下雨
世界雨極:乞拉朋齊(印度), 年降水量10841毫米,1861年年降水量達20447毫米
世界陸地的最高點: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 43米)
世界陸地的最低點:死海(海拔-415米)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且山峰最多的山脈:喜馬拉雅山 (海拔7000米以上且海拔7000米以上山峰有50多座)
從結構體底部到頂部的最高峰:冒納凱亞火山(Mauna Kea,夏威夷島,海拔4,205米,海下5,998米,總高達10,203米)
地球上體積最大的山及火山:冒納羅亞火山(夏威夷島,海拔4,169米,火山體積達75,000立方公里)
地球上最高的火山及死火山:阿空加瓜山(海拔6,960米,是西、南半球最高峰)
地球上最高的活火山:奧霍斯德爾薩拉多山(海拔6,893米)
最高的島上山峰:查亞峰(新幾內亞島,海拔4,884米)
最長的陸上山脈:安第斯山脈(長7,500公里)
最長的海底山脈:中洋脊(長80,000公里)
最低的火山:笠山(笠山,日本,高112米)
最長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1.5萬千米)
最大的火山口:阿蘇山(周長100多千米,日本)
噴發次數最多的火山:埃特納火山(已達210次,義大利)
最深的及容積最大的天坑:重慶奉節小寨天坑(中國)
最長的河流:尼羅河,亞馬孫河有爭議。尼羅河長度為6695公里,是公認的世界第一長河,但最近,由巴西,秘魯兩國組成的科考隊經過長途跋涉,發現亞馬孫河新源頭,這個源頭使得亞馬孫河長度達到了6800公里,成為第一長河,但引起了專家們的爭議。
水流量最大的河流:亞馬孫河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巴西)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中國)
最大的湖泊:裏海
最大的淡水湖:蘇必利爾湖
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連湖(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安大略湖)
最深的湖泊:貝加爾湖(俄羅斯,淡水最多)
最大的平原:亞馬遜平原(巴西)
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非洲)
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非洲)
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亞洲)
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北美洲)
最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太平洋,-11,033米)
最淡的海:波羅的海(歐洲)(海水鹽度只有7~8‰,各個海灣鹽度更低,只有2‰)
最鹹的海:紅海(北部鹽度有42‰,比起世界海水準均鹽度35‰高得多)
最淺的海:亞速海(平均8米)
最大最深的海:珊瑚海
最潔凈的河:恆河(水質具有自動凈化的功效)
最小的海:馬爾馬拉海(土耳其)
最鹹的湖:死海(鹹度33.2%,位於巴勒斯坦和約旦的交界處)
最高的淡水湖:的的喀喀湖(秘魯,玻利維亞)
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大堡礁(澳大利亞)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中國)

