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地理中南西南
① 圖說天下國家地理系列
國家地理系列第一輯共10本
1失落的文明 2世界100自然奇景 3地球之謎 4地球之最 5全球最美的100個地方
6中國最美的100個地方 7環球國家地理精華 8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精華 9中國國家地理精華
10世界100文明奇跡
國家地理系列第二輯共9本
1全球最美的100度假天堂 2全球最美的100美麗古城 3中國最美的100風情小鎮
4亞洲·大洋洲環球國家地理 5歐洲環球國家地理 6非洲·美洲·兩級環球國家地理
7中南·西南中國國家地理 8華北·華東中國國家地理 9東北·西北·港澳台中國國家地理
國家地理系列第三輯共6本
1全球最美的100浪漫之城 2全球最美的100國家公園 3全球最美的100人類奇觀
4全球最神秘的100探險地 5中國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西藏 6中國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雲南
國家地理系列第四輯共10本
1選美地球排行榜 2選美中國排行榜 3全球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走遍美國
4全球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游遍歐洲 5全球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狂野非洲
6中國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游遍台灣 7中國篇 人一生要去的100個地方
8世界篇 人一生要去的100個地方 9全球最美的100世外桃源 10中國最美的100度假天堂
國家地理系列第五輯共8本
1即將消逝的100人家天堂 2全球100頂級旅行地 3地球100神秘地帶 4全球最美的100風情小鎮
5全球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走遍日本 6中國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四川 7走遍世界 8走遍中國
希望採納
② 中國國家地理簡介
一、《中國國家地理》簡介
《中國國家地理》是一本關於地理的期刊,因該社隸屬中國科學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專家學者作為該社顧問,同時還有許多戰斗在科考第一線的工作者與雜志社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具有很強的獨家性和權威性。該刊的文章和圖片經常被中央及地方媒體轉載。另外,該刊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國內外很多家圖書館已經把該刊作為重點收藏期刊。 現任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為李栓科(1997年至今),執行總編為單之薔。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社長李栓科於2003年榮獲第七屆中國科學院傑出青年的稱號。
[編輯本段]二、《中國國家地理》發展史
《中國國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識》,創刊於1950年,當時整本雜志祗有8頁,一年後增至16頁。當時的內容包括地理思想、中外國地理、自然地理、地圖及地理調查法、地理教學、地理資料等。 1954年,《地理知識》因發表披露中國國內的工業地理文章,被中國官方認為是「泄密」而遭受重創。但不久後影響消失,該雜志的內容繼續擴充,至1957年時增至48頁,發行量達到了2萬冊。 中國大陸的一些科學雜志在大躍進及文化大革命中遭受重大打擊,《地理知識》也不例外,在此期間,《地理知識》發行很不穩定,時斷時續,該情況在文革結束後才有所改善。 1998年,該雜志全面改版,頁數增至84頁,翌年增至100頁。 2000年10月,《地理知識》雜志更名為《中國國家地理》,隨後亦在台灣、香港等地推出繁體字版乃至在日本推出日文版。 2004年,《中國國家地理》增至148頁,並推出青少年版《博物》。 2005年10月,在其創刊55周年之際,推出550頁的「選美中國」特刊,出版量達到55萬冊的歷史新高。該特刊深受消費者的好評,一上市便被搶購一空,乃至出現了部分地區的書報亭出現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的情況。 2008年3月,《中華遺產》正式成為了《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品牌下的一員。 2009年1月,雜志價格提升至20元,頁碼加到176頁
