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草原國家地理
⑴ 祁連山大草原是中國第幾大草原
祁連山草原
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地處甘肅、青海兩省交界處,東起烏鞘嶺的松山,西到當金山口,北臨河西走廊,南靠柴達木盆地。祁連山是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山嶺和谷地組成,一般海拔3000-5000米,主峰海拔5547米。愛受高原寒冷氣候的影響,祁連山在海拔4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帶,終年積雪,形成的冰川達2859條,總面積1972.5平方公里。冰雪融化成為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56條內陸河流的源頭。年徑流量72.6億立方米,是河西人民賴以自下而上的命脈,是這里經濟文化繁榮的基本保證。
祁連山自然保護區位於武威、張掖兩地區和金昌市部分地區,東西長1200多公里,南北寬120公里,總面積2653000公頃。主要保護對象是祁連山水源涵養林、草原植被。區內有高等植物1044種,水源涵養林主要樹種是青海雲杉、祁連圓柏,以及零星的山楊和樺木;灌木主要有金露梅、箭葉錦雞兒、吉拉柳等。林地面積約111000公頃,森林覆蓋率較低,但是在整個乾旱區域內,卻顯得異常重要和珍貴。正是由於祁連山森林的存在,才使得冰川融水及降雨蓄存下來,緩慢地補給江河,起了調節徑流、削減山洪、保證年徑流量相對穩定的作用。對水源林的重要作用,古人早有清楚的認識,把它概括為"雪山千仞,松杉萬本,保持水土,涵源吐流"。
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的野生動物有獸類58種,鳥類140多種,兩棲、爬行類13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白唇鹿、野驢、野氂牛、盤羊、雪豹、斑尾榛雞等幾十種。這里還是我國珍貴葯用動植物麝的重要產地之一。
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具有獨特而典型的自然生境和動植物區系,有極為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⑵ 祁連山草原的具體位置在哪~~怎麼去最方便
祁連山從張掖走最方便,騎馬最方便啦!
⑶ 祁連山草原有什麼民族
漢、藏、土、裕固、蒙古、回族等。
⑷ 祁連山草原旅遊攻略
祁連山的平均山脈海拔在4000米~5000米之間,高山積雪形成的碩長而寬闊的冰川地貌奇麗壯觀。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的地方,稱為雪線,一般而言,冰天雪地,萬物絕跡。然而,祁連山的雪線之上,常常會出現逆反的生物奇觀。在淺雪的山層之中,有名為雪山草甸植物的蘑菇狀蠶綴,還有珍貴的葯材——高山雪蓮,以及一種生長在風蝕的岩石下的雪山草。因此,雪蓮、蠶綴、雪山草又合稱為祁連山雪線上的「歲寒三友」。
祁連山草原,它的代表大馬營草原在焉支山和祁連山之間的盆地中。每年7、8月間,與草原相接的祁連山依舊銀裝素裹,而草原上卻碧波萬頃,馬、牛、羊群點綴其中。微風吹來,會使人產生返璞歸真、如入夢境的感覺。著名的大馬營草原,地形平坦、水草豐美、蜚聲中外的遠東第一大牧場——山丹軍馬場就建在這里。
「祁連山草原的歷史,看起來好像是那麼粗獷,甚至殘酷,但祁連山的本質絕對是溫情浪漫的。祁連山一名就是古代匈奴語,意為「天之山」。迄今為止,游牧在這里的匈奴人的直系後裔——堯熬爾人仍然叫祁連山為「騰格里大坂」,意思也是「天之山」。
交通:
●從西寧搭公車到祁連要一整天時間,現價36元。(長途汽車站位於建國路北頭,距離火車站以南約600米)
●包車每公里2元。要從西寧開始包,到祁連再想包到越野車就難了。
住宿
●在祁連山區旅行,基本只有在縣政府駐地才有賓館。
●青海湖地區,賓館眾多,設施完善,還有各種風格的帳房旅館。
●在海北、海南的其它重要城鎮,普遍可以找到有星級條件的賓館。
⑸ 祁連山大草原 具體在哪裡啊
祁連縣到皇城灘可以坐祁連縣到西寧(快客4小時)的長途快客在門源縣下車,門源離皇城30公里左右,在到從門源到祁連縣(快客大概要5小時),從祁連縣作車到甘肅山丹(2小時),4-5時間可以.