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聯邦(總面積約17,075,200平方公里)
國土面積最小的國家:梵蒂岡(總面積0.44平方公里)
人口最多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口約13億人)
人口最少的國家:梵蒂岡 (2008年時約有990人)
人口最少的國家和地區:皮特凱恩群島(2006年共50人)
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摩納哥(面積1.95平方公里,共居住32,409人,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16,620人)
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蒙古國(面積1,564,000平方公里,共居住2,800,00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只有1人)
海岸線最長的國家:加拿大(海岸線長達202,080公里)
死亡率最高的國家:波札那(2005年時平均每一千人就有29.36人死亡)
死亡率最低的國家:科威特(2005年時平均每一千人只有2.42人死亡)
出生率最高的國家:尼日(2005年時為千分之51.33)
出生率最低的國家:德國(2005年時為千分之8.33)
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國家:德國
嬰兒死亡率最高的國家:安哥拉(平均每一千名嬰兒出生就有187.49名死亡)
嬰兒死亡率最低的國家:新加坡(平均每一千名嬰兒出生只有2.29名死亡)
婦女生育率最高的國家:尼日(平均每一名婦女就生育7.46名嬰兒)
婦女生育率最低的國家:新加坡(平均每一名婦女只生育1.06名嬰兒)
自殺率最高的國家:立陶宛(2003年時平均每年十萬人當中就有42.1人自殺,男性平均每年十萬人當中有74.3人,女性則平均每年十萬人當中有13.9人)
國內生產總值最高的國家:美國 (2008年GDP為14.32萬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最高的國家:盧森堡(2004年據國際貨幣基金統計約有75,130美元)
國民預期壽命最長的國家:安道爾(2006年平均壽命有83.51歲)
國民預期壽命最短的國家:史瓦濟蘭(2006年平均壽命有33.22歲)
世界上最年輕的共和國:尼泊爾(2008年5月28日宣布廢除君主制)
最長的國歌: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國歌《金色的孟加拉》它長達142小節。
最短的國歌:巴林國歌——Bahrainona 《我們的巴林》(只有7小節)
歌詞最短的國歌:烏干達國歌 全曲僅八小節
最古老的國旗:丹麥的紅底大白十字國旗。
最長的邊境:美國與加拿大之間的邊境(長6,416公里)
一天最早開始的國家:吉里巴斯(也是唯一跨過國際日期變更線的國家)
生產椰棗最多的國家:伊拉克(1981年產量佔世界2/5)
產椰子最多的國家:菲律賓(佔世界產量1/4以上)
最早種植咖啡的國家:衣索比亞
最大橡膠生產國:泰國
最大蕉麻生產國:菲律賓
棕油產量最多的國家:馬來西亞
玉米、大豆、棉花產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國家:美國
咖啡、甘蔗、柑橘的產量最多的國家:巴西
世界上出口羊毛和綿羊數最多的國家和鋁土礦、鉛鋅、鈾、鎳儲量最多的國家:澳大利亞
最富有的國家:瑞士(人均佔有財富64.8萬美元)
牛最多的國家:印度(約3億多頭,約佔世界上牛的總數的1/5)
羊最多的國家:澳大利亞(有2億多隻,平均每人12500隻)
湖泊最多的國家:芬蘭(湖泊約18.8萬個,有「千湖之國」之稱)
島嶼最多的國家:印度尼西亞(由大小不等的13667個島嶼組成,其中6000個島嶼能住人)
火山最多的國家:印度尼西亞
水最昂貴的國家:科威特
最北的國家:芬蘭
最南的城市:烏斯懷亞
殘疾人比例最高的國家:安哥拉
平均海拔最高的國家:賴索托
地勢最低的國家:荷蘭
高峰最多的國家:尼泊爾
世界最長的不設防國界:美國與加拿大的國界

最北端的首都: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
最南端的首都:紐西蘭首都惠靈頓
最西及最東端的首都:斐濟首都蘇瓦
海拔最高的首都:玻利維亞首都拉巴斯
離赤道最近的首都:南美洲厄爾多爾的首都——基多。
面積最大的城市:中華人民共和國 內蒙古自治區 呼倫貝爾市 (263,953平方公里)
最小的城市:荷蘭 海牙 馬德羅丹小人國
最北端的城市:挪威 斯瓦爾巴群島 朗伊爾城(位於北緯78度)
人口最稠密的最北端小鎮:挪威斯瓦爾巴群島新奧爾松
最南端的城市:阿根廷烏斯懷亞(位於南緯54度50分)
最早用鮮花報時的城市:日內瓦(已有28年歷史)
人口最密集的島嶼:鴨脷洲(香港,面積1.3平方公里,共居住90,000人,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60,000人)
人口最密集的城市:馬累(馬爾地夫,共居住469,800人,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48,007人)
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旺角 (香港)(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3萬人)
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區:格陵蘭(平均密度只有每平方公里0.1人)
面積最大的行政區劃:薩哈共和國(面積達310萬3200平方公里)
人口最多的行政區劃:北方邦(總人口約175,922,300人)
婦女生育率最低的城市:香港(平均每一名婦女就有生育0.95名嬰兒)
世界GDP最高的城市:東京(2008年為11910億美元)
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東京(2008年為3560萬人)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群:東京(面積2155平方公里)
世界人均GDP最高的城市:紐約(2008年為61000美元)
世界摩天大樓最多的城市:紐約(有35棟200米以上的摩天大樓)
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城市:紐約
全球密度及寬廣度最高的天際線:香港——計法是相等於扣除最低值的90米或295呎,所有建築物高度的總和。(以米計算,不包括塔尖)。而獨立塔則以他們一半的高度來計算。