[編輯本段]三、《中國國家地理》發展思路
1929年,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記者梅納德·威廉斯在給主編的信中說:「最痛快的事情莫過於能夠通過照片和文字,帶領125萬國家地理學會的會員一起登上高山,俯瞰世界……」這段話,成了《國家地理》雜志所有記者為之驕傲的工作理由。 如今在中國,《中國國家地理》的記者們也帶著類似的激情跋涉於祖國的名山大川。2006年10月號雜志以「318國道——中國人的景觀大道」為主打,其主辦者稱發行量突破100萬冊。 在雜志社社長李栓科看來,這是他們在互聯網時代的夾縫中,雜志發展再一次強力突圍。
內容為王
李栓科是在中科院地理研究所新大院的辦公室內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的,其辦公室靠著經營部門,編輯部則在另一棟樓辦公。「編輯部和經營部門是完全獨立的,還是那句老話,內容為王。我們很少就一個內容去進行營銷,而是內容自身的價值決定了我們的銷售。」李栓科說。 「景觀大道」專輯帶來的成功,印證了李栓科的話。而用編輯們的話來說,為了這個計劃中的發行量,整個9月,他們就跟上了發條一樣。 說及「景觀大道」的策劃,李栓科介紹:「我們希望找到能代表我國遼闊國土、壯麗山河的象徵物,而尋找的結果是,發現大致沿著北緯30度線延伸的長達5000多公里的318國道是最佳選擇。」而為了這個發現,雜志社不但派出了專門的考察隊,還邀請了眾多著名的作家、學者,分頭探訪。 「對於一本雜志來講,最重要的是編輯部,包括背後的專家支持。如果沒有打不爛、揉不碎的編輯部,市場運營就是缺少根基的。」李栓科表示。 伴隨著內容的提升,是發行量和廣告價格的增長。 這一路走來,不能不提及去年雜志創刊55周年之際,持續一年之久的「中國最美的地方」的評選與報道。「其影響力遠超我們的預想。」回顧那段經歷,李栓科仍然很感慨。 據介紹,雜志社首先組織了一個專家協會組、一個媒體組。專家協會組負責制定詳盡的評選標准,跟媒體的合作則是希望在每一個省市都進行評選,「比如廣東的一些媒體,組織當地的專家合作,並調動讀者參與評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科學的真實
雜志在近幾年獲得高速成長,李栓科理解的原因是,「和天時地利人和有關」,「改革開放使國力增強,中國人對未知世界有發現的慾望,同時對已知世界也有再發現的願望。《中國國家地理》就定位於此——講述社會難點、熱點、疑點地理故事,並對科學上的新發展進行前瞻性的報道。」 據了解,《中國國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識》從1950年創刊開始,一直是以傳播基本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為己任,這一定位在當時來說是合理的,也曾有過鼎盛時期。但從1982年開始,在讀者市場分化以後,《地理知識》與其他老牌紙媒一樣,面臨相同的命運轉變。 1998年,《地理知識》變身為《中國國家地理》。在改版後的幾年時間里,雜志發行量上升了十多倍。2001年,《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繁體版在中國台灣創刊,2002年日文版也正式上市。 李栓科說:「我們的選題,就是要向讀者傳遞真正的科學知識。比如沙塵暴對人類造成的傷害,其實很多媒體是在妖魔化沙塵暴。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沙塵暴還能減輕酸雨的危害。這是因為沙塵暴裡面的氣溶膠物質顆粒,中和了酸雨當中的絕大部分東西。」 「另外像全球變暖,正是因為有了沙塵暴的作用,從而大大減緩了全球變暖的步伐。對於沙塵暴來講,靠植樹造林來解決更是一個謊話。因為沙塵暴是在高空的,靠大氣層輸送,帶到很遠的地方。」 「而這些也就是我們要做和能做的事,以科學的態度去解讀熱點問題。把這些內容做好了,發行和廣告自然就很輕鬆了。」李栓科告訴記者,「最關鍵還是內容,獨家視角的內容才是王。我們80%的精力、物力和財力,都是用在編輯部。」
以顛覆常識來吸引公眾目光
能否被公眾認可和接受是決定傳媒存亡興衰的關鍵,而這又要以獲得關注為前提。 《中國國家地理》的前身是創刊於1950年的《地理知識》,1997年月發行量約為1萬冊。1998年大幅度改版,2000年改現名,2006年以來期平均發行量穩定在100萬冊以上。根據該刊總編李栓科先生提供的官方解釋,這是因為他們始終踐行了「內容為王」的原則,是內容自身的價值決定了銷售。 這一思路還大有進一步具體和深化的可能和必要。任何內容都要經過被關注、認知和解讀,其內在價值才能被受眾所認識和接受。而受眾會注意什麼又受到他們既有認識的影響。媒體傳遞的內容如果既可以歸屬到他們所熟悉的領域,同時又能提供新的信息,就更容易引起他們的關注。 受眾的既有認識是諸多觀念的有機結合,各種各樣的常識是他們構建自己觀念世界的基本骨架。其實常識原本就是既為公眾普遍知曉,又被他們視為理所當然的觀念。所謂重構常識也就是用新的觀念來替代既有觀念的常識地位。由於常識在公眾知識的體系架構中具有這樣的獨特地位,使得對它的重構嘗試必然會同時遇到雙重境遇:在引來關注的同時也會遭來質疑。重構必然意味著要有所顛覆,而公開地試圖對既有常識加以顛覆,本身就足以引來公眾的關注。 對於《中國國家地理》而言,以顛覆常識來吸引公眾目光是它的常規戰術。例如在它隆重舉薦的「中國十大最美名山」中,不僅五嶽有四座落選,而且高居榜首的是此前名頭並不是特別響亮的南迦巴瓦峰。再如,2003年出刊的四川專號明確表示峨嵋青城並非是典型的蜀山;它們帶來的最直接結果就是當期銷量明顯上升。[1]