⑹ 祁連山的自然地理意義
中國國家地理(2006年第3期)曾就祁連山對中國的意義有著這樣的描述:「東部的祁連山,在來自太平洋季風的吹拂下,是伸進西北乾旱區的一座濕島。沒有祁連山,內蒙古的沙漠就會和柴達木盆地的荒漠連成一片,沙漠也許會大大向蘭州方向推進。正是有了祁連山,有了極高山上的冰川和山區降雨才發育了一條條河流,才養育了河西走廊,才有了絲綢之路。然而祁連山的意義還不僅於此。」 「祁連山對中國最大的貢獻,不僅僅是河西走廊,不僅僅是絲綢之路,不僅僅是引來了宗教、送去了玉石,更重要的是祁連山通過它造就和養育了冰川、河流與綠洲做墊腳石和橋梁,讓中國的政治和文化渡過了中國西北海潮的沙漠,與新疆的天山握手相接了,中國人在祁連山的護衛下走向了天山和帕米爾高原。據說張掖之名是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河西走廊就是中國之臂,它為中國拽回了一個新疆。」 祁連山的地理意義: 1、內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線;2、第一、二階梯的分界線; 3、200mm的年等降水量線; 4、內外流區的分界線; 5、乾旱區和半乾旱區的分界線; 6、草原景觀和荒漠景觀的分界線; 7、青藏地區和西北乾旱半乾旱區的分界線
⑺ 祁連山草原是怎樣的
世上沒有一個地方像祁連山。5.7億年前,地球上波瀾壯闊。不知持續了多長時間後,海水漸漸退後,陸地隆起。漸漸地,在中國西北的大地上,蒼茫的祁連山草原形成。
祁連山草原的歷史,看起來好像是那麼粗獷,甚至殘酷,但祁連山的本質絕對是溫情浪漫的。祁連山一名就是古代匈奴語,意思是「天之山」。迄今為止,游牧在這里的匈奴人的直系後裔——堯熬爾人(裕固人的自稱)仍然叫祁連山為「騰格里大阪」,意思也是「天之山」。
祁連山下有一片水草最為豐美的草原,那就是夏日塔拉(黃城灘、皇城灘、大草灘)。這里曾是匈奴王的牧地,回鶻人的牧地,元代蒙古王闊端汗的牧地。夏日塔拉是一片四季分明、風調雨順的草原。
大馬營草原地處祁連山冷龍嶺北麓,距甘州城120千米。有省道直通。這里地勢平坦廣闊,土肥草茂畜旺,自西漢元狩二年(前120)起即為養馬屯兵之要地。今世界第二、亞洲第一馬場——山丹軍馬場即設在此處。每年7月至8月,在大馬營草原游覽領略富有詩意的草原風光最為舒心。與草原相接的祁連山被終年不化的冰雪覆蓋著,銀裝素裹,白雪皚皚,而草原上的萬頃油菜花金燦燦令人神往,微風吹來,花濤洶涌,宛如錢塘江潮水,一浪推過一浪,滾滾向前,又如萬馬奔騰,勢不可擋,加上藍天白雲下的一群群馬牛羊點綴其中,給人回歸自然、返璞歸真、如入仙境的感覺。西大河水庫被群山環抱,皚皚雪山倒映水中,恰如一塊明鏡鑲嵌在翠綠的草原上,若盪舟水上,更使人心曠神怡。
⑻ 祁連山草原
祁連山草原位於武威、張掖兩地區和金昌市部分地區,東西長1200多公里,南北寬120公里,總面積2653000公頃。主要保護對象是祁連山水源涵養林、草原植被。區內有高等植物1044種,水源涵養林主要樹種是青海雲杉、祁連圓柏,以及零星的山楊和樺木;灌木主要有金露梅、箭葉錦雞兒、吉拉柳等。林地面積約111000公頃,森林覆蓋率較低,但是在整個乾旱區域內,卻顯得異常重要和珍貴。正是由於祁連山森林的存在,才使得冰川融水及降雨蓄存下來,緩慢地補給江河,起了調節徑流、削減山洪、保證年徑流量相對穩定的作用。對水源林的重要作用,古人早有清楚的認識,把它概括為"雪山千仞,松杉萬本,保持水土,涵源吐流"。