礦產

最大的儲金國:南非(佔有開采價值金屬量3/5)
石油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沙烏地阿拉伯
磷酸鹽最豐富的國家:摩洛哥
稀土礦最豐富的國家:中國
煤礦最豐富的國家:中國
最大的天然鑽石產地:澳大利亞 (鑽石產量為0.374億克拉,佔世界鑽石總產量的34%)

其他

最大的三角洲:恆河三角洲(總面積約7萬平方公里)
最早成立的國家公園:黃石國家公園(成立於1872年)
最長的洋流:南極環流(長達21,000公里)
最大的濕地:潘塔納爾濕地(總面積達242,000平方公里)
最大的獨立岩石:澳大利亞艾爾斯巨石(周長約為9.4公里)

『陸』 天坑的詳細資料 急!!!!!!!!!!!!!!!!!!!!!!!!!!

天坑
2001年之前,天坑只是對重慶奉節縣小寨天坑[1]這種景觀的特稱,類似的地貌在各地有不同的名稱,如「龍缸」、「石院」、「石圍」、「岩灣」等。2001年,天坑作為一個專門的喀斯特術語被專家提出。2005年,國際喀斯特天坑考察組在重慶、廣西一帶大規模考察後,「天坑」這個術語在國際喀斯特學術界獲得了一致的認可,並開始用漢語拼音「tiankeng」通行國際。這是繼峰林(fenglin)和峰叢(fengcong)之後,第三個由中國人定義並用漢語和拼音命名的喀斯特地貌術語。
編輯本段現象成因
天坑的成因大多分兩種,大多是塌陷型(廣西樂業天坑群等),罕見的是沖蝕型(重慶武隆後坪沖蝕 天坑群等) 天坑的形成至少要同時具備六個條件: 一是石灰岩層要厚。只有足夠厚的岩層才能給天坑的形成提供足夠的空間。 二是地下河的水位要很深。 三是包氣帶(含氣體的岩層)的厚度要大。 四是降雨量要大,這樣下河的流量和動力才足夠大,足以將塌落下來的石頭沖走。 五是岩層要平。從天坑四周的絕壁看就會發現,岩層與地面是平行的,就像一層層的石板堆在四周一樣,只有這樣的岩層才能垮塌。 六是地殼要突起。地殼的運動就會給岩層的垮塌提供動力。 直至2010年,已經被確認的天坑達78個,其中2/3分布在中國,當然關於天坑的考察、認定和爭論尚未停止。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在世界分布很廣,約佔地球總面積的10%,中國喀斯特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3.5%,主要分布於南方的貴州、廣西、重慶、四川、雲南,湖北等省區,是世界上最大最集中連片的喀斯特區,但喀斯特這個術語誕生於斯洛維尼亞。 另外,美國正在研製的Haarp氣象武器也可以造成此類現象。 Haarp是高頻主動極光研究項目的簡稱,是旨在研究太空電離層、發展新型武器和技術的一個研究計劃。HAARP擁有目前世界上功率最強大的、既非商業也非民用的短波無線電發射器,稱為電離層加熱器(Ionosphere Heater, IH)。 HAARP對於地球物理場的改變,會影響到大氣層(包括對流層、平流層、電離層)的密度、結構和對流,在非常時期就會作為戰爭的武器。 簡介HAARP是旨在研究太空電離層、發展新型武器和技術的一個研究計劃。它是由美國參議院 批準的,投資3000萬美元,2008年又追加了2.5億美元。由美國空軍和海軍在阿拉斯加州聯合建造和共同管理,可以發射 1700兆瓦能量。美國行政當局一再申明,HAARP完全是一個研究電離層和空間天氣的科學計劃。但是,美國科學家和媒體根據HAARP計劃開展的實驗內 容及其具備的能力,一致認為,這是一個龐大的軍事工程計劃。一時在美國乃至世界引起嘩然,成了地球物理學家、軍事學家和政治家們議論與關注的焦點。 HAARP擁有目前世界上功率最強大的、既非商業也非民用的短波無線電發射器,稱為電離層加熱器(Ionosphere Heater, IH)。同時HAARP有一整套裝置,佔地23.5公頃,由180個稱為電離層研究設備(Ionosphere Research Instrument, IRI)的高頻發射天線等儀器組成。