[編輯本段]四、《中國國家地理》大事記
1950年 我國老一輩的地理學家施雅風、吳傳鈞等先生從自己的工資里拿出「折實」,在南京創辦了《地理知識》雜志,經典由此開始。 1972年 《地理知識》是文革後期中國最早復刊的雜志之一。 1998年 李栓科正式接手《地理知識》並醞釀全新改版,她用全新的視角和形式來詮釋地理的內涵。 1999年 1月, 《地理知識》雜志新增「卷首語」專欄,由執行總編單之薔執筆,此專欄成為雜志的亮點。 2000年 10月,《地理知識》正式更名為《中國國家地理》,她以更大的氣魄和膽識來展示中華的博大。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會員俱樂部組織了首次「青藏線龍脊行」會員戶外科學考察活動,從此,參與會員戶外科考的人數每年成倍遞增。 2001年 6月,《中國國家地理》中文繁體版在台灣及大陸以外的其他地區發行,成為大陸地區惟一原創並由出版人購買版權發行他種文本的雜志。 10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組建新的發行團隊。 2002年 1月,《中國國家地理》日文版以《中國地理紀行》為刊名在日本上市發行,這是中國第一家在發達國家完整落地的媒體。 1月,第一屆發行年會召開,發行渠道由原來的40多家增長到70多家,發行市場數量比01年翻了兩番。 6月,中國國家地理中文網正式開通,域名為:www.cng.com.cn,網站功能為每期雜志的內容介紹;地理論壇同時開放,簡單的留言板功能。 年底,《中國國家地理》首次廣告客戶答謝會在北京京城大廈舉辦。 2003年 6月,推出「典藏三峽」專輯,9月推出「四川專輯」,10月推出「青藏高原科考50年」不僅是CNG「認識中國」的高潮,也為以後10月特輯的推出奠定了基礎。 8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與新疆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委會聯合舉辦「回望阿爾金山20年」綜合科學考察活動,開啟CNG聯合國內著名主流媒體共同關注原生態保護區的媒體聯盟報道。 雜志每月擁有固定會員人數達到1萬。 2004年 1月,《中國國家地理》青少版《博物》創刊,她的宗旨是:博學成就夢想,知識改變人生。 2月,《中國國家地理》發行量經bpa國際媒體公司認證 7月,推出「大香格里拉」專輯,開始了CNG圈點中國的里程。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員工川藏線培訓。 2005年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創刊55周年。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員工青藏線培訓。 2月—9月,聯合全國31個省份的主流媒體開始「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 3月,讀者見面會南京站。4月,讀者見面會西安站。5月,讀者見面會廣州站。6月,讀者見面會上海站。7月,讀者見面會北京站。 10月,出版的紀念特刊「中國最美的地方排行榜――選美中國」特輯創造了傳媒界的奇跡,現已被翻譯十種外文版本全球發行。 10月23日,《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創刊55周年慶典在北京嘉里中心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先生及500多位嘉賓共饗盛典。 2006年 每月固定會員人數激增到2萬6。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員工南疆培訓。 3月,《中國國家地理》手機雜志廣東移動全線推出。 10月,《中國國家地理》推出「中國人的景觀大道」專輯,打造了一條屬於國人的景觀之路。此專輯也創造了高檔雜志單期發行100萬冊的傳媒界奇跡。 10月10日,《中國國家地理》單期發行100萬冊慶典在北京華聯印刷廠舉行。 啟動「《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校園基金」項目,支持高校環保社團的公益活動。 11月,對公眾免費開放的「中國國家地理大講堂」開講。 2007年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員工北疆培訓。 