祁連山下有一片水草最為豐美的草原,那就是夏日塔拉(也叫黃城灘、皇城灘、大草灘)。這里曾是匈奴王的牧地,回鶻人的牧地,元代蒙古王闊端汗的牧地。夏日塔拉是一片四季分明、風調雨順的草原。清人梁份所著的地理名著《秦邊紀略》中說:「其草之茂為塞外絕無,內地僅有。」作者是將此地看作內地是因為當時游牧人和農耕人正在爭奪這一地區。藏族史詩《格薩爾》中說這一片草原是「黃金蓮花草原」。而堯熬爾人和蒙古人均稱之為「夏日塔拉」,意為「黃金牧場」。
⑼ 求祁連山草原的路書。
祁連草原行路書
去祁連山草原旅行一直是俺多年的一個願望。只是由於各種因素而一直未能成行。今年原准備駕車去新疆旅行。但由於其它原因而未能成行,於是正好借機會改赴祁連。對於祁連山草原,就一般的資料通常都鮮有介紹。除了最近的國家地理一篇選美中國專集對祁連山有簡單的介紹,還有就是最近國家地理青海專輯對祁連山有所介紹外,通常再難找到詳細的資料。不過,這難不到俺,邊走邊問。頂多不行再原路返回而已。
一.路線選擇
從西安出發到祁連首先要到蘭州。對於這條路俺已走了多次。具體有三條。第一走312國道。這是一條去蘭州最短的路線,僅六百多公里出頭,而且也是一條費用最低的路。第二走西寶高速經千陽、隴縣到平涼轉上312國到蘭州。這條路比第一條路遠70、80公里。第三條是走西寶高速一直到天水。其中寶雞到天水段這個月全線通車(除個別防塌方隧道仍在施工實行單邊放行)。這是一條最快的路但也是一條費用最高的路線。
通常從西安出發眾DX都選擇第一晚在蘭州休息。但多次旅行的經驗告訴俺。但凡在大城市尋找安排吃住都頗花費時間,且費用也不低。因此在不考慮游覽的情況下應避免在大城市停留。本次行程俺就安排在上午十時後出發,當晚住隆德縣政府招待所。對於該家招待所,俺是吃住過多次,性價比是非常好。20元一晚的普間,干凈衛生,有電視,有沙發。的確是物有所值。而該處食堂的手抓羊肉同樣是味美價廉。這是俺比較了多次的結論。想一想,38個大洋一份,可滿足三五個DX痛快的飽餐一頓。那是什麼感覺。故路過者不可不嘗(註:俺沒有親戚朋友在那,所以不是托)。
在隆德第二天出發可在中午抵蘭州。從蘭州下高速有數個出口,建議在第一個下高速,然後問路到濱河路(各段名字不同,就問去黃河邊的路怎麼走就行)到黃河邊。沿河尋找一家牛肉麵館(不難找)。用膳後把車駕到沿河的幾個景點參觀然後再上高速。
由於本次出遊的DX均未去過青海湖,俺不得已又陪同圍繞青海環繞一周才進入俺計劃的草原之行。故不再敘述青海湖的路線而直接敘述草原路線;
1.在剛察和海晏的315國道中有一條通往祁連的204省道。從該道口到祁連整兩百公里。這條道是一條真正的草原大道(已有地圖這樣標注了)。該道基本全油路,僅是最後數十公里還在鋪油路(小車走無問題)。需要提到的是這兩百公里中間僅有一家不對外的煤礦加油站和私人加油站。煤礦加油站不對外,而私人加油質量則難以保證。而這段路最後一段翻山較多,最高海拔的公路有4200米。故要考慮油的問題。
2.在祁連停留一天後俺又去了著名的山丹軍馬場。具體路線是出祁連後經阿柔到峨堡上227國道翻越祁連山。在祁連山剛要出山的地方路右有一條非常不起眼的無任何標記的上坡小道,開始有大約20米的水泥路面,以後則為沙石路(地名扁都口,不過此處荒無人煙,無人可問)。(另一個特點在此處的左上方可看見有數個渡假村似的帳篷)。沿著此路可到大馬營軍馬總場(非常浪漫,但大部分都種地了,許多穿軍裝的戰士可能連馬都沒有見過)。這段路開始有十六公里的沙石路面。如不願意走,可沿227國道前行數十公里再問路,俺估計,走國道要多走幾十公里。到達大馬營總場可考慮住在此處的招待所然後第二天再前往一場。從此處前往一場最後有一段近30公里的沙石路,不太好走。到了一場後可前往一個叫窟窿峽的旅遊點(門票每人8元)。