HAARP共有360個發電機,可以發出360萬瓦功率的強大信號,將這些信號放大1000倍後輸給天線,至於輸給較 高或較低頻率的天線,取決於發射的任務。然後採用相控陣的方法將信號以微波的形式,聚束發射到電離層中的指定部位。就像微波爐加熱食物一樣,其信號以微波的形式把該部位的電離層加熱。HAARP功率之強大,確是絕無僅有的,其IRI的功率就相當於目前世界上最大商用電台功率的72000倍。 從地表往上可將大氣層劃分為對流層、平流層和電離層。而大氣層以上,還有磁層和等離子層。對人類的作用和影響最大、最直接的是對流層,它的存在和變化直接 影響地面的氣候和所有生物的生存。其實電離層對環境和人類的影響,不亞於對流層。從太陽和宇宙深處輻射到地球來的各種射線,絕大部分都被電離層(包括電離 層中的臭氧層)及平流層反射和吸收,否則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將不復存在。地球的圈層作為一個整體,電離層的變化,也必然會影響到對流層和平流層。實際上若沒 有電離層的話,地球上遠距離的無線電通訊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人們常說的天氣是指對流層而言,而電離層的天氣則稱為空間天氣。空間天氣是指從太陽和宇宙深處傳向地球的各種離子的密度、結構和變化情況。顯然, HAARP對於地球物理場的改變,必然會影響到大氣層(包括對流層、平流層、電離層)的密度、結構和對流,在非常時期也許就會作為戰爭的武器。
編輯本段分級原則
目前在世界上發現確認的天坑約80個,其中有超過50個在中國。中國的天坑分布在南方喀斯特地區,絕大多數位於黔南、桂西、渝東的峰叢地貌區域。 按天坑分級原則,深度和寬度均超過500米的為超級天坑,全世界僅有三例,全在中國(重慶小寨天坑、廣西樂業大石圍天坑);深度和寬度在300米到500米之間的為大型天坑,全世界有16例,中國有9例;深度和寬度在100米到300米之間的為標准天坑。
編輯本段世界著名天坑
瓜地馬拉天坑 瓜地馬拉天坑
2010年6月1日,媒體報道受到熱帶風暴的影響,瓜地馬拉城的街道出現了一個巨大駭人的深坑。這個大坑位於瓜地馬拉城內的北部地區,已經有超過了一個十字路口的區域被這個大坑侵吞。[2] 小寨天坑 重慶小寨天坑
位於距奉節縣城91千米的荊竹鄉小寨村。"天坑"在地理學上叫"岩溶漏斗地貌"。小寨天坑坑口地面標高1331米,深666.2米,坑口直徑622米,坑底直徑522米。坑壁四周陡峭,在東北方向峭壁上有小道通到坑底。坑壁有兩級台地:位於300米深處的一級台地,寬2-10米,台地有兩間房屋,曾有人隱居;另一級台地位於400米深處,呈斜坡狀,坡地上草木叢生,野花爛漫,坑壁有幾個懸泉飛瀉坑底。坑底下邊有地下河,小寨天坑是地下河的一個"天窗"。小寨天坑與天井峽地縫屬同一岩溶系統,天坑底部的地下河水由天井峽地縫補給,自迷宮峽排泄;從天坑至迷宮峽出口地下河道長約4千米。小寨天坑當稱"天下第一坑",屬當今世界洞穴奇觀之一。 達瓦札天然氣燃燒坑 1971年,地質工作者發現在中亞土庫曼一處蘊藏著巨大的地下天然氣體,這個大洞就是為了利用該地下天然氣,但是在一次鑽探操作塌陷後留下這個巨大的坑洞,為防止有毒氣體泄露,鑽探隊員點燃了此處,並且一直晝夜燃燒至今。 蒙蒂塞洛水壩 蒙蒂塞洛水壩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納帕縣,因其巨大的環形泄洪道成為美國最著名的堤壩,每秒可以泄洪48400立方英尺的水量。據說,如果你懷著某種目的打算從那跳下去的話,你那潮濕而苗條的身體會在瞬間從水壩底部噴射出來。 賓漢銅礦 是一個露天開采斑岩銅提取沉澱物的礦場,位於美國猶他州鹽湖城的奧克爾山這個礦井1906年開始投入生產,在開采過程中挖出了一個超過 0.75英里深、2.5英里寬、面積超過1900英畝的大坑。