1月,《中國國家地理》手機報作為中國移動惟一人文類手機報全國重點推出。 10月,《中國國家地理》推出「圈點大西北」專輯,用乾旱半乾旱區的地理概念帶領國人重新認識西北。 10月,圈點大西北圖片展在北京東方新天地及上海正大廣場巡迴展出。 2008年 3月,與中華書局合作發行《中華遺產》雜志。 5月,《中國國家地理》手機電視在中國移動平台上線。 6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員工內蒙徒步培訓。 6月,開啟「觸摸中國」之旅,對中國的八大極限進行全方位考察。 推出《地震專輯》 7月,港澳繁體字版創刊號上市。 7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長李栓科先生作為北京奧運會火炬手參與奧運火炬傳遞活動。《選美中國》作為北京奧組委特選禮品。 8月,中國國家地理網全新改版,域名正式變更為:www.dili360.com。 9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英文版創刊號上市。 10月,《中國國家地理》推出「東北專輯」特刊。 12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在北京舉行了隆重、盛大的慶典活動。 12月,《中國國家地理》與《遼沈晚報》、《生活報》發起了徵集最佳旅遊線路的活動 2009年 1月,舉辦「竹韻人生」攝影大賽的頒獎典禮 3、4月,推出《福建專輯》上下冊 4月,中國國家地理聯合央視網、央視移動傳媒,打造大型國慶獻禮活動:新中國成立60年—獻給祖國「中國最美的地方」。活動將利用央視網的互動平台,依託中國國家地理「選美中國」評選活動中展示的17大類別114處自然人文景觀資料,發動廣大驢友參與,分階段推出評選活動。同時利用CCTV電視平台、央視網、央視公交移動電視、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及手機及網路平台進行全程推廣。 4月27日,舉辦「我的城市我的家」攝影大賽 5月,舉辦「花影炫色」、「荒野傳奇」攝影大賽。 5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簽約攝影師計劃啟動。 5月,雜志社與Jeep攜手啟動「尋找中國的Rubicon之路」活動 10月,時逢新中國六十華誕和中國地理學會成立一百周年,《中國國家地理》聯合中國地理學會推出《發現中國 中國地理百年大發現專輯 地理學會成立百年珍藏版》,而其子刊《中華遺產》亦同時推出加厚版特輯《最具文明意義的100個考古大發現--中國百項考古大發現專輯》,帶給讀者又一次科學與視覺盛宴。 2010年,推出《寧夏專輯》上下冊(2010年第2、3期)
③ 中國國家地理所有書籍有哪些(不包括雜志)
《圖說天下來》國家地源理系列(全套書名):
《失落的文明》《地球之謎》《地球之最》《世界100自然奇景》
《世界100文明奇跡》《全球最美的100度假天堂》
《全球最美的100魅力古城》《全球最美的100個地方》
《環球國家地理精華》《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精華》
《全球最神秘的100探險地》《全球最美的100國家公園》
《全球最美的100浪漫之城》《全球最美的100人類奇觀》
《人生要去的100個地方》《全球最美的100世外桃源》
《選美地球排行榜》
《歐洲環球國家地理》《非洲·美洲·兩極環球國家地理》
《亞洲·大洋洲環球國家地理》《全球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狂野非洲》
《全球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走遍美國》
《中國最美的100個地方》《中國最美的100風情小鎮》
《中國國家地理精華》《華北·華東中國國家地理》
《中南·西南中國國家地理》《東北·西北·港澳台中國國家地理》
《中國最美的地方西藏特輯》《中國最美的地方雲南特輯》
《中國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游遍台灣》《中國最美的100度假天堂》
《選美中國排行榜》《人生要去的100個地方中國篇》
④ 中國的華北,華南,華中,東北,西南,西北是怎麼劃分的
眾所周知,我國疆域寬廣,按照各個時代的不同、研究重點的不同以及參考性的不同,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區域劃分方式。而區域是一個擁有具體位置的地區,正如我們經常說的華東、華北、東北、華南、西北和西南,它們在地圖上有著很明確的區域劃分,具體是按照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來劃分的。
最後,我國國土面積廣闊,可以從很多個角度來劃分不同類型的區域,其中東北、華東、華南、華北、西南和西北這幾個地區主要是按照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來劃分的。