根據肯尼科特銅業公司資料表明,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人為挖掘坑。 貝里斯藍洞 這個完美的大藍洞位於宏都拉斯貝里斯海岸附近,是一個水下陷洞,洞寬為1000英尺(約305米),洞深400英尺(約123米),形成於冰河時期的石灰岩深洞,是傳說中的地理學奇景,冰河時期是它個乾涸的大洞,冰川融化,海平面的升高讓它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米爾礦井 又可以被稱作米爾內礦井,是一個位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地區米爾內的露天開采鑽石的礦井。這個礦井有525米深,直徑為1200米,它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挖掘井,排在賓漢銅礦之後。對於直升飛機來說,礦井上空已經封鎖,因為曾經發生過飛機被向下的氣流吸入礦井的事件。 加拿大迪亞維克礦井 迪亞維克礦井位於加拿大西北處,自2003年開礦以來鑽石年產量達800萬克拉。 俄羅斯烏達奇納亞鑽石礦井 烏達奇納亞(Udachnaya)礦坑是一座位於俄羅斯境內的鑽石礦。該礦坑於1995年被發現,礦坑深為500米。 這個名為「大坑」的礦井位於南非北開普省的省會城市金伯利。現今,這個「大坑」從表面上看差不多有1500英尺寬,超過42英畝。 在1914年,這個「大坑」停止了地面開采,當時約有785英尺深。
編輯本段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
1998年國土資源部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地區樂業縣進行土地資源調查時,發現一種世界罕見的地質奇觀 — 喀斯特漏斗群,又稱樂業天坑群。該地區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即岩溶地貌)。降水量大,為地下洞穴的發育提供了良好條件。 樂業天坑群位於中國廣西樂業縣,佔地約20平方公里。初步已發現有大石圩、白洞、風岩洞、穿洞等20多個天坑。「天坑」四周皆被刀削似的懸崖絕壁所圍,形成一個巨大的豎井,底部是人類從未涉足過的幾十萬平方米的原始森林,並有地下河相通。森林中有大量珍貴的動植物品種。其地下原始森林面積為世界第一,深度位居世界第二,容積居世界第三,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 天坑
樂業天坑群中最大的大石圍天坑,垂直深度613米,南北走向寬420米,東西走向600米。大石圍天坑(又名樂業地下龍宮天龍口)位於中國廣西樂業縣同樂鎮刷把村百岩腳屯。 1999年2月至10月,有關方面再次組織了水文地質專家對當地進行了全面的考察。結果確定,分布在中國西南雲貴高原東坡的樂業天坑群是世界最大的天坑群,目前已發現的近20座天坑幾乎囊括了各種類型的天坑,是一座「天坑博物館」和「世界岩溶聖地」。 專家們在天坑群中最大的一個天坑裡獲得了許多令人震驚的發現。 通過GPS地球衛星測量儀測出,被稱為大石圍的這座最大的天坑深度為613米,坑口長為東西走向600米,寬為南北走向420米,容積約為0.8億立方米。其坑底原始森林的面積達十幾萬平方米,位居世界第一位。垂直高度和容積僅次於中國重慶市的小寨天坑,位居世界第二位。 1998年國土資源部在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地區樂業縣進行土地資源調查時,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這些天坑是如何形成的?專家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地下暗河長期腐蝕造成巨大地下空洞後引起地表大面積坍塌所致。 迄今為止全球已經在俄羅斯、澳大利亞、巴布亞紐幾內亞發現類似的天坑。近年來重慶南川地區也發現了3個深約300米的天坑。而樂業天坑之多之深卻是科學待解之謎。 天坑