⑤ 如何劃分中國華北、華東、東北、華南、華中、西南、西北幾大區域
眾所周知,我國疆域寬廣,按照各個時代的不同、研究重點的不同以及參考性的不同,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區域劃分方式。而區域是一個擁有具體位置的地區,正如我們經常說的華東、華北、東北、華南、西北和西南,它們在地圖上有著很明確的區域劃分,具體是按照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來劃分的。
最後,我國國土面積廣闊,可以從很多個角度來劃分不同類型的區域,其中東北、華東、華南、華北、西南和西北這幾個地區主要是按照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來劃分的。
⑥ 圖說天下國家地理有那些一定要全。
國家地理系列第一輯共10本
1失落的文明 2世界100自然奇景 3地球之謎 4地球之最 5全球最美的100個地方
6中國最美的100個地方 7環球國家地理精華 8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精華 9中國國家地理精華
10世界100文明奇跡
國家地理系列第二輯共9本
1全球最美的100度假天堂 2全球最美的100美麗古城 3中國最美的100風情小鎮
4亞洲·大洋洲環球國家地理 5歐洲環球國家地理 6非洲·美洲·兩級環球國家地理
7中南·西南中國國家地理 8華北·華東中國國家地理 9東北·西北·港澳台中國國家地理
國家地理系列第三輯共6本
1全球最美的100浪漫之城 2全球最美的100國家公園 3全球最美的100人類奇觀
4全球最神秘的100探險地 5中國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西藏 6中國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雲南
國家地理系列第四輯共10本
1選美地球排行榜 2選美中國排行榜 3全球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走遍美國
4全球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游遍歐洲 5全球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狂野非洲
6中國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游遍台灣 7中國篇 人一生要去的100個地方
8世界篇 人一生要去的100個地方 9全球最美的100世外桃源 10中國最美的100度假天堂
國家地理系列第五輯共8本
1即將消逝的100人家天堂 2全球100頂級旅行地 3地球100神秘地帶 4全球最美的100風情小鎮
5全球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走遍日本 6中國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四川 7走遍世界 8走遍中國
⑦ 圖說天下的圖說天下·全部書目
卷後語
罕見的山水奇景與獨特的民俗民情,失落的古文明與珍貴的文明遺存,懸念重重的地球之謎與千奇百怪的地球之最......世界的多種極致之美在這里匯聚,碰撞出一首自然與人文的交響詩。
以靈動的文字構勒出中國人的山水長卷,以煥彩的圖片講述東西方的地理象徵。4000多處絢麗多姿的地理景觀,8000餘幅美輪美奐的攝影圖片,360萬字30卷本的人文地理巨著,編織出一次穿越時空的夢幻之旅。
1.中國最美的100個地方
2.全球最美的100個地方
3.中國最美的100風情小鎮
4.全球最美的100魅力古城
5.全球最美的100浪漫之城
6.全球最美的100度假天堂
7.全球最美的100國家公園
8.世界100自然奇景
9.世界100文明奇跡
10.全球最美的100人類奇觀
11.全球最神秘的100探險地
12.中國國家地理精華
13.中國國家地理(東北·西北·港澳台)
14.中國國家地理(華北·華東)
15.中國國家地理(中南·西南)
16.中國最美的地方 精華特輯·西藏
17.中國最美的地方 精華特輯·雲南
18.中國最美的地方 精華特輯·四川
19.環球國家地理精華
20.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精華
21.地球之謎
22.地球之最
23.環球國家地理(亞洲·大洋洲)
24.環球國家地理(非洲·美洲·兩極)
25.環球國家地理(歐洲)
26.失落的文明
27.游遍日本
28.游遍台灣29.游遍西藏
30.游遍美國
31.游遍歐洲 卷後語
在無邊的黑暗裡,眾多的未解和神秘靜靜地守候,等待那隻探索火炬的亮起。幽暗的地宮,離奇的謎案,遠去的傳奇,隱藏的真相......那些沉睡在未知世界裡的人和事在漸行漸遠的好奇下,緩慢開啟歲月的封印,褪去寂寞的外衣,展示出一幕幕風塵已久的畫面......