樂業天坑四周被刀削似的絕壁所圍,形成一個巨大的豎井。天坑的底部則是一片人類從沒有涉足過的極為罕見的原始森林,面積達幾十平方公里,森林裡有溶洞群、地下河流相通,專家們認為,這里極有可能會發現一些已經被認為是絕跡的動物,如洞螈、盲魚等。它們是兩種生活在地下河流中的遠古動物,視力退化。目前只在斯洛維尼亞曾有發現。人們是否在這里也能有所發現呢? 有人形容樂業天坑是遠古植物的天堂和動物的王國。在1999年一次考察中,已經有人拍到了藍色的石頭、方形的竹子以及許多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專家認為,此次考察,有可能發現遠古時代的植物,如桫欏等。他們甚至希望能發現一些不為人知的動植物品種。此外,樂業天坑內極有可能生存著水生無脊椎動物及常見的魚蟲和鼠類等嚙齒類動物。 科學家們在過去的考察中發現,在樂業天坑群周邊地區有大量的生物化石。據了解,這些生物化石是二疊時期海洋動物化石。同時,在天坑周邊地區還存在著一個大型的舊石器時期人類生存的遺跡。這一發現已經被列入世界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專家們指出,這一遺址與北京周口店人類遺址的價值不相上下。此行,專家們將進一步對這些遺跡的價值作出評判,並揭示當時人類的生存狀態。 植物學家在大石圍底部發現,原始森林內的植物種類多達上千種,大部分迥異於天坑外的植物,其中已查明的有被稱為恐龍時代活化石、中國一級保護植物的桫欏,廣西師范大學博士、植物分類學專家薛躍規還發現了一種從未見過的、羽脈排列十分奇異的蕨類,他推測這可能是一種可以媲美桫欏的珍貴植物。此外,原始森林裡還有冷杉、血淚藤樹等珍貴植物,還有許多中葯材和高大的喬木,其中最大的一棵酸棗樹樹干需3人合抱。 大石圍的底部連著兩條地下暗河。專家在地下河裡發現了盲魚和一些蝦、蟹等,從拍攝到的照片看,暗河中的盲魚形似鯰魚。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張春元認為,因暗河裡無光,魚的眼睛逐漸退化而成為盲魚的。河岸有金黃的沙灘,還有形態各異、花紋美麗的鵝卵石。暗河的水溫十分奇特,將手探入水中,兩條河的河水一冷一熱,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專家目前還無法確認。日前,中英聯合探險隊終於走完了暗河的全程,發現暗河一直向東北流到位於樂業境內的百朗大峽谷的洞口成為地面河,然後匯入紅水河。 坑內還發現了被當地人稱為「飛虎」的動物和一些鳥類,「飛虎」形似蝙蝠,個頭與貓差不多,前後肢有薄膜相連,展開後可以滑翔。張春元教授認為,「飛虎」即為生活在岩洞里的鼯鼠。 天坑是一種分布在喀斯特地區的特殊的地質景觀,因地下溶洞的頂部多次坍塌裸露出地面而成。一般的天坑都是單獨的一座,而樂業天坑卻成群出現,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所副研究員蔡五田和黃保健推斷,這與樂業縣特殊的地質構造有關。 對於樂業天坑群的形成時間,兩位專家推測,它們大約形成於300—40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紀。從調查的情況看,樂業天坑群在形成過程中遭遇了劇烈的地殼抬升運動。 隨著這些謎團逐漸被解開,一些新的謎團又接二連三地衍生出來:大石圍附近的白洞天坑與冒氣洞相連,一邊洞口冒氣,一邊洞口吸氣,這種奇異的呼吸景觀專家一時無法解說;除已發現的天坑外,樂業縣境內是否還存在不為人知的天坑?在這片神奇的崇山峻嶺下面,是否還有正在繼續坍塌的溶洞在某一天突破崩陷,成為新的天坑呢?這些問題有待專家進一步研究。[3]