探索發現系列,宛如一個色彩斑斕,光怪陸離的萬花筒,真實再現了大千世界的神奇瞬間,精彩詮釋了人類文明的隱秘片段。神秘的,奇幻的,懸疑的......令人目眩神迷,欲罷不能。娓娓道來的傳奇故事,彌足珍貴的彩色圖片,打造出一席華美的文化盛宴。
1 外星人與UFO之謎
2 人類未解之謎
3 古埃及密碼
4 古墓探秘
5 世界歷史懸案
6 中國歷史懸案
7 世界未解之謎
8 中國未解之謎
9 盜墓傳奇
10 清宮秘史
11 歷史真相
12 後宮秘史
13 二戰之謎
14 神秘文化
15 世界神秘現象
16 超自然現象
17 動物探秘
18 世界王牌武器
19 植物探秘
20 世界名車傳奇 卷後語
在1826年攝影技術發明之前,人類的歷史更像是流淌於黑夜中的河流,人們必須藉助於主觀性的文字記錄和非凡的想像力才能依稀還原出一個個遠去的瞬間。然而當攝影鏡頭出現之後,人們獲得了一種與眾不同的觀察方式和記錄真實面目的手段。每當快門按下,記錄下的可能是槍林彈雨中的摸索穿行,可能是自然界中的美麗風景,可能是歷史人物的激動表情,可能是猛獸們獵殺時的巨大震撼。毫不誇張地說,正是這些交織在一起的照片和無所不在的鏡頭將整個世界儲藏在我們的腦中。
如果說照片是一種時間和空間的切片,那麼鏡頭記錄的就是不可能再重復的歷史和光陰。收藏照片,就是收藏整個世界,透過鏡頭,尋找那閃爍不定的回憶和曾經失落的夢想。
1.自然之美
2.美國總統
3.第三帝國
4.戰亂中的世界
5.犯罪現場
6.致命武器
7.動物兇猛
8.災難來襲
9.全景二戰
10.極品名車
11.植物之美
12.人間天堂
13.野性之美
14.第一現場 卷後語
本書圖文並茂,體裁多樣,通過精心選取的一千餘個歷史國稅,引人入勝地再現了中國悠久歷史與燦爛文明。全書歷史脈絡清晰,史實細節具體,文字簡明生動,圖片豐富悅目,是一部有品位的歷史知識讀物。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童超
輕松的語言洞察歷史真相,專業的眼光破譯千古之謎。
點評千秋人物的成敗得失,探索懸而未解的歷史疑案。
1000多則精彩紛呈的經典故事,3000餘幅彌足珍貴的歷史圖片。
260萬字的10卷本鴻篇巨制,匯聚成一幅波瀾壯闊圖文並茂的中華文明畫卷。
1.傳說時代 夏 商 西周
2.春秋 戰國
3.秦 漢
4.三國 兩晉 南北朝
5.隋 唐 五代
6.宋
7.遼 西夏 金
8.元
9.明
10.清 1.文明的曙光
2.古埃及
3.古羅馬
4.古希臘
5.騎士傳奇
6.文藝復興
7.大航海時代
8.法國
9.英國
10.德國
11.拿破崙與歐洲
12.二戰風雲
13.俄羅斯
14.美國
15.日本 1.選美中國排行榜
2.選美地球排行榜
3.中國最美的100度假天堂
4.全球最美的100世外桃源
5.人一生要去的100個地方--中國篇
6.人一生要去的100個地方--世界篇
7.全球最美的地方--狂野非洲
8.全球最美的地方--游遍歐洲
9.全球最美的地方--游遍台灣
10.全球最美的地方--走遍美國
11.全球最美的地方--游遍日本
11.即將消逝的100人間天堂
12.走遍中國
13.走遍世界 1.安徒生童話
2.動物世界大網路
3.十萬個為什麼:世界之謎
4.十萬個為什麼:自然之謎
5.中國兒童網路全書:地球奧秘
6.恐龍王國大網路
7.中國兒童網路全書:人類家園
8.圖說世界歷史
9.圖說中國國家地理
10.圖說中國歷史 卷後語
中國學問界,是千年未開的礦穴,礦苗異常豐富,但非我們親自絞腦筋絞汗水,卻開不出來。反過來看,只要你絞一分腦筋絞一分汗水,當然還你一分成績,所以有趣。所謂中國學問界的礦苗,當然不專指書籍,自然界和社論實況,都是極重要的......我們對於書籍之浩瀚,應該歡喜謝他,不應該厭惡他。
——梁啟超
一種文化有了深厚的根,才能吸收外來文化,唐朝民間佛經數十倍與儒經,但中國文化並未變成印度文化,因為我們有那麼強有力的文化根基。宋朝佛經理論上為什麼沒有什麼發展,意外它已經融化在我們的文化中間了。今天我們要吸收西方文化,前提是必須很好地了解我們自己的文化。
——湯一介
1.三十六計
2.孫子兵法
3.論語
4.中華上下五千年
5.中國通史(上)(下)
6.唐詩 宋詞 元曲
7.莊子
8.本草綱目
9.黃帝內經
10.唐詩三百首
11.中國最美的100傳世名畫
12.菜根譚
13.史記
14.資治通鑒
15.孟子
16.中華成語典故大全
17.古文觀止
18.西遊記
19.詩經
20.四書五經
21.紅樓夢
22.水滸傳
23.三國演義
24.中國最美的100傳世詩詞
25.諸子百家
26.二十四史謀略通鑒
27.左傳 戰國策
28.中國最美的100傳世書法
29.中國最美的100傳世散文
30.佛經的故事
31.宋詞三百首
32.三國志 世界奇人秀 神秘北緯30度 地球秘境 驚世詭案 傳奇特工 帝王家的那些事兒 最雷人的歷史八卦(段子集) 好萊塢傳奇巨星 古文明真相 驚世國寶 10大考古之謎
⑧ 中國最全面最完整的地理書是什麼書
1,《圖說天下》國家地理系列(全套書名):
《失落的文明》《地球之謎》《地球之最》《世界100自然奇景》
《世界100文明奇跡》《全球最美的100度假天堂》
《全球最美的100魅力古城》《全球最美的100個地方》
《環球國家地理精華》《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精華》
《全球最神秘的100探險地》《全球最美的100國家公園》
《全球最美的100浪漫之城》《全球最美的100人類奇觀》
《人生要去的100個地方》《全球最美的100世外桃源》
《選美地球排行榜》
《歐洲環球國家地理》《非洲·美洲·兩極環球國家地理》
《亞洲·大洋洲環球國家地理》《全球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狂野非洲》
《全球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走遍美國》
《中國最美的100個地方》《中國最美的100風情小鎮》
《中國國家地理精華》《華北·華東中國國家地理》
《中南·西南中國國家地理》《東北·西北·港澳台中國國家地理》
《中國最美的地方西藏特輯》《中國最美的地方雲南特輯》
《中國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游遍台灣》《中國最美的100度假天堂》
《選美中國排行榜》《人生要去的100個地方中國篇》
2.《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將地理知識和人文歷史有機融合,內容涵蓋宇宙與地球、陸地與海洋、氣候與環境、國家城市地理等方面。
作 者: 黃峻菠 編著
1]出 版 社: 安徽文藝出版社
開 本: 16開
出版時間: 2009-10-1
印 次: 1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39631240
包 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地圖/地理 >> 地理
定價:¥46.80
3,剛才找到了一個下載全套地理書的地方:
世界地理問題全解.
氣象學與氣候學.
經濟地理學導論.
環球風光旅遊-外國旅遊地理.
華夏勝景.
地質學基礎.
地圖學.
地球科學概論.
地球概論.
地貌學導論.
地理信息系統.
地理讀圖用圖訓練2-4.
初中各科課堂知識點點通-地理.
城市地理學.
參考:網路知道
⑨ 誰能給我發點詳細的中國各省各地的人文地理知識啊要詳細的,書名也可以,不要大道理。用來補充自己的知
我滿喜歡有個系列的書,圖說天下國家地理系列,很不錯的。我看過其中的幾本,我就買了8本,每本大概20左右吧。蠻不錯的,可以看看,一般大的圖書館會有的借。
《失落的文明》《地球之謎》《地球之最》《世界100自然奇景》
《世界100文明奇跡》《全球最美的100度假天堂》
《全球最美的100魅力古城》《全球最美的100個地方》
《環球國家地理精華》《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精華》
《全球最神秘的100探險地》《全球最美的100國家公園》
《全球最美的100浪漫之城》《全球最美的100人類奇觀》
《人生要去的100個地方》《全球最美的100世外桃源》
《選美地球排行榜》
《歐洲環球國家地理》《非洲·美洲·兩極環球國家地理》
《亞洲·大洋洲環球國家地理》《全球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狂野非洲》
《全球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走遍美國》
《中國最美的100個地方》《中國最美的100風情小鎮》
《中國國家地理精華》《華北·華東中國國家地理》
《中南·西南中國國家地理》《東北·西北·港澳台中國國家地理》
《中國最美的地方西藏特輯》《中國最美的地方雲南特輯》
《中國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游遍台灣》《中國最美的100度假天堂》
《選美中國排行榜》《人生要去的100個地方中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