『柒』 中國有哪些大的天坑

在重慶市奉節縣境內,靠近長江三峽的荊竹小寨村,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天坑——小寨天坑,深度為521米-662米,寬度為535-625米。它的四周必須是石壁,具有直上直下的坡度和一定的深度,通俗一點兒講,就是地上天然形成的大漏斗,小寨天坑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漏斗」,被譽為「天下第一坑」。
天坑一般都出現在峰叢喀斯特地貌,且地面河流切割很深的地區。天坑的形成分三個階段:先是有底下河流;如果地質條件有利,由於水的長期沖蝕,就會形成地下大廳;地下大廳垮塌後就形成了天坑。
中外科學家多次去小寨天坑開展探險活動,已探測洞穴近100個,探明地下暗河100餘公里,植物種類2000多種,發現了拱桐、桫欏、紅豆杉等珍貴植物和大鯢、玻璃魚、林麝等近20多種珍惜動物。他們認為,天坑地縫不僅是構成地球演化史的重要例證,更是探尋長江三峽成因的「活化石」。
直至今日,已經被確認的天坑達78個,其中2/3分布在中國,當然關於天坑的考察、認定和爭論尚未停止。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在世界分布很廣,約佔地球總面積的10%,中國喀斯特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3%,主要分布於南方的貴州、廣西、重慶、四川、雲南等省區,但喀斯特這個術語誕生於斯洛維尼亞。

『捌』 世界上最大的天坑是什麼天坑

天坑屬於一種抄喀斯特地襲貌,是大型的喀斯特漏斗,四周陡峭,坑口直徑和坑深大於100米,稱為大型天坑,在50—100米之間為小型天坑,其坑底有一個以上排水洞,坑底一般較為平坦.目前世界上被確認的天坑達78個,其中2/3分布在中國.我國已發現的大型天坑有52個,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區如廣西、貴州、重慶、四川等地,其中世界規模最大的是重慶奉節縣的小寨天坑(地理坐標:30°45'8.32"N, 109°30'44.35"E),從深度和容積兩個指標看,小寨天坑均為無可爭議的世界第一大天坑.

『玖』 小寨天坑的價值意義

奉節小寨天坑位於重慶市奉節縣興隆鎮小寨村,坑口地面標高1331米,深666.2米,坑口直徑622米,坑底直徑522米,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漏斗」。
如果到了天坑,那不妨順便到地縫去瀏覽一番。天井峽地縫位於小寨村附近的興隆區境內。地面有一條天然縫隙,當地稱天井峽地縫。天井峽地縫與小寨天坑屬同一岩溶系統。地縫全長14千米,分上、下兩段。 天坑地縫憑借獨特的地質特徵,每年都吸引著不計其數的中外遊客、科學家和探險家觀光、探險、研究。 小寨天坑被國家建設部入選為首批《中國國家自然遺產、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它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漏斗」。

『拾』 到現在為止發現的天坑有那些

以下轉自網路:
目前在世界上發現確認的天坑約80個,其中有超過50個在中國。版中國的權天坑分布在南方喀斯特地區,絕大多數位於黔南、桂西、渝東的峰叢地貌區域。 按天坑分級原則,深度和寬度均超過500米的為超級天坑,全世界僅有三例,全在中國(重慶小寨天坑、廣西樂業大石圍天坑);深度和寬度在300米到500米之間的為大型天坑,全世界有16例,中國有9例;深度和寬度在100米到300米之間的為標准天坑。
中國的天坑:
重慶奉節小寨天坑群 重慶武隆後坪鄉沖蝕天坑群 重慶武隆天生三橋天坑群 四川興文天坑群 四川宜賓 貴州織金義界河天坑群 貴州紫雲水塘天坑群 貴州羅甸董當天坑群 貴州安龍板洞天坑 廣西樂業天坑群 廣西巴馬天坑群 廣西鳳山三門海天坑 北京市房山區上方山森林公園天坑 湖南張家界天坑 四川廣元曾家山川洞庵天坑
國外著名的天坑:
巴布亞紐幾內亞 Minye天坑 (巴布亞紐幾內亞地穴) 克羅埃西亞 Crveno Jexero(紅湖)天坑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